凡纳对虾论文_周冬仁,盛鹏程,孙博弈,施沁旋,吴琦芳

导读:本文包含了凡纳对虾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对虾,基因,弧菌,南美,新鲜,性质,过敏原。

凡纳对虾论文文献综述

周冬仁,盛鹏程,孙博弈,施沁旋,吴琦芳[1](2018)在《氰戊菊酯与溴氰菊酯对凡纳对虾的急性毒性》一文中研究指出探明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辅助捕虾的生态毒性和安全性,为其合理使用提供参考,选取平均体重(10.5±2.5)g、体长(11.0±1.0)cm的凡纳对虾,在pH(8.5±0.3)、水温(22.3±1.0)℃、溶解氧浓度大于5.0mg/L的养殖水体中进行氰戊菊酯、溴氰菊酯2种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的急性毒性效应。结果表明:氰戊菊酯对凡纳对虾24h、48h和72h的半致死浓度(LC_(50))分别为0.200μg/L、0.123μg/L和0.084μg/L,安全浓度为0.014μg/L;溴氰菊酯24h、48h和72h的LC_(50)分别为0.171μg/L、0.103μg/L和0.064μg/L,安全浓度为0.011μg/L。氰戊菊酯、溴氰菊酯2种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对凡纳对虾均属于极高毒药物,溴氰菊酯的毒性大于氰戊菊酯。(本文来源于《贵州农业科学》期刊2018年07期)

傅玲琳,富舒洁,王彦波,王翀,张岩[2](2017)在《凡纳对虾原肌球蛋白硫酸铵沉淀分离纯化方法的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虾原肌球蛋白(tropomyosin,TM)食物过敏是一种全球性的食品安全问题,研究发现TM的分离纯化对于系统准确地鉴定和控制过敏具有重要的意义,鉴于此,本研究以南美白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为对象,改进了TM分离纯化的方法。结果表明,抽提液p H 6.5~7.5、硫酸铵饱和度30%时,可以有效分离纯化TM;经喹啉酸法测定其质量浓度最高可达43μg/μL。该方法省去了高效液相色谱、层析技术等对TM的进一步纯化,减少了纯化步骤,避免了在这些纯化步骤中出现的蛋白损失及蛋白稀释;高质量浓度的TM溶液可无须经过冷冻干燥,直接用于对其理化性质及过敏原性的研究。(本文来源于《食品科学》期刊2017年18期)

方磊,石坚,夏武强,张鑫,孟庆珍[3](2017)在《浙江省患病凡纳对虾副溶血弧菌的分离、鉴定及毒力基因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对浙江省发病凡纳对虾进行了弧菌分离、鉴定,对分离菌株进行了API-20E生化鉴定,不耐热毒素基因tlh、致病基因tdh、trh和毒力基因pir的PCR检测,以及高致病性副溶血弧菌对小鼠致病性研究结果显示,150个分离菌株中共检出tlh基因菌株61株(40.67%),ap阳性菌株21株(14.00%);189个固定样品中检出副溶血弧菌阳性样品108个(57.14%),ap阳性样品24个(12.70%);所有tlh阳性样品中均未检出tdh、trh毒力基因;ap阳性副溶血弧菌灌胃小鼠死亡率为20%,且其培养上清液有弱溶血效价.表明副溶血弧菌在浙江省凡纳对虾弧菌感染中占有重要地位,高致病性副溶血弧菌在副溶血弧菌中占较高比例,ap阳性副溶血弧菌对小鼠具有一定毒力和溶血性.(本文来源于《宁波大学学报(理工版)》期刊2017年01期)

杜志强,林涛[4](2013)在《凡纳对虾Ⅰ型溶菌酶基因的克隆与性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凡纳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I型溶菌酶为研究对象,克隆了I型溶菌酶基因,并进行了氨基酸序列分析、系统进化分析以及分子结构的初步预测,为进一步揭示溶菌酶基因的功能提供理论基础。(本文来源于《湖北农业科学》期刊2013年22期)

吴亚坤,林涛,郑计文,王建英,杜志强[5](2013)在《重组凡纳对虾PEN-2分子的抗菌相关功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对虾素属于先天免疫系统中抗菌肽分子的一种,是对虾类水生动物防御细菌入侵的重要免疫效应分子。试验以凡纳对虾对虾素2(penaeidin-2,PEN-2)分子作为研究对象,通过系统研究抗菌活性相关的细菌结合功能、蛋白酶活性抑制作用及抑菌作用,来探索PEN-2分子的抗菌功能。结果显示,凡纳对虾PEN-2分子具有较强的体外结合细菌的功能,能够抑制枯草芽孢杆菌生长过程中分泌的蛋白酶的活性,但抑菌活性较弱。(本文来源于《中国畜牧兽医》期刊2013年11期)

张帅[6](2013)在《凡纳对虾4℃冷藏条件下新鲜度表征蛋白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新鲜度对对虾等水产品的食用品质、安全有着巨大影响,新鲜度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水产品的食用价值。对虾新鲜度判定对水产品食用安全、运输贮藏及生产加工有着重要意义。客观、准确评价水产品新鲜度和货架期已成为水产品安全生产、销售过程中需要解决的问题。鉴于此,本研究拟以具有较高经济价值的凡纳对虾为对象,结合传统的感官评价、化学评价、物理评价和微生物评价等方法,对4℃冷藏条件下凡纳对虾的品质变化研究,在建立适用于凡纳对虾肌肉组织蛋白质的双向电泳技术基础上,筛选此类对虾贮藏过程中典型肌肉蛋白差异点,通过采用统计学手段建立差异蛋白点与新鲜度品质性状之间的相关性,筛选出能表征凡纳对虾鲜度的特定差异蛋白,结合质谱技术和生物信息学手段分析鉴定其结构和功能,最后从基因水平进一步验证其变化特性,确证为新鲜度表征蛋白。本研究旨在为凡纳对虾新鲜度检测提供新的思路和科学依据,同时也可以全面而深入地了解对虾品质的变化机制及其与新鲜度品质之间的相关性,进一步从蛋白质分子角度深入解释对虾品质衰败的根本原因。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采用传统新鲜度评价方法,判定凡纳对虾在4℃冷藏条件下的品质变化。进行统计学分析,筛选出能反应凡纳对虾在4℃冷藏过程中的新鲜度评价指标色差、质构、TVB-N值(挥发性盐基氮);反映品质变化的主要指标是质构特性、a*(黑-白色差)、c*ab(蓝-黄色差)、TVB-N值(挥发性盐基氮)、TBA(硫代巴比妥酸)、TVC(菌落总数)、pH值(酸碱度)、感官评价;综合分析了凡纳对虾在4℃冷藏条件下的新鲜度品质变化,建立了适合判定其品质变化的综合评价体系,得到贮藏货架期为5.5天;为全面分析其品质变化和新鲜度等级判定提供了参考和依据。2.优化并完善凡纳对虾肌肉双向电泳体系,筛选出差异蛋白点,进一步通过质谱鉴定,数据库搜索得到新鲜度表征蛋白。对虾双向电泳体系:样品纯化处理,裂解液中添加TBP,采用17cm,pH4-7的IPG胶条,最适上样量为120μg,上样体积为300μL,采用12.5%的二向分离胶和硝酸银染色。分析了凡纳对虾在4℃贮藏时肌肉蛋白质的变化规律,设置蛋白丰度比大于2(p<0.05),筛选出了25个差异蛋白点;采用MALDI-TOF-MS质谱鉴定(蛋白得分>84)得到了3个差异蛋白点的肽指纹图谱,经Mascot数据库比对分析,差异蛋白点为精氨酸激酶、磷酸丙酮酸水合酶、肌动蛋白T2,可作为凡纳对虾冷藏过程中的新鲜度指示蛋白进行后续研究。3.采用荧光定量PCR方法对不同保鲜条件下的凡纳对虾肌肉进行基因表达水平分析。研究表明,3个差异蛋白的mRNA表达量呈现下降趋势,与蛋白丰度变化趋势相一致;分析新鲜度指示蛋白结构与功能,能量蛋白精氨酸激酶、磷酸丙酮酸水合酶表达量下调,与前面品质变化指标质构特性硬度、K值变大呈现正相关,肌纤维结构蛋白肌动蛋白T2下调,与肌肉变软、色泽变暗等质构、色差特性的变化具有较好相关性;从而进一步验证了对虾鲜度表征蛋白的指示效果。(本文来源于《浙江工商大学》期刊2013-11-01)

杜志强[7](2013)在《凡纳对虾crustin 1抗菌肽基因的克隆与性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凡纳对虾crustin 1抗菌肽基因作为研究对象,对基因的序列结构进行了扩增和研究;并且,将该基因的氨基酸序列与其他对虾的crustin类抗菌肽的氨基酸序列进行了序列同源性以及亲缘关系分析.同时,对Lva-crustin 1的分子结构进行了预测,理论结果将为进一步研究该基因的功能奠定基础.(本文来源于《四川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3年05期)

杜志强,吴亚坤,林涛[8](2013)在《凡纳对虾crustin 2基因的序列及结构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凡纳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crustin 2基因为研究对象,通过基因克隆、氨基酸序列比对、系统进化树分析以及分子结构的初步预测。结果表明,crustin 2基因可能在凡纳对虾的先天免疫系统中发挥着重要的抗菌功能,是一个重要的免疫效应基因。(本文来源于《湖北农业科学》期刊2013年18期)

杜志强,王建英[9](2013)在《凡纳对虾溶菌酶基因的克隆与性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凡纳对虾先天免疫系统中的抗菌肽效应分子是发挥抗菌作用的关键分子,其中,溶菌酶分子在对抗细菌的侵染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清除细菌的作用。以凡纳对虾溶菌酶基因作为研究对象,通过进行基因克隆、氨基酸序列比对、系统进化关系分析以及分子结构的初步预测,推测该溶菌酶基因在凡纳对虾先天免疫系统中发挥着重要的抗菌作用。(本文来源于《食品研究与开发》期刊2013年12期)

杜志强[10](2013)在《凡纳对虾SWD分子的表达、纯化与酶活抑制作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甲壳类动物先天免疫系统抗菌肽分子的多样性以及抗菌相关的酶活抑制功能。方法:通过大肠杆菌重组表达载体的构建与重组蛋白的表达与纯化,我们对凡纳对虾SWD分子抗菌相关的蛋白酶活性抑制作用进行了研究。结果:Lv-SWD分子能够被大肠杆菌正确表达,其中,Lv-SWD分子对应的mRNA的开放阅读框为279 bp,重组Lv-SWD分子包括92个氨基酸残基和一个组氨酸标签,理论分子量为12.9 kD;分泌型蛋白酶活性抑制实验的结果显示重组Lv-SWD分子具有较好的蛋白酶活性抑制作用。结论:Lv-SWD分子是在凡纳对虾中发现的一类新的抗菌肽分子,它具有良好的蛋白酶活性抑制作用,可能在无脊椎动物的先天免疫系统中发挥着免疫防御分子的作用。(本文来源于《生物技术》期刊2013年03期)

凡纳对虾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虾原肌球蛋白(tropomyosin,TM)食物过敏是一种全球性的食品安全问题,研究发现TM的分离纯化对于系统准确地鉴定和控制过敏具有重要的意义,鉴于此,本研究以南美白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为对象,改进了TM分离纯化的方法。结果表明,抽提液p H 6.5~7.5、硫酸铵饱和度30%时,可以有效分离纯化TM;经喹啉酸法测定其质量浓度最高可达43μg/μL。该方法省去了高效液相色谱、层析技术等对TM的进一步纯化,减少了纯化步骤,避免了在这些纯化步骤中出现的蛋白损失及蛋白稀释;高质量浓度的TM溶液可无须经过冷冻干燥,直接用于对其理化性质及过敏原性的研究。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凡纳对虾论文参考文献

[1].周冬仁,盛鹏程,孙博弈,施沁旋,吴琦芳.氰戊菊酯与溴氰菊酯对凡纳对虾的急性毒性[J].贵州农业科学.2018

[2].傅玲琳,富舒洁,王彦波,王翀,张岩.凡纳对虾原肌球蛋白硫酸铵沉淀分离纯化方法的优化[J].食品科学.2017

[3].方磊,石坚,夏武强,张鑫,孟庆珍.浙江省患病凡纳对虾副溶血弧菌的分离、鉴定及毒力基因分析[J].宁波大学学报(理工版).2017

[4].杜志强,林涛.凡纳对虾Ⅰ型溶菌酶基因的克隆与性质研究[J].湖北农业科学.2013

[5].吴亚坤,林涛,郑计文,王建英,杜志强.重组凡纳对虾PEN-2分子的抗菌相关功能研究[J].中国畜牧兽医.2013

[6].张帅.凡纳对虾4℃冷藏条件下新鲜度表征蛋白的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13

[7].杜志强.凡纳对虾crustin1抗菌肽基因的克隆与性质研究[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

[8].杜志强,吴亚坤,林涛.凡纳对虾crustin2基因的序列及结构分析[J].湖北农业科学.2013

[9].杜志强,王建英.凡纳对虾溶菌酶基因的克隆与性质研究[J].食品研究与开发.2013

[10].杜志强.凡纳对虾SWD分子的表达、纯化与酶活抑制作用研究[J].生物技术.2013

论文知识图

水产动物、病原体和环境之间的相互关...Ⅰ酶切前(S2,S30)后(S2’,S3...消减效率检测结果(以对虾β-actin,A...凡纳滨对虾肝胰腺总RNA完整性检测凡纳滨对虾肝胰腺5′RACE、3′RACE和...信号肽预测结果

标签:;  ;  ;  ;  ;  ;  ;  

凡纳对虾论文_周冬仁,盛鹏程,孙博弈,施沁旋,吴琦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