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青文学论文-贺绍俊

知青文学论文-贺绍俊

导读:本文包含了知青文学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知青文学,理想主义,人民性

知青文学论文文献综述

贺绍俊[1](2019)在《执着的理想主义者——对梁晓声知青文学的一种解读》一文中研究指出梁晓声是一位始终高扬着理想主义精神的作家,这在他的知青文学创作中表现得特别突出。俄苏文学经典是梁晓声理想主义的重要精神源头,使他的作品具有一种精英化的悲剧精神。在物欲膨胀的现实面前,如何延伸理想主义,梁晓声找到了平民精神的途径,创造出平民化的理想和理想化的平民。2018年创作的《人世间》是梁晓声对理想主义的全面表白和反省,其强化的人道主义,对人民性作出了最准确的理解。(本文来源于《中国文学批评》期刊2019年04期)

张志忠[2](2019)在《知青文学新开拓 乡村大地新风景——孙春平《筷子扎根》简评》一文中研究指出孙春平的小说创作,借用一句广告词,就是"全包圆"。这里有两个层面,其一,从体式上讲,从长篇小说、中篇小说、短篇小说到小小说,孙春平通吃,而且都有相当的斩获。其二,就题材而言,乡村、部队、工厂机关、学校、公安,他全面覆盖,视野开阔,思维活络,具有很大的包容性和统摄力。如果说,前者显现出孙春平在小说艺术上不倦地探索求新,后者则证明(本文来源于《民族文学》期刊2019年08期)

赵青[3](2019)在《生存的困境与人生的惶惑》一文中研究指出知青文学是特定历史时期中的特殊产物,它的产生和政治运动紧密相关,并且影响一直持续至今,学界无数研究人员都试图从各个方向阐释知青文学,以便透过文字触及到中国转型期社会历史和人文内核。相较于前人研究,本文试图通过对80年代知青文学深入解读,考察在不同的政治环境和历史语境中,知青是如何阐述个人隐秘的生存体验和历史的关系,城乡二元结构下又对个人产生怎样的影响。本文的创新点在于突破学科之间的限制,立足心理学的角度来剖析八十年代的知青文学,将知青作家创作心理、生命体验和社会现实、政治变迁有机结合,更为宏观的考察知青文学这一特殊的文学形式。文章绪论部分对“焦虑”、“空间焦虑”以及前人的研究成果进行论述,并将结论引入论文之中,厘清论文中所使用的核心概念。正文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论述知青的城乡空间焦虑书写表征,上山下乡运动中来到农村的知青往往抱着宏伟的政治理想,想要闯出一片更为广阔的天地,但他们来到农村之后才发现所有的一切不过是荒诞的闹剧,农村根本无法给他们施展才能的条件,这就导致知青们无法融入农村,在离开农村之后,知青的空间焦虑表现形式则显得更为复杂,他们回到了日夜向往的城市,又发现相对于城市而言自己又变成了“外乡人”,城市在飞速发展着,但是他们相对于城市而言依然在原地踏步。第二部分论述形成知青空间焦虑的心理因素。政策的转换让知青面对着人生的理想的新一轮崩塌重建,知青文学作家不断的在自我拷问和历史现实中寻找人生的终极答案,他们有些远走他乡,有些选择重新回到农村为自己的人生寻求一个合理的注释。在生存空间的剧烈变化中,知青们的身份发生着转换,如何更好的生存下去成为了难题,甚至在命运的反复摇摆中,连理想和生存的信念都一再转换,这也就在无意识当中构成了知青文学作家写作的焦虑源头。第叁部分将研究视角转换,以叙事学的理论出发,剖析出知青空间焦虑的叙事策略。在“上山下乡”的日子中,关于知青生活的叙事文本往往出现隐形叙事,叙事任务躲藏在文本背后,并且采用直线叙事方式。离开农村之后,知青对于青春时光的感情则变得更为复杂,此时叙事人称跳跃,这其中有对自我的真诚追忆,有生活人生的反思和领悟,并且在文本中出现了大量的对比叙事,表现出了知青对历史的消解态度。论文结尾通过总结特殊时代的知识分子心路历程重新阐明研究的意义,即为将知识分子特有的忧患之心和历史、社会相结合,希望以此抛砖引玉,探索出知青文学背后更为深沉的力量。(本文来源于《河北大学》期刊2019-06-01)

韩春虎[4](2019)在《1980年代知青文学的意识形态叁维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1980年代在中国文学史上颇为独特,可以概括为主体体验一致性与差异性共存、人文环境定域性与非定域性同在、文本形态趋同性与多元性并举。主体体验审视、人文环境创设、文本形态爬梳无不关涉文学意识形态性要旨。身处矛盾对立统一体中的知青文学昌兴,以及引申出的意识形态叁维特征值得一书。一知青文学具备特定的内涵,一般指由具有1960年代上山下乡体验的文学青年于新时期之初群体性发表作品而形成的文学流派。就其资料性梳理而言,翻开中国作家协会或其委(本文来源于《当代作家评论》期刊2019年03期)

涂春梅[5](2019)在《打工文学与知青文学比较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打工文学与知青文学都是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都有各自的文学记忆,但归属的创作层次不同。从几个方面分析比较打工文学与知青文学的同与不同,以加深对两种文学的理解与感悟。(本文来源于《文化产业》期刊2019年08期)

张福贵,陶东风[6](2019)在《对话:“知青文学的前世今生”》一文中研究指出张福贵:谢谢各位老师同学,本来是让我做讲座,可是我今天想做主持人,我要强制性地要求陶东风和我进行对话。我们基本上是一代人,但是我们两个人的身份不一样:我是下乡知青,陶东风是留在城里面观望知青的。所以我是历史的当事人,他是历史的旁观者。这两个不同的身份所体现出来的价值和意义也是不一样的,其实我觉得对话绝不只是分成两方,而是应该分成叁方或者多方,这样我们就可以对一些问题进行更深入的探讨。其实这个对话如果是设计成正方和(本文来源于《文艺争鸣》期刊2019年01期)

孟繁华[7](2018)在《这一代人的青春之歌——知青文学四十年》一文中研究指出1968年,50年前的中国,发生了一场重大的社会历史事件,这就是大规模的知识青年的上山下乡运动。这场运动延续了将近十年,有大约两千万的知青与这场运动有关。十年之后,数量巨大的知青通过招工、参军、高考以及其他途径,又都纷纷返回了不同的城市。上山下乡运动结束了,但是,关于这场运动的文学书写却如火如荼至今没有终结。被称为"知青文学"的这一现象,已经成为中国当代文学史上重要的篇章。知青作家通过自己的创作,一方(本文来源于《文艺争鸣》期刊2018年12期)

张福贵[8](2018)在《“知青文学”的今世前生》一文中研究指出主持人语:对于我们这一代人来说,今年是一个别有意味的时间:大范围的知青运动50年和改革开放40年。这两段历史我们都是亲历者,50年的时光应该使一个群体思想成熟,也应该使一段历史盖棺论定,但是历史与当下的联结本身就造成了评价的复杂性。当下知青文学研究与知青文学创作一(本文来源于《芒种》期刊2018年13期)

包恩齐[9](2018)在《虚构的青春激情——重审知青文学中的“理想主义”与“英雄主义”》一文中研究指出20世纪60年代末到70年代末是中国社会发生巨大变革的时期,这种社会的变革也牵动了当时那个时代城市青少年群体命运的转折。1968年12月22日,毛泽东发出了"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的指示。于是,一大批城市的知识青年以火热的激情,怀揣着为祖国献身的远大理想抱负而奔赴农村。因此,知青与知青运动成为那个时代特有的社会文化概念。如韩少功所说,知青一代跨越了城市和乡(本文来源于《芒种》期刊2018年13期)

刘帅池[10](2018)在《关于回忆的时代——当知青文学成为历史》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几年来,文化界似乎一直在进行一些追忆、一些怀念,进行一些关于过往的呈现。这样的反思和怀念集中于百年来无数个时代的剪影,比如乔海燕白描生活的《随记光阴》,比如银幕上好评如潮的《芳华》《无问西东》。总是在时代的转型期,无数的研究者、表达者和记录者在努力地试图去记录着什么,也终究会无奈地遗忘掉什么,有着刻意的存留,兼及刻意的忽略。而当我们走过一个时代,当过去都已经成为历史,如何才能不辜(本文来源于《芒种》期刊2018年13期)

知青文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孙春平的小说创作,借用一句广告词,就是"全包圆"。这里有两个层面,其一,从体式上讲,从长篇小说、中篇小说、短篇小说到小小说,孙春平通吃,而且都有相当的斩获。其二,就题材而言,乡村、部队、工厂机关、学校、公安,他全面覆盖,视野开阔,思维活络,具有很大的包容性和统摄力。如果说,前者显现出孙春平在小说艺术上不倦地探索求新,后者则证明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知青文学论文参考文献

[1].贺绍俊.执着的理想主义者——对梁晓声知青文学的一种解读[J].中国文学批评.2019

[2].张志忠.知青文学新开拓乡村大地新风景——孙春平《筷子扎根》简评[J].民族文学.2019

[3].赵青.生存的困境与人生的惶惑[D].河北大学.2019

[4].韩春虎.1980年代知青文学的意识形态叁维特征[J].当代作家评论.2019

[5].涂春梅.打工文学与知青文学比较研究[J].文化产业.2019

[6].张福贵,陶东风.对话:“知青文学的前世今生”[J].文艺争鸣.2019

[7].孟繁华.这一代人的青春之歌——知青文学四十年[J].文艺争鸣.2018

[8].张福贵.“知青文学”的今世前生[J].芒种.2018

[9].包恩齐.虚构的青春激情——重审知青文学中的“理想主义”与“英雄主义”[J].芒种.2018

[10].刘帅池.关于回忆的时代——当知青文学成为历史[J].芒种.2018

标签:;  ;  ;  

知青文学论文-贺绍俊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