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塘坝论文_方响亮

导读:本文包含了渔塘坝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塘坝,泥岩,微生物,碎米,土壤,矿床,成因。

渔塘坝论文文献综述

方响亮[1](2016)在《恩施高富硒区渔塘坝土壤节肢动物分布与土壤理化性质的初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湖北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渔塘坝是全世界惟一的独立硒矿床所在地,是人们公认的典型的高富硒区域之一。近年来,涉及到渔塘坝高富硒区与硒相关的研究范围很广,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然而,高富硒区渔塘坝土壤动物的相关研究鲜有报道。本研究于2015年5月、7月、9月、11月赴高富硒区渔塘坝进行四次土壤采样,对土壤样品中的节肢动物进行了分离和鉴定。依据鉴定结果,从时间、水平、垂直等层面对它们的组成与分布特征进行了分析;此外,还对该区域的土壤理化因子(土壤含水率、p H值和含硒量)进行了实验测定,并运用典范对应分析(CCA)软件探讨了土壤节肢动物组成和分布与土壤理化因子之间的相关性,获得的结论如下:(1)2015年在恩施高富硒区渔塘坝进行了四次采样,共分离获得土壤节肢动物8891只,平均密度为759.91只/M2,隶属于10个纲23个目;优势种群为蛛形纲的蜱螨目和弹尾纲的长角?目,数量分别是3563只和2527只,分别占总个体数的40.07%和28.42%;常见种群有弹尾纲的原?目,昆虫纲的双翅目、膜翅目、鞘翅目和弹尾纲的愈腹?目,数量分别达到792只、572只、285只、218只和196只,一起占总个体数的23.20%。在不同土壤层次的分布上,0-5cm层土壤动物数目合计为5670只,占总数的63.77%;5-10cm层数目土壤动物合计2197只,占总数的24.71%;10-15cm层土壤动物数目合计为1024只,占总数的11.52%,具有明显的表聚性。在种群多样性指数上,从不同批次采集标本的总体分布和不同土壤层次垂直分布两方面来看,都具有较高的多样性。(2)本研究分别对高富硒区渔塘坝采集的土壤样品进行了土壤含水率、p H值和含硒量的测量。该采样区平均含水率为33.06%;p H值在采样区土壤中表现为偏酸性,所有样点平均p H值为5.6;土壤硒含量的平均值为62.84μg/g,从而佐证了渔塘坝是高富硒区域。(3)利用Canoco for Windows软件对土壤节肢动物与土壤理化因子的相关性进行典范对应分析(CCA)。分析结果表明:土壤的含水率、p H值和含硒量对土壤节肢动物组成与分布具有相关性,是土壤节肢动物组成与分布、多样性特征的影响因素。(本文来源于《湖北民族学院》期刊2016-06-30)

龙胜桥,邵树勋[2](2016)在《渔塘坝硒矿区发现Se、Zn、Cd多元素超富集植物》一文中研究指出植物修复是治理土壤重金属污染最为绿色、经济、有效的技术。超富集植物是植物修复的首选材料,筛选新的能富集多种金属,且生长快、生物量大的超富集植物是对植物修复技术研究工作者的最大挑战。2007年我们在渔塘坝硒矿区首次发现了中国第一个硒超富集植物遏蓝菜(Thlaspi arvense L.)[1]。在后续研究中又对此硒超富集植物及其生长矿区环境中Zn、Cd等成矿伴生元素含量进行了大量的分析研究,发现此超富集硒植物不仅(本文来源于《矿物学报》期刊2016年02期)

帅超群,向极钎,谈弋,杨永康,殷红清[3](2016)在《恩施州渔塘坝硒矿区天然高富硒微生物的筛选与鉴定》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富集培养及平板划线法分离恩施州渔塘坝硒矿区中天然高富硒微生物。通过在基础发酵培养基中添加不同浓度亚硒酸钠,筛选出一株高富硒微生物XS-1,该菌株培养物最高硒含量可达34 782.52×10-6。通过形态学观察及ITS序列分析鉴定该菌株为异常威克汉姆酵母(Wickerhamomyces anomalus),对硒具有极高的耐受及富集能力。(本文来源于《化学与生物工程》期刊2016年04期)

王芳,鲁力,康健,魏均启,朱丹[4](2016)在《恩施渔塘坝硒矿床中硒的赋存状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光学显微镜、电子探针等手段研究查明恩施渔塘坝硒矿床矿石特征及硒的赋存状态,主要查明硒的两种赋存状态:一种为硒的独立矿物,即自然硒、方硒铜矿;另一种以类质同像的形式存在,即含硒黄铁矿、含硒铜蓝和含硒黄铜矿。(本文来源于《资源环境与工程》期刊2016年02期)

龙胜桥,邵树勋[5](2015)在《渔塘坝壶瓶碎米荠超富集镉的地球化学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恩施新塘乡双河村渔塘坝是我国首次发现独立硒矿床的地方,该矿区二迭系下统茅口组碳质硅质岩/页岩段中硒的异常富集形成了独立矿床,上世纪六十年曾发生世界上首例人群硒中毒事件,一直为国内外地方病研究特别关注,大量学者对该区硒的地球化学与硒中毒地方病做了大量的研究。地质地球化学调查发现,该硒矿区成矿元素硒的伴生元素镉也高水平暴露,矿区环境为高镉地球化学背景。为了查明壶瓶碎米荠超富集镉的生物地球化学特征,以便将该植物应用于镉污染修复治理,本研究对(本文来源于《矿物学报》期刊2015年S1期)

李静贤[6](2014)在《湖北渔塘坝硒矿床硒的赋存状态与矿床成因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湖北渔塘坝硒矿床是目前我国发现的唯一的独立硒矿床。矿床位于扬子准地台上扬子台坪的北东段。硒矿体赋存于二迭系茅口组的炭质硅质岩段中,主要呈似层状-透镜状,少数呈扁豆状产出,产状基本与围岩一致。渔塘坝硒矿床中主要矿物有石英、玉髓以及炭质,次要矿物有黄铁矿、褐铁矿以及黄铜矿等。扫描电镜下见重晶石、方铅矿、闪锌矿、白硒铁矿以及未知硒矿物。矿石中的硒主要以独立矿物的形式存在,其次以类质同象的形式赋存于黄铁矿中。可见的叁种硒矿物:(1)白硒铁矿,颗粒较小,粒径约1-4μm,呈长条状主要分布于未知的Fe-Se矿物中;(2)自然硒,主要呈板状、柱状和他形粒状,主要赋存于含炭质硅质岩和含硅质炭质页岩中的石英颗粒之间;(3)未知Fe-Se化合物,主要存在于硅质的边缘或者呈他形分散于硅质中,颗粒大小不一,粒径从2μm到200μm不等。通过对前人的地球化学资料的分析和研究,结果显示矿区内硒的主要来源是热液活动,也有可能与生物作用有关。早二迭世晚期,本区浅海滞留盆地的沉积环境为赋硒层的原始沉积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在成岩阶段,强还原环境溶解了其中的硒并迁移、渗透至合适的部位沉淀下来,从而形成原始丰度较高的赋硒层位。后期的区域构造运动,使得原有的较高赋硒层位中的硒更加富集,最终达到工业利用的品位,从而形成硒矿床。(本文来源于《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期刊2014-05-01)

雷磊,朱建明,王风平,肖湘,秦海波[7](2011)在《湖北恩施渔塘坝富硒碳质泥岩中的微生物多样性初探》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以湖北恩施渔塘坝富硒碳质泥岩为研究对象,采用构建16SrRNA基因克隆文库方法首次对其微生物群落结构进行了初步调查,结果发现其中细菌主要特征群落为变形菌(Proteobacteria)34%、酸杆菌(Acidobacteria)43.6%、放线菌(Ac-tinobacteria)12.9%和未分类细菌9.5%。古菌主要优势菌群为泉古菌(Crenarchaeota)66.67%,未分类古菌32%。表明高硒样品中具有丰富的微生物多样性。该结果有助于进一步理解高硒环境下硒生物地球化学转化过程中微生物的重要作用,并为硒中毒地区的生物修复和恩施硒资源的安全开发提供参考依据。(本文来源于《地球与环境》期刊2011年04期)

冯彩霞,刘家军,刘燊,胡瑞忠,池国祥[8](2009)在《渔塘坝富硒硅质岩成因及沉积环境探讨:硅、氧、碳和硫同位素证据》一文中研究指出鄂西渔塘坝含碳硅质岩段(P_1~3m)为硒矿床的主要赋硒层位,其硅、氧同位素组成δ~(30)Si变化范围为0.5‰~1.8‰(平均1.25‰);δ~(18)O为22.7‰~27.1‰(平均25.3‰);硅质岩中黄铁矿δ~(34)S的值变化范围为-27.7‰~5.65‰,幅度大于20‰;硅质岩层位中方解石样品的δ~(13)C值范围为4.19‰~0.52‰。综合研究表明,渔塘坝硅质岩在成因上主要表现为热水沉积特征,成岩温度为45℃,形成于半封闭的浅海至滨浅海(滞留的盆地)缺氧沉积环境。(本文来源于《岩石学报》期刊2009年05期)

雷磊,朱建明,肖湘,冯新斌,秦海波[9](2009)在《湖北恩施渔塘坝高硒碳质泥岩中微生物多样性初探》一文中研究指出湖北恩施渔塘坝是中国西南地区较为典型的富硒地区之一。对渔塘坝土壤硒、植物硒和水硒及其40年来变化趋势的研究表明,高硒的土壤和植物主要分布于富硒碳质岩石出露及其相邻的地段。而坝内田地高硒的形成则主要是当地村民的土地(本文来源于《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12届学术年会论文集》期刊2009-04-01)

朱建明,秦海波,李璐,冯志刚,苏宏灿[10](2008)在《湖北恩施渔塘坝高硒土壤中硒的结合态》一文中研究指出湖北恩施渔塘坝是中国人群硒中毒爆发性流行的典型病区.使用改进的7步连续化学浸提技术,对渔塘坝土壤硒进行了水溶态、可交换态、有机态、元素态、酸性提取态、硫化物/硒化物态和残渣态硒的提取,并应用氢化物-原子荧光法测定了土壤总硒和各结合态硒.结果表明,渔塘坝高硒土壤中硒结合态分布基本可以分为4种类型,或以有机结合态硒为主,或以元素态硒为主,或是有机结合态和元素态硒为主,亦或是有机结合态和硫化物/硒化物硒为主,可交换态和元素态硒次之.上述硒的结合态分布特征说明,渔塘坝土壤硒来源或以人为引入硒为主,或以富硒碳质岩石的风化来源为主.渔塘坝旱地土壤中元素态硒(多以自然硒晶体形式出现)的普遍分布,揭示了人为来源硒的引入是导致田地土壤高硒的主要原因.也就是说,20世纪60年代初期,当地村民耕种田地的施肥方式是引入硒的主要途径.(本文来源于《环境科学学报》期刊2008年04期)

渔塘坝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植物修复是治理土壤重金属污染最为绿色、经济、有效的技术。超富集植物是植物修复的首选材料,筛选新的能富集多种金属,且生长快、生物量大的超富集植物是对植物修复技术研究工作者的最大挑战。2007年我们在渔塘坝硒矿区首次发现了中国第一个硒超富集植物遏蓝菜(Thlaspi arvense L.)[1]。在后续研究中又对此硒超富集植物及其生长矿区环境中Zn、Cd等成矿伴生元素含量进行了大量的分析研究,发现此超富集硒植物不仅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渔塘坝论文参考文献

[1].方响亮.恩施高富硒区渔塘坝土壤节肢动物分布与土壤理化性质的初步研究[D].湖北民族学院.2016

[2].龙胜桥,邵树勋.渔塘坝硒矿区发现Se、Zn、Cd多元素超富集植物[J].矿物学报.2016

[3].帅超群,向极钎,谈弋,杨永康,殷红清.恩施州渔塘坝硒矿区天然高富硒微生物的筛选与鉴定[J].化学与生物工程.2016

[4].王芳,鲁力,康健,魏均启,朱丹.恩施渔塘坝硒矿床中硒的赋存状态研究[J].资源环境与工程.2016

[5].龙胜桥,邵树勋.渔塘坝壶瓶碎米荠超富集镉的地球化学特征[J].矿物学报.2015

[6].李静贤.湖北渔塘坝硒矿床硒的赋存状态与矿床成因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4

[7].雷磊,朱建明,王风平,肖湘,秦海波.湖北恩施渔塘坝富硒碳质泥岩中的微生物多样性初探[J].地球与环境.2011

[8].冯彩霞,刘家军,刘燊,胡瑞忠,池国祥.渔塘坝富硒硅质岩成因及沉积环境探讨:硅、氧、碳和硫同位素证据[J].岩石学报.2009

[9].雷磊,朱建明,肖湘,冯新斌,秦海波.湖北恩施渔塘坝高硒碳质泥岩中微生物多样性初探[C].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12届学术年会论文集.2009

[10].朱建明,秦海波,李璐,冯志刚,苏宏灿.湖北恩施渔塘坝高硒土壤中硒的结合态[J].环境科学学报.2008

论文知识图

湖北渔塘坝硒矿床地质略图(引自文...渔塘坝简明地质地形图湖北渔塘坝硒矿床地质略图(引自...渔塘坝硒矿含矿地层柱状图[5]渔塘坝地质略图渔塘坝硒矿稀土元素配分型式

标签:;  ;  ;  ;  ;  ;  ;  

渔塘坝论文_方响亮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