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增生过长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曼月乐,达英-35,子宫内膜增生过长
增生过长论文文献综述
曹丽霞[1](2019)在《曼月乐联合达英-35治疗子宫内膜增生过长的临床疗效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究分析曼月乐联合达英-35治疗子宫内膜增生过长的临床疗效观察。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3月~2019年6月收治的子宫内膜增生过长的患者27例进行分组,对照组给予单纯达英-35口服治疗(13例),研究组给予曼月乐联合达英-35进行治疗(14例),对比分析两组子宫内膜厚度、血红蛋白、PBCA评分以及不良反应。结果研究组子宫内膜厚度、血红蛋白以及PBCA评分分别为(2.42±1.15)mm、(134.36±10.24)g/L、(41.32±8.55)分,较对照组更优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3例,对照组2例,组间无差异性(P>0.05)。结论通过对子宫内膜增生过长患者给予曼月乐联合达英-35治疗后取得良好成效,可有效改善临床症状以及具有较高的安全性,临床上值得应用。(本文来源于《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期刊2019年27期)
钱丽松[2](2019)在《孕激素治疗复杂型子宫内膜增生过长型围绝经期月经紊乱52例临床》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探究孕激素治疗复杂型子宫内膜增生过长型围绝经期月经紊乱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52例复杂型子宫内膜增生过长型围绝经期月经紊乱患者纳入研究,所有患者均接受孕激素治疗方案。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安宫黄体酮持续治疗,观察组根据患者实际情况给予阶段性安宫黄体酮干预。持续治疗3个月后,确定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经过孕激素治疗干预后,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对比,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复杂型子宫内膜增生过长型围绝经期月经紊乱患者的临床治疗过程中,结合患者实际情况,给予阶段性孕激素治疗方案,整体治疗效果明显,并且具有突出的安全性作用优势。(本文来源于《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期刊2019年27期)
黄艺,吴洲,聂莉[3](2019)在《经阴道超声评价曼月乐治疗子宫内膜增生过长的临床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经阴道超声在曼月乐(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治疗子宫内膜增生过长效果评价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3月至2018年2月我院收治的53例子宫内膜增生过长患者,用经阴道超声测量曼月乐放置前及放置6个月后的子宫内膜厚度、子宫动脉阻力指数及搏动指数。结果 53例子宫内膜增生过长患者中, 49例患者内膜转归正常,治疗成功率为92.45%。放置6个月后,患者的子宫内膜厚度、子宫动脉阻力指数及搏动指数均明显低于放置前(P <0.05)。结论经阴道超声可较好地评价曼月乐对子宫内膜增生过长的临床治疗效果,尤其是子宫动脉频谱能够直观有效地反映子宫内膜变化,临床应用价值较高。(本文来源于《临床医学工程》期刊2019年05期)
王凤梅[4](2018)在《LNG-IUS治疗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促排卵效果及对子宫内膜增生过长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LNG-IUS)治疗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临床效果并探讨其促排卵效果及对子宫内膜增生过长的影响,为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的治疗方案选择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6年1月阳谷县妇幼保健院收治的80例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口服倍美力片和安宫黄体酮,观察组患者进行宫内LNG-IUS放置。治疗6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并比较治疗3个月、6个月、12个月的月经量和子宫内膜厚度,比较治疗12个月后患者的排卵情况及卵泡监测情况,比较12个月内出现的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各项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治疗6个月后观察组患者临床有效率95. 0%显着高于对照组患者的67. 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在治疗3、6、12个月后两组患者的月经量均显着降低且观察组的月经量更低,两组患者的子宫内膜厚度均显着变薄且观察组的子宫内膜厚度更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 05)。治疗12个月后对照组患者72. 5%有排卵和观察组90. 0%有排卵,对照组和观察组月经后第4~6天卵泡直径≥5 mm的比例分别为57. 5%、77. 5%,对照组和观察组月经后11~13 d卵泡直径≥18 mm的比例分别为65. 0%、87. 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 05)。治疗12个月期间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 LNG-IUS能显着降低功血患者的经血量、抑制子宫内膜过度增生、促进排卵安全有效,值得推广。(本文来源于《中国妇幼保健》期刊2018年24期)
姜媛媛[5](2018)在《LNG-IUS对子宫内膜增生过长影响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对于子宫内膜增生过长患者使用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LNG-IUS),观察其对患者雌、孕激素受体和临床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医院2015年9月~2016年9月收治的子宫内膜增生过长患者85例,按照干预措施的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仅采取醋酸甲地孕酮口服的方式进行治疗,共41例,实验组基于对照组,加用LNG-IUS,使用方法为宫内放置,共44例,比较两组治疗前以及治疗3个月、12个月后的雌、孕激素水平变化、子宫内膜组织学变化及治疗12个月后的月经情况、治疗安全性。结果治疗3个月和12个月后,实验组FSH(22.62±2.18)μg/L、(13.71±2.74)μg/L,E2(211.45±20.14)pmol/L、(159.73±15.72)pmol/L,P(13.71±1.45)nmol/L、(5.84±0.92)nmol/L,LH(14.73±3.03)IU/L、(9.16±2.27)IU/L和子宫内膜厚度(5.17±2.81)mm、(3.64±2.56)mm显着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月经异常率(18.18%)显着低于对照组(26.83%)(P<0.05);实验组总不良反应率(11.36%)显着低于对照组(19.51%)(P<0.05)。结论 LNG-IUS适用于子宫内膜增生过长的临床治疗,能够有效改善子宫内膜厚度,调节月经恢复正常,促进雌、孕激素表达水平的恢复。(本文来源于《中国现代医生》期刊2018年09期)
包海龙,蔡文涛,孟亚飞,梁国栋[6](2018)在《子宫内膜癌与子宫内膜增生过长病变超声与病理对比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子宫内膜癌与子宫内膜增生过长病变超声与病理对比结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2月~2017年12月收治的子宫内膜癌与子宫内膜增生过长患者,各36例。应用超声诊断仪器,记录子宫内膜病变回声最大喉镜和子宫内膜回声内供养动脉血流阻力指数。结果这表明常规组患者的子宫宫腔回声厚度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高阻力、低阻力以及高低阻力并存方面具有一定差异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组患者中,术后病理检查:子宫内膜增生不典型增生2例,单纯子宫内膜增生1例,复杂性子宫内膜增生1例,5例患者通过超声检查子宫宫腔后声厚径为(16.78±1.21)mm,有3例为高阻力动脉血流,2例为高低阻力并存。结论病理检查有一定局限性,针对子宫内膜癌建议超声检查联合子宫内膜癌检查,从而确定疾病。(本文来源于《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期刊2018年17期)
王新美,韩素萍[7](2017)在《曼月乐治疗子宫内膜单纯性增生过长的效果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曼月乐治疗子宫内膜单纯性增生过长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及江苏省人民医院于2014年8月~2015年7月间收治的50例子宫内膜单纯性增生过长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的治疗方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使用醋酸甲羟孕酮治疗,观察组使用曼月乐治疗,连续治疗3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治疗效果、血红蛋白水平、子宫内膜厚度、PBAC评分。结果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的差异性只体现在肝肾功能异常方面(P<0.0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100%,明显高于对照组90%(P<0.05);观察组血红蛋白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子宫内膜厚度、PBAC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子宫内膜单纯性增生过长的治疗中,曼月乐疗效确切,安全性可以保证,给患者带去的不良反应较轻,应作为临床的首选药物予以推广应用。(本文来源于《中国医疗设备》期刊2017年S1期)
李玉玲,史航,陈全莉[8](2017)在《子宫内膜癌与子宫内膜增生过长病变超声与病理对比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子宫内膜与子宫内膜增生过长病变超声与病理对比的结果。方法:选取在本院确诊为子宫内膜癌的患者100例(子宫内膜癌组)和子宫内膜增生过长的患者100例(子宫内膜增生组)为研究对象。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超声与病理检查的结果。结果:经过超声检查,子宫内膜癌组的子宫宫腔内腔内膜回声厚径明显厚于子宫内膜增生组,结果(P<0.05)有统计学意义;在不同的年龄段的患者中,子宫内膜增生组的子宫宫腔回声厚径均明显薄于子宫内膜癌组,结果(P<0.05)有统计学意义。子宫内膜增生组高阻力动脉血流的检出率明显高于子宫内膜癌组,结果(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子宫内膜增生组低阻力和高低阻力并存的动脉血流检出率明显低于子宫内膜癌组,结果(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子宫内膜癌小组中,有7例患者术后病理检查与超声图像检查结果不符。结论:病理检查具备一定的局限性,可联合使用超声图像检查以增加子宫内膜癌的确诊的准确率。(本文来源于《中外女性健康研究》期刊2017年10期)
王显莲[9](2016)在《曼月乐环对子宫内膜增生过长的疗效》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曼月乐环对子宫内膜增生过长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将我院2014年6月至2015年5月收治的患者中,选取子宫内膜增生过长患者110例,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5例,对对照组患者采用孕激素治疗法,对观察组采用曼月乐环治疗法,比较两组患者的满意度及其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相较于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69.1%)而言,观察组的患者总有效率(96.4%)明显比对照组高,两组比较差异显着(P<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也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显着(P<0.05)。结论:使用曼月乐环对子宫内膜增生过长的患者进行治疗后临床效果显示较好,使用该治疗方法可以有效抑制病变,预后较好,值得临床推广。(本文来源于《健康之路》期刊2016年12期)
张薇[10](2016)在《围绝经期妇女子宫内膜息肉伴子宫内膜增生过长相关影响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引发围绝经期妇女子宫内膜息肉(EP)伴子宫内膜增生过长(EH)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2年7月至2015年7月该院收治的围绝经期行子宫切除术并进行子宫内膜取样的EP患者203例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年龄、性别、生育次数、体质量指数(BMI)、子宫内膜厚度、绝经状况、伴腺肌症及糖尿病等进行评价分析。结果 203例患者中伴EH 13例,EP伴EH患者年龄、病态肥胖(BMI≥35 kg/m2)、绝经状况、伴糖尿病与EP不伴EH患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绝经状况和伴糖尿病是EP伴EH的独立风险因素。结论绝经状况和伴糖尿病是EP伴EH的独立风险因素,提示临床工作中应重视患者的绝经状况和糖尿病史,提早预防和治疗。(本文来源于《现代医药卫生》期刊2016年17期)
增生过长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分析探究孕激素治疗复杂型子宫内膜增生过长型围绝经期月经紊乱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52例复杂型子宫内膜增生过长型围绝经期月经紊乱患者纳入研究,所有患者均接受孕激素治疗方案。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安宫黄体酮持续治疗,观察组根据患者实际情况给予阶段性安宫黄体酮干预。持续治疗3个月后,确定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经过孕激素治疗干预后,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对比,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复杂型子宫内膜增生过长型围绝经期月经紊乱患者的临床治疗过程中,结合患者实际情况,给予阶段性孕激素治疗方案,整体治疗效果明显,并且具有突出的安全性作用优势。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增生过长论文参考文献
[1].曹丽霞.曼月乐联合达英-35治疗子宫内膜增生过长的临床疗效观察[J].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2019
[2].钱丽松.孕激素治疗复杂型子宫内膜增生过长型围绝经期月经紊乱52例临床[J].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2019
[3].黄艺,吴洲,聂莉.经阴道超声评价曼月乐治疗子宫内膜增生过长的临床研究[J].临床医学工程.2019
[4].王凤梅.LNG-IUS治疗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促排卵效果及对子宫内膜增生过长的影响[J].中国妇幼保健.2018
[5].姜媛媛.LNG-IUS对子宫内膜增生过长影响评价[J].中国现代医生.2018
[6].包海龙,蔡文涛,孟亚飞,梁国栋.子宫内膜癌与子宫内膜增生过长病变超声与病理对比分析[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8
[7].王新美,韩素萍.曼月乐治疗子宫内膜单纯性增生过长的效果观察[J].中国医疗设备.2017
[8].李玉玲,史航,陈全莉.子宫内膜癌与子宫内膜增生过长病变超声与病理对比分析[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7
[9].王显莲.曼月乐环对子宫内膜增生过长的疗效[J].健康之路.2016
[10].张薇.围绝经期妇女子宫内膜息肉伴子宫内膜增生过长相关影响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J].现代医药卫生.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