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草间小黑蛛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白叁叶草,桃园,桃蚜,草问小黑蛛
草间小黑蛛论文文献综述
万年峰,季香云,蒋杰贤,黄开华[1](2013)在《桃园生草复合生态系统中桃蚜与草间小黑蛛种群的地统计学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地统计学原理和地理信息系统(GIS)分析了桃园生草模式下不同时期桃蚜Myzus persicae(Sulzer)种群和草间小黑蛛Erigonidium graminicola Sundevall种群的空间分布格局和空间相关性。结果表明,不同时期桃蚜和草间小黑蛛种群均存在较强的空间相关性,其理想的半变异函数曲线为高斯、圆型、指数或球型,其空间格局均呈聚集分布,变程范围分别为6.8630~12.0903 m、6.8630~12.6980 m,空间结构比例分别为0.0113~0.6546、0.0676~0.6129,表明桃园生草模式下桃树草间小黑蛛对桃蚜在空间位置上具有追随关系,对其种群数量的控制有较大作用,草间小黑蛛是桃蚜的优势天敌。(本文来源于《应用昆虫学报》期刊2013年02期)
雒珺瑜,崔金杰,张帅,辛惠江,王春义[2](2013)在《转基因棉花对草间小黑蛛生长发育及其相关酶活性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评估转基因抗虫棉花对天敌的安全性,用取食常规棉(中棉所49)、单价棉(中棉所45)和双价棉(2009002)的棉铃虫幼虫饲喂草间小黑蛛,采用酶联免疫和分光光度计法研究转基因抗虫棉对草间小黑蛛生长发育及其相关酶活性的影响。结果显示,与常规棉花相比,单价棉花使草间小黑蛛4~5龄幼虫发育历期显着延长,对其余龄期影响不显着;双价棉花对草间小黑蛛1~3龄幼虫发育历期影响不显着,4~5龄幼虫发育历期显着延长,6龄后大量死亡。2种转基因棉对草间小黑蛛体重及其体内外源蛋白含量的影响均不显着,除谷胱甘肽-转移酶和单价棉处理的过氧化物酶外,对其它相关酶活性亦无显着影响。(本文来源于《植物保护学报》期刊2013年01期)
王士军,李文香,杨雅仙[3](2012)在《草间小黑蛛人工饲料研制方法的新突破(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草间小黑蛛人工饲料的配方,实现其室内快速人工繁殖。[方法]以赵敬钊配制的全营养饲料溶液配方为基础,采用正交分解法,加入不同种类、不同比例的鲜活虫源,研制并筛选出草间小黑蛛能正常、快速生长发育的最佳新型饲料。[结果]最适合草间小黑蛛生长发育的饲料配方为:鸡蛋10ml,蜂蜜2g,蔗糖2g,复合维生素B1适量,维生素C1适量,水10ml,大青叶蝉5g,玉米粉适量。[结论]新型饲料的研制将为草间小黑蛛室内大规模扩繁提供物质前提。(本文来源于《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期刊2012年03期)
王士军,李文香,杨雅仙[4](2012)在《草间小黑蛛人工饲料研制方法的新突破》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草间小黑蛛人工饲料的配方,实现其室内快速人工繁殖。[方法]以赵敬钊配制的全营养饲料溶液配方为基础,采用正交分解法,加入不同种类、不同比例的鲜活虫源,研制并筛选出草间小黑蛛能正常、快速生长发育的最佳新型饲料。[结果]最适合草间小黑蛛生长发育的饲料配方为:鸡蛋10 ml,蜂蜜2 g,蔗糖2 g,复合维生素B1适量,维生素C1适量,水10 ml,大青叶蝉5 g,玉米粉适量。[结论]新型饲料的研制将为草间小黑蛛室内大规模扩繁提供物质前提。(本文来源于《安徽农业科学》期刊2012年07期)
王宝地,王士军,李文香,刘艳静[5](2012)在《草间小黑蛛对菜蚜和温室白粉虱捕食功能的比较》一文中研究指出室内研究了草间小黑蛛(Erigonidium graminicolum)雌成蛛对菜蚜(Lipaphis erysimi)和温室白粉虱(Trialeurodes vaporariorum)的捕食功能,结果表明,草间小黑蛛对菜蚜成蚜、若蚜及温室白粉虱1龄至2龄初若虫的捕食功能反应属于HollingⅡ型。瞬间攻击力(a)分别为0.689 2、0.538 6、0.512 6,日最大捕食量(1/Th)分别为33.23、9.57、9.35头。草间小黑蛛有较强的种内干扰反应,随着捕食者密度的增大,捕食作用率相应降低;对菜蚜成蚜的捕食作用率(E)与自身密度(P)的函数关系式为E=0.202 6P-0.343 0。相互干扰可降低草间小黑蛛对菜蚜的寻找效应,但对其捕食量影响不大。菜蚜和温室白粉虱若虫的混合种群中草间小黑蛛偏嗜菜蚜。(本文来源于《湖北农业科学》期刊2012年01期)
章金明,吕要斌,林文彩,黄芳,贝亚维[6](2011)在《十一种农药对小菜蛾的毒力及其天敌草间小黑蛛的安全性》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室内试验,评价了11种农药对3龄小菜蛾Plutella xylostella(L.)幼虫的毒性及其天敌草间小黑蛛的安全性。研究结果表明,苏云金杆菌、氟虫腈、溴虫腈、多杀菌素和丁醚脲对小菜蛾3龄幼虫的杀虫效果最好,致死率达100%;啶虫隆和巴丹效果次之,致死率分别为90.0%和87.5%。对于草间小黑蛛Erigonidium graminicolum(Sunderall)幼蛛,丁醚脲、苏云金杆菌、虫酰肼、啶虫隆的初始毒性和持续毒性均较低,接触药膜48h后致死率都低于30%;而对于草间小黑蛛成蛛,除阿维菌素、高效氯氰菊酯和巴丹外,其余8种农药毒性较低,死亡率低于20%;综合11种农药对小菜蛾和蜘蛛的毒性,苏云金杆菌、丁醚脲、多杀菌素的选择毒性最好,优先推荐在蜘蛛等天敌多的季节使用。(本文来源于《应用昆虫学报》期刊2011年02期)
马敏,张宾,李生才[7](2010)在《不同饥饿程度的草间小黑蛛的成蛛对甘蓝蚜的捕食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试验研究不同饥饿程度的草间小黑蛛雌、雄成蛛对甘蓝蚜的捕食作用。结果表明,草间小黑蛛雌成蛛在饥饿0h、24h、48h及雄成蛛在饥饿0h、24h条件下,对甘蓝蚜的功能反应属于HollingⅡ反应模型;而草间小黑蛛雌成蛛在饥饿18h、雄成蛛在饥饿18h、48h条件下,对甘蓝蚜的功能反应不属于HollingⅡ反应模型。不同饥饿程度对草间小黑蛛雌成虫1天的捕食量影响明显。草间小黑蛛雄成蛛未饥饿和饥饿18h、24h、48h的在N=50条件下,不同饥饿程度对草间小黑蛛雄成蛛1天中的捕食量影响不明显;在N=20,30,40,60条件下,不同饥饿程度对草间小黑蛛雄成蛛1天中的捕食量影响十分明显。草间小黑蛛雌、雄成蛛之间24h内捕食速度(V)之间差异不显着,其与时间段(X)间的模型分别为:V=2.72-0.89t+0.085t2和V=3.42-1.06t+0.092t2。草间小黑蛛雌、雄成蛛对甘蓝蚜的捕食量随(Na)随着时间(t)的变化,其模型分别为Na=60/(1+e2.86-0.21t)和Na=60/(1+e2.40-0.19t)。(本文来源于《吉林农业》期刊2010年11期)
陈向阳,吴边[8](2009)在《高羊茅草坪草间小黑蛛水平分布格局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了高羊茅草坪草间小黑蛛的水平分布格局,采用聚集强度的5种指数测定其空间格局。结果显示:①聚集强度指数为扩散系数C>1,久野指数CA>0,丛生指数I>1,聚块性指数Iw>1,负二项分布中的K>0,表明草间小黑蛛在高羊茅草坪水平分布为聚集格局。②通过Iwao和Taylor的线性回归分析方法得出了草间小黑蛛种群空间格局的特性为聚集型,且个体间相互吸引。(本文来源于《资源开发与市场》期刊2009年12期)
林海清,尤民生,陈李林[9](2007)在《草间小黑蛛的猎物定向机制初探》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室内研究了草间小黑蛛的猎物定向机制,试验结果表明草间小黑蛛雌蛛和雄蛛对强光都有强烈的正趋性,表明草间小黑蛛能利用光亮区的猎物较多这一线索,趋向于光亮区。草间小黑蛛雌蛛和雄蛛对于上方位的选择显着高于下方位,说明草间小黑蛛能利用害虫出现频率较高的线索趋向上方位。草间小黑蛛对颜色不敏感,表明它们没有利用猎物的寄主植物的颜色进行猎物的搜索。草间小黑蛛雌蛛和雄蛛对寄主植物的气味、害虫假眼小绿叶蝉和茶蚜的气味以及二者的复合气味的趋性与对照空气间均没有显着差异,说明草间小黑蛛并没有利用嗅觉对其猎物或猎物的栖境进行定向。(本文来源于《华东地区农学会学术年会暨福建省科协第七届学术年会农业分会场论文集》期刊2007-08-01)
毕守东,刘丽,高彩球,邹运鼎,曹传旺[10](2007)在《交叉变差函数表达的枣瘿蚊和草间小黑蛛的空间相关性》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地统计学中的交叉变差函数法对枣园中枣瘿蚊及其天敌草间小黑蛛种群的空间相关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5月21日至10月19日近5个月的枣树主要生育期阶段,除8月27日与9月21日草间小黑蛛与枣瘿蚊种群没有明显的空间相关性以外,其他各次尤其是5月30日与10月19日都充分表现出草间小黑蛛对枣瘿蚊在不同距离下的数量和空间的追随关系,再次证明草间小黑蛛是枣瘿蚊的优势种天敌。(本文来源于《安徽农业大学学报》期刊2007年03期)
草间小黑蛛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为评估转基因抗虫棉花对天敌的安全性,用取食常规棉(中棉所49)、单价棉(中棉所45)和双价棉(2009002)的棉铃虫幼虫饲喂草间小黑蛛,采用酶联免疫和分光光度计法研究转基因抗虫棉对草间小黑蛛生长发育及其相关酶活性的影响。结果显示,与常规棉花相比,单价棉花使草间小黑蛛4~5龄幼虫发育历期显着延长,对其余龄期影响不显着;双价棉花对草间小黑蛛1~3龄幼虫发育历期影响不显着,4~5龄幼虫发育历期显着延长,6龄后大量死亡。2种转基因棉对草间小黑蛛体重及其体内外源蛋白含量的影响均不显着,除谷胱甘肽-转移酶和单价棉处理的过氧化物酶外,对其它相关酶活性亦无显着影响。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草间小黑蛛论文参考文献
[1].万年峰,季香云,蒋杰贤,黄开华.桃园生草复合生态系统中桃蚜与草间小黑蛛种群的地统计学分析[J].应用昆虫学报.2013
[2].雒珺瑜,崔金杰,张帅,辛惠江,王春义.转基因棉花对草间小黑蛛生长发育及其相关酶活性的影响[J].植物保护学报.2013
[3].王士军,李文香,杨雅仙.草间小黑蛛人工饲料研制方法的新突破(英文)[J].AgriculturalScience&Technology.2012
[4].王士军,李文香,杨雅仙.草间小黑蛛人工饲料研制方法的新突破[J].安徽农业科学.2012
[5].王宝地,王士军,李文香,刘艳静.草间小黑蛛对菜蚜和温室白粉虱捕食功能的比较[J].湖北农业科学.2012
[6].章金明,吕要斌,林文彩,黄芳,贝亚维.十一种农药对小菜蛾的毒力及其天敌草间小黑蛛的安全性[J].应用昆虫学报.2011
[7].马敏,张宾,李生才.不同饥饿程度的草间小黑蛛的成蛛对甘蓝蚜的捕食作用[J].吉林农业.2010
[8].陈向阳,吴边.高羊茅草坪草间小黑蛛水平分布格局研究[J].资源开发与市场.2009
[9].林海清,尤民生,陈李林.草间小黑蛛的猎物定向机制初探[C].华东地区农学会学术年会暨福建省科协第七届学术年会农业分会场论文集.2007
[10].毕守东,刘丽,高彩球,邹运鼎,曹传旺.交叉变差函数表达的枣瘿蚊和草间小黑蛛的空间相关性[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