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动物学》教学中学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论文文献综述)
邓小婷,徐燕飞,刘青,刘建涛,齐致源[1](2021)在《课内课外一体化教学模式在动物学实验课程教学中的实践》文中提出动物学实验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课程。在传统教学中,由于实验学时过短、实验条件不足、教学模式陈旧、考核形式单一,容易忽略对学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笔者采用课内课外一体化教学模式,在课内教学中精选实验内容、优化教学方法、规范实验报告;在课外教学中进行课外实践、科研训练、学科竞赛。该教学模式实施以来,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自主学习能力、论文写作能力和实验技能均明显提高,为其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打下坚实基础。
郭永昌,王春芳,陈朝阳[2](2021)在《加强高等医学院校实验动物学教学改革的思考》文中研究说明实验动物学是研究实验动物和动物实验的一门基础性、综合性学科,涉及面广,内容十分丰富,且应用性强,理论与实际结合密切。实验动物是生命科学研究的基础支撑条件,因此,实验动物学在医学和生命科学等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医学生应该掌握必要的实验动物学专业知识和技能。高等医学院校实验动物学课程设置的合理性及教学内容、方法、评价的科学性是应用型、创新型医学人才培养的迫切需要,文章通过梳理我国高等医学院校实验动物学教育教学现状,从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课程评价等方面提出加强实验动物学教学改革的具体建议。
尹清华[3](2021)在《地方高水平大学一流学科建设研究 ——以河南大学为例》文中提出地方大学在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占据主体地位,是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中坚力量。地方高水平大学作为地方大学的排头兵,是地方高等教育体系的核心与标志,是做强省域高等教育,壮大我国高等教育发展队伍的关键。加强地方高水平大学建设,不仅有利于提高我国高等教育的实力和办学水平,而且对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提高区域社会服务水平具有重要意义。当前,我国“双一流”建设不断推进,地方“双一流”建设陆续开展,讨论地方高水平大学“双一流”建设是一个迫切且实际的问题。一流学科建设作为“双一流”建设的核心与基础,已成为地方高水平大学争创“双一流”的重要突破口之一。因此,加强一流学科建设是地方高水平大学内涵式建设与核心竞争力提升的关键。本文重点探析了“双一流”战略背景下,拥有独特办学资源和发展优势的地方高水平大学开展一流学科建设的路径。采用文献分析法、案例研究法和访谈法,以系统论、组织生态学理论和新公共治理理论为理论基础,选取地方高水平大学中入围一流学科建设高校的典型——河南大学作为案例。通过分析河南大学一流学科建设的相关历史背景与政治背景,对河南大学一流学科建设情况进行梳理;在遵循一流学科建设的学术导向与社会需求导向的基础上,进一步挖掘、探讨地方高水平大学加强一流学科建设的相关经验,并提出地方高水平大学一流学科建设的相关策略。本文将具体从以下三个方面展开。首先,通过阅读相关文献,对地方高水平大学一流学科建设的特点、影响因素进行归纳分析,为进一步探究如何做好地方高水平大学一流学科建设提供依据。其次,以河南大学为例,对河南大学一流学科建设的建设背景、建设方案及建设成效进行探究分析。建设背景围绕学校、学科建设的历史背景展开;建设方案主要以国家、省政府和学校出台的相关政策为主;建设成效围绕两个维度:第一,一流学科生物学的建设成效分析,主要从教学与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学科团队建设、学科组织构建、平台基地建设、国际化交流合作、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与创新八个方面展开;第二,一流学科建设对其他学科及学校整体的带动作用分析,主要围绕一流学科生态系统的构建展开。最后,针对地方高水平大学一流学科建设的影响因素,分别从学校整体的行政层面和学科层面出发,提出河南大学一流学科建设对地方高水平大学一流学科建设的相关启示。
周丽威[4](2020)在《百年中学生物教科书价值取向研究 ——基于有机哲学价值论的审思》文中认为教科书建设是育人育才的重要依托,小课本大启蒙已经成为教科书研究领域的共识。教科书不仅是知识载体,更是价值载体。习近平关于“教科书是国家事权”的重要论断为我国教科书的建设和发展指明了方向。当前新时代教科书建设面临大众化、全球化等诸多困境,教科书建设必须积极回应时代挑战,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提供坚实基础。因此,如何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有机地融入教科书建设,如何保持我国教科书建设方向的正确性等重要问题亟须各学科加强教科书价值取向方面的研究。目前,语文、政治等科目的中小学教科书的价值溯源工作取得了一定的进展,而中学生物教科书价值取向嬗变研究尚处于缺位状态。习近平主席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上强调广泛借鉴国内外优秀文化成果。近年来,怀特海有机哲学日益受到学界关注。“怀特海全集翻译与研究”成为2020年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选题之一,世界着名的生态经济学家、美国国家人文与科学院院士小约翰·柯布认为有机哲学是解决哲学乃至社会科学问题的突破口。再者,我国着名学者王南湜提到“将怀特海与马克思有机结合”有重大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鉴于怀特海有机哲学价值理论深刻的洞见性,其对教科书理论有重大的指导意义,对生物教科书价值取向的选择、确定和改进具有理论指导作用。本研究主要以文献法、内容分析法、历史比较法为研究方法。通过文献法,对百年中学生物教科书出版概况进行梳理,提炼不同时期教科书出版总体特征。通过内容分析法,依据构建的生物教科书价值取向分析框架,从教科书内容、教科书呈现方式、课程标准、教科书编写主体四个维度,探寻不同时期教科书的价值取向。运用历史比较法,对百年中学生物教科书的发展历程做纵向梳理和横向比较,概括其嬗变特点和存在问题,并进一步指出有机哲学视阈下生物教科书价值取向的编写旨趣。百年中学生物教科书价值取向经历了偏重结构主义取向的教科书、侧重实用主义取向的教科书和走向多元取向的教科书三个阶段。我国现代意义上的中学生物教科书,始于清朝末年,是西学东渐的产物。在急于求成的应用心理下,教科书被赋予了“救世”的价值。这一时期国人主要将西方教科书的结构“舶来”,呈现出“依葫芦画瓢”的结构主义取向;之后,生物学经历了短暂的学科大发展,特别是实用主义在我国大行其道的时期,生物教科书的体验性、实用性理念被提出;自新中国成立到新课改前夕,生物教科书发展历经波折,从仿苏的一元取向到兼收并蓄各方文化,生物教科书也进行了一纲多本式的形态学和知识论的改变。纵观我国百年中学生物教科书价值取向变迁历程,呈现出典型的从本质到多元的发展特点:在课程目标取向上,从知识取向到素养取向;在生物教科书内容取向上,从博物到生物学;在生物教科书编写主体取向上,专业性、学术性日益凸显;在教科书呈现方式取向上,由教材取向转向学材取向;在坚持的宏观理念上,政治取向贯穿始终。从目标、内容、编写者取向、呈现方式以及理念上均体现出了本质到多元的路向。通过文本分析,发现百年中学生物教科书价值取向主要有以下问题:本质主义视阈下对结构的过度强调;反本质层面过于强调科学的浪漫精神;在二者融合的视角下看,本质和反本质的均质化造成取向的平均主义。最后,本研究从有机哲学视阈对生物教科书价值取向进行前瞻,提出有机哲学价值取向的多种可能路径:在目标建构上,生物教科书要凸显生物圈命运共同体;在编写思维上,有机哲学价值取向的生物教科书要注重关系性思维;在课程理解上,有机哲学价值取向的生物教科书要融合逻辑理解和审美理解;在课程愿景上,有机哲学价值取向的生物教科书要回归五彩缤纷的生活。在此基础上,指出生物教科书的编写需要注重整体性维度、生态性维度、生活性维度和教育性维度。厘清百年中学生物教科书价值取向嬗变的历程、特征及问题,不仅需要一种历史学视角的经验总结,更需要一种本体意义上的透视,从价值取向的视角进行一种有机哲学式的审思既能助益我国教科书理论的丰富和发展,也能为生物教科书价值取向理论的完善注入新的活力。
梁钰颖[5](2020)在《困窘与求索:1912-1937年山西科学教育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科学教育是近代以来伴随着科学的传入而兴起的一种以自然科学知识为内容的教育,是近代教育改革的主要内容及方向。民国以来,现代意义上的科学在我国建立,并逐渐实现了由学术领域向社会生活领域的传播,科学大众化已经成为了社会发展趋势,因此与科学大众化相适应的科学教育也越来越受到关注,民国以后我国科学教育逐渐发展起来。在这一过程中,山西基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也积极发展科学教育,并逐渐实现了建制化,在促进山西社会各方面发展的同时也促进了科学文化的发展,解放了民众思想,加快了山西的现代化进程。1912-1937年,山西的科学教育是在清末科学教育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清末“壬寅学制”与“癸卯学制”颁布,科学教育在修业年限、课程方面有较为具体的规定,为民国科学教育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并且随着西方科学知识的不断传入、教会学校的兴办都为山西科学教育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与示范作用。进入民国后,科学在社会发展中所显现的作用越来越突出,因而山西出于社会的需要积极发展科学教育。民国前期山西科学教育的发展处在传统向现代发展的过渡阶段,因而在其发展过程中虽遇到一些问题,但也在积极发展与探索,并逐渐走向现代化。在小学阶段,山西科学教育的发展是随着义务教育的推广逐渐发展起来的,因而山西小学科学教育发展的特点在于其推广度得到了提高,但质量却由于现实因素没有跟上步伐,尤其是乡村小学的科学教育非常落后,在师资、设备、教学方法等方面都比较欠缺。但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的不断进步,1920年代后科学教员短缺、科学教育设备落后等情况有所缓解,小学科学教育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在中学阶段,山西科学教育相较于小学阶段发展较好。中学科学教育在师资、课程设置、教科书的使用等教育教学方面有显着的提高,但在科学教育设备、教学方法等方面受传统旧教育的影响较大,特别是部分县立、私立中学几乎没有得到发展,但随着社会的发展,1920年代后山西中学科学教育随社会的发展在整体上都有所提升,中学科学教育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在大学阶段,山西科学教育发展较为平稳。民国山西高等科学教育是在清末的基础上发展而来,因而民国山西高等科学教育起点高,开始早,发展势头较猛,尤其是师资状况、专业设置、课程设置等方面发展较好,虽由于经费等原因使得而科学教育设备等方面有所欠缺,但也在逐渐改善,总体来说发展较为平稳。而且从山西高等科学教育学生的就业情况来看,山西高等科学教育培养了一大批科技、教育人才,为山西社会的现代化建设做出了很大贡献。通过对1912-1937年山西科学教育的考察,再现了民国前期山西科学教育的基本面貌与发展特点,为之后科学教育的发展提供借鉴与教训,同时通过对山西科学教育的考察见证了科学在培养人才、发展经济、解放思想方面所起到的巨大作用,以及科学文化在山西的发展与传播过程,展现了山西社会的现代化历程。
杨阳[6](2020)在《1902-1937年我国中学生物学教科书的发展研究》文中认为教科书作为课程的核心教学材料,是实现教育培养目标的载体之一。教育改革离不开对历史的回顾,当今教育的发展不仅可以借鉴国外的教育经验,还可以从我国自身教育教学的发展过程中得到启示。1902-1937年这一时期的中学生物学教科书是我国近现代生物学教育史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的中学生物学课程在这一时期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借鉴到自立的过程。中学生物学教科书作为中学生物学课程的载体之一,在这一时期经历了从直接翻译、编译外来教科书到根据国情累积经验自主编写适合我国教育教学教科书的变化过程。梳理已有研究发现,对1902-1937年这一阶段的中学教科书的研究成果比较多,但大多集中在语文、数学、历史等学科上,中学生物学教科书的研究相对较少,且多为针对某一生物学领域(知识点)的百年变迁展开研究。生物学作为自然科学的组成学科之一,无论是在基础教育还是高等教育中都具有不可或缺的地位,基于此,对1902-1937年这一时期中学生物学教科书的发展进行研究不仅可以丰富当前教育界对近代中学生物学教育的研究,还可从历史经验中对我国今后的中学生物学课程的改革以及教科书的建设提供经验与借鉴。本文的研究时间跨度为1902年到1937年,根据学制的演变情况将这一时期划分为清末时期(1902-1911)、壬子癸丑学制时期(1912-1922)和壬戌学制时期(1923-1937)三个阶段。运用文献研究法、文本分析法、个案分析法对这一时期的社会背景、指导中学生物学教育教学文件的颁布情况、教科书的审定与出版以及代表性教科书的编写特点四个方面对该时期中学生物教科书的发展情况进行分析,梳理其在这一时期的发展脉络并总结对我国当前中学生物学教育教学和教科书编写的启示。梳理分析后发现这一阶段的中学生物学教科书的发展呈现如下特点:1.教科书的来源经历了从直接翻译外来教科书到根据本国国情对外来教科书进行编译,再到累积经验独立编撰的过程。2.教科书的出版类型多样化。3.教科书在内容选择上历经了单一化到复杂化的过程。4.随着教育制度的不断完善,教科书在编写上愈来愈完备。根据分析结果,提出了对我国当前中学生物学教育教学和教科书建设的几点建议:1.重视中学生物学课程标准的制定。2.教科书的内容取材应注重与生活相联系。3.完善实地观察和野外观察的要求与建议。4.注重生理卫生和急救方面的知识。5.注重初高中知识点的衔接过程。6.根据教科书的内容灵活安排课程。
李晨[7](2020)在《新课标下初高中生物学教材知识体系衔接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人的教育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按照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相似性和顺序性,将身心发展、认知水平一致或相近的学生划分在同一年级,按其发展的差异性和阶段性划分为不同年级,以生物学科为例,在不同年级接受不同教学内容,从而各学段之间出现衔接即教育衔接。随着阶段性教育的明确划分小学、初中、高中,使得教育衔接问题日益加深。高中生物学课程是在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进行,初中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学七年级上册》是按照《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进行编写,而高一生物学新教材《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必修1)分子与细胞》是按照《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进行编写,新一轮高中教材改革导致生物学知识体系发生改变,高中与初中生物学知识体系衔接时产生衔接问题。本文针对初、高中生物学知识体系衔接的问题展开研究,首先概述生物学学科发展历程及教育改革趋势,总结出知识体系衔接问题对于学生学科教学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影响。在研究现状方面,通过广泛的阅读文献,发现国内外对于初、高中生物教材的知识体系衔接研究是比较少的,因此确定了研究的必要性。其次辨析概念,对“体系”、“知识体系”及“教材知识体系”的含义、“衔接”和“知识体系衔接”的含义进行了辨析,以建构主义、系统论和终身学习这三个理论为基础,论证了知识体系衔接对于学科学习和人终身发展的重要性。以课标为基础,分别分析人教版新编高中教科书《分子与细胞(必修1)》和初中教科书《生物学七年级上册》从“点”、“线”、“面”层层递进建立知识体系。侧重对初、高中生物学教材在知识体系衔接的研究,对比两版课程标准明确新课标的要求,从学生学情、概念、内容选择及学科分支等方面进行探讨,论述初、高中教材知识体系衔接,而这些方面往往都被初、高中生物学教师和教材编辑所忽视,这将直接导致学生在高一学习生物学过程中出现兴趣低、知识断层和上课盲然等问题。通过对知识体系衔接性的研究,希望优化初中教材编写以适应学生知识衔接需求,把握新课标改革方向更新教材衔接知识体系,强化知识衔接在教学过程中的重要性,为一线教师教学提供资料。
潘碧婷[8](2020)在《2015-2019年全国生物学联赛模块四试题分析 ——以福建选手成绩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国际生物学奥林匹克竞赛(IBO)是全球中学生参加的五大学科竞赛之一,我国选手在该项赛事中成绩斐然。每年有4位中学生,经国内赛制的层层选拔后脱颖而出代表国家参赛,但从2004年之后,未见来自福建的选手。全国中学生生物学联赛是国内赛制的重要环节之一,每年都能吸引大量的优秀中学生参加,已成为中学课外竞赛活动的重要赛事,也是一些高中生物教师参与的课后教学辅导工作。明确联赛相关政策和出题趋势,将有助于提高指导老师的辅导效率和选手的联赛水平。为提高我省选手的联赛成绩,在前人分析研究的基础上,以全国生物学联赛试题模块四即“遗传学与进化生物学、生物系统学”为对象,采用文献研究法、试卷分析法和数据分析法,对2015-2019年模块四试题的结构、考查的知识点与认知水平、试题的难度和区分度,并结合福建赛区考生的得分率及其相关性等维度进行分析,企望从成绩中找到选手认知水平等的薄弱之处,便于今后加强或提高。得出如下结论:1.全国生物学联赛模块四即“遗传学与进化生物学、生物系统学”试题,在2015-2019年所占的比例与竞赛大纲要求(25%)基本一致;奇数年,多选题占比较为稳定,偶数年则逐渐升高,这意味着对考生的难度逐年提高了。2.从知识点考查情况来看,“遗传和变异”的知识点占比最大(5年的均值为51.81%)。“生物系统学”和“生命起源和生物的进化”两个知识点,奇数年前者占比较大,而偶数年正好相反,呈现了两者的不同侧重。总体上看,福建赛区考生得分率较低的知识点为“遗传的分子基础”、“基因定位”、“基因突变”、“生物进化机制”等。其中“基因突变”这一知识点得分最低(均值为27.43%)。3.从认知水平考查情况来看,考查分析与综合水平的试题数逐年增加;成绩分析表明,福建考生在此水平上试题的得分率最低。进一步分析表明,选手在分析与综合水平的得分与该模块的总分有显着的相关性(R2>0.60)因此,该认知水平是福建赛区考生的薄弱项,今后选手要加强训练。4.分析表明,2015-2019年试题难度平均为0.48,其中奇数年和偶数年略有差异;对于福建赛区考生而言,试题难度中等偏难。5年试题的区分度均值为0.29,不够理想,其原因可能是采用的分析模型不够合适造成的。综上所述,全国生物学联赛模块四考查的重点为“遗传和变异”知识点,分析与综合认知水平试题的题量逐年增加;福建赛区考生的成绩分析表明,这5年的模块四试题难度偏大,区分度不好,其试题中分析与综合水平的得分与模块四总分有显着的相关性(R2>0.60)。对于今后的选手,要正视我们“分析与综合”认知水平的不足,加强科学思维能力的训练,成绩才能再上一台阶。鉴于生物联赛是竞赛类考试,今后有待设计更合适的模型加以分析,得出更科学的结论。
张小依[9](2020)在《武夷山自然保护区生物学研学旅行课程的设计与实践》文中提出2016年11月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等11部门印发《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这意味着研学旅行由选修变为必修,从随机变为计划,由随意走向规范。生物学具有综合性和实践性双重特点,能够丰富研学旅行的内容,同时,生物学研学旅行也为提升学生的生物学核心素养提供了一个良好的途径。根据中学的培养目标、中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以及当地特色资源设计研学旅行课程,是最大化发挥当地特色资源优势,提高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有效途径。本研究选择武夷山自然保护区作为研究区域,运用文献分析法、实地调查法和访谈法等方法作为研究手段,对武夷山自然保护区生物学研学旅行课程进行设计和实践。首先,走访武夷山自然保护区,确定其可利用的生物学资源和适合开发的研学旅行地点;接着,根据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结合武夷山自然保护区的实际情况,提取出适合开展的学习内容和活动,完成武夷山自然保护区生物学研学旅行课程的研制;最后,组织协同研究者对本课程进行实践和评估。本研究最终得出以下结论:(1)武夷山自然保护区丰富的资源决定了其适合作为生物学研学旅行基地;(2)研制了武夷山自然保护区生物学研学旅行课程,经实践证明,该课程符合安全性、教育性和实践性要求;(3)生物学研学旅行区域选择时应考虑环境资源、生物资源、教育设施和人力资源;(4)生物学研学旅行课程设计的一般流程应包括:资源的开发、主题和单元的设计、目标的制定以及内容、活动和评价的设计;(5)研学旅行课程实践应做好前期准备、实施过程规划和实践经验总结。
李娜[10](2020)在《师范专业教学质量提升的研究 ——以湖南师范大学生物科学专业为例》文中提出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本文以湖南师范大学生物科学(师范)专业建设状态数据为依据,从反映教学产出的八个毕业要求因素,即师德规范、教育情怀等角度对专业建设过程中教学质量提升的发展进行阐述分析。根据“一践行、三学会”的培养要求,生物科学专业的学生践行师德、遵守教育规范,拥有良好的教育情怀,肯吃苦,乐于奉献,愿意为教育事业的发展而奋斗不息;在学会教学方面,学生按照教学进度安排,完成理论与实践教学,具备扎实的生物学理论基础与实践能力,能够综合运用这些知识以及其他相关学科知识,进行中学生物学教学和科学研究,能够解决中学生物学教学复杂问题,能够示范、引领中学生物学教学;在学会育人方面,具备良好的沟通、协调、管理、竞争和合作能力,掌握中学生的生理和心理活动特点,开展生理与心理健康教育以及爱国、爱家教育;在学会发展方面,做到求真、诚信、反思、奉献,能够组织研究性教学探究性实验、野外调查、教研课题研究,并能自我运用,终身学习,不断实现教学能力持续提升。不过当前存在的问题主要有缺乏宽广的国际视野,在教科研、信息化能力方面应进一步加强等问题需要处理。因此,在教育教学改进过程中,生物科学(师范)专业紧密围绕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完善专业建设规划,建立健全专业动态调整机制,与时俱进,全面贯彻落实新思想,新理念,进一步发扬专业优势,培养学生专业的自豪感和归属感;深化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加强学生过程性管理,实现全员育人。加入国家“双万计划”,建设一流专业,在专业改革创新、师资队伍、教学资源、质量保障体系等方面发挥示范辐射作用,以取得更大的成果。
二、《动物学》教学中学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动物学》教学中学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论文提纲范文)
(1)课内课外一体化教学模式在动物学实验课程教学中的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1 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
1.1 实验学时过短 |
1.2 实验条件不足 |
1.3 教学模式陈旧 |
1.4 考核形式单一 |
2 课内课外一体化教学模式 |
2.1 课内教学 |
2.1.1 精选实验内容 |
2.1.2 优化教学方法 |
2.1.3 规范实验报告 |
2.2 课外教学 |
2.2.1 课外实践 |
2.2.2 科研训练 |
2.2.3 学科竞赛 |
3 教学效果评价 |
3.1 提升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
3.2 提升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
3.3 提升学生论文写作的能力 |
3.4 提升学生实验技能 |
4 结语 |
(2)加强高等医学院校实验动物学教学改革的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 高等医学院校实验动物学教育教学现状 |
1.1 课程设置不统一 |
1.2 教材建设有待加强 |
1.3 教学方法较为单一 |
1.4 课程评价形式僵化 |
2 加强高等医学院校实验动物学教学改革的建议 |
2.1 课程设置 |
2.1.1 基础性与特色性课程相结合: |
2.1.2 打破壁垒,与医学实验课程相融合: |
2.2 教学内容 |
2.2.1 实验动物技术和福利伦理教育并重: |
2.2.2 实验动物理论与实践教育相结合: |
2.3 教学方法 |
2.3.1 开展多媒体辅助及实地参观教学: |
2.3.2 开展基于问题的学习(PBL)教学: |
2.4 课程评价 |
2.4.1 本科生课程考核增加基本操作技术权重: |
2.4.2 研究生课程考核与实验动物从业人员资质认证一体化: |
(3)地方高水平大学一流学科建设研究 ——以河南大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缘由 |
1.1.1 地方高水平大学是实现高等教育强国的重要组成部分 |
1.1.2 “双一流”战略为地方高校学科建设带来难得的发展机遇 |
1.1.3 一流学科建设是地方高水平大学争创“双一流”的核心 |
1.1.4 河南大学是地方高水平大学入选一流学科建设的典型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地方高水平大学发展建设研究现状 |
1.3.2 国内外一流学科建设研究现状 |
1.4 核心概念界定 |
1.4.1 地方高水平大学 |
1.4.2 学科与重点学科 |
1.4.3 学科建设与一流学科建设 |
1.5 理论基础 |
1.5.1 系统论 |
1.5.2 新公共治理理论 |
1.5.3 组织生态学理论 |
1.6 研究思路 |
1.7 研究方法 |
1.7.1 文献分析法 |
1.7.2 案例研究法 |
1.7.3 访谈法 |
1.8 研究的创新点与难点 |
1.8.1 创新点 |
1.8.2 难点 |
第二章 地方高水平大学一流学科建设的特点及影响因素分析 |
2.1 地方高水平大学一流学科建设的特点 |
2.1.1 系统性 |
2.1.2 长期性 |
2.2 地方高水平大学一流学科建设的影响因素 |
2.2.1 正确的理念与科学的战略规划 |
2.2.2 一流的人才培养 |
2.2.3 高层次的人才队伍建设 |
2.2.4 深厚的学术科研实力 |
2.2.5 突出的发展优势特色 |
2.2.6 开放的国际交流与协作 |
第三章 地方高水平大学一流学科建设现状探究——河南大学的案例分析 |
3.1 样本案例选取 |
3.2 案例分析思路 |
3.3 河南大学一流学科建设历史背景分析 |
3.3.1 河南大学整体学科发展历程梳理 |
3.3.2 河南大学一流学科——生物学科发展历程 |
3.3.3 “双一流”建设背景下河南大学学科发展的契机 |
3.4 河南大学一流学科建设的政策方案背景分析 |
3.4.1 从总体“工作思路”确定上将学科建设划为重点 |
3.4.2 在整体“办学定位”确立上重新定义一流 |
3.4.3 于“综合改革”长远规划中提出学科建设三大战略 |
3.5 河南大学一流学科建设现状及成效分析 |
3.5.1 教学与人才培养 |
3.5.2 科研实力 |
3.5.3 学科团队建设 |
3.5.4 学科组织构建 |
3.5.5 平台基地建设 |
3.5.6 国际化交流合作推进 |
3.5.7 社会服务 |
3.5.8 文化传承与创新 |
第四章 基于组织生态学理论的河南大学一流学科建设的带动作用分析 |
4.1 构建一流学科建设的学科生态系统 |
4.2 形成相对均衡发展的学科生态布局 |
4.2.1 非均衡的学科布局 |
4.2.2 调整学科生态布局 |
4.3 建立长期有效的学科良性竞争机制 |
4.3.1 学科竞争的产生 |
4.3.2 学科竞争的带动 |
4.4 构建开放互融的学科协同共生体系 |
4.4.1 学科协同共生的必然性 |
4.4.2 学科协同共生的路径 |
4.5 推动建立符合发展建设需要的现代大学制度 |
4.5.1 组织制度建设 |
4.5.2 考核评价 |
4.6 探索与社会生态环境间互动协调的新模式 |
4.6.1 国内社会生态环境 |
4.6.2 国际社会生态环境 |
第五章 河南大学一流学科建设经验对地方高水平大学一流学科建设的启示 |
5.1 行政层面 |
5.1.1 坚定不移的发展目标 |
5.1.2 坚实的学科建设基础 |
5.1.3 外部支持与内部建设相伴相依 |
5.2 学科层面 |
5.2.1 转变发展理念,凝练学科发展特色和方向 |
5.2.2 实施协同发展战略,强化平台基地建设 |
5.2.3 调整学科评价体系,适应学科不同发展阶段 |
5.2.4 全力促进地方化与国际化相融合,加强交流合作 |
5.2.5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建立吸才育才聚才体系 |
5.2.6 遵循逻辑转向,加强一流学科制度、文化建设 |
第六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河南大学一流学科建设访谈提纲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4)百年中学生物教科书价值取向研究 ——基于有机哲学价值论的审思(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一)事关国家事权的教科书建设需要加强价值取向方面的研究 |
(二)生物教科书价值取向研究有助于某些社会及教育问题的解决 |
(三)百年中学生物教科书价值取向嬗变的研究缺位 |
(四)有机哲学价值论能为生物教科书价值审视提供一种新视阈 |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三、概念界定 |
(一)教科书与生物教科书 |
(二)价值取向 |
(三)中学 |
四、研究设计 |
(一)时间范围 |
(二)研究思路 |
(三)研究方法 |
(四)分析框架 |
五、创新之处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一、教科书研究文献综述 |
(一)教科书研究综述 |
(二)生物教科书研究综述 |
二、有机哲学价值论研究综述 |
(一)文献检索概览 |
(二)有机哲学价值理论研究综述 |
三、研究现状反思 |
(一)生物教科书研究的理论基础还有待挖掘 |
(二)生物教科书价值取向研究迫在眉睫 |
(三)对生物教科书的事实之思掩盖了价值之辨 |
(四)有机哲学对于生物教科书研究有着强烈的可借鉴性 |
第二章 有机哲学价值理论 |
一、价值理论生发背景及核心概念说明 |
(一)价值理论生发的背景 |
(二)核心概念说明 |
二、价值的内涵 |
(一)价值的本质:事件的内在实在性 |
(二)价值的拓展:自然机体也具有自身的价值 |
三、有机哲学价值论的核心范畴及构成 |
(一)基本原理 |
(二)事实与价值 |
(三)模式理论 |
(四)情感理论 |
(五)有机哲学的价值构成或命题 |
四、有机哲学知识价值论 |
(一)知识的整体性 |
(二)“认识”包含三个因素:主体、资料和主体形式 |
(三)三种知觉方式:因果效验、直接表象、符号指称 |
(四)科学与美不可分离 |
(五)注重智慧生成 |
第三章 偏重结构主义取向的生物教科书(1902-1911) |
一、结构主义及结构主义取向的内涵 |
(一)结构主义 |
(二)结构主义取向的内涵 |
二、结构主义取向生物教科书的表征 |
(一)结构主义取向生物教科书特点分析 |
(二)结构主义取向生物教科书的价值表征 |
三、本时期生物教科书出版概况及总体特征 |
(一)本时期生物学课程设置概况 |
(二)本时期生物教科书出版总体特征 |
四、对结构主义取向生物教科书的总结 |
第四章 侧重实用主义取向的生物教科书(1912-1948) |
一、实用主义及实用主义取向的内涵 |
(一)实用主义 |
(二)实用主义取向的内涵 |
二、实用主义取向生物教科书的表征 |
(一)实用主义取向生物教科书特点分析 |
(二)实用主义取向生物教科书的价值表征 |
三、本时期生物教科书出版概况及总体特征 |
(一)本时期生物学课程设置概况 |
(二)生物教科书的出版概况及总体特征 |
四、对实用主义取向生物教科书的总结 |
第五章 走向多元取向的生物教科书(1949-2003) |
一、多元取向的总体特征 |
(一)多元取向的内涵 |
(二)多元取向的特征 |
二、多元取向生物教科书的表征 |
(一)多元取向生物教科书特点分析 |
(二)多元取向生物教科书的价值表征 |
三、本时期生物教科书出版概况及总体特征 |
(一)本时期生物学课程设置概况及特点 |
(二)生物教科书出版概况及总体特征 |
四、对多元取向生物教科书的总结 |
第六章 百年中学生物教科书价值取向的有机哲学审视 |
一、价值取向嬗变的特点:从本质到多元 |
(一)课程目标:从知识取向到素养取向 |
(二)生物教科书内容:从博物到生物学 |
(三)生物教科书编写主体:专业性、学术性日益凸显 |
(四)教科书呈现方式:由教材取向转向学材取向 |
(五)政治取向贯穿始终 |
二、价值取向的问题:基于本质主义与反本质主义的一种考察 |
(一)偏重结构主义取向的生物教科书易于形成“呆滞的知识” |
(二)侧重实用主义取向的生物教科书过于强调科学的浪漫精神 |
(三)多元取向的生物教科书过于均质化,忽略对比的和谐 |
第七章 有机哲学视阈下生物教科书价值取向的编写旨趣 |
一、有机哲学价值取向的生物教科书应凸显命运共同体 |
(一)整体宇宙观视阈下的生物圈命运共同体 |
(二)生物教科书编写的整体性维度 |
二、有机哲学价值取向的生物教科书要重视关系性力量 |
(一)生态观上的担当:关系力量思维下的共享生态观 |
(二)生物教科书编写的生态性维度 |
三、有机哲学价值取向的生物教科书需融合逻辑理解和审美理解 |
(一)有机哲学与生物学在生活观上的创新 |
(二)生物教科书编写的生活性维度 |
四、有机哲学价值取向的生物教科书要回归五彩缤纷的生活 |
(一)有机思维下的智慧生成 |
(二)教科书编写的教育性维度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清末中学生物教科书出版概况 |
附录2 民国时期生物教科书编着者的学科背景 |
附录3 民国时期中学生物教科书出版概况 |
附录4 民国时期教科书作者及其出版教科书的统计 |
附录5 1949 年以来人教版生物教科书知识内容框架梳理 |
附录6 1949 年以来人教版生物教科书梳理表 |
附录7 义务教育初中《生物》教科书出版概况 |
附录8 教科书文本汇总表 |
攻读学位期间完成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5)困窘与求索:1912-1937年山西科学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目的及意义 |
二、研究综述 |
三、研究方法 |
四、创新与不足 |
五、概念界定 |
第一章 山西科学教育的时代土壤 |
一、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 |
(一)巩固政权的需要 |
(二)发展经济的需要 |
(三)破除封建文化的需要 |
二、外来文化对科学教育的推动 |
(一)西方科学知识的传入 |
(二)教会学校的推动与示范 |
三、清末山西科学教育发展概况 |
(一)中小学科学教育 |
(二)高等学校科学教育 |
小结 |
第二章 山西小学科学教育 |
一、科学教育师资状况 |
(一)科学教员数量短缺 |
(二)科学教员学历差异较大 |
(三)科学教员的检定 |
(四)科学教员的培训 |
二、科学科目教科书 |
(一)西式教科书的退出 |
(二)自编、乡土教科书的兴起 |
(三)部审教科书的普及 |
三、科学教育设备 |
(一)科学教育仪器 |
(二)科学教育场地 |
四、科学课程的设置 |
(一)“壬子”“癸丑”学制下科学课程的设置 |
(二)“新学制”下科学课程的设置 |
五、科学课程的教学方法 |
(一)城市小学校教学方法改进 |
(二)农村小学“收效甚微” |
六、科学课程的测试与评价 |
(一)学业成绩评定 |
(二)毕业会考 |
小结 |
第三章 山西中学科学教育 |
一、科学教育师资状况 |
(一)科学教员数量短缺 |
(二)科学教员学历状况 |
(三)科学教员的培训 |
二、科学科目教科书 |
(一)西式教科书的退出 |
(二)自编教科书的出现 |
(三)部审教科书的推广 |
三、科学教育设备 |
(一)部分中学设备完备 |
(二)部分县立、私立中学设备落后 |
四、科学课程的设置 |
(一)“壬子”“癸丑”学制下科学课程的设置 |
(二)“新学制”下科学课程的设置 |
五、科学教育中的教学方法 |
(一)“五步教学法”的机械运用 |
(二)“实验教学法”的探索 |
六、科学科目的测试与评价 |
(一)学业成绩的评定 |
(二)毕业会考 |
小结 |
第四章 山西高等科学教育 |
一、科学专业的师资力量 |
(一)创建初期的师资 |
(二)1920年代师资状况 |
(三)1930年代师资状况 |
二、科学教科书的编写与使用 |
三、科学教育设备 |
(一)科学教育仪器 |
(二)科学教育图书 |
(三)科学教育场地 |
(四)科学教育学会 |
四、科学课程的设置 |
(一)山西大学工学院科学课程设置 |
(二)山西大学理学院科学课程设置 |
(三)并州学院农艺化学系课程设置 |
(四)专科学校科学课程设置 |
五、学生就业情况 |
(一)从事建设行业 |
(二)从事教育行业 |
(三)从政 |
小结 |
第五章 山西科学教育的影响与启示 |
一、山西科学教育的影响 |
(一)培养了大量科技人才 |
(二)促进了科学教育的发展 |
(三)提高了民众科学素养 |
二、山西科学教育的特征与启示 |
(一)山西科学教育的特征 |
(二)山西科学教育的启示 |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6)1902-1937年我国中学生物学教科书的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引言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1.2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 研究思路 |
1.4 研究的创新点 |
2.概念界定及相关研究综述 |
2.1 概念界定 |
2.2 相关研究综述 |
3.清末时期中学生物学教科书的发展(1902-1911) |
3.1 社会背景 |
3.2 指导中学生物学教育教学文件的诞生 |
3.3 教科书的审定与出版 |
3.4 代表性教科书的分析 |
3.5 小结 |
4.壬子癸丑学制时期中学生物学教科书的发展(1912-1922) |
4.1 社会背景 |
4.2 指导中学生物学教育教学文件的颁布情况 |
4.3 教科书的审定与出版 |
4.4 代表性教科书的分析 |
4.5 小结 |
5.壬戌学制时期中学生物学教科书的发展(1923-1937) |
5.1 社会背景 |
5.2 指导中学生物学教育教学文件的颁布情况 |
5.3 教科书的审定与初版 |
5.4 代表性教科书的分析 |
5.5 小结 |
6.研究总结与启示 |
6.1 研究总结 |
6.2 研究启示 |
6.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7)新课标下初高中生物学教材知识体系衔接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一)学科发展历程 |
(二)教育改革趋势 |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三、研究对象和内容 |
(一)研究对象 |
(二)研究内容 |
四、研究方法和路径 |
(一)研究方法 |
(二)技术路线 |
五、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六、创新之处 |
第二章 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
一、相关概念界定 |
(一)体系、知识体系和教材知识体系的含义 |
(二)衔接和知识体系衔接的含义 |
二、理论基础 |
(一)建构主义理论 |
(二)系统论 |
(三)终身教育 |
第三章 初高中知识体系分析 |
一、初中教材知识体系分析 |
(一)初中教材知识体系中“点” |
(二)初中教材知识体系中“线” |
(三)初中教材知识体系中“面” |
二、高中教材知识体系分析 |
(一)高中教材知识体系中“点” |
(二)高中教材知识体系中“线” |
(三)高中教材知识体系中“面” |
第四章 初高中教材知识体系衔接分析 |
一、对两版课程标准的分析 |
(一)课标理念的分析 |
(二)课标目标的分析 |
(三)课标中教材内容选择的分析 |
二、不同阶段学情衔接分析 |
(一)学生学习状态分析 |
(二)知识掌握衔接分析 |
(三)构建知识体系分析 |
三、三级概念衔接分析 |
四、教材内容衔接分析 |
五、学科分支衔接分析 |
第五章 初高中生物教材知识体系衔接建议 |
一、在课程标准要求方面 |
二、在阶段学情衔接方面 |
三、在三级概念衔接方面 |
四、在教材内容衔接方面 |
五、在学科分支衔接方面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一、研究结论 |
二、研究反思与展望 |
(一)研究反思 |
(二)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初中教材(七年级上册)概念分布 |
附录2 高中教材(必修一)概念分布 |
附录3 对学生初高中生物学知识衔接学习情况的调查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8)2015-2019年全国生物学联赛模块四试题分析 ——以福建选手成绩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的背景 |
1.2 研究的意义 |
1.3 研究的方法 |
1.4 理论基础 |
1.5 主要研究内容与思路 |
第2章 试题的结构、知识点及归属和认知水平分析 |
2.1 题量、分值变化情况 |
2.2 知识点分布情况 |
2.3 内容归属 |
2.4 认知水平考查情况 |
2.5 小结 |
第3章 福建赛区考生模块四试题成绩情况分析 |
3.1 卷面成绩情况 |
3.2 认知水平得分情况 |
3.3 知识点得分情况 |
3.4 难度、区分度变化 |
3.5 认知水平与总分的相关性分析 |
3.6 小结 |
第4章 结论与展望 |
4.1 结论 |
4.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9)武夷山自然保护区生物学研学旅行课程的设计与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问题提出与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三、研究现状 |
(一)国外研学旅行发展及研究分析 |
(二)国内研学旅行发展及研究分析 |
四、文献综述 |
五、研究内容 |
(一)研究目标 |
(二)研究内容 |
(三)研究特色 |
六、研究方法与路径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路径 |
(三)研究过程 |
第一章 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1.1 相关概念界定 |
1.1.1 研学旅行 |
1.1.2 生物学研学旅行 |
1.1.3 生物学研学旅行课程 |
1.2 理论基础 |
1.2.1 自然主义教育理论 |
1.2.2 生活教育理论 |
1.2.3 多元智能理论 |
1.2.4 课程设计理论 |
第二章 武夷山自然保护区具有丰富的生物学研学旅行资源 |
2.1 武夷山自然保护区概况 |
2.2 武夷山自然保护区开展生物学研学旅行的优势 |
2.2.1 优越的环境资源 |
2.2.2 丰富的生物资源 |
2.2.3 完备的教育设施 |
2.2.4 广泛的人力资源 |
第三章 武夷山自然保护区生物学研学旅行课程的设计 |
3.1 课程资源的开发 |
3.1.1 拟定地点 |
3.2 课程主题和单元的设计 |
3.2.1 实地考察 |
3.3 课程目标的设计 |
3.4 课程内容的设计 |
3.5 课程活动的设计 |
3.6 课程评价的设计 |
第四章 武夷山自然保护区生物学研学旅行课程的实践 |
4.1 前期准备 |
4.2 实践过程 |
4.3 课程实践结果与分析 |
4.3.1 访谈结果 |
4.3.2 访谈结果分析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主要结论 |
5.2 不足与展望 |
附录 |
附录1:武夷山自然保护区生物学研学旅行课程的任务单 |
附录2:武夷山自然保护区生物学研学旅行须知 |
附录3:访谈提纲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10)师范专业教学质量提升的研究 ——以湖南师范大学生物科学专业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引言 |
1.1 概念界定 |
1.1.1 教学质量 |
1.1.2 教学质量标准 |
1.1.3 教学质量评价 |
1.2 国外对高等教育教学质量提升的研究 |
1.3 国内对高等学校教学质量提升的研究 |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5 研究方法 |
2、“一践行、三学会”的毕业要求现状分析 |
2.1 生物科学(师范)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目标重大修订 |
2.2 课程矩阵:课程对毕业要求的支撑情况分析 |
2.3 问卷调研总体情况分析 |
2.4 毕业要求达成初步分析 |
2.4.1 学科素养达成度分析 |
2.4.2 考试成绩分布分析 |
2.4.3 考试成绩相关性分析 |
2.4.4 考试成绩主成分分析 |
2.5 “一践行、三学会”对毕业生提出的总要求 |
2.5.1 践行师德方面 |
2.5.2 学会教学方面 |
2.5.3 学会育人方面 |
2.5.4 学会发展方面 |
2.6 “一践行、三学会”的毕业要求的具体实践 |
2.6.1 践行师德的具体实践 |
2.6.2 学会教学的具体实践 |
2.6.3 学会育人的具体实践 |
2.6.4 学会发展的具体实践 |
3、提升生物科学专业教学质量措施 |
3.1 生物科学教学质量面临的主要问题 |
3.1.1 生物科学专业培养目标应具有“宽广的国际视野” |
3.1.2 毕业要求的部分因素需进一步加强 |
3.1.3 本专业的优势发挥不明显 |
3.1.4 学生的工作表现 |
3.2 生物科学教学质量面临问题的原因分析 |
3.2.1 人才培养模式不够完善 |
3.2.2 课程教学的因素 |
3.2.3 部分教师对教学工作的时间和精力投入不足 |
3.3 提升生物科学专业教学质量措施 |
3.3.1 与时俱进,全面贯彻教育新思想新理念,进一步优化专业建设目标 |
3.3.2 进一步深化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
3.3.3 强化教学质量,深度融合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打造金课 |
3.3.4 进一步发扬专业特色优势,培养学生的专业自豪感和归属感 |
3.3.5 加强学生过程性管理,实现多元化评价 |
结语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件1 |
附件2 |
附件3 |
附件4 |
致谢 |
四、《动物学》教学中学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论文参考文献)
- [1]课内课外一体化教学模式在动物学实验课程教学中的实践[J]. 邓小婷,徐燕飞,刘青,刘建涛,齐致源. 黑龙江畜牧兽医, 2021(22)
- [2]加强高等医学院校实验动物学教学改革的思考[J]. 郭永昌,王春芳,陈朝阳. 实用医技杂志, 2021(06)
- [3]地方高水平大学一流学科建设研究 ——以河南大学为例[D]. 尹清华. 河北大学, 2021(02)
- [4]百年中学生物教科书价值取向研究 ——基于有机哲学价值论的审思[D]. 周丽威.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0(03)
- [5]困窘与求索:1912-1937年山西科学教育研究[D]. 梁钰颖. 山西师范大学, 2020(07)
- [6]1902-1937年我国中学生物学教科书的发展研究[D]. 杨阳.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1)
- [7]新课标下初高中生物学教材知识体系衔接的研究[D]. 李晨.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0(01)
- [8]2015-2019年全国生物学联赛模块四试题分析 ——以福建选手成绩为例[D]. 潘碧婷. 福建师范大学, 2020(12)
- [9]武夷山自然保护区生物学研学旅行课程的设计与实践[D]. 张小依. 福建师范大学, 2020(12)
- [10]师范专业教学质量提升的研究 ——以湖南师范大学生物科学专业为例[D]. 李娜. 湖南师范大学, 20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