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苏关系论文_陈小宁

导读:本文包含了美苏关系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美国,冷战,关系,美苏,中美关系,艾森豪威尔,大跃进。

美苏关系论文文献综述

陈小宁[1](2019)在《20世纪70年代的中美苏战略叁角关系探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美国苏联战略叁角关系从20世纪60年代末开始酝酿,其形成的背景是中苏关系破裂、美苏关系缓和及新的力量中心崛起。20世纪70年代,美国先后实行"双和"战略及"和中抗苏"战略,在与中国建交的同时,加紧与苏联在"中间地带"的争夺。中苏由政治、军事同盟变成敌人,而这又促进中美两国关系的日益接近。在战略大叁角中,核心角色是美国,中国在很大程度上仅仅是对其他两个国家的行动做出相应反应。无论是中美缓和、美苏缓和还是中苏对抗,都是基于国家利益做出的战略选择。(本文来源于《西部学刊》期刊2019年05期)

黄靖[2](2019)在《汲取美苏冷战经验,冷静管控中美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特朗普执政以来,对华采取了一系列强硬措施,中美关系急转直下。舆情普遍认为,美国对华发难的目的是要阻碍中国发展,保持美国霸权地位。然而,与中国为敌能够使美国保持强大吗?一借力美苏对抗,促成内部整合以史为鉴,有助于我们更理智地掌控目前紧张的中美关系。冷战期间,(本文来源于《国别和区域研究》期刊2019年01期)

赵学功[3](2018)在《核武器、美苏关系与冷战的起源》一文中研究指出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美英两国联手研制原子弹,由此确定了双方对核武器的垄断。虽然美国政府主要出于减少美军伤亡和加速战争进程的双重需要对日本实施了核打击,但此举对美苏关系产生了深刻影响。围绕着核武器垄断与反垄断,美苏之间展开了激烈较量。美国将原子弹视为实现政治和外交目标的重要工具,对苏政策愈发强硬;而苏联则采取针锋相对的态度,加紧核武器研制。尽管出于政治和宣传需要,双方都表示赞成对原子能实施国际控制,但实际上双方立场迥异,且互不让步,最终导致原子能国际控制计划以失败告终。核武器虽然并非冷战的产物,但在促使战时美英苏同盟瓦解、冷战发生的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本文来源于《历史研究》期刊2018年05期)

荣雄生[4](2017)在《论中国叁大经济改革与中美苏关系的演变》一文中研究指出内战胜利建立政权的中国共产党,有鉴于苏联的强大,20世纪50年代末,毛泽东基于"赶超"战略发动"大跃进"运动,企图将中国建设成为另一个社会主义强国。结果导致中苏交恶,并以失败收场,同时对经济发展造成不良影响。60年代中,为防止美苏入侵的"叁线建设"虽未获致重大成果,但是毛泽东藉由画分"第叁世界",并制造美苏的矛盾而成功将外交策略调整为联美抗苏。70年代末,随着中国国际关系的和缓,"改革开放"推展顺利,并且成果丰硕。甚至在苏联解体后,中国逐渐崛起,形成中美抗衡。(本文来源于《Proceedings of 2017 3r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Humanity and Social Science(ICHSS 2017)》期刊2017-12-24)

侯富中[5](2017)在《试析国际关系领域中的政治意识形态因素——以冷战期间美苏对抗为背景》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国际关系领域,政治意识形态作为一种狭义的意识形态,广泛地存在于国家政策和外交活动中。作为国家利益和真实意图的表达,在描述为崇高的、理想的、符合道义准则的官方文本和公开声明中,政治意识形态包含着国家最为核心的利益诉求和政策目的。本文通过对冷战背景下美苏政治意识形态的表现和特征进行分析,来认识清楚国际关系领域存在的政治意识形态因素,进而理解对我国外交的启示。(本文来源于《法制与社会》期刊2017年31期)

李张毅[6](2017)在《中苏关系正常化过程的中美苏叁大国立场》一文中研究指出1982年,中国与苏联在经历了关系步步恶化的长期对抗之后,引来了关系融冰的转折点。在双方漫长的十年谈判中,中苏两方立场基本稳定,美国作为冷战的一极,对此过程所持立场也极具分析价值。本文在梳理了中苏关系对抗局面的形成过程之后,从中国、苏联以及美国的国家立场出发,探讨了叁大国对于中苏正常化过程所持有的不同态度。(本文来源于《智库时代》期刊2017年10期)

赵昕[7](2017)在《福特政府时期美苏经贸关系探析》一文中研究指出20世纪70年代,白宫与国会之间有关外交政策的争端成为福特政府时期的一个主题。在外交上,福特政府虽对苏继续推行缓和政策,但作为缓和重要组成部分的美苏经贸关系的发展却遇到了重重阻碍。围绕授予苏联最惠国待遇地位问题,美国政府、国会及苏联叁方进行博弈,结果美苏经贸关系最终恶化并给美国政治、经济等领域带来影响。(本文来源于《牡丹江大学学报》期刊2017年07期)

王浩[8](2017)在《“Able Archer 83”事件与里根主义的逆转:冷战时期美苏关系第叁次缓和探源》一文中研究指出长期以来,国际关系学界普遍认为冷战时期美苏关系的第叁次缓和出现在1985年戈尔巴乔夫出任苏联最高领导人并推行"改革与新思维"之后。然而,根据冷战结束后的诸多解密文件、当事人回忆录及部分学者的研究,上述观点与史实并不相符。美苏关系的第叁次缓和实际肇始于1983年底到1984年初,它源于美国突然改变此前奉行的"里根主义"及其采取的对抗姿态,主动对苏推行"接触"政策,而当时的苏联并未开始改革。里根政府的上述战略逆转,主要是因为20世纪80年代初美苏关系重新陷入高度紧张,尤其是代号为"Able Archer 83"的北约核军事演习所带来的超级大国核战争危机,迫使美国重新思考自身的冷战战略。因此,本文力图通过近年来解密的相关历史文件,透视"Able Archer 83"事件的前因后果,进而探析里根主义得以逆转和冷战时期美苏关系实现第叁次缓和的真正原因。(本文来源于《美国问题研究》期刊2017年01期)

В.Л.马利科夫,张广翔[9](2017)在《氢弹与美苏关系的平衡——美苏两国氢弹研制中的“超级”与“分层”的对抗》一文中研究指出1945年8月美国在日本广岛和长崎投掷原子弹后,美苏两国在氢弹的研制领域便展开了竞争。从美国方面来看,原子弹的研制成功使其思想产生松懈,再加上其核物理学家的内部分歧以及对苏联科学界能力估计的严重不足,一度使得泰勒的"超级"热核弹即氢弹研究陷入停滞;而苏联方面,政府高度重视氢弹研究并为其提供各种便利,苏联科学家具有高超智力和奉献精神,1949年8月29日苏联第一颗原子弹试验成功,打破了美国的核垄断。这使得泰勒的"超级"设计重新得到重视,1952年11月1日,美国成功进行了第一次氢弹试验。而苏联萨哈罗夫提出的氢弹"分层"结构设想,使氢弹的研究于1953年8月12日同样也取得了成功。美苏两国氢弹研制的历史对两国关系及其战略力量的平衡都产生了重大影响。(本文来源于《军事历史研究》期刊2017年01期)

樊超[10](2016)在《对抗性外交、战略框架转换与中美苏大叁角关系的形成——以《八一七公报》谈判为中心》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的"联美反苏"战略导致美国对华政策倒退,引发了对台军售问题的谈判。为维护中美关系的战略基础,中方确立了在双边框架下施压的方案,形成了强制性外交的局面。但这个方案对美施压低效缓慢,最终中方被迫转换到战略框架以寻找筹码,开启对苏缓和,打破谈判僵局。谈判的成功关键在于中方从对美政策的双边框架转换至战略框架寻找筹码。战略框架的调整结束了"一条线"战略,中国开始按均势原则经营大叁角关系。谈判的成功也证明了中国以外交方式处理中美关系和外交摩擦的有效性与合理性,大国外交既要坚持外交的和平本质,又要充分利用丰富的筹码,灵活调整对外政策。(本文来源于《外交评论(外交学院学报)》期刊2016年05期)

美苏关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特朗普执政以来,对华采取了一系列强硬措施,中美关系急转直下。舆情普遍认为,美国对华发难的目的是要阻碍中国发展,保持美国霸权地位。然而,与中国为敌能够使美国保持强大吗?一借力美苏对抗,促成内部整合以史为鉴,有助于我们更理智地掌控目前紧张的中美关系。冷战期间,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美苏关系论文参考文献

[1].陈小宁.20世纪70年代的中美苏战略叁角关系探析[J].西部学刊.2019

[2].黄靖.汲取美苏冷战经验,冷静管控中美关系[J].国别和区域研究.2019

[3].赵学功.核武器、美苏关系与冷战的起源[J].历史研究.2018

[4].荣雄生.论中国叁大经济改革与中美苏关系的演变[C].Proceedingsof20173rdInternationalConferenceonHumanityandSocialScience(ICHSS2017).2017

[5].侯富中.试析国际关系领域中的政治意识形态因素——以冷战期间美苏对抗为背景[J].法制与社会.2017

[6].李张毅.中苏关系正常化过程的中美苏叁大国立场[J].智库时代.2017

[7].赵昕.福特政府时期美苏经贸关系探析[J].牡丹江大学学报.2017

[8].王浩.“AbleArcher83”事件与里根主义的逆转:冷战时期美苏关系第叁次缓和探源[J].美国问题研究.2017

[9].В.Л.马利科夫,张广翔.氢弹与美苏关系的平衡——美苏两国氢弹研制中的“超级”与“分层”的对抗[J].军事历史研究.2017

[10].樊超.对抗性外交、战略框架转换与中美苏大叁角关系的形成——以《八一七公报》谈判为中心[J].外交评论(外交学院学报).2016

论文知识图

一、美苏关系发展承上启下的一年1....1950—2005年中美关系与中苏(俄)关系...艾森豪威尔河南财经学院着作(1)河南财经学院着作(3)河南财经学院着作(7)

标签:;  ;  ;  ;  ;  ;  ;  

美苏关系论文_陈小宁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