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以流量大小来判断英雄

不要以流量大小来判断英雄

一、不以流量大小论英雄(论文文献综述)

朱格锋[1](2021)在《共享经济高质量发展研究》文中提出共享无处不在,共享无时不有,人类从未离开过共享。随着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推动,以及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倒逼”,各种共享经济新业态新模式渐次产生,并逐渐风靡全球。为鼓励共享经济发展,中国采取了鼓励创新、包容审慎的监管原则,新业态新模式犹如一个个火种,以燎原之势快速涵盖了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渗透至经济社会的各个领域。共享经济在促进灵活就业、高效率整合和优化配置海量资源、降低交易成本、提升社会资源运转效率、满足社会多样化需求方面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已构成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动能和提升中国经济韧性与活力的重要力量。但多起乘坐网约车被杀案件的发生,加上街头巷尾单车的无序摆放、故意破坏和押金退还难题,以及一个个“爆雷”的网贷平台,共享经济也问题繁多,并引发了公众的不满和社会舆论的关注。这些问题是新业态成长过程中绕不开的“烦恼”,同时也引发了人们关于共享经济本身是否带有原罪的质疑和共享经济能走多远、又会向何处去的隐忧。现阶段,高质量发展构成中国经济发展的主题。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版图,不应缺失共享经济高质量发展这一板块。碰巧的是,共享经济的颓废式微和高质量发展的兴起发力,不经意间正好达成了历史际会的不期而遇,或许这是一次完美的邂逅。共享经济的高质量发展,不仅是新时代和新阶段中国经济由高速度向高质量转型语境下的必然要求,同时也恰如其分地构成了促使共享经济自我矫正和告别困境的正确指引。共享经济发展中遭遇的种种问题,归根结底是因为只追求数量不重视质量、只顾眼前不看长远的结果。共享经济要想纾困和获取前进的希望,就要走一条高质量发展的道路。本文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致思路向、“总—分—合”的形式逻辑框架和“问题—目标—路径”技术路线,综合运用归纳方法、比较方法、演绎方法,以新发展理念为视角和理论支点,从症结分析、目标确立(评价指标)和路径设计三个方面,提出、归纳和论证了一种分析共享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一般解释框架。然后分别从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视角,多侧面解析了共享经济发展中的诸多症结、高质量发展的方向目标以及迈向高质量发展的现实路径。共享经济发展的症结正是因为创新能力不足、结构不协调、发展不够绿色、开放程度不高、人文关怀不足。从创新发展视角看,资本野蛮驱动是共享经济发展的第一个症结,资本的野蛮驱动带来一些共享经济业态的野蛮生长,并进一步造成同质化竞争;从协调发展视角看,结构失衡是共享经济发展的第二个症结,结构失衡包括产消失衡、“软”“硬”失衡和城乡失衡;从绿色发展视角看,粗放发展是共享经济发展的第三个症结,粗放发展造成高消耗、低产出;从开放发展视角看,开放程度不高是共享经济发展的第四个症结,对外走出去的动力不足和内部的共享平台垄断并行,造成发展的不稳定;从共享发展视角看,人文关怀不足是共享经济发展的第五个症结,平台的冷漠叠加信任的不足,导致共享经济的体验不佳、人们获得感与幸福感不高、人文关怀不够。共享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目标是高效、平衡、可持续、稳定和人文。共享经济高质量发展是可以被感知的发展方向和目标,确立发展目标,就需要有一套衡量的标准或评价指标体系。新发展理念是解读高质量发展内涵的方式之一,也是共享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当然遵循,以新发展理念引领和擘画共享经济高质量发展,就找到了关键,抓住了本质。因此,对于共享经济,也可以新发展理念为基础,提出一套反映高质量发展方向和目标的评价指标体系。本文构建了包括“高效、平衡、可持续、稳定、人文”5个方面、“创新能力、创新环境、监管创新、产消平衡、物质形态与精神形态的平衡、城乡平衡、资源耗减、污染排放、资源结构、对外开放、对内开放、公共服务、数字化、人文关怀”14个评价维度、42个具体指标三个层级的共享经济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共享经济迈向高质量发展,应以创新驱动共享经济高效发展、以协调促进共享经济平衡发展、以绿色推动共享经济可持续发展、以开放保障共享经济稳定发展、以共享强化共享经济人文发展。从创新发展来说,应以创新驱动取代资本野蛮驱动,以创新为原则、以业态和技术创新为抓手、以监管创新促推进,从而迈向高效发展;从协调发展来说,应以协调矫正失衡,着力推进生产端的共享、把认知盈余转化为知识共享、大力发展农村共享经济,从而迈向平衡发展;从绿色发展来说,应以绿色取代粗放,推进绿色生产经营、形成绿色消费方式、推行“绿色”监管方式,从而迈向可持续发展;从开放发展来说,应以双循环促进稳定发展,对外扩大开放再出发,完善数据跨境安全保障制度,对内加强平台反垄断查处,从而迈向稳定发展;从共享发展来说,应以共享强化人文发展,平台应对人给予更多人文关怀,应提升社会信用度,从而迈向人文发展。综上,本文认为新发展理念从症结分析、目标确立(评价指标)和路径设计三个方面,为共享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一个一般性分析框架。共享经济发展的症结正是因为创新能力不足、结构不协调、发展不够绿色、开放程度不高、人文关怀不足;共享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目标是高效、平衡、可持续、稳定和人文;共享经济高质量发展,就要以创新驱动高效发展,以协调促进平衡发展,以绿色推动可持续发展,以开放保障稳定发展,以共享强化人文发展。共享经济高质量发展,就是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为制度性安排,以高效、平衡、可持续、稳定、人文为目标取向的发展样态。本文主要有三个创新点。一是视角创新。本文以新发展理念为视角,从症结分析、目标设置(评价指标)和路径设计三个方面,详细解读和论证共享经济高质量发展“是什么、为什么和怎么办”。二是指标创新。本文从五大发展理念视角,系统构建了共享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设置了高效、平衡、可持续、稳定、人文5个方面、14个评价维度、42个具体指标三个层级的评价指标体系。三是观点创新。本文的核心观点是:共享经济高质量发展,就是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为制度性安排,以高效、平衡、可持续、稳定、人文为目标取向的发展样态。

张硕[2](2021)在《DDoS黑产犯罪法律规制的困境与对策》文中研究指明

李雯[3](2020)在《媒介变迁视角下广州粤语讲古的传播研究》文中指出“耸动九重三寸舌,贯穿千古五车书”,粤语说书,民间俗称“讲古”,是用粤语方言对小说、民间传奇、故事和掌故等进行再创作和讲演的南派说书艺术,在粤港澳乃至东南亚地区都有极为深远的影响力,独具广府文化价值和粤语保育价值。当前新媒体环境下,媒介形态的更迭对其发展流变产生了多重影响,曾经盛行一时的粤语讲古面临断裂失传的困境。粤语讲古是濒危民间口头表演艺术的缩影,广州作为粤语讲古的重要发源地之一和中心地区,具有突出的“标本”意义。本文聚焦广州地区的粤语讲古,关注其在媒介变迁视角下的发展流变,对于保育粤语讲古及其他濒危民间口头表演艺术样式具有重要意义。为实现上述目标,本文在文献分析的基础上,通过深度访谈、问卷调查、个案研究和比较研究等方法展开。以媒介形态为划分依据,将广州粤语讲古分为了四个发展阶段,对不同媒介阶段的讲古特色进行历时性的归纳总结,并结合受众视角,思考粤语讲古的生存与发展。本文从以下四个部分对其进行分析和考察:第一章为书坛时期,通过对广州地区的开街档、草寮和茶楼等不同讲古表演空间的梳理总结,分析“讲古佬”与“古迷”双向互动的传播特色,揭示口头表演艺术“票友文化”的商业特质。第二章为电台时期,广州广播电台事业的迅速发展为电台讲古的兴起奠定了基础,受众由面对面的参与、围观转向电台“听古”,强调声音的专业表演成为电台时期的传播特色,讲古开始从草台班子登上大雅之堂,专业“学院派”讲古者出现。与此同时,广州说书学会成立,一方面推动了广州粤语讲古的空前繁荣,但另一方面,使得民间艺术逐渐脱离民间土壤,这也为后来讲古的衰落埋下伏笔。在说书学会和电台讲古的共同作用下,粤语讲古不断向专业化趋势发展。第三章为电视时期,受众由“听古”转向“睇古”。电视节目与粤语讲古的融合,催生了三种新的节目形态:“再现式”传统书坛的电视节目、“讲古佬”符号化的电视节目和话本创作广州化的电视节目。一方面,电视媒介的声像特性让“实景书场”得以再现;另一方面,借助电视媒介,粤语讲古的传播范围进一步扩大,但收视率取代草根时代的“票友文化”决定讲古的命运与走向。第四章为新媒体传播时期,探讨广州粤语讲古在新媒体时代下的嬗变与调适。调查与访谈的结果显示,广州粤语讲古的传播面临受到方言和地域限制、讲古话本创作滞后、推广不足、消费断层等困境,但同时也出现新的生机,如新媒体为讲古爱好者提供了平台,讲古者变身为主播等,因此,文章提出未来发展的建议:粤语讲古IP化尤其是打造“讲古名角”、话本创作的原创化和团队化等,讲古作为信息传递和情感联结的可能,线上线下联动拓客引流和改变受众的接受范式等。广州粤语讲古的个案为其他民间艺术的传播与发展提供了诸多启示,民间口头艺术既不能脱离民间生活的土壤,保持与民间的互动,同时,也应适应媒介环境的变迁,做出相应的调适。

李莎莎[4](2020)在《都市报融合发展研究 ——以《大河报》为中心》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媒体融合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的背景下,各级各类媒体都在推进以移动数字化传播为中心的转型发展。作为我国报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且市场化程度最高的报纸,诞生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都市报,受到数字媒体的冲击更大,受众规模性流失更为严重,报业经营状况更为严峻,其融合发展的难度、困境更为凸显。这也决定了都市报融合发展研究意义更为重大。《大河报》无论是在整个都市报发展历程中,还是当前融合转型的实践上,都有着无可替代的标本意义,对于研究整个都市报转型具有典型性。本文主要基于《大河报》融合发展为个案进行研究,论文主体分为四个部分:一、融合发展的背景及动因分析。在这一部分,主要辨析了融合发展的概念、背景和动因。本文认为媒介技术发展的推动、国家层面政策的扶持、受众对信息传播方式变化的需求、媒体市场竞争的要求等因素是推动媒体融合发展的动因。二、都市报融合发展分析。此部分分析了都市报转型发展历程和现状。在互联网技术发展的大环境下,笔者认为都市报的转型发展经历了主流化、数字化、全媒体及融合发展等阶段。目前全媒体矩阵基本建立、内容产品价值愈发凸显、多元化经营模式不断探索、改革创新考核评价机制等是都市报转型融合发展的基本现状。三、《大河报》融合发展分析。此部分包括三个章节,也是笔者重点论述的部分。首先,第一个章节介绍了《大河报》融合发展的历程、理念和模式。第二个章节介绍了《大河报》融合发展的路径,从平台建设、内容生产、体制机制、用户服务、经营推广等五个角度论述《大河报》在融合发展进程的具体举措,最后一个章节探讨了《大河报》在融合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平台资金的投入不足现象存在、新闻内容产品的专业度不高、报社内部的管理体制机制融合不深、内容产品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薄弱、融媒体人才队伍建设乏力等。四、都市报融合发展策略分析。此部分在通过分析《大河报》在融合发展过程中的实施的路径和存在的问题基础上,探讨我国都市报融合发展的策略:以建设媒体矩阵为前提、以优质内容生产为根本、以体制机制创新为保障、以用户聚合服务为中心、以强化知识产权保护为着力点、以加强融媒体人才队伍建设为支撑。在探讨媒体融合发展的问题上,笔者坚持这样一种观点:“融合”不是一种确定的状态,而是媒介数字化、社会信息革命背景下的一种演进过程。因此,对当前融合发展的案例实践进行个案研究后,笔者认为在融合发展进程中,应从平台、内容、渠道、体制、经营、用户、人才等方面逐步进行转型发展,推动媒体融合不断纵深发展。

张凡[5](2020)在《媒介评价:演变轨迹和社会影响探究》文中指出建国以来,我国媒介产业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过程,媒体性质由早期收归国有到市场化、产业化、资本化改革,媒介属性由纸质报纸到广播电视再到网络媒体,媒介边界不断扩大。与此相适应的是,我国不断更新媒介评价手段,尤其到21世纪初,更是打造出一套“政策、市场、专业”平衡的综合评价体系,分别代表“追求政治导向、经济收益和专业权威”,对稳固我国媒介生态平衡,促进国家安全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媒体融合”、“互联网+”等成为时代热潮,该平衡体系被逐渐消解,呈现“受众话语增强”、“市场占据主导”、“政府规制前弱后强”这几大新型特征。这一现象的产生使得媒介生态失调、舆论场杂音不断。为防止新媒体越轨,政府需重新主导评价体制,以政策力量调整媒介生态。本文将对不同时期的媒介评价方式进行分析,了解不同主体在其中扮演的重要角色,尤其是政府在其间的地位,以寻求如何在新时期构建媒介评价机制。研究发现,我国媒介评价与特色媒介产业高度契合,经历了早期追求“政治诉求”到改革开放后“领导、专家主导评价话语”、“市场评价手段介入”转向“多元评价”的一大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实质都未脱离“国家管控”,媒介评价体系被视为在政府主导下的用以改良政治制度的策略,让媒介机构/媒体人能追求国家权威认可,又可获得物质和精神层面的双重满足。但新媒体带来的生态革新,新的评价方式消解传统平衡,市场再次占据主导,这种新型评价方式自由度过高难以把控,由此带来一定失序。因此政府需及时调整,重塑政策话语,以寻求多方平衡,在新时期防止失衡、脱节。

王建国[6](2020)在《“长安八水”历史地理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水是生命之源,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水是一座城市兴起与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之一,是城市兴衰变迁的根本。研究一座城市的历史,其水系变迁与水环境演变,是历史地理学者关注的热点。诚如我国着名水利史专家周魁一曾言,“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中国历史是一部水利发展史,研究中国历史必须研究水利史。”历史时期,西安水生环境曾呈现出“八水绕长安”优美和谐状态,促进了汉隋唐王朝的强盛,并影响后世千年历史。本文由“长安八水”发展变迁入手,通过探究与之构成的水生环境、水利系统、人地关系、都市变迁等,对“长安八水”进行了系统化、长时段、专题性研究。本文共分三大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第二部分主体部分,包括第一至第五章;第三部分,为结语与思考。绪论。主要论述了论文选题的缘由及意义;对相关概念进行了说明;回顾了涉及到与本专题研究相关的学术史,并进行了评述;简要介绍了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第一章,先秦时期的“长安八水”与早期文明。论述了关中自然地理环境,“长安八水”的自然水文状况;从源流、名称、水系等探讨了“长安八水”的发展变迁;历史时期主要受地质,外加气候、人类活动等因素影响,“长安八水”中的其它原本各自流向渭水的七水又出现交汇,变迁;结合“长安八水”,探讨了华夏文明的起源。认为今灞桥、蓝田、临潼三区县交会处是华夏族形成的核心地带,灞河、浐河、渭河交汇处,50公里为半径的区域是华夏源脉所在地,西安东郊的灞河沿岸是华夏民族发祥地之一。通过对丰水、镐水及其与丰镐二京关系的探讨,认为良好的水利环境,促使了早期都城在此崛起。周人立都于丰镐,既控制水陆交通要道,又利用“长安八水”中的涝水、沣水、滈水、潏水等提供的水源,开挖人工渠系引沣水与灵沼,使国都四面环水,形成天然屏障,既护卫了都邑安全又确保了地下水源;丰镐二京大量池沼的存在,更是其良好水生环境的有力证明。秦国动用全国之力,引泾水东流开凿郑国渠,有力地促进了关中农田水利事业的发展,使“关中为沃野,无凶年,秦以富强,卒并诸侯”,为开创秦朝大一统奠定了强有力的基础。第二章,由渭水贯都到“八水六渠”。通过论述秦建都咸阳到渭水贯都,认为这是对关中自然地理环境及周边水环境综合考量的结果。秦咸阳到渭水贯都,对渭水南北水利及其池泉进行了有效的利用,确保了国都的用水及其优良生态环境的建构。西汉王朝围绕“长安八水”,先后兴建了漕渠、六辅渠、白渠、灵轵渠、成国渠、樊惠渠等六大渠系,形成“八水六渠”大的水网结构。秦汉国都正位于这个农田灌溉网和大的水网中央。国都长安引“长安八水”中的潏水、交水入城,并开凿昆明池进行调蓄,比较完美地解决了都市用水。“八水六渠”良好水生环境的构建,也成为后世在长安建都王朝或政权着力向往和重建的典范。第三章,魏晋北朝“长安八水”与隋唐“八水九渠”的建构。魏晋北朝时期,长安失去了全国政治中心的地位,但是在此建都立权的统治者,仍十分重视水利环境的构建。如引渭水疏修漕运,引泾水整饬郑白渠,引泾渭之水修富平堰、成国渠,引潏水开南山漕渠等。这一时期,“长安八水”中的渭、泾、潏三水主要在发挥作用,原因是其水量稳定,便于引流。隋唐时期,统治者重视兴修水利,国都长安水生环境良好,并达到前所未有的兴盛。特别是“八水九渠”水利系统和水环境的建构,促进了“八水”与都市发展的良好互动,满足了国都发展的水利之需,为隋唐王朝的兴盛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第四章,宋元明清时期“长安八水”的变迁与渠系。通过梳理史料,分析认为宋元时期,“长安八水”中的渭水、泾水、浐水、灞水河道变迁主要集中在下游,涝水西合甘水北注于渭。这一时期,引浐水入城,修复唐末废弃的龙首渠部分渠段,供给城内水源。宋元时期,通过对引泾水的三白渠、丰利渠、王御史渠修整,构建了泾水农田水利灌溉渠系统。明代,通过引“长安八水”中的浐水、皂水(潏河之下游),建构都市水利,引泾水之广惠渠、通济渠,构成了都市近郊的农田水利系统。清代井灌高速发展,这是与“长安八水”提供的地下水源及构建的水环境不无关系。第五章,民国“长安八水”与建国后的都市治水。民国统治者通过引“长安八水”之潏水修西龙渠,开洋井,引沣水建自来水厂等,进行都市水利的新探索,但是由于资金、战争等内外原因,基本都以失败告终。然而,这样的探索为后世西安都市水利开发利用与发展积累了的宝贵经验。这一时期通过疏引“长安八水”或其支流,修成“关中八惠”,代表了民国时期关中水利建设的最高成就,极大地促进了关中农田水利事业的发展。新中国成立后,对“长安八水”的治理与利用齐驾并驱,并不断探索西安都市治水用水的新方式。利用渭、浐、灞、沣、皂等解决了自来水问题;“引汉济渭”缓解关中渭河沿线城市和工业缺水问题;特别是“八水润西安”规划的提出与实施,对恢复重现昔日“八水绕长安”盛景,开启都市治水新篇章,构建西安、关中优良水生环境,推进西安国际化大都市和关中平原城市群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结语与思考。通过对“长安八水”的专题性论述,认为:以“长安八水”构筑的大的流域文明,是华夏源脉之一;自然地理因素,包括气候、水文、生物、地形、地质等是影响“长安八水”发展变迁的主要因素,这在地质时期与历史早期特别明显。人类的行为与影响是起一定的助推、支配作用的,特别是统治者,决策者;“八水”与开渠系和谐互动才能构建良好的城市水生环境。历史时期对“长安八水”的利用表现为秦汉“八水六渠”;隋唐“八水九渠”;元明“八水四渠”;清“八水二渠”;民国开“关中八惠”,引潏水修西龙渠,引沣水建自来水厂的探索等;历史时期“长安八水”变迁最大的是潏水,利用最多的也是潏水,其次是渭水、沣水、浐水、泾水、灞水;长时段来看,历史时期长安(西安)都市居民的主要用水方式为凿井汲水;“长安八水”的地域范围是周秦汉隋唐政治中心之所在。三千多年的发展过程是一个选择、超越、优化的过程,这个过程始终与“长安八水”建构的水生环境相关联,并以图最终达到二者的最佳契合。

彭璐[7](2020)在《互动仪式链视角下“超话”社区粉丝集体行动研究》文中认为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已经成为当下一种新趋向和新特征。流量明星的出现改变了娱乐工业的发展走向,也深刻影响着粉丝在互联网环境下的集体行动。微博超话社区作为粉丝聚集最多和活跃度最高的虚拟社区之一,是偶像艺人商业价值再生产的策源地之一,也是粉丝集体行动的实践场所。互动仪式链理论致力于从微观情境层面解释社会现象,近年来越来越多地被用于传播学领域的研究。本研究从互动仪式链的理论框架出发,试图对超话社区内粉丝集体行动的逻辑进行解释与分析。本文首先对互动仪式链及粉丝集体行动的研究现状进行了文献梳理,论证了超话社区内互动仪式链的存在。紧接着对超话社区内粉丝的集体行动进行全面的介绍与归纳,基于互动仪式链的理论模型,以“周杰伦超话影响力破亿”事件为例,对粉丝集体行动的变化过程进行分析。研究发现粉丝在不同阶段集体行动的变化与互动仪式的状态相互关联,通过常规仪式与外界情感刺激的影响,超话社区内形成了成功的互动仪式,粉丝因此获得情感能量的积累与交换。技术环境下粉丝的媒介使用习惯与粉丝的价值取向都会对互动仪式链造成影响。

雷焌[8](2020)在《宁波市国省道公路网运行状态分析方法研究》文中认为公路网作为我国重要的运输通道,在货运和客运中都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公路网良好的运行状态是保证公路网运行高效率的关键,而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交通需求不断增大,公路网运行压力急剧增加,交通运行状态持续下降,交通拥挤问题日益严重,极大地影响了出行的安全,容易造成交通事故。随着我国城市群的不断发展,大湾区、京津冀等具有代表性的经济圈的建立,城市之间的交流会变得更加密切,公路运输将会发挥更大的作用。因此,对公路网交通运行状态进行科学地分析,保证公路网良好的运行状态,不仅有利于提高当前公路网的运输效率,更可以为之后的规划设计起到参考或指导作用。本文首先从交通流分配理论出发,从路阻函数入手,对目前使用的各类路阻函数的优缺点进行分析,提出适合公路网各层次的广义阻抗函数的基本形式,并利用宁波市的实际数据对模型参数进行标定,使路阻函数符合宁波市公路的实际情况,令阻抗函数本地化。其次根据交通流分配模型及相关算法对均衡流进行计算,利用均衡流的分析方法,站在公路网整体的角度,根据公路网流量的分布特点,结合基尼系数以及不均衡系数分别对节假日与非节假日以及这两个时间段中的高峰期与平峰期进行分析,对公路网整体的流量分布以及路径的均衡性进行判断,找出公路网中的不均衡之处,利用路网拥挤核来定义路网运行状态最薄弱的部分。最后将宁波市公路网作为实例对该分析方法进行应用研究,利用基尼系数得到宁波市公路网的流量分布在节假日处于相对合理等级,非节假日处于比较平均的等级,两个时间段均处于均衡的状态,但节假日的流量分布不均衡程度大于非节假日(日常时间),高峰时期的流量分布不均衡程度大于平峰时期;利用不均衡系数找出不均衡程度较大的路径,判别出公路网中的路网拥挤核,并结合基尼系数,根据不同的管理半径对路网拥挤核提出有针对性的优化策略。该分析方法的应用为宁波市公路网运行状态的分析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参考。

崔燕[9](2020)在《《晨报副刊》新文学传播研究》文中提出新文化运动掀开了中国新文学史序幕,以《晨报副刊》创办十年(1918.12——1928.06)时间段为研究样本可看到,短短十年间,由于中西文化激烈碰撞和一批怀着炽热中国心的新文化主将努力,现代文坛出现空前繁荣局面;《晨报副刊》和其他进步报刊为新文学的创生与发展发挥出极其重要的传播作用,新文学刚在这块古老土地诞生就留下一个坚实脚印。研读新文学史可清晰地看到大众传媒发挥的渡航引进、摇旗呐喊的巨大传播作用;尤其被人津津乐道的是四大副刊——《晨报副刊》、《京报副刊》、《时事新报》副刊《学灯》、《民国日报》副刊《觉悟》。四大副刊传媒功绩最为显赫的应是《晨报副刊》。作为一份存在于现代新闻史十年之久的报纸副刊,《晨报副刊》不仅拥有令人羡慕的三大名主编李大钊、孙伏园和徐志摩,不但刊登了鲁迅的惊世之作《阿Q正传》、转载了新文学史开山之作《狂人日记》,而且借助传媒平台扶植了一批文学新人在现代文坛迅速成长。这些均是载入新闻史册和新文学史册的传媒业绩。现代社会,文学的发展必须借助于大众传媒的传播与助推已成为全社会的共识。只是学术界较少从《晨报副刊》视域关注报刊媒介对新文学的传播意义。未能见到运用大数据对《晨报副刊》进行传播效能量化分析与实证研究成果;而这恰是颇有学术价值的创新点。论文研究思路与研究构架如下:绪论部分由研究背景、研究价值与意义、文献综述、研究方法等组成,阐述《晨报副刊》研究背景并概述其在新闻传播史和文学史的价值和意义;对国内外文献进行梳理,深入同行学者研究成果的“内里”,分析其学术贡献和价值以及未能涉及的研究盲点;阐述本论文研究思路与论域、研究重点、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第一章梳理《晨报副刊》的创刊及其发展流变。从媒介发生学视域探究由《晨钟报》到《晨报》再到《晨报副刊》的媒介史,以新文化的勃兴为已任的现代报人传媒理念,新文学传播模式的构建,新文学鼎力传播的媒介定位。第二章对《晨报副刊》创办十年刊登的新文学作品进行实证研究。构建《晨报副刊》指标体系、传播效能评估体系、运用SPSS软件和大数据统计学方法,对新文学作家在《晨报副刊》的发文量进行数据量化分析;从大数据视角对《晨报副刊》新文学传播效能进行实证研究。第三章《晨报副刊》历任主编新文学传播业绩。重点关注三大名主编李大钊、孙伏园、徐志摩的新文学传播功绩,并对一直未能被学术界注意的其他主编《晨报副刊》编辑业绩分析研究。第四章《晨报副刊》新文学传播。从新闻传播学视域分析周氏兄弟与《晨报副刊》的渊源及传媒业绩。目标定位于《晨报副刊》对文学研究会、创造社和新月社的媒介支持,探讨新文学社团对媒介的掌控力;文学社团借助媒介聚合人气、努力开拓新文学传播空间的举措。第五章《晨报副刊》与新文学文体。考辨《晨报副刊》与现代文学文体变革,探究新闻文体小说,杂文、报告文学等新文学文体特征;从传媒视域分析新文学文体。余论 归结本论文核心观点与研究结论,提出有待后续探讨的相关现象和问题。

纪煜东[10](2019)在《对采用个性化推荐的移动端视频平台的优化策略 ——以哔哩哔哩和抖音为例》文中研究指明随着互联网技术和移动终端的发展以及大数据技术的日益成熟,个性化推荐实现了早期无法达到的推荐效果,使用个性化推荐技术的移动端视频平台的数量也逐渐增多,人们的生活和娱乐方式也发生了改变:人们开始习惯使用移动设备进行视频创作,成为一名视频创作者从未如此轻松。创作者的急速增长带来了平台内容的爆发增长,如何在有限的信息空间内将个性化的视频内容推荐给观众是每一个视频平台正在面临的挑战。在个性化推荐技术的影响下,移动端视频平台中的用户行为习惯也发生了变化。本文研究的平台对象为采用个性化推荐的移动端视频平台,研究的用户对象为在移动端视频平台进行生产和消费的视频创作者和视频观众,实验阶段主要选取哔哩哔哩和抖音两个平台进行实验。文章首先从选题的背景和意义着手,论述了目前采用个性化推荐机制的视频平台现状及受欢迎的原因,梳理出移动端视频平台的个性化推荐对创作者和观众行为习惯造成的影响。一方面,创作者开始出现:将视频解构为标签;放低姿态与观众互动;维持观众赋予的人设;以及采用付费推广服务的创作行为习惯。另一方面,观众出现:习惯性、被动、快速地消费平台内容;与创作者和平台互动并监管平台内容;接受垂直格式的视频的消费行为习惯,并分析出产生这种变化的内外原因。本文通过实验量化了平台对用户行为可能产生的影响力。将用户行为作为研究的切入点,通过实验发现平台问题并构建平台模型,得出采用个性化推荐的移动端视频平台具有强反馈、强引导、不平权、文化圈层的细分孤立这四个特征,并分析出该特征可能带来的危机,最终结合平台模型与平台特征,分别从创作者、平台、监管部门三大角度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方案:创作者建立用户私密模型;平台客观发布和定期维护公共信息;平台合理区分创作者行为;平台协助用户提高媒介素养;平台提高多样化的内容推送比例;监管部门强制平台公布推荐算法的主要规则,给用户数据加入偏移算法等多条优化策略。目前,采用个性化推荐的移动端视频平台仍处在发展阶段,广告收入仍是平台的主要经济来源。同时推荐技术和相关的法律并不成熟,用户难以从平台中获得积极正向的体验,也难以提升自我价值。希望本文能为采用个性化推荐的移动端视频平台的发展提供参考意见,同时为相关领域的开发者提供参考与启示。

二、不以流量大小论英雄(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不以流量大小论英雄(论文提纲范文)

(1)共享经济高质量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问题的提出
        1.1.3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与评述
        1.2.1 关于共享经济
        1.2.2 关于高质量发展
        1.2.3 关于共享经济高质量发展
        1.2.4 文献评述
    1.3 核心观点与理论支点
        1.3.1 核心观点
        1.3.2 理论支点
    1.4 研究内容、研究思路与写作框图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思路
        1.4.3 写作框图
    1.5 研究方法
        1.5.1 归纳法
        1.5.2 演绎法
        1.5.3 比较法
    1.6 创新之处
        1.6.1 视角创新
        1.6.2 指标创新
        1.6.3 观点创新
2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2.1 概念界定
        2.1.1 共享经济
        2.1.2 高质量发展
    2.2 理论基础
        2.2.1 新发展理念的内涵
        2.2.2 新发展理念的重大意义
    2.3 新发展理念——一个分析共享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理论框架
        2.3.1 新发展理念与共享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联系
        2.3.2 分析框架
    2.4 小结
3 共享经济发展的症结分析
    3.1 资本野蛮驱动
        3.1.1 资本驱动下的野蛮生长
        3.1.2 同质化竞争
    3.2 结构失衡
        3.2.1 产消失衡
        3.2.2 重“硬”轻“软”
        3.2.3 “嫌乡爱城”
    3.3 粗放发展
        3.3.1 高消耗
        3.3.2 低产出
    3.4 开放程度不高
        3.4.1 走出去的势头不足
        3.4.2 垄断平台限制竞争
    3.5 人文关怀不足
        3.5.1 平台的冷漠
        3.5.2 信任的不足
    3.6 小结
4 共享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4.1 基于新发展理念的共享经济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构建
        4.1.1 构建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4.1.2 构建的原则与难点
    4.2 共享经济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
        4.2.1 高效
        4.2.2 平衡
        4.2.3 可持续
        4.2.4 稳定
        4.2.5 人文
    4.3 小结
5 共享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路径设计
    5.1 以创新驱动共享经济高效发展
        5.1.1 以创新为原则
        5.1.2 以业态和技术创新为抓手
        5.1.3 以监管创新促推进
    5.2 以协调促进共享经济平衡发展
        5.2.1 着力推进生产端共享
        5.2.2 将认知盈余转化为知识共享
        5.2.3 大力发展农村共享经济
    5.3 以绿色推动共享经济可持续发展
        5.3.1 推进绿色生产经营
        5.3.2 形成绿色消费方式
        5.3.3 推行“绿色”监管方式
    5.4 以开放保障共享经济稳定发展
        5.4.1 扩大开放再出发
        5.4.2 完善数据跨境安全保障制度
        5.4.3 加强平台反垄断查处
    5.5 以共享强化共享经济人文发展
        5.5.1 提高人文关怀
        5.5.2 提升社会信用度
    5.6 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致谢

(3)媒介变迁视角下广州粤语讲古的传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缘起及问题提出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一、媒介变迁相关理论研究
        二、说书的整体研究
        三、粤语讲古的国内外研究
    第三节 研究内容和方法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方法
    第四节 研究意义与创新
        一、研究意义
        二、研究创新
第一章 草根的书坛:“讲古佬”与“古迷”的互动
    第一节 说书的广州化:“听古仔啦!”
        一、粤语讲古的空间演变:从开街档、草寮到茶楼
        二、古典的草根:讲古佬的传播肖像
    第二节 “吸粉”与“喝彩”:书坛讲古的传播特色
        一、讲古话本里的“广州味”
        二、“吸粉”——票友文化的消费底色
        三、“前台”的喝彩与叫好:古迷的互动与狂欢
    本章小结
第二章 讲古登大雅之堂:电台时期的“听古”
    第一节 广播电台与讲古
        一、广播站、收音机的普及
        二、讲古“新时尚”:电台“听”古
    第二节 “声音的表演”:电台讲古的传播特色
        一、演述形式:电台录播的确立
        二、参与主体:电台编辑的介入
        三、声音语言的专业表演
    第三节 讲古分野:专业与职业之辩
        一、民间艺人的“收编”:广州说书学会成立
        二、专业的“学院派”与职业的“草根派”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实景书场的再现:电视时期的“看古”
    第一节 “再现式”传统书场的节目形态
        一、从“听古”到“睇古”
        二、想象的“古迷”:电视讲古的单向传播
    第二节 “讲古佬”符号化的节目形态
        一、节目元素的创新
        二、身份借用:“讲古佬”的符号化
    第三节 话本再创作下的节目形态
        一、广州化的讲古话本
        二、身份转变:从讲古佬到主持人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新媒体时代广州粤语讲古的嬗变与调适
    第一节 广州粤语讲古的式微
        一、断裂:“广州最后一位讲古佬”
        二、保护:作为“非遗”的讲古
        三、自救:传播渠道的开拓
    第二节 广州粤语讲古传播的困境
        一、受到方言和地域限制
        二、讲古宣传力度不足
        三、讲古话本创作滞后
        四、古迷消费断层
    第三节 对广州粤语讲古传播的建议
        一、构建信息传递和情感联结的传播工具
        二、线上线下联动拓客引流
        三、实现虚拟“在场”:受众接受范式的改变
        四、粤语讲古IP化:“讲古名角”与话本创作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访谈提纲及受访人信息表
    附录二 :采访手记摘选
    附录三 :粤语讲古受众调查问卷及全貌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4)都市报融合发展研究 ——以《大河报》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 选题缘起和意义
        (一)选题缘起
        (二)选题意义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媒体融合发展研究
        (二)都市报融合发展研究
        (三)《大河报》融合发展研究
    三 研究方法与框架结构
        (一)研究方法
        (二)框架结构
    四 创新与不足之处
        (一)创新之处
        (二)不足之处
第一章 媒介融合发展背景与动因分析
    一 媒介融合发展概念
    二 媒体融合发展背景
    三 融合发展动因分析
        (一)媒介技术发展的推动
        (二)国家层面政策的扶持
        (三)受众对信息传播方式变化的需求
        (四)媒体市场竞争的要求
第二章 都市报转型发展的历程和现状
    一 都市报转型发展的历程
    二 都市报转型发展的现状
        (一)全媒体矩阵基本建立
        (二)内容产品价值愈发凸显
        (三)多元化经营模式不断探索
        (四)改革创新考核评价机制
第三章 《大河报》融合发展:历程、理念和模式
    一 《大河报》融合发展的历程
    二 《大河报》融合发展的理念
        (一)主流化发展理念
        (二)融合发展理念
    三 《大河报》融合发展的模式
        (一)以内容为导向的发展模式
        (二)革新新闻生产传播模式
        (三)多举措创新发行模式
第四章 《大河报》的融合发展路径分析
    一 平台建设:打造全媒体融合矩阵
        (一)纸媒
        (二)大河客户端
        (三)豫视频
        (四)大河财立方
    二 内容生产:优质融合新闻产品的生产
        (一)提高新闻议题研判和设置力
        (二)增大优质新闻内容的原创性
        (三)增强新闻内容产品的表现力
        (四)扩大优质新闻产品的传播力
    三 机制创新:彰显媒介组织变革
        (一)建立以流量和价值为指标的考核体系
        (二)强化分类考核和绩效分配制度
    四 用户服务:提升服务价值和服务能力
        (一)聚焦行业,点对点传播
        (二)多元传播,聚焦受众需求
        (三)细分用户,定制个性化服务
    五 经营推广:多方联动打造盈利新模式
        (一)探索“媒体+”的多元模式
        (二)加快从内容变现到流量变现转变
第五章 《大河报》融合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 平台资金的投入不足
    二 新闻内容产品专业度不高
    三 报社内部的管理体制机制创新不够
    四 内容产品知识产权保护意识薄弱
    五 融媒体人才队伍建设乏力
第六章 都市报融合发展策略
    一 以建设媒体矩阵为前提
    二 以优质内容生产为根本
    三 以体制机制创新为保障
    四 以用户聚合服务为中心
    五 以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为着力点
    六 以加强融媒人才队伍建设为支撑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5)媒介评价:演变轨迹和社会影响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 选题背景
    (二) 研究现状
    (三) 研究价值
    (四) 关键概念
    (五) 研究方法
    (六) 创新之点
    (七) 研究思路和框架
一、政策主导时期(1949年-1978年)
    (一) 产生背景
        1. 政治层面: 建国初期斗争激烈
        2. 技术层面: 建立覆盖全国媒介网
        3. 文化层面: 媒体以公有制为主体
    (二) 评价手段
        1. 思想指导: 毛泽东新闻思想贯穿始终
        2. 作用场景: 在整风运动中自我完善
        3. 具体标准: 政治精英发表权威话语
    (三) 作用机制
        1. 结合政治运动
        2. 借助集体意识
        3. 紧跟发展需求
    (四) 社会影响
        1. 强化政治
        2. 凝聚人心
        3. 促进发展
二、市场崛起时期(1979年—1995年)
    (一) 产生背景
        1. 政治层面:国家话语转向幕后
        2. 经济层面: 广告经营日渐恢复
        3. 文化层面: 媒介形态日益多样
    (二) 评价手段
        1. 早期格局: 社会精英主导
        2. 主要评价: 数据决定价值
        3. 潜在力量: 多元方式萌芽
    (三) 作用机制
        1. 政策规制减弱
        2. 追逐市场利益
        3. 契合新型格局
    (四) 社会影响
        1. 解放生产力
        2. 出现虚假数据
        3. 媒介过度竞争
三、多元平衡时期(1995—2009年)
    (一) 产生背景
        1. 经济层面: 产业化成熟
        2. 技术层面: 媒介边界扩大
        3. 政治层面: 政府加强管制
    (二) 评价手段
        1. 隐形评价: 政策奠定底线
        2. 荣誉赋予: 奖项树立典范
        3. 市场多元: 注重受众满意度
        4. 精英重归: 专业贯穿始终
    (三) 作用机制
        1. 政府重塑话语权威
        2. 媒体人员身份转换
        3. 精英学者价值追寻
    (四) 社会影响
        1. 政策: 塑造荣誉场
        2. 市场: 激发新动力
        3. 学术: 保证专业性
四、网络评价时期(2009年—至今)
    (一) 产生背景
        1. 技术层面: web1.0到web3.0的变迁
        2. 文化层面: 文化危机渐显
        3. 经济层面: 新型盈利模式
    (二) 评价手段
        1. 市场评价: 点击率、舆情热度到流量为王
        2. 学术评价: 内容变现
        3. 政策评价: 管理力度前弱后强
    (三) 作用机制
        1. 技术驱动下评价方式变革
        2. 后真相时代受众情感需求
        3. 媒介业态变化需国家规制
    (四) 社会影响
        1. 技术变革下的自我沉迷
        2. 情感诉求下的伦理缺失
        3. 网络管控道阻且艰
五、总结
    (一) 单一力量至多元平衡
    (二) 市场化呈原始冲动
    (三) 政府力量难以缺失
    (四) 重新塑造评价方式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着)及科研情况

(6)“长安八水”历史地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缘由和研究意义
        一、选题缘由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相关概念的说明
        一、长安八水
        二、水环境
        三、水生环境
        四、水利系统
    第三节 学术史回顾
        一、相关研究概述
        二、简要评述
    第四节 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
        一、研究内容
        二、主要研究方法
第一章 先秦时期的“长安八水”与早期文明
    第一节 关中自然地理及水环境概述
        一、关中自然地理环境概述
        二、“长安八水”自然地理概况
    第二节 “长安八水”与华夏源脉
        一、华夏文明起源的既往认识
        二、“长安八水”与华夏族生存的自然环境
        三、“长安八水”与华夏源脉
    第三节 丰水、镐水与丰镐二京
        一、丰水、镐水
        二、丰水、镐水与丰镐二京
        三、丰镐二京的池沼
    第四节 泾水与郑国渠的开凿
        一、先秦时期的泾水
        二、郑国渠与泾水
    本章小结
第二章 由秦渭水贯都到西汉“八水六渠”
    第一节 秦建都咸阳与渭水贯都
        一、从栎阳到咸阳
        二、渭水贯都
    第二节 渭水南北的池泉利用及渭河三桥
        一、渭水南北的凿井用水
        二、引渭水之兰池的建设及利用
        三、其他池泉
        四、渭河三桥
    第三节 “长安八水”的提出与西汉长安都市水利
        一、司马相如《上林赋》与“长安八水”的提出
        二、潏水——长安城主要的供水之源
        三、昆明池与长安都市水利
    第四节 西汉“长安八水”与“六渠”的兴修
        一、渭水水运与漕渠
        二、泾河水运与白渠、六辅渠、樊惠渠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魏晋北朝“长安八水”与隋唐“八水九渠”的构建
    第一节 魏晋北朝时期的“长安八水”
        一、魏晋北朝时期“长安八水”的史料记载
        二、魏晋北朝时期“长安八水”与水利工程
    第二节 隋唐时期“八水”变迁与“九渠”的兴修
        一、隋唐时期“长安八水”的历史概况
        二、隋唐时期“九渠”的兴修
    第三节 “八水九渠”与国都长安的供排水系统
        一、隋唐长安的供水系统
        二、隋唐长安的排水系统
        三、“八水九渠”与隋唐长安都市水利系统评价
    第四节 隋唐“长安八水”与其他渠系的凿疏
        一、泾水与三白渠的疏修
        二、渭水与成国渠的复兴及其他渠系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宋元明清时期“长安八水”的变迁与渠系
    第一节 宋元时期“长安八水”变迁及其城周水利系统的构建
        一、宋元时期的“长安八水”
        二、泾水与农业水利系统的构建
        三、浐水与都市水利再复苏
    第二节 明代“长安八水”变迁及其渠系系统
        一、明代的“长安八水”
        二、泾水与西安府近郊农田水利的构建
        三、浐水、潏水与西安府城市水利系统的构建
    第三节 清代“长安八水”的利用及井泉的发展
        一、清代“长安八水”的变迁
        二、龙首渠、通济渠的废毁与都市凿井汲水的发展
        三、清代井灌的发展与引“长安八水”小型农田水利的兴起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民国时期“长安八水”与建国后的西安水利建设
    第一节 民国“长安八水”的利用与发展
        一、民国时期的“长安八水”
        二、通济渠的整修与都市凿井汲水的新发展
        三、民国“关中八惠”与农田水利的复兴
    第二节 建国后“长安八水”的利用与西安水利建设
        一、建国后“长安八水”的利用与渠系的全面复兴
        二、“引汉济渭”与“八水润西安”规划的提出
    本章小结
结语与思考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7)互动仪式链视角下“超话”社区粉丝集体行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缘起
    1.2 互动仪式链理论内涵
        1.2.1 互动仪式链的组成要素、过程和结果
        1.2.2 互动仪式市场中的关键性资源
    1.3 核心概念
    1.4 超话社区内的互动仪式链
    1.5 文献综述
        1.5.1 粉丝集体行动研究综述
        1.5.2 互动仪式链研究综述
    1.6 研究问题
    1.7 研究意义与价值
    1.8 研究方法
        1.8.1 个案分析法
        1.8.2 文本分析法
        1.8.3 深度访谈法
    1.9 研究思路
2 超话社区内粉丝的集体行动
    2.1 超话社区的兴起与概况
        2.1.1 从话题到超级话题:兴趣内容互动社区的诞生
        2.1.2 超话社区的功能与特征
    2.2 虚拟社区中的粉丝群体
    2.3 粉丝集体行动的方式:消费、生产与传播互动
    2.4 粉丝集体行动的内容
    2.5 粉丝集体行动的特点
        2.5.1 规范的制度
        2.5.2 多重身份
        2.5.3 线上线下联动高度团结
3 互动仪式链视角下粉丝集体行动的逻辑
    3.1 “周杰伦超话影响力破亿”事件与行动逻辑的提出
    3.2 互动仪式链的低谷:常规仪式与短暂情感刺激
    3.3 成功的互动仪式:一场现象级的线上狂欢
        3.3.1 行动者:群体聚集与虚拟在场
        3.3.2 影响行动效果的因素:排除局外人的屏障与仪式分层
        3.3.3 行动动机:相互关注的焦点与共享的情感状态
        3.3.4 行动特征:有节奏的情感连带与集体兴奋的扩散
    3.4 互动仪式的结果:喧嚣后的平静
        3.4.1 群体团结、身份认同与维护群体的道德感
        3.4.2 内化的群体符号:一场夕阳红的团建
        3.4.3 情感能量的转变
    3.5 小结
4 粉丝集体行动逻辑的变化及其影响因素
    4.1 行动逻辑的变化
    4.2 外部影响因素
        4.2.1 技术的发展
        4.2.2 资本力量的介入
    4.3 内在影响因素
        4.3.1 媒介的使用与信息获取
        4.3.2 粉丝社群的分化与差异
    4.4 对粉丝集体行动管理与引导的建议
        4.4.1 加强对互联网平台的规范化管理
        4.4.2 加强对粉丝的引导与教育,倡导文明理性追星
5 结语
    5.1 研究结论
    5.2 研究局限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附录2

(8)宁波市国省道公路网运行状态分析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交通运行状态分析研究现状
        1.2.2 交通流分配的现状研究
        1.2.3 小结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图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技术路线图
第2章 公路网相关理论及分析指标概述
    2.1 交通流分配理论
        2.1.1 交通流分配的目的
        2.1.2 交通流分配模型
        2.1.3 公路交通与城市道路的区别
        2.1.4 理论的适用性分析
    2.2 交通运行状态的相关描述
        2.2.1 公路网交通运行状态
        2.2.2 交通运行状态分类
    2.3 分析指标选取原则
    2.4 分析指标的需求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公路网均衡状态分析
    3.1 公路网的描述
    3.2 路段阻抗函数的确定
        3.2.1 概述
        3.2.2 常见的阻抗函数模型
        3.2.3 公路网交通阻抗分析
    3.3 均衡流模型
        3.3.1 模型的相关概述
        3.3.2 模型的实现算法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基于均衡流的公路网运行状态分析
    4.1 基于基尼系数的路网运行状态分析
        4.1.1 基尼系数的简述及应用
        4.1.2 基于基尼系数的路网流量不均衡性分析
    4.2 基于均衡流的路径运行状态分析
        4.2.1 路径不均衡性产生的原因
        4.2.2 .路径不均衡性的表示
        4.2.3 .路径不均衡性的分析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宁波市公路网算例分析
    5.1 宁波市公路网现状
        5.1.1 宁波市公路网现状分析
        5.1.2 公路网相关参数
    5.2 宁波市公路网运行状态分析及优化
        5.2.1 均衡流的计算
        5.2.2 宁波市公路网运行状态分析
        5.2.3 宁波市公路网运行状态优化策略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主要创新点
    6.3 进一步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在学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学术成果

(9)《晨报副刊》新文学传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
        一、研究概述及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与学术价值
    第二节 国内外文献综述
        一、国外文献综述
        二、国内文献综述
    第三节 研究思路、研究内容、研究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内容
        三、研究方法
第一章 《晨报副刊》的创刊及其发展流变
    第一节 《晨报副刊》:彰显新文化副刊媒介特色
        一、《晨报副刊》始末
        二、传媒视域解读《晨报副刊》
    第二节 《晨报副刊》传媒定位:鼎力传播新文学
        一、灵活多变的新文学传播策略
        二、《晨报副刊》与新文学共融发展
第二章 《晨报副刊》新文学传播实证研究
    第一节 指标体系构建与实证研究
        一、《晨报副刊》作品编码表
        二、《晨报副刊》历任主编业绩数据统计分析
        三、《晨报副刊》作家发文量VS主编单因素ANOVA分析
        四、《晨报副刊》戏剧发文&自然科学文章二元Logistics回归分析
    第二节 《晨报副刊》发文量实证研究
        一、《晨报副刊》作品编码统计暨数据可视化分析
        二、《晨报副刊》发文类别及结构矩阵分析
    第三节 《晨报副刊》作家作品样本抽取与数据分析
        一、鲁迅作品与《晨报副刊》实证研究
        二、《晨报副刊》作家作品样本抽取与量化分析
        三、中国知网作家被研究量VC《晨报副刊》发文量
第三章 《晨报副刊》历任主编新文学传播策略与业绩
    第一节 李大钊和孙伏园的新文学传播策略与业绩
        一、李大钊:《晨报副刊》首任主编
        二、孙伏园:以新文学的勃兴为己任
    第二节 徐志摩和其他主编的编辑思路与编辑实践
        一、徐志摩:《晨报副刊》另类主编
        二、其他几任主编
第四章 《晨报副刊》与新文学传播
    第一节 《晨报副刊》与周氏兄弟
        一、鲁迅:文学家兼传媒人
        二、周作人:“自己的园地”的耕耘者
    第二节 《晨报副刊》:新文学社团的传媒场域
        一、文学研究会人气聚合的平台
        二、助推创造社扩大新文学影响力
        三、新月社同仁的挚爱
第五章 《晨报副刊》与新文学文体
    第一节 《晨报副刊》与新闻文学文体
        一、新闻文体小说历史回眸
        二、助推报告文学的创生
    第二节《晨报副刊》与新文学文体的建构
        一、杂文、小品文的缘起
        二、话剧文体的建构
余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民治与教育的关系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10)对采用个性化推荐的移动端视频平台的优化策略 ——以哔哩哔哩和抖音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来源及研究的背景
        1.1.1 大数据与个性化推荐
        1.1.2 个性化推荐在视频平台中的现状
        1.1.3 个性化推荐在视频平台中受欢迎的原因
        1.1.4 个性化推荐存在的问题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的对象和内容
    1.4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5 研究方法和创新点
    1.6 研究框架
第二章 移动端视频平台的个性化推荐对用户行为习惯造成的影响及原因分析
    2.1 对用户行为习惯造成的影响
        2.1.1 对创作者造成的影响
        2.1.2 对观众造成的影响
    2.2 用户行为习惯变化的分析
        2.2.1 创作者变化的外因
        2.2.2 创作者变化的内因
        2.2.3 观众变化的外因
        2.2.4 观众变化的内因
    2.3 创作者与观众在个性化推荐机制下的模型
        2.3.1 用户相互影响转化的模型
        2.3.2 权重标签公式与用户兴趣行为在平台中的具体表现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移动端视频平台的个性化推荐对用户行为习惯的反馈
    3.1 基于用户行为习惯的“回声实验”设计
    3.2 问卷调查数据的采集与用户画像的建立
        3.2.1 问卷调查的准备工作
        3.2.2 问卷调查的内容
        3.2.3 问卷数据采集及“用户画像”的建立
    3.3 根据用户画像设计“回声实验”的实施
        3.3.1 实验目的
        3.3.2 实验步骤
    3.4 实验结果及结论分析
        3.4.1 实验结果图表
        3.4.2 采用个性化推荐的移动端视频平台问题分析
    3.5 基于实验数据和用户行为构建的平台概念模型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个性化推荐在移动端视频平台存在问题及优化策略
    4.1 个性化推荐在移动端视频平台存在的问题
        4.1.1 强反馈特征下的用户选择权缺失
        4.1.2 强引导特征下的公共信息获取受限
        4.1.3 不平权特征下的平台使用受阻
        4.1.4 圈层细分孤立特征下的舆论易爆
    4.2 对移动端视频平台个性化推荐机制的优化策略
        4.2.1 建立观众私密模型和公共模型
        4.2.2 强化对公共信息的维护和推广
        4.2.3 区分创作者行为特征并提供多样化服务
        4.2.4 根据媒介素养变更推荐内容
        4.2.5 用户控制个性化推荐的应用范围
        4.2.6 个性化的工具及可重置的用户模型
        4.2.7 通过偏移算法限制用户数据流通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5.1 总结
    5.2 不足之处
    5.3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 A 个性化推荐的视频APP使用情况问卷调查表
    附录 B 实验结果详情(部分)
    附录 C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四、不以流量大小论英雄(论文参考文献)

  • [1]共享经济高质量发展研究[D]. 朱格锋. 江西财经大学, 2021
  • [2]DDoS黑产犯罪法律规制的困境与对策[D]. 张硕. 重庆邮电大学, 2021
  • [3]媒介变迁视角下广州粤语讲古的传播研究[D]. 李雯.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3)
  • [4]都市报融合发展研究 ——以《大河报》为中心[D]. 李莎莎. 河南大学, 2020(02)
  • [5]媒介评价:演变轨迹和社会影响探究[D]. 张凡. 江西师范大学, 2020(10)
  • [6]“长安八水”历史地理研究[D]. 王建国. 陕西师范大学, 2020
  • [7]互动仪式链视角下“超话”社区粉丝集体行动研究[D]. 彭璐.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20(01)
  • [8]宁波市国省道公路网运行状态分析方法研究[D]. 雷焌. 重庆交通大学, 2020
  • [9]《晨报副刊》新文学传播研究[D]. 崔燕. 陕西师范大学, 2020
  • [10]对采用个性化推荐的移动端视频平台的优化策略 ——以哔哩哔哩和抖音为例[D]. 纪煜东. 江南大学, 2019(12)

标签:;  ;  ;  ;  

不要以流量大小来判断英雄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