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浅谈农产品收购环节的税收管理(论文文献综述)
岳万超[1](2021)在《昭通市昭阳工业园区税收执法风险防控研究》文中认为从党的十八大到现在,我国法制建设步伐在不断加快,法治化程度也得到了全面提高,依法行政已经是大势所趋。现阶段,税收征管体制改革进程在不断加快,税收征管过程中的执法手段和执法流程的规范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通常情况下,税收只要存在,税收执法风险也将与日俱增。税务机关在执法过程中,如何有效的应对防控税收执法风险?本研究通过案例分析对此进行详细的探讨。沿着风险管理要按“识别-分析-防控”这样的思路,构建本文的理论分析框架;运用归纳总结法与深入访谈的方法,以昭通市昭阳工业园区税务局为个案进行分析,从税收执法风险防控现状、存在问题、国内外经验启示三个维度出发进行研究;发现:由于缺乏有效的制度规范、第三方信息获取困难、税收执法风险管理机构不完善、缺乏高素质专业性的复合人才、税收执法风险识别主动性不强、税收执法监督效率低下这些问题,共同影响着执法过程中的风险防控,导致税收执法风险时有发生。最后本文在借鉴西方国家防范税收执法方面取得的经验的基础上,立足于本国国情,从税收法律体系构建、税务人员专业素养、外部发展环境、内部管理体系等方面展开了细致剖析,并对税收执法风险管理防范提出合理的应对策略,取得了具有创新价值的研究成果。
胥旺[2](2021)在《增值税税收流失风险及防控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增值税税收流失风险一直以来是我国税收管理领域的重点和难点,一方面增值税税收流失带来了国家税款大量流失,国家税法权威受到影响,正常税收秩序受到挑战,必须予以治理;另一方面营改增以后,增值税基本覆盖全行业,与各类市场主体的生产经营密切相关,必须统筹兼顾、标本兼治、循序渐进,不断提高增值税治理能力。本文结合江西省增值税管理现状,首先阐述了增值税税收流失风险的基本概念、理论基础、主要类型以及带来了影响和后果,分析了增值税流失风险表现形式和产生原因,借鉴国际先进做法提出了一揽子具有实际意义、操作性强的解决方案,以期为防范增值税税收流失风险作出一定贡献。本文总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导论,主要阐述论文的研究目的、意义、文献综述、研究思路和方法、主要创新点和不足等。第二部分是理论分析,首先介绍增值税流失风险的概念和定义,然后分别阐述了博弈理论、预期效用理论、前景理论等基础理论的基本概念和主要内容,同时分析了上述三种基础理论在研究税收流失方面得到的结论以及问题和不足;其次引入了增值税税收流失风险的概念,归纳了增值税流失风险的普遍性、客观性、不确定性、可预测性等特点,按照流失风险程度、流失风险途径、流失风险范围等三个维度分析了增值税流失风险的类型,最后从组织财政收入、税收政策执行、社会公平正义和税收秩序等四个方面阐述了增值税流失带来的后果和影响,其中运用科学方法具体测算了2010年至2019年10年间江西增值税流失的规模和体量。第三章是增值税流失风险表现形式和原因分析。首先归纳总结了虚开增值税发票风险、虚构增值税扣税凭证风险、骗取出口退税风险、多计增值税进项税额风险、少计增值税销项税额风险、少计增值税销项税额风险等六大增值税流失风险,同时通过列举典型案例的做法对于每种类型的风险的具体表现形式、手段等进行了深入阐述;其次从税收制度、税收征管、纳税人、社会治理、信息技术等五个层面分析了增值税税收风险产生的原因,得出了增值税税制还不够科学完善、税收征管还不够严密高效、纳税人税法遵从度不高、税收共治格局尚未完全形成、金税工程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和不足等结论,导致了增值税税收风险不断出现,最后从数据支持水平亟待提高、风险分析能力亟待增强、风险等级评定亟待明确、风险任务统筹亟待强化和风险应对质效亟待提高等五个方面分析了当前增值税风险管理面临的挑战和难题,具有较强的实践性、指导性作用;第四部分是国际先进经验和借鉴,首先从增值税制度、增值税发票管理、风险管理机制、信息化网络和纳税服务体系等五个方面介绍了西方发达国家的主要做法,借鉴并总结出注重增值税税制的科学化、注重增值税管理措施的严密化、注重纳税服务的高效化和注重征管手段的信息化等四个方面的经验;第五部分是总体思路和借鉴策略。首先从预防为主、动态监控、打击震慑、标本兼治等四个方面总结了防控增值税流失风险的总体思路,其次提出了六个方面的解决策略,第一是深化税制改革,主要措施是加快推进增值税立法、简化增值税税率结构、清理税收优惠政策、完善增值税抵扣链条等,第二是提高征管水平,主要措施是深化推进实名身份鉴证、强化纳税人分类分级管理、加强新经济业态税收征管、优化税务机构职能配置等,第三是推进以数治税,主要措施是有序推进发票电子化改革、推进数据“一户式”归集、强化数据“自主性”分析、推进数据“智慧化”应用等;第四是强化风险管理,主要措施有完善增值税风险指标模型体系、推行动态“信用+风险”管理机制、建立税收中低风险提醒提示机制、健全税收高风险快速反应机制、构建全链条风险管理运行机制等;第五是优化纳税服务,主要措施有强化税法宣传、加强纳税辅导、大力提升办税便利化、智能化水平、保障纳税人合法权益等;第六是推动税收共治,主要措施有构建联合打击涉税违法犯罪格局、大力推进第三方涉税信息获取、大力推进税收信用体系建设、创新委托代征方式方法,为全面防范化解增值税流失风险提供最优、最高效的解决方案。第七部分是结论和展望。首先总结了增值税流失风险研究成果,展望了利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先进技术和信用体系建设两大抓手,在未来一段时期内不断强化增值税流失风险的科学化、高效化监管。
邱丽群[3](2021)在《后“营改增”时代完善增值税制度问题研究》文中指出自2016年5月1日起,建筑业、房地产业、金融业、生活服务业等四大行业纳税人纳入“营改增”试点范围。至此,我国基本确立了覆盖货物和劳务等全行业领域的增值税制度体系,我国税制也开始进入了后“营改增”时代。此后,陆续推出了深化增值税改革、减税降费等多项改革措施,但在经济发展新常态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背景下,我国增值税制度仍然面临着不少需要研究解决的理论和实践问题。特别是“营改增”及后续历次改革中出台了很多临时性、过渡性的措施,与理想的增值税制度相比,我国现行增值税制度还存在一定差距。因此,目前我国税制改革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深化增值税改革、逐步建立现代增值税制度。本文通过梳理“营改增”以来增值税历次改革的基本情况,结合增值税日常管理现状,分析后“营改增”时代我国增值税制度的特点及存在问题,并借鉴国外相关理论成果及先进经验做法,针对目前增值税制度在实践中出现的问题逐一提出相关对策及建议,对我国增值税制度改革的理论性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从理论层面为税收征管改革提供了借鉴和参考。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调查研究法和统计分析法,对我国现行增值税制度及其管理现状进行研究,发现存在立法进程滞后、税率档次过多、抵扣链条不完整、留抵退税制度不健全、优惠政策合理性缺失五个方面的问题。立法进程滞后表现在增值税立法级次较低,目前还处在行政法规层面,没有纳入法律框架之下,在权威性、稳定性和规范性等方面都有所欠缺;全面“营改增”后,我国仍存在两套增值税法律制度,“一税两制”带来的摩擦问题需要通过立法来进一步统一,如劳务服务概念难区分、视同销售划分有差别等。税率档次过多也相应带来了各种负面问题,如开票复杂、申报复杂给纳税人办理涉税事宜带来不便;纳税人因驱利考虑从低适用税率的真实性难以把控,给税收征管带来较大压力。抵扣链条不完整表现在“凭票抵扣”机制过严;简易计税比重过高,包括小规模纳税人在全部纳税人中占比大,一般纳税人简易计税项目多,造成抵扣链条不完整;部分购进项目无法抵扣,如贷款利息未纳入抵扣等。留抵退税制度不健全表现在增量留抵退税条件过严,和其他国家相比门槛过高、比例较低、期限较长,导致符合条件的企业较少;存量留抵未纳入退税范围,留抵退税仅仅局限于增量部分不够合理,尚未真正实现全面留抵退税。优惠政策合理性缺失表现在优惠政策多且繁杂,违背税收中性原则,不利于实现税收公平;部分过渡性政策考虑欠周全,执行难度大,与政策初衷相违背。通过对我国现行增值税制度存在问题的剖析,结合国外改革中的先进做法带来的启示,本文对完善我国增值税制度提出五点意见和建议:一是加快推进增值税立法。提高立法级次,保障增值税的稳定性、权威性和规范性;统一“一税两制”,减少原增值税业务与“营改增”业务之间的差异。二是简并优化增值税税率。以简并税率为目标,按照三档并两档的方向,设置“基本税率+低税率”的二档过渡税率;利用5-10年时间出台系列过渡政策,最终实现向单一税率过渡。三是完善增值税抵扣链条。扩大“扣税法”适用范围,降低简易征收比重,将贷款利息纳入抵扣范围。四是建立健全留抵退税机制。继续完善增值税增量留抵退税制度,根据我国实际情况降低退税门槛,逐步提高退税比例,待时机成熟后取消60%的限制,缩短退税期限,减少留抵税额在企业的滞留时间;分地区分行业逐步消化现有存量留抵税额,不断刺激企业扩大再生产的积极性。五是规范减免税优惠政策。结合增值税自身性质和特点,对免税、简易征收、差额扣除等优惠政策予以规范,对中间流通环节减少免税优惠,改为在终端消费环节实施减免税优惠政策;对过渡政策规整,取消非必要优惠项目,改为通过税率下调、价格市场的自动调整或财政手段等来从根本上缓解税负上升矛盾。
陈晓如[4](2021)在《大数据背景下税收风险管理问题研究 ——以J市税务局为例》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科技发展和时代进步,大数据时代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也改变了行政机关的工作方式。对税务机关而言,大数据的应用为其提供了更加充分的数据资源和更加高效的分析工具。然而,税务机关面对激增而隐蔽的数据环境,如何利用好大数据获得税收风险管理成效,是目前面临的重大课题。本文的研究思路为“理论研究——J市税务局税收风险管理现状分析——J市典型案例分析——发现问题——提出对策建议”。首先对研究的背景、意义进行阐述,对国内外学者在大数据时代税收风险管理的探索和研究进行概述,对税收风险相关概念和理论进行总结。其次,作者立足工作实际,介绍了J市税收风险管理现状,选取了两个J市税收风险管理中的实际案例,在肯定大数据应用为J市税收风险管理带来实效的同时,发现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不足,从而总结当前税收风险管理在涉税信息采集、风险分析识别、风险应对及结果评价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最后,就基于理论和现实所发现的问题,给出一些有针对性的对策:第一,加强涉税信息的获取及应用;第二,完善指标模型优化风险识别;第三,健全税收风险管理工作机制;第四,加强税收风险管理人员能力素质教育。为在大数据背景下,如何通过提升税收风险管理水平达到纳税遵从目的提供参考。文章选取J市税务局为研究对象的主要原因是作者对其税收风险管理现状较熟悉,且J市所在的S省是全国最早将大数据应用引入税收征管领域的省份之一,有比较成熟的税收风险管理机制,J市在大数据与风险管理的融合中产生的问题对其他地区税务局由一定的借鉴意义。
庄哲杭[5](2020)在《“放管服”背景下增值税虚开风险管理研究 ——以G市为例》文中提出近年来,我国持续落实减税降费政策,激发市场活力。随着商事制度改革和“放管服”措施的不断推进,社会营商环境不断优化,主要体现在:企业和个人的营商准入资格审批事项不断减少,经营过程中的监管程序不断简化。商事制度改革和税收“放管服”措施极大便利了纳税人,然而,商事登记审核的放松放开、税务登记及申领发票流程的越趋简易,在便利投资兴业的同时,也降低了不法分子虚开增值税发票的成本。虚开增值税发票以及其导致的偷逃骗税等税收违法行为的存在,造成了增值税、企业所得税等税种收入的流失,严重破坏了税收秩序与市场秩序,也影响了守法诚信营商环境的形成。在这种征管背景下,如何协调好“放”“管”“服”的关系,在简政放权和优化服务的同时,做好放管结合,从而达到完善管理、防范风险的目的,已成为税务机关的新命题。本文将以G市为例,围绕当前基层税收征管现状开展关于增值税虚开风险管理的研究,并据此提出相关的对策和建议。本文由五章构成:第一章是绪论,主要介绍研究背景、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和研究方法等。第二章是核心概念和研究支撑理论,阐述增值税、增值税虚开和增值税虚开风险管理的概念,分析企业生命周期理论、风险管理理论和新公共服务理论对本文的支撑和借鉴意义。第三章是基于“放管服”背景,研究和分析当前增值税虚开风险呈现的表现以及新特征。第四章是研究“放管服”背景下增值税虚开风险管理存在的事前、事中、事后风险管控不到位的问题,并从基层税收管理实践的角度开展成因分析。第五章是围绕明确风险管理职责、强化风险链条管理、加强人力资源保障、推行信息管税治税、提升税收执法效能、探索制度改革创新等方面,研究提出提升增值税虚开风险管理成效的对策建议。
高麒[6](2020)在《大数据背景下云南省虚开农产品增值税发票治理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自增值税开征以来,增值税发票的虚开问题就始终存在,而农产品增值税收购发票由于其“自开自抵、前免后抵”的特殊性,一直受到了不法分子的“青睐”。针对虚开农产品增值税发票的问题,国务院及相关部门多次完善了我国增值税暂行条例和实施细则,各级税务机关也采取了诸多行动来打击这一违法犯罪,但仍旧是屡禁不止。本文试图结合信息化的时代背景,从大数据的角度切入,通过搭建税收大数据平台,为解决农产品增值税发票虚开的问题提供可借鉴的途径。本文主要采用了文献研究法、比较分析法、描述性研究法、案例分析法的研究方法,首先从信息不对称理论,博弈论及相关研究进行综述,再结合云南省农产品增值税征管现状,以及2018-2019年内云南省虚开农产品增值税发票的查处的案件进行分析,梳理出虚开农产品增值税发票的特点、成因,运用大数据的理论,分阶段推进建设税收大数据平台:1.当前阶段,借助金税三期税收管理系统,选取合理、有效的预警指标,构建风险预警模型;2.第二阶段,借助“数字农业”大数据平台,实现对农产品流通全过程的监控,助力税收大数据平台的建设。3.第三阶段,建设税收大数据平台,发展并完善风险预警模型,连接“数字农业”大数据平台,运用大数据技术,归集和整理多部门信息,信息共享,提高征管效率。通过税收大数据平台的搭建,做到从源头上解决农产品增值税发票虚开问题,既能够保障农户利益,也能防止了国家税款的流失。
左雄飞[7](2020)在《稻谷加工业实行农产品核定扣除研究 ——以湖北省为例》文中研究表明为彻底消除农产品收购发票“自开自抵”模式给农产品加工行业带来的税收征管难、违法行为多等弊端,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于2012年出台了农产品增值税进项税额核定扣除政策,并规定自2013年9月1日起各省市可以自行选择部分行业开展核定扣除试点。湖北省从2014年4月1日起在稻谷加工业实施农产品核定扣除政策,经过五年多的时间,该政策执行的效应和引发的问题已充分显现。以湖北省为样本,对稻谷加工业实行农产品增值税进项税额核定扣除进行研究就极具现实意义,一方面可以完善稻谷加工业进项抵扣制度,提高行业税收征管质量,另一方面还能为其他准备将该行业纳入核定扣除试点的省市提供参考。论文主要采取了文献研究法、调查分析法和对比分析法三种方法进行研究。查阅了大量与稻谷加工业、农产品核定扣除政策相关的文献,统计整理了湖北省的稻谷加工业基本信息和企业申报数据,实地调研了部分企业的生产能力、工艺流程、实际单耗数量等情况,用以论证稻谷加工业实行核定扣除的可行性以及湖北稻谷单耗标准的合理性。另外,对比分析了凭票抵扣和核定扣除两种政策的利弊,阐明后者的先进性与合理性;对比分析了投入产出法和成本法各自的优劣,证明前者比后者更适合稻谷加工业;对比分析了投入产出法下不同扣除标准导致的不同增值税税负情况,说明扣除标准的重要性。研究表明,稻谷加工行业的特点与征管难点决定了其必然会被纳入农产品增值税进项税额核定扣除试点;投入产出法是最适合稻谷加工业的核定方法;稻谷加工业纳入试点后仍然是存在问题的。各省市对稻谷加工业的进项抵扣政策不一致,容易造成税负不公平,阻碍行业发展;核定扣除政策本身存在设计缺陷,在诱发新的发票虚开风险的同时,还会导致企业的偷漏税手段更隐蔽;核定扣除政策对具体实施细节考虑不够全面,可能给企业带来较大的资金压力,引发税企争议;目前的税收征管能力与水平难以适应政策变化带来的新挑战。税务机关积极采取措施,如加强区域联动,制定统一的扣除标准;从细化期初库存进项税额转出政策和根据大米等级发布扣除标准等方面进一步完善核定扣除办法;定期采集、发布稻谷市场价格;以风险为导向,继续加强农产品收购发票和增值税专用发票管理;多渠道、全方位加强政策宣传与纳税辅导,加大对稻谷加工企业的辅导与监管力度等,能够切实有效地解决稻谷加工业实行核定扣除过程中出现的上述问题。概括来看,论文主要具有两个创新点:一是运用大量实际数据进行案例验证,使农产品核定扣除政策理解起来更透彻,使稻谷单耗标准的重要性更直观;二是基于税务机关的视角,搜集了实际税收工作中的涉农行业管理经验与措施,加以分析提炼,作为解决稻谷加工业试点后所出现问题的参考依据。但是,受客观条件限制,论文的调查范围比较狭窄,研究视角比较单一,理论研究的深度也稍差。
孙喜悦[8](2020)在《绥化市农产品加工企业税收征管研究》文中提出税收征管工作是整个税务工作中的核心环节。随着国地税机构改革,原有的税收征管模式已不能满足现有的工作需求,因此新一轮的税收征管改革即将拉开帷幕。绥化市地处黑龙江省中部,是全国的粮食主产区,该市农产品加工业为整个地区的主要行业,从税收征管角度分析绥化市农产品加工业存在的税收征管问题,并针对相应的问题提出优化方案,可为绥化市税务局全面开展税收征管工作提供参考和借鉴。本文在已有税收征管理论基础上,对绥化市税务局的农产品加工业税收征管模式进行调研,通过文献研究法学习国内外学者在不同视角下对农产品加工企业税收征管理论研究,在论文写作中加以参考和借鉴。运用比较分析法对该行业现行征管模式下税收情况进行数据分析,总结现行农产品加工业税收征管工作取得的成效,并分析存在问题的原因。采用调查问卷方式,根据调查问卷调研结果分析出影响该行业税收征管工作的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绥化市税务局农产品加工业税收征管优化方案。优化方案从绥化市税务局现行税收征管现状,分析目前税收征管工作存在的问题入手,通过税收立法、税收服务、组织架构、人员配备、税收平台、征收手段、考评机制、信息交换等方面进行阐述,最后提出保障优化方案顺利实施的保障措施,旨在构建更加科学合理与现代化税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相适应的税收征管模式。
曹莹[9](2019)在《四川省农产品加工行业税收征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农产品加工业得不断发展,已成为中国经济发展中颇具潜力的增长点,社会各界给予广泛关注。税收是国家实行宏观调控的一项重要手段,我国农产品受到原材料市场、劳动力资源以及经济政策等很多因素的影响,导致税收征管过程中刺激经济发展的政策没有用到实处,很多管理方式不适用于社会发展变革,农产品收购、加工行业税收征管漏洞逐步显现,如何从根本上堵塞农产品税收征管漏洞是一直困扰基层税务管理的难题。本文以四川省农产品加工业税收征管为例,运用文献分析、比较分析以及案例分析等方法对近几年四川省农产品加工行业的发展现状及税收管理状况进行了研究;从而发现问题提出完善农产品税收征管的意见和建议。本文主要包括四个方面,一是对于农产品加工行业的税收征管的研究背景与意义、内容与方法、文献资料等进行梳理;二是以省税务局税收数据省级集中的优势,从发票网络填开系统、税收征管等软件中提取出真实有效的研究数据,对近几年四川省农产品加工行业进行了统计分析,梳理归纳涉及到我国农产品加工行业的税收政策并分析税收管理现状。三是将日常工作中四川省针对农产品加工业的税收征收管理的案例进行详细的研究,得出管理经验,四是结合当前农业经济发展状况从税收政策、征收管理以及检查督查三个层面深入剖析行业存在的问题,包括优惠政策不适用、农产品收购发票制度不合理,管理中收购方式合理损耗难以确定、税收执法风险大成本高、监管方式落后处理办法单一等。进而在税制改革的适应社会发展的复杂性与长期性的基础上,提出了完善制度建设、加大发票的管控力度、严把购进生产关、发挥稽查作用的有效建议。从而强化农产品加工行业的纳税遵从,使得税收征管更合理规范且有效,也促进整个行业的健康有序发展。
邓凯予[10](2019)在《农产品增值税征收管理风险及防范措施研究 ——以P市为例》文中认为税务机关作为对税收进行征收管理的重要部门,肩负着为国聚财,为民税收的神圣使命。随着我国经济由高速发展向高质量发展转变,税收征收管理环境越来越复杂。同时,社会文明的进步使社会法治意识不断提高,社会各界对税收领域的关注前所未有,广大纳税人的税收法治观念、财务管理水平和维权意识也在不断提高,这些因素都使得税务机关在税收征收管理过程中面临更多、更大、更复杂的风险。其中,由于农产品增值税优惠政策本身存在漏洞,以及农业生产一般位于远离城区的偏远地区,税务机关日常征管较为薄弱等原因,让很多不法分子有机可乘,利用政策漏洞和税务机关征管漏洞,非法享受税收优惠政策,获取非法利益,造成国家税款流失、税务干部职务犯罪等严重后果。因此,如何防范农产品增值税征收管理风险已成为税务机关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以基层税务机关为视角,以农产品增值税的征收管理工作为切入点,对其中存在的风险及如何防范此类风险进行研究。本文主体共有六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此部分主要是在阐述本研究的研究背景及其意义基础上,对目前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梳理并进行文献述评。第二部分为相关概念和理论概述,主要对农产品增值税相关概念、农产品征收管理风险以及相关理论进行介绍。第三部分描述了P市税务机关对农产品增值税的征管现状以及目前存在的难点。第四部分选取了三个P市税务机关近年来在农产品增值税领域发生的重大税收违法案件进行案例分析,揭示了当前农产品增值税征收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风险的具体表现及成因。第五部分借鉴学习了国内外相关先进经验。第六部分,作者从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建立农产品收购发票风险管理机制、强化农产品增值税征管力度、构建廉政风险防控体系、提升税务人员综合素质五个方面提出了防范农产品增值税征收管理风险的防范措施。本文积极探索防范农产品增值税征收管理风险的有效措施,对税务机关提高农产品增值税征管效能,规避其中风险,保护税务干部,保障国家税款安全具有一定的建设性现实意义。
二、浅谈农产品收购环节的税收管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浅谈农产品收购环节的税收管理(论文提纲范文)
(1)昭通市昭阳工业园区税收执法风险防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现实意义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概况 |
(三)研究述评 |
四、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一)研究方法 |
(二)技术路线 |
第一章 相关概念及基础理论 |
第一节 相关概念 |
一、税收执法风险 |
二、税收执法风险防控 |
第二节 理论基础 |
一、风险管理理论 |
二、服务型政府理论 |
第二章 昭阳工业园区税收执法风险防控现状 |
第一节 昭阳工业园区税收执法基本情况 |
一、昭阳工业园区基本情况 |
二、昭阳工业园区税务局基本概况 |
三、昭通市昭阳工业园区税务局税收执法风险防控现状 |
第二节 昭阳工业园区税务局税收执法风险点识别 |
一、税收执法风险识别方式 |
二、税收执法主要风险点 |
第三章 昭通市昭阳工业园区税务局税收执法风险防控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第一节 税收执法风险防控现存问题 |
一、缺乏有效的制度规范 |
二、第三方信息获取困难 |
三、税收执法风险管理机构不完善 |
四、缺乏高素质专业性的复合人才 |
五、税收执法风险识别主动性不强 |
六、税收执法监督效率低下 |
第二节 税收执法风险管理现存问题的原因 |
一、税收法律的不完善 |
二、社会环境因素 |
三、执法人员素质弱 |
第四章 国内外税收风险管理的经验及启示 |
第一节 国外税收风险管理的经验及启示 |
一、美国国内收入署(IRS)税收风险管理的经验及启示 |
二、英国税务海关总署(HMRC)税收风险管理的经验及启示 |
第二节 国内税收执法风险管理经验 |
一、泉州税收执法风险特色 |
二、昆明市直属国税风险管理的经验及启示 |
第五章 完善基层税务机关税收执法风险防控的建议 |
第一节 完善税收执法依据 |
一、加快税收法律机制构建进程 |
二、统一制定和管理税收规范性文件 |
第二节 严格规范依法治税 |
一、健全涉税业务开展过程 |
二、规范税收执法流程 |
第三节 强化税收执法监督 |
一、构建内部控制监督体系 |
二、完善外部监督机制 |
第四节 优化依法治税环境 |
一、加强外部门协同合作 |
二、促进提升纳税遵从度 |
第五节 推进税收执法主体建设 |
一、明确基层税务单位执法范畴 |
二、提升税收执法人员素质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增值税税收流失风险及防控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增值税流失风险产生原因的研究成果 |
1.2.2 增值税流失风险影响的研究成果 |
1.2.3 增值税流失风险防控对策的研究成果 |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主要创新点和不足 |
2 增值税税收流失风险的理论分析 |
2.1 增值税税收流失风险的概念 |
2.1.1 税收流失的基本定义 |
2.1.2 税收流失的理论基础 |
2.1.3 增值税税收流失风险的概念引入 |
2.1.4 增值税税收流失风险的定义和特点 |
2.2 增值税税收流失风险的类型 |
2.2.1 按流失风险程度 |
2.2.2 按流失风险途径 |
2.2.3 按流失风险范围 |
2.3 增值税税收流失风险带来的影响 |
2.3.1 减少财政收入 |
2.3.2 影响税收政策执行 |
2.3.3 扰乱社会公平正义 |
2.3.4 干扰税收秩序 |
3 增值税税收流失风险表现形式和原因分析 |
3.1 增值税税收流失风险的表现形式 |
3.1.1 虚开增值税发票风险 |
3.1.2 虚构增值税扣税凭证风险 |
3.1.3 骗取出口退税风险 |
3.1.4 多计增值税进项税额风险 |
3.1.5 少计增值税销项税额风险 |
3.1.6 骗取增值税税收优惠风险 |
3.2 产生增值税税收流失风险的原因分析 |
3.2.1 税收制度层面 |
3.2.2 税收征管层面 |
3.2.3 纳税人层面 |
3.2.4 社会治理层面 |
3.2.5 信息技术层面 |
3.3 增值税风险管理面临的挑战和难题 |
3.3.1 数据支撑水平亟待提高 |
3.3.2 风险分析能力亟待增强 |
3.3.3 风险等级评定亟待明确 |
3.3.4 风险任务统筹亟待强化 |
3.3.5 风险应对质效亟待提高 |
4 国际经验借鉴 |
4.1 国际先进经验 |
4.1.1 建立完善的增值税制度 |
4.1.2 推进严格的增值税发票管理 |
4.1.3 构建严密的税收风险管理机制 |
4.1.4 搭建发达的税收信息化网络 |
4.1.5 建立完善的纳税服务体系 |
4.2 国际先进经验分析和借鉴 |
4.2.1 注重增值税制的科学化 |
4.2.2 注重增值税管理措施的严密化 |
4.2.3 注重纳税服务的高效化 |
4.2.4 注重征管手段的信息化 |
5 防控增值税流失风险的总体思路和解决策略 |
5.1 防控增值税税收流失风险的总体思路 |
5.1.1 预防为主 |
5.1.2 动态监控 |
5.1.3 打击震慑 |
5.1.4 标本兼治 |
5.2 防控增值税税收流失风险的解决策略 |
5.2.1 深化税制改革 |
5.2.2 提高征管水平 |
5.2.3 推进以数治税 |
5.2.4 强化风险管理 |
5.2.5 优化纳税服务 |
5.2.6 推动税收共治 |
6 研究结论和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后“营改增”时代完善增值税制度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1.3 研究思路及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创新与不足 |
1.4.1 主要创新 |
1.4.2 不足之处 |
2 增值税的特点及改革概况 |
2.1 增值税的特点 |
2.2 增值税改革的理论基础 |
2.2.1 税收中性原则 |
2.2.2 税收效率原则 |
2.3 增值税的改革概况 |
2.3.1 营改增改革内容及成效 |
2.3.2 后“营改增”时代改革内容及成效 |
3 我国现行增值税制度存在问题 |
3.1 立法进程滞后 |
3.1.1 立法级次较低 |
3.1.2 “一税两制”亟待统一 |
3.2 税率档次过多 |
3.3 抵扣链条不完整 |
3.3.1 “凭票抵扣”机制不完善 |
3.3.2 简易计税比重高 |
3.3.3 贷款利息无法抵扣 |
3.4 留抵退税制度不健全 |
3.4.1 增量留抵退税条件过严 |
3.4.2 存量留抵未纳入退税范围 |
3.5 优惠政策合理性缺失 |
3.5.1 税收优惠政策繁杂 |
3.5.2 部分过渡政策欠周全 |
4 增值税制度国际经验借鉴 |
4.1 税率档次较少 |
4.2 抵扣链条较健全 |
4.3 留抵退税较完善 |
4.4 优惠政策较简单 |
5 后营改增时代增值税改革的相关建议 |
5.1 加快推进增值税立法 |
5.2 简并优化增值税税率 |
5.3 完善增值税抵扣链条 |
5.4 建立健全留抵退税机制 |
5.5 规范减免税优惠政策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大数据背景下税收风险管理问题研究 ——以J市税务局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外文献综述 |
1.2.2 国内文献综述 |
1.2.3 文献评析 |
1.3 主要内容与研究方法 |
1.3.1 主要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创新点和局限性 |
第二章 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 |
2.1 基本概念 |
2.1.1 风险管理 |
2.1.2 税收风险管理 |
2.1.3 大数据 |
2.1.4 税收大数据 |
2.2 理论基础 |
2.2.1 税收风险管理理论 |
2.2.2 纳税遵从理论 |
2.2.3 新公共管理理论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大数据背景下J市税务局税收风险管理现状分析 |
3.1 J市税收风险管理工作机制 |
3.2 J市税收风险管理流程 |
3.2.1 前期准备 |
3.2.2 分析识别 |
3.2.3 具体应对 |
3.2.4 结果评价 |
3.3 风险管理指标分析 |
3.3.1 风险指标分类 |
3.3.2 常用风险指标 |
3.4 大数据给J市税收风险管理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
3.4.1 大数据给J市税收风险管理带来的机遇 |
3.4.2 大数据给J市税收风险管理带来的挑战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J市税务局案例分析 |
4.1 案例一:分析发票大数据,定位纳税人疑点 |
4.2 案例二:结合第三方信息,加强财政性资金税收风险管理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大数据背景下税收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 |
5.1 涉税信息采集方面 |
5.1.1 信息资源共享程度不够高 |
5.1.2 跨区域涉税信息采集困难 |
5.1.3 相关法律法规缺乏或不完善 |
5.2 风险分析处理方面 |
5.2.1 大数据技术不成熟 |
5.2.2 风险信息管理系统不完善 |
5.2.3 数据分析与应用环节脱节 |
5.3 风险应对和结果评价方面 |
5.3.1 对税收风险管理工作的认识还不足 |
5.3.2 风险管理专业人力资源不足 |
5.3.3 税收风险应对机制不健全 |
5.3.4 过程监控和效果评价有待改进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优化税收风险管理的对策建议 |
6.1 加强涉税信息的获取和应用 |
6.1.1 完善税务大数据平台 |
6.1.2 加强与第三方信息交换机制 |
6.1.3 推进涉税信息共享法治化进程 |
6.2 完善指标模型优化风险识别 |
6.2.1 优化风险预警指标 |
6.2.2 建立行业模型库 |
6.3 健全税收风险管理工作机制 |
6.3.1 规范风险管理模式 |
6.3.2 完善内部监督机制 |
6.4 提升税收风险管理人员素质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J市税务人员访谈提纲 |
致谢 |
(5)“放管服”背景下增值税虚开风险管理研究 ——以G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现实意义 |
1.2.2 理论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1.3.1 国外相关研究 |
1.3.2 国内相关研究 |
1.4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核心概念与研究支撑理论 |
2.1 核心概念 |
2.1.1 增值税 |
2.1.2 增值税虚开 |
2.1.3 增值税虚开风险管理 |
2.2 研究支撑理论 |
2.2.1 企业生命周期理论 |
2.2.2 风险管理理论 |
2.2.3 新公共服务理论 |
第三章 “放管服”背景下增值税虚开的表现 |
3.1 “放管服”背景下增值税虚开频发 |
3.1.1 虚假注册更简单 |
3.1.2 信息造假更容易 |
3.1.3 骗用发票更方便 |
3.1.4 出口骗税更频发 |
3.2 “放管服”背景下增值税虚开的新特征 |
3.2.1 由单一型向团伙化转变 |
3.2.2 由简易型向专业化转变 |
3.2.3 由传统型向信息化转变 |
第四章 “放管服”背景下增值税虚开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分析 |
4.1 存在的问题 |
4.1.1 事前风险控不严 |
4.1.2 事中风险管不住 |
4.1.3 事后风险查不了 |
4.2 问题成因分析 |
4.2.1 管理职责不清 |
4.2.2 人力资源不足 |
4.2.3 数据防险不够 |
4.2.4 执法手段不强 |
第五章 提升增值税虚开风险管理成效的对策建议 |
5.1 明确风险管理职责 |
5.1.1 明确办税服务厅管理职责 |
5.1.2 明确基层税务所管理职责 |
5.1.3 明确机关业务部门管理职责 |
5.2 强化风险链条管理 |
5.2.1 强化事前风险防控 |
5.2.2 强化事中实时监控 |
5.2.3 强化事后风险应对 |
5.3 加强人力资源保障 |
5.3.1 优化基层队伍 |
5.3.2 强化学习培训 |
5.3.3 完善激励机制 |
5.4 推行信息管税治税 |
5.4.1 推动风险防控信息化 |
5.4.2 推动风险识别信息化 |
5.4.3 推动风险应对信息化 |
5.5 提升税收执法效能 |
5.5.1 推动多方综合治税 |
5.5.2 推进涉税信用建设 |
5.6 探索制度改革创新 |
5.6.1 完善增值税发票管理办法 |
5.6.2 升级增值税管理信息系统 |
5.6.3 出台增值税改革配套措施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6)大数据背景下云南省虚开农产品增值税发票治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一、国内研究概况 |
二、国外研究概况 |
三、国内外研究评述 |
第三节 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概念界定 |
第一节 理论基础 |
一、信息不对称理论 |
二、博弈论 |
三、大数据理论 |
第二节 核心概念界定 |
一、农产品收购发票 |
二、增值税专用发票 |
三、虚开增值税发票 |
第三章 云南省农产品增值税征管现状 |
第一节 云南省农业现状 |
第二节 云南省农产品增值税征管政策 |
第三节 案例分析 |
一、案件基本情况 |
二、案件特点分析 |
第四章 虚开农产品增值税发票的成因分析 |
第一节 税务机关存在的问题 |
一、制度设计存在漏洞 |
二、税源零星难以核查 |
三、信息化建设不完善 |
四、各部门间不能完全协调配合 |
第二节 纳税人存在的问题 |
一、经纪人规模大、流动性强、随意性高 |
二、利益驱使 |
三、农户法律意识薄弱 |
四、企业财务管理混乱 |
第五章 建设云南省税收大数据平台的基本构想 |
第一节 构建风险预警指标体系 |
一、企业注册登记预警指标 |
二、增值税发票信息预警指标 |
三、增值税纳税申报数据预警指标 |
第二节 利用农业大数据平台助力农产品增值税征管 |
一、统筹设立大数据合作社,全域覆盖,实施规范开票 |
二、依托农业大数据平台,全面支撑农产品增值税发票管理 |
第三节 建设税收征管大数据平台 |
第六章 治理虚开农产品增值税发票的对策建议 |
第一节 完善制度设计 |
第二节 加快信息化建设 |
一、普及信息化 |
二、加快大数据平台建设 |
三、构建更加完善的预警模型 |
第三节 加强各部门间的协作 |
一、与税务机关之间建立有效的、多渠道的信息反馈制度 |
二、协同税务机关对可以企业进行排查 |
三、建立网络,共享犯罪信息 |
第四节 规范经纪人管理 |
第五节 提升农户法律意识 |
第六节 提高征管人员素质,规范企业财务管理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本人在读期间完成的研究成果 |
(7)稻谷加工业实行农产品核定扣除研究 ——以湖北省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三、研究内容和方法 |
四、研究创新与不足之处 |
第一章 稻谷加工业实行农产品核定扣除的税收政策理论分析 |
第一节 稻谷加工业农产品抵扣的税收政策概述 |
一、稻谷加工概念界定 |
二、农产品核定扣除政策概述 |
三、湖北省稻谷加工业农产品抵扣政策的演进 |
第二节 稻谷加工业实行农产品核定扣除的涉税理论分析 |
一、税收公平原则 |
二、税收中性原则 |
三、税收效率原则 |
四、税收便利原则 |
五、税收信息不对称理论 |
第二章 稻谷加工业实行农产品核定扣除的综合评估 |
第一节 稻谷加工业实行农产品核定扣除的必要性分析 |
一、深化税制改革方面 |
二、消除涉税风险方面 |
三、规避执法风险方面 |
第二节 稻谷加工业实行农产品核定扣除的可行性分析 |
一、行业特点角度分析 |
二、税收征管角度分析 |
第三节 稻谷加工业实行农产品核定扣除的合理性分析 |
一、采用投入产出法作为核定方法的合理性分析 |
二、湖北省统一的稻谷单耗标准的合理性检验 |
第四节 稻谷加工业实行农产品核定扣除的效应分析 |
一、微观层面的效应 |
二、宏观层面的效应 |
第三章 稻谷加工业实行农产品核定扣除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
第一节 各地政策不统一导致稻谷加工业税负不公 |
一、大部分省市仍然实行凭票抵扣政策 |
二、实行核定扣除的省市单耗标准差异明显 |
第二节 农产品核定扣除政策存在漏洞 |
一、临界值测算 |
二、案例验证 |
三、企业利用政策漏洞少缴增值税 |
第三节 期初库存进项税额转出方面的政策规定不具体 |
一、引起税企争议 |
二、造成部分企业资金压力过大 |
三、影响地方次年税收任务 |
第四节 给稻谷加工业的税收征管带来新挑战 |
一、引发虚开发票新情形 |
二、造成新的税收执法风险 |
三、稻谷进项税额的核实难度更大 |
第四章 稻谷加工业农产品核定扣除试点企业案例分析 |
第一节 试点企业情况介绍 |
一、试点企业基本情况 |
二、试点企业进项税额构成情况 |
三、试点企业稻谷购进情况 |
第二节 试点企业执行农产品核定扣除政策面临的税收风险 |
一、增值税税负率偏低 |
二、虚增虚抵稻谷进项税额 |
三、多列成本少缴企业所得税 |
第三节 试点企业在不同稻谷单耗标准下的税负分析 |
一、执行湖北省不同时期稻谷单耗标准的税负比较 |
二、执行不同省市稻谷单耗标准的税负比较 |
第四节 试点企业案例启示 |
一、适时引入税负指标设计 |
二、合理设定稻谷单耗标准 |
三、加强税种联动管理 |
第五章 完善稻谷加工业实行农产品核定扣除的建议 |
第一节 进一步细化农产品核定扣除政策 |
一、统一区域扣除标准促进税负公平 |
二、细化期初库存进项税额转出政策 |
三、细化大米等级并按等级发布扣除标准 |
第二节 制定稻谷收购价格信息采集办法堵塞政策漏洞 |
一、制定稻谷收购价格信息采集办法 |
二、定期采集发布稻谷价格 |
三、不定期审核企业稻谷进项税额 |
第三节 利用数据应用平台加强发票管理 |
一、加强农产品收购发票管理 |
二、加强增值税专用发票管理 |
第四节 加大对稻谷加工企业的辅导与监管力度 |
一、加强农产品核定扣除政策的宣传与辅导 |
二、监管部门之间开展协同合作 |
三、强化稻谷加工业的税收风险管理 |
四、对稻谷加工企业进行增值税清算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绥化市农产品加工企业税收征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论文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
1.3 论文的研究思路、主要内容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主要研究内容 |
1.3.3 研究方法 |
1.4 论文创新之处 |
第2章 绥化市农产品加工企业税收征管现状与问题 |
2.1 绥化市农产品加工企业概况 |
2.2 绥化市农产品加工企业税收征管现状 |
2.2.1 绥化市农产品加工企业税收概况 |
2.2.2 绥化市农产品加工企业征管模式 |
2.2.3 绥化市农产品加工企业征管流程和征管手段 |
2.3 绥化市农产品加工业税收征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
2.3.1 税收政策落实不到位 |
2.3.2 税收征管模式不完善 |
2.3.3 税收征管流程和征管手段不合理 |
2.3.4 税务机关对农产品加工业管理缺失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绥化市农产品加工企业税收征管影响因素调查与分析 |
3.1 绥化市农产品加工企业税收征管影响因素调查问卷设计 |
3.2 绥化市农产品加工企业税收征管影响因素调查结果统计 |
3.3 绥化市农产品加工企业税收征管影响因素调查结果分析 |
3.3.1 调查问卷统计结果概况分析 |
3.3.2 宏观影响因素分析 |
3.3.3 微观影响因素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绥化市农产品加工企业税收征管优化方案设计 |
4.1 .税收征管优化方案设计的目标和基本原则 |
4.1.1 优化方案的目标 |
4.1.2 优化方案的原则 |
4.2 税收征管优化方案设计的总体思路和整体框架 |
4.2.1 优化方案的总体思路 |
4.2.2 优化方案的整体框架 |
4.3 税收征管优化方案具体内容 |
4.3.1 税收政策和税收服务优化 |
4.3.2 组织架构和人员配备优化 |
4.3.3 税收平台和征管手段优化 |
4.3.4 考评机制和信息交换优化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绥化市农产品加工业税收征管优化方案的保障措施 |
5.1 制度保障 |
5.1.1 健全纳税服务管理制度 |
5.1.2 做好税收政策落实工作 |
5.2 人才保障 |
5.2.1 健全人才培养机制 |
5.2.2 培养行业专业人才 |
5.3 技术保障 |
5.4 协同保障 |
5.4.1 加强与外部部门合作 |
5.4.2 健全税务公开机制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9)四川省农产品加工行业税收征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内农产品加工行业税务征管问题及对策的研究 |
1.2.2 国外农产品加工行业税务征管问题及对策的研究 |
1.2.3 文献研究总结 |
1.3 研究内容、思路和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思路和方法 |
1.4 本文创新与不足 |
第2章 四川省农产品加工行业税收征管现状 |
2.1 农产品加工行业的相关税收 |
2.1.1 农产品及其加工业的界定 |
2.1.2 税收管理理论及征管制度 |
2.1.3 农产品加工行业税收征收优惠政策 |
2.2 四川省农产品加工行业的税收状况 |
2.2.1 税收对整体税收贡献率逐年下滑 |
2.2.2 税收增长滞后于区域产业发展 |
2.2.3 税收鼓励政策普惠性不足 |
2.2.4 行业主体多样性变化管理难度加大 |
第3章 四川省农产品加工行业税收征管案例分析 |
3.1 四川省农产品加工行业征管案例背景介绍 |
3.2 四川省农产品加工行业具体税收征管案例分析 |
第4章 农产品加工行业税收征管存在的问题 |
4.1 农产品加工行业税收征收政策存在的问题 |
4.1.1 部分税收优惠政策不适用于实际状况 |
4.1.2 农产品收购发票制度应用不合理 |
4.1.3 不同加工业征收主体政策差异化明显 |
4.2 农产品加工行业税收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
4.2.1 农产品的收购方式合理损耗难以确定 |
4.2.2 税收执法难度大成本过高 |
4.2.3 税源管理方式落后监察办法单一 |
4.2.4 依法纳税宣传不强自身管理不规范 |
4.2.5 涉农税源管理的外部环境限制 |
第5章 加强农产品加工行业税收管理的对策及建议 |
5.1 农产品加工行业税收征收制度完善建议 |
5.1.1 加快农产品加工业的税收政策变革 |
5.1.2 完善农产品加工业的征收管理制度 |
5.2 农产品加工行业税收管理改进措施 |
5.2.1 加大农产品企业和发票的管控力度 |
5.2.2 严格把控农产品加工业成品生产关 |
5.2.3 抓住税源管理重点科学管控 |
5.2.4 充分发挥稽查的威慑作用 |
5.2.5 严格要求企业财务的规范化管理 |
5.2.6 加大税收宣传力度树立依法纳税理念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10)农产品增值税征收管理风险及防范措施研究 ——以P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的背景、问题及意义 |
1.研究的背景 |
2.研究的问题 |
3.研究的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
1.国外研究现状 |
2.国内研究现状 |
3.文献述评 |
(三)研究的方法 |
1.文献研究法 |
2.案例分析法 |
3.比较分析法 |
(四)创新点与难点 |
1.创新点 |
2.难点 |
一、相关概念和理论概述 |
(一)农产品增值税相关概念 |
1.增值税的定义 |
2.增值税的计税方法 |
3.农产品增值税征收管理范围 |
4.农产品增值税主要税收政策 |
5.农产品增值税征收管理政策特点 |
(二)税收征收管理风险相关概念 |
1.风险的定义 |
2.税收征收管理风险的定义 |
3.税收征收管理风险的基本特征 |
(三)税收征收管理风险防范的理论依据 |
1.风险管理理论 |
2.信息不对称理论 |
二、P市农产品经济发展及农产品增值税征管现状 |
(一)P市农产品经济发展现状 |
1.P市自然环境及绿色经济发展概况 |
2.P市绿色农业发展现状 |
3.P市主要农产品经济概况 |
(二)P市农产品增值税征收管理现状 |
1.P市农产品增值税征管现状 |
2.P市农产品增值税纳税人存在的问题 |
3.P市农产品增值税征收管理存在的难点 |
三、P市农产品增值税征收管理风险分析 |
(一)P市农产品增值税违法案件举例 |
1.案例一:无视风险,管理不规范 |
2.案例二:内外勾结,知法犯法 |
3.案例三:玩忽职守,任性执法获刑责 |
(二)农产品增值税征收管理风险的具体表现分析 |
1.政策执行风险 |
2.发票管理风险 |
3.取证困难风险 |
4.廉政风险 |
5.法律责任风险 |
(三)产生征收管理风险的原因分析 |
1.税收政策法规层面原因 |
2.税收征管体系层面原因 |
3.外部经济环境层面原因 |
4.税务人员自身层面原因 |
四、国内外防范税收征管风险经验借鉴 |
(一)国外先进经验借鉴 |
1.国外农产品增值税优惠政策 |
2.美国税收征管风险防范措施 |
3.荷兰税收征管风险防范措施 |
4.英国税收征管风险防范措施 |
5.国外先进经验总结 |
(二)国内先进经验借鉴 |
1.山东省农产品增值税征收管理措施 |
2.河南省农产品增值税征收管理措施 |
3.广东省农产品增值税征收管理措施 |
4.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产品增值税征收管理措施 |
5.国内农产品增值税征收管理先进经验总结 |
五、农产品增值税征收管理风险防范措施 |
(一)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
1.加快增值税立法进程 |
2.完善对农产品增值税核定扣除的规定 |
(二)建立农产品收购发票风险管理机制 |
1.风险识别 |
2.风险评价 |
3.风险应对 |
4.风险反馈 |
5.加强农产品收购发票的管理 |
(三)强化农产品增值税征管力度 |
1.严把户籍管理入口关 |
2.严把涉税备案管理关 |
3.严把重点管理对象关 |
4.严把注销清算出口关 |
(四)构建廉政风险防控体系 |
1.强化廉政教育 |
2.健全廉政制度规定 |
3.强化征管监督 |
4.强化“一案双查” |
(五)提升税务干部队伍法治意识和综合素质 |
1.加强法治教育 |
2.强化业务培训 |
3.激发队伍活力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浅谈农产品收购环节的税收管理(论文参考文献)
- [1]昭通市昭阳工业园区税收执法风险防控研究[D]. 岳万超. 云南财经大学, 2021(09)
- [2]增值税税收流失风险及防控对策研究[D]. 胥旺. 江西财经大学, 2021(10)
- [3]后“营改增”时代完善增值税制度问题研究[D]. 邱丽群. 江西财经大学, 2021(10)
- [4]大数据背景下税收风险管理问题研究 ——以J市税务局为例[D]. 陈晓如. 山东财经大学, 2021(12)
- [5]“放管服”背景下增值税虚开风险管理研究 ——以G市为例[D]. 庄哲杭.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5)
- [6]大数据背景下云南省虚开农产品增值税发票治理研究[D]. 高麒. 云南财经大学, 2020(07)
- [7]稻谷加工业实行农产品核定扣除研究 ——以湖北省为例[D]. 左雄飞.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2020(07)
- [8]绥化市农产品加工企业税收征管研究[D]. 孙喜悦.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20(05)
- [9]四川省农产品加工行业税收征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 曹莹. 四川农业大学, 2019(06)
- [10]农产品增值税征收管理风险及防范措施研究 ——以P市为例[D]. 邓凯予. 云南大学, 201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