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亚理士多德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亚理士多德理论,可敬,可怜,不公平
亚理士多德论文文献综述
索佳[1](2010)在《应用亚理士多德理论浅析悲剧人物——麦克白夫人》一文中研究指出亚理士多德认为悲剧人物是比一般人好,又比好人坏的人。麦克白夫人是一位可敬的妻子。没有她,麦克白就不可能成为英格兰国王。但她的贪心使她在赢得一切的同时,也失去了一切。(本文来源于《时代文学(下半月)》期刊2010年03期)
孙淑奇[2](2008)在《柏拉图和亚理士多德文艺观简略比较》一文中研究指出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同是古希腊的哲学家,两人关系又是师徒,但他们在文艺观上都有诸多不同,主要体现在文艺与现实的关系、文艺与情感的关系、诗歌创作的起源等叁方面。具体的观点为模仿说,激起说与净化说,灵感说与天才说,对两者不同学说内涵的对比分析,有利于人们深入透彻的理解他们的文艺观。(本文来源于《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08年03期)
章家琼[3](2007)在《亚理士多德与托马斯·阿奎那的本质学说之比较》一文中研究指出在西方哲学史上,存在、实体和本质这叁个范畴都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关于实体和存在这两个范畴,已经有大量的学者做过研究,且成果显着,而本质这一范畴却始终被学者们忽略和遗忘。鉴于此,本文的主要任务就是阐述亚理士多德和托马斯?阿奎那两位具有代表性的哲学家的本质学说。虽然托马斯?阿奎那在很多方面都是借鉴了亚理士多德的思想,但与此同时,在很多问题上,他也有自己独道的见解。本文就尝试从本质学说这一个方面来展示托马斯?阿奎那之于亚理士多德的不同之处。本文大致可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对本质概念进行简单梳理,第二部分论述亚理士多德的本质学说,第叁部分阐释托马斯?阿奎那的本质学说,第四部分对两位哲学家的本质学说进行比较。通过对两种本质学说之间的比较,证明了托马斯在本质与存在的关系方面的论说是对存在的至上地位的凸显,而这有别于亚理士多德将形式置于最高地位的做法。另外,由于亚理士多德没有像托马斯?阿奎那那样明确区分复合实体与单纯实体的本质,从而导致他不加区分地将质料排除在了本质之外,而按照托马斯?阿奎那的理解,虽然单纯实体的本质不包含质料,但复合实体的本质是必须包含质料的。在质料能否包含在本质之中的论述上,亚理士多德也弄混淆了一般与个别的问题,这又是因为他没有像托马斯那样明于形而上学与逻辑学两个层面的区分。(本文来源于《华中科技大学》期刊2007-06-01)
吴宏峰[4](2005)在《亚理士多德与黑格尔悲剧理论的比较》一文中研究指出在西方美学史上,亚理士多德奠定了经典的悲剧理论,他在悲剧的情节、人物、效果等方面作出了准确和完整的解释;在他之后,只有黑格尔作出具有独创性意义的理论突破,他在悲剧的性质方面运用辩证法说明悲剧冲突的必然性,具有重要的理论贡献。他们都强调悲剧的道德意义,但对于悲剧造成的情感效果也有一定的区别。(本文来源于《徐州教育学院学报》期刊2005年01期)
张灵聪[5](1999)在《本体与本性、普遍的关系及启示——读亚理士多德《形而上学》札记》一文中研究指出亚理士多德《形而上学》中有本性是本体的思想,又有普遍不是本体的思想。由这种思想出发,再联系沃尔夫与海德格尔对本体论的界定,即可得出本体论与本质论没有重迭或隶属关系的结论。(本文来源于《台州师专学报》期刊1999年04期)
汪正龙[6](1999)在《亚理士多德悲剧净化说新释》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梳理了净化概念的历史流变及其对亚理士多德悲剧净化说的影响,并考察了对亚理士多德净化理论的种种解释,认为亚理士多德的净化是其艺术幻觉理论在悲剧观中的运用,指的是悲剧在满足读者观众道德感的基础上,激发怜悯与恐惧之情并使之提升为悲剧欣赏的艺术情感,陶醉于悲剧的情节安排与戏剧意味之中,由道德判断进入艺术观照(本文来源于《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1999年01期)
吕新雨[7](1993)在《“艺术摹仿说”探源:从柏拉图到亚理士多德》一文中研究指出柏拉图的“艺术摹仿说”是其理念论与目的论的大一统的产物。但是在其“艺术灵感说”中,诗神仍有着理性神所无法解释的原始宗教风范。他的“艺术摹仿说”与“艺术是灵感说”的相互背离,正是诗与哲学古老争论的投影。亚理士多德为诗辩护的立场是哲学的。他从哲学立场出发构建了目的论的诗学体系。他为诗学所下的定义中,摹仿是艺术之“属”,以行动为主干的悲剧之成分是“种差”,——悲剧便成为一个形而上学小王国。(本文来源于《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1993年05期)
黄顺基[8](1957)在《介绍卢卡西维茨的”亚理士多德的叁段论”》一文中研究指出本书作者卢卡西维茨,是波兰着名的数理逻辑学家,并且他精通希腊文,曾根据希腊原文直接研究亚理士多德的逻辑学着作。因此,这本书的出版(1951年,英文版),无疑的会引起我国逻辑学界的重视。特别是这本书是从现代形式逻辑的观点,对亚理士多德的叁段论提出了新的看法,并提供了相当丰富的历史材料。所有这一切,都非常有价值,故特将它的内容扼要加以介绍。本书共分两部分:第一部分是历史部分,包括一至叁章,其中作者力求根据希腊原文,解释亚理士多德的(本文来源于《教学与研究》期刊1957年12期)
亚理士多德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同是古希腊的哲学家,两人关系又是师徒,但他们在文艺观上都有诸多不同,主要体现在文艺与现实的关系、文艺与情感的关系、诗歌创作的起源等叁方面。具体的观点为模仿说,激起说与净化说,灵感说与天才说,对两者不同学说内涵的对比分析,有利于人们深入透彻的理解他们的文艺观。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亚理士多德论文参考文献
[1].索佳.应用亚理士多德理论浅析悲剧人物——麦克白夫人[J].时代文学(下半月).2010
[2].孙淑奇.柏拉图和亚理士多德文艺观简略比较[J].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
[3].章家琼.亚理士多德与托马斯·阿奎那的本质学说之比较[D].华中科技大学.2007
[4].吴宏峰.亚理士多德与黑格尔悲剧理论的比较[J].徐州教育学院学报.2005
[5].张灵聪.本体与本性、普遍的关系及启示——读亚理士多德《形而上学》札记[J].台州师专学报.1999
[6].汪正龙.亚理士多德悲剧净化说新释[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
[7].吕新雨.“艺术摹仿说”探源:从柏拉图到亚理士多德[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3
[8].黄顺基.介绍卢卡西维茨的”亚理士多德的叁段论”[J].教学与研究.19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