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甲基硫代磷酰胺论文-朱伟军

二甲基硫代磷酰胺论文-朱伟军

导读:本文包含了二甲基硫代磷酰胺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O,O-二甲基硫代磷酰胺,气相色谱,内标法

二甲基硫代磷酰胺论文文献综述

朱伟军[1](2011)在《气相色谱内标法测定O,O-二甲基硫代磷酰胺含量》一文中研究指出建立了以苯甲酸乙酯为内标物,气相色谱内标法定量测定O,O-二甲基硫代磷酰胺含量的新方法。线性回归方程y=0.6837x+0.0186,相关系数r为0.9994,加标回收率达到96.28%,相对标准偏差为1.09%。该方法简便、准确、可靠,适用于O,O-二甲基硫代磷酰胺的质量检验。(本文来源于《化工进展》期刊2011年12期)

黄荣辉,曹益民,艾秋红[2](2011)在《反应-蒸馏分离合成O,S-二甲基硫代磷酰胺的多目标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O,S-二甲基硫代磷酰胺生产过程存在大量未转化的原料以及副产物等废物,以总收率以及产品质量与废物质量的比率最大为多目标优化,采用复形法优化O,O-二甲基硫代磷酰胺异构-蒸馏分离-再循环系统的工艺参数。优化结果表明:降低蒸馏压力,提高O,O-二甲基硫代磷酰胺的质量分数,与传统过程相比,总收率提高13%,废物减少50%左右。(本文来源于《计算机与应用化学》期刊2011年02期)

江定心,徐汉虹,安玉兴[3](2008)在《O,O-二甲基硫代磷酰胺(肼)衍生物的合成及除草活性》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寻找安全、高效的除草活性化合物,通过植物生长调节剂与O,O-二甲基硫代磷酰氯的缩合反应得到8个新化合物,产率为28%~64%.利用1H NMR确定了化合物的结构.初步生物活性测定表明:化合物2、3和7对油菜Brassica napus具有优异的抑制作用,质量浓度为100 mg/L时,抑制率达到100%,其效果优于对照化合物2,4-D,其中化合物2和7表现出很好的向顶输导特性.化合物1和5具有优异的促生长作用,并表现出明显的向根积累特性.(本文来源于《华南农业大学学报》期刊2008年04期)

万金牛[4](2008)在《O,S-二甲基硫代磷酰胺集成工艺模拟与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O,S-二甲基硫代磷酰胺(俗称甲胺磷)是合成乙酰甲胺磷、氯甲胺磷等高效低毒农药的重要中间体。目前,国内主要采用硫酸二甲酯均相催化间歇深度异构化法生产,产品收率一般在82%左右,纯度也只能达到73%。采用该异构产物制备乙酰甲胺磷、氯甲胺磷时,不仅浪费原料,同时造成后续产品分离提纯流程复杂,最终影响产品质量,增加生产成本。本文通过查阅大量的国内外文献资料,在化学反应工程和化工热力学等理论的指导下,分析了O,O-二甲基硫代磷酰胺催化异构反应过程,造成异构反应选择性降低的主要原因是产物O,S-二甲基硫代磷酰胺发生的连串副反应;修正了O,O-二甲基硫代磷酰胺催化异构反应的动力学模型,得到了异构反应的动力学模型参数。结果表明,异构反应中副反应的活化能高于主反应;考虑到有机磷化合物具有热分解特性,测定了O,S-二甲基硫代磷酰胺的分解速率,研究了负压对其热分解的影响,结果表明O,S-二甲基硫代磷酰胺的热分解速率为一级反应,负压对O,S-二甲基硫代磷酰胺的分解无明显影响;选用刮膜蒸发器进行分子蒸馏分离异构产物,重相O,S-二甲基硫代磷酰胺含量可达87%,轻相O,O-二甲基硫代磷酰胺的质量分数可达97%。从系统工程以及绿色过程工程等理论的观点出发,提出了连续异构-分子蒸馏绿色集成工艺。建立了该集成工艺的混合器、管式反应器及分离器模型,采用序贯模块法对集成工艺进行稳态模拟,系统详尽的分析了主要工艺参数对集成工艺的影响。在流程模拟的基础上,建立了集成工艺的优化模型。采用以序贯二次规划法(SQP)为基础的不可行路径法,以最大产品收率以及最大酰胺回收率为目标函数,对集成工艺进行了优化,得到了相应的最优工艺参数并对结果做了有益的分析。集成工艺可以显着提高原料的利用率和减少副产,简化后续分离提纯流程,对节省资源和保护环境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来源于《湘潭大学》期刊2008-05-10)

艾秋红,龚书斌,殷宏,薛光才[5](2008)在《异构反应-分子蒸馏分离合成O,S-二甲基硫代磷酰胺》一文中研究指出对O,O-二甲基硫代磷酰胺催化异构-分子蒸馏合成O,S-二甲基硫代磷酰胺的工艺进行了研究。得到了异构反应-分子蒸馏分离的优化工艺条件:反应温度40~50℃,反应时间3 h,蒸馏温度90~100℃,操作压力20~40 Pa。10 t/a中试装置运行表明:将分子蒸馏分离得到的原料重新异构得到O,S-二甲基硫代磷酰胺的质量分数与总收率分别为92.8%、94.2%。(本文来源于《精细化工》期刊2008年04期)

艾秋红[6](2008)在《基于废物最小的O,S-二甲基硫代磷酰胺连续生产过程开发》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人们对环境与能源关注程度的越来越强烈,近年来从源头上减少污染与进行污染预防控制已成为人们研究的热点,也成为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间歇反应或分批操作过程是精细化工领域的一个常见的生产方式,主要具有简单、灵便、投资少等特点。但是,一般都存在设备效率低、生产能力小、劳动强度大、反应结果易波动以及废物处理难度大等问题。开发连续生产过程具有:更有效的利用能量与原料,回收反应热,强化混合过程以提高选择性降低废物产生,最大限度地减少反应过程的失控,减少工厂的场地和降低工厂的投资,易于实现自动化等特点。提出利用环境影响指标原料利用率(BA)与单位潜在废物产率(MB)对O,S-二甲基硫代磷酰胺及其中间体O-甲基硫代磷酰二氯、O,O-二甲基硫代磷酰氯、O,O-二甲基硫代磷酰胺等连续反应过程进行废物最小化分析,研究上述过程连续生产的实现方式以及相关的理论,对于降低产品的能耗,稳定提高产品的质量与收率,实现清洁化生产,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实际应用价值。以文献报道的O-甲基硫代磷酰二氯合成的动力学为基础,基于废物最小化分析,建立循环管式反应器串联管式反应器连续合成O-甲基硫代磷酰二氯的反应器模型。适当缩短循环管式反应器的停留时间,降低反应温度,可提高O-甲基硫代磷酰二氯的质量与收率。减少甲醇与叁氯硫磷的摩尔配比,可有效减少过程的废物产生量。在模拟计算的基础上,建立一套12000吨/年循环管式反应器串联管式反应器连续生产O-甲基硫代磷酰二氯的工业生产装置。工业生产装置连续运行表明:O-甲基硫代磷酰二氯的收率比现有工艺收率提高1.5%,单套装置的生产能力是现有单套装置生产能力的5倍。在O,O-二甲基硫代磷酰氯合成反应动力学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多级循环管式反应器串联连续合成O,O-二甲基硫代磷酰氯的反应器网络。以O,O-二甲基硫代磷酰氯的总收率为优化目标,以MATLAB为编程语言,采用复形法优化等温下各级循环管式反应器内的加碱量。适当增加串联级数、减少循环比、降低反应温度有利于O,O-二甲基硫代磷酰氯收率与产品质量的提高。模拟计算结果表明,6级循环管式反应器串联,在优化的条件下,O,O-二甲基硫代磷酰氯的收率为93.86%,产品摩尔质量达到94.35%。工业单级循环反应器的中试结果与模型计算结果比较吻合,可为工业规模连续生产装置的设计与优化提供理论指导。研究O,O-二甲基硫代磷酰氯液相非催化氨解的反应动力学。在反应前期,酰氯浓度对速率影响很小,但在反应后期,反应速率呈明显的二级反应特征。氨与酰氯的起始摩尔比以及氨浓度对反应速率影响显着。基于废物最小化分析与反应动力学研究,提出循环管式反应器连续合成O,O-二甲基硫代磷酰胺的绿色过程新工艺,并对循环管式反应器进行模拟与仿真。在模拟计算的基础上,建立一套25000吨/年O,O-二甲基硫代磷酰氯连续氨解的工业生产装置。工业连续生产新工艺的产品质量提高了0.74%,收率提高了2.93%。单套装置生产能力是分批间歇搅拌反应釜单套装置生产能力的7倍,且可大幅度降低产品的能源消耗。采用单纯形优化法研究O,O-二甲基硫代磷酰胺异构的反应动力学。反应速率对硫酸二甲酯浓度与O,O-二甲基硫代磷酰胺浓度分别为一级反应。对全混釜串联管式反应器连续合成O,S-二甲基硫代磷酰胺的模拟计算标明,采用优化的方案,可使产品收率达到83.7%,比现有间歇生产工艺提高1.2%~1.7%左右。以最大总收率与最大单位潜在废物产率为多目标优化,利用线性加权和法将多目标优化问题转化为单目标优化问题,以MATLAB为编程语言,采用复形法优化反应-分离-再循环(RSR)系统的工艺参数。较低的蒸馏压力有利于提高总收率与提高单位潜在废物的产率。提高O,O-二甲基硫代磷酰胺的质量,可明显提高单位潜在废物的产率。模拟结果表明:采用RSR系统可使产品O,S-二甲基硫代磷酰胺的质量分数达到85%以上,总收率达到96%。在此基础上,提出异构-分子蒸馏分离的绿色集成工艺,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本文来源于《湘潭大学》期刊2008-04-01)

艾秋红,万金牛,罗和安,熊鹰,刘平乐[7](2007)在《O,O-二甲基硫代磷酰胺异构反应动力学与绿色集成工艺》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了硫酸二甲酯浓度和反应温度对O,O-二甲基硫代磷酰胺异构化反应的影响,建立了O,O-二甲基硫代磷酰胺异构化反应的动力学模型。拟合得到了O,O-二甲基硫代磷酰胺在硫酸二甲酯催化作用下的反应动力学模型参数。结果表明,主副反应均为二级反应,主反应的活化能为104 kJ/mol,副反应的活化能为111~116 kJ/mol,降低反应温度可减少副反应的发生。提出了采用硫酸二甲酯为催化剂,O,O-二甲基硫代磷酰胺异构合成O,S-二甲基硫代磷酰胺的绿色集成工艺。(本文来源于《化学反应工程与工艺》期刊2007年04期)

杨岩涛[8](2006)在《O,O-二甲基硫代磷酰胺连续化合成新工艺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O,O-二甲基硫代磷酰胺(俗称胺化物)是合成甲胺磷,乙酰甲胺磷,氯甲胺磷等农药的重要中间体。目前,国内生产O,O-二甲基硫代磷酰胺多采用搪瓷搅拌反应釜半连续分批生产工艺,该反应为强放热反应,传统工艺具有:设备投资大;单位体积换热面积小,反应过程受到传热控制,使得反应时间较长;生产强度和自动化程度低,工人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低;单套装置生产能力小,放大过程存在放大效应;产品收率、质量不稳定等缺点。因此,研究开发连续化生产新工艺技术以及对现有工艺进行优化,对于企业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课题通过查阅大量的国内外文献资料,在反应工程等理论的指导下,进行一系列的预实验,达到了对该反应过程各方面的特性有了较为全面的了解。在此基础上,我们对O,O-二甲基硫代磷酰胺的合成过程进行了仔细的分析,针对传统生产工艺中氨水溶液既作为主反应物料又作为缚酸剂而提出了采用氨水作为主反应物料,加入部分氢氧化钠溶液作为缚酸剂的新工艺,并对新工艺进行了优化,得到其优化条件为:反应温度:40℃;反应物料配比为氯化物﹕氢氧化钠﹕氨水=1﹕0.94﹕1.40;氨水与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百分比浓度分别为18%和25%左右。新工艺比传统工艺可以提高反应温度10℃,从而加快了反应速度,提高了设备的生产能力。在不改变原工艺设备的条件下,可以使现有生产装置的生产能力提高20%左右。且新工艺可以采用较高的水冷却温度,从而可大幅度降低能源消耗。在实验室研究的基础上,建立了反应过程的主反应动力学模型,并采用MATLAB语言进行编程对模型参数进行拟合估值,得到了O,O-二甲基硫代磷酰一氯胺化反应的动力学参数为:总反应级数为1级,反应活化能Ea=44300J/mol。实验还测定了O,O-二甲基硫代磷酰一氯胺化反应的反应热为ΔHr=148.05kJ/mol。在动力学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各种反应器的分析,建立了组合反应器的数学模型,并对反应器体积以及反应收率进行模拟计算,确定了连续化生产可以采用全混釜串接管式反应器的反应器组合形式。目前该连续化合成新工艺已经成功地在工业生产上应用,并申请了中国发明专利。新工艺有效地克服了传统生产工艺中的缺点,提高了生产的稳定性与产品的收率。(本文来源于《湘潭大学》期刊2006-05-01)

康秀卿,张静,刘芳晓[9](2005)在《O,S-二甲基硫代磷酰胺的合成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催化剂作用下,O,O-二甲基硫代磷酰胺反应合成O,S-二甲基硫代磷酰胺,收率达到77%以上。(本文来源于《河北化工》期刊2005年03期)

冯纪涛,李汝芝[10](2003)在《O,O-二甲基硫代磷酰胺工艺改进》一文中研究指出O ,O 二甲基硫代磷酰胺是一种重要农药中间体 ,其传统合成工艺是O ,O 二甲基硫代磷酰氯与氨水反应制取。该工艺存在废水污染、副产品不易回收、成本高等缺点。东营胜利电化有限责任公司采用气氨代替氨水、饱和氯化铵水溶液循环利用替代溶剂反应 ,成功地解决了废水污染、副产品回收问题 ,降低了生产成本(本文来源于《精细与专用化学品》期刊2003年22期)

二甲基硫代磷酰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针对O,S-二甲基硫代磷酰胺生产过程存在大量未转化的原料以及副产物等废物,以总收率以及产品质量与废物质量的比率最大为多目标优化,采用复形法优化O,O-二甲基硫代磷酰胺异构-蒸馏分离-再循环系统的工艺参数。优化结果表明:降低蒸馏压力,提高O,O-二甲基硫代磷酰胺的质量分数,与传统过程相比,总收率提高13%,废物减少50%左右。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二甲基硫代磷酰胺论文参考文献

[1].朱伟军.气相色谱内标法测定O,O-二甲基硫代磷酰胺含量[J].化工进展.2011

[2].黄荣辉,曹益民,艾秋红.反应-蒸馏分离合成O,S-二甲基硫代磷酰胺的多目标优化[J].计算机与应用化学.2011

[3].江定心,徐汉虹,安玉兴.O,O-二甲基硫代磷酰胺(肼)衍生物的合成及除草活性[J].华南农业大学学报.2008

[4].万金牛.O,S-二甲基硫代磷酰胺集成工艺模拟与优化[D].湘潭大学.2008

[5].艾秋红,龚书斌,殷宏,薛光才.异构反应-分子蒸馏分离合成O,S-二甲基硫代磷酰胺[J].精细化工.2008

[6].艾秋红.基于废物最小的O,S-二甲基硫代磷酰胺连续生产过程开发[D].湘潭大学.2008

[7].艾秋红,万金牛,罗和安,熊鹰,刘平乐.O,O-二甲基硫代磷酰胺异构反应动力学与绿色集成工艺[J].化学反应工程与工艺.2007

[8].杨岩涛.O,O-二甲基硫代磷酰胺连续化合成新工艺研究[D].湘潭大学.2006

[9].康秀卿,张静,刘芳晓.O,S-二甲基硫代磷酰胺的合成研究[J].河北化工.2005

[10].冯纪涛,李汝芝.O,O-二甲基硫代磷酰胺工艺改进[J].精细与专用化学品.2003

标签:;  ;  ;  ;  

二甲基硫代磷酰胺论文-朱伟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