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历尽沧桑的雷峰塔(论文文献综述)
李小娟[1](2021)在《清代晋商与中路梆子关系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清初,北杂剧余绪未绝,昆腔、弋阳方兴未艾。在山西南部、陕西、河南交界处,梆子腔悄然兴起。它继承北曲腔少字多、腔高板急的总体风格,借鉴昆腔、弋阳腔成熟的表演艺术和关目编排,以当地广为流传的民歌小曲和说唱为基础,形成了自己的基本面貌并敷演故事。乾隆时期,山西中北部出现了当地人主办的科班。同治年间的山西中部地区,商业经济持续发展、地方秧歌长期繁荣,戏曲艺人受多重因素的影响,开始对其音乐形制进行革新,刻意追求平和柔媚的风格。于是梆子腔开始分化:在山西中部地区流行的声腔被称为“下路调”,在山西北部地区流行的声腔称为“上路调”,原来的梆子腔称为“南路调”。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分别定名为蒲州梆子(南路)、中路梆子(下路)、北路梆子(上路)。在中路梆子的形成发展过程中,晋商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晋商是中路梆子定型、发展重要的推动力量。他们修建戏楼会馆,传播戏曲艺术;出资创立戏班,培养戏曲人才;革新音乐体制,编排戏曲剧目。反之,中路梆子也对晋商文化的传播有一定的影响。中路梆子中出现了多种多样的商人形象:有的正直、善良;有的凶险、奸诈;有的面对复杂的家庭矛盾,束手无策,只能借助神灵的力量等。中路梆子中反映出晋商的经营文化理念,如和谐共事、崇尚忠义,诚信经商、重义轻利,博大宽厚、吃苦耐劳等。同时中路梆子也丰富了商人的精神世界。中路梆子更有利于晋商商路的开拓、社会地位的提升,并且彰显商人的人生态度。
毛文东[2](2021)在《《中国旅游地理》第四章汉译英实践报告》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和旅游文化的蓬勃发展,越来越多的旅行者来到具有诗情画意的江南水乡,观赏其中的人文建筑和自然风景。显然,旅游类文本的翻译,包括旅游景点介绍的翻译,具有极大的实用价值。本文以尤金.奈达提出的功能对等理论为指南,以《中国旅游地理》第四章的翻译为例,力求做到原文和译文在句法、篇章和文体上颇为对等。首先,作者概述选题背景、相关文献、研究意义和主要内容。其次,从词汇、句式和语篇三个层面阐述原文的语言特点。接着,作者从译前准备、理解与表达、译后审校三个阶段简述翻译过程。论文第三部分为案例分析。笔者先论证词汇翻译技巧:四字格的翻译技巧,词性转换、增补词语和省略词语;接着探析句子的翻译技巧:形合与意合的转换,语态的转换,按原句顺序翻译,逆原句顺序翻译,调整句序和分译法;然后论证段落翻译的两个要素:文本衔接和文体对等。在论文末尾章,笔者归纳收获体会,总结不足之处,同时指明努力的方向。笔者认为,旅游景点介绍的翻译必须将其文化底蕴在译文中体现出来,方可称为成功的译本,才能达到吸引游客并促进旅游业增长的目的。本文旨在启迪旅游文本译者,为他们提供借鉴,从而帮助他们改善译文。
陆文萱[3](2020)在《昆剧俗创戏研究》文中提出清代乾隆时期,不少昆曲宫谱选录了数量可观的时剧、俗增戏,这些戏的性质并非文人性质的作品,而是出自艺人之手。本文从传统角度出发,对之进行全面研究。第一章,昆剧俗创戏的概念。本章首先明析了昆剧俗创戏的含义,继而对学界一直未能深刻认识的时剧、俗增戏等俗创戏名称进行详解。第二章,昆剧俗创戏的发生与发展。本章将昆剧俗创戏的发生与发展分为三个方面,断代点为,明中叶、乾隆中叶、光绪末年、民国时期。其中第一阶段的俗增戏是昆剧俗创戏中艺术价值较高的。第二阶段的昆曲受花部影响,“两头蛮”艺人开始移植一些通俗小戏到昆曲舞台中。第三阶段的昆曲受时代剧变影响颓势渐显,艺人自主编创的剧目的意识越来越显着。第三章,昆剧俗创戏的剧目。本章首先辑录了笔者搜集的昆剧俗创戏戏目,是继吴新雷先生《中国昆剧大辞典》辑录“俗创戏目”之后较完整的一次整理。其次,从编剧角度分析了昆剧艺人的创作方式。最后对笔者收集的俗创戏进行了题材分类,发现昆剧题材的新突破。第四章,昆剧俗创戏的艺术新变研究。本章先从宏观的审美角度指出昆剧俗创戏“俗”的本质,再从文体变化的角度论述俗创戏人物塑造的闪光点,最后从文献、舞美、曲律的角度分析了昆剧俗创戏的舞台化特点。第五章,论述昆剧俗创戏的价值和当代传承。本章客观的评价了昆剧俗创戏在戏曲史上的贡献,并且指出当代昆曲传承昆剧俗创戏的要点。
董晓平[4](2019)在《张爱玲小说与心理现实主义写作》文中提出学界关注到张爱玲的现代性、个人主义、与五四的关系、女性主义、虚无等,她的小说作品既有情爱的世俗,又兼有对人生理性思考的色彩,骨子里作者通过人物的精神世界反应人性和现实世界,这种心理现实主义创作倾向没有得到应有的关注。张爱玲是经过“五四”文学革命洗礼的,处于四十年代抗战时期沦陷的上海这一特定环境中,是由多种因素构成的一段历史,文化思想、深层心理的研究有待加强。传统文化本质与西方文学蕴含的精神在张爱玲的创作中完美结合。她塑造的人物,多数是生活在时代的夹缝中的人。关于张爱玲研究要有更高更广的视角。她既表现出对传统文化的某些部分的否定和怀疑,又对传统文化中的一些宝贵的东西表现出继承和怀恋,保有传统文化的神韵和审美情趣,又对人物的知觉、内心世界、无意识领域进行了深入的开掘。无意识、非理性的活动等研究欠缺,特别是精神分析的角度更是稀缺。运用现代西方的文艺理论解读张爱玲是一种有效途径。心理现实主义在西方占有重要的位置。是现代主义和现实主义合体发展来的,内在心理与外在现实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心理现实主义在西方是有相当影响力的文艺流派,有很多大师级的文学巨匠之功。基于对张爱玲研究的国内外现状的分析,还有张爱玲文本及创作自身的本质特征,本文尝试对张爱玲写作风格进行分析,根据心理现实主义的涵义和特征:小说中必须含有大量的心理内容,心理和现实之间必须是相辅相成的,心理是对象化的心理,也就是必须是对现实的反应,现实必须是心灵化的现实等,本文初步提出张爱玲的创作风格应归属心理现实主义范畴。并从成因、特征和表现、与传统现实主义和现代性的关系、价值和局限等方面进行了论证。张爱玲心理现实主义的形成,受多种因素影响,比如:中西方文化的影响、上海地域的特殊性、个人成长和情感经历、对内心真实的执着追求……她的小说,通过心理刻画来塑造人物的形象,符合心理现实主义的艺术规律,把描写的对象放在人物的内心世界,截取一个个稍纵即逝的心理横断面,运用艺术手段和丰富的想象将其串联,使其动起来,将人物最难以传达、最隐蔽的内心动态用文字表现出来,宣之于众,开掘人们思想心理的最深、最细密处,展露人物内心的动态变化,挖掘人物丰富、多元、变化莫测的心理和思想,通过临摹人们内心世界的欲望与纠结理性看待现实世界和饮食男女。在创作中,作者使客观的现实世界和主观的精神世界有机统一起来。一方面,在小说中,作者将自己原生心理元素和特征带入作品,成为小说中的现实;心理结构与情节结构并行发展;承载着丰富的心理内容的独特的环境描写等,体现出心理现实化。另一方面,小说的人物、情节、环境都与生存现实血肉相连;无处不在的男女之爱;音乐、美术等元素的运用等,体现出现实心灵化。在主客观的融合过程中,作者表现出超尘脱俗的艺术气质和特点,形成了特有的内心临摹——静水深流的两性心理、万境归空的苍凉心理。张爱玲心理现实主义创作方法主要有:细节刻画,外部环境描写衬托人物真实心理,情节结构与心理结构并行,多元化手法表现人物心理(内心分析、白描、全能视角的叙述、联想与回忆、象征、白日梦、微表情、微反应等)。张爱玲的心理现实主义不是孤立存在的。对传统现实主义有所扬弃,主要表现在:避开宏大主题、重视个性、避开英雄悲壮的人物、表现普通人的安稳人生等。对现代主义也起到了推动和发展的作用,突出表现在考察人与自我的关系、新形式、新题材等。纵观张爱玲的创作,其心理现实主义创作的价值主要有:生动极简的叙事策略、强烈的女性意识、对生命本真的思索、独特苍凉的美学、永恒的人文关怀等。其小说创作也存在局限,比如:极其浓厚的个人生活色彩、虚无主义的倾向等。张爱玲一直被认为是成名较早的作家,而且,在现当代文学中的地位一直颇有争议,正如柯灵所说的那样,无法归属任何一个流派。然而,在四十年代的上海乃至中国文坛,张爱玲的确是一个独特的存在,这是有目共睹的。张爱玲的作品在读者中的地位牢不可破,但是在评论家和学术界那里,很长一段时间,都是批评的声音高于赞美和认可。苍凉是张爱玲独有的开创性的写作风格,具有不可低估的美学价值。苍凉表现在对人生的感悟,表现在作品的结局,表现在人物的命运,表现在字里行间,苍凉如同洪涛大浪,从作者的心底涌出,源源不断的渗入到她的作品中,哪怕一个句子,都如同掬一抔饮,满浸着苍凉的味道。这是心理现实化的集中表现。是用真实的人性和心理对现实真诚的回应。在其创作上,无论是艺术性还是内容,都让人看到了一个和心理现实主义相对应、有着紧密联系的张爱玲。将张爱玲归属心理现实主义范畴,不但对张爱玲自身的写作倾向和风格有了清晰的定位,而且对于上个世纪中国文坛的创作倾向都有着比较现实的意义,心理现实主义是小说现代化的标志,张爱玲在小说现代化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的一步,对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田耀农[5](2016)在《笛乐声声慢 西湖未央情——笛子与乐队《雷峰塔遐想》述评》文中指出2016年2月22日,浙江交响乐团的"元宵音乐会"在杭州西子湖畔的胜利剧院隆重上演,"浙交"的猴年首场音乐会由指挥家刘沙执棒,气势如虹地一次性推出中国作曲家们的五部交响乐作品:陈培勋的《新潮逐浪高》、蒋国基与谢鹏的《雷峰塔遐想》、周成龙的《挂红灯》、关峡的《第一交响
赵小杰[6](2015)在《论雷峰塔的倒掉——中国塔的耐久性》文中认为本文与鲁迅先生杂文《论雷峰塔的倒掉》同名,以雷峰塔的倒掉为由头,从建筑耐久性角度对中国塔进行论证。不是从中国塔的层数与檐口数的关系,而是从材料、工艺等与耐久性有关的要素按年代顺序进行了梳理,梳理出现存中国塔的特点。用穿越的方法重新设计了雷峰塔。
任聪颖[7](2015)在《湖上常留处士风 ——晚清民初的西湖隐逸文学研究》文中指出西湖隐逸精神是西湖文化多元内涵的重要一端,从唐宋至清代发展不辍。逮及晚清民初,由于时代变迁、社会转型等缘故,此精神与前代相比产生较多新变。本文即以此为论题,结合西湖山水志书、与西湖相关者的诗文别集等材料,试图绘出这一历史阶段西湖隐逸文学发展的轨迹,深味西湖隐士的文化心灵,既而解决隐逸文化与社会转型、传统消亡的关系等问题。文学文本是论述的依托,文化考量则是论文的主题。论文分四章。第一章叙述在太平军攻夺杭州对西湖士人隐居场域的破坏及隐士对战乱的回应,隐士诗词中对乱离的书写蕴含着文化忧患意识。这是西湖文化从丧乱走向复振的时代背景,也为下文西湖隐士的文化功业张本。第二章主要通过丁申、丁丙文澜补阙和薛时雨、俞樾讲学传道等史实来凸显怀抱隐逸理想的士人对战后西湖文化恢复的重要意义,隐士结社之风的兴盛也推动了西湖文化的复苏。当湖山风物恢复旧观后,他乡、异族的诗人来此游赏,受到隐逸精神的影响而萌生隐遁之志。第三章即以此为主题,并附及北京诗人胡俊章编辑《西湖诗录》等内容,由此可见异乡隐士对西湖文学的贡献。辛亥革命后,杭州隐逸文化的中心有从西湖转向西溪的趋势。第四章以遗民诗人在西湖、西溪的文化活动为研究重点,将陈三立、周庆云作为研究个案讨论遗民守护文化命脉的意义,兼及西湖隐逸传统对新文化运动的回应。晚清民初的湖山隐者作为守护西湖传统的主体,其身份尤须辨明。是否具有隐居的动机与隐居的事实是判断的关键。文中与西湖有关的某些士人一般不被视为隐士,是由于其心迹没有得到足够的体认。本文通过诗文对其隐居的志行作了详细的考察,向其心灵世界的开掘亦是颇为深入的。
张祖群[8](2013)在《试论文化遗产雷峰塔的“倒塌”机理》文中研究指明雷峰塔倒掉的物理机制实际上是由四种因素决定的:东方砖木结构的建筑物理年限一般是二百年左右,屡次的修建改变了它的内部结构,历次兵火对雷峰塔产生了致命的伤害,奇特的民俗为雷峰塔披上了一层迷信的外衣。对于东方土木结构建筑而言,文化遗产的年限分析框架为"建筑本质+多次维修+兵火+民俗",自然损毁与人工损毁共同作用。一般来说,自然损毁是内因,人工损毁是外
方奕[9](2010)在《本土化视野下的新世纪中国长篇小说》文中研究指明新世纪是一个新纪元的开始,它标志着人类历史进程又翻开了崭新的一页,也预示着中国文学的发展跨入了新的时期。全球化语境下,随着中国综合国力和文化地位的稳步攀升,新世纪文学也呈现出一些新的质素。面对西方文学这一强劲的“他者”,中国作家的心态渐趋平和,也不再亦步亦趋地竞相仿效;他们试图摒弃对西方的依附心理,摆脱焦虑和彷徨,走出影响的阴影,重新发掘本土自身的魅力内质,创作了一批与本土资源、中国经验、文化传统、古典形式有着深层联系的长篇小说。这些小说在写作资源、艺术源流、主题呈现、表现对象、创作技巧、文体形式、叙述结构、语言类型、精神气质、美感神韵等诸多方面,体现了一些不同于以往长篇小说创作的新趋向,并共同建构着中国本土化的文学图景;在一个新起点上,为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文学自主性与独创性的生长提供了契机,也为中国文学走向世界以及参与全球价值体系的构建铺开了道路。然而不可否认,这种较为积极的反思和挖掘的背后,实际仍潜隐着一个巨大的参照系,那就是西方文学。毋庸置疑,我们是在西方语境的强势影响下来重新思索本土化问题,并考辨西方化比照下本土元素凸显的深层意义的。长久以来,中国文学对西方文学始终若即若离,一方面,理智要求我们对其敬而远之,另一方面,我们又无法真正摆脱它的牵绊,这是中国文学及其本土化实践所难以规避的尴尬状态。由此生成的文本往往呈现出带有西式底色的本土化特质,本土性与西方性的因素互相纠缠、牵扯、嫁接,并在冲突与融汇中构成动态样式,达到一种否定之否定的辩证。也就是说,本土化决非纯粹的本土化,它是与西方因素相互纠结或冲撞着的一种动态整合过程,是全球化境遇下中国文学的一种重整方式,而这种重整仍与西方文学有着千丝万缕的暧昧关联。对此,我们必须有清醒的认识,而这种复杂性也是本文探究的重点之一。论文正是基于以上复杂情形,具体考察新世纪长篇小说回归传统、持守本土这股创作潜流的总体特征、具体表现及其价值意义。笔者从浩瀚的新世纪长篇小说中选取本土性浓厚的作品(尤其侧重于乡土题材的小说),以“本土化”为切入点,建构全新的理论框架将之囊括其中,并深入探析新世纪长篇小说本土化的特点、问题、复杂性纠缠的状况及其对新世纪文学的启示。整篇论文从文本与理论两个向度出发,用理论带动作品,以文本细读充实、丰富、深化理论框架,争取达到理论与作品互动互补的效果。论文共分四章,前有导言,后有结语。导言部分阐明论文的选题价值、创新点、研究现状、写作思路和方法;第一章建构文学“本土化”理论的整体框架;后三章以“本土化”为视角,分别从表现内容与艺术形式两方面对新世纪长篇小说展开评说,分析其本土化的文本表现及复杂状态;结语部分总结新世纪长篇小说本土化的特质、问题及启示等。第一章“本土化”与新世纪中国长篇小说。本章结合探源和发生学方法,重点溯源“本土化”概念,回顾20世纪中国文学的“本土化”历程,勾勒新世纪中国长篇小说的本土化趋向。第一节主要考察“本土化”话语,从“本土”、“本土化”、“文化本土化”等方面延伸,进而厘定“文学本土化”的内涵与阐释维度,并探明全球化语境下“本土化”生成的历史必然性。文学“本土化”代表的决不是纯粹原汁原味或自我封闭的文学,它是指弱势主体的文学在受到强势客体文学的刺激和冲击之后产生的一种重整反应,是本土文学的自我想象和内在建构。它不是结果,而是过程,意为由“非本土”状态变为“本土”状态或者将原属于“本土”的要素开掘出来。作为一种动态行为过程,文学“本土化”通过强调、发掘弱势主体中某些被遮蔽的文学质素,或者转变、内化强势文学的元素以融入自身的方式,来重申本土性之价值所在。对“本土化”的强调,似乎是全球化语境下弱势文学发展进程中必然发出的一种强音,它与传统性、现代性、西方性、本土性等关键词都密切相关。第二节则以“本土化”为切点,梳理20世纪中国文学史,指出探讨中国文学在各个历史时期是如何处理本土性与西方性之间的关系的。“本土化”问题关乎中国文学的现实困境与未来前景,“本土化”与反本土化之间的抗争也构成了中国现当代文学叙事的内部张力。第三节为“新世纪文学”合法性证明的同时,指明新世纪中国长篇小说所呈现的一种重要趋向:“本土化”,并分析其自主性生长与尴尬境遇。新世纪长篇小说旨在建立一种基于中国生活、中国经验、中国文化、中国形象的本土化叙事,记录中国走向现代化的曲折道路,展现本土文化长盛不衰的生命力及其与西方性的交糅与碰撞,并创造足以丰富全球文学画卷的独特艺术形式。只是这种努力依然伴随着西方文学的介入和影响,并不可避免地形成了中国文学“本土化”的悖论性存在。第二章“本土”资源的纵深寻觅。本章主要以理论解读与文本分析为研究方法,从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综合视角,论述新世纪中国作家对“本土”资源的纵深寻觅,从新编神话传说、重温传统文化、探秘中国人心等方面细化,分析本土资源是如何介入小说并与文本内质相互糅合的,以及它在新世纪文化语境中复归的样态与身份的尴尬。本土资源,指根植于一个国家和民族深层的文化传统、创作素材、艺术灵感、精神传承等。长久以来,中国文学创作都不同程度地受到西方文学资源泛滥的困扰,似乎无法轻松地跳出西方经验与艺术形式的模子。中国也一直充当着“被启蒙”的角色,只如饥似渴地咀嚼着西方经典,却忽视了对本土创作资源的利用,成了艺术精神的流浪儿。那么,如何扭转这种失语的尴尬,如何使本土资源在全球化语境中重获阐释,焕发精神生命的内在光辉,这正是新世纪长篇小说予以反思和回应的向度之一。本章第一节分析了新世纪“重述”系列小说在“看”与“被看”悖论下的创作样态,以及本土韵味与现代技巧交错一体的呈现形式,探讨“重述”这种叙事行为对本土资源运用问题的启示性。第二节回眸中华传统文化,从儒释道的深层复归、文化衰落与精神远逝、乌托邦迷梦的复活三个角度,展示传统文化在现代化进程中的传承与裂变。传统资源和文化精神始终是作家不可或缺的灵感来源,新世纪以来,作家们改变仰视“他者”的姿态,逐渐回拨视线,深情回望传统,重新召唤本土文化资源或关注传统精神之远逝。第三节展现了新世纪长篇小说对中国国民性和中国人心的诠释。这一人心的探问,承接了20世纪中国文学重视国民性剖析的传统,同时更注重本土色调和东方味道,强调中国人独有的文化心理结构与东方式思维习惯,为中国人性的描绘作了详尽的图释。第三章“本土”经验的深度拓展。本章以文本细读为主,从微观视角重点阐述新世纪长篇小说对“本土”经验的深度拓展,并以寻踪异域、乡土呈现为结点,串联起中国经验在不同本土空间中的叙事轨迹与精神延展。“本土经验”,特指生发于中国本土的独特经验,它包括一系列的人事物象、历史风俗、生存境遇、情感体验、文化心理等。新世纪以来,中国作家越来越注重拓展本土经验,这种开拓在广度、深度及美学意义上与20世纪相比,皆有不同程度的突破,尤其在边疆和乡土领域可谓独领风骚。本章第一节阐明了新世纪寻踪异域,发掘边疆资源的创作实绩。随着一批融边疆特殊人文风貌、文化精神、情感内蕴的长篇小说的出现,聚焦边疆的创作趋势持续升温,为丰富本土经验注入了勃勃生机。这些小说放眼边疆,饱含感情地倾情书写,展示了中国边疆在现代性进程中的坎坷变迁以及人们的内心挣扎。第二节则以新世纪乡土呈现为核心,揭露乡土中国的衰败之象。新世纪乡土小说以“村落”为聚焦点,集中显示了现代化转型下的乡村悲喜剧以及乡土中国的生存遭际,探析乡土叙事的终结与日常村庄世界的建构,折射出中国乡土世界的现代精神境遇与存在困境。第四章“本土化”形式建构与审美现代性。以审美现代性的形式建构为轴,解析新世纪长篇小说在文体结构、艺术精神、叙事语言等方面的“本土化”体现,重点探明传统艺术形式与西方现代技巧相互纠缠又互动相生的复杂状态。西方文学资源一直在中国文学界独占鳌头,传统叙事元素却备受冷落,新世纪以来,这种状况已有所改观。在探索长篇小说艺术形式时,中国作家开始以“回望”的方式经营自己的园地,从本土积淀与写作风格入手,向传统资源和艺术形式寻求灵感,尝试以回归和创新的双重姿态构筑中国文学的新形象,拓展长篇小说的审美现代性,抒写本土化中国文学的最新表达图式。然而,在此过程中,中国作家并不能完全弃西方现代技艺于不顾,而只徜徉于本土艺术创建中,他们仍会或多或少地受到西方性的影响,并于创作中无意识地表现出来,造成本土性与西方性相糅合的文本效果。本章第一节从文体结构的角度,探究传统形式的现代更迭,其中重点剖析了“大珠小珠落玉盘”的片断连缀式与“旧瓶装新酒”的古为今用式,后者包括章回体、凤头猪肚豹尾、纲鉴体、絮言体、诗经体、生活流式、对话式七种文体形式,这些都是在传统文本结构的基础上,结合现代艺术技巧所创造的。第二节从艺术内质的角度,以再现母语的魅力和诗性以及剖析天人合一的叙事模式为契点,阐析了新世纪长篇小说独特的古典美学神韵与精神气度。
韩晓时[10](2010)在《旅游名胜中的民间传说》文中指出名胜是古迹或风景着名的地方,它常常成为人们乐于旅游的地方,所以,许多的名胜又可以称之为"旅游名胜"。像北京的长城、故宫,杭州的西湖,西安的秦始皇陵,云南的西双版纳等都是着名的旅游胜地。
二、历尽沧桑的雷峰塔(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历尽沧桑的雷峰塔(论文提纲范文)
(1)清代晋商与中路梆子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三、研究方法 |
四、创新点与不足 |
第一章 晋商的发展轨迹与中路梆子的形成 |
第一节 晋商的发展轨迹 |
第二节 清代中路梆子的形成发展 |
第三节 晋商的戏剧情结 |
第二章 清代晋商对中路梆子的推动 |
第一节 修建戏楼会馆,传播戏曲艺术 |
第二节 出资创立戏班,培养戏曲人才 |
第三节 革新演出形式,排演戏曲剧目 |
第三章 中路梆子对晋商文化的传播 |
第一节 中路梆子中的商人形象 |
第二节 中路梆子中的商人经营理念 |
第三节 中路梆子丰富了商人的精神世界 |
第四节 中路梆子对晋商行商的推动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所获研究成果 |
致谢 |
(2)《中国旅游地理》第四章汉译英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选题背景 |
1.2 文献综述 |
1.3 研究意义 |
1.4 内容概述 |
第二章 文本分析与翻译过程 |
2.1 原文语言特点 |
2.1.1 词汇特点 |
2.1.2 句式特点 |
2.1.3 篇章特点 |
2.2 翻译过程 |
2.2.1 译前准备 |
2.2.2 理解与表达 |
2.2.3 译后校对 |
第三章 案例分析 |
3.1 词汇翻译 |
3.1.1 四字格翻译技巧 |
3.1.2 词性转换 |
3.1.3 增补词语 |
3.1.4 省略词语 |
3.2 长难句的翻译 |
3.2.1 意合与形合的转换 |
3.2.2 语态的转换 |
3.2.3 按原句顺序翻译 |
3.2.4 逆原句顺序翻译 |
3.2.5 调整句子顺序 |
3.2.6 分译法 |
3.3 语篇翻译 |
3.3.1 文本衔接 |
3.3.2 文体对等 |
第四章 结束语 |
4.1 主要收获 |
4.2 不足之处 |
4.3 努力方向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
致谢 |
(3)昆剧俗创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昆剧俗创戏的概念 |
第一节 昆剧俗创戏的含义 |
第二节 昆剧俗创戏相关名称 |
第二章 昆剧俗创戏的发生与发展 |
第一节 俗创戏的发生:明中叶至清早期 |
第二节 俗创戏的发展:清乾隆时期至光绪末年 |
第三节 俗创戏的复苏:清末至民国 |
第三章 昆剧俗创戏的剧目 |
第一节 昆剧俗创戏存目 |
第二节 创作手段 |
第三节 题材类型 |
第四章 昆剧俗创戏的艺术新变 |
第一节 审美趋俗化 |
第二节 人物典型化 |
第三节 剧本舞台化 |
第五章 昆剧俗创戏的价值及其当代传承 |
第一节 昆剧俗创戏的价值与启示 |
第二节 昆剧俗创戏的当代传承 |
结语 |
附录 昆剧俗创戏剧目提要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
致谢 |
(4)张爱玲小说与心理现实主义写作(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意义及应用背景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第三节 主要研究内容 |
第一章 张爱玲小说心理现实主义的背景及成因 |
第一节 心理现实主义概述 |
第二节 张爱玲心理现实主义的源泉 |
第三节 张爱玲心理现实主义的接受环境 |
第二章 张爱玲小说创作的心理现实化 |
第一节 带有张爱玲心理特质的人物心灵性格 |
第二节 心理结构与情节结构并行发展 |
第三节 独特的环境描写 |
第三章 张爱玲小说创作的现实心灵化 |
第一节 从小说三要素看现实心灵化 |
第二节 无处不在的男女之爱 |
第三节 从美术、音乐等元素的运用看现实心灵化 |
第四章 张爱玲心理现实主义创作特有的内心临摹 |
第一节 静水深流的两性心理 |
第二节 万境归空的苍凉心理 |
第五章 张爱玲心理现实主义创作方法 |
第一节 注重细节刻画 |
第二节 外部环境描写衬托人物真实心理 |
第三节 情节结构与心理结构并行 |
第四节 多元化手法表现人物心理 |
第六章 张爱玲心理现实主义写作与传统现实主义、现代性的关系 |
第一节 对传统现实主义的扬弃 |
第二节 以最真实的状态走近现代性 |
第七章 张爱玲心理现实主义创作的价值与局限性 |
第一节 “淡极始知花更艳”的创作风格 |
第二节 极其浓厚的个人生活色彩和虚无主义倾向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后记和致谢 |
(5)笛乐声声慢 西湖未央情——笛子与乐队《雷峰塔遐想》述评(论文提纲范文)
一、新乐器遇上了老题材 |
二、传统技术的新运用 |
三、新常态下的老问题 |
1. 民族乐队的低音乐器问题 |
2. 民族器乐合奏的配器问题 |
3. 民族器乐作品的创作问题 |
(6)论雷峰塔的倒掉——中国塔的耐久性(论文提纲范文)
中国人为什么要建塔?塔的来源 |
中国塔的类型与优劣, 收分的作用 |
各种塔的倒塌、雷峰塔的简介与倒塌原因 |
假如时光能穿梭, 重修雷峰塔 |
(7)湖上常留处士风 ——晚清民初的西湖隐逸文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西湖隐逸精神的源头 |
(一) “湖山小隐”林和靖 |
(二) “大隐”与“中隐”之辨 |
二、西湖隐逸精神的流变 |
三、有关西湖隐士之文献及研究综述 |
(一) 撰写论文所依托的文献之简述 |
(二) 隐士文化之研究综述 |
(三) 近代西湖文化研究综述 |
第一章 庚辛之变中西湖隐士的抉择及对乱离的书写 |
一、乱离时代的湖山隐者:以蒋坦、魏谦升为例 |
二、亦官亦隐者的抉择:以江湜、戴熙为例 |
三、西湖隐士的战乱书写 |
(一) 围城惨祸的历史记忆 |
(二) 湖山风物与文化之殇 |
(三) 战后风俗之异变 |
(四) 湖山“原罪”之说 |
(五) 文化生命之挺立 |
小结 |
第二章 西湖隐士与庚辛之变后的西湖文化重建 |
一、丁申、丁丙对西湖文献复兴之贡献 |
(一) 丁氏昆仲的隐逸情怀 |
(二) 丁氏昆仲与文澜阁 |
(三) 丁氏昆仲的高隐理想与文化功绩在绘画中的投射 |
(四) 丁氏昆仲对乡邦文献之整理 |
二、薛时雨、俞樾与西湖书院文化之盛衰 |
(一) 薛时雨对西湖文化之珍护与栖隐湖山之想望 |
(二) 俞樾在诂经精舍安顿文化生命 |
(三) 俞樾泛湖游山的隐逸生活与隐士身份之辨 |
(四) 俞樾文化生命之魅力及其守护传统之努力 |
(五) 俞樾隐遁之地与文化理想的双重危机 |
三、西湖结社文化的复兴 |
(一) 湖舫吟社 |
(二) 西泠吟社 附湖舫、皋园修禊会 |
(三) 铁花吟社 附杭州驻防营结社之风的兴盛 |
(四) 吟社核心成员的隐逸情怀:以秦缃业、吴兆麟为例 |
小结 |
第三章 他乡异族之士向西湖隐逸精神的归化 |
一、彭玉麟对西湖隐逸文化的认同 |
(一)从中兴名将到西湖隐士——彭玉麟身份的转变 |
(二)小灭洲对小蓬莱——彭玉麟与俞樾文化心灵的投契 |
(三)前身许我是林逋——彭玉解的梅花之咏 |
二、李桓仕隐之心迹 |
(一) 李桓与曾国藩的政治恩怨 |
(二) 西湖隐逸精神对李桓心性的洗练 |
(三) 略述李桓的文化功业 |
三、少数民族诗人的隐逸理想与西湖文化 |
(一) 三多仕宦人生中的隐逸情结 |
(二) 宗室诗人宝廷与西湖的诗词情缘 |
四、胡俊章与《西湖诗录》 |
小结 |
第四章 民国初年西湖文化遗民在乱局中的坚守 |
一、民初西湖遗民诗人群落的建构与成形 |
二、陈三立的遗民心态与西湖文化精神 |
(一) 陈三立西湖诗在其隐逸人生中承先启后的意义 |
(二) 朱舜水遗民精神的隔代投射 |
(三) 古樟幽独之坚节与遗民精神相通 |
(四) 隐遁西湖时期散原诗心的平静与激越 |
三、儒商周庆云的隐逸理想及对西湖文化的贡献 |
(一) 周庆云的遗民立场与隐逸情怀 兼论灵峰补梅事 |
(二) 民国纪元后周庆云对西湖文化的功绩 |
(三) 略论周庆云的评价问题 |
小结 |
结语 |
主要参考文献 |
附录一:西湖纪游诗 |
附录二:南湖吟 |
后记 |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8)试论文化遗产雷峰塔的“倒塌”机理(论文提纲范文)
一、雷峰塔倒塌缘起与综述 |
二、雷峰塔倒掉原因 (机理) 的分析与对比 |
(一) 笔者分析雷峰塔倒掉的原因如下: |
1. 民间盛传塔砖可以驱病健身, 具有“辟邪”、“宜男”、“利蚕”的特异功能[7], 江南村姑多扣去塔砖, 回家做药引。 |
2. 雷峰塔倒掉的物理机制实际上是由四种因素决定的: |
(二) 与雷峰塔倒塌相似例子 |
(三) 雷峰塔的倒掉:秋雨论断 |
三、结语 |
(9)本土化视野下的新世纪中国长篇小说(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言 |
一、选题价值与创新点 |
二、研究现状之概况 |
三、写作思路及方法 |
第一章 “本土化”与新世纪中国长篇小说 |
第一节 文学“本土化”的理论建构 |
一、概念的溯源和厘定:从“本土”到“本土化” |
二、背景与话语的生成:全球化语境凸显“本土化” |
三、释义及其阐释维度:由文学“本土化”说开去 |
第二节 回望历史:20 世纪中国文学的“本土化” |
第三节 “新世纪文学”的自主性生长与尴尬境遇 |
一、“新世纪文学”命名的合法性证明 |
二、新世纪长篇小说的一种重要趋向:“本土化” |
第二章 本土资源的纵深寻觅 |
第一节 重述:想象的腾飞与寓意的变奏 |
一、“看”与“被看”的悖论语境 |
二、“故事新编”后的神话传说样态 |
第二节 回眸:传统文化的传承与裂变 |
一、儒释道的深层回归 |
二、文化衰落与精神远逝 |
三、乌托邦迷梦的复活 |
第三节 探秘:独特的中国之“心” |
一、重铸中华“狼图腾” |
二、“尴尬”或“风流” |
三、本土性的“深面孔” |
第三章 本土经验的深度拓展 |
第一节 寻踪异域:发掘边疆资源 |
一、民族百年与沧桑命运 |
二、水乳交融的藏地风情 |
三、灵魂飘散与心灵救赎 |
第二节 乡土呈现:颓败的村落之象 |
一、现代性转型与乡村悲喜剧 |
二、超越乡土启蒙叙事 |
三、建构日常村庄世界 |
第四章 本土化形式建构与审美现代性 |
第一节 文体结构:传统形式的现代更迭 |
一、片断连缀式:“大珠小珠落玉盘” |
二、古为今用式:“旧瓶装新酒” |
第二节 艺术内质:古典美学神韵的再现 |
一、母语魅力:汉语诗性及审美之维 |
二、天人合一:叙事转换和模式更新 |
结语 |
注释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后记 |
四、历尽沧桑的雷峰塔(论文参考文献)
- [1]清代晋商与中路梆子关系研究[D]. 李小娟. 西藏民族大学, 2021(08)
- [2]《中国旅游地理》第四章汉译英实践报告[D]. 毛文东. 上海师范大学, 2021(07)
- [3]昆剧俗创戏研究[D]. 陆文萱. 南京师范大学, 2020(07)
- [4]张爱玲小说与心理现实主义写作[D]. 董晓平. 吉林大学, 2019(10)
- [5]笛乐声声慢 西湖未央情——笛子与乐队《雷峰塔遐想》述评[J]. 田耀农. 人民音乐, 2016(06)
- [6]论雷峰塔的倒掉——中国塔的耐久性[J]. 赵小杰. 建筑与文化, 2015(05)
- [7]湖上常留处士风 ——晚清民初的西湖隐逸文学研究[D]. 任聪颖. 华东师范大学, 2015(10)
- [8]试论文化遗产雷峰塔的“倒塌”机理[J]. 张祖群. 美与时代(上), 2013(02)
- [9]本土化视野下的新世纪中国长篇小说[D]. 方奕. 山东师范大学, 2010(12)
- [10]旅游名胜中的民间传说[A]. 韩晓时. 辽宁省社会科学普及系列丛书8——辽海讲坛·第六辑(民俗卷), 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