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智能隔震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支座,弹性体,智能,模型,光滑,刚度,力学。
智能隔震论文文献综述
龚微,熊世树,谭平,郑鑫城[1](2019)在《拟负刚度磁流变智能隔震系统振动台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研究拟负刚度控制算法及磁流变智能隔震系统的有效性和适应性,将自主研发的最大出力为10 k N的磁流变液阻尼器(MRFD)安装在隔震层中心,并选取4条有代表性的远近场地震波,峰值加速度由0. 1g~0. 9g逐步增大,分别对普通隔震结构、输入电流为0 A和1 A的被动控制结构以及采用基于位移的拟负刚度(DPNS)控制算法的智能控制结构进行振动台试验。通过对结构响应和阻尼器响应的对比分析,研究拟负刚度控制算法的减震效果和磁流变智能控制系统的耗能特性。结果表明:恒定电流为0 A的被动控制可同时降低上部结构反应和隔震层位移,但是减震效果有限;恒定电流为1 A的被动控制对隔震层位移降低效果明显,但是在多遇地震及远场地震作用下放大了上部结构反应; DPNS控制可同时降低隔震层位移和多遇、设防地震甚至罕遇地震作用下上部结构的反应,且适应于不同的地震动特性;试验中控制系统存在的时滞效应使得DPNS控制力在多遇、设防地震作用下具有较小值,同时罕遇地震作用下具有较强的耗能能力。(本文来源于《建筑结构学报》期刊2019年12期)
刘彦辉,黄襄云,黄小芳,王清[2](2019)在《基于滚轴支座基础智能隔震结构的非光滑主动控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滚轴支座基础隔震结构作为受控结构研究对象,在该隔震结构的隔震层施加主动控制装置,形成智能隔震体系,以控制隔震层的位移,提高结构的安全性.在智能隔震结构中引入非光滑控制算法,基于隔震层位移和速度反馈,提出了智能隔震结构的非光滑控制算法,进一步根据Lyapunov稳定理论,推导了在非光滑控制下智能控制闭环系统的全局有限时间稳定性.结合一栋六层滚轴支座基础隔震结构,进行了非光滑主动控制算法下和LQG主动控制算法下的地震响应控制仿真分析.结果表明,智能隔震结构可有效控制结构的位移,与被动隔震结构相比较上部结构的地震响应有一定程度的减小,同时提出的非光滑控制算法与LQG控制算法相比较具有更好的控制效果,相比LQG控制算法通过较少的反馈量即可实现反馈控制,且非光滑控制算法具有良好的稳定性.(本文来源于《工程科学学报》期刊2019年08期)
文茜茜[3](2019)在《一种分段式智能隔震支座的设计与性能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工程结构减震控制是工程结构抗震的一个新领域,与传统的隔震方法不同的是,它是通过改变隔震结构的动力参数如刚度、阻尼和固有频率等以抵抗外部激励的。针对传统隔震支座隔震效果单一的缺陷,本文从实际工程问题出发,研发了一种分段式智能隔震支座,可满足多遇烈度、基本烈度和罕遇烈度叁个地震烈度下的抗震设防要求,并对研制的隔震支座进行了动态力学性能测试,建立了适用于该隔震支座的动态力学模型。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1)分段式智能隔震支座的理论研究。对分段式智能隔震支座的隔震原理进行了理论分析;针对本文研制的隔震支座,分别分析了橡胶层、磁流变弹性体的横向刚度,简化了板壳模型并给出其弹性刚度,最终建立了适用于该分段式智能隔震支座出力的理论公式,可为后续确定橡胶层、MRE层和板桥层的结构参数尺寸提供一定的参考;介绍了磁路结构的理论基础。(2)磁流变弹性体和剪切增稠磁流变塑性体的制备和测试。自行制备了隔震支座中用到的磁流变弹性体和剪切增稠磁流变塑性体,并分别测试了动态力学性能,分析了两种材料的剪切储能模量和阻尼因子在不同应变和频率工况下随磁场的变化情况。(3)分段式智能隔震支座的设计与研制。针对不同的地震烈度设计了一款新型的分段式智能隔震支座,从技术指标和结构等方面研究了该隔震支座的可行性;采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BAQUS对该隔震支座的板壳层进行力学性能分析;建立隔震支座的等效磁路,计算了各个磁阻,并采用ANSYS软件对该隔震支座的磁路结构进行有限元仿真;最后给出隔震支座的设计参数,加工制作了足尺的分段式智能隔震支座。(4)分段式智能隔震支座的性能测试与动态力学模型。对所研制的隔震支座分别进行小位移、中位移和大位移下工况下的力学性能测试,分析了隔震支座的力位移滞回特性;引入等效刚度和等效阻尼的概念,分析隔震支座刚度和阻尼的变化,并将理论数据和实验作对比;结合流变学模型和现象学模型建立该智能隔震支座的动态力学模型,使用Matlab软件对不同工况下力学模型中的参数进行了识别。(本文来源于《江苏大学》期刊2019-04-01)
王奇[4](2018)在《磁流变弹性体与变刚度支座及其智能隔震减振系统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工程结构不断地创新发展,呈现出超大化、复杂化等特点;与此同时,结构抗震抗风和隔震减振与控制面临新的挑战,并不断向高性能、智能化方向发展。在土木、机械、航空航天等强大的工程需求背景下,智能材料与结构技术的研究和应用也取得了巨大的进步,光纤光栅传感监测系统、形状记忆合金驱动器、电/磁流变液阻尼器、压电陶瓷传感器/驱动器等各类智能材料制成的装置被先后提出和制造出来。智能材料与结构“自感知、自适应、自修复”的特点,展示出其在工程结构中广阔的应用前景。作为最前沿的智能材料之一,磁流变弹性体(Magnetorheological Elastomer,MRE)因其剪切模量可通过磁场实时可逆调节,有望实现可变刚度的隔震系统和调谐质量阻尼器系统(Tuned Mass Damper,TMD)。本文以此为背景,首先通过制备MRE并进行材性试验,研究建立MRE的材料本构模型;然后提出高能效MRE变刚度支座的设计原理,并在MRE材料本构模型的基础上,研究建立并验证变刚度支座的力学模型;进一步,针对可变刚度隔震系统和可变刚度TMD两种不同的应用场景,分别提出各自系统的设计方法及控制算法;最后利用仿真和试验,分析MRE可变刚度隔震系统和可变刚度TMD系统的隔震、减振效果,展示了 MRE在结构隔震减振领域的应用前景。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分为以下几个方面:(1)利用羰基铁粉、硅橡胶等基本材料,在实验室小规模制备了 MRE材料;进行了 MRE动态力学性能试验、MRE-硅钢板界面极限抗剪性能实验和MRE磁滞回性能实验;揭示了 MRE的动态力学性能同时具有磁流变效应、非线性和粘弹性叁大力学特性。(2)针对MRE材料本构模型参数与加载应变幅值耦合的问题,提出了基于Bouc-Wen非线性本构模型表征MRE应力-应变关系的建模方法;针对模型待识别参数较多,直接优化效率低、一致性差的问题,提出了基于滞回曲线特征确定本构模型参数的高效优化算法。结果表明,提出的Bouc-Wen非线性本构模型能够充分地反映MRE的力学行为和特性,而基于滞回曲线特征确定模型参数的优化算法能够高效地得到准确、稳定的优化参数。(3)针对MRE变刚度支座能耗大以及制作和维护费用高等问题,提出了分置式线圈、锥形支座、减小供磁区域并使用变形替代材料的支座设计原理;在MRE材料本构模型的基础上,结合电磁场理论分析结果,建立了 MRE变刚度支座力学模型;通过支座性能试验,验证了 MRE变刚度支座力学模型的准确性;最后分析了强磁场下MRE变刚度支座力学模型误差偏大的原因,针对支座变形、磁饱和效应可能导致磁场减弱的现象,进一步进行了叁维电磁场有限元分析,修正了 MRE变刚度支座的力学模型并预测了额定电压下MRE变刚度支座的变刚度能力。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支座力学模型形式简洁、计算效率高,能够较好地反映支座的力学性能;并且,提出的MRE变刚度在支座刚度提供相同控制力的前提下相比于现有的MRE支座可减少66%的MRE材料、50%的铜及减少75%的能耗。(4)提出了 MRE可变刚度隔震系统的隔震支座几何参数、力学参数和磁场参数设计方法,提出了隔震系统最大程度实现主动最优控制力的半主动控制算法;根据“文物陈列柜隔震”和“四层商-住砌体结构隔震”等两个不同的具体应用场景,采用提出的设计方法制定了具体的MRE可变刚度隔震系统设计方案,建立了可变刚度隔震结构仿真模型,通过Simulink仿真分析了系统的智能隔震效果,利用MRE可变刚度隔震系统结构振动台试验,验证了系统的智能隔震效果。结果表明,按照MRE可变刚度隔震系统设计方法设计出的可变刚度隔震系统能够实现预期设计减震比;采取半主动控制算法控制的可变刚度隔震系统比被动的隔震系统减小约10%的隔震层变形。(5)提出了 MRE可变刚度TMD系统及其基本构造和结构,建立了系统MRE可变刚度元件几何参数、磁场参数、可变刚度范围及可调谐周期变化范围等设计方法;根据“施工中的桥塔风振调谐减振”这一具体应用场景,提出了随施工变化桥塔风振控制的MRE可变刚度TMD系统设计方案,在此基础上,利用施工桥塔的动力模型及MRE可变刚度TMD系统的力学模型,建立了结构仿真模型并制定出频率跟踪的控制算法,利用Smilink仿真计算了系统的减振效果,利用MRE变刚度TMD桥塔振动台试验验证了系统的减振效果。结果表明,按照提出设计方法设计的可变刚度TMD系统能够适应结构动力特性变化的最优调谐减振控制;采用变刚度TMD频率跟踪算法进行控制的MRE可变刚度TMD系统能在相同设计的被动TMD系统的基础上提升10%~30%的减振效果。(本文来源于《大连理工大学》期刊2018-09-01)
黄小芳[5](2018)在《基于滚轴支座基础智能隔震结构的非光滑控制方法与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将滚轴支座基础隔震结构作为受控结构研究对象,在该隔震结构的隔震层施加主动控制或者半主动控制装置,形成智能隔震体系。该智能隔震体系将被动控制和主动控制的优势相结合,以削弱整体结构的振动响应。本文基于该智能隔震结构,进行了如下的工作:(1)在智能隔震结构中引入非光滑控制算法,根据Lyapunov稳定理论,论证在非光滑控制下智能控制闭环系统的全局有限时间稳定性。在土木工程领域中引入非光滑控制算法,具有非常重要的实际意义。(2)结合非线性结构的特点,建立对应的状态空间方程。将该状态方程解耦成子系统,对子系统进行非光滑控制器的推导。非光滑控制方法最主要是确保闭环系统的有限时间和全局稳定,基于齐次性和Lyapunov定理,论证所构造的闭环系统的齐次度为负,即全局有限时间稳定。(3)基于非光滑控制器的设计过程,本文运用软件MATALB中的Simulink工作界面建立理想控制器控制下的非光滑主动控制仿真系统和LQG主动控制仿真系统,选择合理的系统参数,进行两种控制算法下结构地震响应控制的仿真分析,以验证非光滑控制只需要较少地反馈量,就能很好地抑制结构响应。在两种控制算法的主动控制仿真系统的基础上,引入磁流变阻尼器力学模型及其半主动控制算法,分别建立非光滑和LQG半主动智能控制仿真系统,仿真分析结果验证非光滑半主动智能控制系统相比LQG控制能通过更少的反馈量即能实现反馈控制,在两种控制算法控制力相当的情况下,非光滑半主动智能控制系统能更好地削弱受控结构响应,且其控制效果接近主动智能控制效果。(4)为了研究非光滑控制对磁流变智能隔震结构的控制效果,进行了滚轴支座基础隔震和磁流变智能隔震结构振动台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磁流变智能隔震系统对于结构振动响应的控制明显优于滚轴支座基础隔震结构。对于磁流变智能隔震系统的控制,非光滑控制效果优于LQG控制和普通隔震,且通过仿真分析和试验结果的比较,证实了非光滑控制算法的正确性和合理性。非光滑控制算法是简单有效一种控制算法,在航天、军事和机械等领域有了一定的研究成果,本文首先对非光滑控制算法进行了研究,其次设计研究了基于土木工程结构的采用较少反馈量的非光滑算法,并通过仿真建模分析和振动实验台试验分析,验证了所设计控制算法的有效性和正确性。(本文来源于《广州大学》期刊2018-06-01)
耿海东[6](2018)在《基于磁流变弹性体的智能隔震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磁流变弹性体作为一种新型智能材料,具有刚度可调的特性,近些年来被用于隔震装置的研究中。用磁流变弹性体替换传统橡胶材料,克服了传统橡胶支座被动不可调的局限性,从而可实现支座的智能控制,以适应更加广泛的地震环境。在此背景下,本文对磁流变弹性体隔震系统进行控制方法的研究,具体研究工作如下:1、根据已有的磁流变弹性体材料的本构模型,建立了一个磁流变弹性体隔震体系。在此基础上,设计了基于滑模控制和确定性鲁棒控制的半主动控制策略,来实现减小隔震层位移的控制目标。此外,还探讨了长周期地震与短周期地震对于隔震系统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本文设计的两种半主动控制策略对于隔震层的位移具有较好的控制效果。2、利用基于滑模控制的半主动控制策略的控制结果,设计了一种模糊控制器。通过仿真实验,对比了两者在不同地震作用下的控制效果,发现该模糊控制器与基于滑模控制的半主动策略具有相当的水平。3、作为实验验证所设计控制方案的前期准备,设计了一个磁流变弹性体隔震支座,并对其进行了性能测试实验,分析了加载电压、加载频率和剪切位移幅值对于磁流变弹性体隔震支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支座的等效刚度在0~24V的电压下最高提升了65%。4、利用设计的磁流变弹性体隔震支座搭建了一个磁流变弹性体隔震实验系统以及控制系统,验证了本文所设计的控制方案的有效性。(本文来源于《大连理工大学》期刊2018-06-01)
林小国,于国军,李占涛,陈跃[7](2018)在《新型磁流变智能隔震器的动态力学性能试验与模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设计制作基于土木建筑结构振动控制的新型磁流变智能隔震器,对隔震器设计的关键技术、隔震器的动态力学性能试验及模型的参数识别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磁流变胶工作缸、磁流变弹性体工作缸分别具有高频抗冲和低频减振特性,即在高频、小振幅情况下,具有小阻尼、低动刚度的特性,从而克服传统隔震器出现的刚度硬化现象;在低频、大振幅时,具有大阻尼、高动刚度的特性,从而具有更大阻尼力,具有可进行位移控制的优势;通过对隔震器采用基于单轴模型的智能隔震器动态力学模型进行参数识别,得到了与试验结果相吻合的新型磁流变智能隔震器的力学模型。(本文来源于《能源与环保》期刊2018年01期)
马文竹[8](2016)在《基于SMA智能隔震支座的层间隔震结构时程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地震灾害对人类的生活造成了无法估量的影响,随着科技的进步,人类与地震灾害的抗争手段不断改进。其中,隔震技术是人类抵御地震作用、保障人类生命和财产安全的重要技术手段。隔震技术主要包括基础隔震和层间隔震两种。现在看来,国内外很多建筑物的隔震技术大多是通过基础隔震来完成的,但是随着研究和应用的不断深入,基础隔震技术的缺点渐渐显露出来,在某种程度上限制了隔震技术的发展。而层间隔震技术凭借自身独特的优势,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基础隔震在工程应用上的局限性。本论文对层间隔震结构的发展现状和工作机理进行了简述,建立了层间隔震结构体系的动力反应方程并求解。大多数隔震结构都是采用迭层橡胶支座做为隔震装置的,但迭层橡胶支座在应用中存在一些明显的缺陷,比如水平刚度低、受变形后恢复能力差等。SMA作为一种新型智能材料,利用其形状记忆性能和超弹性特性,可以弥补迭层橡胶支座的不足。将SMA绞线布置在普通迭层橡胶支座的周围,设计出一种新的耗能装置:SMA—智能隔震支座。本文了分析SMA智能隔震支座的工作原理,建立了基于SMA智能隔震支座的隔震结构动力反应方程并求解。将应用了SMA智能隔震支座构成的隔震层设置在框架结构的不同楼层位置,对不同层间隔震结构进行时程分析,得出如下结论:1.分析对比不同隔震装置的性能特点,对SMA智能隔震支座的工作原理进行分析,对比出其在工程应用中的优势和特点。2.利用有限元软件模拟框架结构,与传统结构相比较,层间隔震结构可以有效地延长结构的自振周期,结构变形主要集中在隔震层,从而抑制了水平地震作用向上部结构的传递,减小结构的地震位移反应。3.将隔震层分别设置在框架结构的不同位置,比较分析基础隔震结构和不同层间隔震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动态响应。隔震层设置得越低,整体隔震结构地震响应越小,减震效果就越好。(本文来源于《辽宁工程技术大学》期刊2016-12-01)
王思[9](2016)在《基于Benchmark智能隔震结构的非光滑控制算法的研究与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智能隔震就是将隔震体系与主动控制或者是半主动控制相结合,利用两种控制方法的优点相互改善和弥补不足,从而提高整体系统的减震效果。为了便于各国专家和学者对智能隔震结构的研究和对比,美国土木工程师协会在Benchmark前叁阶段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基于真实建筑基础上的8层隔震建筑Benchmark模型。本文基于该Benchmark模型,主要进行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1)线性二次型高斯控制(LQG)是在经典最优控制的基础上加入卡尔曼滤波器的一种控制算法,主要应用于线性系统,在分析过程中一般忽略非线性项和环境干扰项,这样不可避免地会造成一定的误差,而非光滑控制是考虑了一些现实存在的非光滑因素后的一种控制算法,可以于非线性系统,在平衡点附近具有快速收敛的特性,而且具有更好的鲁棒性,目前非光滑控制算法主要应用于永磁同步电机的有限时间控制、航天器姿态控制律设计、非完整轮式移动机器人的有限时间控制等问题,暂未应用在土木工程领域;(2)结合本文所用Benchmark结构的特点,在进行非光滑控制算法的推导过程中,先采用状态反馈法将系统进行解耦,使多输入多输出的复杂系统解耦为单输入单输出的简单系统。非光滑系统最主要的就是系统的强稳定性和有限时间稳定,根据Lyapunov稳定性定理和齐次性理论,本文通过先证明所构造的系统是全局渐进稳定的,再证明其具有负的齐次度,从而得出该系统是具有全局有限时间稳定的;(3)根据对非光滑控制算法的推导过程,本文在simulink环境中建立了基于Benchmark隔震结构的非光滑控制的运算模型,选用合理的模型参数,输入双向地震波,并与目前研究和应用较多的LQG控制算法的运行结果相对比。取选叁条地震波的运行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发现:1)在隔震层响应(包括加速度、速度、位移)方面,非光滑控制能更有效地降低响应峰值;2)非光滑控制算法对上部结构X、Y向位移峰值的控制也有一定优势,但因地震波选取的不同而表现出不同的控制效果,其中对于Sylmar波Y向上部结构的位移控制与LQG的控制效果相差不大;对于上部结构加速度峰值的控制,非光滑控制算法的数据明显小于LQG算法;3)分别分析叁条地震波作用下的隔震层底部和第一层底部剪力时程曲线和峰值,发现第一层底部剪力小于隔震层底部剪力,且当输入El Centro波和Ji-ji波时非光滑控制下的剪力峰值小于LQG控制下的峰值,输入Sylmar波时却相反;4)将叁种地震波作用下的控制合力数据进行对比,虽然在整个时程过程中有个别非光滑控制力大于LQG控制的情况,出现的时刻与选用的地震波有关,但是整体上非光滑控制下所需要的控制力峰值小于LQG控制;5)最后引用国际通用的Benchmark评价指标对两种控制方法进行对比,整体上非光滑控制的指标要优于LQG控制算法,但仍有部分指标数据偏大,说明本文所用的算法仍有待改进。智能隔震是比现阶段研究较成熟的隔震控制更有效的一种控制方式,有待于进一步研究与应用。非光滑控制虽然在其他研究领域已有一定的研究与应用,但在土木工程方面的研究处于起步阶段,也有待进一步进行理论研究及应用。(本文来源于《广州大学》期刊2016-06-12)
彭俊[10](2016)在《考虑智能隔震支座时滞效应的结构半主动控制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在SMA半主动隔震支座基础上,对于温感控制器在半主动控制过程中产生的时滞效应,进行研究和分析—考虑智能隔震支座时滞效应的结构半主动控制分析。文章首先介绍了近年来关于隔震的发展和研究现状,结构的主动控制、被动控制以及结构的半主动控制技术,分析了迭层橡胶支座和SMA绞线迭层橡胶支座在地震下的动力反应方程,分析和研究了半主动SMA智能隔震支座在绞线布置和受力的合理性。讨论了时滞产生的原因,提出了移相法和状态预补偿法来进行解决在温感控制器对结构进行半主动控制所产生时间滞后的现象。并且对于两种方式进行了函数方程上的运算,得到个楼层的位移反应峰值,对比各楼层反应峰值的控制效果。建立基于迭层橡胶支座、SMA绞线迭层橡胶支座与SMA智能隔震支座的结构半主动控制在单自由度隔震体系的运动方程,并将应用了解决时滞效应的SMA智能隔震支座,同迭层橡胶支座和SMA迭层橡胶支座支撑条件下,对一个七层的框架结构进行了模态分析和时程反应分析,比较位移和加速度,验证了本文提出解决时滞问题后的SMA智能隔震支座的结构半主动控制的耗能减震效果。结果表明:(1)结构半主动控制的SMA智能隔震支座,相比与迭层橡胶支座和SMA绞线迭层橡胶支座拥有更高的结构安全性。与温感控制器的结合,即使在强震的状况下,隔震层相对位移超过设定值时,开关闭合,SMA由马氏体转换成奥氏体,刚度和阻尼增大。未超过限制时,开关断开SMA恢复到马氏体。整个过程中从分的显示了半主动控制的SMA智能隔震支座的自适应能力。(2)移相法和状态预补偿法在解决温感控制器对结构控制时间滞后的问题上都有良好的控制时滞的效果。(3)应用解决时滞效应的半主动SMA智能隔震支座,隔震效果明显优秀于迭层橡胶支座和SMA绞线-迭层橡胶支座,实现了半主动控制,并且解决了半主动控制当中的时滞效应。(本文来源于《辽宁工程技术大学》期刊2016-06-01)
智能隔震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以滚轴支座基础隔震结构作为受控结构研究对象,在该隔震结构的隔震层施加主动控制装置,形成智能隔震体系,以控制隔震层的位移,提高结构的安全性.在智能隔震结构中引入非光滑控制算法,基于隔震层位移和速度反馈,提出了智能隔震结构的非光滑控制算法,进一步根据Lyapunov稳定理论,推导了在非光滑控制下智能控制闭环系统的全局有限时间稳定性.结合一栋六层滚轴支座基础隔震结构,进行了非光滑主动控制算法下和LQG主动控制算法下的地震响应控制仿真分析.结果表明,智能隔震结构可有效控制结构的位移,与被动隔震结构相比较上部结构的地震响应有一定程度的减小,同时提出的非光滑控制算法与LQG控制算法相比较具有更好的控制效果,相比LQG控制算法通过较少的反馈量即可实现反馈控制,且非光滑控制算法具有良好的稳定性.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智能隔震论文参考文献
[1].龚微,熊世树,谭平,郑鑫城.拟负刚度磁流变智能隔震系统振动台试验研究[J].建筑结构学报.2019
[2].刘彦辉,黄襄云,黄小芳,王清.基于滚轴支座基础智能隔震结构的非光滑主动控制[J].工程科学学报.2019
[3].文茜茜.一种分段式智能隔震支座的设计与性能试验研究[D].江苏大学.2019
[4].王奇.磁流变弹性体与变刚度支座及其智能隔震减振系统性能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8
[5].黄小芳.基于滚轴支座基础智能隔震结构的非光滑控制方法与试验研究[D].广州大学.2018
[6].耿海东.基于磁流变弹性体的智能隔震设计[D].大连理工大学.2018
[7].林小国,于国军,李占涛,陈跃.新型磁流变智能隔震器的动态力学性能试验与模型研究[J].能源与环保.2018
[8].马文竹.基于SMA智能隔震支座的层间隔震结构时程分析[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16
[9].王思.基于Benchmark智能隔震结构的非光滑控制算法的研究与分析[D].广州大学.2016
[10].彭俊.考虑智能隔震支座时滞效应的结构半主动控制分析[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