粘滞流体阻尼器论文_武晓辉,刘瑜新

导读:本文包含了粘滞流体阻尼器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流体,阻尼器,屈曲,结构,不规则,减振,系数。

粘滞流体阻尼器论文文献综述

武晓辉,刘瑜新[1](2019)在《高层厂房在粘滞流体阻尼器作用下的控制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对高层煤气厂房结构的地震控制进行研究,并利用软件对其构建了叁维有限元模型。经合理的模型简化,在实验中通过施加两种类型的地震波对比研究了粘滞流体阻尼器对高层煤气厂房结构的减振性能。结果表明,粘滞流体阻尼器对高层框架结构的顶层线位移,角位移和角加速度位移的控制效果比加设钢支撑的效果好,即对结构的水平和扭转振动的抑制产生较积极的影响。(本文来源于《山西建筑》期刊2019年11期)

李世军[2](2018)在《粘滞流体阻尼器在大跨度悬索桥中的减震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当今,消能减震已经成为结构地震控制的一个行之有效的重要手段,其改变了结构的动力特性,从而使结构在地震(或风)作用下的动力反应得到了有效地控制。目前,在结构中的合理位置安装阻尼器已是现今使用最为广泛的消能减震技术之一。以某项目大跨度悬索桥为研究对象,采用非线性动力时程分析方法,对项目悬索桥进行抗震性能分析对比,得到设置粘滞流体阻尼器后,悬索桥地震响应减震效果显着的结论。(本文来源于《居舍》期刊2018年06期)

张志浩,潘文[3](2018)在《粘滞流体阻尼器消能减震与工程实例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建筑结构设计中,消能减震结构因其优越的抗震性能而得以广泛的运用。云南省地域内包含多条地震断裂带,消能减震技术的推广和应用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以昌宁叁中宿舍楼的减震设计为例,介绍消能减震技术及黏滞阻尼器;对结构进行弹塑性时程分析,对比减震与非减震结构的地震响应。分析结果表明:与传统结构相比,黏滞阻尼器的运用,减小了结构的层间位移和层间剪力,大幅度提高了结构的抗震性能。(本文来源于《价值工程》期刊2018年05期)

赵少伟,韩松[4](2017)在《不规则框架结构粘滞流体阻尼器优化布置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尝试在不规则框架结构中应用阻尼器,并通过ETABS结构分析软件建立叁维有限元模型,采用权系数布置法和逐层逼近法对粘滞流体阻尼器进行优化布置,并提出结构整体反应量的两个评价指标,对各层均匀布置、权系数优化布置和逐层逼近优化布置的结构进行计算分析。粘滞流体阻尼器优化布置结果表明:对于结构地震反应的控制,逐层逼近法略优于权系数布置法,且两种方法均优于各层均布法,但权系数布置法较逐层逼近法计算简单,耗时短且控制效果接近,所以对实际工程来说,权系数布置法更为实用。(本文来源于《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期刊2017年01期)

袁晟,黄玉冰,丁锦程[5](2016)在《设置粘滞流体阻尼器的高耸结构风振控制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该文对设置粘滞流体阻尼器的高耸结构风振反应控制进行了研究。以某高耸结构为例,采用叁维有限元分析软件建立其有限元模型,根据振型分解法推导出设置了黏滞流体阻尼器的高耸结构的风振反应控制方程,并对该结构的反应控制进行数值模拟分析。数值结果表明:采用粘滞流体阻尼器的高耸结构可以有效抑制其风振反应,使该结构其层间位移角和顶层最大加速度均能满足规范的设计要求。(本文来源于《建材世界》期刊2016年03期)

李兆强,付建华,李永堂,巨丽,戚玉超[6](2015)在《锤用粘滞流体阻尼器减振新技术及其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锻锤在打击过程中产生的振动和噪声是危害人体健康和污染环境的公害,其隔振降噪一直是学者们研究的课题。在分析目前锻锤采用的各种减振措施以及粘滞阻尼的耗散原理的基础上,提出并设计了锤用新型粘滞流体阻尼减振器。以1t锤为例,通过MATLAB仿真模拟和模拟实验分析了新型粘滞流体阻尼的减振器减振效果,为进一步说明其显着地减振效果,与现有5t自由锻锤的减振数据进行了对比,数据表明:新型粘滞流体阻尼减振器的锻锤较大程度地降低了锻锤砧座与基础的振幅以及对地基的冲击力,即使与第四类地基土中基础位移0.4mm、加速度0.45g相比,仍然具有减小振幅68%、降低振动加速度20.7%的减振效果。(本文来源于《锻压装备与制造技术》期刊2015年06期)

崔红娜[7](2015)在《不规则框架结构混合消能器减震分析及粘滞流体阻尼器优化布置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建筑物的功能要求不断提高,同时为了满足人们的审美要求,建筑外形日趋多变,各种不规则的现代建筑结构相继出现。而结构的不规则会导致构件的受力情况复杂,影响结构的抗震性能。震害分析表明,建筑结构的规则性对结构抗震性能有很大的影响,不规则的建筑结构往往会造成较大的扭转效应,出现应力集中或薄弱层。因此,在进行抗震设计时,对不规则建筑结构的抗震设防要有专门的环节,采取必要的相应措施。在建筑中混合使用消能器,不失为一种解决不规则体型建筑抗震薄弱的有效方法。本文分析了粘滞流体阻尼器和屈曲约束支撑的耗能机理、力学模型、等效线性化的方法以及在软件中的模拟,然后对减震结构的分析方法进行了归纳。采用振型分解反应谱法对不规则框架结构进行减震设计,并采用时程分析对安装混合消能器的结构进行补充计算。最后,采用权系数布置法和逐层逼近法对粘滞流体阻尼器进行优化布置,并提出结构整体反应量的两个评价指标,对各层均匀布置、权系数优化布置和逐层逼近优化布置的结构进行计算分析。本文得出的主要结论为:(1)采用混合消能器能够降低屈曲约束支撑对结构基底剪力的增加作用,同时弥补了粘滞流体阻尼器在改善结构抗扭能力上的不足,对扭转刚度不足的不规则框架结构减震效果明显。在多遇地震作用下,通过屈曲约束支撑调节刚度和粘滞流体阻尼器的耗能作用,结构的扭转周期比减小为0.856,且结构X向和Y向层间位移分别减小54.6%和53.7%,首层剪力X向减小22%,Y向减小18%。(2)粘滞流体阻尼器优化布置结果表明:对于结构地震反应的控制,逐层逼近法略优于权系数布置法,且两种方法均优于各层均布法,但权系数布置法较逐层逼近法计算简单,耗时短且控制效果接近,所以对实际工程来说,权系数布置法更为实用。(本文来源于《河北工业大学》期刊2015-11-01)

卢云祥,冉群,陆春宝,田涌[8](2015)在《基于非线性粘滞流体阻尼器的减振加固技术》一文中研究指出主要对复杂工业振动问题中非线性粘滞阻尼减振技术的分析方法及实际应用进行研究。在对非线性粘滞阻尼系数提出"速度函数等效法"基础上,对某化工厂房的随机冲击、非平稳、多频振动问题进行了动力测试、信号处理,并结合有限元技术对厂房结构进行了粘滞阻尼减振时程分析及现场加固改造。结果表明,相比加强结构刚度的传统减振方法,附加非线性粘滞流体阻尼器的消能控制技术具有显着的减振效果,成为解决复杂工业振动问题的有效手段,为类似工程提供借鉴和参考。(本文来源于《建筑技术》期刊2015年05期)

李玉祥[9](2014)在《附加粘滞流体阻尼器与屈曲约束支撑的框架结构减震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前,消能减震结构的设计在建筑结构抗震设计中处于发展状态,在未来的结构抗震设计中消能减震技术将会成为主流,因为消能减震技术具有施工简便、加快工期和减震性能好等特点。在文章中,首先对消能减震控制技术的类型和原理进行了介绍,以及对用于消能减震结构的阻尼器类型、阻尼器构造与阻尼器的工作原理进行了探讨。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工程中常用的粘滞流体阻尼器和屈曲约束支撑的恢复力模型,并且针对构件做了力学性能试验,得出在反复加载作用下耗能构件的滞回曲线,并结合滞回曲线分析了其耗能性能和稳定性等情况。其次对消能减震技术的设计思路、原则以及分析方法做了详细的介绍,并且对粘滞流体阻尼器和屈曲约束支撑的等效线性化进行了研究,提出采用能量相等的手段可有效的对消能部件进行等效。此外归纳了粘滞流体阻尼器在结构中的优化设计方法,并结合工程实例的分析结果,比较在层间位移角较大的各层均匀布置粘滞流体阻尼器与采用直接搜寻法对粘滞流体阻尼器进行布置的减振效果。在文章最后利用大型结构计算分析软件ETABS,结合上述消能减震技术的设计方法和分析方法,分别对无控结构、只附加粘滞流体阻尼器的消能减震结构和附加粘滞流体阻尼器与屈曲约束支撑的消能减震结构进行了计算,对比分析了叁种工况下结构的动力特性,得出粘滞流体阻尼器只对结构提供附加阻尼比,不会影响结构的自振周期,不改变结构的刚度;而屈曲约束支撑在为结构提供附加阻尼比的基础上,将会减小结构的自振周期和增大结构的刚度,进而会对结构的内力有一定的放大作用,但是其起到的减震作用优于对结构内力的放大作用。根据叁种工况下结构的动力特性、层间位移角和层间剪力的对比分析,得出叁种工况下结构的总体抗震效果和减震性能依次为:附加粘滞流体阻尼器与屈曲约束支撑的结构、附加粘滞流体阻尼器的结构和无控结构。(本文来源于《河北工业大学》期刊2014-12-01)

何小伟[10](2014)在《考虑流体可压缩性的粘滞流体阻尼器理论与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双出杆孔隙式粘滞流体阻尼器是一种减振装置。结构振动时,流体阻尼器产生阻尼力耗散能量,降低结构在共振频率附近的动态响应,减弱节点的局部受力和变形量,保护结构免受破坏。通常认为流体不可压缩,不考虑其刚度影响,但实际上流体是可压缩的,动态时会产生附加刚度,从而影响流体阻尼器的动态性能。尤其是当阻尼器内混入空气后其性能会有很大变化。故考虑流体可压缩的流体阻尼器设计和性能研究对安全合理使用流体阻尼器来说是非常紧迫的。本文在考虑流体可压缩性的基础上建立和完善的阻尼力理论,采用合理的方法步骤简化设计过程;性能研究主要是讨论不同工况下流体阻尼器表现出的性能变化规律。(1)针对目前国内流体阻尼器研究和使用存在的问题开展本文的研究,包括阻尼力产生机理和流体阻尼器动态特性的研究。(2)流体阻尼器按其结构可分为多种类型,根据各类型特点选择性能良好、使用范围广的双出杆孔隙式流体阻尼器进行研究。介绍了流体阻尼器中流体的粘度随剪切速率、温度、外界压力的变化规律。流体的压缩性是流体阻尼器产生动态附加刚度的主要原因。(3)流体阻尼器在动态激励下不仅表现出阻尼特性,而且还有刚度特性。但已有研究对附加刚度的影响大多基于试验数据,对混有空气的流体阻尼器性能的研究也不够深入。在非线性串联模型下,根据液压流体力学理论推导了层流流况下的阻尼力计算公式和串联液体弹簧的刚度。通过能量等效原则得到体现消耗能量效率的线性阻尼系数,可将其与设计阻尼系数比较是否符合要求。同样通过能量等效原则线性化了串联模型中的阻尼和刚度,并据此建立了一个线性并联模型,直观地反应力中弹性力和阻尼力的大小。(4)根据流体阻尼器试验的功能要求设计并制造了流体阻尼器试验台。(5)对不同流体介质、阻尼孔直径在不同频率下进行了简谐激励和动态激励试验。验证了本文阻尼力理论是正确的,并对一些影响阻尼器特性的因素进行了讨论。(6)介绍本文研究内容的工程应用价值。一是在设计理论和设计方法上的创新;二是对流体阻尼器模型的讨论,判断附加刚度的影响程度。(本文来源于《上海交通大学》期刊2014-02-15)

粘滞流体阻尼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当今,消能减震已经成为结构地震控制的一个行之有效的重要手段,其改变了结构的动力特性,从而使结构在地震(或风)作用下的动力反应得到了有效地控制。目前,在结构中的合理位置安装阻尼器已是现今使用最为广泛的消能减震技术之一。以某项目大跨度悬索桥为研究对象,采用非线性动力时程分析方法,对项目悬索桥进行抗震性能分析对比,得到设置粘滞流体阻尼器后,悬索桥地震响应减震效果显着的结论。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粘滞流体阻尼器论文参考文献

[1].武晓辉,刘瑜新.高层厂房在粘滞流体阻尼器作用下的控制分析[J].山西建筑.2019

[2].李世军.粘滞流体阻尼器在大跨度悬索桥中的减震性能研究[J].居舍.2018

[3].张志浩,潘文.粘滞流体阻尼器消能减震与工程实例分析[J].价值工程.2018

[4].赵少伟,韩松.不规则框架结构粘滞流体阻尼器优化布置研究[J].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2017

[5].袁晟,黄玉冰,丁锦程.设置粘滞流体阻尼器的高耸结构风振控制的研究[J].建材世界.2016

[6].李兆强,付建华,李永堂,巨丽,戚玉超.锤用粘滞流体阻尼器减振新技术及其应用[J].锻压装备与制造技术.2015

[7].崔红娜.不规则框架结构混合消能器减震分析及粘滞流体阻尼器优化布置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15

[8].卢云祥,冉群,陆春宝,田涌.基于非线性粘滞流体阻尼器的减振加固技术[J].建筑技术.2015

[9].李玉祥.附加粘滞流体阻尼器与屈曲约束支撑的框架结构减震性能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14

[10].何小伟.考虑流体可压缩性的粘滞流体阻尼器理论与性能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4

论文知识图

粘滞流体阻尼器结构图BND型工程结构粘滞流体阻尼器粘滞流体阻尼器的布置粘滞流体阻尼器力-位移滞回曲线7-25Elcetro波的峰值加速...风振反应能量时程曲线(设置粘滞流

标签:;  ;  ;  ;  ;  ;  ;  

粘滞流体阻尼器论文_武晓辉,刘瑜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