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殖体论文_杜凤国,吕伟伟,王欢,王金玲,魏强

导读:本文包含了外殖体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组织,蝴蝶兰,激素,兴安,卡特,油橄榄,球茎。

外殖体论文文献综述

杜凤国,吕伟伟,王欢,王金玲,魏强[1](2019)在《兴安杜鹃基本培养基和外殖体选择的初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兴安杜鹃苗木快繁技术,为兴安杜鹃大规模园林绿化应用提供技术保障。[方法]以兴安杜鹃的叶芽、花芽、叶片、茎尖、茎段为外植体,以MS、WPM、Read、B5为培养基,采用不同采集时间、不同消毒方法,通过接种、培养、观察和对比分析,对兴安杜鹃的快速繁殖进行研究。[结果]兴安杜鹃组织培养最佳基本培养基为WPM培养基;最佳外植体为1.5~2.0 cm茎尖和茎段;最佳灭菌方法为70%乙醇30 s结合0.1%HgCl_2 10 min;最佳取材时间为3月中旬至5月中旬。[结论]该研究可为绿化苗木生产、城镇绿化及乡村振兴生态宜居目标的实现提供支撑。(本文来源于《安徽农业科学》期刊2019年12期)

尤海波,司亮[2](2009)在《蝴蝶兰组织培养过程中减轻外殖体褐化的方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表面活性剂(Tweens 20)20×10-6处理10min、70%酒精浸泡30s、0.5%的次氯酸钠溶液浸泡5min的方法消毒外殖体最佳;采用带腋芽的、抽4节的花梗为外殖体诱导率最高为90.2%,褐化系数最低9.8%;培养基中添加10mg/L AA和1000mg/L PVP抗褐化效果较好;添加了2000mg/L或1000mg/L AC的培养基褐变比对照轻;在诱导阶段蔗糖采用低浓度诱导效果较好;先采用低温(17~20℃)处理3~5d,然后转到正常温度培养,可以减轻褐化程度;增加光照强度外殖体褐变严重,黑暗培养的外殖体褐变发生推迟而且程度轻;蝴蝶兰在pH5.6时,褐化较轻。(本文来源于《中国林副特产》期刊2009年04期)

李丕军,李宏,朱玉伟[3](2005)在《不同激素对银×新杨叶外殖体芽分化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对银×新杨的叶外殖体进行无菌处理,利用BA、ZT、KT、TDZ等激素的培齐,得出TDZ对外殖体分化能力最强,合用不同细胞分裂素分化芽的效果好,且优化TDZ0.05+BA0.25+IAA0.15最佳。(本文来源于《2005年中国科协学术年会26分会场论文集(2)》期刊2005-06-30)

陈希,刘石,张兴[4](2005)在《不同外殖体的选择对菊花组织培养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1 选题目的190 2年德国植物学家Haberlandt指出 ,植物的体细胞具有母体全部的遗传信息 ,并具有发育成为完整个体的潜能 ,因而每个植物细胞都可像胚胎细胞那样 ,经离体培养再生成为完整植株。这就是所谓的细胞全能性。许多科学家为证实植物细胞的全能(本文来源于《生物学教学》期刊2005年01期)

郑维全,谭乐和[5](2001)在《外源激素对芦荟外殖体芽分化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库拉索芦荟(Aloe vera)的顶芽和腋芽为外殖体,采用MS培养基添加不同浓度激素(6-BA、KT、ZT、NAA、2,4-D、GA3)进行培养试验,探讨外源激素对芦荟外殖体芽分化的影响。结果表明:BA最有利于芦荟芽分化,其次是KT、ZT对芦荟芽分化不敏感;NAA对芽生根诱导能力较2,4-D强,生根培养以MS+NAA 0.25mg/L+AC(活性炭)0.20%为最适,生根苗根系发达且移栽成活率高;低浓度糖对分化有利,高浓度的糖对生根有利。(本文来源于《云南热作科技》期刊2001年02期)

王荣钦[6](2000)在《外殖体部位、激素浓度对卡特兰、蝴蝶兰原球茎形成和增殖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卡特兰、蝴蝶兰具有艳丽的花色.大而奇特美丽的花朵形态、鹅绒般的质感和开花期很长的特点.深受各国人民的喜爱.卡特兰和蝴蝶兰在国内较少栽培,还谈不上大量供应市场.主要是自然繁殖速度慢.卡特兰一般采用分株繁殖.而蝴蝶半是单茎类型植株,顶端优势极强,必须靠摘心发(本文来源于《福建热作科技》期刊2000年01期)

王善平,许智宏,卫志明[7](1989)在《茼蒿叶外殖体培养中的器官发生》一文中研究指出本工作主要研究茼蒿叶外殖体的器官发生。当叶外殖体培养在附加1—3mg/l 细胞分裂素(ZT 或 KT)和0.1—1.0mg/l 的生长素(IAA 或 NAA)的 MS 培养基中,培养后21天就形成芽。在一定的细胞分裂素(ZT 或 KT)浓度范围内,无论是在低浓度 IAA(0.1 mg/l)还是高浓度 IAA(1mg/l)情况下,芽分化频率都随着细胞分裂素浓度的增加而提高。在附加3mg/l ZT 和1mg/l IAA 培养基上,芽分化频率可达62%。虽然 BA 比 ZT 或 KT 更有效地促进芽分化,但形成的芽的生长通常不正常。当将芽切下转移到 MS 培养基上后迅速生根形成完整植株。(本文来源于《细胞生物学杂志》期刊1989年02期)

杜杰,范云六[8](1988)在《简化高效外殖体遗传转化系统的建立》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报道了一种简化的、高效的叶盘、茎盘、叶柄等外殖体的转化方法。利用带 mini-Ti 的致癌土壤农杆菌(Agrobacterium tumefaciens)与外殖体短时间的共培养,在含有100μg/ml 卡那霉素的合适培养基上筛选到频率达40%以上的转化植株。转化的细胞再生的植株茎、叶等各部分外殖体均有抗卡那霉素的特性,DNA-DNA 分子杂交的结果表明转化的植株的 DNA 中含有 npt 基因的同源区。转化的植株具有正常的形态,能够正常开花、结实。自花授粉子一代的植株的特性表明外源基因能够通过种子传递。本文讨论了影响转化的因素。(本文来源于《生物工程学报》期刊1988年02期)

M.G.K.Jones,S.W.J.,Bright,R.S.Nelson,D.,Foulger,G.,P.,Creissen[9](1987)在《马铃薯原生质体和复合外殖体再生植株的变异》一文中研究指出引言按照农业研究院关于植物遗传操作的规划,我们驻Rothamsted研究小组对应用分子生物学技术进行各种作物的组织培养很感兴趣,对马铃薯(Solanum tuberosum)我们集中两个方面研究了植株的再生。 1.植株碎片(如叶片、叶轴、叶柄、块茎)。(本文来源于《中国马铃薯》期刊1987年01期)

王笑山,E,茹基尼[10](1987)在《腐胺对油橄榄外殖体生根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油橄榄(Olea europaea)组织培养的研究工作最近在国内、外都取得了一些新的进展。利用一种特制的培养基,可使油橄榄外殖体的增殖速度大幅度地提高。同时,已知NAA是刺激油橄榄外殖体生根最有效的生长素,但外殖体在含有NAA 的培养基中生根需要较长的时间。据报道,近来一些研究者发现用生长素处理草本植物的插条时,生根期中插条的多胺浓度增加。由此设想,多胺与生根可能存在着某种关系。因此,分别向培养基中加入了腐胺(Putrescine)(多胺物质)和5-氮杂胞嘧啶核苷(5-Azacytidine),以研究其对油橄榄外殖体生根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这两种物质(本文来源于《林业科技通讯》期刊1987年03期)

外殖体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采用表面活性剂(Tweens 20)20×10-6处理10min、70%酒精浸泡30s、0.5%的次氯酸钠溶液浸泡5min的方法消毒外殖体最佳;采用带腋芽的、抽4节的花梗为外殖体诱导率最高为90.2%,褐化系数最低9.8%;培养基中添加10mg/L AA和1000mg/L PVP抗褐化效果较好;添加了2000mg/L或1000mg/L AC的培养基褐变比对照轻;在诱导阶段蔗糖采用低浓度诱导效果较好;先采用低温(17~20℃)处理3~5d,然后转到正常温度培养,可以减轻褐化程度;增加光照强度外殖体褐变严重,黑暗培养的外殖体褐变发生推迟而且程度轻;蝴蝶兰在pH5.6时,褐化较轻。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外殖体论文参考文献

[1].杜凤国,吕伟伟,王欢,王金玲,魏强.兴安杜鹃基本培养基和外殖体选择的初步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9

[2].尤海波,司亮.蝴蝶兰组织培养过程中减轻外殖体褐化的方法研究[J].中国林副特产.2009

[3].李丕军,李宏,朱玉伟.不同激素对银×新杨叶外殖体芽分化的影响[C].2005年中国科协学术年会26分会场论文集(2).2005

[4].陈希,刘石,张兴.不同外殖体的选择对菊花组织培养的影响[J].生物学教学.2005

[5].郑维全,谭乐和.外源激素对芦荟外殖体芽分化的影响[J].云南热作科技.2001

[6].王荣钦.外殖体部位、激素浓度对卡特兰、蝴蝶兰原球茎形成和增殖的影响[J].福建热作科技.2000

[7].王善平,许智宏,卫志明.茼蒿叶外殖体培养中的器官发生[J].细胞生物学杂志.1989

[8].杜杰,范云六.简化高效外殖体遗传转化系统的建立[J].生物工程学报.1988

[9].M.G.K.Jones,S.W.J.,Bright,R.S.Nelson,D.,Foulger,G.,P.,Creissen.马铃薯原生质体和复合外殖体再生植株的变异[J].中国马铃薯.1987

[10].王笑山,E,茹基尼.腐胺对油橄榄外殖体生根的影响[J].林业科技通讯.1987

论文知识图

疟原虫生活史雌性按蚊叮咬人时,在蚊胃壁...以北五味子叶片为外殖体诱导的...以北五味子嫩茎段为外殖体诱导...不同处理防止蝴蝶兰外殖体褐变...以北五味子叶柄为外殖体诱导的...1 幼叶外殖体的体细胞胚发生及萌...

标签:;  ;  ;  ;  ;  ;  ;  

外殖体论文_杜凤国,吕伟伟,王欢,王金玲,魏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