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斌[1]2003年在《多体系统离散时间传递矩阵法及其在舰炮动力学中的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结合数值积分法,将不适合于时变、非线性系统的经典传递矩阵法推广到非线性多体系统动力学,形成了多体系统离散时间传递矩阵法的基本理论。并将其成功应用于刚弹耦合舰炮多体系统发射动力学计算。 与其它多体系统动力学方法相比,多体系统离散时间传递矩阵法具有如下特点:1 无需建立总体系统动力学方程,因而应用和计算方便。2 可事先建立各种元件的传递矩阵库,并象拼积木一样根据实际多体系统结构用元件的传递矩阵拼装得到系统的传递矩阵,方便而灵活地计算多体系统的动力学特性。3 能综合分析计算线性时不变、时变、非线性多体系统动力学问题。
何斌[2]2005年在《多体系统传递矩阵法研究及其在发射动力学中的应用》文中认为在过去的数十年间,多体系统动力学已成为机械系统设计和仿真的重要工具,特别是在兵器、航空、航天、车辆、生物力学、机器人、精密机械、武器系统等研究领域,研究人员在理论和计算研究工作中提出了许多有效的多体系统分析新方法,几乎所有的多体系统动力学方法进行数值仿真时一般都分两步:首先推导系统总体动力学方程,再对系统总体动力学方程进行数值积分求解。由于诸如Newton-Euler法、Lagrange方法等建模方法的不同,总体动力学方程形式上分为纯微分方程组和微分代数混合方程组两类。 本文在多体系统传递矩阵法的基础上,首先推导小运动空间多体系统元件如弹簧、集中质量、刚体、非均匀欧拉梁等的传递矩阵,将图论描述方法引入线性多体系统传递矩阵法,采用规则标号方法和宽度编码原则,发现了总体传递矩阵与系统拓扑结构之间的相似关系,形成了程式化的链式、分叉、网络多体系统总体传递矩阵拼装方法。通过结合有限段法和多体系统动力学离散时间传递矩阵法(DT-TMM-MS),形成了非线性梁有限段离散时间传递矩阵法,该方法保留了有限段法适用于几何非线性大变形分析、自动考虑动力刚度项等优势,又保留了DT-TMM-MS建模方便灵活的特点。结合DT-TMM-MS和Riccati变换,提出了多体系统Riccati离散时间传递矩阵法,通过对十万自由度的特大系统分析计算表明,多体系统Riccati离散时间传递矩阵法克服了矩阵相乘形成的空间传递困难,即使元件个数急剧增加到通常传递矩阵法不能计算时,仍可得到正确结果;选择的合适Riccati变换中间变量,在不增加存贮量和保证计算精度的前提下可进一步有效节省了计算时间,这种处理方法可用于改进诸如振动力学分析等其它领域的Riccati传递矩阵法。通过引入受控元件的传递矩阵,形成了受控系统离散时间传递矩阵法。为扩展DT-TMM-MS的应用范围,利用DT-TMM-MS处理同时含有小运动小变形弹性子系统和大运动多刚体子系统的机械系统,将两子系统的连接处作为各个子系统的边界,分别采用有限元法建立小变形弹性体子系统动力学方程,采用DT-TMM-MS建立多体子系统传递方程,联合这两套方程可进行总体系统动力学分析,通过数值算例证明了方法有效,为扩展DT-TMM-MS的应用范围提供了途径。 最后建立了自行火炮发射动力学模型,通过线性多体系统传递矩阵法分析了某自行火炮系统振动特性,对结构参数用随机Monte Carlo仿真技术,进行了系统固有频率与结构参数之间的灵敏度分析,该方法无需求导处理,易于编程实现,采用DT-TMM-MS研究了自行火炮发射动力学问题。
郁兆华[3]2010年在《舰载多管火箭发射动力学仿真》文中研究说明舰载多管火箭武器系统凭借其强大的火力、较强的机动性以及多功能的作战用途,在海上破障、抢滩登陆等作战中扮演了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本文以舰载多管火箭武器系统为研究对象,建立了舰载多管火箭多刚柔体系统行进间发射动力学模型,利用多体系统离散时间传递矩阵法,推导了行进间舰载多管火箭多刚柔体系统元件的传递方程、传递矩阵、系统的总传递方程和总传递矩阵,分析了火箭弹和火箭炮在行进间发射过程中的受力,推导了舰载多管火箭系统行进间火箭弹发射动力学方程;编制了舰载多管火箭系统行进间发射动力学仿真程序,实现了对舰载多管火箭系统动力响应、火箭弹膛内运动、火箭弹起始扰动的快速仿真,获得了不同航速和不同海况下相应的仿真结果,运用谱分析法,建立了舰艇在海上运动谱与海浪谱间的关系,为舰载多管火箭行进间发射动力学设计提供了基本理论与方法。
辛松[4]2016年在《舰载多管火箭发射动力学相关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多管火箭作为压制性武器,具有射速快、火力猛、威力大、射程远、机动性好并且容易在短时间内大范围面积上形成强大火力等优点,得到了世界各军事强国高度重视和大力发展。同时,多管火箭射击密集度差和试验耗弹量大两大普遍问题,分别导致了多管火箭毁伤效能显着减低和试验成本大幅提高,长期制约着多管火箭发展,成为世界各军事强国为提高多管火箭毁伤效能和减少试验成本而竞相攻关解决的重大难题。作为国家重大项目研究成果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应用发射动力学和多体系统传递矩阵法国际最新研究成果,从理论、计算、试验叁方面系统深入研究了舰载多管火箭发射动力学相关理论与技术,并用于我国舰载多管火箭提高射击密集度和减少试验用弹量的重大工程实践,取得如下创新成果:(1)应用多体系统传递矩阵法,建立了舰载多管火箭发射动力学模型、总传递方程自动推导方法、特征方程,实现了舰载多管火箭多刚柔体系统固有振动特性和发射动力学快速计算。(2)建立了舰载多管火箭发射动力学数值仿真系统,开发了舰载多管火箭动力学可视化仿真软件,舰载多管火箭固有振动特性和发射动力学计算结果分别得到了模态试验和射击试验的验证。(3)建立了减少舰载多管火箭试验用弹量的非满管射击试验方法、用7管装填连射替代28管齐射的舰载多火箭密集度试验方案。实弹射击对比试验结果表明,舰载多管火箭非满管射击试验方法使密集度试验用弹量和试验费用比常规试验方法减少了 75%,经济效益显着。(4)基于小起始扰动设计思想,建立了舰载多管火箭的射序和射击间隔优化方法、振动控制方法、高精度射序和射击间隔设计方案,实弹射击试验结果表明,舰载多管火箭高精度设计方案大幅度提高了某舰载多管火箭射击密集度,军事效益显着。
张建书[5]2017年在《新版多体系统传递矩阵法相关问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多体系统传递矩阵法是近二十年来提出并逐步完善的一种多体系统动力学新方法。该方法主要包括适用于线性多体系统动力学的线性多体系统传递矩阵法、适用于一般多体系统动力学的离散时间多体系统传递矩阵法以及将加速度和内力作为状态变量的新版多体系统传递矩阵法。利用多体系统传递矩阵法求解多体系统动力学问题时所涉及的矩阵阶次与系统的自由度数无关,大大提高了计算效率,为复杂多体系统动力学快速优化设计带来了方便。在多体系统离散时间传递矩阵法中,元件输入输出端状态矢量中的状态变量定义为该联接端的位移、角度、内力矩和内力。此时需要将元件的运动学和动力学方程与微分方程数值方法相结合,利用逐步时间积分的策略导出元件输入输出端状态矢量之间的线性关系,即元件的传递方程。2012年作者作为主要合作者与导师合作提出新版多体系统传递矩阵法,将存在线性关系的加速度、角加速度、内力和内力矩作为元件输入输出端状态矢量中的状态变量,在推导元件的传递方程时无需进行逐步时间线性化处理。对于多刚体系统动力学,新版多体系统传递矩阵法元件传递方程与系统总传递方程是精确的,严格服从牛顿运动定律,原理上属于多体系统动力学精确分析方法。针对新版多体系统传递矩阵法相关问题,本学位论文详细阐述了新版多体系统传递矩阵法的基本思想和求解策略。利用牛顿运动定律和欧拉转动定理导得了刚体元件,柱铰、滑移铰、球铰等铰元件的传递方程和传递矩阵。利用虚功率原理、浮动坐标法和模态综合法建立了单端输入单端输出大运动小变形柔性体元件的传递方程和传递矩阵。通过引入柔性梁单元坐标系的概念,并对轴向缩短效应在单元坐标系和浮动坐标系中的投影加以区分,导得了计及轴向缩短效应的大运动小变形柔性曲梁的传递方程和传递矩阵。通过引入非线性变形-应变关系,导得了计及应力刚化效应的大运动小变形柔性曲梁的传递方程和传递矩阵。基于多体系统树形拓扑描述,建立了新版树形多体系统Riccati传递矩阵法,进一步降低了系统矩阵阶次,提高了多体系统传递矩阵法计算速度和计算稳定性。
马跃[6]2014年在《基于多刚体动力学的转管供弹系统性能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供弹系统是弹药输送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更有效地提高舰炮防空、反导性能,要求供弹系统具有与高射速、多弹种、大火力的自动机相匹配的弹药输送能力,从而保证舰炮武器系统对来袭目标形成“饱和窗口”式的压制效果,以增强系统本身防空反导和对敌目标的毁伤能力。因此,适应转管型大口径舰炮的连续供弹系统成为新一代舰载武器系统研究的重点问题。针对大口径转管舰炮的性能特点,本文从适装性、大基数、大质量、高速度、多弹种及变速接口等方面对供弹系统进行了综合技术性能分析,提出了弹鼓螺旋式的转管供弹系统。依据供弹系统同步性、连续性、冲击性等核心性能指标的技术要求,建立了转管供弹性能的评价体系,为转管供弹系统性能仿真提供了理论依据。综合分析了多体系统动力学系统的多种建模方法。在弹性动力学的范畴内,选取牛顿—欧拉法,建立了供弹系统的“质量-刚度-阻尼”动力学模型,依据多体接触力学理论,采用接触正压力计算方法对转管供弹系统机构的关键部件进行了校核计算,并依据冲击动力学理论,在系统最容易发生冲击碰撞的接口部位,建立了变速接口碰撞模型,并校核了系统冲击动力学性能。在不同的叁种供弹率为工况的前提下,以机构的平稳性、同步性、冲击性为仿真目标量,在多工况条件下,对转管供弹系统进行了动力学的性能仿真分析,并结合变速合并接口位置的性能指标对转管供弹系统进行结构参数的多点改进。以参数化点坐标的方式,建立了接口部分的动力学数学模型。将影响接口部位形状的点坐标设为设计变量,并规定了其变化范围,以转管供弹系统设计核心指标(平稳性、同步性、冲击性)为设计响应,通过软件的改进仿真,得出了符合转管供弹系统设计要求的性能参数;对于非接口位置将螺旋结构展开平铺,得到转管供弹系统类斜坡设计结构,应用单目标与多目标相结合的方法对转管供弹系统进行了改进设计。
杨凡[7]2013年在《某舰炮固有频率及动态特性研究》文中提出本文以某舰炮的研究课题为背景,应用结构动力学理论、非线性有限元理论,对该舰炮进行了固有频率匹配分析和舰炮发射过程中动态特性的研究。采用本文的方法,可以快速、准确评估舰炮武器整体的动态性能,为该类武器的设计、优化提供参考依据。课题研究主要包括以下一些工作:(1)分析舰炮的结构特点,在不影响结构刚强度的情况下,忽略微小结构特征,对各部件实体模型进行简化,并选择合适的网格单元类型和网格划分技术,建立其有限元网格模型。(2)对舰炮各部件进行模态分析,通过Lanczos方法计算得出各部件的固有频率及振型,以找出不良振动以及结构薄弱环节;从整体出发分析舰炮整体结构频率分布,并评估其合理性。(3)建立全炮非线性有限元模型,从全局出发,重点关注了炮身与摇架、高低机齿弧与齿轮的接触碰撞等非线性因素。本文采用隐式算法对舰炮发射进行仿真,模拟了舰炮在零度高低射角及零度方向射角下的发射过程,获得了该炮发射过程中动态应力、炮口扰动等一系列的响应结果。另外,通过FFT的方法,求得了炮口扰动的频域信息。(4)利用数值分析,研究了身管与摇架的配合间隙、身管前支撑位置等结构参数对炮口振动的影响,该结果可以为火炮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陈世业[8]2013年在《自行火炮弹炮多体发射系统动力学仿真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自行火炮在射击过程中,膛内的高温高压火药燃气瞬间形成较大的冲击载荷,使系统产生复杂的动态响应;同时,由于弹炮间隙的存在,弹丸在膛内高速运动时将不断与身管内壁发生剧烈的接触碰撞,从而导致身管的弹性振动与弹丸运动两者相互耦合,形成了火炮系统的初始扰动,并决定了弹丸出炮口时的运动状态及以后的姿态变化,直接关系到自行火炮的射击精度和射击稳定性。因此,建立相对准确高效且充分反映弹炮间相互作用的自行火炮弹炮多体发射系统动力学模型,来描述火炮的射击过程,进而得到结构参数对系统动态响应特性和弹丸膛内运动规律的影响,对火炮的发射动力学研究和结构优化设计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以某型履带式自行火炮为研究对象,针对上述问题展开分析,所做的主要工作如下:(1)为了研究火炮射击过程中弹丸和柔性身管间的接触碰撞对弹丸膛内运动规律及炮口振动的影响,通过引出虚拟体的概念,提出了一种经由虚拟体组成的模拟身管来间接传递弹炮间相互作用力的方法,并以虚拟体为基础建立了弹炮刚柔耦合多体系统模型,推导了系统对应的动力学方程,为弹炮耦合问题的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2)将相对坐标理论和递归算法引入到火炮系统中,推导了构件间的运动学递归关系;同时,采用模态综合法描述身管的柔性变形,建立了火炮刚柔耦合多体系统的动力学方程。(3)基于文中阐述的火炮系统动力学建模理论,以某型履带式自行火炮为研究对象,将有限个虚拟体组成模拟身管引入弹炮刚柔耦合系统,考虑弹炮间的接触碰撞及身管的柔性变形,建立了履带式自行火炮弹炮多体发射系统动力学仿真模型;同时,获得了在相同试验条件下计算结果和测试数据的对比曲线,验证了将虚拟体引入火炮仿真模型的可行性与正确性。(4)通过将弹丸与模拟身管内壁间的接触面视为规则几何形状进行离散,对比了系统模型采用刚性身管以及不考虑弹丸作用时炮口振动的变化规律,证明了在对火炮系统进行动力学分析时计及弹炮间耦合作用的必要性,得到了弹丸在模拟身管中的运动规律,实现了柔性身管和弹丸间相互作用力的等效传递,为自行火炮发射动力学和弹炮耦合问题的研究提供一种新的思路。(5)以建立的自行火炮弹炮多体发射系统动力学模型为基础,从弹炮间的结构变量及自行火炮自身结构参数两方面出发,取炮口横向和垂向的角速度和线速度为炮口振动特征量,取弹丸横向和垂向的角位移、角速度和线速度为弹丸运动特征量,较为详细地分析了结构参数的改变对炮口振动和弹丸膛内运动规律的影响。分析表明,相比于大多数火炮自身结构参数对系统初始扰动的影响,弹炮间的结构参数对炮口振动和弹丸运动所造成的影响较明显,且弹炮间的作用力不容忽略。对于火炮系统的发射动力学研究,要想获得较理想的分析结果,就必须充分考虑弹丸和身管间的结构参数对系统的影响;同时研究表明,由结构参数的改变而引起的炮口和弹丸初始扰动值的变化,并不完全同时增大或减小,即弹丸和炮口的运动规律并不完全具有一致性。(6)针对弹丸和炮口的初始扰动并不完全具有一致性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同时以弹丸和炮口扰动为优化目标的自行火炮系统多目标优化方法,通过对多个子目标进行加权归一化得到了反映炮口振动量和反映弹丸初始扰动的两个子目标函数,建立了系统的多目标优化数学模型,并结合NSGA Ⅱ遗传算法求得对应的Pareto前沿,从而为火炮系统的结构优化研究提供一定参考。
王雷[9]2012年在《防空火箭炮系统发射动力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以提高防空火箭炮的射击精度为出发点,进行了系统发射响应特性问题的研究。根据车载防空火箭炮发射过程的物理特点,基于相对坐标系和广义递归算法研究了防空火箭炮多体系统动力学的建模理论和方法。依据防空火箭炮系统拓扑结构图形描述,应用递归算法计算了系统关于广义相对坐标的笛卡尔速度和力的偏微分,并例举了递归计算顺序。用虚拟样机技术建立了系统的动力学模型,进行动力学仿真。分析提高火箭射击精度的措施,从减小初始扰动中间偏差的角度出发,应用多枚弹同时点火的发射方式,分析了可能的射序,并对比了射序的优劣,获得了一些有益的结论。提出了变间隔的发射方法,根据试验设计方法,采集动力学仿真结果的样本数据点,通过样本点构建近似模型,模拟射击间隔和初始扰动中间偏差之间的非线性近似关系,并将高精度近似模型与多岛遗传算法相结合,从而完成射击间隔的优化。近似模型方法可以显着减少优化计算成本,合理的变射击间隔能够有效提高射击密集度。建立了车载防空火箭炮刚柔耦合发射动力学模型,考虑了定向管与车大梁的弹性变形。综合考虑模态缩减法和有限元节点法两种柔性体建模方法的优缺点,并根据车载防空火箭炮系统的自身结构特点,采用模态缩减法生成柔性车大梁,节点法生成柔性定向管,在模型精度和计算效率上都取得了较满意结果。在防空火箭炮刚柔耦合模型的基础上,采用机一电系统联合仿真的方法研究了防空火箭炮动态跟踪各种目标航路过程中的发射响应,获得了一些有益结论。建立了防空火箭炮伺服系统控制模型,用遗传算法对控制器参数进行整定,运用虚拟样机的方法,实现动力学系统与控制系统的耦合求解,避免了复杂动力学控制方程的推导过程。仿真结果表明主动控制可以有效抑制动态跟踪过程中的发射响应,提高跟踪过程中火箭的发射精度。
罗乔[10]2016年在《超高射频火炮内弹道性能参数一致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超高射频火炮可以在极短时间内发射大量弹丸,形成火力密度高、落点相对集中的弹幕,对于我军近程防御系统、反袭击和区域封锁武器系统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但是超高射频火炮的发展还需要攻克一些技术难题,其中之一是"内弹道性能参数一致性技术"。本文以某小口径超高射频火炮为背景,通过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深入地研究了超高射频火炮弹药结构、身管内不同发射次序弹丸的行程差异、射击频率以及膛口流场对内弹道性能参数一致性的影响,得到的结论和方法可以为超高射频火炮的研制工作提供理论指导。具体内容总结如下:a)建立了弹药串联装填超高射频火炮经典内弹道模型,使用四阶Runge-Kutta算法,编制了经典内弹道计算程序,在实验数据验证计算程序模拟结果可信的基础上,计算了不同发射时间间隔、不同装填条件下的3发弹丸弹药串联装填超高射频火炮内弹道过程,得到了发射时间间隔、装填条件变化对各发弹丸内弹道性能的影响规律,结合使用内弹道计算程序和定量修正公式,较为简单方便地得到了超高射频火炮串联发射的内弹道性能参数一致性校正结果。b)建立了弹药整装式超高射频火炮的经典内弹道模型,编制了数值模拟程序,分别模拟了 3发弹丸不同发射时间间隔和装填条件下的串联发射内弹道过程,得到了发射时间间隔、装填条件变化对各发弹丸内弹道性能的影响规律,结合使用经典内弹道计算程序和定量修正公式,较为简单方便地得到弹药整装式超高射频火炮串联发射的内弹道性能参数一致性校正结果,但是整装式弹药的结构特性降低了火药气体的做功效率,浪费了发射药能量,从串联发射内弹道性能和内弹道性能参数一致性校正结果优劣的的角度来说,不是一个很好的弹药设计方案。c)分析了现有的弹药串联装填超高射频火炮弹丸定位技术及其优缺点,选择了弹药结构最接近常规弹丸的弹丸摩擦自锁定位方案进行定位性能研究。通过对弹丸自锁定位结构的静力学分析论证、有限元模拟验证了弹丸自锁定位方案的可行性,得到了最大摩擦系数、止退环结构参数等参数变化对定位性能的影响规律,确定了能够实现可靠定位的弹丸自锁定位方案弹药结构的具体尺寸参数,为弹药串联装填超高射频火炮的两相流内弹道数值模拟提供了可信的计算初始条件,减小弹药串联装填超高射频火炮两相流内弹道模型建立和数值模拟的难度和工作量。d)为了更加精确地研究弹前火药气体运动过程对弹药串联装填超高射频火炮内弹道过程的影响和极限情况下两发弹丸同时在身管内的运动过程,以得到更准确的各发弹丸内弹道性能参数一致性校正结果,建立了弹药串联装填超高射频火炮弹后膛内和弹前空间的两相流模型,两者通过弹丸运动紧密耦合,使用MacCormark差分格式,编制了两相流内弹道计算程序,在实验数据验证计算程序模拟结果可信的基础上,计算了不同发射时间间隔、不同装填条件下的3发弹丸弹药串联装填超高射频火炮内弹道过程,得到了发射时间间隔、装填条件变化对各发弹丸内弹道性能的影响规律,并且知道导致经典内弹道模型和两相流内弹道模型计算结果存在较大差异的主要原因是两种内弹道模型计算得到的弹头压力和弹前压力差异很大。结合使用两相流内弹道计算程序和定量修正公式,可以得到发射时间间隔较大时的超高射频火炮串联发射内弹道性能参数一致性校正结果,但是发射时间间隔较小时,只能校正各发弹丸炮口速度一致,并尽量降低后两发弹丸的最大膛底压力,但是后两发弹丸的最大膛底压力无法降至与第1发弹丸的最大膛底压力一致。两相流内弹道模型和经典内弹道模型计算的弹头压力和弹前压力差异较大,导致基于两种内弹道模型的一致性校正方案差异很大,其中两相流内弹道模型的计算结果更加准确。e)为了研究弹药串联装填超高射频火炮串联发射时膛口流场对各发弹丸初速一致性的影响,建立了考虑初始流场、耦合经典内弹道模型的弹药串联装填超高射频火炮弹丸串联发射膛口流场计算流体动力学模型,使用有限体积法计算了不同发射时间间隔的两发弹丸串联发射的膛口流场发展过程,发现影响弹丸出炮口后速度增加量的主要因素是弹丸的炮口压力大小,炮口压力可以作为弹丸出炮口后速度增量的判断依据,不同发射次序弹丸的炮口压力不一致,使得出炮口后的速度增加量不同,可在超高射频火炮内弹道设计时配合炮口压力予以提前修正,以尽量使不同发射次序弹丸的初速达到一致。经典内弹道模型在耦合较精确弹头阻力时能够得到与两相流内弹道模型相近的内弹道性能参数计算结果。超高射频火炮串联发射时,第1发弹丸膛口流场的消散过程和后续弹丸膛口流场的形成过程与传统火炮的膛口流场过程是不同的,随着发射时间间隔的缩短,前发弹丸的膛口流场对次发弹丸出炮口后弹头压力的影响逐渐增大,使弹头压力曲线变化幅度增大,但是第2发及后续弹丸的弹头压力在弹头出炮口后置为零对内弹道计算结果影响很小。
参考文献:
[1]. 多体系统离散时间传递矩阵法及其在舰炮动力学中的应用[D]. 何斌. 南京理工大学. 2003
[2]. 多体系统传递矩阵法研究及其在发射动力学中的应用[D]. 何斌. 南京理工大学. 2005
[3]. 舰载多管火箭发射动力学仿真[D]. 郁兆华. 南京理工大学. 2010
[4]. 舰载多管火箭发射动力学相关问题研究[D]. 辛松. 南京理工大学. 2016
[5]. 新版多体系统传递矩阵法相关问题研究[D]. 张建书. 南京理工大学. 2017
[6]. 基于多刚体动力学的转管供弹系统性能研究[D]. 马跃.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14
[7]. 某舰炮固有频率及动态特性研究[D]. 杨凡. 南京理工大学. 2013
[8]. 自行火炮弹炮多体发射系统动力学仿真研究[D]. 陈世业. 南京理工大学. 2013
[9]. 防空火箭炮系统发射动力学研究[D]. 王雷. 南京理工大学. 2012
[10]. 超高射频火炮内弹道性能参数一致性研究[D]. 罗乔. 南京理工大学. 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