骶髂关节脱位论文_申素芳,张志桐,李昊,崔晓英,党伟

导读:本文包含了骶髂关节脱位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关节,螺钉,固定器,前路,骶骨,骨盆,原位。

骶髂关节脱位论文文献综述

申素芳,张志桐,李昊,崔晓英,党伟[1](2019)在《初探超声检查对骶髂关节半脱位的诊断价值》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骶髂关节半脱位是临床较为常见的病变,因其无明显特征性症状,又无明确的影像学诊断标准,易发生误诊。为探讨超声检查对骶髂关节半脱位的诊断价值,特对骨科医生经详细查体、结合其他影像学检查拟诊为"骶髂关节半脱位"的患者进行了超声检查。资料与方法:本组病例共55人,女性43例,男性12例,年龄16~72岁,平均47.24岁;同时对22例无腰腿部无不适的志愿者进行了检查,正常组女性16例,男性6例,年龄29~64岁,平均45.73岁。受检者取仰卧位,下腹部涂耦合剂,于髂前上棘与脐之间作横切面扫查,在髂总动脉分为髂内、髂外动脉水平后外侧骨盆后壁上可见"骶髂关节间隙"回声,测量关节间隙宽度,观察骶骨与髂骨前缘的位置,若骶骨、髂骨前缘不在同一水平,测量两者间移位的距离。结果:正常对照组22例共44个关节,关节间隙宽度1.3~5.2mm,平均3.11mm,其中4个关节出现髂骨后移(1.3~5.0mm,平均3.0mm),出现率为9%。病变组55例共110个关节,关节间隙宽度1.6~5.8mm,平均3.72mm,其中55个关节出现髂骨的移位(1.8~7.9mm,平均3.58mm),出现率为50%;髂骨前移12个关节占21.81%(12/55),髂骨后移43个占78.19%(43/55)。统计学结果:病变组和对照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年龄和性别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年龄t检验P>0.05 P=0.672;性别差异χ~2检验P>0.05P=0.609)。病变组和对照组髂骨移位发生率及骶髂关节间隙的改变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骶髂关节间隙t检验P<0.01 P=0.002,髂骨移位发生率χ~2检验P<0.01 P=0.000)。结论:在使用超声检查对骶髂关节半脱位的观察中,可检测到骶骨与髂骨间的相对位置改变,同时还可检测到骶髂关节间隙的改变,因此可为临床提供有价值的诊断依据。(本文来源于《中国超声医学工程学会第七届全国肌肉骨骼超声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期刊2019-11-15)

温洋,陈丽媛,何克,刘东,魏代清[2](2019)在《两种入路方式治疗髋臼骨折合并骶髂关节骨折脱位的临床疗效比较》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比较腹直肌外侧入路与改良Stoppa直行入路髋臼骨折合并骶髂关节骨折脱位的临床疗效比较。方法选取遂宁市中心医院2013年2月至2016年3月27例髋臼骨折合并骶髂关节骨折脱位患者,分别采用腹直肌外侧入路与改良Stoppa直行入路治疗,将患者分为两组,其中腹直肌外侧(A组)15例,采用钢板固定骶髂关节;改良Stoppa直行入路(B组)12例,采用骶髂螺钉固定骶髂关节。将两种治疗方式在前方入路的手术显露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总手术时间、骨折复位质量、术后髋关节功能评分进行比较。结果所有患者随访7~14个月,平均11.5个月。A组在前方入路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总手术时间方面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的前方入路显露时间、术后骨折复位质量(以Matta影像学评估标准评价)、术后髋关节功能评分(以改良Merle'Aubigne-Postel评分系统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直肌外侧入路与改良Stoppa直行入路均是髋臼骨折合并骶髂关节骨折脱位的理想切口,前者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总手术时间优于后者。(本文来源于《重庆医学》期刊2019年22期)

赵英伟,靳宝成,闫冰,李宁,赵立强[3](2019)在《前路钢板螺钉内固定治疗髋臼骨折伴骶髂关节脱位的疗效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前路钢板螺钉内固定治疗髋臼骨折伴骶髂关节脱位的疗效分析。方法方便选取2015年6月—2018年6月在该院骨科治疗的54例髋臼骨折伴骶髂关节脱位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双重建接骨板复位内固定术,观察组采用改良复位加压锁定接骨板内固定术,比较两组患者的各项手术指标、骨折疗效、骶髂关节间隙。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VAS疼痛评分、住院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Matta评分优良率92.59%明显高于对照组81.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77,P<0.05);观察组术后CT横断面及矢状面上骶髂关节间隙分别为(4.03±0.75)mm、(4.26±0.95)mm均明显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627、5.432,P<0.05)。结论前路钢板螺钉内固定治疗髋臼骨折伴骶髂关节脱位的疗效显着,复位固定效果好,创伤小,住院时间短,术后恢复快,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本文来源于《中外医疗》期刊2019年12期)

罗军,王虎,吴任涛,郭伟华,刘小鹏[4](2019)在《前路钢板螺钉内固定治疗髋臼骨折伴骶髂关节脱位的临床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前路钢板螺钉内固定方法用于髋臼骨折伴骶髂关节脱位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骨科2013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60例髋臼骨折伴骶髂关节脱位的患者,采用前路钢板螺钉内固定方法治疗,用Matta评分评估髋臼关节骨折复位情况,Majeed评分评估髋关节功能,测量骶髂关节间隙宽度来评估骶髂关节分离复位情况。术后随访1年。结果:手术后骶髂关节间隙宽度明显小于手术前(P<0.05);髋臼骨折复位优良率为86.67%;髋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为76.67%;骨折愈合时间3~11个月,平均愈合时间(5.13±2.56)月。结论:前路钢板螺钉内固定方法用于髋臼骨折伴骶髂关节脱位患者有较好疗效,骨折复位优良,值得临床推广。(本文来源于《甘肃医药》期刊2019年02期)

张辉东,王庆海,赵建勇[5](2019)在《金匮肾气汤加味结合手法整复治疗产后骶髂关节半脱位38例》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金匮肾气汤加味结合手法整复疗法治疗产后骶髂关节半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38例均用金匮肾气汤加味口服联合手法整复疗法治疗。结果:治愈36例,显效2例,无效0例,随访3~6个月,均无复发。结论:金匮肾气汤加味结合手法整复疗法治疗骶髂关节半脱位疗效较好。(本文来源于《实用中医药杂志》期刊2019年01期)

李俊伟[6](2019)在《骶髂关节脱位及骶骨骨折不同固定术式的有限元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骶髂关节脱位及骶骨骨折是一种复杂的骨盆损伤,直接影响了人们的日常活动,由于临床针对上述两种损伤类型的治疗方案并不统一,因此采用有限元法比较采用不同固定方式进行治疗上述两种骨盆损伤的生物力学差异性是极其需要的。本课题基于一名健康女性(身高165cm,体重55公斤,33岁)的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图像(Computed Tomography,CT),根据人体腰椎及骨盆解剖结构,通过Mimics、Geomagic studio和Hypermesh软件构建出完整的腰椎(L4-L5)和骨盆有限元模型,包括终板、髓核、纤维环、软骨、耻骨联合以及依附在腰椎、骨盆的韧带。在此基础上,分别构建出两种骶髂关节脱位(Tile B和Tile C型)和两种骶骨骨折(U型和H型)的有限元手术固定模型。对于骶髂关节脱位,提出如下四种固定方式:(1)单枚S1骶髂螺钉固定(S1-1),(2)单枚S2骶髂螺钉固定(S2-1),(3)单枚S1骶髂螺钉联合单枚S2骶髂螺钉固定(S1-S2),(4)双枚S1骶髂螺钉固定(S1-2)。骶骨骨折手术固定模型包括以下叁种方式:(1)分别经S1和S2双枚贯穿螺钉(S1S2),(2)单枚L4-L5椎弓根螺钉+单枚髂骨翼螺钉(L4L5+IS),(3)单枚L4-L5椎弓根螺钉+单枚S1贯穿螺钉+单枚髂骨翼螺钉(L4L5+S1+IS)。对上述不同手术模型施加不同的加载方式(垂直载荷、前屈、后伸)后,比较其生物力学之间的差异。通过有限元计算分析,我们发现,对于治疗Tile B型骶髂关节脱位,采用S1-1、S1-2、S1-S2进行固定,在骶骨上表面产生的位移值均在正常范围内(小于正常骨盆的位移值)。这表明采用S1-1骶髂螺钉能够满足Tile B型骶髂关节脱位的固定要求。然而,对于Tile C型骶髂关节脱位,只有采用S1-2、S1-S2固定,受载后在骶骨上表面产生的位移值在正常范围内。而综合考虑位移及角位移等指标,S1-S2更加优于S1-2,从而可以提供更高的稳定性。因此,对于治疗Tile C型的患者,可以优先考虑采用S1-S2进行治疗。对于骶骨骨折,我们发现,对于治疗U型骶骨骨折:相比于另两种固定方式,采用L4L5+S1+IS产生的骨折缝隙分离值及在骶骨上表面产生的位移值均较小;采用L4L5+S1+IS和S1S2固定产生的最大应力值差别不大,均小于采用L4L5+IS固定产生的最大应力值;对于H型骶骨骨折,综合考虑骨折缝隙分离值、最大应力值及在骶骨上表面产生的位移值等指标,L4L5+S1+IS更加优于其余两种固定方式。因此,对于治疗骶骨骨折的患者,可以优先考虑采用L4L5+S1+IS固定方式进行治疗。(本文来源于《天津理工大学》期刊2019-01-01)

何荣,邓信昌[7](2018)在《牵引复位空心钉内固定治疗骶髂关节骨折脱位的临床效果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牵引复位空心钉内固定治疗骶髂关节骨折脱位的临床效果。方法 10例骶髂关节骨折脱位患者,均采取牵引复位空心钉内固定治疗,观察治疗结果。结果术后按照Matta评价标准, 10例患者中,优7例,良3例,可0例,差0例,优良率为100.0%。术后12个月随访,按照Majeed评价标准, 10例患者中,优6例,良2例,可2例,差0例,优良率为80.0%。患者无神经损伤以及下肢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患者对于本次治疗满意。结论采取牵引复位空心钉内固定治疗骶髂关节骨折脱位的临床效果良好,不良反应少,安全系数高。(本文来源于《中国实用医药》期刊2018年36期)

刘俊,余黎,余国荣[8](2018)在《经皮骶髂关节螺钉治疗中老年骨盆骨折脱位的有效性及安全性》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中老年骨盆骨折脱位经皮骶髂关节螺钉治疗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中老年骨盆骨折患者9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50例采用经皮骶髂关节螺钉治疗,对照组48例采用常规的切开复位固定手术治疗。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明显比对照组少,切口长度及切口拆线时间和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 05)。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为94. 00%,明显高于对照组79. 17%;优秀率为46. 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2. 9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 05)。观察组的并发症率为24. 0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60. 2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 05)。对照组术后并发症主要是术后感染,其发生率为39. 58%,明显高于观察组的8. 00%(P<0. 05)。结论经皮骶髂关节螺钉治疗中老年骨盆骨折能够取得满意的治疗效果并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安全性较高。(本文来源于《中国老年学杂志》期刊2018年20期)

范华华[9](2018)在《脊柱后路原位固定系统治疗严重骶髂关节骨折脱位的效果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采取脊柱后路原位固定系统治疗严重严重骶髂关节骨折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6年1月~12月期间收治的10例严重骶髂关节骨折脱位的患者采取脊柱后路原位骨性系统治疗,观察组治疗效果。结果对患者进行为期1年随访,10例患者移位完全恢复,手术优良率为80.0%。结论对于严重骶髂关节骨折脱位患者采取脊柱后路原位固定系统治疗,可以矫正畸形,恢复骨盆稳定性,减少后遗症。(本文来源于《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期刊2018年69期)

吴涛,程晓东,崔蕴威,郑占乐,吕红芝[10](2018)在《不同内固定方式固定骶髂关节脱位的叁维有限元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应用叁维有限元分析法比较3种不同内固定器械治疗骶髂关节脱位的生物力学稳定性。方法随机挑选1名健康成年男性,收集层厚1.0mm骨盆CT图像,经过Mimics 10.01、Geomagic Studio 12、SolidWorks、Abaqus 6.11-1等软件处理,构建完整的骨盆模型及骶髂关节脱位模型,分别使用2枚骶髂螺钉、可调式微创接骨板、张力带接骨板固定骨盆后环,对骶骨加载500N负荷,比较整个模型和内固定器械的整体位移值、应变值、应力分布以及脱位的缝隙分离值。结果上半身的重力经过骶骨翼、双侧骶髂关节、坐骨大切迹、髂骨弓状线到双侧髋臼。在500N垂直载荷下,固定后的模型的整体位移值依次是2枚骶髂螺钉1.377mm、可调式微创接骨板为2.517mm、张力带接骨板为5.132 mm,脱位缝隙的分离移位值依次是2枚骶髂螺钉0.887 mm、可调式微创接骨板为2.502mm、张力带接骨板为5.117mm。结论 2枚骶髂螺钉固定骶髂关节脱位的稳定性优于可调式微创接骨板的稳定性,更优于张力带接骨板的稳定性。(本文来源于《河北医科大学学报》期刊2018年09期)

骶髂关节脱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比较腹直肌外侧入路与改良Stoppa直行入路髋臼骨折合并骶髂关节骨折脱位的临床疗效比较。方法选取遂宁市中心医院2013年2月至2016年3月27例髋臼骨折合并骶髂关节骨折脱位患者,分别采用腹直肌外侧入路与改良Stoppa直行入路治疗,将患者分为两组,其中腹直肌外侧(A组)15例,采用钢板固定骶髂关节;改良Stoppa直行入路(B组)12例,采用骶髂螺钉固定骶髂关节。将两种治疗方式在前方入路的手术显露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总手术时间、骨折复位质量、术后髋关节功能评分进行比较。结果所有患者随访7~14个月,平均11.5个月。A组在前方入路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总手术时间方面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的前方入路显露时间、术后骨折复位质量(以Matta影像学评估标准评价)、术后髋关节功能评分(以改良Merle'Aubigne-Postel评分系统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直肌外侧入路与改良Stoppa直行入路均是髋臼骨折合并骶髂关节骨折脱位的理想切口,前者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总手术时间优于后者。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骶髂关节脱位论文参考文献

[1].申素芳,张志桐,李昊,崔晓英,党伟.初探超声检查对骶髂关节半脱位的诊断价值[C].中国超声医学工程学会第七届全国肌肉骨骼超声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2019

[2].温洋,陈丽媛,何克,刘东,魏代清.两种入路方式治疗髋臼骨折合并骶髂关节骨折脱位的临床疗效比较[J].重庆医学.2019

[3].赵英伟,靳宝成,闫冰,李宁,赵立强.前路钢板螺钉内固定治疗髋臼骨折伴骶髂关节脱位的疗效分析[J].中外医疗.2019

[4].罗军,王虎,吴任涛,郭伟华,刘小鹏.前路钢板螺钉内固定治疗髋臼骨折伴骶髂关节脱位的临床观察[J].甘肃医药.2019

[5].张辉东,王庆海,赵建勇.金匮肾气汤加味结合手法整复治疗产后骶髂关节半脱位38例[J].实用中医药杂志.2019

[6].李俊伟.骶髂关节脱位及骶骨骨折不同固定术式的有限元研究[D].天津理工大学.2019

[7].何荣,邓信昌.牵引复位空心钉内固定治疗骶髂关节骨折脱位的临床效果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8

[8].刘俊,余黎,余国荣.经皮骶髂关节螺钉治疗中老年骨盆骨折脱位的有效性及安全性[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8

[9].范华华.脊柱后路原位固定系统治疗严重骶髂关节骨折脱位的效果观察[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8

[10].吴涛,程晓东,崔蕴威,郑占乐,吕红芝.不同内固定方式固定骶髂关节脱位的叁维有限元分析[J].河北医科大学学报.2018

论文知识图

患者,女,43岁,交通事故伤致C1型骨盆...(a~d) 患者女性, 40岁,骶髂关节脱位C型骨盆骨折(右髂骨、骶骨骨折,#~1骶髂关节脱位复位影像图3讨论组经皮螺钉固定耻骨联合分离,耻骨支骨...1骶髂关节脱位复位影像图3讨论

标签:;  ;  ;  ;  ;  ;  ;  

骶髂关节脱位论文_申素芳,张志桐,李昊,崔晓英,党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