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超核基态结合能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结合能,模型,集团,夸克,基态,理论,折迭。
超核基态结合能论文文献综述
隆寅[1](2011)在《用少体方法研究超核_Λ~5He、_Λ~9Be、_(ΛΛ)~6He和_(ΛΛ)~(10)Be的基态结合能》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用α集团模型和少体方法研究了Λ5He、Λ9Be、ΛΛ6He和ΛΛ10Be这四个超核的基态结合能。通过计算发现Λ5He和Λ9Be的结果与实验值相符,ΛΛ6He的结果在实验误差范围内也与实验值相符,而ΛΛ10Be的结果比实验值偏大1.2~2.1MeV。我们所采用的a-α势符合低能α-α散射实验并且能给出8Be的基态共振能量,Λ-α势是用Λ-N势及α粒子密度分布函数拟合Λ5He的基态结合能的实验值得到的,Λ-Λ势则是通过拟合ΛΛ6He基态结合能的实验值而得到的。我们知道,Λ5He、Λ9Be和ΛΛ10Be这叁个超核的基态结合能的实验值已经经过理论与实验的反复检验,且误差在合理范围之内,而ΛΛ6He的基态结合能误差较大,还得经过进一步的检验。我们用α-α势及Λ-α势,拟合ΛΛ10Be基态结合能的实验值,重新确定单高斯Dalitz-RajasekaranΛ-Λ势的强度,并用它计算ΛΛ6He的基态结合能,结果为9.8MeV,与实验值的最低值10.2MeV相差0.4MeV。这样,通过拟合ΛΛ10Be基态结合能的实验值重新确定Λ-Λ势,我们就可以用一组α-α势、Λ-α势和Λ-Λ势统一描述Λ5He、ΛΛ6、Λ9Be和ΛΛ10Be这四个超核的基态结合能。从集团间方均根距离的结果来看,我们的α集团模型是合理的。当然,我们的观点还有待于实验的进一步检验。(本文来源于《广西师范大学》期刊2011-05-01)
谢清连,陆晓,黄国华[2](2005)在《在折迭模型下对双Λ超核(_(ΛΛ)~6He)和(_(ΛΛ)~(10)Be)基态结合能的计算》一文中研究指出在集团模型和少体理论基础上,采用折迭模型方法和相同的Λ-Λ势和Λ-α势,给出了各集团间的相互作用势,并计算了双Λ超核Λ6ΛHe和Λ10ΛBe的基态结合能和集团间的均方根半径,得到的结果与实验值符合较好.(本文来源于《广西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05年04期)
雷艳[3](2005)在《手征SU(3)夸克模型的Y-N相互作用及轻超核的基态结合能》一文中研究指出一般采用唯象的方法来研究YN 相互作用,但是由于可调参数较多,往往不能恰当地描述相互作用中的中短程非微扰QCD 行为。其结果也通常只能适用于某些特定超核,而不能适用于所有的超核。寻找一种具有普适性的模型一直以来都适超核理论研究的目标之一。粒子物理发展到现在,对超核的研究已经从重子层次深入到更为基本的夸克层次。近几十年的研究结果表明介子在原子核现象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在最近的研究中,强相互作用的基本理论是以夸克与胶子自由度及其规范场论为基础的量子色动力学(QCD)。这个理论在高能区是很成功的,但如何应用到低能区却仍然是个远远未能解决的课题。我们知道低能QCD 是高度非微扰的,在实际应用中需要借助模型理论。作为具有QCD 思想的模型之一,组份夸克模型(CQM)被证明在N ? N相互作用的研究中是十分成功的[1]。但是在QCD 拉格朗日中一旦加入了组份夸克质量的部分,那么就严重破坏了原来流夸克系统拉氏量的手征对称性,而手征对称性却氏QCD 理论中的一个重要的对称性。因此组份夸克模型中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要在拉氏量中恢复手征对称性[2] ,建立一个既能给出组份夸克质量和夸克与手征场相互作用,而又符合QCD 理论要求的拉氏量。在拉氏量中恢复手征对称性已有不少工作。1960 年GellMann 和Levy[3]在核子层次提出的σ模型给出了恢复手征对称性的途径,这已经成为各种具有手征对称性模型的出发点。最近Fernandez等人由QCD真空的瞬子模型给出了已格考虑了手征对称性自发破缺,把π和σ交换作为非微扰效应夸克-夸克相互作用势力[4]。在这个模型中σ交换的耦合常数时完全确定的,因而减少了可调参数。但是在上述的两个模型中,他们只考虑了π场和σ场得作用,实际上一个更普通的形式还应该包括同位旋是矢量得标量场和同位旋是标量得赝标量场。本文综合考虑进张量力,检验了加入张量力的哈密顿的正确性,计算了非定域ΛN相互作用位,并用其计算了一些轻超核的结合能。虽然张量力对核结构的影响是次要的,结果表明考虑张量力的计算结果比只考虑中心力的计算结果更接近实验值,手征SU (3)夸克模型(本文来源于《广西师范大学》期刊2005-04-01)
宾亚萍,陈明伦,孟杰[4](2004)在《Ca同位素链偶偶核基态结合能的RCHB理论计算》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相对论连续谱Hartree—Bogoliubov理论,计算了Ca同位素链偶偶核的基态结合能,并与实验值符合得较好。(本文来源于《第十次全国核结构研讨会暨第六次全国核结构专题讨论会会议文集(二)》期刊2004-07-01)
令狐荣锋,陈明伦,孟杰[5](2004)在《Ni同位素链偶偶核基态结合能的RCHB理论计算》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相对论连续谱Hartree—Bogoliubov理论,计算了Ni同位素链偶偶核的基态结合能,并与实验值符合得较好。(本文来源于《第十次全国核结构研讨会暨第六次全国核结构专题讨论会会议文集(二)》期刊2004-07-01)
陆晓,梁志超[6](2003)在《统一框架下对超核_Λ~5He,_Λ~9Be,_(ΛΛ)He~6和_(ΛΛ)Be~(10)基态结合能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用α集团模型和少体理论方法研究了超核5ΛΗe,9ΛΒe,6ΛΛΗe和10ΛΛΒe的基态结合能.所采用的α-α势符合低能α-α散射实验及8Be的基态共振能量,Λ-α势是用Λ-N势及α粒子密度分布函数拟合5ΛΗe的基态结合能的实验值得到的,Λ-Λ势是通过拟合6ΛΛΗe基态结合能的实验值而得到的.用一组α-α势,Λ-α势和Λ-Λ势统一描述这4个超核的基态结合能并得到了合理的结果.(本文来源于《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03年02期)
黄荣宪,孔令江[7](1991)在《超核_Λ~(17)O,_Λ~(21)Ne的基态结合能》一文中研究指出在集团模型下,采用谐振子基展开和广义Talmt-Moshinsky变换,计算了超核_A~(17)O,_A~(21)Ne的基态结合能。(本文来源于《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1991年01期)
孔令江,秦继民,林士敏[8](1986)在《超核_(Λ)~(17)O中Λ超子的基态结合能》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Rayliegh—Ritz变分法所导出的运动方程,计算超核_(Λ)~(17)O中Λ超子的基态结合能。(本文来源于《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1986年01期)
超核基态结合能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在集团模型和少体理论基础上,采用折迭模型方法和相同的Λ-Λ势和Λ-α势,给出了各集团间的相互作用势,并计算了双Λ超核Λ6ΛHe和Λ10ΛBe的基态结合能和集团间的均方根半径,得到的结果与实验值符合较好.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超核基态结合能论文参考文献
[1].隆寅.用少体方法研究超核_Λ~5He、_Λ~9Be、_(ΛΛ)~6He和_(ΛΛ)~(10)Be的基态结合能[D].广西师范大学.2011
[2].谢清连,陆晓,黄国华.在折迭模型下对双Λ超核(_(ΛΛ)~6He)和(_(ΛΛ)~(10)Be)基态结合能的计算[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
[3].雷艳.手征SU(3)夸克模型的Y-N相互作用及轻超核的基态结合能[D].广西师范大学.2005
[4].宾亚萍,陈明伦,孟杰.Ca同位素链偶偶核基态结合能的RCHB理论计算[C].第十次全国核结构研讨会暨第六次全国核结构专题讨论会会议文集(二).2004
[5].令狐荣锋,陈明伦,孟杰.Ni同位素链偶偶核基态结合能的RCHB理论计算[C].第十次全国核结构研讨会暨第六次全国核结构专题讨论会会议文集(二).2004
[6].陆晓,梁志超.统一框架下对超核_Λ~5He,_Λ~9Be,_(ΛΛ)He~6和_(ΛΛ)Be~(10)基态结合能的研究[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
[7].黄荣宪,孔令江.超核_Λ~(17)O,_Λ~(21)Ne的基态结合能[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1
[8].孔令江,秦继民,林士敏.超核_(Λ)~(17)O中Λ超子的基态结合能[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