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飞行疲劳及其研究进展(论文文献综述)
赵良友[1](2020)在《桦褐孔菌醇提物的毒性评价及其代谢组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桦褐孔菌[Inonotus obliquus(Fr.)pilat]属真菌门(Fungus)、担子菌亚门(Basidiomycotina)、层菌纲(Hymenomycetes)、多孔菌目(Aphyllophorales)、锈革孔菌科(Hymenochaetales)、褐卧孔菌属(纤孔菌属)(Inonotus),是一种珍稀名贵的药用真菌,主要寄生于白桦、银桦、榆树、赤杨等阔叶树的树皮下或上述树木砍伐后的枯干上,属生长于寒带的珍贵木腐菌。目前,国内外学者对桦褐孔菌在抗肿瘤、免疫调节、降血糖、降血脂、抗氧化、抗疲劳等多方面的药理学作用进行了初步研究,但针对桦褐孔菌的生物安全性及其毒性、毒理机制的研究仍停留在一般毒性评价水平,缺乏对毒性机制的探讨,且与桦褐孔菌毒性关系密切的小分子代谢产物和代谢通路的改变等机制信息尚未明确,因此有必要开展进一步的毒性机制研究。本研究在应用传统毒理学研究方法的同时结合代谢组学技术,通过桦褐孔菌醇提物重复给予SD大鼠的毒性特点,探寻其毒性靶器官,并利用代谢组学技术等系统毒理学方法研究了桦褐孔菌醇提物的毒性机制。本研究,一方面,利用传统毒理学方法,研究桦褐孔菌醇提物重复给药的毒理学效应,揭示桦褐孔菌醇提物的潜在靶器官,其主要内容包括:桦褐孔菌醇提物对SD大鼠体重、摄食量和脏器系数的影响、临诊血液学、血清生化学和尿液相关指标的影响、及器官组织病理学变化的影响等;另一方面,利用现代代谢组学技术,从小分子代谢产物分析入手探讨桦褐孔菌醇提物的毒性作用机制;最后将传统毒理学研究结果和代谢组学研究结果有机的进行整合并加以分析,从而获得桦褐孔菌醇提物的毒性作用特点和毒性机制信息。通过本研究的实施,首先,将获得有关桦褐孔菌醇提物重复给药的毒性特点和毒性机制等毒理学资料;其次,将为建立桦褐孔菌醇提物的安全性评价标准提供科学依据,为探索桦褐孔菌醇提物毒理学的研究方法积累实践经验。方法:根据ICR小鼠单次灌胃给予桦褐孔菌醇提物毒性试验LD50为5865mg/kg体重,人临床拟用日剂量:1000mg/d(13mg/kg体重)及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2014年5月颁发的《药物重复给药毒性试验技术指导原则》,桦褐孔菌醇提物按大鼠给药容积(1ml/100g体重)及每天给药频率(1次/天)折算设计三个剂量组,分别为500、1000、2000mg/kg/d(约为临床拟用日剂量的38.5、77、154倍),一个溶剂对照组(同体积的纯水)。每组20只SD大鼠,雌雄各10只,每日灌胃给药1次,每周给药7天,连续给药十三周。试验期间对大鼠的外观、行为、体重、摄食量等各项指标进行检测,分别于给药十三周结束进行血液学、血液生化学及尿常规等各项指标检测,并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和代谢组学研究。结果:(1)桦褐孔菌醇提物对SD大鼠临诊主要症状的影响与对照比较,桦褐孔菌醇提物各给予雄性SD大鼠,其摄食量均不同程度减少,其中给药后2~4、6、7和9~13周差异显着(P<0.05)或极显着(P<0.01)。高剂量给予雄性SD大鼠,其体重不但不同程度的低于未给药的对照大鼠,而且程度不同的低于桦褐孔菌醇提物低剂量和中剂量给予大鼠,其中给药后第2、4和10~13周差异显着(P<0.05)。桦褐孔菌醇提物各给予SD大鼠,其脾脏脏体比均显着(P<0.05)高于对照大鼠。桦褐孔菌醇提物给予雄性SD大鼠脏体比除肾上腺外,其余被检器官脏体比均程度不同的较对照大鼠有所增加。睾丸和附睾脏体比,桦褐孔菌醇提物各给药SD大鼠均显着(P<0.05)或极显着(P<0.01)高于对照大鼠,且高剂量雄性大鼠睾丸脏体比又明显(P<0.05)高于低剂量和中剂量给予大鼠;桦褐孔菌醇提物给予雌性SD大鼠,其子宫脏体比中剂量和高剂量组均显着(P<0.05)或极显着(P<0.01)高于对照组和低剂量组,且高剂量组又明显(P<0.05)高于低剂量组。桦褐孔菌醇提物各给予SD大鼠被检脏器的脏脑比均不同程度的较对照大鼠增加,其中肝脏脏脑比明显(P<0.05)高于对照大鼠。雄性SD大鼠睾丸脏脑比,高剂量给予大鼠显着(P<0.05)高于中剂量大鼠;雌性SD大鼠子宫脏脑比,中剂量和高剂量给予大鼠均显着(P<0.05)或极显着(P<0.01)高于对照和低剂量给予大鼠。(2)桦褐孔菌醇提物对SD大鼠临诊主要理化指标的影响除桦褐孔菌醇提物高剂量给予雄性SD大鼠,其尿液白细胞和p H两项指标与中剂量给予大鼠比较显着性降低(P<0.05),桦褐孔菌醇提物高剂量给予雌性SD大鼠高剂量组,其尿液白细胞数量与对照大鼠比较显着(P<0.05)降低外,其余各组之间未见显着差异(P>0.05)。桦褐孔菌醇提物给予雄性SD大鼠,其血液RBC、WBC数量随给药剂量的增大呈增加趋势,而MONO百分数随给药剂量的增大呈降低趋势;雌性SD大鼠给予桦褐孔菌醇提物后,其血液MCV、MCH、RET值随给药剂量增加显着增高,NEUT百分比桦褐孔菌醇提物高剂量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和中剂量组,LYMPH百分比桦褐孔菌醇提物高剂量组程度不同的低于对照、低剂量和中剂量给予组,MONO百分比随给药剂量增加明显降低。桦褐孔菌醇提物给予SD大鼠,其血液凝血因子均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桦褐孔菌醇提物给予SD大鼠,其血清TG和CHOL含量虽然低于对照大鼠,且其值变化与桦褐孔菌醇提物剂量呈现一定的负相关,但均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桦褐孔菌醇提物各给予大鼠,其血液TBIL、TP、ALB值低于对照大鼠,其中,除高剂量给予雄性SD大鼠TBIL值、中剂量和高剂量给予大鼠ALB值显着(P<0.05)低于对照大鼠外,其余各组之间统计学差异均不显着(P>0.05)。桦褐孔菌醇提物给予SD大鼠,高剂量给予大鼠,其血清CK值显着(P<0.05)低于其余各组大鼠,而AST值显着(P<0.05)低于对照大鼠,其余均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桦褐孔菌醇提物给予SD大鼠,其血清Crea含量与对照组比较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其中低剂量给予雄性SD大鼠明显降低(P<0.05),高剂量给予雌性SD大鼠降低尤为显着(P<0.01);与对照大鼠比较,桦褐孔菌醇提物给予雄性SD大鼠,其血清Urea含量均呈现不同程度的增加,其中高剂量给予大鼠显着(P<0.05)或极显着(P<0.01)高于对照、低剂量和中剂量给予大鼠。桦褐孔菌醇提物低剂量给予雄性SD大鼠,其血液Glu含量明显(P<0.05)低于对照大鼠,桦褐孔菌醇提物高剂量给予大鼠,其血液Glu含量不但极显着(P<0.01)低于对照大鼠,而且也明显(P<0.05)低于低剂量和中剂量给予大鼠,其余未见显着性差异(P>0.05)。(3)桦褐孔菌醇提物对SD大鼠器官组织病理学变化的影响桦褐孔菌醇提物中剂量和高剂量给予SD大鼠,与对照组比较,其肝脏可见不同程度的炎性细胞浸润、胆小管上皮肿胀、肝细胞萎缩等组织病理改变;高剂量给予大鼠,其肾脏同样可见不同程度的炎性细胞浸润、肾小管上皮肿胀、间质增生等;桦褐孔菌醇提物中剂量和高剂量给予雄性大鼠,其前列腺呈现不同程度的炎性细胞浸润;雌性大鼠的子宫腺体和内膜均增生等。(4)桦褐孔菌醇提物对ICR小鼠精子形态及其运动的影响桦褐孔菌醇提物给予ICR小鼠后,各给药组和对照组小鼠的精子畸形率均极显着(P<0.01)低于阳性药组,其余各组之间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经计算机辅助精子分析仪检测,与对照小鼠相比较,桦褐孔菌醇提物给予ICR小鼠的精子活动能力各项被检指标均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各给药组之间亦未见差异性改变(P>0.05)。(5)桦褐孔菌醇提物对ICR小鼠染色体突变的影响微核试验显示:阳性对照组与桦褐孔菌醇提物各给药组、阴性对照组比较,其染色体微核率极显着(P<0.01)增多,其余均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6)桦褐孔菌醇提物给予SD大鼠后潜在生物标志物代谢轮廓变化SD大鼠应用桦褐孔菌醇提物后,依据S-plot和VIP-plot结果,选取VIP>1的差异变量,再利用t检验对筛选得到的差异变量进行组间分析,只有P<0.05的差异变量才被认为是潜在的生物标志物,通过比对这些潜在生物标志物的峰面积发现:39个差异性代谢产物存在于尿液潜在的干预靶点中,其中8个上调、31个下调,经Meta PA识别显着富集通路分析,该类靶点参与了精氨酸生物合成、甘油脂代谢、磷脂酰肌醇信号系统、半胱氨酸和蛋氨酸代谢、甘油磷脂代谢、精氨酸和脯氨酸代谢、嘧啶代谢、初级胆汁酸生物合成、氨基酰-t RNA生物合成、甾体激素生物合成等10个代谢通路的调节;38个差异性代谢产物存在于血清潜在的干预靶点中,其中15个上调、23个下调,经Meta PA识别显着富集通路分析,此类靶点参与了甘油磷脂代谢、花生四烯酸代谢、亚油酸代谢、α-亚麻酸代谢、糖基磷脂酰肌醇(GPI)-锚定生物合成、甘油脂代谢、戊糖和葡萄糖酸相互转化、鞘脂代谢、磷脂酰肌醇信号系统、初级胆汁酸生物合成等10个代谢通路的调节;存在于肝脏潜在的44个差异性代谢产物干预靶点中,20个上调,24个下调,经Meta PA识别显着富集通路分析,该类靶点参与了甘油磷脂代谢、亚油酸代谢、α-亚麻酸代谢、糖基磷脂酰肌醇(GPI)-锚定生物合成、甘油脂代谢、类固醇激素生物合成、鞘脂代谢、磷脂酰肌醇信号系统、谷胱甘肽代谢、花生四烯酸代谢等10个代谢通路的调节;存在于肾脏潜在的28个差异代谢产物干预靶点中,11个上调、17个下调,经Meta PA识别显着富集通路分析,该类靶点参与了甘油磷脂代谢、亚油酸代谢、初级胆汁酸生物合成、牛磺酸和牛磺酸代谢、α-亚麻酸代谢、糖基磷脂酰肌醇(GPI)-锚定生物合成、鞘脂代谢、花生四烯酸代谢等8个代谢通路的调节。结论:1.桦褐孔菌醇提物给予SD大鼠,使SD大鼠脂质代谢和肝脏微循环代谢相关通路发生变化。2.桦褐孔菌醇提物给予ICR小鼠,未发现生殖毒性和遗传毒性。3.亚慢性毒性试验结合代谢组学研究表明,肝脏和肾脏为桦褐孔菌醇提物的主要靶器官。
邹琳[2](2017)在《民航飞行“浅疲劳”区域甄别与运动干预手段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为证实民航飞行工作"浅疲劳"发展的渐进累积特征,探求对其积极干预的有效性,本研究首先对执行单套机组的240名飞行人员,完成当天飞行工作240 min、360 min、480 min三段节点的疲劳状况采用SCL-90量表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发现,连续工作480 min节点时飞行人员"浅疲劳"体征表现明显。接着,对连续工作360 min后仍在工作状态中的飞行人员实施即时疲劳阈运动干预实验,并同时在飞行工作的3个日历月中实施疲劳恢复运动干预实验。结果显示,干预组的上述指标均显着降低(P<0.01),即时疲劳症状明显缓解,且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受试人员的疲劳阈值。由此可见,运动干预技术对及时缓解疲劳状况的发展程度并提高飞行疲劳阈值作用显着。
崔腾飞[3](2017)在《应力与环境因素耦合对铝合金耐久性能的影响》文中提出飞机关键承力结构的服役工况是地面停放期间遭受环境腐蚀,飞行期间经历交变疲劳载荷,因此,“腐蚀与疲劳交替作用”成为飞机承力结构的主要服役历程。铝合金是目前主流飞机的主选材料,然而,为了发挥各类材料的固有特性,飞机结构选材种类繁多。因此,腐蚀环境因素、力学因素、异类材料接触的电偶因素等,成为影响飞机铝合金结构安全性和服役寿命的重要因素,为保证飞机结构的安全性和预测飞机的服役寿命,上述因素单独对铝合金疲劳耐久行为的影响已有较多的研究。然而,有关这些因素耦合作用的研究尚不够充分,对相关机理的认识也不够清晰;在编制飞机结构载荷/环境耦合谱中对一些重要因素(如预腐蚀方式、预应力腐蚀、环境因素影响权重、热冲击、试样尺寸效应、腐蚀与疲劳加载交替频次、载荷谱类型、过载效应等)的影响规律和机理的认识也不够清晰和统一。为此,本文研究应力、环境、电偶因素及其耦合作用对典型铝合金疲劳等耐久行为的影响规律和作用机理,探讨编谱过程中涉及的上述重要因素的影响规律和作用机制,以及在典型海洋工业大气环境和内陆城市大气环境地区服役飞机铝合金结构的载荷/环境耦合谱的建立方法。取得的主要结果如下:(1)研究发现Cl-浓度是影响5050铝合金/45钢电偶腐蚀行为的主导因素,在蒸馏水中,45钢起初为阴极,加速5050铝合金阳极的腐蚀,但5050合金钝化能力强,很快因电位升高转变为阴极而得到保护,从而导致了电偶电极的逆转现象。在中性NaCl水溶液中5050铝合金活性高,始终作为阳极而被加速腐蚀,且随Cl-浓度升高,电偶腐蚀敏感性增强。在pH值47的3.5%NaCl水溶液中5050合金仍有钝化能力,pH值对钝化膜的稳定性影响不显着,故电偶腐蚀敏感性变化不明显。然而,当pH值降低到2时,5050合金难以钝化,导致电偶腐蚀电流增大5倍,腐蚀模式也由点蚀转变为均匀性全面腐蚀。(2)外加拉应力降低了5050铝合金在3.5%NaCl水溶液中的电化学位和钝化膜的稳定性,增强了5050铝合金/40CrNiMoA钢的电偶腐蚀敏感性,并随拉力值升高,电偶腐蚀敏感性增强。电偶因素促进5050合金力学性能的退化,与拉应力因素耦合后则会协同加速5050合金力学性能的退化,在拉应力不超过其屈服强度的75%时,电偶因素的作用权重大。2E12铝合金与00Cr18Ni10N不锈钢之间开路电位差大,故电偶腐蚀敏感性明显高于5050铝合金/45钢电偶对;电偶因素导致2E12铝合金应力腐蚀寿命降低2/3,此归于电偶-应力耦合效应及2E12合金晶界区富铜相导致局部贫Cu,进而造成晶间腐蚀敏感性高的缘故。(3)研究发现预腐蚀方式对7B04-T6铝合金疲劳抗力有重要的影响,影响程度从大到小的预腐蚀方式排序为:盐雾腐蚀>周期浸润腐蚀>盐雾与湿热循环腐蚀,原因归于各腐蚀方式中铝合金腐蚀机理的差异。用正交试验法揭示了影响预腐蚀铝合金疲劳抗力的环境因素权重排序,即:NaCl浓度>腐蚀时间>环境温度>溶液pH值,Cl-浓度是主导因素,既决定腐蚀机理,也对pH值、温度、腐蚀时间因素的作用产生影响。Cl-浓度较低时,铝合金以全面腐蚀为主,pH值的影响不显着。Cl-浓度较高时,铝合金以点蚀为主,降低pH值,或提高温度,或延长腐蚀时间均会促进点蚀,进而导致疲劳抗力降低。建立了预腐蚀环境因素与铝合金自腐蚀电流密度间的定量关系式,以及自腐蚀电流密度与试样疲劳寿命之间的定量关系式,可预测点腐蚀为主要破坏形式的预腐蚀铝合金的疲劳寿命。(4)NaCl环境中预腐蚀时间对7B04铝合金疲劳抗力的影响呈现非线性变化规律,即疲劳抗力退化速率随预腐蚀时间延长逐步下降,原因归于腐蚀产物形成后对铝合金腐蚀起一定减缓作用。149℃热冲击降低了铝合金的固有疲劳抗力;然而,因热冲击会改善腐蚀产物膜对基材的保护效果(Al(OH)3转变为AlOOH),故热冲击时间延长既未导致预腐蚀铝合金疲劳寿命的显着下降,同时也使经历热冲击的预腐蚀铝合金试样的疲劳寿命高于单纯预腐蚀试样。(5)7B04铝合金疲劳寿命随预应力腐蚀施加的载荷增加呈非线性规律降低,原因归于力学化学效应促进了预应力腐蚀试样表面蚀坑与微裂纹的非线性纵深发展。相同预腐蚀试验条件下,小尺寸试样比大尺寸试样的疲劳寿命低,表现出与常规疲劳截然不同的试样尺寸效应,原因归于预腐蚀试样的疲劳裂纹萌生寿命相近,但大尺寸试样的裂纹扩展速率低,扩展行程大。(6)在相同的腐蚀当量条件下,预腐蚀与疲劳交替频次对7B04铝合金疲劳寿命有重要影响,循环交替6次、4次和2次时铝合金试样的疲劳寿命分别比交替1次试样的疲劳寿命增大136%、84.4%和56.4%。原因归于腐蚀因素对疲劳抗力影响所起权重大小及作用机制与交替频次相关,腐蚀既可以促进疲劳裂纹萌生,也会使裂纹尖端钝化,腐蚀产物还会促进裂纹闭合,这反而延缓疲劳裂纹的扩展;然而,长时间连续腐蚀会因大蚀坑形成促进裂纹萌生寿命显着降低。(7)对等当量预腐蚀的7B04铝合金进行不同载荷谱的疲劳试验,疲劳寿命按载荷谱的排序为:基准谱>恒幅谱。原因归于不同载荷谱中加载顺序对疲劳裂纹扩展行为影响存在差异,同时超载效应不同。正交试验揭示了影响预腐蚀铝合金疲劳抗力的载荷因素权重排序为:最大应力>应力比>过载幅度>过载周次。最大应力越大,裂纹愈易于萌生和失稳扩展;应力比越小,裂纹扩展的推动力愈高;过载应力幅越大,裂纹尖端压应力越大,超载延缓裂纹扩展效应愈显着;适当增大超载频次,则会使超载有益效应充分发挥。(8)研究发现海洋工业大气环境和内陆暖温城市工业大气环境暴露导致7B04合金疲劳抗力不同程度的降低,原因归于暴露试验造成铝合金表面腐蚀损伤,促进疲劳裂纹的萌生。然而,海洋工业大气环境中Cl-浓度高,造成铝合金腐蚀模式由点蚀演化为晶间腐蚀和剥蚀,导致疲劳裂纹更易于萌生,故疲劳抗力降低更显着,而内陆城市工业大气环境中Cl-浓度低,铝合金仅发生较轻的点蚀。(9)以弱酸性“0.05%NaCl+0.35%(NH4)2SO4+0.5%H2O2”水溶液模拟某内陆城市工业大气环境,以加速系数146.00进行7B04铝合金实验室低浓度盐雾腐蚀试验,腐蚀形态、腐蚀机理和疲劳寿命与外场大气暴露试验基本一致。选择弱酸性5%NaCl水溶液模拟某海洋工业大气环境,以加速系数97.33进行7B04铝合金实验室盐雾腐蚀加速试验,腐蚀形态、腐蚀机理和疲劳寿命与外场大气暴露试验十分吻合。基于上述研究结果,建立了全开放飞机铝合金结构在某典型海洋工业大气环境和某内陆城市工业大气环境中的载荷/环境耦合谱。
高明周[4](2016)在《再入飞行器的机翼颤振容错控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再入飞行器的再入过程中,由于严重的气动热效应、柔性大以及低阻尼等特点,使得再入飞行器的颤振问题变得更加的突出。在传统的刚度设计准则中,设计者通过提高结构刚度(特别是扭转刚度)来回避气动弹性效应。而提高结构刚度的直接后果就是飞行器结构重量增加,飞行器总体性能的降低。从上世纪80年代起,气动弹性主动控制技术取得了较大发展,该技术是充分利用气动弹性效应并借助于主动控制策略来减轻结构重量和优化飞行器性能。虽然目前气动弹性主动控制技术取得了可喜的研究进展,但是现有的研究都是针对亚音速飞行器和在执行器没有故障的情况下进行的。机翼颤振主动控制是通过驱动机翼表面的执行器来调节气动弹性效应,进而抑制颤振。主动控制需要用到传感器和作动器,传感器用于采集系统的状态信息,作动器根据控制律的计算结果对受控对象施加控制。对于一个主动控制系统,很难保障系统中的传感器和作动器能够始终处于理想工作状态,它们都有可能产生失效、漂移、饱和等问题。对于高超音速再入飞行器,在再入过程中飞行器将面临高温高压等恶劣的气动环境,作动器有可能发生失效、漂移、卡死等故障,执行器很小的故障可能会造成飞行器灾难性的事故。另外,在机翼颤振主动控制中,当控制器的计算值大于执行器本身所能产生的的最大输出量时,执行器会出现饱和现象,有可能引起颤振系统失稳。此外,在颤振的主动控制系统中时滞现象不可避免,时滞现象的存在有可能引起控制系统效率的降低或控制系统不稳定。对于高速飞行的再入飞行器,系统的状态瞬间变化非常大,要求执行器应当能够瞬间适应系统状态的这种快速变化,控制系统中的微小时滞量都有可能导致控制系统不稳定的产生。因此,开展再入飞行器颤振主动抑制中时滞问题的研究显然具有重要意义。值得说明的是,现有关于机翼颤振主动控制的研究几乎都是在假定系统作动器完全正常和控制系统中没有时滞的条件下开展的,少有考虑作动器故障、输入饱和以及时滞方面的研究报道。本论文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1132001,11272202,11472171)、上海市教育委员会重点项目(14ZZ021)、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14ZR1421000)的资助下,以二维机翼颤振模型为研究对象,对再入飞行器机翼颤振的容错控制进行研究,主要工作和创新点如下:(1)对再入飞行器的轨迹优化和考虑执行器故障的颤振动力学方程进行了研究。本文首先采用共轭梯度法对再入飞行器的轨迹进行了优化,使得飞行器飞行器表面的气动加热和温度极大的降低。在轨迹优化的基础上,考虑立方刚度结构非线性和采用活塞理论以及Lagrangian方法,建立了具有沉浮和俯仰两自由度二元机翼的气动弹性运动方程,进而考虑执行器的故障形式建立了具有故障形式的机翼颤振模型。(2)对考虑执行器故障、系统模型不确定性和外部干扰条件下的机翼颤振的自适应容错反馈控制进行了研究。利用线性矩阵不等式(LMI)理论,提出模式依赖Lyapunov方法分离故障,使每一个故障模式都对应有一个Lyapunov方程,从而减小了不同故障模式共用同一个Lyapunov方法的保守性,然后利用H∞方法优化了系统的性能,所设计的自适应容错控制器能够在执行器发生故障以及外部干扰存在的情况下抑制颤振的发生。数值仿真结果显示,在执行器发生故障时,所设计的自适应颤振容错控制器能够有效地抑制机翼颤振,并且控制器对系统结构固有参数、模型不确定性以及外部干扰的变化具有很好的鲁棒性。(3)为了使机翼颤振在有限时间内得到控制,同时考虑执行器控制输入受限、模型不确定性和外部干扰,本文将自适应控制技术与神经网络(NN)的逼近功能相结合,提出了一种有限时间内的自适应颤振容错控制算法。首先利用径向基神经网络来逼近执行器在输入饱和时的误差项,然后设计自适应容错控制器来补偿输入饱和时的误差项、执行器故障、模型不确定项和外部干扰,从而有效抑制机翼颤振。数值仿真结果表明,在执行器正常和发生故障时,本文所设计的颤振容错控制器能够在有限时间内对颤振进行快速抑制,并且控制器对执行器饱和量、结构固有参数、模型不确定性和外部干扰的变化具有很强的鲁棒性。(4)为了解决颤振系统中的时滞问题,同时考虑到执行器输入饱和、执行器故障、模型不确定性和外部干扰,本文提出了一种有限时间内的颤振容错控制算法,并且利用Lyapunov-Krasovskii泛函证明了闭环颤振系统的稳定性。研究结果显示,时滞会对闭环颤振控制系统的稳定性造成重要影响,它有可能导致系统响应出现发散;而本文所设计的颤振容错控制器对时滞变化具有很好的鲁棒性,能够同时处理系统中的小时滞量和大时滞量问题;此外,本文所设计的控制器能够有效地处理执行器故障、模型不确定性以及外部干扰问题,而且对系统结构固有参数、模型不确定性以及外部干扰的变化具有很强的鲁棒性。(5)针对颤振系统中状态不可测量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观测器的无需沉浮位移和俯仰角度测量信息的容错控制策略。为了解决状态敏感器发生故障时不能提供状态测量值的控制问题,本文首先设计了观测器以实现对机翼颤振状态中的沉浮位移和俯仰角度的估计,然后利用估计值来设计有限时间自适应颤振容错控制器,从而在执行器发生故障时对颤振进行有效抑制。仿真结果表明,所设计的观测器能够对颤振系统中的沉浮位移和俯仰角度进行估计;所设计的有限时间自适应颤振容错控制器能够对机翼颤振进行快速抑制,并且具有对系统结构固有参数、模型不确定性以及外部干扰变化很好的鲁棒性。
葛长乐[5](2016)在《飞行教员的飞行疲劳影响因素及对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飞行疲劳影响飞行教员飞行能力,威胁飞行安全,还会影响其飞行教学,阻碍飞行员的培养,进而制约我国民航事业的发展,因此研究飞行教员的飞行疲劳很有必要。该研究采用调查问卷的方式对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五个分院所有一线飞行教员进行调研,共计发放问卷280份,回收有效问卷240份。利用SPSS软件对问卷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得出结果为:影响飞行教员飞行疲劳的因素主要包括学员因素、制度因素、教员因素。三个因素共计包含14个题项,可解释的变异量为63.323%。利用AMOS软件对该三因素结构模型进行了验证,得出该结构模型正确可靠。采用G1法量化各因素影响程度,其中学员因素所占权重为0.4248,制度因素为0.3540,教员因素为0.2212,并量化了各因素所包含题项的影响程度。该研究进一步从不同分院、不同婚姻状况、担任不同阶段训练任务的飞行教员在三个因素层面影响程度的差异性进行比较,得出:(1)不同分院飞行教员在学员因素层面的影响程度上不存在显着性差异;在制度因素层面的影响程度上,遂宁分院显着高于广汉分院和洛阳分院;在教员因素层面的影响程度上,新津分院显着高于广汉分院和洛阳分院,遂宁分院显着高于广汉分院和洛阳分院。(2)不同婚姻状况飞行教员在学员因素、制度因素、教员因素层面的影响程度均不具有显着性差异。(3)担任不同训练阶段任务的飞行教员在学员因素层面的影响程度上,中教教员显着高于初教和高教教员;在教员因素层面的影响程度上,不存在显着差异;在制度因素层面的影响程度上,中教教员显着高于初教和高教教员,并对各层面影响程度差异性做了具体讨论。最后针对影响因素提出了较为详细的建议对策,并陈述了几点展望。
邹琳[6](2012)在《民航飞行“浅疲劳”体征的体育干预方法研究》文中认为采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访谈等研究方法,在界定民航飞行"浅疲劳"体征的基础上,对民航飞行"浅疲劳"进行体育干预实验。结果显示:体育干预方法对提高民航飞行员耐疲劳阈值、延缓疲劳、改善心理状况有显着效果。建议:飞行"浅疲劳"干预方法的研究,应在心理干预、营养干预等不同领域进一步拓宽。
唐明瑞,李敬[7](2011)在《飞行教员飞行疲劳的现状分析与防治对策》文中研究说明作为普通职业而言,处于疲劳状态尚可完成相应工作;但对于高风险的飞行职业,在疲劳状态下驾驶飞机却是不可忽略的重大安全隐患,严重危及国家和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针对飞行教员不但具有飞行疲劳的共性、更具有其职业要求的特性,该文特地调查了中日民航飞行学院飞行教员飞行训练后的各种疲劳状态,分析了飞行教员飞行疲劳的产生原因、临床表现、安全隐患;对飞行疲劳的防治对策进行了总结和展望。旨在进一步做好航空卫生保障,预防飞行事故。
邹琳[8](2011)在《民航飞行员飞行疲劳体征的判别与安全对策综述》文中研究指明民航飞行员的培养,是一种特殊人才的特殊教育。本文对中国民航飞行员飞行疲劳体征判别方法的应用现状和国内、外认知的安全对策进行了综述,结果表明:现阶段许多专家和学者在相关研究上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作出了较大的贡献。但我国民航业起步较晚,航空体育领域的研究一直处于薄弱的环节,从整体上研究尚未系统化,飞行疲劳体征判别方法与飞行安全对策研究也尚未归纳。因而造成了对飞行员疲劳体征的判别各行其是,无权威性界定的状况。本研究在对中国民航飞行员疲劳体征科学判别的基础上,对国内、外认知的安全对策进行综述,力求为航空体育的教学与训练提供参考,为航空体育领域的深入研究构建一个新的理论平台。
刘孟传[9](2011)在《S航空公司客舱乘务员疲劳问题分析和对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国际上发生的重大飞行事故中,由于客舱乘务员训练有素,多次避免了机上人员重大伤亡,为了保障客舱乘务员在值勤岗位上应急处置能力时刻处于极佳状态,民航规章中要求各航空运输企业“建立用于机组成员疲劳管理的制度和程序”的要求,以保证其机组成员符合适用的值勤期限制、飞行时间限制和休息要求。本文以S航空公司的客舱乘务员为研究对象,经过分析中外相关理论文献,选择使用了多维疲劳量表(MFI-20),通过问卷调查、实地调研和访谈等方式,统计分析客舱乘务员的疲劳程度和分布,分析成因,最终提出建议措施。研究发现,绝大多数的客舱乘务员处于中度疲劳以上,不同年龄、不同技术授权、不同文化程度的疲劳分布之间没有很明显的差异,但乘务长和带班乘务长因照顾家庭、子女等的负担以及岗位职责的压力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人员的疲劳;女性乘务员的疲劳程度要高于男性乘务员。在其他因素与疲劳的相关分析中,驻外天数、总飞行经历时间、近一年飞行时间、近一月飞行时间的不同,疲劳值分布都没有呈现出明显的差异。客舱乘务员自述产生疲劳的部位主要集中在颈部、腰部和腿部,而导致乘务员疲劳的主要外部原因是睡眠休息不好、工作时间长、会议等活动过多以及工作环境不好。在产生疲劳的内部原因中,心理压力大、对安全健康担心的比例最高。起飞时刻处于早晚班以及整个凌晨的航班,容易使乘务员感觉疲劳,尤其是后半夜,疲劳程度明显高于其他时段。改善工作疲劳的最主要措施是增加个人休息时间和减少出勤天数。工作满意度对疲劳度有显着性影响,工作满意度越高,疲劳程度越低;工作压力对疲劳度有显着性影响,工作压力越高,疲劳程度越高;随着紧张程度的增加,疲劳度也有相应的增加。解决疲劳问题要从人、机、环各个方面来系统的解决,要重点围绕提高客舱乘务员工作的动机水平、合理安排工作时间、保证充足的休息时间、缓解心理压力、合理安排昼夜飞行几个方面来进行,具体包括:进一步完善模型,合理测算客舱乘务人力资源;提升客舱乘务员排班管理水平;改善客舱乘务员机上服务环境;提高客舱乘务员工作的动机水平;进一步改进客舱乘务员的管理,提高内部服务质量。
犹轶[10](2011)在《基于机器视觉的飞行员疲劳监测技术研究》文中提出航空事故的调查数据表明,75%事故是人为原因造成,而此类事故多与飞行员疲劳驾驶有关。因此开发一套在飞行实际过程中监控飞行员是否疲劳的系统具有重要意义。美国国家机动车研究与标准制定办公室制定了PERCLOS算法来检测驾驶疲劳,PERCLOS算法是指测试时间内眼睛闭合所占时间与测试时间的百分比。目前,研究中通常采用PERCLOS算法得出一分钟内眼睛闭合时间占到80%就判定为驾驶疲劳。借鉴此算法可以在飞行员出现在疲劳症状前给以提示,实验表明这种方法相对于其它方法具有很好的实用性和可靠性。本文在机器视觉的基础上研究基于PERCLOS算法驾驶员疲劳度实时监测技术,基于摄像机采集的飞行员驾驶图像进行算法处理,可以有效地实时监测飞行员眼部状态。通过判断眼睛闭合时间的相对百分比,从而确定飞行员是否疲劳,由此来辅助提醒安全驾驶。为以后开发一种非接触,实时的机载飞行员疲劳监测系统打下基础。本文研究基本方案是通过摄像机采集正在飞机模拟机飞行的飞行学员面部图像,然后将图像实时传输到电脑中进行面部识别,眼部检测,眼睛状态判定等处理,判断此飞行学员是否疲劳。并且对比其在正常休息、缺乏睡眠等状态下疲劳判断一致性情况。飞行员面部检测,眼睛的精确定位以及眼睛状态判断是实现本监测技术算法的关键。本文提出了基于肤色检测脸部的计算方法,在面部检测基础上,利用灰度比较与复杂度判断结合进行眼睛初步与精确定位,再通过改进的径向变换与霍夫变换相结合来判断眼睛的睁开闭合状态,较好地解决了某些算法的不足和局限。最后通过判断连续视频图像中眼睛闭合帧数与时间,最终判断出驾驶员是否疲劳,论文基于MATLAB7.0图像采集工具箱采集视频图像数据,在MATLAB环境下设计出软件完成图像相关处理与结果输出。通过实验分析,采取的算法结果与实际基本一致。
二、飞行疲劳及其研究进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飞行疲劳及其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桦褐孔菌醇提物的毒性评价及其代谢组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英文摘要 |
1 前言 |
1.1 桦褐孔菌及其研究进展 |
1.1.1 桦揭孔菌的形态及生物学特征 |
1.1.2 桦褐孔菌的资源分布 |
1.1.3 桦褐孔菌的主要化学成分 |
1.1.4 桦褐孔菌的药理学作用 |
1.1.5 桦褐孔菌的毒性及其研究进展 |
1.2 药物临床前安全性评价 |
1.3 药物的代谢组学 |
1.3.1 代谢组学的概念 |
1.3.2 代谢组学的功能 |
1.3.3 代谢组学的研究方法 |
1.3.4 代谢组学的研究流程 |
1.4 传统毒理学与代谢组学在药物毒理研究中的比较 |
1.5 项目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2 材料和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1.1 实验动物 |
2.1.2 实验用药品 |
2.1.3 主要仪器与设备 |
2.1.4 主要化学试剂与生物制剂 |
2.1.5 主要试剂及其配制 |
2.2 实验方法 |
2.2.1 桦褐孔菌醇提物使用剂量设计依据 |
2.2.2 实验总体设计 |
2.2.3 实验动物分组 |
2.3 主要检测指标及方法 |
2.3.1 桦褐孔菌醇提物给予SD大鼠临诊症状观察 |
2.3.2 桦褐孔菌醇提物给予SD大鼠摄食量的测定 |
2.3.3 桦褐孔菌醇提物给予SD大鼠体重的测定 |
2.3.4 桦褐孔菌醇提物给予SD大鼠尿液的收集及其处理 |
2.3.5 桦褐孔菌醇提物给予SD大鼠血液的采集及其处理 |
2.3.6 桦褐孔菌醇提物给予SD大鼠器官组织的病理学检查 |
2.3.7 桦褐孔菌醇提物给予SD大鼠脏器重量及脏脑比和脏体比测定 |
2.3.8 桦褐孔菌醇提物给予SD大鼠精子形态和运动情况检查 |
2.3.9 桦褐孔菌醇提物给予SD大鼠染色体突变检查 |
2.3.10 桦褐孔菌醇提物给予SD大鼠毒性试验代谢组学研究 |
2.4 数据处理及统计分析 |
2.4.1 数据处理项目 |
2.4.2 统计方法 |
3 结果与分析 |
3.1 桦褐孔菌醇提物给予SD大鼠毒性试验 |
3.1.1 桦褐孔菌醇提物给予SD大鼠临诊主要症状 |
3.1.2 桦褐孔菌醇提物给予SD大鼠摄食量变化 |
3.1.3 桦褐孔菌醇提物给予SD大鼠体重的变化 |
3.1.4 桦褐孔菌醇提物给予SD大鼠尿液有关指标变化 |
3.1.5 桦褐孔菌醇提物给予SD大鼠血液有关指标变化 |
3.1.6 桦褐孔菌醇提物给予SD大鼠血清生化相关指标变化 |
3.1.7 桦褐孔菌醇提物给予SD大鼠主要脏器指数变化 |
3.1.8 桦褐孔菌醇提物给予SD大鼠器官组织的病理学变化 |
3.1.9 桦褐孔菌醇提物给予ICR小鼠精子形态和运动能力的变化 |
3.1.10 桦褐孔菌醇提物给予ICR小鼠骨髓细胞微核试验 |
3.2 桦褐孔菌醇提物给予SD大鼠代谢组学研究 |
3.2.1 桦褐孔菌醇提物给予SD大鼠尿液代谢组学变化 |
3.2.2 桦褐孔菌醇提物给予SD大鼠血清代谢组学变化 |
3.2.3 桦褐孔菌醇提物给予SD大鼠肝脏的代谢组学变化 |
3.2.4 桦褐孔菌醇提物给予SD大鼠肾脏代谢组学变化 |
4 讨论 |
4.1 桦褐孔菌醇提物对SD大鼠临诊主要症状的影响 |
4.2 桦褐孔菌醇提物对SD大鼠临诊理化指标的影响 |
4.3 桦褐孔菌醇提物对SD大鼠器官组织的病理学变化 |
4.4 桦褐孔菌醇提物对ICR小鼠精子形态和运动能力的影响 |
4.5 桦褐孔菌醇提物对ICR小鼠骨髓细胞微核率的影响 |
4.6 桦褐孔菌醇提物对SD大鼠主要器官组织代谢组学的影响 |
4.6.1 桦褐孔菌醇提物应用SD大鼠尿液关键代谢途径及其生物学意义 |
4.6.2 桦褐孔菌醇提物给予SD大鼠血清关键代谢途径及其生物学意义 |
4.6.3 桦褐孔菌醇提物给予SD大鼠肝脏关键代谢途径及其生物学意义 |
4.6.4 桦褐孔菌醇提物给予SD大鼠肾脏关键代谢途径及其生物学意义 |
5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2)民航飞行“浅疲劳”区域甄别与运动干预手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问题的提出 |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研究方法 |
2.2.1 测试方法 |
2.2.2 干预方法 |
3 结果与分析 |
3.1 干预前飞行人员SCL-90测试结果 |
3.2 干预后飞行人员SCL-90测试结果 |
3.3 干预前后结果对比分析 |
3.3.1 对240名飞行人员实施实验一: |
3.3.2 对240名飞行人员实施实验二: |
4 结论与建议 |
(3)应力与环境因素耦合对铝合金耐久性能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论文的主要创新点与贡献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电偶腐蚀行为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
1.2.1 材料特性的影响 |
1.2.2 偶对几何因素的影响 |
1.2.3 环境因素的影响 |
1.3 铝合金的应力腐蚀行为研究进展 |
1.3.1 应力腐蚀行为影响因素 |
1.3.2 铝合金的应力腐蚀机理研究进展 |
1.4 预腐蚀对金属材料疲劳性能的影响及其研究进展 |
1.4.1 研究预腐蚀对金属材料疲劳性能影响的必要性 |
1.4.2 预腐蚀方式对典型金属材料疲劳性能的影响 |
1.4.3 预腐蚀环境对典型金属材料疲劳性能的影响 |
1.4.4 应力与腐蚀因素偶合的影响 |
1.5 载荷因素对铝合金疲劳行为的影响及其研究进展 |
1.5.1 应力幅值和应力比的影响 |
1.5.2 过载幅度和过载周期的影响 |
1.5.3 载荷谱的影响 |
1.6 飞机载荷/环境谱编制方法及其研究进展 |
1.6.1 飞机结构载荷/环境谱的分类 |
1.6.2 飞机结构载荷/环境谱的编制方法 |
1.6.3 飞机结构载荷/环境谱研究中值得探讨的问题 |
1.7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第2章 试验材料和研究方法 |
2.1 试验材料 |
2.1.1 材料化学成分 |
2.1.2 材料热处理制度与力学性能 |
2.2 电偶腐蚀试验方法 |
2.2.1 无外载荷条件下的电偶腐蚀试验方法 |
2.2.2 应力作用下的电偶腐蚀试验方法 |
2.3 应力与电偶因素偶合对铝合金力学性能影响试验方法 |
2.3.1 试验方法 |
2.3.2 评价方法 |
2.4 电化学测试方法 |
2.4.1 极化曲线测试方法 |
2.4.2 交流阻抗测试方法 |
2.5 疲劳试验方法 |
2.5.1 等幅疲劳试验方法 |
2.5.2 变幅疲劳试验方法 |
2.6 环境谱的编制 |
2.6.1 工业海洋性气候地区环境谱编制 |
2.6.2 内陆工业性气候地区环境谱编制 |
2.7 预腐蚀对铝合金疲劳性能的影响研究试验方法 |
2.7.1 盐雾试验方法 |
2.7.2 周期浸润试验方法 |
2.7.3 盐雾+湿热试验方法 |
2.7.4 环境因素的影响 |
2.7.5 疲劳性能评价方法 |
2.8 热冲击对铝合金疲劳性能的影响研究试验方法 |
2.8.1 热冲击试验方法 |
2.8.2 腐蚀试验方法 |
2.8.3 疲劳性能评价方法 |
2.9 预应力腐蚀对铝合金疲劳性能的影响研究试验方法 |
2.9.1 预应力腐蚀试验方法 |
2.9.2 疲劳性能评价方法 |
2.10 腐蚀与疲劳交替试验方法 |
2.10.1 交替频次影响试验方法 |
2.10.2 试样尺寸效应影响试验方法 |
2.10.3 疲劳性能评价方法 |
2.11 交变载荷因素对预腐蚀7B04铝合金疲劳行为的影响研究实验方法 |
第3章 环境、应力与电偶因素偶合作用下铝合金力学性能的退化 |
3.1 引言 |
3.2 环境因素对5050铝合金电偶腐蚀行为的影响 |
3.2.1 溶液成分对5050铝合金与45钢电偶腐蚀行为的影响 |
3.2.2 溶液pH对5050铝合金与45钢电偶腐蚀行为的影响 |
3.3 应力因素对铝合金电偶腐蚀行为的影响 |
3.3.1 应力因素对5050铝合金与45钢电偶腐蚀行为的影响 |
3.3.2 应力因素对2E12铝合金与00Cr18Ni10N不锈钢电偶腐蚀行为的影响 |
3.4 应力与电偶因素偶合作用下铝合金常规力学性能的退化 |
3.4.1 应力和电偶因素偶合对5050铝合金力学性能的影响 |
3.4.2 应力与电偶因素偶合对2E12铝合金断裂行为的影响 |
3.5 讨论 |
3.5.1 溶液浓度的影响 |
3.5.2 溶液pH的影响 |
3.5.3 铝合金承受外加应力的影响 |
3.5.4 偶对材料特性的影响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预腐蚀方式与环境因素对铝合金疲劳行为的影响 |
4.1 引言 |
4.2 预腐蚀方式对2A12-T4铝合金疲劳行为的影响 |
4.2.1 腐蚀方式对2A12-T4铝合金疲劳寿命的影响 |
4.2.2 腐蚀方式对2A12-T4铝合金疲劳断裂形态特征的影响 |
4.2.3 机理分析与讨论 |
4.3 预腐蚀环境因素对7B04铝合金疲劳行为的影响 |
4.3.1 预腐蚀环境因素对7B04铝合金疲劳寿命的影响 |
4.3.2 预腐蚀环境因素对7B04铝合金疲劳断裂形态特征的影响 |
4.3.3 机理分析与讨论 |
4.3.4 预腐蚀7B04铝合金疲劳寿命的预测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飞机结构载荷/环境谱中典型因素的影响规律及机制 |
5.1 引言 |
5.2 预腐蚀时间对铝合金疲劳行为的影响 |
5.2.1 预腐蚀时间对7B04铝合金疲劳寿命的影响 |
5.2.2 预腐蚀时间对7B04铝合金疲劳断裂形态特征的影响 |
5.2.3 机理分析与讨论 |
5.3 热冲击效应的影响 |
5.3.1 热冲击及其与腐蚀因素耦合对铝合金疲劳寿命的影响 |
5.3.2 机理分析与讨论 |
5.4 应力腐蚀因素的影响 |
5.4.1 预应力腐蚀对7B04铝合金疲劳寿命的影响 |
5.4.2 预应力腐蚀对7B04铝合金疲劳失效特征的影响 |
5.4.3 机理分析与讨论 |
5.5 试样尺寸效应的影响 |
5.5.1 试样尺寸效应对预腐蚀7B04铝合金疲劳寿命的影响 |
5.5.2 试样尺寸效应对预腐蚀7B04铝合金疲劳失效特征的影响 |
5.5.3 机理分析与讨论 |
5.6 腐蚀与疲劳加载交替循环频次因素的影响 |
5.6.1 腐蚀与疲劳加载交替频次对7B04铝合金疲劳寿命的影响 |
5.6.2 腐蚀与疲劳加载交替频次对7B04铝合金疲劳失效特征的影响 |
5.6.3 机理分析与讨论 |
5.7 本章小结 |
第6章 交变载荷因素对预腐蚀7B04铝合金疲劳行为的影响 |
6.1 引言 |
6.2 载荷谱类型对预腐蚀7B04铝合金疲劳行为的影响 |
6.2.1 载荷谱类型对预腐蚀7B04铝合金疲劳寿命的影响 |
6.2.2 载荷谱类型对预腐蚀7B04铝合金疲劳失效特征的影响 |
6.2.3 机理分析与讨论 |
6.3 交变载荷因素对预腐蚀7B04铝合金疲劳行为的影响 |
6.3.1 交变载荷因素对预腐蚀7B04铝合金疲劳寿命的影响 |
6.3.2 交变载荷因素对预腐蚀7B04铝合金疲劳断裂形态特征的影响 |
6.3.3 机理分析与讨论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典型地区外场与实验室试验结果对比及载荷/环境谱的建立 |
7.1 某内陆地区外场曝晒7B04铝合金的疲劳行为 |
7.1.1 某内陆地区外场曝晒7B04铝合金的疲劳寿命 |
7.1.2 某内陆地区外场曝晒7B04铝合金的疲劳失效特征 |
7.1.3 分析与讨论 |
7.2 某沿海地区外场曝晒7B04铝合金的疲劳行为 |
7.2.1 某沿海地区外场曝晒7B04铝合金的疲劳寿命 |
7.2.2 某沿海地区外场曝晒7B04铝合金的疲劳失效特征 |
7.2.3 分析与讨论 |
7.3 实验室试验结果与外场试验结果的对比分析 |
7.3.1 实验室与某内陆地区外场试验结果的对比分析 |
7.3.2 实验室与某沿海地区外场试验结果的对比分析 |
7.3.3 分析与讨论 |
7.4 某内陆地区飞机铝合金结构载荷/环境谱(全开放阳光直射结构) |
7.5 某沿海地区飞机铝合金结构载荷/环境谱(全开放阳光直射结构) |
7.6 本章小结 |
第8章 主要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 |
致谢 |
(4)再入飞行器的机翼颤振容错控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超音速飞行器颤振分析方法与主动控制技术研究现状 |
1.2.1 颤振计算方法及其研究进展 |
1.2.2 颤振主动控制方法及其研究进展 |
1.3 时滞问题及研究现状 |
1.4 容错控制问题及研究现状 |
1.4.1 故障诊断 |
1.4.2 自适应容错控制 |
1.5 现有颤振主动控制方法存在的问题 |
1.6 本文主要工作 |
第二章 再入飞行器轨迹优化与执行器故障下的机翼颤振系统建模 |
2.1 引言 |
2.2 再入运动模型及约束 |
2.2.1 再入运动方程 |
2.2.2 再入约束条件 |
2.3 再入轨迹的最优控制 |
2.4 轨迹优化结果 |
2.5 基于轨迹优化基础上的机翼颤振模型 |
2.5.1 无执行器故障时的机翼颤振建模 |
2.5.2 考虑执行器故障时的机翼颤振模型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再入飞行器的机翼颤振容错控制 |
3.1 引言 |
3.2 机翼颤振的自适应容错控制器设计 |
3.3 数值仿真 |
3.3.1 执行器故障情形 |
3.3.2 执行器正常时仿真结果 |
3.3.3 执行器故障时仿真结果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考虑执行器饱和的再入飞行器机翼颤振有限时间容错控制 |
4.1 引言 |
4.2 机翼颤振的有限时间自适应容错控制器设计 |
4.3 数值仿真 |
4.3.1 执行器故障情形 |
4.3.2 执行器正常时仿真结果 |
4.3.3 执行器故障时仿真结果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考虑时滞的再入飞行器机翼颤振有限时间容错控制 |
5.1 引言 |
5.2 机翼颤振的有限时间容错控制器设计 |
5.3 数值仿真 |
5.3.1 执行器故障情形 |
5.3.2 执行器正常时仿真结果 |
5.3.3 执行器故障时仿真结果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基于观测器的再入飞行器机翼颤振有限时间容错控制 |
6.1 引言 |
6.2 机翼颤振的故障模型及观测器设计 |
6.2.1 机翼颤振的故障模型 |
6.2.2 观测器设计 |
6.3 基于观测器的机翼颤振有限时间容错控制器设计 |
6.4 数值仿真 |
6.4.1 执行器故障形式 |
6.4.2 执行器正常时仿真结果 |
6.4.3 执行器故障时仿真结果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全文总结 |
7.2 主要创新点 |
7.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5)飞行教员的飞行疲劳影响因素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意义 |
1.5 研究技术路线与方法 |
1.5.1 技术线路 |
1.5.2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飞行疲劳相关研究状况 |
2.1 飞行疲劳的定义及影响 |
2.2 飞行疲劳的影响因素研究 |
2.3 飞行疲劳的研究方法 |
2.4 飞行疲劳的研究内容 |
2.5 飞行疲劳的研究对象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飞行疲劳研究方法 |
3.1 研究构架 |
3.2 飞行教员飞行疲劳问卷设计 |
3.3 飞行教员飞行疲劳问卷统计与分析方法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飞行教员飞行疲劳问卷分析与结果 |
4.1 第一阶段问卷分析 |
4.2 第二阶段问卷分析 |
4.3 不同分院飞行教员在各因素层面影响程度的差异分析 |
4.4 不同训练阶段飞行教员在各因素层面影响程度的差异分析 |
4.5 不同婚姻状况飞行教员在各因素层面影响程度的差异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讨论与对策 |
5.1 讨论 |
5.1.1 飞行教员飞行疲劳因素分析结果讨论 |
5.1.2 飞行教员飞行疲劳因素影响程度讨论 |
5.1.3 飞行教员飞行疲劳差异性分析讨论 |
5.1.4 飞行教员飞行疲劳问卷已删除题项讨论 |
5.2 对策 |
5.2.1 学员培养方面 |
5.2.2 学院制度管理方面 |
5.2.3 教员方面 |
5.2.4 教员薪资待遇方面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6)民航飞行“浅疲劳”体征的体育干预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2 研究方法 |
1.2.1 文献资料法 |
1.2.2 问卷调查法 |
1.2.3 访谈法 |
1.2.4 数理统计法 |
2 飞行“浅疲劳”与飞行“浅疲劳”体征 |
2.1 飞行疲劳症状 |
2.2 飞行“浅疲劳”体征 |
2.3 飞行“浅疲劳”体征与飞行疲劳症状对比 (表1) |
3 飞行“浅疲劳”的体育干预实验 |
3.1 体育干预实验设计 |
3.2 疲劳阈体育干预实验 |
3.2.1 实施干预前飞行人员基本状况 |
3.2.2 实施干预后飞行人员基本状况 (表3) |
3.2.3 实施干预前后飞行人员基本状况对比 (表4) |
3.3 即时疲劳体育干预实验 |
3.3.1 实施干预前飞行人员基本状况 (表6) |
3.3.2 实施干预后飞行人员基本状况 (表7) |
3.3.3 干预与非干预飞行人员心理状况对比 |
3.4 体育干预效果 |
4 结论与建议 |
(7)飞行教员飞行疲劳的现状分析与防治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 飞行疲劳与飞行安全 |
1.1 飞行疲劳的定义 |
1.2 飞行疲劳对飞行安全的影响 |
2 飞行教员职业特点与飞行疲劳 |
2.1 职业特点 |
2.2 引发飞行教员飞行疲劳的因素 |
2.2.1 飞行负荷过重 |
2.2.2 工作环境的因素 |
2.2.3 睡眠和休息不足 |
2.2.4 飞行员自身因素 |
3 飞行教员疲劳症状的表现 |
4 预防飞行疲劳, 确保飞行安全 |
4.1 良好的飞行环境 |
4.2 合理的作息制度 |
4.3 合理的体育锻炼和健康的身心娱乐 |
4.4 科学搭配空勤膳食 |
4.5 综合性物理治疗 |
(8)民航飞行员飞行疲劳体征的判别与安全对策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一、飞行员疲劳体征特性分析 |
(一) 昼夜节律与时差效应 |
(二) 飞行环境引发的飞行疲劳 |
二、飞行员疲劳体征的判定方法 |
(一) 观察法 |
(二) 神经系统功能测定 |
1、膝跳反射阈值 |
2、反应时 |
3、时间再生法 |
4、血压体位反射 |
(三) 皮肤空间阈和闪光融合频率测定 |
1、皮肤空间阈 |
2、闪光融合频率 |
(四) 生物电测定 |
1、心电图 |
2、肌电图 |
3、脑电图 |
(五) 主观感觉判断 (RPE) |
三、飞行员疲劳体征的恢复方法及对策 |
(一) 科学的训练监控 |
1、飞行员身体机能恢复的综合评定身体机能恢复评定标准: |
2、飞行员过度疲劳时生化指标的综合评价过度疲劳时生化指标的综合评价标准: |
(二) 休息 |
1、睡眠 |
2、活动性休息 |
(三) 物理恢复法 |
1、悬垂摆动放松法 |
2、温水浴 |
3、负氧离子 |
4、按摩 |
(四) 心理调节 |
(9)S航空公司客舱乘务员疲劳问题分析和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背景和意义 |
1.2 相关研究动态 |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4 本文的贡献 |
第二章 疲劳的概念及相关理论 |
2.1 疲劳的相关概念 |
2.2 疲劳形成和影响因素相关理论 |
2.3 疲劳评定方法阐述 |
2.4 疲劳对航空安全的影响 |
第三章 S航空公司客舱乘务员疲劳调查 |
3.1 S航空公司的客舱乘务员队伍概况 |
3.2 疲劳研究方案设计 |
3.3 信度和效度检验 |
第四章 S航空公司客舱乘务员疲劳状况的统计分析 |
4.1 疲劳分布情况 |
4.2 疲劳与其他因素的相关性 |
4.3 小结 |
第五章 疲劳缓解的对策措施 |
5.1 合理测算客舱乘务人力资源 |
5.2 提升乘务排班管理水平 |
5.3 改善机上服务环境 |
5.4 提高乘务员工作动机水平 |
5.5 提高企业内部服务质量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10)基于机器视觉的飞行员疲劳监测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其意义 |
1.2 国外驾驶员疲劳检测技术研究现状 |
1.3 国内驾驶员疲劳检测技术研究现状 |
1.4 飞行员常规疲劳检测方法比较 |
1.5 基于PERCLOS 疲劳检测方法可行性研究 |
1.6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 |
第二章 飞行员人脸检测方法研究 |
2.1 常规人脸检测方法比较 |
2.2 基于正面人脸器官特征的检测技术 |
2.3 基于正面人脸皮肤颜色特征检测技术 |
2.3.1 RGB(红绿蓝)颜色模型 |
2.3.2 RGB(红绿蓝)转换模型 |
2.3.3 HSV 格式 |
2.3.4 肤色模型的选取 |
2.4 飞行员人脸检测结果及分析 |
第三章 飞行员眼睛区域的检测与定位 |
3.1 概述 |
3.2 人眼检测的常用方法 |
3.2.1 人眼定位边缘检测法 |
3.2.2 基于对称变换的人眼定位方法 |
3.2.3 人眼定位区域分割法 |
3.2.4 人眼定位灰度积分投影检测法 |
3.2.5 基于小波变换和AdaBoost 级联增强分类器定位法 |
3.2.6 基于变形模板的人眼定位方法 |
3.2.7 基于霍夫变换的人眼定位方法 |
3.3 飞行员疲劳检测改进的人眼定位方法 |
3.3.1 RGB 图像转换为灰度图像 |
3.3.2 眼睛区域的粗略定位 |
3.3.3 眼睛精确定位 |
第四章 飞行员眼睛状态判定 |
4.1 现有眼睛状态判定方法 |
4.2 改进的飞行员眼睛疲劳状态判定方法 |
4.2.1 径向对称变换 |
4.2.2 圆形霍夫变换 |
4.2.3 径向对称变换和圆形霍夫变换结合判断眼睛状态 |
第五章 飞行员疲劳状态判定以及疲劳监测技术设计 |
5.1 飞行员疲劳状态的判定 |
5.2 监测技术算法及MATLAB 软件设计 |
5.3 疲劳检测的步骤 |
5.3.1 图像输入 |
5.3.2 基于PERCLOS 算法的飞行员疲劳检测过程 |
5.4 飞行员疲劳检测实验结果及分析 |
5.5 结论 |
第六章 总结和展望 |
6.1 论文所做工作总结 |
6.2 研究存在的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硕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四、飞行疲劳及其研究进展(论文参考文献)
- [1]桦褐孔菌醇提物的毒性评价及其代谢组学研究[D]. 赵良友. 东北农业大学, 2020(07)
- [2]民航飞行“浅疲劳”区域甄别与运动干预手段研究[J]. 邹琳. 中国民航飞行学院学报, 2017(04)
- [3]应力与环境因素耦合对铝合金耐久性能的影响[D]. 崔腾飞. 西北工业大学, 2017(01)
- [4]再入飞行器的机翼颤振容错控制[D]. 高明周. 上海交通大学, 2016
- [5]飞行教员的飞行疲劳影响因素及对策研究[D]. 葛长乐. 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 2016(08)
- [6]民航飞行“浅疲劳”体征的体育干预方法研究[J]. 邹琳.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2012(02)
- [7]飞行教员飞行疲劳的现状分析与防治对策[J]. 唐明瑞,李敬. 职业与健康, 2011(17)
- [8]民航飞行员飞行疲劳体征的判别与安全对策综述[J]. 邹琳. 才智, 2011(19)
- [9]S航空公司客舱乘务员疲劳问题分析和对策研究[D]. 刘孟传. 昆明理工大学, 2011(05)
- [10]基于机器视觉的飞行员疲劳监测技术研究[D]. 犹轶. 电子科技大学, 20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