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破裂模式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冷龙岭断裂带,青藏高原东北缘,地基LiDAR,高分辨率遥感
破裂模式论文文献综述
姜文亮[1](2019)在《冷龙岭断裂带全新世破裂模式、大震复发特征研究及其区域构造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青藏高原东北缘发育有一系列走滑逆冲断裂带,冷龙岭断裂带恰位于其东部最前缘部位,是青藏高原东北缘一条非常重要的左旋走滑构造带,同时冷龙岭断裂带也是祁连—海原构造带的重要组成段落之一,其构造变形与地震活动也直接揭示了祁连—海原构造带对整个青藏高原东北缘构造变形的调整与传递作用。然而,同周围一系列具有强震构造背景的活动断裂(本文来源于《国际地震动态》期刊2019年09期)
徐添阳,琚宜文,黄骋,戚宇,朱洪建[2](2018)在《四川盆地南缘五峰—龙马溪组海相页岩压缩变形试验与破裂模式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页岩气勘探开发的关键是通过储层压裂技术形成大规模的裂隙网络,评价页岩储层可改造性是储层压裂技术的基础,岩石力学和变形特性与储层可改造性关系密切。在四川盆地南缘五峰—龙马溪组海相页岩宏微观特征观测的基础上,通过页岩单轴压缩变形试验,获得其岩石力学参数,结合所得应力-应变曲线及破裂形态分析,结果表明:页岩抗压强度和杨氏模量相对偏低、脆性特征显着;页岩具有单斜面剪切破裂及劈裂式破裂两种模式,其破裂模式决定于页岩层理和加载方向;页岩岩石力学性质与破裂模式受诸多因素影响,非均质性是其中最重要的影响因素。(本文来源于《中国科学院大学学报》期刊2018年04期)
姜文亮[3](2018)在《冷龙岭断裂带全新世破裂模式、大震复发特征研究及其区域构造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青藏高原东北缘发育有一系列走滑逆冲断裂带,冷龙岭断裂带恰位于其东部最前缘部位,是青藏高原东北缘一条非常重要的左旋走滑构造带,同时冷龙岭断裂带也是祁连—海原构造带的重要组成段落之一,其构造变形与地震活动也直接揭示了祁连—海原构造带对整个青藏高原东北缘构造变形的调整与传递作用。然而同周围一系列具有强震构造背景的活动断裂带相比,目前对冷龙岭断裂地震地质研究程度仍有待加强。有关冷龙岭断裂带晚更新世以来滑动速率的研究结果分布在很大的研究范围内,关于冷龙岭断裂带全新世活动习性与大震复发特征的研究也有待深入。有学者认为冷龙岭断裂带与金强河断裂、毛毛山断裂带与老虎山断裂共同构成“天祝地震空区”。发生在2016年与1986年的两次门源地震,造成该区地震地质研究形势更加严峻。对冷龙岭断裂带全新世破裂模式、大震复发特征进行研究,并明确其区域深部结构特征、地壳变形模式,综合构建冷龙岭断裂带及区域地震构造模型非常有必要,相关研究结果也将提升对冷龙岭断裂带及该区域地震活动性的认识,为冷龙岭及门源地区地震灾害防御提供重要依据。相关成果还可以促进对祁连—海原构造带整体地壳变形继承关系的认识,增强对该区第四纪地震构造环境与构造动力学特征的理解,更全面认识冷龙岭断裂带在青藏高原东北缘构造地位与意义。围绕以上科学问题,本论文主要联合卫星遥感与地基LiDAR技术,发展基于构造地貌高精度测量的活动断层定量研究方法。首先,为指导高分辨率遥感技术应用于活动断层及构造地貌定量研究,本论文将建立不同类型活动断层及相关构造地貌遥感影像识别标志,从解译标志精细结构与几何特征角度,深入解析断层与微地貌构造变形特征,建立不同类型活动断层、构造微地貌要素与影像解译标志之间的判别关系模式。其次,本论文将重点针对冷龙岭断裂带将构建典型断层断错地貌精细结构模型,匹配震前地貌标志并恢复断层破裂过程;估算断错地貌位移,采用位移概率密度法研究地震位移分布关系及断层破裂模式,厘定不同分段单次地震事件位移;结合断层全新世滑动速率的测定,明确其全新世大震复发特征。最后综合区域活动构造、地球物理与大地测量等资料,分析冷龙岭断裂带在青藏高原东北缘构造变形的调节机制与构造意义,探讨该区构造动力学特征。通过开展相关研究本,论文主要取得成果如下:(1)本文以构造地质学与构造地貌学理论知识为指导,基于不同精度的多源遥感影像,系统总结了遥感技术在活动断层与构造地貌调查方面的应用及发展现状,特别是与传统遥感地质调查之间的区别与联系。通过结合不同类型断层形成的力学机制,分别讨论拉张、挤压与剪切叁种构造模式下复杂多样的构造微地貌模型及其表现形式,通过对重要活动断裂上典型地貌特征遥感影像的分析,给出不同类型活动断层与构造地貌遥感判别标志及分析方法。对断层断错地貌、活动断层派生构造地貌、活动断层间接解译标志、非活动断层等多种要素遥感影像特征进行了系统分析,并给出活动断层、构造微地貌与遥感解译标志叁者间的关系模式。同时强调利用遥感资料研究活动断层时,需考虑不同类型断层形成构造地貌要素的多样性、相似性与迭加性,应根据遥感解译标志结合构造地貌模型及其形成的断层力学环境进行综合判定。(2)野外调查与遥感解译均发现,沿冷龙岭断裂带广泛分布一系列米级至数十米级规模的左旋断错冲沟、阶地、洪积扇、冰碛垄等。采用地基LiDAR对冷龙岭断裂带典型断错地貌开展高精度测量,对东部讨拉沟、柴隆沟与牛头沟叁处断错冲沟、阶地与洪积台地进行了重点研究。通过对柴隆沟四期次断错阶地精细结构的识别与分析,明确了断层活动、地层沉积与地貌剥蚀之间关系,恢复出断层破裂历史过程,并识别出四次古地震事件,通过对讨拉沟、柴隆沟多处错断地貌与地震位移的测量分析,初步认为冷龙岭断裂带符合准周期破裂模式。结合牛头沟断错阶地样品年代测试,得到冷龙岭断裂带东段全新世滑动速率约为6.6±0.3 mm/yr。(3)对如何基于高精度地形资料与高分辨率影像资料提取断错地貌标志进行了研究,分析了如何基于断错地貌标志恢复重构断层破裂过程,以及断错地貌影响因素等。在此基础上,本论文基于遥感影像及地基LiDAR资料提取出沿冷龙岭断裂带百余公里范围内叁百余处左旋断错地貌标志,包括断错冲沟、阶地、洪积扇、冰碛垄等,并估算出每处断错地貌全新世以来的累计位移。随后基于累计位移概率密度函数法,对冷龙岭断裂带东西段累计位移分布进行了统计分析。断裂东段位移密度峰值符合指数函数关系,据此识别出东段全新世期间发生约7次古地震事件,单次地震位错规模约8m。断裂西段累计位移分布自西向东逐渐增加,单次地震位移最西端约2~3m,东端约5~7m。冷龙岭断裂带东、西两段地震位移分布特征皆反映断裂带符合准周期特征破裂模式,且指示沿冷龙岭断裂带力学性质的变化,即东段为典型的左旋走滑运动,而西段左旋走滑运动强度要低于东部。根据断裂破裂参数之间经验统计公式,估算得到冷龙岭断裂带全新世期间发生的大震震级约在8.0级。通过对大震复发间隔进行重新估算,得到1218±132 yr的结果。冷龙岭断裂带与东部的金强河、毛毛山、老虎山及海原断裂同属千年复发间隔级别的活动断裂带。(4)针对2016年发生的门源北部Ms6.4级地震,利用Sentinel-1A升、降轨两组雷达数据通过干涉处理得到该地震同震形变场,结合余震精定位对发震断层破裂机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2016年门源地震发震断层为冷龙岭断裂带北侧的次级断层而非南侧的主断层,地震导致次级断层两侧地层发生向上背斜式变形。基于InSAR形变场与最优位移分布模式的反演结果,也揭示2016年门源地震的同震位移主要分布在8~11km深度范围内,其中最大滑动位移0.45m分布在9.5km深度,累计地震矩达到9.9×10~(17)N×m,矩震级约Mw5.9。综合分析冷龙岭断裂带几何结构、地震分布以及断层力学性质可知,造成2016年与1986年两次地震性质不同且与冷龙岭主断裂性质也差异很大的原因在于冷龙岭主断层与分支断层的构造组合样式。两次门源地震分别发生在北侧次级断层的两个端点部位,其中次级断层东部终端向主断裂弯曲交汇平面上形成左行右阶构造样式,次级断层西部终端向主断裂弯曲交汇平面上形成左行左阶构造样式。在断裂带左行走滑环境下,在断裂的弯曲部位形成剪切挤压变形和剪切拉张变形,因此导致两次门源地震断层破裂性质分别表现出挤压和拉张特征,两次强震活动共同反映出冷龙岭活动断裂带整体以左行走滑运动为主。(5)本文使用地球物理场与大地测量资料,对冷龙岭断裂带及其周边区域精细地壳结构与构造变形模式进行研究,综合构建该区活动断层结构模型,以揭示该区大震构造背景。基于重力资料的研究结果表明冷龙岭断裂带所在构造带是青藏高原东北缘一条非常重要的大型地质与地球物理场边界,重力异常场源深度延伸至下地壳及更深部位,异常分布与地质体及构造带分布密切相关,且具有显着分区特征。戈壁—阿拉善块体与东部鄂尔多斯块体表现为大范围重力高异常,反映莫霍面埋藏较浅、岩石圈密度较高,为相对完整致密的刚性块体。青藏高原东北缘具有大范围重力低异常特征,且局部重力高、低异常呈相间平行排列,反映莫霍面较深、岩石圈密度较低,揭示了该区域在青藏高原北东向挤压应力下,地壳发生强烈缩短、增厚与褶曲变形,造成东北缘地壳非常破碎。通过GPS速度场结果可以发现,在北部受到戈壁—阿拉善块体及东部受到鄂尔多斯块体的共同阻挡作用下,青藏高原东北缘构造变形场发生顺时针旋转变化,这种现象同时反映戈壁—阿拉善刚性块体、华北克拉通刚性块体以及冷龙岭断裂带所处的青藏高原东北缘叁个块体,在分别受到北侧欧亚大陆板块、东侧太平洋板块和西南侧印度—青藏板块叁个相向方向的作用力在该青藏高原东北缘的碰撞之后,对该区共同挤压作用造成构造变形的复杂性及多样性。最后,本文构建了冷龙岭断裂带及周边区域地震构造及断层叁维结构模型。(本文来源于《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期刊2018-06-01)
刘文德[4](2018)在《基于声发射的岩石破裂模式分析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岩体破裂失稳问题一直都是国内外岩体力学研究的重点问题。岩土工程灾害的发生(如岩爆、岩质崩塌、岩质滑坡等)往往是岩石损伤破裂失稳过程的宏观表现,如何采用科学有效的技术方法系统深入地研究岩石破裂失稳过程中内部微破裂的动态演化规律,对理解和认识岩体破裂失稳机理和有效监测预警评估具有十分重要的研究意义。声发射检测作为一种新型的无损检测,其特点使其很适用于岩石破坏的动态安全检测、监测、完整性评价、早期损伤预警和失效预防。本文结合现场调查和室内试验,在广泛研读和总结归纳国内外相关研究结果的基础上,取南江县断渠滑坡和中江县垮梁子滑坡红层地区的泥岩和砂岩、青川大光包滑坡的灰岩和国道213石棉高速路口边坡花岗岩,利用XRD射线衍射试验,分析了4种岩石的矿物成分,通过MTS815 Flex Test GT岩石力学试验系统和声发射测试采集系统PCI-2,分析了4种岩石在不同加载条件下的声发射特性,用JCMS-Ⅲ b5706提出的参数分析法、混合高斯模型(GMM)和G-P分形理论研究了4种岩石在不同加载条件下的破裂模式。(1)花岗岩、灰岩、泥岩和砂岩的主要原岩分别为长石、白云石、石英和石英。花岗岩中长石和石英含量达到了95%,这些粗粒矿物使得花岗岩重度高,强度大。灰岩所含矿物单一,白云石含量达到了95%。红层地区的泥岩和砂岩石英所占含量分别为64%和47%,泥岩中出现了叁价铁离子赤铁矿,这是泥岩颜色为红色的主要原因,砂岩中出现了粘土矿物伊利石,斜长石含量比泥岩高20%。由于石英和长石这两种粗粒矿物的存在,导致其他矿物的衍射峰强度较低。正是由于岩石内部矿物组成成分含量等的不同,导致了各种岩石物理参数和强度、声发射特征等性质的差异。单轴加载岩石的的强度为排序为DH>DG>DN>DS_2,劈裂加载条件下4者的强度大小为PG>PH>PN>PS_2。(2)对4种岩石的单轴压缩和劈裂全过程中的应力-时间-事件数曲线、应力-时间-能量-累积能量曲线和时间-计数-振幅叁维柱状图进行了分析,发现单轴压缩条件下脆性岩石花岗岩和灰岩出现了“平静期”,而泥岩和砂岩却没有出现,劈裂加载条件下声发射事件的数量明显少于单轴加载条件下的,能量与时间轴呈叁角形分布,累计能量曲线均为阶梯上升。(3)根据JCMS-Ⅲ b5706提出的方法,得到单轴压缩和劈裂加载条件下花岗岩、灰岩、泥岩和砂岩声发射R_A-A_F散点分布图,发现在各时间段内4种岩石试样张拉裂纹区域呈现低A_F值对应高R_A值,剪切裂纹区域呈现低R_A值对应高A_F值的规律,这是张性裂纹和剪性裂纹破裂机制区分的重要声学表征。统计了花岗岩、灰岩、泥岩和砂岩在单轴压缩和劈裂条件下各加载阶段中张拉破坏和剪切破坏的声发射计数的数目以及各自所占的比例,定量给出了各破坏阶段张拉裂纹和剪切裂纹的比例。同时研究了应力增量为s=0.1s_c(s_t)的应力区间和以s=0.1s_c(s_t)为应力增量逐级递增的各应力阶段内累计的声发射事件叁维空间定位点的分布,揭示了花岗岩和灰岩试样在单轴压缩和劈裂加载破坏全过程中张拉裂纹和剪切裂纹的产生、扩展、模式、时空分布等一系列动态演化特征,红层岩石泥岩和砂岩采集到声发射事件数较少,不能精确的反映裂纹的扩展演化规律。(4)基于高斯混合模型(GMM)和移动平均滤波方法(MAFM),分析了单轴压缩下4种岩石在各加载阶段张拉裂纹和剪切裂纹的转变演化规律,同时给出了4种不同岩石各加载阶段剪切裂纹聚类和张拉裂纹聚类中心的R_A和A_F值,以及两类裂纹在各加载阶段所占的比例。研究发现剪切裂纹所占比例的最大值出现在(0.8~0.9)s_c的阶段,该时间段对应岩石加载过程中非稳定扩展阶段的中后期,剪切裂纹所占比例的最大值可以作为预测岩石破坏的前兆阈值。(5)通过G-P分形理论,得到单轴压缩和劈裂条件下4种岩石分形维数的原始数据与拟合回归直线在各加载阶段的相关系数在0.84和0.81以上,说明了4种岩石的破裂具有分形特征。在单轴压缩下红层地区的泥岩和砂岩的分形维数值明显的大于花岗岩和灰岩的,说明花岗岩和灰岩的声发射活动强于泥岩和砂岩。劈裂加载条件下的声发射分形维数值普遍大于单轴加载条件下的,这表明劈裂条件下声发射活动弱于单轴压缩下的声发射活动。整个加载过程中分形维数是一个先升维后降维的过程,在加载初期,岩石内部以微破裂、微损伤为主,它们的分布具有均匀性和随机性,声发射分形维数D较大,岩石表现为无序的结构,此后逐渐下降,在破坏时达到最小值,说明岩石内部无序向有序转变,岩石内部损伤持续增加,且由无序向宏观有序的破坏结构转化。声发射分形维数可以作为描述岩石力学行为和结构损伤的一项指标,它能很好的反映了岩石声发射活动空间分布的复杂程度。可以将获得的分形维数D作为描述岩石破裂的特征参数。(本文来源于《成都理工大学》期刊2018-05-01)
贾蓬,秦兵,王良,刘志超[5](2018)在《高轴向应力下围岩环状破裂模式及其影响因素》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厚壁钢桶约束的含预制孔洞模型的轴向加载试验,研究在有围压高轴向应力条件下,洞壁围岩的环状破裂模式及其影响因素.试验结果表明:环状破裂是从洞壁剪切破坏带相互交割处开始,向远离洞壁方向开展的以拉为主的破裂,其在洞壁附近近似平行于洞壁临空面.对于近距离双洞隧道,由于两洞间应力场迭加强烈,在高轴向应力下,环状破裂将环绕两洞,呈椭圆形发展;当两洞距离较远,两洞间应力场迭加较弱时,环状破裂带将分别围绕单洞扩展.环状破裂的形成及破裂带间距与洞壁曲率、隧道断面尺寸和岩石材料非均匀性有关.(本文来源于《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8年04期)
邓文学[6](2016)在《单轴条件下层状黑云变粒岩破裂模式及声发射试验》一文中研究指出层状岩石是一类比较特殊的岩石,比如部分沉积岩和变质岩都存在规律明显的层理结构,其岩石的各向异性显着。大量研究结果表明,层理相对岩石基质为弱面,对岩石的力学性质等存在显着的影响,也是工程岩体失稳的控制弱面,所以开展层状岩石力学特性试验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应用价值。本文基于7组不同层理倾角层状黑云变粒岩在单轴压缩条件下的声发射试验,研究了层理倾角、破裂模式与声发射撞击参数特征、声发射定位事件时空演化规律之间的关系,对于利用声发射手段深入揭示层状岩石破裂机制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论文的主要研究工作及结论如下:1.针对不同倾角层状黑云变粒岩开展单轴压缩条件下的声发射试验,对其变形、强度及破坏模式进行分析。2.基于层理倾角与波速关系,建立叁维的各向异性波速模型,将此模型代入网格搜索定位算法中,实现各向异性波速定位。3.分析不同倾角层状黑云变粒岩破坏过程中声发射撞击参数随时间的变化规律,研究层理倾角、破裂模式及岩石破坏过程的裂纹扩展速率特征、能量释放特征、破裂前兆特征、频谱组成之间的关系。4.分析不同倾角层状黑云变粒岩声发射事件的时空演化规律,并分析不同倾角试件的分形盒维数的演化特征,寻找其对分形盒维数前兆现象的影响规律。5.0~30°(部分45°)试件宏观上主要为拉破坏。细观上早期微裂纹以剪型为主,随应力水平升高转为拉型裂纹。主裂纹平行加载方向扩展,呈渐进扩展,层理对破坏不起主导作用;45~75°试件宏观上为沿层理的剪切破坏。细观上临近峰值应力水平,微裂纹有转为剪型趋势,主裂纹沿层理加速扩展,最终剪切贯通。剪切应力超过了层理抗剪强度导致破坏;90°试件宏观上为沿层理的劈裂破坏。细观裂纹机制转换趋势与低角度试件类似。临近峰值应力,主裂纹沿层理加速扩展,基质层压杆失稳是最终破坏的主要原因。(本文来源于《东北大学》期刊2016-06-01)
郭金萍[7](2016)在《震源破裂模式对近断层长周期地震动的影响及在云南地区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长周期地震动研究对于分析建筑物与结构物的破坏起到重要的作用。大地震中一些震害资料表明,高层,大跨度结构及储油罐等重要结构的破坏,主要是由于长周期地震动引起的。目前,利用运动学震源模型研究震源破裂模式会对近断层地震动的影响对于分析地震灾害分布特征,地震危险性特征,以及防震减灾特征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理论参考及应用价值。震源破裂模式有两层含义:第一层含义,根据破裂传播方式的不同,可分为单侧破裂模式、双侧破裂模式和圆盘自相似模式等;第二层含义,根据震源断层形态的不同,实际的震源破裂模式可以有共轭断层模式、级联断层模式等多种。本文围绕震源破裂模式和震源断层形态进行研究,探讨单一断层破裂模式与多断层破裂模式对实际地震动的影响。为了简明、有效地说明问题,本文建立了理想断层模型,研究了不同破裂传播模式的近断层地震动分布特征,并进行比较研究,揭示了破裂传播模式对近断层地震动的重要影响。为了说明复杂震源破裂模式对长周期地震动的重要影响,本文选取了鲁甸地震周围区域作为研究区,利用震源运动学初步反演模型,模拟了鲁甸地震叁种断层模型的波场传播过程。模拟结果表明:共轭断层模式比单一断层模式更接近于强震动观测结果,验证了共轭断层对地震动分布复杂性有重要影响。因此,长周期地震动数值模拟研究中要特别重视震源破裂模式的复杂性问题。为了说明具有复杂震源破裂模式的极罕遇地震、特大地震对近断层长周期地震动的影响程度,为云南地区未来的震害防御和应急备灾服务,本文在小江断裂带上设置了不同断层、不同震源破裂过程方案,研究了16种震源模型下小江断裂带及周围地区的地震动分布特征。这些设定地震的可能结果,可为该地区的灾害情景构建的备选方案提供参考。基于以上工作,本文取得的主要进展和成果有:(1)基于运动学震源模型,建立了单侧破裂、双侧破裂和圆盘形破裂等震源破裂过程的震源模型,利用有限差分方法,研究了不同破裂过程的地震动分布特征。(2)使用共轭震源模型对鲁甸地震进行了模拟,并将模拟结果同实际震害分布和实际地震台站记录进行了比较,从震源破裂形态的角度解释了鲁甸地震的复杂震害分布特征。说明了合理设定震源破裂模式对地震动模拟结果有重要影响,即使是一个6.5级的中强地震。(3)通过设定地震的方法研究了小江断裂带上如果发生大地震可能造成的灾害分布,设定了多种不同方案的大地震震源破裂过程,分析了每种方案的近断层地震动分布特征,并估计了在级联断层破裂的情况下,可能发生危险的城市,为小江断裂带及周边地区的震害防御和应急备灾工作提供了参考。(本文来源于《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期刊2016-06-01)
王朋涛,邵延秀,袁道阳,吴赵[8](2015)在《高分辨率航拍数据和古地震揭示党河南山北缘逆冲断裂破裂模式初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地震破裂的几何形态和同震位错是研究活动断裂上大震复发模式的重要基础数据,但目前,在世界范围内能给出精确的地震破裂图的实例很少,尤其是能给出在同一条断裂(段)连续地震的累积位错量的研究例子则更为稀少。历史记载和现今仪器记录中,几乎没有发现在同一断裂段上发生过2次及以上大震的报道,另外大部分古地震序列所揭示的古地震事件数量较少且不确定性大,而且能精确给出古地震事件的同震位错和发震时间的例子更少,极大地限制了大震复发模式的研究。前人根据高分(本文来源于《2015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论文集(二)——专题4俯冲带壳幔相互作用、专题5大陆地壳、岩石圈的构造演化与深部探测、专题6新构造与地质灾害》期刊2015-10-10)
钟建华,刘圣鑫,马寅生,尹成明,刘成林[9](2015)在《页岩宏观破裂模式与微观破裂机理》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对页岩组构特征、力学特征、裂纹和断口微观形貌特征的研究,揭示了页岩宏观破裂的微观机制、控制因素及其破裂模式。研究表明,页岩的宏观破裂受到组构特征、取心方向、围压等多种因素的影响,由页岩内部发育的孔隙和微裂隙扩展、合并、贯通而形成。宏观破裂模式包括剪切型破裂、拉张型破裂和滑移型破裂,微观上,微裂隙破裂主要包括剪切滑移型(Ⅱ型)、拉张型(Ⅰ型)两种类型。本质上,页岩的剪切破裂和滑移破裂都是由于微裂隙的剪切滑移破裂引起的,只因受页岩结构的影响表现出不同的破裂模式;拉张型破裂是由于微裂隙的张性扩展引起的。另外,宏观破裂过程中,微裂隙的剪切和拉张两种破裂共存,但对宏观破裂贡献大小不同。最后建立了页岩的破裂模式,即剪切型破裂、拉张型破裂和滑移型破裂,并从微观上解释了宏观破裂的微观机理。(本文来源于《石油勘探与开发》期刊2015年02期)
赵晓豹,姚羲和,龚秋明,何冠文,马洪素[10](2014)在《不同切深条件下滚刀线性侵入实验中岩石破裂模式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北京工业大学自主研制的大型机械破岩实验平台,研究了北山花岗岩在单个滚刀不同切深(贯入度)单次作用下的岩石破裂情况。实验采用直径17英寸(432 mm)的常截面盘形滚刀,对尺寸1 000 mm×1 000 mm×600mm的花岗岩试样进行了不同切深的侵入实验。基于实验观察和裂纹数字化处理结果,对岩样的破裂情况进行了分区;同时对各区的波速和回弹指标进行了测试,发现破裂各区内的指标存在明显差异;实验还发现,不同切深条件下,岩石中破裂各区的面积有明显增加,但相应区域的指标变化并不显着。(本文来源于《第5届废物地下处置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期刊2014-08-24)
破裂模式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页岩气勘探开发的关键是通过储层压裂技术形成大规模的裂隙网络,评价页岩储层可改造性是储层压裂技术的基础,岩石力学和变形特性与储层可改造性关系密切。在四川盆地南缘五峰—龙马溪组海相页岩宏微观特征观测的基础上,通过页岩单轴压缩变形试验,获得其岩石力学参数,结合所得应力-应变曲线及破裂形态分析,结果表明:页岩抗压强度和杨氏模量相对偏低、脆性特征显着;页岩具有单斜面剪切破裂及劈裂式破裂两种模式,其破裂模式决定于页岩层理和加载方向;页岩岩石力学性质与破裂模式受诸多因素影响,非均质性是其中最重要的影响因素。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破裂模式论文参考文献
[1].姜文亮.冷龙岭断裂带全新世破裂模式、大震复发特征研究及其区域构造意义[J].国际地震动态.2019
[2].徐添阳,琚宜文,黄骋,戚宇,朱洪建.四川盆地南缘五峰—龙马溪组海相页岩压缩变形试验与破裂模式研究[J].中国科学院大学学报.2018
[3].姜文亮.冷龙岭断裂带全新世破裂模式、大震复发特征研究及其区域构造意义[D].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2018
[4].刘文德.基于声发射的岩石破裂模式分析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8
[5].贾蓬,秦兵,王良,刘志超.高轴向应力下围岩环状破裂模式及其影响因素[J].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
[6].邓文学.单轴条件下层状黑云变粒岩破裂模式及声发射试验[D].东北大学.2016
[7].郭金萍.震源破裂模式对近断层长周期地震动的影响及在云南地区的应用[D].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2016
[8].王朋涛,邵延秀,袁道阳,吴赵.高分辨率航拍数据和古地震揭示党河南山北缘逆冲断裂破裂模式初步研究[C].2015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论文集(二)——专题4俯冲带壳幔相互作用、专题5大陆地壳、岩石圈的构造演化与深部探测、专题6新构造与地质灾害.2015
[9].钟建华,刘圣鑫,马寅生,尹成明,刘成林.页岩宏观破裂模式与微观破裂机理[J].石油勘探与开发.2015
[10].赵晓豹,姚羲和,龚秋明,何冠文,马洪素.不同切深条件下滚刀线性侵入实验中岩石破裂模式研究[C].第5届废物地下处置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