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鼓室副神经节瘤论文_林中炀,林昶

导读:本文包含了颈鼓室副神经节瘤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鼓室,神经节,肿瘤,颈静脉,外耳道,鼓膜,计算机。

颈鼓室副神经节瘤论文文献综述

林中炀,林昶[1](2019)在《鼓室颈静脉球副神经节瘤遗传学研究及治疗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鼓室颈静脉球副神经节瘤为头颈部罕见良性肿瘤,富含血管,生长缓慢,局部侵袭性生长,可侵犯脑神经和主要血管,引起相关临床表现。副神经节瘤的发生与SDHD、SDHB等基因突变有关。治疗可采用手术、放疗等方法。本文对近年来鼓室颈静脉球副神经节瘤的遗传学及治疗方法的研究进行总结。(本文来源于《中华耳科学杂志》期刊2019年03期)

王亚捷,孟帆,夏丽莹,孙露露,富聪聪[2](2015)在《鼓室体副神经节瘤1例》一文中研究指出病例女,47岁。无明显诱因右耳闷伴右耳间断性搏动性耳鸣3月就诊。查体:听力正常,无耳痛。耳内镜检查:右耳外道通畅,鼓膜紧张部前下局部呈粉红色略凸起,未见明显搏动。影像学检查:CT平扫,右耳鼓室下部见软组织结节,CT值约54 HU,大小约4 mm×6 mm,边界较清,邻近骨质局部破坏(图1)。增强扫描明显一致强化,动脉期CT值约170 HU(本文来源于《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期刊2015年04期)

刘丹丹,刘剑锋[3](2011)在《浅谈颈静脉球-鼓室副神经节瘤的诊断和治疗》一文中研究指出颈静脉球-鼓室副神经节瘤(glomus jugulare-tympanicum paraganlioma,亦称颈静脉球瘤)包括颈静脉球体瘤和鼓室体瘤。前者来源于颈静脉球拱部球体,后者来源于鼓岬黏膜下鼓室神经丛,均起源于副神经节,称为副神经节瘤(简称副节瘤)。副神经节是在胚胎发育过程中由神经嵴细胞分化、聚集后形成的一组对体内血氧、二氧化碳分压和pH非常敏感的化学感受器,能合成、储存和分泌儿茶酚胺,产生多种肽类、神经激素及嗜铬颗粒蛋白。副神经节主要沿人体中轴两侧对称性分布,青春期后大部分肾上腺外的副神经节退化,残留部(本文来源于《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期刊2011年02期)

陈彦球,江广理,林志斌,龚未池,姜鸿彦[4](2009)在《9例鼓室体副神经节瘤的临床及病理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总结鼓室体副神经节细胞瘤的临床及病理学特点,分析其误诊原因。方法分析检查9例鼓室副神经节瘤病例的临床表现、影像资料、病理切片、免疫组织化学检查。结果9例患者中,入院诊断为慢性中耳炎的为4例,误诊约为44.44%;表现有耳鸣及听力下降的均为88.89%(8/9);免疫组化分析嗜铬蛋白A(CgA)、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均为阳性表达。结论鼓室体副神经节细胞瘤在临床上容易误诊,需综合分析临床特点、充分利用辅助检查方可提高诊断的诊断准确性;CgA、NSE表达可作为其免疫组化诊断的特异性标志。(本文来源于《2009国际暨第十届全国头颈肿瘤大会论文集》期刊2009-09-18)

郑少燕,杨智云,李树荣,初建平,范淼[5](2009)在《鼓室副神经节瘤CT和MRI诊断》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提高对鼓室副神经节瘤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鼓室副神经节瘤的临床及CT/MRI表现。结果9例发生于右耳,3例左耳。6例耳鸣中有5例为搏动性耳鸣,按压颈内静脉可以消失,并不同程度听力下降。3例患耳长期流脓。3例患耳流血性分泌物。3例术后复发者,出现耳痛和面瘫表现,其中1例术后一年即发现颈部淋巴结肿大,右侧肢体乏力。12例鼓室副神经节瘤中有1例合并颈动脉体瘤,2例合并颈静脉球瘤,1例为恶性副神经节瘤,术后颈部淋巴结、肺部及脊髓、脊膜转移。4例鼓室内小结节CT上密度均匀,MRI上信号均匀,T1WI及T2WI均为等或稍低信号。3例充满鼓室的较大肿瘤T1WI及T2WI以均等信号为主,其间夹杂少许短条状低信号。增强扫描小结节呈明显均匀强化。5例肿瘤超出鼓室,CT表现为鼓室及乳突不规则溶骨性破坏,边界不清,类似恶性肿瘤征象,并向周围结构蔓延;MRI上表现为巨大软组织肿块,肿块内可见点、条状、迂曲流空血管影及"盐胡椒征"。增强扫描肿瘤明显强化。结论鼓室副神经节瘤临床症状多样,可以沿神经孔道扩展,多中心生长,恶性者可以出现淋巴结、双肺及脊髓脊膜转移。肿瘤的MRI表现有一定特点,可作为本瘤术前首选影像检查。(本文来源于《当代医学》期刊2009年20期)

陈彦球,江广理,林志斌,李添应,龚未池[6](2009)在《9例鼓室体副神经节瘤的临床及病理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总结鼓室体副神经节细胞瘤的临床及病理学特点,分析其误诊原因。【方法】分析检查9例鼓室副神经节瘤病例的临床表现、影像资料、病理切片、免疫组织化学检查。【结果】9例患者中,入院诊断为慢性中耳炎的为4例,误诊约为44.44%;表现有耳鸣及听力下降的均为88.89%(8/9);免疫组化分析嗜铬蛋白A(CgA)、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均为阳性表达。【结论】鼓室体副神经节细胞瘤在临床上容易误诊,需综合分析临床特点、充分利用辅助检查方可提高诊断的诊断准确性;CgA、NSE表达可作为其免疫组化诊断的特异性标志。(本文来源于《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期刊2009年S1期)

陈彦球,江广理,林志斌,李添应,龚未池[7](2009)在《9例鼓室体副神经节瘤的临床及病理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总结鼓室体副神经节细胞瘤的临床及病理学特点,分析其误诊原因。【方法】分析检查9例鼓室副神经节瘤病例的临床表现、影像资料、病理切片、免疫组织化学检查。【结果】9例患者中,入院诊断为慢性中耳炎的为4例,误诊约为44.44%;表现有耳鸣及听力下降的均为88.89%(8/9);免疫组化分析嗜铬蛋白A(CgA)、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均为阳性表达。【结论】鼓室体副神经节细胞瘤在临床上容易误诊,需综合分析临床特点、充分利用辅助检查方可提高诊断的诊断准确性;CgA、NSE表达可作为其免疫组化诊断的特异性标志。(本文来源于《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期刊2009年S3期)

韩涛,陈敬彬[8](2009)在《颈静脉鼓室副神经节瘤1例》一文中研究指出患者,女,45岁。因右耳间断性流脓伴听力下降5年余入院。入院专科检查:右侧外耳道有脓性分泌物及肉芽组织,鼓膜无法窥及;左耳无异常。纯音听阈测定示右耳中度混合性(本文来源于《实用医药杂志》期刊2009年01期)

张小青,许为青,吴强,孙敬武[9](2007)在《颈鼓室副神经节瘤的VEGF mRNA原位表达》一文中研究指出用常规HE和原位杂交法检测6例原发性颈鼓室副神经节瘤细胞胞质中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 mRNA原位表达情况,结果6例VEGF均呈阳性表达。提示颈鼓室副神经节瘤细胞胞质中存在VEGF mRNA表达,但其与肿瘤生物学性质的相关性尚不明确。(本文来源于《山东医药》期刊2007年34期)

于学林,李琼,张庄改[10](2007)在《鼓室副神经节瘤一例》一文中研究指出病例资料患者,女,44岁。7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左耳搏动性耳鸣。1年前出现耳部闷胀感,继而听力下降、耳部疼痛、溢液,偶有出血。6个月前院外就诊发现外耳道内有少许肉芽状组织,触之易出血,取病理检查示副神经节瘤。专科检查:双耳外观无畸形,左耳廓有轻微牵拉痛,左(本文来源于《放射学实践》期刊2007年08期)

颈鼓室副神经节瘤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病例女,47岁。无明显诱因右耳闷伴右耳间断性搏动性耳鸣3月就诊。查体:听力正常,无耳痛。耳内镜检查:右耳外道通畅,鼓膜紧张部前下局部呈粉红色略凸起,未见明显搏动。影像学检查:CT平扫,右耳鼓室下部见软组织结节,CT值约54 HU,大小约4 mm×6 mm,边界较清,邻近骨质局部破坏(图1)。增强扫描明显一致强化,动脉期CT值约170 HU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颈鼓室副神经节瘤论文参考文献

[1].林中炀,林昶.鼓室颈静脉球副神经节瘤遗传学研究及治疗进展[J].中华耳科学杂志.2019

[2].王亚捷,孟帆,夏丽莹,孙露露,富聪聪.鼓室体副神经节瘤1例[J].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2015

[3].刘丹丹,刘剑锋.浅谈颈静脉球-鼓室副神经节瘤的诊断和治疗[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1

[4].陈彦球,江广理,林志斌,龚未池,姜鸿彦.9例鼓室体副神经节瘤的临床及病理分析[C].2009国际暨第十届全国头颈肿瘤大会论文集.2009

[5].郑少燕,杨智云,李树荣,初建平,范淼.鼓室副神经节瘤CT和MRI诊断[J].当代医学.2009

[6].陈彦球,江广理,林志斌,李添应,龚未池.9例鼓室体副神经节瘤的临床及病理分析[J].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2009

[7].陈彦球,江广理,林志斌,李添应,龚未池.9例鼓室体副神经节瘤的临床及病理分析[J].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2009

[8].韩涛,陈敬彬.颈静脉鼓室副神经节瘤1例[J].实用医药杂志.2009

[9].张小青,许为青,吴强,孙敬武.颈鼓室副神经节瘤的VEGFmRNA原位表达[J].山东医药.2007

[10].于学林,李琼,张庄改.鼓室副神经节瘤一例[J].放射学实践.2007

论文知识图

细胞呈巢状排列,细胞巢被薄层网状纤...4 左侧鼓室球瘤在 T染色示肿瘤侵袭骨组织,免疫组化VE...以AntoniB型为主,肿瘤侵袭骨组织(×...肿瘤细胞出现玻璃样变及钙化,部分细...面神经鞘瘤AntoniB型成分,雪旺细胞核...

标签:;  ;  ;  ;  ;  ;  ;  

颈鼓室副神经节瘤论文_林中炀,林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