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学思想论文_王茹俊,李敏

导读:本文包含了人学思想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人学,马克思,思想,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人文。

人学思想论文文献综述

王茹俊,李敏[1](2019)在《马克思人学思想及其在新时代的拓新探赜》一文中研究指出马克思人学思想有着极其丰富的理论前提,充分吸收了西方人学思想,经历了叁个显着的阶段。同时涉及到本体的人、社会的人、历史的人以及价值的人四个主要内容。马克思的人学思想在当今中国并未失去理论光泽,而是以另外一种全新的形式得以发扬光大。习近平的以人民为中心思想是马克思人学思想的继承、发展与拓新。(本文来源于《大庆社会科学》期刊2019年06期)

龚颖[2](2019)在《和辻伦理学对马克思人学思想的转化运用》一文中研究指出马克思的人学思想,尤其是关于人的本质的学说完成了在这个问题上的一次历史性变革,影响深远。和辻哲郎建构起"人间伦理学"思想体系,即是日本近代伦理学接受和转化马克思人学思想的一个典型例证。和辻伦理学完成了日本近代伦理学研究主题的历史性转换,即由以往对个体道德意识的研究转变为对形成那些意识的人的社会存在状况的研究;其核心基本概念"人间"和"间柄"所表达的人观即是:现实的人是个体性与社会性的辩证统一、交往关系的多样性决定着现实中人的存在与行为的多样性。(本文来源于《现代哲学》期刊2019年06期)

许卫中,郑传东[3](2019)在《中国梦——马克思人学思想的中国话语》一文中研究指出马克思人学思想是中国梦人学价值诉求的理论基础,它以人的解放和全面自由发展作为终极关怀和根本价值取向。中国梦在其本质内涵和实现路径上都以人的解放与全面发展为终极价值诉求,是马克思人学思想在中国发展的新高度和中国式话语,指引着当代中国社会的实践发展方向和根本价值取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中国梦的现实路径。(本文来源于《黑河学刊》期刊2019年06期)

刘奇征[4](2019)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学思想的演进与特征——基于社会主义素质文化的视角》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学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人学中国化的创新和发展,习近平人学思想是其最新理论成果。改革开放以来,在对马克思主义人学进行中国式的文化重构、历史解读和实践诠释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学思想的内涵在文化、历史和实践叁个价值维度上不断形成,并呈现以文育人、与时俱新和因人行事的理论特征。(本文来源于《中学政治教学参考》期刊2019年27期)

蒋燕,罗文雅[5](2019)在《马克思主义的人学思想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启示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是其理论重要的组成部分,主要讨论了人、人性以及人的价值问题。这一人学思想揭示了人的自然本质于社会本质,与我国政府倡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异曲同工之妙,对于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具有极其重要的影响。深入研究马克思主义的人学思想,并根据这一思想对当代的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符合大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特点,能准确把握住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现状以及心理问题的成因,从而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性。接下来,本文就探究马克思主义的人学思想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启示,以供参考。(本文来源于《多学科融合教育促进复合型人才核心素养发展学术论文集》期刊2019-08-24)

田雯[6](2019)在《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的发展脉络》一文中研究指出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是马克思从对人的人文关怀开始,随着对人类社会的深入研究而逐渐发展形成的一种科学的有关人的本质理论。一切自然科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以人的需要为核心,研究一切社会、自然科学都是为了使人类能够更好地生存并最终实现共产主义、实现人类的解放。人学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理论重要的组成部分,理清其发展脉络是理解和习得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的关键。(本文来源于《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9年04期)

任敏[7](2019)在《试论周作人“人学”思想的内涵》一文中研究指出周作人的"人学"思想是他散文的思想核心,汲取了中国传统文化、日本的先进思想和西方的文艺思潮,集各家思想之所长,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人学"体系,其中主要表现在性的解放和人的自由两个方面。(本文来源于《汉字文化》期刊2019年15期)

陈奕诺[8](2019)在《马克思人学思想及当代价值刍议》一文中研究指出对人的问题的追问始终是哲学无法回避的一个主题,而无论是唯心主义体系的建构,还是"旧"唯物主义的理论主张都无法解答这一世纪难题,对人的阐释始终表现出一种"无人在场"的窘态,直到马克思批判地继承德国古典哲学思想以人的实践活动为基础和根本出发点建构起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的人学思想,人的全部面貌才得以真正展现。马克思这一哲学变革的伟大意义不仅在于发现了人的在场,更重要的是使我们理解了人的总体性,人不仅是有血有肉的自然存在,更是现实的人,能够通过实践活动克服异化、实现全面发展的超越性的存在。因此,深入分析马克思人学思想生成逻辑与现实意义,就是展现马克思理论当代生命力的重要表现。(本文来源于《学术交流》期刊2019年08期)

汤楠[9](2019)在《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下的高校学生教育管理——评《人之谜: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人学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认为,人是现实的、具有社会性与实践性的主体,其理想状态是全面、自由、充分的发展。《人之谜·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研究》(李宝刚、王思鸿主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4年版)一书包括叁部分内容:其一,现实的人是多维存在的人,分别从现实的人是自然人、自由人、社会人、劳动人、历史人等五个方面展开论述。其二,现实的人是辩证的存在,从主体与客体的辩证统一、自然与社会的辩证统一、历史与现实的辩证统一、个体与类的辩证统一等四个方面展开论述。其叁,(本文来源于《领导科学》期刊2019年15期)

王永灿[10](2019)在《马克思早期人学思想的叁重意蕴》一文中研究指出人学理论是马克思早期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人学理论的形成,是唯物主义、辩证法及唯物史观综合作用的结果。马克思从普遍联系中发现了人是自然属性、社会属性和精神属性的统一,并在人的社会性中揭示了人的本质;从人类历史活动中发现了人是历史活动的主体,人类活动过程构成了人类发展历史;同时马克思在对资本主义批判中发现了人的异化,主张通过消灭私有制消除异化,最终实现人的解放。马克思早期人学思想对当前社会主义建设仍然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一是要注重和满足人的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二是要尊重人的主体地位,尤其是群众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叁是要以人的解放和全面发展作为社会主义各项事业的最高标准和最终目的。(本文来源于《通化师范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7期)

人学思想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马克思的人学思想,尤其是关于人的本质的学说完成了在这个问题上的一次历史性变革,影响深远。和辻哲郎建构起"人间伦理学"思想体系,即是日本近代伦理学接受和转化马克思人学思想的一个典型例证。和辻伦理学完成了日本近代伦理学研究主题的历史性转换,即由以往对个体道德意识的研究转变为对形成那些意识的人的社会存在状况的研究;其核心基本概念"人间"和"间柄"所表达的人观即是:现实的人是个体性与社会性的辩证统一、交往关系的多样性决定着现实中人的存在与行为的多样性。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人学思想论文参考文献

[1].王茹俊,李敏.马克思人学思想及其在新时代的拓新探赜[J].大庆社会科学.2019

[2].龚颖.和辻伦理学对马克思人学思想的转化运用[J].现代哲学.2019

[3].许卫中,郑传东.中国梦——马克思人学思想的中国话语[J].黑河学刊.2019

[4].刘奇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学思想的演进与特征——基于社会主义素质文化的视角[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19

[5].蒋燕,罗文雅.马克思主义的人学思想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启示分析[C].多学科融合教育促进复合型人才核心素养发展学术论文集.2019

[6].田雯.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的发展脉络[J].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

[7].任敏.试论周作人“人学”思想的内涵[J].汉字文化.2019

[8].陈奕诺.马克思人学思想及当代价值刍议[J].学术交流.2019

[9].汤楠.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下的高校学生教育管理——评《人之谜: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研究》[J].领导科学.2019

[10].王永灿.马克思早期人学思想的叁重意蕴[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19

论文知识图

面向21世纪的中国人文科学研讨会(哲学分会...面向21世纪的中国人文科学研讨会(哲学分会...面向21世纪的中国人文科学研讨会(哲学分会...面向21世纪的中国人文科学研讨会(哲学分会...面向21世纪的中国人文科学研讨会(哲学分会...面向21世纪的中国人文科学研讨会(哲学分会...

标签:;  ;  ;  ;  ;  ;  ;  

人学思想论文_王茹俊,李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