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转光薄膜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薄膜,聚乙烯,纳米,荧光粉,太阳能电池,多孔,塑料薄膜。
转光薄膜论文文献综述
王兆群,张博华,高文慧,魏延洁,尹洪宗[1](2016)在《罗丹明B衍生物光波长转换材料的合成及在农用转光薄膜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农用塑料薄膜是重要的农业生产资料,引入转光材料可以使其具有光波长转化作用,将紫外光和部分不能起光合作用的可见光转换为作物可以利用的可见光,进而极大提高农作物对太阳光的利用率,提高光合作用效率,有效增加农作物产量。实验选用荧光效应强的罗丹明B,以聚乙二醇1000为长链,通过酯化反应对其衍生,得到具有脂溶性长链的罗丹明B衍生物。并对获得的衍生物进行红外、荧光表征。对于获得的罗丹明B衍生物,其荧光激发波长为568 nm,而发射波长为603 nm,将该衍生物以一定比例加到农用塑料薄膜中,制备出可以使日光的黄绿光转化为作物光合作用所需的红橙光的有机光转化膜。(本文来源于《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6年05期)
王兆群[2](2016)在《新型光波长转换材料的合成及在农用转光薄膜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农用薄膜在农业生产中发挥着越来越重的作用,对其添加转光剂使薄膜具有转光作用可以显着的提高农作物对太阳光的利用率,增加农产品产量。传统的转光剂主要包括有机染料类、稀土配合物类、无机盐类等,这些传统转光剂在实际生产和应用中往往存在发光效率低下、易团聚、成膜困难、生产成本高等缺点。因此研制更加高效的转光材料对高效利用光能至关重要。本文制备了叁种新型转光材料,并将其制备成膜,取得较为满意的效果。(1)以荧光效应较强的稀土铽为中心,选择高分子长链聚乙丙交酯为第一配体,对水溶液中形成的配合物进行了研究。实验确定了铽、聚乙丙交酯以及甘氨酸为优良协配体的最佳用量。进一步研究发现,加入不同表面活性剂可以对配合物荧光强度产生增强的效果,其中十二烷基磺酸钠效果最好;同时探究了酸碱性对体系荧光的影响。最终确定在pH为9的情况下,铽:聚乙丙交酯:甘氨酸:十二烷基磺酸钠为1:0.5:3:1时荧光效果最强。对于获得的铽-聚乙丙交酯-甘氨酸配合物,其荧光激发波长为249nm,发射波长为544 nm,将该配合物以掺杂法制备聚氯乙烯薄膜,得到的薄膜可将太阳光的紫外光转化为作物光合作用需要的可见光。(2)选择荧光效应较强的稀土元素铕为中心离子,以甲基苯骈叁氮唑为第一配体,以邻菲罗啉为协配体,对乙醇溶液中形成的配合物荧光进行了研究。试验确定了铕、甲基苯骈叁氮唑和邻苯二甲酸癸酯的最佳体积配比。进一步研究发现,加入表面活性剂十六烷基叁甲基溴化铵会显着的增强配合物的荧光。对于获得的铕-甲基苯骈叁氮唑-邻苯二甲酸癸酯-十六烷基叁甲基溴化铵配合物,将其掺杂到塑料薄膜中,并对薄膜荧光表征。得到荧光激发波长为350 nm,发射波长为613 nm,即得到可以使太阳光的紫外部分转换为农作物光合作用所需要的红橙光的稀土光转换膜。(3)选用荧光效应强的罗丹明B,以聚乙二醇1000为长链,通过酯化反应对其衍生,得到具有脂溶性长链的罗丹明B衍生物。并对获得的衍生物进行红外、荧光表征。对于获得的罗丹明B衍生物,其荧光激发波长为568 nm,而发射波长为603 nm,将该衍生物以一定比例加到农用塑料薄膜中,制备出可以使日光的黄绿光转化为作物光合作用所需的红橙光的有机光转化膜。(本文来源于《山东农业大学》期刊2016-06-10)
王丽颖,韩晓冬,孟婕,张蕾[3](2015)在《转光薄膜对绿颜色蔬菜品质影响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延长绿颜色蔬菜的货架寿命,保护绿色蔬菜品质。方法模拟某超市果蔬区的销售环境,以鲜切西兰花为例,选择单基双能转光剂(RBI),吹制添加质量分数为0.5%,0.8%,1.2%,1.5%,2.0%的低密度聚乙烯(LDPE)薄膜。对转光薄膜的气体透过性和光学性能进行测试,分别将添加不同含量单基双能转光剂的LDPE薄膜包装鲜切西兰花,并置于模拟超市的光照环境下,测定试验样品的质量、维生素C含量、叶绿素含量等变化,并对试验样品进行感官评价。结果对比超市现有绿颜色蔬菜的包装薄膜,在LDPE薄膜中添加适量转光剂可以达到保护鲜切西兰花品质、延长其货架寿命的效果。结论添加质量分数为1.2%单基双能转光剂的低密度聚乙烯薄膜的保鲜效果最好。(本文来源于《包装工程》期刊2015年17期)
张影,王如志,王祥夫,曲铭浩,李开宇[4](2012)在《Er:YbF_3转光薄膜的制备及衬底温度对其光学性能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脉冲激光沉积(PLD)方法在Si(100)衬底上成功制备了具有上下转换的Er∶YbF3转光薄膜。研究发现,所制备的Er∶YbF3转光薄膜实现了上下转换两种机制的结合,能有效地把紫外光和红外光转换到非晶硅太阳能电池最佳响应范围内的656 nm处。进一步分析了衬底温度对薄膜相结构及光学性能影响的物理机制。当衬底温度高于500℃时,薄膜会随着温度的升高而结晶性变强,但有杂相生成。研究结果表明,Er∶YbF3转光薄膜的光学性能在衬底温度为500℃时最佳,有望应用到非晶硅太阳能电池上使其光电效率提高。(本文来源于《发光学报》期刊2012年09期)
彭颖杰[5](2012)在《太阳能电池用减反射转光薄膜的制备及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本论文采用了简单易操作的溶胶-凝胶法分别合成了两种不同结构的二氧化硅胶体:纳米颗粒SiO_2胶体和纳米SiO_2空心球胶体,并将这两种不同结构的胶体通过旋涂法在玻璃基底上制备了不同的减反射薄膜。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YVO_4:Yb~(3+)近红外发光薄膜与SiO_2/YVO_4:0.01Yb~(3+)多功能膜。应用X-射线衍射(XRD)、荧光光谱(PL)、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原子力显微镜(AFM)、透射电子扫描显微镜(TEM)、紫外-可见-近红外分光光度计(UV-Vis-NIR Spectrophotometer)等测试手段分别对材料的结构、形貌和性能进行表征,研究了不同制备条件对所得材料的结构、形貌以及光学性能的影响,得到了最佳制备工艺条件,并对相关合成机理和发光机理进行了解释和讨论。主要研究内容叙述如下:1、通过简单的溶胶-凝胶方法制备了球状纳米二氧化硅胶体,通过简单的模板法和旋涂法制备了纳米多孔二氧化硅减反射薄膜。通过TEM与FESEM等测试手段,得到纳米多孔二氧化硅减反射薄膜为平整,光滑,均匀的薄膜,且薄膜里面布满无规则的孔隙。通过透过光谱发现,相对于玻璃基底,涂有减反射薄膜的玻璃透过率明显增加,最高增加率可达3.6%。分别讨论了二氧化硅粒径大小、膜厚、薄膜孔隙率等因素对减反射薄膜透过性能的影响,发现粒径为8纳米的二氧化硅所制薄膜透过性能更好;薄膜越厚,透过光谱向长波方向移动;薄膜的孔隙率增加,透过性能更好。根据以上结论,通过调节各项参数,可得到最佳的减反射效果。2、通过简单的溶胶-凝胶方法和模板法制备了纳米二氧化硅空心球胶体,通过简单的旋涂法制备了纳米二氧化硅空心球减反射薄膜。通过TEM、FESEM与AFM等测试手段,得到粒径可控、壁厚可调的二氧化硅空心球;所制备的二氧化硅空心球减反射膜为连续,平整的薄膜。通过透过光谱发现,相对于玻璃基底,涂有减反射薄膜的玻璃透过率明显增加,最高增加率可达4.3%。分别讨论了二氧化硅空心球粒径、形貌、膜厚、孔隙率等因素对减反射薄膜透过性能的影响,发现粒径不均一的纳米空心球所制薄膜为宽带减反射,性能更好;薄膜越厚,透过光谱向长波方向移动;薄膜的孔隙率增加,透过性能更好。3、通过简单的溶胶-凝胶方法和旋涂法制备了一种双层的多功能纳米多孔SiO_2/YVO_4:0.01Yb~(3+)薄膜。通过表面及断面FESEM、AFM、XRD等测试手段,得到光滑、平整、连续且厚度可调的双层薄膜,底部为YVO_4:0.01Yb~(3+)发光膜,顶部为纳米多孔SiO2减反射膜,它既有很好减反射性能,又能吸收紫外光发射近红外光。SiO_2/YVO_4:0.01Yb~(3+)双层膜涂敷的玻璃基底在500到800纳米宽带区透过率最大增加了约3.7%。在320nm紫外光的激发下,得到从950纳米到1100纳米(主峰在983纳米)的强的宽带Yb~(3+)离子发射,此发射可以归结于Yb~(3+)的~2F_(5/2)→~2F_(7/2)电子跃迁。这种简单直接的方法可以应用于其它转光材料的制备,从而开辟了一条应用于晶体硅太阳能电池增效的“光收集器”的新方法。(本文来源于《上海师范大学》期刊2012-04-01)
王鹏,李莹,王庆昭,寇小燕[6](2011)在《转光薄膜用转光剂的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农用薄膜是重要的农业生产资料,对其添加转光剂使之具有转光作用能够极大提高作物对太阳光的利用率,增加农业产量。按照转光剂的种类分别对有机染料、无机盐以及配合物叁类常见转光剂进行了介绍,并对各类转光剂的转光机理和在塑料薄膜中的添加形式进行了说明,指出配合物类转光剂兼具有机化合物的易加工性和无机盐的高荧光转换强度的优点,是新型转光剂的发展方向。(本文来源于《山东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1年04期)
左成钢[7](2006)在《纳米红色荧光粉及其复合转光薄膜的制备、表征和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由纳米发光材料和有机高分子树脂可以制备纳米复合发光塑料。含有特殊发光材料的塑料薄膜,称之为日光转换薄膜,能够显着的促进作物的产量和品质。在本学位论文中,研究了纳米MS:Eu(M=Ca,Sr)和Ca_(0.8)Zn_(0.2)TiO_3:Pr~(3+),Na~+发光材料的合成、表征以及将CaS:Eu与PE树脂复合制备纳米日光转换薄膜。 铕离子激活的碱土金属硫化物不仅是一类优良的红色长余辉发光材料,而且是优良的绿转红农用薄膜转光剂。但碱土金属硫化物易水解,通常不能直接在水溶液中制得,致使难以得到纳米碱土金属硫化物发光材料,所以常采用高温固相法制备这类红色长余辉材料。运用高温固相法合成发光材料因其反应温度高,结果造成合成的产品易结块,晶粒较粗且粒度分布均匀性差。纳米碱土金属硫化物发光材料的合成方法已成为一个函待解决的重要科技问题。 1.纳米CaS:Eu以及荧光粉的合成、表征和发光性质 将CaCl_2,(NH_4)_2SO_4,EuCl_3和C粉在一定条件下混合超声共沉淀获得前驱物,再采取电阻加热合成得到了纳米红色长余辉荧光粉CaS:Eu。合成得到的纳米CaS:Eu粉体粒子大小均匀且呈球形,粒径在50nm以下。纳米CaS:Eu的激发谱是激发峰峰值分别位于270nm和545nm附近的两个宽带,相比于直接用电阻加热法合成的微米级CaS:Eu激发峰位值均有“蓝移”;发射谱是发射峰值位于650nm的宽带,对应于Eu~(2+)的4f~7→4f~65d~1跃迁。优化的纳米CaS:Eu荧光粉的合成条件是:温度1000℃,时间2h,原料中Eu~(3+):Ca~(2+)=0.0015mol:1mol。 以超声共沉淀法制得前驱物,然后利用微波辐射加热合成了纳米红色长余辉荧光粉CaS:Eu。所制得的纳米CaS:Eu晶粒尺寸在50nm以下,大小均匀且呈球形。纳米荧光粉CaS:Eu的激发光谱是由激发峰峰值分别位于(本文来源于《湖南师范大学》期刊2006-05-01)
张颂培,康军[8](2001)在《转光薄膜的农田应用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报道了光能转换技术在农用棚膜中的应用试验结果。通过对供试转光膜的性能测试和农艺性状分析 ,表明转日光型聚乙烯农用棚膜具有优异的光学效应和生物效应 ,有益于农作物的增产增收。(本文来源于《塑料》期刊2001年02期)
傅明华,顾仲兰,丁前法,汪羞德,朱爱凤[9](1998)在《稀土转光薄膜农田应用效应试验》一文中研究指出稀土转光薄膜是一种具有能改变透过薄膜的阳光光质功能的新型农用薄膜。农田应用试验结果表明,与普通聚乙烯薄膜相比,稀土转光膜可以提高光温效应,透光率可提高9%左右,棚温增加1℃左右,并能增强植物光合作用能力,生物效应明显,可使作物产量增加,品质改善,其中番茄、黄瓜、草莓增产14%,茄子增产5.67%,产品中Vc及糖的含量有所提高。(本文来源于《上海农业学报》期刊1998年04期)
[10](1996)在《农用转光薄膜添加剂》一文中研究指出农用转光薄膜添加剂中俄合作组建的青岛新桑达经济技术咨询有限公司引进俄罗斯科学院的专利技术,新近开发出一种转光薄膜添加剂──瑞得来。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已正式设厂批量生产转光薄膜添加剂和由转光添加剂制成的转光母粒,并在多家塑料加工厂吹制出转光农用薄膜和地...(本文来源于《资源开发与市场》期刊1996年05期)
转光薄膜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农用薄膜在农业生产中发挥着越来越重的作用,对其添加转光剂使薄膜具有转光作用可以显着的提高农作物对太阳光的利用率,增加农产品产量。传统的转光剂主要包括有机染料类、稀土配合物类、无机盐类等,这些传统转光剂在实际生产和应用中往往存在发光效率低下、易团聚、成膜困难、生产成本高等缺点。因此研制更加高效的转光材料对高效利用光能至关重要。本文制备了叁种新型转光材料,并将其制备成膜,取得较为满意的效果。(1)以荧光效应较强的稀土铽为中心,选择高分子长链聚乙丙交酯为第一配体,对水溶液中形成的配合物进行了研究。实验确定了铽、聚乙丙交酯以及甘氨酸为优良协配体的最佳用量。进一步研究发现,加入不同表面活性剂可以对配合物荧光强度产生增强的效果,其中十二烷基磺酸钠效果最好;同时探究了酸碱性对体系荧光的影响。最终确定在pH为9的情况下,铽:聚乙丙交酯:甘氨酸:十二烷基磺酸钠为1:0.5:3:1时荧光效果最强。对于获得的铽-聚乙丙交酯-甘氨酸配合物,其荧光激发波长为249nm,发射波长为544 nm,将该配合物以掺杂法制备聚氯乙烯薄膜,得到的薄膜可将太阳光的紫外光转化为作物光合作用需要的可见光。(2)选择荧光效应较强的稀土元素铕为中心离子,以甲基苯骈叁氮唑为第一配体,以邻菲罗啉为协配体,对乙醇溶液中形成的配合物荧光进行了研究。试验确定了铕、甲基苯骈叁氮唑和邻苯二甲酸癸酯的最佳体积配比。进一步研究发现,加入表面活性剂十六烷基叁甲基溴化铵会显着的增强配合物的荧光。对于获得的铕-甲基苯骈叁氮唑-邻苯二甲酸癸酯-十六烷基叁甲基溴化铵配合物,将其掺杂到塑料薄膜中,并对薄膜荧光表征。得到荧光激发波长为350 nm,发射波长为613 nm,即得到可以使太阳光的紫外部分转换为农作物光合作用所需要的红橙光的稀土光转换膜。(3)选用荧光效应强的罗丹明B,以聚乙二醇1000为长链,通过酯化反应对其衍生,得到具有脂溶性长链的罗丹明B衍生物。并对获得的衍生物进行红外、荧光表征。对于获得的罗丹明B衍生物,其荧光激发波长为568 nm,而发射波长为603 nm,将该衍生物以一定比例加到农用塑料薄膜中,制备出可以使日光的黄绿光转化为作物光合作用所需的红橙光的有机光转化膜。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转光薄膜论文参考文献
[1].王兆群,张博华,高文慧,魏延洁,尹洪宗.罗丹明B衍生物光波长转换材料的合成及在农用转光薄膜中的应用[J].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
[2].王兆群.新型光波长转换材料的合成及在农用转光薄膜中的应用[D].山东农业大学.2016
[3].王丽颖,韩晓冬,孟婕,张蕾.转光薄膜对绿颜色蔬菜品质影响的研究[J].包装工程.2015
[4].张影,王如志,王祥夫,曲铭浩,李开宇.Er:YbF_3转光薄膜的制备及衬底温度对其光学性能的影响[J].发光学报.2012
[5].彭颖杰.太阳能电池用减反射转光薄膜的制备及应用[D].上海师范大学.2012
[6].王鹏,李莹,王庆昭,寇小燕.转光薄膜用转光剂的研究进展[J].山东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
[7].左成钢.纳米红色荧光粉及其复合转光薄膜的制备、表征和应用[D].湖南师范大学.2006
[8].张颂培,康军.转光薄膜的农田应用试验研究[J].塑料.2001
[9].傅明华,顾仲兰,丁前法,汪羞德,朱爱凤.稀土转光薄膜农田应用效应试验[J].上海农业学报.1998
[10]..农用转光薄膜添加剂[J].资源开发与市场.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