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疲劳综合征的症证特征、演变及预后转归规律的初步研究

慢性疲劳综合征的症证特征、演变及预后转归规律的初步研究

薛晓琳[1]2003年在《慢性疲劳综合征的症证特征、演变及预后转归规律的初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慢性疲劳综合征(Chronic Fatigue Syndrome,简称CFS)是1988年3月美国疾病控制中心(CDC)正式命名的,它是一种原因及机理不明的以虚弱性疲劳为主要特征的一组症候群,除疲劳、咽痛、淋巴结肿痛、肌肉酸痛、头痛、低热等躯体症状外,CFS患者常伴有短期记忆力下降、集中注意力困难、睡眠紊乱等认知功能障碍及抑郁、焦虑等精神心理方面的改变,且尚未发现特异的实验室诊断指标。目前,在科技不断进步,竞争意识不断增强,生活节奏不断加快的情况下,临床上以精神紧张、慢性疲劳为主诉的患者日趋增多。因此,慢性疲劳综合征的研究越来越受到各国学者的关注。但是,目前因其病因病机尚不明确,故西医临床缺乏成型的、系统的治疗措施。所以,发挥中医从整体观念、辨证论治角度出发诊疗疾病的优势,以中医证候为切入点,研究CFS临床症、证特点及其演变趋势,同时探讨CFS预后转归的影响因素及其规律,将为明确其临床特征和病情演变情况,探讨CFS的危险因素和发病机制提供依据,并为寻求有效的中医或中西医结合防治措施奠定基础。 本研究论文分理论研究和临床研究两个部分。 1 理论研究 本研究分析了CFS的临床特征、CFS预后及转归情况、中医对CFS证候的认识等,探讨了CFS的中医证候及其预后的进一步研究思路,为准确把握CFS的概念,逐步认识CFS的本质,寻找有效的中医药防治措施提供依据。 1.1 慢性疲劳综合征的症状表现及特征 目前,国内对CFS临床特征的研究尚不多,国外研究表明CFS的叁组症状(躯体症状、认知行为障碍、精神心理方面的异常表现)不仅具有各自的特点,而且精神心理等负性情绪与疲劳、躯体症状、认知功能障碍之间均存在一定的关系。 1.2 慢性疲劳综合征的预后转归 关于CFS预后的调查文献国内尚未见报道,从国外的文献中看,能涉及到CFS预后的研究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种是有关某种干预手段对CFS的预后转归的影响,另一种是通过观察其自然病程,而总结的CFS预后转归情况。 (1)治疗手段的干预对CFS的症状及功能状态有一定的改善作用,但此方面的研究观察期限一般较短,多为12周以内,未见药物或非药物对CFS预后转归产生影响的远期观察报道。 (2)对儿童、青少年CFS患者及成年人CFS患者自然病程的预后转归观察结果有所不同。①大多数儿童及青少年尽管只是缓解症状,但持续功能受限的情况较少,因而认为儿童CFS的预后较满意。②成年人的预后不良,完全恢复的病例很少,且预后转归情况与调查开始时患者的发病状态有关。 1.3 中医对CFS的认识 中医学认为,CFS是一种多脏器、多系统功能失调而导致的疾病,其发生主要与禀赋薄弱、体质不强、邪气乘虚而入或郁怒不畅,情志不遂或烦劳过度或饮食不节、过饥过饱等因4 慢性疲劳综合征的症证特征、演变及预后转归规律的初步研究素导致心、肝、脾、肺、肾及气血阴阳的功能失调有关。多数研究者重视肝脾在CFS发病中的作用。2临床研究 本研究按照美国疾病控制中心 1994年修订的诊断标准,通过随访 1”7年-2皿1年间收集的一些CFS患者,采用一些国际通用的心理卫生量表,调查、评定其现况,探讨其症、证特征、演变规律与预后转归的影响因素及其规律;并用现代统计学知识,对CFS患者症状、中医证候演变情况及预后转归情况做了统计学分析;初步总结出CFS患者的症状、证候演变趋势及预后转归的一些规律。主要研究结果概括如下:2.1慢性疲劳综合征症状特征及演变的研究 调查的 51例 CFS患者的一般情况以中青年女性为主;于部、知识分子等职业占多数;受教育程度高;病程较长。此结果与现有CFS文献报道的CFS流行病学的特征相一致。 调查的CFS患者的症状特征显示,除以疲劳为主要症状表现外,认知功能障碍(如睡眠紊乱、记忆力减退、集中注意力困难)表现较为突出,躯体症状以头痛、全身肌肉痛、关节痛症状为主。CFS的中医症状中急躁易怒、面色萎黄、胸闷气短、情绪抑郁、腹胀等症状出现的频率较高;眼周发黑、面色苍白、盗汗、大便不爽或时干时涯、胸痛、浮肿、恶心、呕吐、咳痰喘、小便短赤等症状出现的频率较低。 本研究调查的CFS患者症状演变趋势显示,本次调查比初次调查时符合CFS诊断标准门 年 CDC标准)的症状发生率降低,症状严重程度缓解;而中医症状表现为一些肝郁症状的减少、减轻和阴虚症状的增加、加重。 本研究还显示,躯体疲劳、脑力疲劳与睡眠质量密切相关,而疲劳会给CFS患者的躯体功能、。心理状态、社会功能带来不利的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与躯体疲劳、脑力疲劳的程度密切相关。疲劳程度越严重;生存质量越差。 另外,对CFS的主要症状用形象分级法进行自评,并与调查者的评定结果相结合,是本研究的特色之一。结果表明,使用形象分级法让患者进行自评能较客观准确地反映出患者的症状程度与病情的变化,并可显示出在相同的时间段症状或病情变化的趋势。2.2慢性疲劳综合征的中医证候特征及演变规律的研究 门)证候特征:51例 CF巳患者的基本?

HUI, LI(李蕙)[2]2012年在《莱姆病中医症、证分布特点及其病因病机的初步研究》文中指出莱姆病是1980年由美国正式命名的一种自然疫源性疾病,它是由伯道疏螺旋体(B.b.)经媒介蜱叮咬皮肤后进入血液循环而引起的全身性感染症,多流行于夏秋季,发生于林区灌木丛生区域。临床主要表现为移行性红斑、流感样症状及神经肌肉关节、心脏等多系统损害。西医运用抗菌素对慢性期患者治疗的疗效差、副作用大,病情可迁延不愈,其致残率为60%。目前,大约70多个国家已报告发现了该疾病,在美国为第二大传染病,1992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将其列为需要重点进行防治研究的新型传染病。中国自1986年首次报道发现此病以来,国家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所统计表明,至少在29个省、市、自治区的人群中存在莱姆病B.b.感染,林区人群感染率平均为5.33%,每年约有上万例的新发病例。中医古代文献未见有关此病的描述,根据莱姆病患者在不同病期临床表现侧重点的不同,莱姆病被认为与“丹毒”、“湿温”、“痹病”、“虚劳”、“眩晕”、“心悸”、“健忘”、“头痛”等疾病的病因、病机及症状表现相类似,临床诊治时可引以参考。尽管目前中医在改善莱姆病患者症状,促进机体恢复方面显示出独特的潜力及优势,但目前尚未见到有关莱姆病辨证的系统研究报道。因此,从中医角度探讨其症、证分布特点及病因病机等,对于寻找中医治疗该病的有效治疗方法,提高临床辨治水平有一定的现实意义。近年来,有专家学者提出在病证结合的基础上,从证候要素入手,进行证候规范化研究的思路。证候要素是构成证候的最小单元,相对于证候来说数目少,并可反映疾病的病位和病性特征,便于掌握与传承。因此,拟以莱姆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在回顾性分析该病症状特点和中药、针灸对症状改善情况的基础上,通过前瞻性的临床调查,并结合聚类分析法,分析该病的常见症状、证候及证候要素分布特点,进而推断其病机及中医治疗的优势,为从中医角度探讨莱姆病的病因病机、中医诊治优势及证候的规范化提供依据。目的1通过对莱姆病病例的回顾性分析及前瞻性的横断面调查,较为系统地对莱姆病患者的中医症的分布特点进行分析,为探索莱姆病的病机及辨证论治提供依据。2通过临床横断面调查,收集莱姆病的四诊信息和临床医师的经验辨证等资料,分别分析与提取基于经验辨证和无监督数据分析的常见证候及证候要素分布情况,为进一步认识该病的证候及证候要素特点及提高临床辨证论治水平提供依据。3从临床回顾性分析中医药治疗莱姆病后症状改善情况入手,通过归纳总结莱姆病的现代医学病理机制及治疗缺陷,以中医对感染性疾病的病因病机认识为理论基础,结合莱姆病的症、证分布特点的临床前瞻性横断面调查研究,阐述莱姆病的中医发病机制,探讨基于病证结合模式的中医诊治优势及思路。方法1莱姆病中医症的分布特点研究1.1基于病例回顾性分析的莱姆病症分布特点应用excel建立病例回顾性分析调查数据库,录入符合纳入标准的美国纽约Sino-Med Research Institute诊所的292例莱姆病患者原始病历中的一般资料,以及记载的有关莱姆病的所有症状与体征,运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对症状进行总体分布统计,并运用卡方检验比较不同性别、年龄段及病程的症状分布差异。1.2基于横断面调查的莱姆病症分布特点在文献分析的基础上,经过症状的选择、量化、专家咨询以及结构、内容优化等步骤而完成编制莱姆病临床信息采集表;然后对208例莱姆病患者采集四诊信息,根据获得的临床资料,确定疾病分期、中医病名及经验辨证诊断,并在规范经验辨证结果的基础上,将其拆分为病位类及病性类证候要素,采用EpiData3.0软件建立数据库,运用SPSS17.0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全面地、系统地分析莱姆病症的分布特点,并比较不同病期的症状分布差异。2莱姆病中医证候及证候要素分布特点的横断面调查研究运用SPSS17.0软件分别对基于经验辨证拆分的证候、病位类及病性类证候要素进行频次统计分析,比较各自在不同性别、分期分布的特点,并运用聚类分析对208例病人的症状聚为同一类可能提示的证候要素进行初步诠释。3莱姆病的病因病机及中医诊治优势的探讨3.1中医药对莱姆病症状干预效果的回顾性分析根据入选141病例的门诊初诊和最后一次复诊记录,将治疗前后的症状变化情况建立excel数据库文件,运用SPSS17.0软件将症状经治疗后有无变化的频率进行分析,总结经中医干预后患者症状的改善情况。3.2莱姆病的病因病机及中医诊治优势的分析在总结现代医学有关莱姆病的认识基础上,从中医学理论的角度,结合该病中医症状、证候、证候要素分布特点的临床调查结果及回顾性干预效果的分析,遵循审证求因的原则,系统地探讨该病的病因病机,提出一套基于病证结合的诊治原则和思路。结果1莱姆病中医症的分布特点研究1.1基于病例回顾性分析的莱姆病症分布特点1.1.1症的总体分布情况在对292例患者的原始记载资料进行分析时共涉及33个症状与体征,其中出现频率在20%以上者,根据由高到低的排列次序为关节痛、乏力、健忘、注意力减退、头痛、头晕、畏光、肢体麻木、汗出、心悸、肌肉无力、恶寒、鼻塞、颤抖、皮肤红斑、发热、失眠、气短、耳鸣。1.1.2症在不同性别、病程、年龄患者中的分布情况症在不同性别、病程、年龄患者中的分布具有统计学意义者如下:(1)乏力、健忘两症在女性中出现的频率高于男性。(2)病程在3个月以下者中,皮肤红斑的出现率高;在半年之内者中,发热的情况较明显;在一年之内者中,肢体麻木症状较明显;在1年以上者中,皮肤红斑的出现率低。(3)年龄在20岁以下者中,胸痛的出现率较低,恶心的出现率较高;在40-59岁之间,性欲减退的出现率较高;在20-29岁者中尿频少见。1.2基于横断面调查的莱姆病的症分布特点1.2.1主诉:出现频率在10%以上的症从高到低依次为关节疼痛、乏力、健忘头痛、恶寒发热。1.2.2全身症状:出现频率在50%以上的症从高到低依次为乏力、注意力散漫、健忘、恶寒、盗汗、白汗、焦虑。1.2.3其它系统、部位的症状:(1)头面及四肢症状以眩晕、肢体麻木、沉重无力出现频率在50%以上;(2)生殖系统症状以月经夹块、月经量少最常见,其次为性欲减退;(3)疼痛症状中的关节痛、头痛是患者常见症状,疼痛性质多为隐痛及酸痛,痛处固定,入夜加重,喜温。1.2.4舌脉:(1)异常舌形中以舌体胖,有齿痕较常见;(2)舌下络脉有各种异常表现,其中络脉色青紫最多见,出现频率为98.5%;(3)苔色以白苔为主,出现频率为68.8%;(4)异常脉象中以弱脉出现频率居首位,为53.4%。1.2.5莱姆病分期及不同病期的症状分布情况Ⅰ、Ⅱ期病例较少,百分比分别为1.4%及5.8%,Ⅲ期病例占大多数,百分比为92.8%。在患者出现的症状中,其中12种症状在不同病期的分布具有显着性差异:皮肤环形红斑出现频率在发病初起时较高,在疾病后期则减少;健忘、注意力散漫、抑郁、胸痛、肢体沉重无力均在Ⅲ期出现频率较高;颤抖在Ⅱ期出现频率较高,其次为Ⅰ期;焦虑在Ⅰ期出现频率最高,在Ⅲ出现的例数较多,出现频率为59.1%;皮肤红斑、头重痛在Ⅰ期出现频率最高,为100%;口眼歪斜、口干出现频率在Ⅰ期较高;头胀痛在Ⅱ期出现频率最高,为100%。2莱姆病中医证候及证候要素分布特点的横断面调查研究2.1基于经验辨证的莱姆病证候及证候要素的分布特点中医病名诊断以痹证最常见,出现频率为64.9%,其它出现频率在10%以上的病名从高到低排列为健忘、虚劳、头痛、湿温、丹毒。临床医师经验辨证结果复杂多样,共有75组证候类型,其中排在前五位的是:(1)气滞血瘀及气阴两虚,(2)湿热蕴郁合并气滞血瘀,(3)心脾两虚、气滞血瘀和肾气虚,(4)心脾两虚、肾阴虚及气滞血瘀,(5)湿热蕴郁、气滞血瘀及气阴两虚。2.1.1基于经验辨证拆分的莱姆病中医证候分布由高到低,出现频率排在前10位证候依次是气滞血瘀、心脾两虚、气虚湿热蕴郁、肾阴虚、肾气虚、脾气虚、湿热困表、邪毒袭肤、热在营分证候在不同性别、病期患者中的分布,具有统计学意义者为:心脾两虚证在女性中出现的频率明显高于男性;湿热困表证、脾气虚证在Ⅰ期患者中的出现频率最高(均为66.7%),在Ⅱ期出现频率次之,在Ⅲ期出现频率最低。2.1.2基于经验辨证拆分的莱姆病中医证候要素分布情况2.1.2.1病位类证候要素分布情况(1)在8个病位类证候要素中,以肾、脾、心、肝、营分、卫分较为常见,血分及胃较少见;(2)在不同性别、病期患者的分布中,具有统计学意义者为:病位在心、脾者女性高于男性,病位在胃者男性高于女性;病位在心与肾者Ⅲ期的出现率最高,其次为Ⅱ期,而在Ⅰ期无一病例出现;病位在卫分与营分于Ⅰ期的出现率最高,其次为Ⅱ期,在Ⅲ期最少见。2.1.2.2病性类证候要素分布情况出现频率在30%以上的病性类证候要素从高到低排列依次为气虚、气滞、血瘀、血虚、湿、热(火)、阴虚。2.2基于聚类分析的莱姆病证候要素的初步分析通过聚类分析对莱姆病横断面调查的症状数据进行分类,结果显示病性类证候要素主要有湿、热(火)、气滞、气虚、血虚、阴虚、阳亢、风;病位类证候要素有卫、心、肾、脾、肝。3莱姆病的病因病机及中医诊治优势的探讨3.1中医药对莱姆病症状干预效果的回顾性分析(1)本研究结果显示经中医治疗后,除月经不调无改善外,其余症状的改善率均在50%以上。其中皮肤红斑、咳嗽、脱发、脉结代改善率为100%;汗出、发热、胸痛、便秘、肌肉无力、恶寒、畏光、潮热、鼻塞、头痛的改善率在90%以上。(2)不同年龄段的莱姆病患者治疗后具有统计学意义的症状变化为皮肤红斑改善率在50-59岁年龄段较高,在20岁以下较低;头晕改善率在20岁以下最高,为85.7%,随着年龄段的增加,改善率有所下降;失眠改善率在20-29岁之间较高,在20岁以下较低;颤抖改善率在30-39岁年龄段较高,在20岁以下较低;肌肉无力改善率在20-29岁之间以及60岁以上较高,在40-49岁之间较低;性欲低下主要在20-39岁之间有所改善,在其他年龄段则无变化。(3)比较不同性别、病程6个月以下及6个月以上两个阶段的的患者治疗后症状变化,结果显示无显着性差异。(4)不同疗程患者治疗后具有统计学意义的症状变化为:头痛在疗程4-6个月段改善率最高,脱发在疗程1-6月段无变化,在7个月以上的疗程段有所改善3.2莱姆病的病因病机及中医诊治优势的分析从中医理论上阐述温病类的感染性疾病的病因病机,结合本研究临床调查结果,归纳提炼出莱姆病的病因是:疫虫叮咬引起的外感湿热温毒之邪。其发病机理为:外邪入侵,正邪相争,正不胜邪。若失治或误治,则可致正虚邪恋,虚实夹杂;若病程持久,可造成多脏腑功能损伤,气血阴阳失调。结合中医药干预效果的回顾性分析,提出采用西医辨病与中医辨证相结合的诊疗手段,发挥中医整体论治及治病求本的优势,安全、有效地对抗病原体,同时结合整体调节,促进受损机体恢复。以此为指导治疗的准则,达到既针对贯穿本病始终的病因,又注重在不同阶段中病情演变和发展出现的多种证候的治疗目的。结论1通过回顾性调查,发现莱姆病常见症为关节疼痛、乏力、健忘、注意力减退、头痛等33种;临床前瞻性横断面采集的症状则更规范、全面和详细。综合二者症的调查结果,归纳出了莱姆病不同阶段虚实夹杂的病机特点。2通过横断面临床调查,分析出莱姆病常见证候为气滞血瘀、心脾两虚、气虚、湿热蕴郁、肾阴虚、肾气虚、脾气虚、湿热困表、邪毒袭肤、热在营分;常见病位类证候要素包括肾、脾、心、肝、营分、卫分;常见病性类证候要素有气虚、气滞、血瘀、血虚、湿、热(火)、阴虚。3综合临床调查与中医理论探讨,推断莱姆病的病因是疫虫叮咬引起的外感湿热温毒。莱姆病各期的基本病机概括如下:(1)早期:初感湿热温毒之邪,邪犯肌表,正邪相争,邪实为主,多见卫分证。若素体正虚,正不胜邪,邪毒直入于营,致卫营同病;若湿热疫毒交织,阻滞经络,则见痛证;若素体多虚,则兼见气虚之证。(2)中期:正气受损,邪气滞留,虚实夹杂,邪实则仍可见湿热证候,或并见气滞血瘀之象。若脏腑受累,可表现为心脾两虚之证,或见肾阴虚之象。(3)晚期:正虚邪恋,正虚为主。由于病情轻重不同,体质强弱有别,会有气血阴阳亏虚、多脏腑功能受损等不同表现。中医诊治莱姆病的思路为以病为纲,治病求本,灵活辨证,同病异治。其优势体现在以病证结合为基础,采用扶正祛邪,标本兼治,整体论治的治疗方法。本研究创新点:以病证结合为基础,综合运用回顾性分析与前瞻性横断面调查,研究发现感染性疾病-莱姆病的症、证候及证候要素的分布特点,并结合回顾性分析中医药对莱姆病症状干预效果与中医理论探讨,推断出莱姆病的病因病机,提出中医诊治莱姆病的优势及思路。目前尚未见到与此文相关报道。

参考文献:

[1]. 慢性疲劳综合征的症证特征、演变及预后转归规律的初步研究[D]. 薛晓琳.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03

[2]. 莱姆病中医症、证分布特点及其病因病机的初步研究[D]. HUI, LI(李蕙).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2

标签:;  ;  ;  ;  ;  ;  ;  ;  ;  ;  

慢性疲劳综合征的症证特征、演变及预后转归规律的初步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