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黎明不再静悄悄——记中国“入世”一周年(论文文献综述)
周晓瑾[1](2018)在《《人民日报》的“英模报道”研究(1950-2002)》文中认为《人民日报》“英模报道”是党的政治宣传的具体方式之一,其在革命、建设和改革中,为宣传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贡献了巨大力量。在此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中国特色的政治宣传理论,极大地丰富了马克思主义政治宣传理论的思想宝库。但是,时代的发展却暴露了《人民日报》“英模报道”的局限性,民众主体意识的高涨、价值观的多元化、新媒体的勃兴、使《人民日报》“英模报道”面临巨大挑战,于此,非改进其报道无以阻止《人民日报》“英模报道”之颓势。本文在绪论部分梳理了《人民日报》“英模报道”研究的历史和界定了相关核心概念。第一章分别阐述了马克思主义政治宣传理论、苏联马克思主义政治宣传理论和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宣传理论,并介绍了《人民日报》创刊和发展的基本情况以及其“英模报道”的历史起源与报道栏目变化。第二章分析了英模报道中的“英模”构成情况。通过结合不同时期《人民日报》“英模报道”数量和类型的变化统计表,分析了变化的整体趋势和不同阶段的发展态势。在第三章中,论文分时期呈现了英模报道数量变化和英模报道类型变化、分析了报道英模的形象变化和形象变化的原因,最后阐述了《人民日报》“英模报道”形象变化造成的社会效应。论文第四章主要论述了时代的发展变化和科技的快速发展对《人民日报》“英模报道”构成的挑战和改进英模报道的建议。具体而言,《人民日报》“英模报道”面临宣传理论更新的挑战、社会价值多元和英模精神单一的挑战以及政治宣传效应衰退的挑战。应对挑战,首先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宣传理论的基本原则、立场和方法,其次,要坚持新闻宣传的“三贴近原则”,再次,要改进报道方式、技巧和风格,最后,要运用新媒体技术提升英模报道的实效性。
金强[2](2016)在《中国大陆媒体对伊斯兰国家报道研究(2001—2015)》文中认为论文基于新闻学、传播学等多学科理论,对事件以来中国大陆媒体对伊斯兰合作组织个成员国的新闻报道做了整体性梳理,具体运用新闻框架、议程设置、发展传播学等理论给予专业性多角度解析,在梳理总结有益经验的同时,指出了报道中存在的不足与深层次问题。中国媒体在报道主体和前端控制中,既要有内外报道政策的考量,又要有伊斯兰文化禁忌的观照,除了新闻职业道德与新闻的固有专业要求之外,中国媒体还要准确反映中国和伊斯兰国家的核心利益和共同关切,并在宏观上做好信源控制和热点控制,微观上做好表达控制和有害信息管控。涉外报道的经验可以反哺给对外报道,两者也可实现更好联动。与涉外报道标准不同,官媒对伊斯兰国家报道更看重冲突性和反常性,而穆斯林民间媒体更看重重要性和接近性。加强国际国内报道文本表达的协调性,应进一步规避西式表达,慎重对待翻译稿件,重视使用直接引语,并坚持独立采制。报道中应避免跨宗教词汇混用,标题拟制和改写应忠于事实,避免误导受众。商业网站在使用伤亡照片时应加技术处理,并应加强人文关怀,避免伤害受众。较之西方媒体,中国媒体表达了更多中立立场,但在部分热点问题上自觉不自觉地也与西媒保持了某种事实上的呼应关系。对伊拉克战争的报道中,弱势媒体面对西方强势媒体应验了“羊群效应”,从众报道行为导致多次“塌方式”报道偏差。相关报道通过对冲式、二传手式、转圈式、隐蔽式和多信源式等五种转载方式对接外媒,总体上仍存在外媒依赖症;而语言问题、签证问题、人员配备数量问题、记者换班问题以及官媒驻外记者站的分散性问题等共同影响了采制能力的提升。普通民众、大学生、穆斯林知识分子、非穆斯林知识分子、一般媒体工作人员以及伊斯兰国家在华留学生等六类人群普遍认为宗教因素对采制和理解相关报道至关重要,并希望进行更多的独立自主报道。与报道相关的信息流动,存在“不闭环”和“不对流”情况;“沉默的螺旋”现象也普遍存在,但新媒体的使用带来了新情况。由于存在效果测定难度,难以有效减轻话语疲劳症、文化隔膜症、翻译误读症和宣传恐惧症等。民间舆论场和官方舆论场存在自说自话情况。提升国家的整体话语权,应加强舆论场协调并有效整合现有评论力量。舆论领袖越来越多使用社交媒体来发表观点,应更加重视联合平台建设,保障舆论领袖及时准确顺畅地进行更加国际化的舆论表达。“一带一路”战略为改善相关报道提供了良好契机,《中国政府对阿拉伯国家政策文件》为媒体进一步指点了方向。伊斯兰国家是中国提升对外国家话语权的重要阵地,应加强对现有报道的优劣势分析,创新报道思维、加大报道力度,提升报道效果。
余琼[3](2015)在《1990年代《新华文摘》文学作品与评论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试从对1990年代《新华文摘》选摘的文学作品与评论文章的梳理入手,从《新华文摘》这一切入口,探析1990年代新时期文学的主体发展脉络,并试图分析《新华文摘》对1990年代文学走向的把握。《新华文摘》作为最具权威性的综合类选刊,自诞生之日便以“博大精深新”为其刊物特点,其选文不仅内容广博,涉及各学科领域,如政治、经济、法律、军事、历史、教育、文化等;而且更注重选文的时效性和权威性。《新华文摘》发展到1990年代,遇到了中国期刊界整体下滑的尴尬遭遇,却在其自身期刊地位的基础上及时作出调整,然而在总体上的变化并不大,无论是期刊定位、栏目分类、还是在选文趣味、来源期刊质量等方面都相对保持稳中求进的状态。文章共分为四个章节:第一章进行外部研究,即通过对原始资料,也即1990年代《新华文摘》的整体关照,分析1990年代《新华文摘》的生存处境以及刊物调整,探寻其在本时期内应对市场危机的调整策略。经笔者观察以及查阅相关资料,认为《新华文摘》在此时期内的刊物风格稳中微调、期刊质量有所提升、栏目风格迎合读者趣味、历任编辑“传帮带”推动期刊不断发展,并且其选文风格在读者群体保持稳定的情况下也基本稳定。第二章至第四章是本文的主体部分,在大量原始资料的支撑对该期刊进行内部研究。笔者将1990年代《新华文摘》所选摘的文学作品与评论的趋向分为三个平行的方面,第一方面,即第二章,探讨《新华文摘》所选摘的主旋律性质作品与评论。《新华文摘》作为官方主流期刊,它将带有意识形态性质的“获奖征文大联展”作品作为宣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体系的媒介,并且以及时性与纪实性并存的报告文学塑造社会主义新人和记录我国改革开放历程,对于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探讨则有助于加强意识形态对文艺思想的指导作用;第二方面,即第三章,探讨《新华文摘》所选取的带有消费元素的作品及评论。1990年代的时代特点之一便是商业文化的兴起,《新华文摘》作为时效性较强的选刊,将本时期带有时代特点的作品与评论也纳入其中,但是从其选择的角度和数量,可以看出《新华文摘》对商业化写作持抵制与批判态度;第三方面,即第四章,探讨《新华文摘》所选“纯文学”作品及评论。1990年代是“50后”作家的黄金期,也是文学事件频发的年代,如坚守文学理想的文学家们对“人文精神”的呼求,以及“新写实”、“新状态”、“新体验”、“新生代”等一系列急促的文学命名所昭示出的批评家推动文学向前发展的努力等,都代表着1990年代文学发展的特征。从这里可以看出,1990年代的《新华文摘》对“主旋律文学”和“纯文学”的推崇以及对“商业化写作”的抵制呈现了它作为官方主流期刊对于新时期文学的建构。虽然它既有推崇又有抵制,但它在很大程度上以客观真实全面的态度记录着本时期文学的发生及发展过程。结语部分作为一个粗略的总结,因为单从1990年代来考察当时的文学发展趋势是有先在的局限的。然而从后三章的分析也可以总结出1990年代《新华文摘》文学作品与评论文章的选文特征,即随着邓小平“南巡讲话”和不久之后的中共十四大将市场经济合法化为标志,我国全面进入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新时代,作为官方主流选刊的《新华文摘》也以1992年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期的《新华文摘》,即1989年后半年、1990年和1991年的《新华文摘》的选文多呈现出一种对1980年代末期社会运动的“批判”、“清理”的特点。而1993年之后的《新华文摘》选文便将主流文学、消费元素写作和纯文学熔于一炉,较为真实地记录着1990年代文学发展的状貌。
李岩松[4](2012)在《世界青年与学生和平友谊联欢节与新中国音乐事业的建设及发展》文中认为中国近代以来,西乐东渐。在接受西方音乐的同时,中国音乐家也向往着中国音乐走向世界,在国际舞台上宣传中国传统音乐文化,展示掌握西方音乐艺术的优异成绩,这是我国近代音乐人孜孜以求的理想。这个理想是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新中国参加历届“世界青年与学生和平友谊联欢节”(以下简称联欢节)开始逐步实现的。新中国成立之初的50年代,正值“二战”后社会主义国家与资本主义国家两大阵营开始对峙的冷战时期。社会主义阵营通过“联欢节”开展外交纵横,扩大社会主义文化影响,而社会主义新中国也通过“联欢节”这个国际化的舞台,走向了世界,打破了资本主义国家的文化封锁。“联欢节”由“世界民主青年联盟”(World Federation of DemocraticYouth)组织,早期每两年一届,轮流在东欧和北欧诸国举办。联欢节的主要的内容是世界各国之间的文化交流,包括艺术、体育等方面的表演、展示和竞赛。其中音乐活动是最为主要的部分。我国负责参加“联欢节”活动的领导机构是共青团中央、文化部、外交部、全国青联、全国学联等有关部门。世界青年与学生和平友谊联欢节与新中国音乐事业的建设及发展是一个重要的音乐史学课题。新中国在1949~1962年间,连续参加了七届联欢节,历时十四年。联欢节对新中国音乐事业的建设及发展起到了较大的推进作用。由于1957年后我国“左”的错误的不断发展,直至“文革”的影响,致使有关联欢节的研究成为一个禁区,无人进行全面、系统、深入的研究,人们已经陌生甚至将它淡忘。从国际上看,上世纪受1989年东欧剧变的影响,国际上也很少有人研究联欢节。至今,国内外关于联欢节的专着尚付阙如。因此,本题研究难度较大,写作这篇论文是具有开拓性的劳动。本人在导师陶亚兵教授的指导下,开始了本文的研究与写作。在广泛搜集并占有大量的历史资料的基础上,以唯物史观为指导,坚持实事求是,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原则,对联欢节活动进行了全面系统的考察、研究,揭示并阐述了一系列的创新点。本文阐述了联欢节由来发展及潮起潮落的极其复杂的历史原因;厘清了其历史发展及其所呈现的阶段性,并据此进行了较为科学的历史分期;对新中国参加联欢节以及后来又退出的原因进行较为深入的考察和分析;探讨了新中国连续参加七届联欢节的历史全貌,并对其初期参加、走向高潮和高潮回落进行了分阶段的研究与论述,真实地再现了这段光辉而难忘的历史。本文着重探讨并阐述了联欢节对新中国音乐事业建设及发展的推进和影响;以及联欢节所给予的我国音乐艺术对外交流的规律性的启示及其基本经验。联欢节是新中国音乐事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机遇和强有力的推动。每届联欢节举办前的筹备时间为一年,节后巡演时间也是一年,即“两年一届、一届两年”,新中国连续参加七届联欢节,十四年间的七届联欢节的相关工作从未间断,因此联欢节对新中国音乐事业建设的推动是一个持续不断而有力的过程。这种推动是全面的、具体的、有效的:发现并培养了新中国一代音乐精英;打造了一批具有鲜明中国民族音乐特色的经典作品,构建了中国特色的音乐体系;以联欢节获奖者为骨干力量,陆续组建了国家级音乐院团;通过联欢节,独具魅力的中国音乐在全世界100多个国家流传,我国艺术家的足迹遍及东欧、北欧、西亚,为新世纪的中国音乐艺术再度走向世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我国参加联欢节取得的成就和经验,对于拓展和深化中西音乐交流史的研究,对于我国在新时期扩大对外交流的实践,发展中国特色的音乐艺术文化,增强我国国际竞争的软实力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参考借鉴价值与实践上的指导意义。
潘建伟[5](2012)在《对立与互通:新旧诗坛关系之研究(1912-1937)》文中提出随着新诗的产生,诗坛的新与旧成为二十世纪文学史研究的重要议题。长期以来,现代文学史对新时期的旧诗人及其诗歌创作都排斥于研究之外。但回顾民国前二十五年的诗坛状态,旧诗仍是诗坛主流,特别以同光体为主的诗风影响更大。不论是在新旧文人,还是政界人士,抑或是普通读者中,旧诗的影响一点也不亚于新诗。白话文运动开始后旧诗坛的两辈诗人中,光宣之际旧诗人如陈三立、陈衍、章太炎、梁启超等多以“潜对话”与“间接对话”的方式,表达了对新诗的态度;南社学衡旧诗人如柳亚子、吴宓、吴芳吉等对新诗的态度则可用“直接对话”来概括。光宣之际旧诗人都没有如林纾那样公开对新诗提出批评,而是在日记、书信、谈话,或是演讲中,曲折地表达看法;南社学衡旧诗人则多与新文化人直接进行争论,各自提出对新诗的见解。吴芳吉、胡怀琛还自创新体诗,走了一条与新诗运动相异的路子。这些旧诗人对旧诗出路的思考,对新诗提出的意见,以及诗体建设的探索,都不无可取之处。民国新旧诗坛看似对立,但新旧诗人往来频繁,新旧诗观总能相契,都印证了新旧诗坛潜藏着互通的一面。而新旧诗坛的“对立”事实是基于白话文运动背后的“启蒙”与“救亡”而起的,并非是就诗艺本身而言的。二十年代后期到三十年代,新诗坛所反省的并非同光体、南社及学衡诗人的诗论,而正是当初高举“文学革命”的胡适之一派。旧诗人的诗论此时与卞之琳、戴望舒、废名、朱光潜,包括徐志摩、闻一多、梁实秋、朱湘等的诗论存在着相当程度的一致。笔者着眼于新旧诗坛的“互渗互动,相融相生”,从审美观念、语言演变、文化心态以及意象、用典、用韵等方面,重点描述旧诗人如何看待新文化运动以来的白话诗、如何反思旧诗、他们心中的“新诗”应该具备哪些特点;同时考察新诗人笔下的旧诗创作,及其新诗中的旧诗因子,揭示出新诗人对旧诗体的复杂态度。两者相成,将宏观研究与个案研究、历史描述与理论建构相结合,以期重新绘制一幅民国前二十五年更为全面的诗学版图。
法伊莎[6](2008)在《平视权力的进程 ——《南方周末》时政报道发展历程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南方周末》作为中国发行量最大、版数最多、公信力最强、影响最广的综合性新闻周报,也是中国最重要的报纸之一。它以区别于官方媒体话语体系的“民间代言人”姿态出现,经过24年的发展,获得了空前的成功。2001年初,《南方周末》进行了第三次转型,于2002年3月正式推出“时政”版,这一举动终于使《南方周末》完成向主流时政报纸的转变。虽然市场化媒体的时政报道最早并非由《南方周末》开创,但由于长期以来《南方周末》在业界确立的高业务水准,因此时政报道的样式、以及屡次创新均由该报引领。在随后五年多的发展中,《南方周末》时政报道在报道领域的拓展、报道手法的创新、逐步接近高层权力核心、探索时政报道的功能方面做着不懈的努力,使市场化新闻周报、周刊时政报道的模式逐渐清晰起来,有些方面固定化,有些方面仍在摸索中。这一努力在2007年12月15日产生质变:原“时政”版与“天下”版合并,推出“时局”版。这一举措使得时政报道的发展更上一层楼,时政报道的全新操作、全新版面给读者带来更丰富的信息、更清晰的观点、更透彻的分析。编辑部也明确了时政报道的目标读者、价值、核心竞争力等几个关键问题,为今后时政报道的发展指明方向。《南方周末》时政报道在稳步发展、获得好评的同时也面临诸多问题:报道手法需要不断创新、编辑团队的培养、记者与采访对象的关系,最重要的方面是,追寻安全而有效、理性而客观的时政报道的道路尚未停止,而何时能以市场化媒体的身份真正接近高层核心,有赖于报社的持续努力、媒体环境的宽松。李良荣教授认为:新闻体制的创新、时政报道的突破、党报的改革,这是中国新闻业目前面临的三大难题,三大难题又环环相扣,决定着中国新闻改革的最后命运。因此,研究《南方周末》时政报道的发展历史就具有重要意义。笔者采用文献分析法,以近六年的《南方周末》时政报道为研究样本,参考内部评报、“好稿奖”评语,实习经历,将《南方周末》时政报道发展里程分为三个阶段,分别从媒体环境分析、业务特点、理念及风格、评价四部分加以分析。
陈燕[7](2007)在《世纪之交的中国艺术产业 ——关于历史、系统、管理、空间的研究》文中提出世纪之交的中国艺术产业是中国艺术产业发展史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进入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的历史时期。随着社会主义市场体系的逐步建立和完善,我国艺术产业得以不断扩展和延伸。演出产业,音像产业,电影产业,艺术品业等等各行业市场迅速发展。中国加入WTO之后,国内艺术产业竞争将更加趋于激烈。我国艺术产业经营者既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又面临着发展的机遇。与发达国家的艺术产业相比,我们在生产方式、经营理念、营运资本方面明显处于劣势。尤其是在市场化运作方面,人家积累了上百年的历史经验,我们所经历的艺术市场实践不过十来年时间。我国艺术产业的优势在于,拥有丰富的艺术资源、低廉的人力资源和巨大的消费市场。我国的艺术产业要虚心学习人家的先进技术手段、生产方式和市场经验。必须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博采众长、勇于进取,才能创造辉煌的未来。本文主要以世纪之交中国艺术产业的发展状况为资料,从发展轨迹、产业结构、产业政策、产业地位等方面进行研究,呈现其发展的具体面貌,也希望为中国艺术产业更加深入细致的研究工作,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屈路影[8](2003)在《黎明不再静悄悄——记中国“入世”一周年》文中认为
二、黎明不再静悄悄——记中国“入世”一周年(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黎明不再静悄悄——记中国“入世”一周年(论文提纲范文)
(1)《人民日报》的“英模报道”研究(1950-2002)(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文献综述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三、研究目的和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四、研究方法和核心概念界定 |
(一)研究方法 |
(二)核心概念界定 |
五、研究重点、难点和创新点 |
(一)研究重点 |
(二)研究难点 |
(三)创新点 |
第一章 政治宣传与《人民日报》的英模报道 |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政治宣传理论的中国化 |
一、马克思主义政治宣传理论概述 |
二、马克思主义政治宣传理论在苏联的实践 |
三、马克思主义政治宣传理论的中国化 |
第二节《人民日报》的创刊 |
一、创刊及发展 |
二、功能地位 |
第三节《人民日报》的英模报道 |
一、英模报道的历史起源 |
二、“英模报道”与《人民日报》新闻报道栏目变化 |
第二章 英模报道中的“英模”构成 |
第一节 历年英模报道总量统计 |
一、报道统计概述 |
二、报道数量与分布 |
第二节 英模构成的类型分布 |
一、英模行业结构分布 |
二、英模性别结构分析 |
三、英模的政治面貌结构统计 |
第三节 英模报道的品质结构分析 |
一、政治品质 |
二、劳动品质 |
三、道德品质 |
第三章 《人民日报》的英模报道演变 |
第一节 建国头十七年《人民日报》的英模报道 |
一、数量变化 |
二、英模形象 |
三、形象变化之原因 |
四、社会效应 |
第二节 极“左”时期《人民日报》的英模报道 |
一、数量变化 |
二、英模形象 |
三、变化原因分析 |
四、社会效应 |
第三节 改革开放时期《人民日报》的英模报道 |
一、报道数量变化 |
二、形象分析 |
三、形象变化之原因 |
四、社会效应 |
第四章 《人民日报》英模报道的挑战及其应对 |
第一节 英模报道的挑战 |
一、新时代需要新宣传理论 |
二、社会价值观多元,英模精神单一 |
三、政治宣传的效应衰退 |
第二节 改进英模报道的建议 |
一、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宣传理论的基本原则、立场、方法 |
二、群众路线理论的实践与坚持新闻宣传的“三贴近原则” |
三、改进报道方式、技巧、风格 |
四、新媒体技术运用与提升英模报道实效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1950 年—1965 年《人民日报》英模报道题目 |
附录二:1966 年—1976 年《人民日报》英模报道题目 |
附录三:1977 年—2002 年《人民日报》英模报道题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2)中国大陆媒体对伊斯兰国家报道研究(2001—2015)(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论 第1章 与本研究相关的概念厘定与关系梳理 |
1.1 “伊斯兰国家”的基本概念与组织特征 |
1.2 911 事件后美国对伊斯兰国家的话语特征与“伊斯兰恐怖论” |
1.2.1 西方话语构建下的伊斯兰世界与“恐怖主义”界定的逻辑对立 |
1.2.2 美国媒体对伊斯兰国家的形象建构与“伊斯兰恐怖论” |
1.3 中国与伊斯兰国家的外交关系梳理 |
1.3.1 中国与伊斯兰国家的建交情况与外交关系特征 |
1.3.2 “一带一路”战略与对伊斯兰国家合作的新局面 |
1.4 中国与伊斯兰国家的媒体交往与合作 |
1.4.1 伊斯兰国家的媒体发展概况与对华交往情况 |
1.4.2 中国和伊斯兰国家媒体合作中存在的问题 |
1.5 911事件后的报道分期及本研究的媒体考量 |
1.6 本章小结 第2章 对伊斯兰国家报道的传播者与传播控制分析 |
2.1 传播主体分析 |
2.1.1 传播组织与传播机构分析 |
2.1.2 传播工作者分析 |
2.2 传播法律法规与宗教禁忌分析 |
2.2.1 与伊斯兰国家报道相关的国内法律法规分析 |
2.2.2 与伊斯兰国家报道相关的国际法律法规分析 |
2.2.3 伊斯兰教的基本禁忌与报道注意事项 |
2.3 微观控制分析 |
2.3.1 表达控制分析 |
2.3.2 屏蔽控制分析 |
2.4 宏观控制分析 |
2.4.1 报道的信源控制分析 |
2.4.2 热点与热度控制分析 |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对伊斯兰国家报道的内容与文本话语分析 |
3.1 报道的主要内容特征分析 |
3.1.1 常规报道领域内容分析 |
3.1.2 宗教报道领域内容分析 |
3.1.3 战争及冲突报道领域内容分析 |
3.2 报道规范与报道伦理分析 |
3.2.1 报道中的价值判断与信息选择分析 |
3.2.2 报道中的“羊群效应”与“破窗”现象分析 |
3.2.3 报道中的新闻失实与新闻想象问题分析 |
3.2.4 报道中的题材偏好与报道失衡问题分析 |
3.3 报道的文本话语分析 |
3.3.1 报道文本的表达方式分析 |
3.3.2 报道文字文本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
3.3.3 报道的立场和倾向性分析 |
3.4 图片报道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
3.4.1 使用“恐怖”和“惊悚”的图片而不加修饰 |
3.4.2 涉及伤亡图片未经技术处理而直接呈现 |
3.4.3 报道缺乏原创图片或配图牵强 |
3.4.4 选用图片缺乏宗教人文关怀 |
3.4.5 商业网站过多转载猎奇和揭丑类负面图片 |
3.5 视频报道中的问题分析 |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对伊斯兰国家报道的媒介渠道与报道能力分析 |
4.1 报道的信源与渠道类型分析 |
4.1.1 外媒渠道分析 |
4.1.2 大陆官方媒体渠道及其报道量分析 |
4.1.3 伊斯兰国家事主国媒体渠道分析 |
4.1.4 中国穆斯林民间媒体渠道分析 |
4.2 报道与评论能力分析 |
4.2.1 官方媒体向伊斯兰国家派驻记者站能力分析 |
4.2.2 对伊斯兰国家报道的资料配置能力分析——以新华网为例 |
4.2.3 新闻采制难度与报道风险分析 |
4.2.4 原创评论能力分析 |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对伊斯兰国家报道的受众和效果分析 |
5.1 报道的受众调查与分析 |
5.1.1 受众的基本特点与舆情生成分析 |
5.1.2 受众调查与结果分析 |
5.2 报道的传播效果测定 |
5.2.1 传播效果测定的基本情况 |
5.2.2 “沉默的螺旋”在传播效果中的体现 |
5.2.3 传播效果测定难度与测定行为缺失 |
5.2.4 传播中的“不闭环”与“不对流”现象分析 |
5.3 对伊斯兰国家报道的议程设置分析 |
5.3.1 议程设置的差异性分析 |
5.3.2 从搜索引擎结果看议程设置 |
5.3.3 从新闻评奖与评选看议程设置 |
5.4 对伊斯兰国家报道的意见领袖分析 |
5.4.1 舆情的差异性与舆论制衡分析 |
5.4.2 意见领袖的构成及作用机理分析 |
5.4.3 意见领袖的平台建构与串场作用分析 |
5.5 以“一带一路”建设为契机提升对伊斯兰国家的报道效果 |
5.6 本章小结 结语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3)1990年代《新华文摘》文学作品与评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市场经济时代《新华文摘》的选刊策略 |
第一节 市场经济时代《新华文摘》的处境 |
第二节 市场经济时代《新华文摘》的选刊运营 |
第三节 市场经济时代《新华文摘》的选文策略 |
第二章 彰显主旋律的选刊取向 |
第一节 对“获奖征文大联展”的青睐 |
第二节 对报告文学关注的几点变化 |
第三节 对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的坚守 |
第三章 《新华文摘》对商业化写作的警惕与接纳 |
第一节 《新华文摘》对商业化的警惕 |
第二节 《新华文摘》对商业化的接纳 |
第四章 市场经济时代《新华文摘》对文学思潮的关注与引领 |
第一节 选摘“纯文学”作品与评论的几个特征 |
第二节 对“文学的命名”的关注 |
第三节 对“人文精神讨论”的关注 |
结语:1990 年代《新华文摘》的总体样态与局限 |
注释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1990 年代《新华文摘》文学作品与评论目录 |
附录二:1990 年代《新华文摘》期刊来源数据表 |
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过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4)世界青年与学生和平友谊联欢节与新中国音乐事业的建设及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
论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研究对象 |
(一) 世界青年与学生和平友谊联欢节称谓的提出与演变 |
(二) 世界青年学生和平友谊联欢节的内涵及历史发展的概况 |
(三) 参加联欢节对新中国音乐事业建设与发展的影响 |
二、 研究的现状及意义 |
(一) 研究的现状 |
(二) 研究的意义 |
三、 研究的任务和方法 |
第一章 世界青年与学生和平友谊联欢节的由来发展及其历史地位与传统 |
一、 联欢节的由来 |
(一) 联欢节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兴起的和平运动的产物 |
(二) 世界民主青年联盟发起举办联欢节 |
(三) 世界各国青年热烈响应踊跃参加联欢节 |
(四) 世界进步力量对联欢节的支持 |
(五) 反动势力的阻挠破坏阻挡不住和平的潮流 |
二、 联欢节的历史分期及其潮起潮落的原因 |
(一) 联欢节历史发展的基本面貌 |
(二) 由一种历史分期引出的分期标准问题的探讨 |
(三) 联欢节的历史分期 |
(四) 联欢节潮起潮落的原因解析 |
三、 联欢节的历史地位及特征与传统 |
(一) 联欢节的历史地位 |
(二) 联欢节的主要内容和基本特征 |
(三) 联欢节的光荣传统 |
第二章 新中国青年代表团连续参加七届世界青年与学生和平友谊联欢节的历史全貌(1949年第二届~1962年第八届) |
一、 精彩的亮相光辉的纪元(1949年8月~1951年8月) |
(一) 中国青年代表团参加第二届布达佩斯联欢节(1949年8月14日~28日) |
(二) 中国青年代表团参加第三届东柏林联欢节(1951 年 8 月 5 日~19 日) |
二、 高潮迭起快速发展(1953年8月~1957年8月) |
(一) 中国青年代表团参加第四届布加勒斯特联欢节(1953 年 8 月 2 日~16 日) |
(二) 中国青年代表团参加第五届华沙联欢节(1955年7月31日~8月14日) |
(三) 中国青年代表团参加第六届莫斯科联欢节(1957 年 7 月 28 日~8 月 11 日) |
三、 风云突变高潮回落(1959 年 7 月~1962 年 8 月) |
(一) 中国青年代表团参加第七届维也纳联欢节(1959 年 7 月 26 日~8 月 4 日) |
(二) 中国青年代表团参加第八届赫尔辛基联欢节(1962 年 7 月 28 日~8 月 6 日) |
第三章 联欢节有力推动了新中国音乐事业的建设与发展 |
一、 新中国音乐史上的丰碑 |
(一) 中国是联欢节上的获奖大国 |
(二) 累累硕果铸就历史的丰碑 |
(三) 获奖数量变化的原因分析 |
二、 联欢节培养造就了新中国一代音乐精英和领军人 |
(一) 为国争光的青年艺术家 |
(二) “十年浩劫”中的守望者 |
(三) 中国音乐再度走上世界舞台的领军人 |
三、 联欢节推动了国家级艺术院团的建立发展和全国性音乐活动的开展 |
(一) 旧中国的音乐“家底”和联欢节给予的启示 |
(二) 创建国家级专业艺术院团的实践 |
(三) 联欢节推动了全国性音乐文艺活动的广泛开展 |
四、 联欢节打造、构建了中国特色的经典曲目体系 |
(一) 组织遴选,摸底淘宝,打造精品 |
(二) 精品建设的国际标准 |
(三) 执行标准,认真选拔 |
(四) 联欢节精品节目的鲜明特色 |
五、 联欢节为中国音乐再度走上世界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
(一) 打开了中国音乐走向世界的大门 |
(二) 开通了对外音乐交流的渠道 |
(三) 登上了各种世界级音乐艺术大赛的舞台 |
结论 新中国青年代表团参加联欢节的启示 |
一、 积极开展对外音乐艺术交流是加快音乐事业发展的最佳途径 |
二、 “以我为主”、“三个三分之一”是开展对外交流的根本指导方针 |
三、 让中国音乐在对外交流中走向世界必须坚持“四性”原则 |
四、 将对外交流与国内建设相结合才能切实推进中国音乐事业建设与发展 |
五、 国际国内的政治形势决定我国对外文化交流的状态和效果 |
六、 加强音乐艺术对外交流可以推进民间外交促成国家对外关系的发展 |
参考文献 |
注释 |
附录1 《中国参加联欢节获奖一览表(1949~1962年)》 |
附录2 《联欢节举办一览表(1947~2010年)》 |
附录3 联欢节相关照片 |
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5)对立与互通:新旧诗坛关系之研究(1912-1937)(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主要研究成果评述 |
三、论题的创新点及研究脉络 |
四、资料使用介绍 |
五、研究架构安排 |
六、其它问题的说明 |
第一章 诗分新旧:民国前二十五年的诗坛概论 |
引言 |
第一节 民国前二十五年的旧诗人与旧诗派 |
第二节 新文人对旧诗的态度及新旧诗坛之往来 |
一、新青年同人:以胡适、鲁迅、沈尹默为例 |
二、初期白话诗人:以俞平伯、朱自清为例 |
三、新月派诗人:以徐志摩、闻一多、梁实秋为例 |
第二章 潜对话与间接对话:光宣之际旧诗人对新诗及白话文运动的态度 |
引言 |
第一节 同光体等旧诗人对新诗及白话文运动的态度 |
第二节 章太炎:无韵非诗与不可强判文言白话 |
一、对白话文的态度 |
二、对白话文运动的态度 |
第三节 梁启超:从极好"趋新"到回归传统 |
一、与新文化同人的合与分 |
二、对新诗的看法 |
三、对白话文运动的批评 |
第四节 王国维:通达的诗体观念与本位主义的文化心态 |
一、从诗体代兴观看其对新诗的态度 |
二、对新思潮的担忧 |
第三章 直接对话:南社与学衡文人的新诗观 |
引言 |
第一节 以"革命"论诗:柳亚子对新诗的态度 |
第二节 以"时代"论诗:林庚白对新诗的态度 |
第三节 同光体影响下的诗学观:胡先骗对新诗的态度 |
一、"反新文学运动最烈" |
二、坚定的宋诗派 |
第四节 "彷徨于新旧文学之间":胡怀琛的"新派诗说" |
一、胡怀琛其人 |
二、"诗是表情的文字" |
三、"诗是有音节而能唱叹的文字" |
四、"新派诗说"的缺陷 |
第五节 格律之形式与浪漫之情感:吴宓的新诗观 |
一、对新诗不讲格律的批评 |
二、徐志摩与吴宓新诗观之转变 |
三、诗观的浪漫主义本质 |
第六节 新诗的另一种路径:吴芳吉的"白屋体" |
一、对新文学的纠偏 |
二、"白屋体"的形式特征 |
三、以《婉容词》为例的分析 |
四、在诗坛的影响 |
第四章 从对立到互通:新旧语境中的六个诗学关键词 |
引言 |
第一节 时代 |
一、新旧诗坛对诗的"时代性"问题之见解 |
二、旧诗人对新诗抒情问题的批评 |
三、史与志:民国旧诗的抒情特征 |
第二节 人生 |
一、"人生论"成为新诗潮 |
二、旧诗坛的纠偏及意义 |
第三节 诗体 |
一、新文学界对中国诗史的解构 |
二、旧诗人的诗体观 |
三、新旧诗人诗体观念之相契 |
第四节 用典 |
一、清末至五四关于诗的用典之争 |
二、旧诗人对于用典的看法 |
三、用典作为诗的现代基质 |
第五节 用韵 |
一、"无韵非诗" |
二、新韵与旧韵 |
第六节 意象 |
一、旧诗体式的限制与新诗活力的体现 |
二、传统意象的延续与激活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民国前二十五年诗坛系年简编(1912-1937) |
攻博期间科研成果一览 |
(6)平视权力的进程 ——《南方周末》时政报道发展历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研究缘起 |
研究现状 |
研究目的 |
样本选择 |
研究方法 |
第一章 以《南方周末》为代表的时政报道的定义及特点 |
第一节 两种定义、两种特点 |
一、传统时政报道的定义及特点 |
二、以《南方周末》为代表的市场化新闻周报、周刊时政报道的定义 |
第二节 《南方周末》时政报道的特点 |
一、报道领域既宽也窄 |
二、报道手法贴近新闻规律 |
三、版面组织特点 |
第三节 《南方周末》时政报道阶段划分理由及发展轨迹综述 |
一、阶段划分理由 |
二、《南方周末》时政报道发展轨迹综述及标志性报道 |
第二章 时政报道起航并迅速升至顶点:2002.3-2003.4 |
第一节 转型初期媒体环境分析 |
一、转型的客观原因 |
二、转型内因 |
三、转型过程:以十六大专题为标志 |
第二节 业务特点:以宏大叙事和调查性报道为主 |
一、选题宽泛:民主和监督选题相对集中 |
二、报道手法:专家主导、宏大叙事、微观调查 |
三、版面及栏目设置 |
四、策划为王——三个里程碑式的专题 |
第三节 体现出的理念、风格定位 |
一、新闻职业主义——记录历史进程 |
二、新闻专业主义——深入成就深度 |
三、新闻理想主义——新闻主体意识 |
第四节 评价:褒贬不一 |
一、《南方周末》时政报道革命性的成就 |
二、存在的问题和疑惑 |
三、评价:一切都是探索中的问题 |
第三章 再转型——摸索中前行:2003.4一2005年底 |
第一节 发展变化中的背景 |
一、社会背景继续深化 |
二、反思——媒体在实践中该怎么做? |
三、由经验和教训带来的对媒体属性的再思考 |
第二节 业务特点:小的新亮点不断 |
一、报道领域遍地开花、缓慢接近高层核心 |
二、多样化的报道方式 |
三、文本可读性——注重细节的“南周体” |
四、版面安排及有效的编辑手法 |
第三节 体现出的理念、风格定位 |
一、“积极、正向、均衡、稳健”的理念 |
二、积累资源的必要性 |
三、对时政报道“普及常识”功能的认识 |
第四节 存在的问题、评价 |
一、“南周模式”之辩 |
二、巧妙运用新闻操作手法表达鲜明的倾向 |
三、《南方周末》的指向:公共化、透明化、资讯化 |
第四章 接近政治核心:2005年底至今 |
第一节 2005年底——时局版推出前 |
一、操作手段的革命——更接近核心信息源 |
二、报道领域在围绕政治核心的基础上拓宽 |
三、文本和表达方式创新 |
第二节 时局版的推出 |
一、版面及栏目设置 |
二、改版后的创新点 |
三、改版后的新时政理念:让读者清晰地读懂中国 |
第三节 核心价值观的确立 |
一、时政报道初期的核心价值观 |
二、成熟期时政报道的核心价值观 |
第四节 存在的问题、对变化的评价 |
一、所获收益 |
二、存在的问题 |
第五章 平视权力:做符合新闻规律的时政报道 |
第一节 对时政报道的重新定义和媒体职业属性的思考 |
一、时政报道重新定义 |
二、理性、正向的媒体理念 |
第二节 《南方周末》时政报道再评价 |
一、独特地位与成功原由 |
二、贡献 |
三、操作层面的缺陷 |
四、需要解决的问题 |
第三节 时政报道的几个关键问题 |
一、时政报道在报纸中的功能 |
二、时政报道的目标读者 |
三、时政报道的价值 |
四、时政报道的核心竞争力 |
第四节 时政报道的底线问题 |
一、风险无法完全规避 |
二、时政报道发展初期的教训和技巧 |
三、2006年下半年以来安全有效的时政报道 |
四、他山之石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后记 |
(7)世纪之交的中国艺术产业 ——关于历史、系统、管理、空间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文文摘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基础 |
1.2 研究现状 |
1.3 研究角度 |
1.4 研究意义 |
第2章 历史:发展轨迹 |
2.1 中国现当代艺术产业的发展 |
2.2 世纪之交中国艺术产业现状 |
第3章 系统:产业结构 |
3.1 演出产业 |
3.2 音像产业 |
3.3 影视产业 |
3.4 艺术品业 |
3.5 其他艺术服务业 |
第4章 管理:产业政策 |
4.1 文艺体制改革 |
4.2 艺术产业的政策演变 |
4.3 世纪之交的中国主要艺术行业的产业政策 |
第5章 空间:产业地位 |
5.1 艺术产业在国家产业中的地位 |
5.2 艺术产业对国家艺术事业的作用 |
结论 |
附录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四、黎明不再静悄悄——记中国“入世”一周年(论文参考文献)
- [1]《人民日报》的“英模报道”研究(1950-2002)[D]. 周晓瑾. 兰州交通大学, 2018(01)
- [2]中国大陆媒体对伊斯兰国家报道研究(2001—2015)[D]. 金强. 河北大学, 2016(02)
- [3]1990年代《新华文摘》文学作品与评论研究[D]. 余琼. 山东师范大学, 2015(09)
- [4]世界青年与学生和平友谊联欢节与新中国音乐事业的建设及发展[D]. 李岩松.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12(04)
- [5]对立与互通:新旧诗坛关系之研究(1912-1937)[D]. 潘建伟. 浙江大学, 2012(08)
- [6]平视权力的进程 ——《南方周末》时政报道发展历程研究[D]. 法伊莎. 兰州大学, 2008(01)
- [7]世纪之交的中国艺术产业 ——关于历史、系统、管理、空间的研究[D]. 陈燕. 福建师范大学, 2007(01)
- [8]黎明不再静悄悄——记中国“入世”一周年[J]. 屈路影. 税收与社会, 20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