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伊棺头蟋论文_潘程莹

导读:本文包含了多伊棺头蟋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油葫芦,减数,银川,线粒体,发生,基因组,鸣声。

多伊棺头蟋论文文献综述

潘程莹[1](2008)在《银川油葫芦和多伊棺头蟋线粒体基因组序列测定与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直翅目属于节肢动物门、六足总纲、昆虫纲,是一类较常见的昆虫,包括蝗虫、蟋蟀、螽蜥、蝼蛄等昆虫,分为蝗亚目和螽亚目,前者包括蜢总科、蝗总科、蚱总科和蚤蝼总科,后者包括蝼蛄总科、螽蜥总科和蟋蟀总科。目前针对直翅目的系统发育关系尚未形成统一的系统。本研究采用基于长PCR的二次PCR策略。直接测序和克隆测序相结合的方法,对蟋蟀总科的两种昆虫银川油葫芦和多伊棺头蟋线粒体基因组全序列进行测定~*、拼接和注释。通过联合GenBank收录的7种已测昆虫(包括直翅目蝼蛄总科的东方蝼蛄Gryllotalpaorientalis、蝗总科斑翅蝗科的非洲飞蝗Locusta migratoria和螽蜥总科的Anabrus simplex,蜚蠊目的黑胸大蠊Periplaneta fuliginosa,螳(虫+修)目的Sclerophasma paresisense,螳螂目的Tamolanica tamolana,襀翅目的Pteronarcys princeps)线粒体基因组数据和本实验室28种已测直翅目昆虫,采用系统发育学研究方法,对直翅目昆虫系统发育关系进行研究,探讨COⅠ、COⅡ、COⅢ基因系统发育有效性。主要结论如下:1、所测两种直翅目昆虫银川油葫芦和多伊棺头蟋的线粒体基因组长度分别为15499bp和15392bp,均包括13种蛋白质基因、22种tRNA基因、2种rRNA基因和A+T丰富区。2、所测银川油葫芦和多伊棺头蟋线粒体基因组在基因顺序上与果蝇的大体一致,除了tRNA-Glu和tRNA-Asn基因排序与果蝇不同,且tRNA-Ser[S-AGN]在N链上,两种蟋蟀存在E-[(?)]-N转位,这是目前在直翅目中发现的第叁种线粒体基因排列方式。银川油葫芦线粒体基因组中存在20处基因间重迭总长度达123bp,基因间隔区有7处达32bp;多伊棺头蟋基因组中存在19处基因间重迭总长度达125bp,基因间隔区8处总长度达88bp。3、银川油葫芦和多伊棺头蟋线粒体基因组的蛋白编码基因、rRNA基因和tRNA基因均存在很强的碱基A+T含量偏向性,整个线粒体基因组序列存在很高的A+T含量偏向性,其中A+T丰富区的A+T含量最高,远远高于整体序列的A+T含量,分别为:77.0%和77.3%,这符合昆虫mtDNA控制区碱基组成偏向性的特征。4、银川油葫芦和多伊棺头蟋线粒体基因组13种蛋白质基因除了COⅠ基因的起始密码子为TCG外都使用了ATN作为起始密码子;除银川油葫芦的ND5、COⅢ基因和多伊棺头蟋的ND1、COⅢ基因以单独的TA作为终止密码子外,其余的蛋白质编码基因都以完整的叁联密码子TAA或TAG作为终止密码子。蛋白质基因的氨基酸组成中Leu、Ser、Ile、Phe的含量很高。5、除tRNA-Ser[S-AGN]缺失了D-臂外,其余的tRNA基因二级结构都可以折迭成典型的叁叶草结构,反密码子和多数六足动物一致,多为GNN或UNN。反密码子环和氨基酸接受臂非常保守,其它臂环的变异较大。在tRNA二级结构的4个臂上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碱基错配,错配类型多为G-U配对。2个rRNA基因中12S rRNA较为保守,16S rRNA二级结构的Ⅳ、Ⅴ、Ⅵ结构与螽蜥相比较为保守。6、对31种昆虫线粒体的蛋白质编码基因COⅠ、COⅡ、COⅢ数据集以及100中昆虫COⅠ基因,使用最大节约方法(MP,Maximum Parsimony)、最大似然方法(ML,MaximumLikelihood)、贝叶斯法(Bayesian,BI)重建直翅目系统发育关系。研究表明,直翅目、蟋蟀总科和螽蜥总科具有单系性,所选用的数据集对直翅目蝗总科的系统发育关系缺乏解析力。100-CO1 DNA序列数据集构建的系统发育树表明BI法结果对直翅目昆虫系统发育的分析较理想。采用MP、ML和BI法研究表明除了31-CO3外,31-CO1、31-CO2和31-CO123叁个数据集构建的螽蜥总科和蟋蟀总科聚为姐妹群,且蟋蟀总科的亲缘关系与形态学的分类一致。31-CO1、31-CO2和31-CO123这叁个数据集采用叁种不同的建树方法都不能很好的对蝗总科各科属间亲缘关系进行很好的解析。在这些分析中,MP法、BI法和ML法中系统发育有效性依次均是COⅠ、COⅡ、COⅢ。蛋白质编码基因系统发育性能好差与基因长度和蛋白质的功能有关,还与分类单元的取样多少有关。本研究首次对直翅目蟋蟀总科的银川油葫芦和多伊棺头蟋基因组进行了序列测定、拼接和线粒体基因组注释和分析。发现了直翅目中的第叁种线粒体基因排列方式。结合已经测出的直翅目昆虫共计31种线粒体基因组序列的编码COⅠ、COⅡ、COⅢ基因序列的核苷酸和蛋白质序列进行系统发育分析。本研究丰富了直翅目昆虫线粒体基因组数据,为进一步开展昆虫线粒体谱系基因组学的研究奠定了基础。(本文来源于《陕西师范大学》期刊2008-05-01)

奚耕思,欧阳霞辉,王雪峰,何慧[2](2007)在《类c-kit原癌蛋白在多伊棺头蟋胚后精子发生中的表达和定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了解类c-kit原癌蛋白在多伊棺头蟋Loxoblemmus doenitzi Stein胚后精子发生中的表达、定位及可能的调控作用,采用常规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进行了相关研究。结果表明:处于减数分裂中期Ⅰ至末期Ⅱ的初级精母细胞的细胞膜上有类c-kit原癌蛋白阳性颗粒;精巢或受精囊内成熟精子头部也具有类c-kit原癌蛋白阳性颗粒。结果反映了类c-kit蛋白对于维持动物精子发生过程中减数分裂、精子成熟及受精能力具有特殊功能。(本文来源于《昆虫学报》期刊2007年05期)

刘灏[3](2006)在《迷卡斗蟋与多伊棺头蟋声通讯行为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鸣声是昆虫间传递信息的有效方式之一,是昆虫生命活动与外界环境的纽带,在种内个体间的召唤、求偶、攻击和报警等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经过长期的自然选择和进化,鸣声已经有了显着的功能性分化,同种昆虫的鸣声随性别、个体、龄期及所处环境的不同而有变化。近20年来,随着电声技术的迅速发展和计算机技术的普及,声学研究的技术水平也得到不断的提高,对昆虫的鸣声结构特性的分析已达到数字化水平,从而开辟了崭新的昆虫声学时代。有关蟋蟀总科昆虫鸣声的研究,特别是在鸣声结构的组成、发音器超微结构等方面的研究,已成为国内外昆虫行为学的研究热点。本文对山东境内两种常见蟋蟀(多伊棺头蟋Loxoblemmus doenitxi Stein和迷卡斗蟋Vearifictorus micado Saussure)不同鸣声类型在声学特征和生物学意义进行了详细的观察与分析,并初步探索研究了迷卡斗蟋鸣声与斗性之间的关系,及其求偶声回放对生理和行为的影响。研究结果如下:多伊棺头蟋的鸣声有6种典型的类型,即召唤声、欢迎声、调情声、警戒声、挑衅声和胜利声。通过对6种鸣声在功率谱和时域两方面进行比较,发现多伊棺头蟋在不同行为下有不同的鸣声结构特征,这些特征既有可作为种间鉴定因子的共性,又传递着可作为其生物学研究依据的不同信息。迷卡斗蟋的鸣叫声有3种典型的类型,即召唤声、求偶声、争斗声;求偶声细分为欢迎声和调情声,争斗声又细分为警戒声、挑衅声和胜利声等。这6种鸣声在声学特征上有明显的区别,并与斗蟋的生物学特征有着明显的相关性。研究还通过计算机声频技术对迷卡斗蟋在受到同性个体威胁时发出的鸣声进行录音,利用软件Cool Edit Pro 2.0对其警告声声学特征进行系统分析。并应用DPS数据处理系统软件,对20头迷卡斗蟋样本的11个与斗性相关的形态特征指标进行了主成分分析,按累积贡献率90%提取了5个主成分,求各样本的5个主成分得分及综合得分,并对得分以欧氏距(本文来源于《山东农业大学》期刊2006-05-20)

王雪峰[4](2003)在《原癌基因kit、myc在多伊棺头蟋(Loxoblemmus doenitzi)配子发生中的特异性表达及受精囊的显微结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动物漫长的进化历程中,昆虫纲作为动物界种数最多的一类,约占动物现存种的五分之四。昆虫以其强大的繁殖能力,遍布地球的每个角落。对昆虫生殖生理的研究将有助于深入了解昆虫的生殖调控机理,使人们更加有效地利用如此丰富的昆虫资源。 本论文以直翅目、螽斯亚目、蟋蟀总科、蟋蟀科的多伊棺头蟋(Loxoblemmusdoenitzi)为材料,采用压片法-改良苯酚品红染色,研究了精子发生过程中的减数分裂阶段和精子形成,发现初级精母细胞第一次减数分裂后不经过末期Ⅰ和前期Ⅱ直接进入中期Ⅱ。为进一步了解雌雄个体交配后精子在受精囊内的存活的机制,采用H-E法,在光镜水平上研究了受精囊的显微结构。与中华稻蝗相似,受精囊由内向外也可分为六层,但上皮层仅有一种分泌细胞。分泌物经分泌小管进入囊腔,为嗜碱性物质,可能对为保存精子和保证精子进一步完成发育提供了微环境。 为了解多伊棺头蟋配子发生的调节机理,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研究了原癌基因kit、myc在配子发生阶段的特异性表达。结果表明,Kit在多伊棺头蟋精子发生中期Ⅰ至后期Ⅱ的精母细胞膜上有阳性颗粒,在精巢和受精囊内精子头部残留的细胞质内也有阳性表达;但在出生后卵子发生过程中,发育中的卵母细胞上无阳性表达。Myc在处于减数分裂的中期Ⅰ至末期Ⅱ的精母细胞的细胞质或细胞核内呈阳性表达,在减数分裂后形成的精细胞和受精囊囊壁的上皮细胞的细胞质内也有阳性表达:但在出生后的卵子正常发生过程中无阳性表达,然而在凋亡卵泡的滤泡细胞的细胞质内有阳性表达。Kit是位于细胞膜上的受体酪氨酸蛋白激酶,Myc是位于细胞核内的转录调节因子。在信号转导系统中,Kit是干细胞因子(steel cell factor, SCF)的膜上受体,位于信号级联的上游,而Myc处于下游。精母细胞周围的囊细胞可能合成SCF样蛋白,特异地识别精母细胞膜上的c-Kit受体,并刺激c-Kit发生二聚化、自体磷酸化,激活胞内酪氨酸激酶活性,活化具有“SH_2结构域”的靶蛋白,可能通过一系列信号级联,最终激活与减数分裂的相关蛋白或基因。Myc蛋白可能作为c-Kit/SCF信号转导系统的靶蛋白之一,以同源二聚体与Max或Mxil形成异源二聚体作用于靶基因的特有序列,激活或抑制靶基因的转录活性。从实验结果看,Myc蛋白可能在减数分裂中激活相关基因,尤其是在精细胞形成早期可能参与了精细胞内大量的基因转录,还可能参与了受精囊囊壁上皮细胞的分泌活动。(本文来源于《陕西师范大学》期刊2003-04-01)

多伊棺头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为了了解类c-kit原癌蛋白在多伊棺头蟋Loxoblemmus doenitzi Stein胚后精子发生中的表达、定位及可能的调控作用,采用常规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进行了相关研究。结果表明:处于减数分裂中期Ⅰ至末期Ⅱ的初级精母细胞的细胞膜上有类c-kit原癌蛋白阳性颗粒;精巢或受精囊内成熟精子头部也具有类c-kit原癌蛋白阳性颗粒。结果反映了类c-kit蛋白对于维持动物精子发生过程中减数分裂、精子成熟及受精能力具有特殊功能。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多伊棺头蟋论文参考文献

[1].潘程莹.银川油葫芦和多伊棺头蟋线粒体基因组序列测定与分析[D].陕西师范大学.2008

[2].奚耕思,欧阳霞辉,王雪峰,何慧.类c-kit原癌蛋白在多伊棺头蟋胚后精子发生中的表达和定位[J].昆虫学报.2007

[3].刘灏.迷卡斗蟋与多伊棺头蟋声通讯行为学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06

[4].王雪峰.原癌基因kit、myc在多伊棺头蟋(Loxoblemmusdoenitzi)配子发生中的特异性表达及受精囊的显微结构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3

论文知识图

一1银川油葫芦和多伊棺头蟋基因组...多伊棺头蟋召唤声示波图芍多伊棺头蟋线粒体基因组测序片...类c-kit蛋白在多伊棺头蟋精子发...多伊棺头蟋召唤声频谱图多伊棺头蟋警告声示波图

标签:;  ;  ;  ;  ;  ;  ;  

多伊棺头蟋论文_潘程莹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