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胆退黄论文_吴青林

导读:本文包含了利胆退黄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肝炎,茵陈,疗效,茵陈蒿,中西医结合,礼单,胆酸。

利胆退黄论文文献综述

吴青林[1](2019)在《自拟利胆退黄组方与牛磺熊去氧胆酸治疗新生儿黄疸》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自拟利胆退黄组方联合牛磺熊去氧胆酸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丰润区第二人民医院儿科2015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新生儿黄疸患儿200例。两组患儿均行间断蓝光治疗,同时口服牛磺熊去氧胆酸,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口服自拟利胆退黄方,于治疗前后行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间接胆红素(IBIL)检测,比较两组患儿临床疗效、病情改善情况(黄疸消退时间、平均每日胆红素下降值、胎便转黄时间)。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1.26%)高于对照组(76.29%)(P <0.05)。两组患儿治疗后TBIL、DBIL、IBIL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 <0.05)。观察组患儿治疗后TBIL、DBIL、IBIL低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患儿黄疸消退时间、胎便转黄时间短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患儿平均每日胆红素下降值大于对照组(P <0.05)。结论自拟利胆退黄组方联合牛黄熊去氧胆酸治疗新生儿黄疸疗效显着,可降低患儿TBIL、DBIL、IBIL。(本文来源于《中国卫生标准管理》期刊2019年14期)

孙武,刘宝清,杨成城,张少辉,余文[2](2019)在《利胆退黄法治疗急性胆源性胰腺炎临床疗效的Meta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对国内外已发表的有关利胆退黄法治疗胆源性胰腺炎临床疗效进行Meta分析。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Cochrane Library、CNKI、VIP、Wan Fang Data、CBM、PHM以及CSCI数据库,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18年6月,2名评价者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和评价纳入研究偏倚后,采用Rev Man5. 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11项随机对照试验(RCT),总病例数841例。分析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利胆退黄法联合常规西药治疗急性胆源性胰腺炎(ABP)临床有效率更高[OR=3. 67,95%CI(1. 93,7. 01),P <0. 000 01],并能降低血淀粉酶[MD=-33. 35,95%CI(-42. 95,-23. 74),P <0. 000 01]、尿淀粉酶水平[MD=-133. 93,95%CI(-151. 60,-116. 26),P <0. 000 01];缩短血淀粉酶恢复时间[MD=-1. 67,95%CI(-2. 59,-0. 76),P <0. 000 01]、尿淀粉酶恢复时间[MD=-0. 95,95%CI(-1. 02,-0. 88),P <0. 000 01];降低CRP水平[MD=-7. 17,95%CI(-8. 06,-5. 74),P <0. 000 01];明显缩短住院时间[MD=-2. 31,95%CI(-2. 68,-1. 93),P <0. 000 01]。结论在常规治疗ABP的基础上联合利胆退黄法,可提高临床疗效,降低血、尿淀粉酶水平,减少炎症反应发生,缩短患者住院时间。但纳入文献质量偏低,需高质量RCT进一步验证。(本文来源于《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期刊2019年01期)

更藏东智,卡毛才让[3](2018)在《藏茵陈利胆退黄药效物质基础初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总结藏茵陈药材中利胆退黄药效物质的基础。方法选取ANIT急性肝损伤模型大鼠展开分析,以此对藏茵陈各部位药效予以筛选,将评定有效药物部位完成化学成分分离、纯化、结构鉴定,并完成定性、定量分析。结果通过分离、纯化,在藏茵陈利胆退黄药物中,共计获得15个化合物,通过色谱峰面积占据药材有效部位>93%。结论通过对藏茵陈利胆退黄药物有效部分定性、定量检测,基本明确了此药材的活性成分与药效物质基础,但关于此类成分、体内效应物质有无相关性,仍需进一步研究证实。(本文来源于《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期刊2018年86期)

程超寰[4](2018)在《利胆退黄夸茵陈》一文中研究指出茵陈原名因陈,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为中医常用的清湿热、利胆退黄要药。《伤寒论》茵陈蒿汤以茵陈配栀子、大黄,用治湿热黄疸,症见身黄如橘子色、壮热或寒热往来、口苦咽干、尿黄、便秘,苔黄干,脉弦数之阳黄证;《张氏医通》取茵陈配附子、干姜、甘草,用治肤色暗晦、寒盛阳虚、纳少脘闷,或腹胀便溏、口淡不渴,苔白腻,脉濡滑或沉迟之阴黄证;皆以茵陈为君药,随佐使之寒热而理黄证之阴阳。现代药理实验,茵陈胆道汤(茵陈、栀子、柴胡、黄芩、木香、枳壳、大黄、(本文来源于《家庭中医药》期刊2018年06期)

兆林[5](2017)在《儿科利胆退黄熏洗方》一文中研究指出处方:茵陈300克,麻黄35克,桑叶100克,生山栀50克。功能:发汗退黄,主治小儿黄疸性肝炎。方法:上方加水2.5千克同煎沸,待温洗浴20分钟,每日一次,洗后清水淋浴。(本文来源于《开卷有益-求医问药》期刊2017年12期)

吴海滨,佘世锋,兰绍阳[6](2016)在《基于FXR探讨茵栀黄注射液利胆退黄的机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通过研究茵栀黄注射液对肝内胆汁淤积湿热证大鼠FXR、BSEP、NTCP蛋白和基因表达的影响,探讨茵栀黄注射液的作用靶点及机制。方法:51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7只)、模型组(7只)、茵栀黄注射液组(7只)、GW4064组(7只)、Guggulsterone组(7只)、茵栀黄+GW4064组(8只)、茵栀黄+Guggulsterone组(8只)共7组。造模干预后观察各组大鼠肝组织FXR、BSEP、NTCP蛋白和基因的表达。结果:茵栀黄注射液可以上调FXR蛋白和基因的表达,P<0.05。FXR和BSEP在蛋白和基因表达量上存在显着相关,P<0.05。结论:茵栀黄注射液通过干预FXR上调BSEP利胆退黄治疗肝内胆汁淤积。(本文来源于《辽宁中医杂志》期刊2016年04期)

刘娟[7](2016)在《清肝利胆退黄方联合西医保肝治疗急性肝炎黄疸临床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 研究中药清肝利胆退黄方结合西医治疗急性肝炎黄疸的疗效,为临床诊疗提供依据。方法随机选取该院2013年6月—2015年7月收治的急性黄疸型肝炎患者共70例,随机分为西医治疗组(对照组)和中西医结合治疗组(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西医保肝、降酶等治疗,观察组在西医治疗基础上联合中医清肝利胆退黄方治疗,连用4周后观察两组患者肝功能变化及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血清总胆红素及肝功能指标较西医治疗组显着改善,且临床治疗有效率显着高于西医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黄疸型肝病能显着改善患者肝功能,提高疗效,可行性高,值得推广。(本文来源于《中外医疗》期刊2016年07期)

汪芳,王萍[8](2015)在《清胰利胆退黄方配合胆道冲洗加内镜治疗胆管结石疗效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清胰利胆退黄方配合胆道冲洗加内镜治疗胆管结石(CBD)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1年3月~2014年10月收治的98例CBD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层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9例。对照组采用内镜治疗联合胆道冲洗,观察组配合清胰利退黄方,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血清生化指标以及症状积分的变化。结果:观察组血清总胆红素(Tb)、γ谷氨酰转移酶(GGT)、谷丙转氨酶(ALT)、碱性磷酸酶(ALP)明显低于对照组;右上腹痛、恶心呕吐、口苦咽干、上腹饱胀等临床症状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排石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清胰利胆退黄方配合胆道冲洗内镜治疗,有助于缓解临床症状,改善肝功能。(本文来源于《陕西中医》期刊2015年09期)

苏新民[9](2015)在《利胆退黄话茵陈》一文中研究指出茵陈为菊科植物滨蒿或茵陈蒿的干燥地上部分。茵陈蒿气芳香,味微苦。绵茵陈以质嫩、绵松、色灰白、无老茎、香气浓者为佳。茵陈蒿以茎枝淡紫色,带有叶片、花蕾、气芳香者为佳。 中医认为,茵陈性微寒,味苦辛,归脾、胃、肝、胆经,有清湿热、退黄疸的功效,用于(本文来源于《中国中医药报》期刊2015-07-06)

张达坤,杨永和,蔡敏,邝卫红[10](2014)在《利胆退黄方治疗病毒性瘀胆型肝炎的临床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评价利胆退黄方治疗肝胆湿热型病毒性瘀胆型肝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便于临床推广运用。方法采用多中心、随机对照平行研究,55例患者分为对照组(护肝降酶+熊去氧胆酸口服250 mg,bid)27例,治疗组(对照组治疗方案+利胆退黄方)28例,疗程4周。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疾病疗效、中医证候疗效和肝功能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组在改善临床疾病疗效、中医证候疗效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的总胆红素(TB)、直接胆红素(DB)、谷丙转氨酶(ALT)、Y-谷氨酰转酞酶(GGT)和碱性磷酸酶(ALP)分别为(37.91±21.30)μmol/L、(23.70±18.49)μmol/L、(40.50±13.90)μmol/L、(64.30±17.80)μmol/L、(125.60±21.30)μmol/L,明显低于对照组的(78.96±34.48)μmol/L、(66.40±30.28)μmol/L、(68.60±24.80)μmol/L、(90.10±27.80)μmol/L、(157.49±36.49)μmol/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的血、尿常规、肾功能以及心电图等安全性观测指标均无异常,无因不良事件退出临床研究。结论利胆退黄方治疗肝胆湿热型病毒性瘀胆型肝炎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本文来源于《海南医学》期刊2014年19期)

利胆退黄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对国内外已发表的有关利胆退黄法治疗胆源性胰腺炎临床疗效进行Meta分析。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Cochrane Library、CNKI、VIP、Wan Fang Data、CBM、PHM以及CSCI数据库,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18年6月,2名评价者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和评价纳入研究偏倚后,采用Rev Man5. 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11项随机对照试验(RCT),总病例数841例。分析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利胆退黄法联合常规西药治疗急性胆源性胰腺炎(ABP)临床有效率更高[OR=3. 67,95%CI(1. 93,7. 01),P <0. 000 01],并能降低血淀粉酶[MD=-33. 35,95%CI(-42. 95,-23. 74),P <0. 000 01]、尿淀粉酶水平[MD=-133. 93,95%CI(-151. 60,-116. 26),P <0. 000 01];缩短血淀粉酶恢复时间[MD=-1. 67,95%CI(-2. 59,-0. 76),P <0. 000 01]、尿淀粉酶恢复时间[MD=-0. 95,95%CI(-1. 02,-0. 88),P <0. 000 01];降低CRP水平[MD=-7. 17,95%CI(-8. 06,-5. 74),P <0. 000 01];明显缩短住院时间[MD=-2. 31,95%CI(-2. 68,-1. 93),P <0. 000 01]。结论在常规治疗ABP的基础上联合利胆退黄法,可提高临床疗效,降低血、尿淀粉酶水平,减少炎症反应发生,缩短患者住院时间。但纳入文献质量偏低,需高质量RCT进一步验证。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利胆退黄论文参考文献

[1].吴青林.自拟利胆退黄组方与牛磺熊去氧胆酸治疗新生儿黄疸[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9

[2].孙武,刘宝清,杨成城,张少辉,余文.利胆退黄法治疗急性胆源性胰腺炎临床疗效的Meta分析[J].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19

[3].更藏东智,卡毛才让.藏茵陈利胆退黄药效物质基础初步研究[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8

[4].程超寰.利胆退黄夸茵陈[J].家庭中医药.2018

[5].兆林.儿科利胆退黄熏洗方[J].开卷有益-求医问药.2017

[6].吴海滨,佘世锋,兰绍阳.基于FXR探讨茵栀黄注射液利胆退黄的机制研究[J].辽宁中医杂志.2016

[7].刘娟.清肝利胆退黄方联合西医保肝治疗急性肝炎黄疸临床研究[J].中外医疗.2016

[8].汪芳,王萍.清胰利胆退黄方配合胆道冲洗加内镜治疗胆管结石疗效观察[J].陕西中医.2015

[9].苏新民.利胆退黄话茵陈[N].中国中医药报.2015

[10].张达坤,杨永和,蔡敏,邝卫红.利胆退黄方治疗病毒性瘀胆型肝炎的临床研究[J].海南医学.2014

论文知识图

利胆退黄组与对照组临床疗效的漏...郁金大黄郁金-图73 郁金复方茵虎汤对CC l4致肝损伤小鼠肝组织...第叁十一节 病毒性肝炎-图113 中脘、腕骨定...

标签:;  ;  ;  ;  ;  ;  ;  

利胆退黄论文_吴青林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