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护肝拔毒饮软膏对实验性大鼠慢性肝损伤及免疫功能的影响(论文文献综述)
李娟[1](2020)在《大黄?虫丸对虚瘀型Lewis肺癌小鼠免疫机制影响的实验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建立虚瘀型肺癌复合模型,观察大黄?虫丸对虚瘀型肺癌模型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1、分组:SPF级健康雌性C57BL/6J小鼠46只,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5组,正常组(A组)、模型组(B组)、大黄?虫丸组(C组)、顺铂组(D组)、大黄?虫丸和顺铂联合用药组/联合组(E组),A组6只,B组、C组、D组、E组各10只;于造模前测体重,观察精神状态、活动情况、饮食饮水量、毛色及二便等情况。2、造模及给药:(1)虚瘀小鼠模型的制备:所有动物适应性饲养7天,除正常组外,其余四组动物采用环磷酰胺腹腔注射80mg/kg剂量,连续注射3天,之后每周加强一次;并给予每天冷水游泳(水温4-6℃,4min),造模时间为30天。正常组在同期给药时间给予同等剂量的生理盐水腹腔注射。(2)虚瘀型肺癌小鼠模型的制备:第31天将收集培养好的Lewis肺癌细胞,细胞计数后,用生理盐水稀释,调整细胞浓度为1×107/ml,于小鼠右腋部皮下注射0.2ml/只,连续10天。(3)药物干预:给药依据人和鼠给药剂量换算公式,计算出大黄?虫丸按1.802g/kg/d给药,顺铂注射液按lmg/kg给药。各组均在Lewis肺癌细胞接种第6天晨起空腹开始给药。大黄?虫丸组灌服大黄?虫丸混悬液,每天1次,每次0.4ml,连续21d;顺铂组给予顺铂注射液腹腔注射(i.P.),第4、11、18天各1次,每只小鼠注射0.2ml;联合组灌服大黄?虫丸混悬液(每天,连续21天),隔两个小时后DDP腹腔注射(第4、11、18天各一次);空白组与模型组灌胃按等容积给予生理盐水,灌胃量0.4ml,每天l次,连续21d。观察指标:(1)一般情况:每日定时观察并记录各组小鼠的精神状态、活动、毛色以及进食饮水量、体重等一般情况。(2)形态学改变:采用HE染色,于光镜下观察不同组别下小鼠肿瘤组织的病理形态学改变。(3)体重变化、死亡率、肿瘤质量、脾脏指数;(4)免疫指标:小鼠血清IL-2含量(ELISA法检测);脾细胞CD4+、CD25+、CD25+Foxp3+Treg含量(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果:(1)一般情况:与正常组相比,其它各组小鼠的精神状况、活动、毛色、进食饮水量以及体重等,均发生了不同程度的改变,表现出一系列的病理特征。实验期间,小鼠在接受内外混合刺激后出现精神萎靡,身体蜷缩,扎堆,活动减少,饮食进水量减少以及体重增长缓慢甚至降低等症状。(2)形态学观察:经HE染色,在电镜下观察各组小鼠肿瘤组织的病理学变化,可见,与模型组相比,大黄?虫丸组、顺铂组、联合组的肿瘤病理间质中血管成分均明显减少;肿瘤组织内有细胞核固缩,大片细胞崩解的碎片及坏死。(3)小鼠体质量变化、死亡率、肿瘤体质量、脾脏指数:小鼠体质量变化:用药前,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黄?虫丸组、顺铂组有显着差异(P<0.01),与模型组比较,大黄?虫丸组、顺铂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用药后,与正常组比较,大黄?虫丸组、顺铂组有显着差异(P<0.01),与模型组比较,大黄?虫丸组、顺铂组、联合组小鼠体质量差异不显着(P>0.05)。各组小鼠用药后与用药前体质量差值不显着(P>0.05)。死亡率比较:模型组>联合组>大黄?虫丸组、顺铂组。肿瘤体质量:除正常组外,其余四个组小鼠腋下肿瘤明显增大。与模型组比较,大黄?虫丸组、顺铂组、联合组肿瘤重量差异显着(P<0.01);与大黄?虫丸组比较,联合组有显着统计学差异(P<0.05);与顺铂组比较,联合组有显着统计学差异(P<0.01)。大黄?虫丸组肿瘤重量与顺铂组比差异不显着(P>0.05)。脾脏指数: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黄?虫丸组、顺铂组有显着统计学差异(P<0.01),联合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其余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4)免疫指标:小鼠血清IL-2含量:与正常组比较,顺铂组有显着统计学差异(P<0.01);与模型组比较,顺铂组有显着统计学差异(P<0.01);与大黄?虫丸组比较,顺铂组、联合组有显着统计学差异(P<0.01);顺铂组与联合组无显着差异(P>0.05);脾细胞CD4+、CD25+、CD25+Foxp3+含量:CD4+: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CD4+明显高于正常组(P<0.01),大黄?虫丸组比正常组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顺铂组CD4+低于模型组,有显着统计学差异(P<0.01),联合组CD4+值低于模型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与大黄?虫丸组比较,顺铂组CD4+值低于大黄?虫丸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顺铂组与联合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CD25+: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黄?虫丸组CD25+高于正常组(P<0.01);与模型组比较,顺铂组、联合组CD25+均低于模型组(P<0.01);与大黄?虫丸组比较,联合组CD25+值低于大黄?虫丸组(P<0.01);顺铂组与联合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CD25+Foxp3+:与正常组比较,大黄?虫丸组、顺铂组、联合组脾组织中CD25+Foxp3+均高于正常组,有显着统计学差异(P<0.01);与模型组比较,大黄?虫丸组、顺铂组、联合组脾组织中CD25+Foxp3+值均低于模型组(P<0.01);大黄?虫丸组、顺铂组、联合组组间比较,差异不显着(P>0.05)。结论:(1)采用多因素(虚-腹腔注射环磷酰胺、瘀-寒冷刺激、肿瘤-Lewis肺癌细胞接种)进行造模,符合临床肿瘤的形成因素。(2)大黄?虫丸对虚瘀型肺癌小鼠的一般情况(精神状态、活动、皮肤毛色、进食量、饮水量、体重)、肿瘤质量、脾脏指数、肿瘤病理形态以及免疫指标(血清IL-2;脾细胞CD4+、CD25+、Foxp3+Treg)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及免疫调节作用。(3)实验显示,大黄?虫丸通过上调小鼠免疫指标血清IL-2表达,降低脾细胞CD4+、CD25+、CD25+Foxp3+的含量调节免疫状态,达到抑制肿瘤增长。
张宁[2](2019)在《复方五倍子软膏抗炎镇痛及安全性试验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炎性肿胀是宠物临床诊疗中的一种常见症状,兽医临床上多使用抗生素软膏或含有激素的抗炎止痛药膏进行治疗。因该病一般病程较长,抗生素及激素类药物的使用延长了治疗周期,增加了治疗成本和产生耐药性的可能性。中药源于天然,毒副作用小,不易产生耐药性,本试验以自制的复方五倍子软膏剂为试验药物,通过抗炎镇痛试验及皮肤安全性试验,研究复方五倍子软膏的临床效果及制剂安全性,为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试验内容及结果如下:(1)采用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试验和小鼠棉球肉芽肿试验研究复方五倍子软膏的抗炎作用。结果表明,复方五倍子软膏低、中、高剂量组和红霉素软膏组的耳肿胀度和耳肿胀率显着低于模型对照组(P<0.05);复方五倍子软膏低、中、高剂量组的肿胀度和耳肿胀率与红霉素软膏组相比,差异不显着(P>0.05)。通过小鼠棉球肉芽肿试验,结果表明,复方五倍子软膏低、中、高剂量组和阳性软膏组的肉芽肿重量显着低于模型对照组(P<0.05);与复方醋酸地塞米松乳膏组相比,复方五倍子软膏高剂量组的肉芽肿重量差异不明显(P>0.05),复方五倍子软膏低、中剂量组的肉芽肿重量显着增大(P<0.05)。(2)采用小鼠的醋酸扭体试验研究复方五倍子软膏的镇痛作用,结果表明,与模型对照组相比,复方五倍子软膏低、中、高剂量组和扶他林软膏组的扭体次数显着减少和扭体出现时间显着延迟(P<0.05);与扶他林软膏组相比,复方五倍子软膏低、中、高剂量组的扭体次数显着增多和扭体出现的时间显着提前(P<0.05)。复方五倍子软膏低、中、高剂量组之间相比发现,高剂量组软膏的镇痛效果最好。(3)通过大鼠急性毒性试验,研究复方五倍子软膏对于皮肤有无毒性反应,并对完整皮肤和破损皮肤所产生的不同反应进行评分,结果表明,复方五倍子软膏对完整皮肤及破损皮肤均无皮肤毒性;通过豚鼠皮肤主动过敏试验,研究复方五倍子软膏对于皮肤有无过敏反应,结果表明,复方五倍子软膏属于弱敏性药膏;通过大鼠刺激性试验,自体左右侧对比,研究复方五倍子软膏对于皮肤有无刺激反应,对皮肤所产生的不同反应进行评分,结果表明,复方五倍子软膏对完整皮肤及破损皮肤均无皮肤刺激性。结论:复方五倍子软膏具有良好的抗炎镇痛效果,且临床使用安全,无皮肤急性毒性和刺激性,无过敏反应。
苏翠丽,刘雪梅,邱华,张秋奎,刘灵杰,冯宇[3](2017)在《中药复方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研究概况》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呈世界流行趋势,严重威胁人类的健康。通过检索近10年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Pub Med等中外文献数据库总结出常用的治疗慢性乙型肝炎(CHB)中药复方并对其可能作用机制进行归纳,为今后筛选中药治疗CHB有效成分及研发治疗CHB新药提供思路。
贾慧[4](2016)在《溃疡油干预糖尿病溃疡愈合的实验及临床研究》文中提出研究目的:糖尿病溃疡中医归属于脱疽范围,是糖尿病的严重的慢性并发症之一,由代谢紊乱导致的血管病变、神经病变,加之糖尿病免疫功能受损继发感染而协同发病,是临床一种常见的慢性难愈性创面。难愈性糖尿病溃疡仍然是目前关注的重点和难点,糖尿病溃疡发生发展的机制主要与糖尿病发生发展的相关机制及糖尿病溃疡难愈机制相关,慢性创面愈合过程需要多种细胞、生长因子及细胞外基质的协同参与,构成复杂的生物网络共同促进溃疡愈合,细胞因子缺失或者与靶细胞受体信号转导“失耦联”都会导致创面不愈合或延期愈合,中药外治糖尿病溃疡能够明显促进创面愈合,但是中药外治如何调控相应靶细胞仍需要研究,中药复方溃疡油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归纳总结而成,临床中用于湿热蕴结型糖尿病溃疡患者,本课题通过研究溃疡油干预糖尿病溃疡愈合的临床和实验研究来进一步阐明创面愈合的机制,研究溃疡油促进糖尿病溃疡愈合过程中对于相关通路的影响作用及其在临床中的疗效评定。研究方法:1.实验研究:选购80-100g SPF级SD雄性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西药组、中药组,其中模型组、西药组、中药组按体重50mg/kg一次性快速腹腔注射STZ溶液造糖尿病模型,空白对照组一次性腹腔注射等体积不含STZ的O.1mmol/L柠檬酸-柠檬酸钠缓冲液,分别于3天、7天麻醉成功后测量尾静脉血糖,以连续两次不禁食血糖>16.7mmol/L的大鼠为成模糖尿病大鼠,成模后,在无菌条件下分别在大鼠背部剪取造模区皮肤,并创面外敷冰醋酸一周形成缺损性皮肤溃疡大鼠模型。糖尿病溃疡大鼠造模成功后,四组每天以碘伏消毒创面换药,中药组外敷溃疡油,西药组外敷乳酸依沙吖啶溶液,四层医用无菌纱布包扎固定。分别于用药后3、7、14天,取适量皮下组织进行固定、石蜡包埋、切片后HE染色进行形态学观察,免疫组化染色检测组织中AGEs、 PDGF、 VEGF、 PTP1B的含量,并应用Image Pro Plus分析积分光密度值;于3、7、14天取适量皮下组织经液氮速冻后经Western blot测定AGEs、 PDGF、 VEGF、 PTP1B蛋白表达,扫描胶片并分析净光密度值。2.临床研究:临床中收集60例糖尿病溃疡湿热蕴结型患者,随机分组为对照组、治疗组,、分别在两组患者入院第一日,收集基本资料,两组每天予以碘伏消毒创面换药后,治疗组外敷溃疡油,对照组外敷乳酸依沙吖啶溶液,四层医用无菌纱布包扎固定。于治疗0、14天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评价中医证候疗效,检测WBC、NE%、ESR、CRP、TGF-β、VEGF、PDGF等各项指标,最后经统计学分析结果。研究结果:1.实验研究:糖尿病溃疡大鼠造模成功后,各组创面有少量渗血渗液,周围组织水肿,空白对照组大鼠整体状态良好,进食进水正常,毛色光亮,活动灵敏,体重明显增长,模型组、溃疡油组、乳酸依沙吖啶组大鼠整体状态较差,进食少,多饮水,毛色暗无光泽,毛发潮湿,蜷缩怕冷,活动不灵敏,体重增长不明显,多尿,味腥臭。四组大鼠体重在造模前及造模成功后第三天基本属于同一基线,而在造模第三天到十四天,空白对照组大鼠体重增长明显,模型组、溃疡油组及乳酸依沙吖啶组体重增长缓慢。四组大鼠在造模前血糖均处于正常水平,空白对照组在造模第三天、第七天、第十四天血糖处于正常水平,模型组、溃疡油组及乳酸依沙吖啶组第三天血糖高于正常水平,均达到糖尿病模型的标准,模型组、溃疡油组及乳酸依沙吖啶组第七天血糖有所下降,均达到糖尿病模型的标准,第七天到第十四天血糖值趋于稳定保持在成模模型的水平。免疫组化分析在各组中的表达,AGEs蛋白表达量在第三天时溃疡油组显着低于空白对照组、模型组、乳酸依沙吖啶组,P<0.05,第七天时溃疡油组显着高于模型组,P<0.05,溃疡油组与空白对照组、乳酸依沙吖啶组相比未见明显差异,P>0.05,第十四天时,溃疡油组显着低于空白对照组,P<0.05,与其他两组相比未见明显差异,P>0.05。PDGF蛋白表达量在第三天时溃疡油组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模型组、乳酸依沙吖啶组,P<0.05,在第七天、第十四天均未见明显差异。VEGF蛋白表达量在第三天溃疡油组较乳酸依沙吖啶组相比明显升高,P<0.05,第七天、第十四天时溃疡油组均明显高于乳酸依沙吖啶组,P<0.01。PTPIB蛋白表达量在第三天溃疡油组明显低于模型组,P<0.01,在第七天溃疡油组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模型组、乳酸依沙吖啶组,P<0.01,第十四天溃疡油组明显低于模型组,P<0.01,且溃疡油组高于乳酸依沙吖啶组,P<0.01。蛋白免疫印迹结果显示:AGEs在四组中的蛋白表达含量分别为第三天时溃疡油组均低于空白对照组、模型组、乳酸依沙吖啶组,其中溃疡油组显着低于模型组,P<0.05,第七天时溃疡油组与模型组未见明显差异,溃疡油组显着高于乳酸依沙吖啶组,P<0.01,第十四天未见明显差异。PDGF在第三天时溃疡油组高于空白对照组、模型组、乳酸依沙吖啶组,且溃疡油组显着高于模型组,P<0.05,第七天、第十四天溃疡油组高于空白对照组、模型组、乳酸依沙吖啶组,但未见显着性差异。VEGF在第三天溃疡油组高于空白对照组、模型组、乳酸依沙吖啶组,且溃疡油组显着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第七天、第十四天未见明显差异。PTPIB在第三天时溃疡油组低于模型组、乳酸依沙吖啶组,在第七天、第十四天溃疡油组与其他组间未见明显差异。2.临床研究:通过观察糖尿病,溃疡患者应用溃疡油治疗前后的中医证候疗效,主症积分可见对照组和治疗组在0天时未见明显差异,P>0.05,在治疗14天后,治疗组的主症积分经治疗后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次证积分在治疗0天和14天时均未见明显的差异,P>0.05。总症证候积分在治疗0天时乳酸依沙吖啶组和溃疡油组未见明显差异,P>0.05,在治疗14天后,溃疡油组的总症证候积分明显低于乳酸依沙吖啶组,p<0.01。中医证候疗效对比,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86.67%,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6.67%,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炎症相关指标,治疗前两组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CRP均无明显差异,P>0.05,血沉在治疗前对照组明显低于治疗组,P<0.01。治疗14天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相比较,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CRP、ESR均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生长因子在两组治疗前后的变化,PDGF、TGF-β在治疗前对照组和治疗组未见明显差异,P>0.05,在治疗14天后,治疗组均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 VEGF在0天时对照组和治疗组在存在非常明显差异,P<0.01,在14天,治疗组与对照组未见显着性差异,p>0.05。结论:溃疡油干预糖尿病溃疡大鼠能够促进局部肉芽组织生长并促进微血管形成,明显加速创面的愈合,其机制可能与溃疡油能够有效的抑制AGEs和PTPIB,并能够促进PDGF、 VEGF生长相关。溃疡油外敷治疗湿热蕴结型糖尿病溃疡患者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能够明显提高创面总有效率,有效的控制炎症反应,在创面修复过程中能够明显提高促愈因子PDGF、 TGF-β的浓度,加速创面愈合,对于糖尿病溃疡慢性创面的愈合和组织再生有较好的促进作用。
刘燕,张莉,黄华[5](2014)在《具抗炎作用维药的研究进展》文中认为炎症是指具有血管系统的活体组织对损伤因子所发生的防御反应,参与多种疾病的发病过程。维吾尔医药是中国传统医药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四大民族医药之一,在临床上广泛用于炎症疾病的治疗。近年来,国内外很多学者对维药有效成分、有效部位、提取物及其复方制剂的抗炎作用及其作用机制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该文通过对具有抗炎作用的维药进行综述,以期为从维药中发现具有抗炎活性的新药提供参考。
邹逸天,华海清,郑清兴,徐伟,丁小波,张建新,陆云飞,黄飞,宋来军,李蕾英,吴国祥[6](2011)在《护肝拔毒巴布剂穴位敷贴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观察新型中药外敷制剂护肝拔毒巴布剂治疗慢性乙型肝炎(CHB)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10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以护肝、降酶、退黄为基础治疗,治疗组在其基础上加用中药护肝拔毒巴布剂敷贴在日月、期门、章门穴位处。疗程均为12周,随访12周。观察两组在总有效率、中医症候改善、肝功复常、乙肝病毒标志物(HBV-M)消长、不良反应等方面的差异性。结果 1、总疗效: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对照组为80%,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2、缓解临床症候:治疗组症候改善率为98%,对照组为88%,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尤其是治疗组能比较迅速地(治疗后4周内)缓解患者胁痛、无力、纳差、腹胀等症状(P<0.01)。治疗组中以湿热证型效果最好,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肝郁脾虚其次,瘀血阻络型最差。3、肝功复改善:治疗12周结束时,治疗组降低ALT、AST、GGT、TBIL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ALT复常率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但TBIL、ALB复常率两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4、在病毒标志物消长方面:治疗组有一定的降低病毒复制的作用,但与对照组比较,两组无明显差异(P>0.05)。5、治疗组敷贴护肝拔毒巴布剂后2例出现局部轻微瘙痒,1例出现数枚皮疹,均未作特殊处理而自行缓解。结论中药护肝拔毒巴布剂穴位敷贴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临床疗效确切、安全,能较好地减轻临床症状,改善肝功能,是一种简便实用的中药外用制剂。
邹逸天,华海清,郑清兴,徐伟,丁小波,张建新,陆云飞,宋来军,李蕾英,吴国祥[7](2011)在《护肝拔毒巴布膏外敷联合基础疗法治疗慢性乙型肝炎50例临床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观察新型中药外敷制剂护肝拔毒巴布膏治疗慢性乙型肝炎(CHB)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10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以护肝、降酶、退黄为基础治疗,治疗组在其基础上加用中药护肝拔毒巴布膏敷贴在日月、期门、章门穴位处,观察2组治疗后中医症候改善、肝功能复常、乙肝病毒标志物(HBV-M)消长、不良反应及随访期复发等方面的差异性。结果:在缓解临床症状方面,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尤其是治疗组能比较快速高效(治疗后4周内)缓解患者胁痛、无力、纳差、黄疸等常见症状。肝功能复常方面,治疗组亦明显优于对照组。在病毒标志物消长及不良反应方面2组无显着性差异。结论:新型中药护肝拔毒巴布膏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临床疗效确切,安全,能较好地减轻临床症状,改善肝功能。
刘丽丽[8](2007)在《中药复方清肝排毒饮抗乙肝病毒和实验性肝损伤的药效学研究》文中提出1.研究目的通过体内外抗乙肝病毒实验研究,评价中药复方清肝排毒饮抗乙肝病毒的作用效果;通过抗免疫性肝损伤和化学性肝损伤的实验研究,评价该复方对实验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效果并探讨其作用机制,为清肝排毒饮应用于临床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进一步提供实验依据。2.实验内容2.1复方清肝排毒饮对小鼠的急性毒性试验在小鼠急性毒性试验研究,我们通过记录动物中毒表现及死亡情况,测定不同浓度的清肝排毒饮对小鼠的毒副作用,从而确定试验的剂量范围。结果显示,复方清肝排毒饮80g/kg/d剂量可能对小鼠影响较大,而40g/kg/d剂量下对小鼠可能影响较小,故本课题以下实验所用剂量均在40g/kg/d剂量范围以下进行。2.2复方清肝排毒饮体内外抗乙肝病毒实验研究在体内抗DHBV的实验研究中,我们选择由先天感染性鸭乙肝病毒为模型。分别于T0、T5、T10、P3各时间点采血,分离血清,用斑点杂交法测定血清中DHBV的载量变化。结果显示,清肝排毒饮大、中剂量组均有不同程度抑制DHBV DNA作用,与拉米夫定组相比较无显着差异性,停药后反跳不明显。在体外抗HBV的实验研究中,采用2.2.15细胞模型,以HBsAg、HBeAg作为药物效果检测指标,并用MTT法检测药物细胞毒性。结果显示,清肝排毒饮对2.2.15细胞的半数毒性浓度(TC50)为>40.23mg/mL。复方清肝排毒饮对HBsAg,HBeAg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分别为<27.75mg/mL和54.42mg/mL;治疗指数(TI)分别为>1.45和>0.74,显示清肝排毒饮在体外无显着的直接抑制乙肝病毒复制的作用。2.3复方清肝排毒饮体内抗免疫性肝损伤和化学性肝损伤的实验研究体内抗免疫性肝损伤作用研究采用刀豆蛋白A(Con A)所诱导的小鼠急性肝损伤模型,用清肝排毒饮大、小剂量组(40g/kg,20g/kg)进行治疗,并与联苯双酯治疗组为对照,检测小鼠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γ—干扰素(IFN—γ)含量,观察肝组织病理改变。清肝排毒饮大剂量组小鼠ALT活性、IFN-γ和TNF-α含量均明显低于模型组,差异有显着性意义(P<0.05),但与联苯双酯组比较,差异无显着性意义(P>0.05);清肝排毒饮大剂量组肝脏病理改变明显减轻。表明清肝排毒饮对Con A所致小鼠肝损伤具有较好的保护作用,抑制T淋巴细胞活化和IFN-γ、TNF-α的释放是其主要的作用机制。体内抗化学肝损伤作用研究采用醋氨酚所导致的小鼠肝损伤模型,用清肝排毒饮大、中、小剂量组(80g/kg,40g/kg,20g/kg)进行治疗,并与联苯双酯治疗组对照,检测小鼠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GSH)水平,观察肝组织病理改变。清肝排毒饮大、中剂量组能显着抑制小鼠血清ALT,升高SOD、GSH水平,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显着性意义(P<0.05),但与联苯双酯组比较,差异无显着性意义(P>0.05);清肝排毒饮大、中剂量组肝脏病理改变明显减轻。表明清肝排毒饮对醋氨酚所致小鼠化学性肝损伤具有较好的保护作用,作用机制与抗氧自由基损伤有关。3.结论清肝排毒饮有较好的抗鸭乙肝病毒和抗实验性肝损伤作用,有着较好的应用开发前景。
邓家刚,周小雷[9](2006)在《中药抗肝损伤作用实验研究进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华海清,陆茵,俞晶华,陈文星,项晓人[10](2003)在《护肝拔毒饮软膏对实验性大鼠慢性肝损伤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 :通过实验研究观察护肝拔毒软膏CCl4致大鼠慢性肝损伤的作用及对大鼠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1)将大鼠分层分组 ,除空白组外 ,其余大鼠皮下注射 10 %CCl4溶液 5ml/kg ,每周 2次 ,连续 3个月 ,造成慢性四氯化碳肝损伤模型 ,并随机分为二组 ,治疗组在大鼠肝腹区涂敷护肝拔毒软膏 ,模型组不用任何药物 ;(2 )将正常大鼠随机分为三组 ,除正常对照组外 ,模型组与治疗组于第 1、5、9日分别用地塞米松磷酸钠 5mg/kg肌肉注射造成大鼠免疫功能低下 ,治疗组在大鼠肝腹区涂敷护肝拔毒软膏 ,模型组涂敷赋形剂 ,正常对照组不用任何药物。结果 :护肝拔毒软膏能明显降低CCl4所致大鼠慢性肝损伤引起的ALT、AST、ALP升高 ,与模型组比较 ,差异有显着性 (P<0 .0 1及P<0 .0 5 ) ;病理观察表明 ,慢性四氯化碳肝损伤模型组主要为肝脂肪变性、慢性炎症、肝细胞坏死和肝纤维化 ;治疗组则基本恢复正常 ;治疗组能减轻地塞米松对大鼠胸腺、脾脏等免疫器官的抑制 ,增强大鼠腹腔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 ,提高T淋巴细胞阳性率。结论 :护肝拔毒软膏有护肝降酶、促进肝细胞再生、抗肝纤维化及一定的提高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
二、护肝拔毒饮软膏对实验性大鼠慢性肝损伤及免疫功能的影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护肝拔毒饮软膏对实验性大鼠慢性肝损伤及免疫功能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大黄?虫丸对虚瘀型Lewis肺癌小鼠免疫机制影响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前言 |
1 实验材料 |
1.1 实验动物 |
1.2 主要实验药物及试剂 |
1.3 细胞来源 |
1.4 主要实验仪器 |
1.5 主要溶液及试剂配制 |
1.6 LLC细胞培养及计数 |
2 实验方法 |
2.1 动物分组 |
2.2 动物造模 |
2.3 给药 |
2.4 标本采集及检测 |
3 统计方法 |
4 结果 |
4.1 一般情况 |
4.2 各组小鼠体质量情况 |
4.3 各组小鼠死亡率比较 |
4.4 各组小鼠肿瘤外形改变情况 |
4.5 各组小鼠脾脏脏器指数及肿瘤体质量 |
4.6 瘤体病理组织学切片 |
4.7 各组小鼠血清IL-2 含量的比较 |
4.8 各组小鼠脾细胞CD4~+CD25~+Foxp3~+T细胞表达情况 |
5 讨论 |
5.1 中医对肺癌的认识 |
5.2 大黄?虫丸方药分析与现代药理研究 |
5.3 虚瘀型肺癌模型造模方法的探讨 |
5.4 大黄?虫丸对虚瘀型肺癌小鼠免疫影响的实验分析 |
结论 |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综述 |
大黄?虫丸的现代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附图 |
致谢 |
个人简介 |
(2)复方五倍子软膏抗炎镇痛及安全性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清单 |
文献综述 |
引言 |
1 材料和方法 |
1.1 材料 |
1.1.1 动物 |
1.1.2 药物 |
1.1.3 试剂 |
1.1.4 主要仪器与设备 |
1.2 方法 |
1.2.1 主要药物及药液制备 |
1.2.2 动物适应性饲养 |
1.2.3 复方五倍子软膏的抗炎作用的研究 |
1.2.4 复方五倍子软膏的镇痛作用的研究 |
1.2.5 复方五倍子软膏的安全性研究 |
1.2.6 数据分析 |
2 结果 |
2.1 复方五倍子软膏的抗炎作用的研究 |
2.1.1 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试验 |
2.1.2 小鼠棉球肉芽肿试验 |
2.2 复方五倍子软膏镇痛作用的研究 |
2.2.1 醋酸扭体实验 |
2.3 复方五倍子软膏的安全性研究 |
2.3.1 皮肤急性毒性试验 |
2.3.2 皮肤过敏性试验 |
2.3.3 皮肤刺激性试验 |
3 讨论 |
3.1 复方五倍子软膏抗炎镇痛作用 |
3.2 复方五倍子软膏的安全性 |
3.3 复方五倍子软膏药物的其他作用 |
4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3)中药复方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研究概况(论文提纲范文)
1 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疗 |
2 治疗湿热疫毒证慢性乙肝的复方 |
2.1 复方六月雪 |
2.2 小柴胡汤 |
2.3 清肝排毒饮 |
2.4蛇黄肝炎合剂 |
2.5 肝必康胶囊 |
2.6三黄乙肝胶囊 |
3 治疗肝郁脾虚证慢性乙肝的复方 |
3.1 疏肝健脾方 |
3.2 逍遥丸 |
3.3 四逆散 |
3.4 补肾健脾方 |
4 治疗气滞痰阻、瘀血阻滞证慢性乙肝的复方 |
4.1 血府逐瘀汤 |
4.2 大黄虫丸 |
4.3 鳖甲煎丸 |
4.4 茵兰益肝颗粒 |
5 小结与展望 |
(4)溃疡油干预糖尿病溃疡愈合的实验及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糖尿病溃疡的中医药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糖尿病溃疡的现代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前言 |
第二章 实验研究 |
实验一 糖尿病溃疡大鼠模型的建立及创面形态学观察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小结 |
讨论 |
实验二 溃疡油干预糖尿病溃疡愈合过程的机制研究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小结 |
讨论 |
实验三 溃疡油干预糖尿病溃疡过程中PTP1B、AGEs及生长因子在Westernblot中的表达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小结 |
讨论 |
参考文献 |
前言 |
第三章 临床研究 |
实验四 溃疡油干预糖尿病溃疡过程的临床研究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小结 |
讨论 |
参考文献 |
结语 |
创新点 |
存在问题与不足 |
附录 |
致谢 |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个人简历 |
(5)具抗炎作用维药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维医与炎症 |
2 维药有效成分 |
2.1 黄酮类 |
2.2 生物碱类 |
2.3 萘醌类 |
3 维药有效部位 |
3.1 总黄酮 |
3.2 总生物碱 |
3.3 总皂苷 |
3.4 总三萜 |
3.5 多糖 |
3.6 挥发油 |
3.7 鞣质 |
4 维药提取物 |
4.1 菊苣 |
4.2 神香草 |
4.3 罗勒 |
4.4 新疆紫草 |
4.5 刺山柑 |
4.6 龙葵果 |
4.7 沙枣 |
4.8 薰鲁香 |
4.9 家独行菜子 |
4.1 0 红景天 |
4.1 1 荜茇根 |
4.1 2 芳香新塔花 |
4.1 3 新疆假龙胆 |
4.1 4 罗布麻 |
5 维药复方 |
5.1 复方骆驼逢子软膏 |
5.2炎消迪娜尔胶囊、炎消迪娜尔糖浆 |
5.3 护肝布祖热颗粒 |
5.4 复方木尼孜其颗粒 |
5.5 复方一枝蒿颗粒 |
5.6 买朱尼 |
5.7 雪莲前列栓 |
5.8 阿娜尔阴道泡腾片 |
6 结语 |
(7)护肝拔毒巴布膏外敷联合基础疗法治疗慢性乙型肝炎50例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临床资料 |
2 治疗方法 |
2.1 对照组 |
2.2 治疗组 |
3 疗效观察 |
3.1 观察项目 |
3.1.1 中医症候观察 |
3.1.2 肝功能及相关指标观察 |
3.1.3 局部反应 |
3.1.4 随访 |
3.2 疗效判定标准参照文献[3-4]。 |
3.2.1 总体疗效判定标准 |
3.2.2 证候疗效判定标准 |
3.3 统计学方法 |
3.4 治疗结果 |
3.4.1 治疗后2组总体疗效比较见表1。 |
3.4.2 治疗后各时段2组证候疗效比较见表2。 |
3.4.3 治疗前后2组肝脏生化学指标变化见表3。 |
3.4.4 治疗后2组HBV-M消长比较 |
3.5 安全性比较 |
4 讨论 |
(8)中药复方清肝排毒饮抗乙肝病毒和实验性肝损伤的药效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
第一节 中医药防治乙型肝炎研究进展 |
一、乙型病毒性肝炎作用机理研究进展 |
二、乙型病毒性肝炎模型研究概况 |
三、西医治疗乙型肝炎的研究进展 |
四、中医治疗乙型肝炎的研究现状 |
第二节 中医药防治肝损伤研究进展 |
一、肝损伤的作用机理研究进展 |
二、肝损伤动物模型研究概况 |
三、西医治疗肝损伤的研究进展 |
四、中医治疗肝损伤的研究现状 |
第三节 复方清肝排毒饮的研究前景 |
一、复方清肝排毒饮临床研究成果 |
二、复方清肝排毒饮研究思路 |
第二部分 实验研究 |
第一节 清肝排毒饮急性毒性实验 |
第二节 清肝排毒饮抗乙肝病毒实验研究 |
一、清肝排毒饮体内抗鸭乙型肝炎病毒的实验研究 |
二、清肝排毒饮体外抗乙型肝炎病毒的实验研究 |
第三节 清肝排毒饮抗肝损伤实验研究 |
一、清肝排毒饮对刀豆蛋白A所致小鼠免疫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 |
二、清肝排毒饮对醋氨酚所致小鼠化学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 |
全文结论 |
展望 |
参考文献 |
外文缩略语表 |
附录 |
致谢 |
(9)中药抗肝损伤作用实验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单味中药研究 |
1.1 药理实验研究 |
1.2 有效成分研究 |
2 复方中药抗肝损伤实验研究 |
3 实验动物模型研究 |
4 结语 |
四、护肝拔毒饮软膏对实验性大鼠慢性肝损伤及免疫功能的影响(论文参考文献)
- [1]大黄?虫丸对虚瘀型Lewis肺癌小鼠免疫机制影响的实验研究[D]. 李娟. 山西中医药大学, 2020(07)
- [2]复方五倍子软膏抗炎镇痛及安全性试验研究[D]. 张宁. 安徽农业大学, 2019(05)
- [3]中药复方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研究概况[J]. 苏翠丽,刘雪梅,邱华,张秋奎,刘灵杰,冯宇.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7(22)
- [4]溃疡油干预糖尿病溃疡愈合的实验及临床研究[D]. 贾慧.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6(08)
- [5]具抗炎作用维药的研究进展[J]. 刘燕,张莉,黄华. 中国中药杂志, 2014(09)
- [6]护肝拔毒巴布剂穴位敷贴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研究[A]. 邹逸天,华海清,郑清兴,徐伟,丁小波,张建新,陆云飞,黄飞,宋来军,李蕾英,吴国祥. 第七届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外治学术年会论文汇编, 2011
- [7]护肝拔毒巴布膏外敷联合基础疗法治疗慢性乙型肝炎50例临床研究[J]. 邹逸天,华海清,郑清兴,徐伟,丁小波,张建新,陆云飞,宋来军,李蕾英,吴国祥. 江苏中医药, 2011(07)
- [8]中药复方清肝排毒饮抗乙肝病毒和实验性肝损伤的药效学研究[D]. 刘丽丽.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07(06)
- [9]中药抗肝损伤作用实验研究进展[J]. 邓家刚,周小雷. 广西中医药, 2006(01)
- [10]护肝拔毒饮软膏对实验性大鼠慢性肝损伤及免疫功能的影响[J]. 华海清,陆茵,俞晶华,陈文星,项晓人. 中医药学刊, 200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