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土壤水文物理性质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土壤,物理性质,水文,林学,黄土高原,丹江口,樟树。
土壤水文物理性质论文文献综述
张晓梅,邸利,王彦辉,史再军,张曦慧[1](2019)在《黄土高原典型林分土壤水文物理性质及持水性能》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通过对黄土高原典型林分类型土壤水文物理性质及持水性能的研究,以期为该区域合理水资源综合管理和林分种类选取配置经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野外观测和室内浸水相结合的试验方法,得到3种林分类型(贺兰山油松天然林、子午岭油松次生林、陇东黄土高原刺槐人工林及六盘山华北落叶松人工林)的土壤水文物理特征指标.【结果】不同林分类型的土壤容重、孔隙度与持水性能存在差异.土壤容重随土层深度增加而增大,子午岭油松次生林(1.24 g/cm~3)最大,陇东黄土高原刺槐人工林(1.16 g/cm~3)与六盘山华北落叶松人工林(1.16 g/cm~3)次之,贺兰山油松天然林(0.98 g/cm~3)最小;土壤孔隙度随土层加深而减小,总孔隙度与毛管孔隙度为贺兰山油松天然林>陇东黄土高原刺槐人工林>六盘山华北落叶松人工林>子午岭油松次生林,非毛管孔隙度为陇东黄土高原刺槐人工林>子午岭油松次生林>贺兰山油松天然林>六盘山华北落叶松人工林;贺兰山油松天然林土壤饱和持水率、毛管持水率与非毛管持水率均值均与其它叁种林分类型差异极显着(P<0.01),土壤饱和持水率、毛管持水率与非毛管持水率大小依次为贺兰山油松天然林>陇东黄土高原刺槐人工林>六盘山华北落叶松人工林>子午岭油松次生林;土壤容重与土壤总孔隙度、毛管孔隙度、非毛管孔隙度、饱和持水率、毛管持水率、非毛管持水率均存在极显着负相关关系,土壤总孔隙度、毛管孔隙度与持水性能呈极显着正相关,非毛管孔隙度与土壤饱和持水率呈极显着正相关,其中以土壤容重、总孔隙度与饱和持水率的相关性最好.【结论】贺兰山油松天然林持水性最优,陇东黄土高原刺槐人工林与六盘山华北落叶松人工林次之,子午岭油松次生林最差.(本文来源于《甘肃农业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03期)
毕利东,夏继红,陈永明,王为木,韩玉玲[2](2015)在《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农村河岸带土壤水文物理性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浙江省北部地区典型农村河岸带土壤为试验对象,采用野外调查结合室内分析方法,研究了安吉、桐乡、平湖试验区农村河岸带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水文物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河岸带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体积质量的影响主要集中在0~20cm表层土壤,对40cm剖面以下土壤影响不显着(p>0.05);河岸带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不同试验区土壤贮水量的影响趋势具有显着差异,其中3个试验区林地土壤饱和贮水量均较高。与农用旱地和林地相比,同一试验区水田利用方式下河岸带土壤入渗速率最低。(本文来源于《灌溉排水学报》期刊2015年02期)
邱石生[3](2012)在《秦岭南坡森林流域土壤水文物理性质空间变化及其对径流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在秦岭南坡天然林主要分布区——中山地带,选择代表性典型林区-火地塘林区,通过测定该林区火地沟流域不同部位土壤机械组成、容重、含水量、渗透系数,同时选定两个支沟集水区,测定大气降雨和支沟沟口径流和流域出口径流,就秦岭南坡森林流域土壤水文物理性质空间变化及其生态系统对径流的影响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秦岭南坡森林流域土壤机械组成以粉粒为主,A层砂粒相对含量明显高于B层,粉粒和粘粒低于B层。土壤机械组成沿坡位变化,从上至下, A、B层砂粒相对含量均表现为逐渐增大,粉粒则逐渐降低;粘粒相对含量,A层有降低倾向,B层则表现为逐渐增大,是构成变动源区产流机制重要影响因素。流域土壤机械组成沿区位变化,从上游到下游,A、B层砂粒相对含量有逐渐降低倾向,粉粒则有增大趋势,粘粒为“V”字形变化,总体有降低倾向,但土壤B层砂粒、粉粒相对含量变化较为缓慢,粘粒则变幅较大。森林土壤A层容重明显小于B层。土壤容重沿坡位变化,从上至下,A层有增大倾向, B层总体上有降低趋势,但降低并不十分明显;沿坡段变化,A、B层均为倒“V”字形。流域土壤容重沿区位变化,从上游到下游,A层基本呈倒“V”字形,主要与土壤粘粒相对含量变化及其与有机质的作用有关,B层略有降低倾向,主要与砂粒相对含量降低有关。森林土壤渗透系数,A层远大于B层,平均为B层的1.88倍。渗透系数在流域内沿区位变化,从上游到下游,A、B层均基本呈“V”字形,但A层下游最大,B层上游最大。沿坡位变化,从上到下, A、B层渗透系数皆有增大倾向;沿坡段变化,A层与流域内沿区位的变化基本相似,B层则变化不大。森林土壤A、B层均无容重愈大渗透性愈差的特征。由于有机质的参与,A层渗透性受粘粒含量的影响较大,粘粒含量高,渗透系数大,这与一般土壤有较大的不同。相对于砂粒和粉粒,土壤粘粒相对含量的空间变化对森林流域水文过程的影响最大。土壤机械组成空间变化尤其是粘粒及其与有机质的相互作用对森林流域水文过程有十分重要的影响。秦岭南坡中山地带林区夏季暴雨次数多,降水量大,年际变化较大。年内秋季暴雨次数少,降水量不是很大,但多阴雨连绵的天气,径流流量相对较大且平稳。土壤是森林生态系统影响径流的关键性因子。秦岭南坡中山地带林区一般很少发生降雨强度大于下渗率的情况,径流多以壤中流的形式汇集。当降雨量和雨强均较大时,森林土壤A、B层均有壤中流产生;降雨量较大而雨强较小时,壤中流只在土壤B层产生。强降水时,流域出口会形成两次洪峰,第一次主要由A层壤中流及裸露面积上的降水汇集而成,第二次主要由B层壤中流汇集而成。(本文来源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期刊2012-05-01)
陈九美[4](2012)在《南阳丹江口库区不同土地利用类型表层土壤水文物理性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由于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启动,丹江口库区成为我国关注的热点地区。随着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建设,库区生态环境问题不仅关系到周边及下游地区人民生活及农业、工业用水的安全,而且对国家南水北调运行成功存在至关重要的影响。因此,开展丹江口库区不同土地利用类型表层土壤水文物理性质研究,对指导库区土地利用和植被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对南阳丹江口库区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土地利用类型的乔木林、灌草地、梯田、坡耕地和荒草地5种土地利用类型进行野外样地调查,对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下的表层土壤物理性质及其水文特征进行研究,阐述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表层土壤水文物理性质,揭示各土地利用类型表层土壤容重、孔隙度、贮水量和渗透速率的差异,为库区水土保持生态修复等植被恢复与库区水源地高效水源涵养林建设的树种选择提供理论依据。主要结论如下:⑴五种土地利用类型的表层土壤容重均不超过1.35g/cm3;灌草地和乔木林的表层土壤容重比其他土地利用类型的表层土壤容重小,梯田和坡耕地的土壤容重变化幅度较大,荒草地的表层土壤容重相比其他土地利用类型来说,整体较小。⑵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0-10cm土层中,乔木林、梯田和坡耕地的土壤贮水量大小均呈现上升趋势,灌草地的土壤孔隙度和贮水量呈下降趋势;而10-20cm层各土地利用类型土壤容重和非毛管孔隙度增减不一,没有一定的规律性;耕地(梯田和坡耕地)和乔木林10-20cm土壤层的总孔隙度和毛管孔隙度随海拔高度增加呈递减趋势,10-20cm土壤层中,除乔木林的土壤贮水量随海拔高度增加而增加外,其他土地利用类型呈减少趋势。五种土地利用类型表层土壤入渗速率(初始入渗速率和稳定入渗速率)均随着海拔高度增加而减少。⑶相同海拔高度和坡度范围内,灌草地和乔木林的表层土壤总孔隙度和毛管孔隙度整体较大,同时,实验数据也显示出乔木林的土壤孔隙度比灌草地的孔隙度大;相比之下,坡耕地和梯田则表现出不稳定性,而荒草地孔隙度最小。同一海拔高度范围内,五种土地利用类型表层土壤的贮水量和入渗速率也基本表现出类似于土壤孔隙度大小的趋势。⑷随着坡度的增加,乔木林和灌草地0-10cm土壤孔隙度呈减少趋势,10-20cm土壤层中,乔木林的土壤孔隙度随坡度增加而增加,灌草地的土壤孔隙度却随坡度增加而减少;灌草地的土壤贮水量随着坡度的增加而减少,乔木林的土壤贮水量增减不一。⑸5-25°坡度范围内0-10cm土层中,乔木林、灌草地和荒草地的土壤总贮水量和吸持贮水量较高,坡耕地最低,乔木林和梯田的滞留贮水量较高;10-20cm土层中,乔木林和坡耕地的土壤总贮水量和吸持贮水量明显高于其他土地利用类型,而灌草地和荒草地的滞留贮水量较高;同时,该坡度范围内,五种土地利用类型0-10cm土层中,坡耕地的初始入渗速率仅次于灌草地,坡耕地的稳定入渗速率与梯田相近;乔木林在10-20cm土层中的初始入渗速率最大,稳定入渗速率与梯田大小相近,优于其他土地利用类型;无论是0-10cm土层还是10-20cm土层,荒草地的入渗速率均为最小,且远远低于其他土地利用类型。30-60°坡度范围内,乔木林的土壤贮水量各项指标均高于灌草地。⑹无论海拔高低和坡度大小,五种土地利用类型土壤入渗速率均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而减小;同时,土壤容重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而增加。⑺多数情况下,土壤初始入渗速率大于稳定入渗速率。综上所述,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土壤水文物理性质差异明显,不同群落结构对土壤物理性质的改良作用有明显差异。其中,乔木林和灌草地有显着优势,改良土壤物理性质的作用较好,这说明乔木林和灌草地土质较松,能提高水分的入渗能力,可以保证较多的降水渗入土壤中贮存或形成壤中流或地下径流,减少地表径流损失,在当地水土保持、涵养水源功能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并且其群落结构通过毛管孔隙度的调控,也可以较好地维持自身的发育状态,应提倡该土地利用类型的种植和保护。梯田和坡耕地的生态水文效应时好时坏,其不稳定性可能与人为活动与经营方式有关。荒草地水文物理性质最差,说明荒草地保持水土、涵养水源的功能较差。另外,土壤容重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而增加,说明表层土壤较松,这与各样地表面枯枝落叶累积量及其分解速度改善了土壤物理性质有关。林木枯枝落叶增加了土壤持水性能,提高了土壤腐殖质含量,对土壤物理性质也有明显改善。枯落物的分解增加了土壤有机质,改善了土壤结构和理化性质,增强了土壤的蓄水性和抗侵蚀能力。(本文来源于《河南农业大学》期刊2012-05-01)
王轶浩,王彦辉,谢双喜,于澎涛,熊伟[5](2012)在《六盘山小流域地形、植被特征与土壤水文物理性质的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多元统计方法,分析了六盘山分水岭沟小流域107个样地的地形、植被特征与土壤水文物理性质的关系。结果表明:饱和持水量、总孔隙度、毛管持水量、容重、石砾体积含量、非毛管孔隙度可作为土壤水文物理性质类型划分的6项重要指标,同时土壤毛管持水量还是一个敏感指标。将所有调查样地划分为土壤物理性质组间差别较大但组内接近的3组样地,发现各组样地的植被类型相近。土壤水文功能最好的第III组是以桦树和山杨为主的天然阔叶次生林样地,其主要分布在阴坡、中坡位;华北落叶松人工林为第Ⅱ组,其土壤水文功能次之;土壤水文功能最差的第Ⅰ组多是位于陡坡悬崖的华山松天然林及杂灌丛样地。土壤孔隙性受到地形和植被特征的共同影响,影响显着的地形特征主要是相对高程、坡向和坡位;植被特征主要是胸径、乔木高度和灌木层盖度。(本文来源于《生态学杂志》期刊2012年01期)
黄承标,李保平,赖家业,庄嘉[6](2009)在《桂西北主要退耕还林模式土壤水文—物理性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退耕还林是退化生态系统重建的重要途径。对桂西北地区12种退耕还林模式3 a植被恢复期林地土壤水文—物理性质进行了定位监测研究。结果表明,(1)不同土壤深度(0—20 cm,20—40 cm,40—100 cm)的平均土壤容重为0.824~1.256 g/cm3,分别比农作物地增大2.4%~4.4%,其中0—20 cm土层的差异达到显着水平。(2)土壤非毛管孔隙度、总孔隙度和通气度的平均值依次为1.1%~21.3%,52.4%~59.8%和28.3%~35.7%,分别比农作物地下降4.1%~20.7%,其中非毛管孔隙度0—20 cm土层的差异达到显着水平;毛管孔隙度的平均值为38.5%~41.3%,比未退耕地增大5.2%~7.6%。(3)1 m土层内的最大持水量、毛管持水量、最小持水量依次为43.0%~58.3%,37.0%~48.4%和30.5%~38.2%,分别比农作物地降低1.3%~10.5%,但差异不显着。(4)1 m土层退耕还林地土壤有效贮水量为1 652.6~2 294.3 t/hm2,比农作物地提高1.9%~5.9%,但两者的差异不显着。(本文来源于《水土保持通报》期刊2009年03期)
王轶浩,王彦辉,谢双喜,莫菲,于澎涛[7](2008)在《六盘山分水岭沟土壤水文物理性质空间变异》一文中研究指出对六盘山分水岭沟小流域内118个样地的土壤物理性质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1)随土层加深,土壤密度和石砾体积含量递增,而饱和持水量、毛管持水量、总孔隙度、毛管孔隙度和非毛管孔隙度呈递减趋势;2)不同森林植被类型下土壤物理性质差异较大,7种森林植被类型(华山松、华北落叶松、白桦、辽东栎、华山松+红桦、椴木+辽东栎和杂灌丛)中,0~20 cm和0~60 cm土层土壤密度均以华山松+红桦针阔混交林的最小,杂灌丛最大,针叶纯林和阔叶纯林介于其间;与此对应,0~60 cm土层的土壤持水能力以针阔混交林的最大,杂灌丛最小,针叶纯林和阔叶纯林居中;3)土壤物理性质存在坡向差异,0~60 cm土层的各项土壤物理性质基本上以北坡最好,南坡最差,西坡和东坡居中且差别不大;4)坡位对土壤物理性质也有影响,0~20 cm土层的土壤密度以坡顶和坡脚最大,为0.93 g/cm3,整体来看坡面上各项土壤物理性质优于坡脚和坡顶;5)诸多土壤物理性质与地形因子(相对高程、坡向、坡位和坡度)存在显着相关性,并建立了它们之间的线性回归方程。(本文来源于《中国水土保持科学》期刊2008年04期)
黄承标,温远光,莫炯松[8](2007)在《尾巨桉不同连栽代数林地土壤水文-物理性质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土壤水文-物理性质是森林生态系统水文生态功能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对于巨尾桉人工林不同连栽代数水文_物理性质的研究少见报导。本文于2001—2005年在广西东门林场尾巨桉不同连栽代数(1,2,3代)人工林中进行土壤水文-物理性质的测定。结果表明:①不同代数土壤容重均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递增,其递增量为0.0060~0.2804g·cm-3;造林后的土壤容重一般比造林前小0.0043~0.3148g·cm-3;相同土层的多年平均容重显示出3代>1代>2代,但差异不显着。②不同代数土壤总孔隙度的多年平均值一般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递减;造林后土壤总孔隙度随林龄增加有所递减;总孔隙度平均值显示出2和1代略大于3代的规律。③造林后的第4年,不同代数土壤持水量(最大、毛管、田间)比造林前有所增加,以后一般随林龄的增加有所递减;1m土层贮水量的多年平均值变动在833.2~1100.8t·hm-2之间,显示出3代大于1和2代的规律。④不同代数土壤通气度的多年平均值变动在12.5%~24.0%之间,并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降低;相同层次土壤通气度随着代数增加而减小。(本文来源于《生态环境》期刊2007年02期)
田大伦,陈书军[9](2005)在《樟树人工林土壤水文-物理性质特征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对樟树人工林林地不同坡向阳坡和阴坡的土壤水文-物理性质进行为期两年的观测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随土层深度的增加,土壤容重、最大持水量、最小持水量、总孔隙度逐渐减小,通气度减弱.土壤含水量呈现下降趋势、土壤水分年动态变化主要决定于降雨量和降雨的分布状况,与降水的年动态变化一致,6月份达到最高.依此确定出土壤水分消耗期、相对稳定期、积累期3个时期.阴坡0~20cm、20~40cm层的渗透性能均好于阳坡同层土壤,0~20cm层达到稳渗所需时间阴坡比阳坡短,分别为56mim和64min;20~40cm层达到稳渗所需时间阴坡比阳坡长,分别为48mim和32min,阴坡、阳坡0~20cm层的初渗速度和稳渗速度均大于20~40cm层.(本文来源于《中南林学院学报》期刊2005年02期)
黄承标,黄炳京,李海全,莫柳艳[10](2002)在《灌草植被荒坡变为芒果园后对土壤水文物理性质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对芒果园及其灌草植被荒坡的土壤水文物理性质进行了对比测定。结果表明 :1~ 4 0cm深度的土壤及容重 ,芒果园为 1 34~ 1 4 5g/cm3,相应比灌草植被荒坡 (1 4 6~ 1 5 0g/cm3)低 0 0 5~ 0 12g/cm3;而在 4 0~ 10 0cm深度 ,两者的土壤容重则基本等值 (1 6 2g/cm3)。 0~10 0cm深度的土壤总孔隙度、通气度、最大持水量和渗透速度的平均值 ,芒果园依次为5 0 15 %、 2 3 2 0 %、 34 2 8和 1 77mm/min ,分别比灌草植被荒坡高 3 4 7%、 5 2 2 %、 2 15 %和0 75mm/min。说明灌草植被荒坡变为芒果园后对改良土壤结构、提高土壤持水量和增加土壤水分渗透速度都具有较显着的生态功能(本文来源于《河北林果研究》期刊2002年01期)
土壤水文物理性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以浙江省北部地区典型农村河岸带土壤为试验对象,采用野外调查结合室内分析方法,研究了安吉、桐乡、平湖试验区农村河岸带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水文物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河岸带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体积质量的影响主要集中在0~20cm表层土壤,对40cm剖面以下土壤影响不显着(p>0.05);河岸带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不同试验区土壤贮水量的影响趋势具有显着差异,其中3个试验区林地土壤饱和贮水量均较高。与农用旱地和林地相比,同一试验区水田利用方式下河岸带土壤入渗速率最低。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土壤水文物理性质论文参考文献
[1].张晓梅,邸利,王彦辉,史再军,张曦慧.黄土高原典型林分土壤水文物理性质及持水性能[J].甘肃农业大学学报.2019
[2].毕利东,夏继红,陈永明,王为木,韩玉玲.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农村河岸带土壤水文物理性质研究[J].灌溉排水学报.2015
[3].邱石生.秦岭南坡森林流域土壤水文物理性质空间变化及其对径流的影响[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2
[4].陈九美.南阳丹江口库区不同土地利用类型表层土壤水文物理性质研究[D].河南农业大学.2012
[5].王轶浩,王彦辉,谢双喜,于澎涛,熊伟.六盘山小流域地形、植被特征与土壤水文物理性质的关系[J].生态学杂志.2012
[6].黄承标,李保平,赖家业,庄嘉.桂西北主要退耕还林模式土壤水文—物理性质研究[J].水土保持通报.2009
[7].王轶浩,王彦辉,谢双喜,莫菲,于澎涛.六盘山分水岭沟土壤水文物理性质空间变异[J].中国水土保持科学.2008
[8].黄承标,温远光,莫炯松.尾巨桉不同连栽代数林地土壤水文-物理性质的研究[J].生态环境.2007
[9].田大伦,陈书军.樟树人工林土壤水文-物理性质特征分析[J].中南林学院学报.2005
[10].黄承标,黄炳京,李海全,莫柳艳.灌草植被荒坡变为芒果园后对土壤水文物理性质的影响[J].河北林果研究.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