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动民工论文-陆飞杰,季怡甜,李孝含

流动民工论文-陆飞杰,季怡甜,李孝含

导读:本文包含了流动民工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流动儿童,社会融入,教育,社区

流动民工论文文献综述

陆飞杰,季怡甜,李孝含[1](2018)在《流动儿童社会融入分析——基于上海市嘉定区某民工子弟学校的实证调查》一文中研究指出流动儿童对城市的认同和城市社会对流动儿童的接纳,对流动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意义重大。本研究通过对上海市嘉定区某民工子弟学校的实证调查,发现流动儿童缺少认识新文化的机会和环境、因生活状况心智早熟、存在矛盾的自我认知等特点。课题组认为,要秉持教育公平,增强流动儿童教育选择权;要规范民工子弟学校,用联合办学等方式促进教育变革,并充分挖掘和运用社区资源。学校应积极融入教学变革。通过以流动儿童父母的社会融入带动流动儿童的融入,并发掘流动儿童的优秀品质和强大潜能。(本文来源于《社会治理》期刊2018年06期)

魏荟荟,吕飒飒,汪祚军,刘志方[2](2016)在《城市适应策略、歧视知觉对失地农民和流动民工心理适应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使用城市适应策略问卷、歧视知觉问卷、Rosenberg自尊量表(SES)、生活满意度问卷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对161名失地农民和261名流动民工进行调查。结果发现:(1)失地农民和流动民工的歧视知觉与其心理适应均呈负相关。(2)城市适应策略和歧视知觉对心理适应的预测效力和性质在失地农民和流动民工两个群体中存在差异。同化策略是失地农民主要采用的城市适应策略,而流动民工的城市适应策略较为灵活。(本文来源于《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期刊2016年05期)

王处辉,孙晓冬[3](2015)在《分类融入:流动民工社会融合的能动选择与效果》一文中研究指出作为结构与行动相融的理性选择,流动民工的社会融合策略需要通过多元类型学予以解释并结合实证数据予以检验。实证研究发现:流动民工群体内部存在"分类融入"的能动模式,他们呈现出不同的社会态度与行动策略,"融入型"流动民工更为认同城市文化,更加注重工作与生活的整体稳定性;"边缘型"流动民工选择"经济融入与文化排斥"策略,更关注个人发展与短期内收入的提升;"摇摆型"流动民工尚未决定是否定居城市,他们在社会态度与行动策略上与"边缘型"流动民工更为相似。不同样本的融合效果模型之间存在显着的拟合度差异以及冲淡效应,当前实证模型对"融入型"流动民工的社会融合状况具有较好的解释力,而对于"边缘型"和"摇摆型"流动民工来说则缺乏解释力。因此,学界需反思带有城市管理者视角的研究结论,将流动民工视为结构中的能动者,在尊重他们理性选择的基础上针对不同融入类型的流动民工展开更为细致深入的理论与实证分析。(本文来源于《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15年04期)

王慧敏[4](2014)在《中国“民工荒”问题研究——基于劳动力流动模型的视角》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是世界人口大国之一,改革开放叁十多年来,一直依靠人口红利带动整个经济发展。但是2004年初,在东莞地区首次出现了"民工荒"的情况,对当地的经济发展造成了一定的影响。目前,"民工荒"的现象愈演愈烈,和逐步回升的经济发展几乎同步。"民工荒"产生的重要原因有:外出务工的民工期望值与现实存在较大差距,打击了外出务工民工的积极性;在工资率既定的条件下,由于物价上涨,民工外出务工使其实际收入减少;惠农政策的出台,增加了农民的收入,农民减少了外出打工。解决"民工荒"问题的对策建议有:构建和谐的劳资关系;加强民工的职业技能培训;适度提高民工的工资水平;规范企业用工制度,努力提供民工晋升机会;建立信息交流平台。从民工个人劳动供给决策的角度探寻"民工荒"产生的原因,对于促进中国经济发展、优化配置和合理利用劳动力资源具有现实的意义。(本文来源于《学术交流》期刊2014年12期)

蒲俐虹[5](2014)在《村企发展与民工城乡流动间的动态关系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随着现代化的进程,村企的发展与农民工城乡流动之间的动态关系进入社会学界学者的视野。本文以四川省C县P村为例,将社会学的问卷调查法、无结构式访问法以及参与观察法相结合,对四川省C县P村板厂的发展进程、农民工近年来的城乡流动状况以及两者之间所存在的动态关系进行了深入的调查。在了解本地自然状况、人口概况、村企的企业性质、人力资源配置、主营业务、客户群、工薪水平、用工制度等基本状况的基础上,我们发现本地农民工的学历与社会地位普遍偏低、子女偏多、中老年化明晰、村企农民工中女性占比攀升。对村企的发展与农民工城乡流动之间的动态关系研究主要是基于推拉理论而展开,探讨了村企所发挥的推力作用、拉力作用以及中间力量的影响。本文将村企发展历程分为四个阶段,即起步期、成长期、成熟期与衰退期。基于村企的不同发展阶段,本文探讨了每一阶段村企的发展概况及特点,农民工的城乡流动状况,村企对农民工城乡流动的影响及具体的影响因素。在四个阶段的基础上,本文归纳总结出村企与本地农民工城乡流动之间的动态流动进程,这也是本文研究的重点所在。本文不再局限于单纯的研究农民工群体或者是村企的发展状况,而是着眼于两者之间所存在的这一动态影响关系,这是本文研究的主要创新点。研究结果表明,村企发展与农民工城乡流动之间的动态关系大致可分为四个关键阶段。第一,村企起步期的农民工返乡潮。村企在这一阶段获得了政府的大力支持,主要包括硬件环境、政策支持、资源使用优惠、信息支持、培训支持等多方面。村企起步提供大量的本地就业机会,吸引大批的农民工返乡,出现农民工“返乡潮”现象。第二,村企成长期与农民工城乡流动的分流。村企与农民工之间建立起雇佣关系便存在着两者之间的利益博弈。劳动力过剩现象的出现,导致企业降低工资、延长工作时长,最终导致罢工运动的出现。村企拉力减弱的结果是农民工的城乡流动分流。第叁,村企成熟期与农民工城乡流动的稳定性。完善的企业制度与业务流程、稳定的工资水平与用工制度改革、成熟的企业文化等预示着企业发展进入了成熟期。在这一阶段,村企对当前农民工城乡流动并不产生强大的“推拉”作用。第四,村企衰退期企业裁员。市场需求量下降与品牌竞争者的出现是村企进入衰退期的主要原因。在这一阶段,村企的裁员行动使村企充当了农村的“推力”。此外,本文针对村企与本地农民工和谐发展的出路提出了几点建议。(本文来源于《吉林大学》期刊2014-06-01)

王秀珍[6](2013)在《心田上的流动花开——民工子女个性激励化评价方案的探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社会的日益发展,民工子女向城市的大量涌入,青少年的个性化特点愈加明显,针对流动人口小学生的个性特点施行个性化道德教育,使学生在道德方面的主体素质得到全面和谐、充分自由的发展。(本文来源于《科学大众(科学教育)》期刊2013年10期)

石其鑫[7](2013)在《浅析我国农民工的社会保障及其对劳动力流动的影响——从“民工荒”看农民工的社会保障》一文中研究指出2002、2003年间,我国人口向安徽、河南、重庆、四川、湖北、湖南六个人口输出大省(市)回流,与此同时,珠叁角、长叁角等发达地区,外来人口开始明显下降。此时,"民工荒"这一词语进入国人视野。表面上看,"民工荒"似乎只是一个增加成本的问题,但实质上是对企业中农民工这一人力资源的管理提出挑战,更暴露出在农民工队伍中社会保障的缺失。本文从农民工的群体特点出发,分析现阶段我国农民工的社会保障现状及其对农村劳动力流动的影响,并探讨如何完善农民工的社会保障制度,从而很好地应对"民工荒",提高农民工人力资源的效用。(本文来源于《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期刊2013年10期)

谭安富[8](2013)在《交易费用理论视角下的民工流动问题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民工流动呈现出新特征,区域间、城际间的流动问题凸显,民工流向的选择机会明显增多。由于务工交易费用的存在,工资作为民工流动性的"充足的决定性指标"的作用被削弱,务工实际收益成为民工影响流动的重要指标。政府与企业均可通过降低务工交易费用的制度设计达到稳经济增长、促企业增效、保民工增收的目的。(本文来源于《农业经济》期刊2013年09期)

刘钢[9](2013)在《关爱流动花朵 促进快乐成长——浅谈民工子女的教育策略》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流动人口的增多,流动人口子女的教育问题越来越多地受到社会的关注。众所周知,流动学生的生活背景有其特殊性,加上父母疏于管教,相较于本地学生而言,他们的教育更为独特。由此,他们比同龄学生面临的教育问题更多。关爱流动(本文来源于《学子(教育新理念)》期刊2013年07期)

陈韬[10](2013)在《让“流动花朵”都绽放 第六届全国民工子女教育研讨会侧记》一文中研究指出从城市的容纳度来看,到2015年,仅就初中阶段而言,沪上本地生源加上农民工子女将达61.2万多人,约需13600个班级(以每班50人计),目前缺口将达3100多个班级,上海教育资源紧缺的状况在相当长时期内将成常态。(本文来源于《上海教育》期刊2013年18期)

流动民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使用城市适应策略问卷、歧视知觉问卷、Rosenberg自尊量表(SES)、生活满意度问卷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对161名失地农民和261名流动民工进行调查。结果发现:(1)失地农民和流动民工的歧视知觉与其心理适应均呈负相关。(2)城市适应策略和歧视知觉对心理适应的预测效力和性质在失地农民和流动民工两个群体中存在差异。同化策略是失地农民主要采用的城市适应策略,而流动民工的城市适应策略较为灵活。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流动民工论文参考文献

[1].陆飞杰,季怡甜,李孝含.流动儿童社会融入分析——基于上海市嘉定区某民工子弟学校的实证调查[J].社会治理.2018

[2].魏荟荟,吕飒飒,汪祚军,刘志方.城市适应策略、歧视知觉对失地农民和流动民工心理适应的影响[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6

[3].王处辉,孙晓冬.分类融入:流动民工社会融合的能动选择与效果[J].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

[4].王慧敏.中国“民工荒”问题研究——基于劳动力流动模型的视角[J].学术交流.2014

[5].蒲俐虹.村企发展与民工城乡流动间的动态关系研究[D].吉林大学.2014

[6].王秀珍.心田上的流动花开——民工子女个性激励化评价方案的探究[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3

[7].石其鑫.浅析我国农民工的社会保障及其对劳动力流动的影响——从“民工荒”看农民工的社会保障[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

[8].谭安富.交易费用理论视角下的民工流动问题分析[J].农业经济.2013

[9].刘钢.关爱流动花朵促进快乐成长——浅谈民工子女的教育策略[J].学子(教育新理念).2013

[10].陈韬.让“流动花朵”都绽放第六届全国民工子女教育研讨会侧记[J].上海教育.2013

标签:;  ;  ;  ;  

流动民工论文-陆飞杰,季怡甜,李孝含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