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钙质超微化石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钙质,化石,超微,界线,南海,中新,地层。
钙质超微化石论文文献综述
高莲凤,张振国,姚纪明,张盈,郝彪[1](2018)在《西藏南部侏罗纪-白垩纪界线时期钙质超微化石》一文中研究指出侏罗纪-白垩纪界线的确定是一个世界性难题。西藏南部是我国中生代海相地层的主要分布区,侏罗纪-白垩纪沉积在喜马拉雅地层区的北喜马拉雅分区和康马-隆子分区广泛出露,且分布面积辽阔,含化石较丰富。在江孜、浪卡子和聂拉木等地区均保存有连续的界线剖面,是目前国内侏罗系/白垩系界线研究最有前途的地区。目前工作在康马-隆子地层分区展开。江孜地区界线地层被划分为维美组和甲不拉组;浪卡子地区的甲不拉组之下发育一套含大量火山岩层的火山-沉积地层,被称为桑秀组。该地层分区的地层系统由下至上为:维美组浅灰厚层状粗粒—细粒石英砂岩;桑秀组黑色页岩、安山岩和玄武岩;以及甲不拉组黑色页岩、硅质泥页岩夹砂岩和砂质灰岩。通过对江孜-浪卡子一带14条实测剖面采集的样品进行了化石处理与鉴定,在其中的5条剖面发现了钙质超微化石,江孜县甲不拉沟口剖面甲不拉组钙质超微化石的丰度和分异度相比江孜甲不拉剖面和甲不拉沟剖面的甲不拉组高,以及贡嘎县东拉剖面桑秀组钙质超微化石的丰度和分异度相比浪卡子县林西剖面桑秀组高。通过与国外钙质超微化石组合(带)对比,甲不拉组下部与桑秀组下部化石带相当于Sissingh(1977)化石分带CC1-CC3带下部,以及Hardenbol等(1998)化石分带NJK-D至NK-3带,属早白垩世Berriasian至Valanginian期。通过生物地层对比,浪卡子和贡嘎地区桑秀组与江孜地区甲不拉组下部层位相当,侏罗系—白垩系界线位于其下。(本文来源于《中国古生物学会第十二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29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期刊2018-09-17)
陈芳,苏新,段虓[2](2018)在《南海西沙海槽中新世以来的钙质超微化石生物地层》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对2016年南海GMGS4水合物钻探航次获取的XH-W03B-16钻孔沉积物开展钙质超微化石生物地层学研究。该钻孔取样深度区间为0.25 m-559.96m。结果显示样品含有丰富的钙质超微化石,丰度介于208-3353个/10个视域,化石保存好。共识别出中新世-更新世期间的18个钙质超微化石事件,涉及的化石带为NN4-NN21。由于取样间隔大,无法系统和准确地获得每个事件的顶底界面,因此对各个深度中识别的事件是个初略的估计。62.25m以上的层位,从目前估计需要确定事件B Emiliania huxleyi。由于该物种个体微小,需要借助扫描电镜。综上所述,XH-W03B-2016站位获得的559.96 m的沉积物为中新世约17.71Ma年以来的地层,揭示的中新统地层深度为204m-559.96 m,厚度约355.96m。上新统地层深度为190.00m-204.25m,相对较薄。而更新统(含顶部全新统)厚度约190.00m;中新统顶部到更新统底部的深度约15.00m,但年代跨度有3.19 Ma,推测可能存在地层缺失。此外,在观察样品时发现大多数样品中再沉积化石较多,指示了该岩心沉积过程中常有周边老地层被剥蚀情况。(本文来源于《中国古生物学会第十二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29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期刊2018-09-17)
姜仕军,Denise,K.Kulhanek,David,K.Watkins[3](2018)在《藏南早白垩世晚期钙质超微化石》一文中研究指出我国晚中生代~早新生代海相沉积仅出现在西藏、新疆、台湾等地,以藏南特提斯喜马拉雅地区发育最好。从19世纪早期以来,国际国内地质学家通过大量的地质调查研究,建立起岩石—构造—生物地层格架,在定日地区由下至上依次划分出侏罗系的普普嘎组、聂聂雄拉组、定结组、门卡墩组,白垩系的古错村组、岗巴村口组、旧堡组、遮普热山坡组,以及古近系的基堵拉组、宗浦组、恩巴组、扎果组,为进一步研究奠定了基础。本文研究的康沙剖面岗巴村口组出露于定日县克玛乡东部约1.5km处和贡扎村东2.5km处,主要由灰色钙质页岩、泥灰岩和薄层灰岩组成,具有明显的钙质页岩与泥灰岩交替的高频韵律层,与下伏和上覆地层均为整合接触。前人根据浮游有孔虫将其时代划分为Albian晚期~Coniacian早期。本研究采用改进的"双悬浮"薄片制备方法,利用蔡司AXIO Imager.A2显微镜在正交偏光下放大1000倍观察,发现整个剖面所有样品中发现不同丰度的钙质超微化石组合。其中,最常见的属种包括:Watznaueriabarnesae、Discorhabdusignotus、Watznaueriafossacincta、Prediscosphaera columnata、Retecapsa sp.、Biscutum constans、Braarudosphaera hockwoldensis、Hayesites irregularis、Tranolithus orionatus、Zeugrhabdotus diplogrammus、Zeugrhabdotus xenotus、Helenea chiastia、Cylindralithus sp.。根据2012年国际地质年表,标志种H.irregularis的末现面年龄为100.84Ma,T.orionatus的初现面年龄为110.74Ma。这两个种在整个剖面中的共同出现说明,岗巴村口组位于钙质超微化石CC8b~CC9a亚带之间,属于Albian阶的中—晚期,地质年代为早白垩世晚期。本研究彰显钙质超微化石在藏南海相岩石地层单元定年方面的重要作用。(本文来源于《中国古生物学会第十二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29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期刊2018-09-17)
陈芳,段虓,周洋,吴聪[4](2018)在《太平洋XTGC079等柱状样钙质超微化石及其地质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对2016年中国地质调查局在太平洋进行深海资源调查时获取的XTGC079等8条柱状样(最大取样深度825cm)进行了钙质超微化石鉴定。所有样品均采用直接涂片法进行处理,将制好的薄片置于Zeiss Axio Imager.A2m偏光显微镜下放大1000倍观察200个视域,并随机统计10个视域的化石数量作为每个样品的相对丰度。钙质超微化石生物带的划分采用Martini(1971)的"标准新生代钙质超微浮游生(本文来源于《中国古生物学会微体学分会第十七次学术年会–中国古生物学会化石藻类专业委员会第十八次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期刊2018-07-20)
姜仕军,温旭,苏虹,钟彩英,燕鸿宇[5](2018)在《藏南白垩纪—古近纪(K/Pg)界线的钙质超微化石厘定》一文中研究指出藏南发育良好的海相白垩纪—古近纪(K/Pg)沉积,其中定日地区的遮普热剖面是研究白垩纪末期的经典剖面之一,由晚白垩纪至古新世依次出露岗巴村口组、旧堡组、遮普热山坡组、基堵拉组、宗浦组。根据前人研究(万晓樵,1990;Willems等,1996;Wan等,2002;Wendler等,2009;Hu等,2015;胡修棉等,2017),K/Pg界线最有可能位于遮普热山坡组上部或基堵拉组下部,为本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参考。本研究实测遮普热剖面的遮普热山坡组和基堵拉组。遮普热山坡组主要为灰岩组成,含黑色硅质泥岩夹层;基堵拉组下部为黑色钙质泥岩与灰色泥灰岩互层,上部为泥质灰岩。在该剖面发现保存较好、较为丰富的钙质超微化石组合,鉴定出25属37种,其中的优势种为Watznaueria barnesiae,Micula staurophora,Micula concave,Cribrosphaerella ehrenbergii,Prediscosphaera cretacea等5个优势种,其平均相对丰度分别为33%、19.9%、9.3%、9%、4.3%;其平均相对丰度总和达75.5%以上,其它32个种只占24.5%。属种数与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和总丰度具有较高的正相关,W.barnesiae的丰度与属种数及总丰度具有明显的负相关,与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具有显着的负相关,说明优势种在样品中占据了主导地位,是影响群落结构的主要因素。根据Micula murus、Lithraphidites quadratus,Ceratolithoides kamptneri,Micula prinsii等标志化石,将遮普热山坡组中下部确定为钙质超微化石CC25、CC26带,时代为晚白垩纪世马斯特里赫特期晚期。在遮普热山坡组上部发现古近纪古新世丹麦阶早期分子Cruciplacolithus primus,属于钙质超微化石NP1带。同时,有机碳碳含量由0.8%急剧降低到0.4%,C/N比值由13急剧上升为21,反映海水表层生产力急剧降低。这些证据表明,本剖面K/Pg界线位于遮普热山坡组中上部。(本文来源于《中国古生物学会微体学分会第十七次学术年会–中国古生物学会化石藻类专业委员会第十八次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期刊2018-07-20)
温旭[6](2018)在《藏南地区白垩纪末期钙质超微化石生物地层》一文中研究指出白垩纪/古近纪(K/Pg)界线对全球地层和生物演化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目前全球大约已经发现350多个K/Pg剖面,但是作为东特提斯主体的藏南地区迄今为止没有发现完整的K/Pg界线记录。本研究基于藏南定日地区的遮普热剖面,以钙质超微化石为研究对象,重点研究遮普热山坡组和基堵拉组的超微化石分布和生物地层划分,力求确定K/Pg界线位置。获得以下主要结果:1.在遮普热剖面中发现较为丰富的钙质超微化石,共鉴定出25属37个种,其中世界种Watznaueria barnesiae占据绝对优势,其次是Micula staurophora、Cribrosphaerella ehrenbergii等。2.发现了4个标志化石(Micula murus,Lithraphidites quadratus,Ceratolithoides kamptneri,Micula prinsii)的初现面,划分出2个钙质超微化石带和4个亚带:CC25b、CC25c、CC26a、CC26b,确定其年龄为69~67.3Ma。3.在基堵拉组中部发现Micula prinsii的初现面(67.3 Ma),往上地层不含钙质超微化石,说明本剖面K/Pg界线很可能位于基堵拉组上部与宗浦组灰岩之间,其具体位置有待利用包括地球化学的其它方法进行确定。4.钙质超微化石群落多样性在下部的遮普热山坡组较高,在其与上覆基堵拉组的界线处开始降低,直到基堵拉组中部完全缺乏钙质超微化石,可能反映从遮普热山坡组往上,水深逐渐变浅。钙质超微化石组合特征的古环境意义表明,海洋表层生产力较为低下,海表温度偏冷。(本文来源于《暨南大学》期刊2018-06-01)
周辛全,刘传联[7](2017)在《南海西南次海盆晚中新世钙质超微化石与古海洋演化》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对南海西南次海盆IODP U1433站上中新统远洋粘土中的钙质超微化石生物地层学与属种组合作了较为详细研究。结果显示研究层位底部年龄在10.40-9.75 Ma之间,属于NN9带,向上共识别出8个钙质超微化石生物地层事件。依据生物地层框架、钙质超微化石总丰度与属种百分含量,发现西南次海盆在8.3-8 Ma以前处于上层海水分层性好,表层海水生产力较低的阶段;大约在8 Ma以后,生产力大幅增加。结合前人U1433站位物源研究结果,以及南海东亚季风强度变化史,作者认为钙质超微化石显示的生产力变化,与越南中部高地的抬升,以及东亚夏季风增强有关。(本文来源于《微体古生物学报》期刊2017年03期)
于翀涵,苏新,KULHANEK,D,K[8](2017)在《南海北部渐新世钙质超微化石楔石属定量形态变化与演化关系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钙质超微化石楔石属的叁个分子:Sphenolithus predistentus,Sphenolithus distentus,Sphenolithus ciperoensis是渐新世生物地层重要的化石带标志分子。这叁个物种属于该属渐新世的一个演化序列,该演化序列早期的S.predistentus-S.distentus和晚期的S.distentus-S.ciperoensis两对物种之间存在形态过渡类型,使得难以准确鉴定,导致渐新世生物地层划分一些问题。此外,对这叁个物种演化的关系是渐进式或是间断平衡式也有不同看法。为进一步了解这叁个物种形态演化特征并探讨它们的演化关系,我们选择南海北部ODP 1148站位及IODP U1435站位的渐新世沉积物样品,针对这叁个物种个体的形态特征展开定量形态研究。使用奥林巴斯光学显微镜对两个站位19个样品里1 171个楔石个体进行六个形态参数度量,包括了个体总高、顶刺高、基座高、基座宽、基座夹角及消光线夹角。统计结果显示,S.predistentus-S.distentus-S.ciperoensis演化序列中,这叁个种的六个形态学参数变化范围边缘相互迭复,缺乏可确切划分界限。叁个种个体基座高与基座宽之比依叁者的演化次序呈现逐渐增大的渐变关系。以上证据表明S.predistentus-S.distentus-S.ciperoensis为渐进式演化。(本文来源于《微体古生物学报》期刊2017年03期)
赵飞,祝幼华,马瑞芳[9](2017)在《南海北部珠江口盆地PY30井早中新世-更新世钙质超微化石生物地层及沉积环境》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对南海北部珠江口盆地PY30井早中新世―更新世地层中的钙质超微化石进行了系统研究,发现490-690m和1 040-1 170m井段化石丰度和分异度均较高,700-1 035m和1 179-1 809m化石丰度中等,井段下部1 818-3 478m化石稀少,种类单调。根据钙质超微化石标志种的存在,对该井的生物地层进行了划分。在490—3 478m地层中识别出12个钙质超微化石带或联合化石带,地层时代为早中新世―更新世,据此建立了该井的钙质超微化石生物地层框架,探讨了下中新统与中中新统、中中新统与上中新统、上中新统与上新统以及上新统与更新统界线划分的钙质超微化石标志。根据钙质超微化石总丰度、分异度及特征性环境指示种丰度的变化,划分了8个沉积环境演化阶段,从而讨论了早中新世至更新世沉积环境演化特征。(本文来源于《微体古生物学报》期刊2017年03期)
任向文,I.PULYAEVA,吕华华,石学法,曹德凯[10](2017)在《麦哲伦海山群MK海山富钴结壳钙质超微化石生物地层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富钴结壳是发育在深海海山之上的一种重要沉积矿产资源,建立准确可靠的年代学格架,无论对富钴结壳成矿作用研究还是对古海洋环境研究,都具有重要意义。但迄今为止,由于定年技术的限制,可靠的富钴结壳年代学框架资料并不多。文中以钙质超微化石生物地层学方法为主要手段,并结合Co经验公式法、样品的结构特征和磷酸盐化作用时代等资料,对麦哲伦海山群MK海山MKD13-3号富钴结壳样品的年代学框架进行了综合限定。研究结果如下。(1)该样品剖面从下到上可以分4层,分别为:磷块岩基岩,其中包括R层(残留层)结壳,时代为112.0~70.6Ma B.P.;I层,进一步划分为I-1和I-2层,其时代分别为55.0~48.0Ma B.P.和44.0~23.0Ma B.P.;Ⅱ层,时代为23.0~14.0Ma B.P.;Ⅲ层,时代为5.0~0Ma B.P.。(2)该富钴结壳样品在生长过程中发育了3个生长间断,分别为:基岩与I-1层之间的生长间断,时代为70.6~55.0Ma B.P.;I-1层与I-2层之间的生长间断,时代为48.0~44.0Ma B.P.;Ⅱ层与Ⅲ层之间的生长间断,时代为14.0~5.0Ma B.P.。(本文来源于《地学前缘》期刊2017年01期)
钙质超微化石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对2016年南海GMGS4水合物钻探航次获取的XH-W03B-16钻孔沉积物开展钙质超微化石生物地层学研究。该钻孔取样深度区间为0.25 m-559.96m。结果显示样品含有丰富的钙质超微化石,丰度介于208-3353个/10个视域,化石保存好。共识别出中新世-更新世期间的18个钙质超微化石事件,涉及的化石带为NN4-NN21。由于取样间隔大,无法系统和准确地获得每个事件的顶底界面,因此对各个深度中识别的事件是个初略的估计。62.25m以上的层位,从目前估计需要确定事件B Emiliania huxleyi。由于该物种个体微小,需要借助扫描电镜。综上所述,XH-W03B-2016站位获得的559.96 m的沉积物为中新世约17.71Ma年以来的地层,揭示的中新统地层深度为204m-559.96 m,厚度约355.96m。上新统地层深度为190.00m-204.25m,相对较薄。而更新统(含顶部全新统)厚度约190.00m;中新统顶部到更新统底部的深度约15.00m,但年代跨度有3.19 Ma,推测可能存在地层缺失。此外,在观察样品时发现大多数样品中再沉积化石较多,指示了该岩心沉积过程中常有周边老地层被剥蚀情况。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钙质超微化石论文参考文献
[1].高莲凤,张振国,姚纪明,张盈,郝彪.西藏南部侏罗纪-白垩纪界线时期钙质超微化石[C].中国古生物学会第十二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29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2018
[2].陈芳,苏新,段虓.南海西沙海槽中新世以来的钙质超微化石生物地层[C].中国古生物学会第十二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29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2018
[3].姜仕军,Denise,K.Kulhanek,David,K.Watkins.藏南早白垩世晚期钙质超微化石[C].中国古生物学会第十二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29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2018
[4].陈芳,段虓,周洋,吴聪.太平洋XTGC079等柱状样钙质超微化石及其地质意义[C].中国古生物学会微体学分会第十七次学术年会–中国古生物学会化石藻类专业委员会第十八次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2018
[5].姜仕军,温旭,苏虹,钟彩英,燕鸿宇.藏南白垩纪—古近纪(K/Pg)界线的钙质超微化石厘定[C].中国古生物学会微体学分会第十七次学术年会–中国古生物学会化石藻类专业委员会第十八次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2018
[6].温旭.藏南地区白垩纪末期钙质超微化石生物地层[D].暨南大学.2018
[7].周辛全,刘传联.南海西南次海盆晚中新世钙质超微化石与古海洋演化[J].微体古生物学报.2017
[8].于翀涵,苏新,KULHANEK,D,K.南海北部渐新世钙质超微化石楔石属定量形态变化与演化关系研究[J].微体古生物学报.2017
[9].赵飞,祝幼华,马瑞芳.南海北部珠江口盆地PY30井早中新世-更新世钙质超微化石生物地层及沉积环境[J].微体古生物学报.2017
[10].任向文,I.PULYAEVA,吕华华,石学法,曹德凯.麦哲伦海山群MK海山富钴结壳钙质超微化石生物地层学研究[J].地学前缘.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