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法律文献翻译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法律,文献,商务英语,长句,语言,对等,英语。
法律文献翻译论文文献综述
王灏[1](2018)在《中国法律文献翻译输出之轨迹及其启示》一文中研究指出法律文献翻译是不同国家间法律文化交流和法律文明传播不可或缺的桥梁。近代中国,由于法制建设的弱势境地、法制不健全和人才奇缺,法律文献翻译在数量和质量上一直处于劣势地位,法学着作翻译"外译中"(译进)绝对优于"中译外"(译出)。进入新时代,中国已构建了完备的法律体系,法律文献已蔚为大观,昭示了法制的权威性和法学学术的魅力。实行法律文献翻译的"走出去"和"中法西传",向世界展示中国法学和法律的"文化自信",依托法律文献翻译输出,架构学术交流桥梁,确立中国法学和法律的国际话语权,对于提高中国文化软实力具有重大意义。(本文来源于《政治与法律》期刊2018年11期)
单宇,范武邱[2](2018)在《国内法律翻译研究图谱分析(1992~2016)——基于中国知网702篇研究文献的考量》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运用可视化计量方法对1992至2016年间中国知网收录的法律翻译研究性论文进行收集整理,结合传统文献计量统计方法与CiteSpace信息可视化软件工具生成国内法律翻译研究系列知识图谱。通过对高被引文献、高影响力作者、高频关键词、主流学术团体知识图谱的呈现,软件分析实验数据与理性解析的共同作用,力求客观阐述近25年国内法律翻译领域发展状况图景,对我国法律翻译学学科发展进行全景式梳理,探寻未来可持续发展道路。(本文来源于《当代外语研究》期刊2018年04期)
陈德来[3](2018)在《法律文献长句翻译技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法律英语作为英语中的一类独特文体,具有一定的专业性。在立法和司法实践发展过程中,法律英语逐渐形成了自己的语言表现风格,具体体现在词汇、句法、文法等各个方面。法律论文和法律文献也不例外。本文选用《牛津美国宪法手册》第十九章作为案例分析,主要侧重句法结构层面的分析。篇章原文句子较长,形式多样,这给译者在翻译的过程中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因此,翻译过程中,译者充分重视、理解并把握其句法结构特点,做最恰当和准确的翻译处理。本文作者主要以法律翻译原则为指导,并采用个案研究法、定量分析法和定性分析法对该文本翻译进行分析探究。笔者发现,法律文献长句有一定数量的长句,成为了法律翻译的难点,因此,以法律翻译原则为指导的翻译技巧,能够更好地解决翻译中遇到的这些难题,做到省时省力。笔者最后从翻译技巧,翻译原则和实践的关系,自身的不足以及对笔者未来翻译之路的分析和期许叁个层面做了深刻总结。通过对法律文献长句的类型以及翻译技巧进行全面分析,总结了法律翻译原则之于法律文献翻译实践的适用性和可操作性。借此希望本文能对法律文献长句翻译提供一定的借鉴。(本文来源于《华东政法大学》期刊2018-04-15)
李小龙[4](2017)在《国际商务英语法律文献的语言特点及其翻译》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国际商务活动中,越来越多的用到法律文献进行商务交际与谈判,作为一个重要语言工具,国际商务英语的法律文献翻译从法律上规定了商务活动中的权利与义务,文章进一步从法律文献的翻译角度探讨国际商务英语,不仅要保留法律特征,也要语言通畅无误。(本文来源于《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期刊2017年02期)
李小龙[5](2017)在《国际商务英语法律文献的语言特点及其翻译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国际商务活动中,越来越多的用到法律文献进行商务交际与谈判,作为一个重要语言工具,国际商务英语中的法律文献从法律上规定了商务活动中的权利与义务,文章从法律文献的翻译角度探讨国际商务英语,不仅要保留法律特征,也要确保语言通畅无误。(本文来源于《湖南邮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期刊2017年01期)
李翔[6](2016)在《法律经济学文献翻译实践报告》一文中研究指出法律经济学,又称法的经济学分析。这门法学与经济学交叉的学科兴起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目前,我国对该学科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从事该学科研究的学者相对较少。不论在当前还是日后的学习与研究中,需要借鉴国外的最新理论与观点。因此,此次翻译实践所节选的文本论着是常木淳于2012年写就的《「法と経済学」による公共政策分析》。因而,所节选的文本有较强专业性和时效性,具有进行翻译实践的意义。在日常的翻译实践中,人们大多注重对文学作品的翻译。对诸如:经济学、法等人文社会科学文献的翻译较为有限。本实践报告根据法律经济学文献的特点,研究了法律经济学文本的翻译策略。本实践报告由引言、翻译任务描述、翻译过程描述、案例分析、实践总结等五部分构成。本实践报告在“翻译任务描述”一章介绍了任务背景和文本特点;在“翻译过程描述”一章,介绍了译前准备、翻译过程、译后审校等翻译的整个过程;在“案例分析”部分是在一定量的翻译实践的基础上,力求通过翻译实践找出法律经济学文献的特点,举出翻译词、句和经济学曲线的翻译上的例子,并对其进行分析,以期能够得到准确、通顺的译文。翻译总结和结论部分,对整个翻译过程进行总结,得出了相应结论。期望通过此次翻译实践,为日后对法律经济学文献的翻译所积累一些经验,同时也期望通过翻译实践,吸收国外最新的研究成果,为日后在该领域的学习、研究做好积累。(本文来源于《哈尔滨理工大学》期刊2016-06-01)
邹丹[7](2016)在《网络在法律文献翻译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翻译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工作,除了需要翻译理论指导外,翻译工具也不可或缺。近年来,随着计算机辅助翻译的兴起,网络资源越来越丰富,互联网的在翻译中的作用不容忽视。笔者将结合翻译法律文献的实践,通过对互联网的资源介绍,探讨网络在翻译中的应用,阐述如何运用网络解决翻译难题。(本文来源于《科学中国人》期刊2016年11期)
曾澄[8](2015)在《俄译汉法律文献翻译策略》一文中研究指出俄罗斯和哈萨克斯坦共和国均是从社会主义国家过渡到市场经济的,因此其现行法律经历了从无到有、不断修改的过程。在市场经济中,《有限责任公司法和补充责任公司法》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是规范市场经济活动的有力武器。随着中哈经济合作的加强,对其市场经济领域的新法律、新法规的研究不可或缺。法律文献的翻译有着自己较强的专业性,与文学作品、科技类文章的翻译原则、标准和方法的等有着明显的区分。法律文献属于公文事务语体,语言准确、严肃、严谨。本论文对《哈萨克斯坦共和国有限责任公司和补充责任公司法》的法律文本进行了细致的推敲和翻译,对法律条款中出现涉及法律、经济、行政和司法等领域的词汇进行分类整理并分析,归纳了翻译中的重难点,以便总结出法律翻译的基本方法和难点的解决办法。(本文来源于《黑龙江大学》期刊2015-05-03)
欧阳佳媛[9](2015)在《《中国刑法评注》的翻译报告》一文中研究指出转折词是表示转折关系的连接词,在语篇构造及其连贯关系上起重要作用。从语言的结构形态上看,英汉两种语言存在差异。换言之,英语主要为综合性语言,其语篇的连贯方式倾向于语言间的形式手段,以实现句子间的连接;汉语主要是分析型语言,其语篇的连贯方式主要靠逻辑间的关系连接在一起,较少使用连接词语。源于普通语言的法律英语语篇和法律汉语语篇构建都要遵守各自的语言规律,英汉法律语言转折词语的使用也不例外。因此,英汉两种语言法律语言的翻译在某种程度上体现在连接词的翻译上,其中较重要的是转折词。在英语法律文献的转折句中,转折词总是以显性或隐性的特点呈现,译者若是不顾英汉语言的差异,一味地生搬硬套,难免出现译文过分欧化,甚至错译,有悖于汉语读者的思维模式及其语言表达习惯。因此,本文认为,在英语法律文献中转折词的翻译中,应将其中的显性英语转折词和隐性英语转折词分别显化或隐化,在忠实地表达源语含义的同时,译出符合汉语读者习惯的译文。(本文来源于《西南政法大学》期刊2015-03-20)
张雅林[10](2014)在《试析商务英语法律文献中长句的特征与翻译——以《美韩自由贸易协定》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由于国际贸易往往涉及到不同的国家和地区,法律文献的翻译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从商务英语法律文献的长句出发,指出了其语言和结构特点,并对其翻译方法做出了分析。(本文来源于《无线互联科技》期刊2014年10期)
法律文献翻译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运用可视化计量方法对1992至2016年间中国知网收录的法律翻译研究性论文进行收集整理,结合传统文献计量统计方法与CiteSpace信息可视化软件工具生成国内法律翻译研究系列知识图谱。通过对高被引文献、高影响力作者、高频关键词、主流学术团体知识图谱的呈现,软件分析实验数据与理性解析的共同作用,力求客观阐述近25年国内法律翻译领域发展状况图景,对我国法律翻译学学科发展进行全景式梳理,探寻未来可持续发展道路。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法律文献翻译论文参考文献
[1].王灏.中国法律文献翻译输出之轨迹及其启示[J].政治与法律.2018
[2].单宇,范武邱.国内法律翻译研究图谱分析(1992~2016)——基于中国知网702篇研究文献的考量[J].当代外语研究.2018
[3].陈德来.法律文献长句翻译技巧分析[D].华东政法大学.2018
[4].李小龙.国际商务英语法律文献的语言特点及其翻译[J].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
[5].李小龙.国际商务英语法律文献的语言特点及其翻译研究[J].湖南邮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
[6].李翔.法律经济学文献翻译实践报告[D].哈尔滨理工大学.2016
[7].邹丹.网络在法律文献翻译中的应用[J].科学中国人.2016
[8].曾澄.俄译汉法律文献翻译策略[D].黑龙江大学.2015
[9].欧阳佳媛.《中国刑法评注》的翻译报告[D].西南政法大学.2015
[10].张雅林.试析商务英语法律文献中长句的特征与翻译——以《美韩自由贸易协定》为例[J].无线互联科技.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