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陆源有机质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渤海,黄海,沉积物,有机碳
陆源有机质论文文献综述
高寒凌,邹立,王凯,叶曦雯[1](2017)在《黄、渤海沉积物中陆源脂类有机质的组成分布与转化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对黄、渤海表层沉积物中脂类化合物的组成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黄、渤海表层沉积物有机碳的含量为0.03%~1.02%,以黄河口含量最低,黄河口外和双台子河口外,以及北黄海和南黄海中部含量较高。有机质碳稳定同位素δ13C的分布为-21.55‰~-24.28‰,表征其陆海双重来源特征,并且海源特征由河口向海、由近岸向离岸逐渐增强。陆源脂类化合物以河口处略高,河道处略低,由河口向渤海中部和靠近渤海海峡方向迅速降低,表现出显着的河流输入特征;其形态组成由河道的游离态接近100%的绝对优势,迅速转变为渤海中部的以皂化结合态为主(大于50%),仅在渤海中部和渤海海峡附近存在小于5%的矿物结合态,转化程度较低。北黄海中部和南黄海中部泥质区的有机碳和陆源脂类化合物显着富集,但其对总有机碳的相对贡献较小;其中皂化结合态超过50%,矿物结合态小于10%,说明其具有中等偏高的转化程度。(本文来源于《海洋学报》期刊2017年02期)
谢秀风,郗敏,孔范龙,李悦[2](2015)在《木质素作为湿地陆源性溶解有机质(DOM)示踪剂的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由于人类各种活动的增加,使得湿地中陆源性溶解有机质(DOM)的含量在湿地总DOM中所占的比重不断增加,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木质素为陆地维管束植物细胞壁的特有组分,也是湿地陆源性DOM的特有组分,在湿地环境中具有较高的化学稳定性和抗微生物降解能力,因此成为湿地中一种良好的陆源性示踪剂。利用木质素的这种独特性和稳定性,对湿地中陆源性DOM进行辨识已经成为现代研究的一个方向。本文主要对木质素作为陆源性DOM示踪剂的指示原理以及木质素在湿地陆源性DOM辨识中的具体应用进行了综述。总结提出了木质素作为陆源性DOM的示踪剂在湿地陆源性DOM识别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其研究前景进行了展望,为木质素在湿地中陆源性DOM的辨识提供理论参考。(本文来源于《海洋湖沼通报》期刊2015年03期)
季仲强,金海燕,白有成,庄燕培,张扬[3](2015)在《北极楚科奇海-北白令海表层沉积物陆源有机质示踪与埋藏效应》一文中研究指出大陆边缘贮存了全球海洋约80%以上的沉积有机碳,在海洋埋藏的有机质中占有至关重要的地位,同时,其也是陆源有机质的一个重要汇区。北极陆架是全球最大的陆架,因而,弄清楚北极沉积物中有机质的分布与来源,对增进全球碳循环的认识具有重大意义。目前北极在有机质来源方面的研究还较少,且所使用的指示参数较为单一[1]。由于大陆边缘沉积有机质的复杂性以及各个指示参数(包括整体性参数和生物标志物)本身的限制,多参数估算有机质来源的工作变得越来越重要。本文旨在应用多参数指标(有机C/N值,有机碳稳定同位素δ13C和BIT指数)示踪陆源沉积有机质,从而进一步了解楚科奇海和白令海北部陆源有机质的埋藏过程。(本文来源于《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15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3)》期刊2015-06-24)
李中乔[4](2015)在《不同典型体系中陆源有机质的分布及影响因素》一文中研究指出陆地向河流输送大量的陆源有机碳,河流又将部分陆源有机碳输送到海洋。在河流输送过程中,大部分陆源有机碳会在河流内沉积或者转化成C02释放到大气中。剩余部分的陆源有机碳被输送到海洋,其中绝大部分颗粒态会保存在边缘海的沉积物中,从而进入地质时间尺度的循环。因此,了解发生在河流和边缘海体系内陆源有机碳的变化对深入了解全球碳循环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在全球变化背景下,洪水、酷暑等极端气候事件频发,导致流域内侵蚀、淋溶加强;陆地向河流,河流向海洋输送的陆源有机碳无论总量、组成上都有明显的变化。而且,河流内人工筑坝会截留下了大量的颗粒态物质,改变大坝下游的水沙平衡,使得大坝下游的河道冲刷加剧,影响河流输送的陆源有机质的组成。另外,输送到边缘海的陆源有机碳也与流域内环境变化和人文活动有关,并可能会保存下流域内环境变化信息。对单独的河流-边缘海体系内陆源有机碳的研究常见于报道,但是系统地对不同环境下河流和边缘海体系进行分析和比较的研究并不多见。本论文将红河水下叁角洲、长江流域和东海陆架、渤海海峡和北极地区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有机质的整体性质(碳氮比或氮碳比-C/N或N/C、有机碳稳定同位素-δ13C、有机碳放射性同位素-△14C)和生物标志物(木质素-lignin、甘油双烷基四醚-GDGTs),对上述区域内沉积物中陆源有机碳的含量、组成和来源进行探讨,并结合文献,分析不同区域内控制陆源有机碳的因素。除此之外,本论文还尝试对陆架沉积物中陆源有机碳保存下的流域内的环境演变信息进行了解读,建立海洋沉积物中陆源有机碳与流域内自然变化和人文活动之间的联系。红河水下叁角洲表层沉积物中OC%、TN%和木质素含量受粒度控制,其有机质主要来自流域内土壤和海洋浮游植物的贡献。采用N/C、δ13C和木质素Λ8作为端元对红河水下叁角洲表层沉积物中陆源和海源的有机质进行了区分。结果显示使用不同参数时计算时得到的陆源有机碳比例不同,用N/C计算时,陆源有机碳的比例为30.1±14.5%;用δ13C计算时,陆源有机碳的比例为43.2±5.8%;用A8计算时,陆源有机碳的比例为65.1±10.2%。红河水下叁角洲表层沉积物中木质素的降解程度中等,(Ad/Al).v平均为0.71±0.44。木质素的C/V和S/V分别为0.29和0.87,表明被子植物的草本组织是木质素的主要来源,与红河流域内的植被组成是相符的。长江流域沉积物中有机碳分布和组成存在显着的区域性差异。在长江干流和北部支流,有机碳含量由沉积物的粒径控制,粒径大的沉积物有机碳含量低,粒径小的沉积物有机碳含量高。然而,南部支流由于植物碎屑或者其它外源有机碳的添加,沉积物有机碳的含量与粒度之间并无明显的关系,这与台湾高山河流的情况很类似。长江流域沉积物中有机碳来源复杂,土壤、岩石源有机碳和植物碎屑贡献了沉积物中大部分的有机碳;浮游植物也是沉积物有机碳贡献者,但是比例远远低于浮游植物对颗粒态的贡献。沉积物有机碳最主要的贡献者是土壤;岩石源有机碳也有部分贡献,特别是在一些总有机碳含量低的站位。长江流域内不同江段,不同类型土壤的GDGTs组成有显着差别,这种差别是由土壤源区的大气温度、土壤的理化性质决定的。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表明石鼓站与文献所报道的高原土壤的bGDGTs组成最为相似,其它站位bGDGTs的组成都落在不同类型土壤所围成的叁角形内,说明这些沉积物中的bGDGTs可能都是来自于这些土壤。长江流域内沉积物中的iGDGTs主要是来自河流水体中古菌的现场生产。东海大陆架P4柱中有机碳主要来源于陆地植被贡献和海洋浮游植物贡献。P4柱中木质素的组成和黄河输送的有显着差别,与东海内陆架的相似,主要来源于长江流域的输送。P4柱中木质素含量(∑8)与控制长江上游降水的印度洋夏季风的强度正相关(p<0.001)。P4柱中C/V、S/V、LPVI和DHBA的极低值反映了两次极端干旱事件:公元1880年之后P4柱中木质素的突然变化与长江流域人类活动加剧和土地利用的改变有关,特别是发生在流域上游这些活动。渤海海峡T4柱中有机碳是混合来源,包含了黄河流域内C3植被、C4植被和海洋浮游植物的贡献。木质素的含量与粒度变化有关。T4柱中,沉积物的粒度组成和木质素的含量剖面记录了黄河改道的历史变迁,以及流域内人文活动突然增强的信号。公元1194~1855年和公元1938~1947年之间的黄河“改道入黄、东海”时间造成T4柱的沉积物粒径变小,木质素含量增高。北宋期间在黄土高原突然增强的人文活动造成了流域内水土流失加剧、森林破坏,黄河此时入海的泥沙中植物碎屑较高,导致T4柱190~225 cm段沉积物颗粒变粗以及木质素含量增高。对中国北极“黄河站”周围样品的研究表明:该区域土壤和沉积物中有机碳的含量低,氮含量也低,C/N值类似,低于植物样品的C/N,而且样品类型控制有机质的含量,粒度并没有像其它地区报道的是控制有机质含量的主要因素;当地土壤化水平低,有机碳同位素处于同类文献报告范围内。其次,“黄河站”附近环境中的木质素主要来自于苔原环境中的苔藓和维管植物,PON/P的低值表明当地的动物和细菌可能也是环境中有机质的重要来源,当地的煤炭碎屑可能是有机质的另一来源。冰岛GA306-3柱状样中的有机碳含量高,主要来自于现场海洋浮游植物的生产,但是也混有部分来自于格陵兰岛的陆源有机碳,这部分的陆源生产主要是冰盖边缘的苔藓植被。不同典型体系中陆源有机碳的对比研究,自然环境和人文活动对陆源有机碳含量和组成起着重要影响作用。不同典型体系中陆源有机碳有很大的差异,这种差异的形成可能是由于自然环境的区别,也有可能是由于人文活动强度的差异,如何区分自然环境变化和人文活动对陆源有机质的影响是今后研究的一个重点。然而,这种差异是有规律的,例如位于纬度20°N~50°N之间沉积物样品中陆源有机质的含量较高,可能和区域内发育的大河流体系以及旺盛的维管植物生产有关。(本文来源于《华东师范大学》期刊2015-05-01)
李丹,杨香华,常吟善,刘浩冉,许晓明[5](2014)在《澳大利亚北卡那封盆地中上叁迭统Mungaroo叁角洲陆源有机质分布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北卡那封盆地中上叁迭统Mungaroo组发育巨型浅水辫状河叁角洲———Mungaroo叁角洲。利用钻井、岩心资料,并结合区域地质背景,将Mungaroo叁角洲划分为近端叁角洲平原、远端叁角洲平原、叁角洲前缘、前叁角洲4个沉积亚相,其中近端叁角洲平原与远端叁角洲平原亚相分布广泛,叁角洲前缘与前叁角洲亚相欠发育。陆源有机质分析表明:(1)研究区目的层段沉积时期,在环特提斯洋巨型季风洪水的影响下,泥炭沼泽普遍遭受冲刷改造,有机质类型主要为分散有机质,仅远端叁角洲平原发育薄煤层;(2)不同相带受季风洪水的影响差异较大,近端叁角洲平原受洪水改造强烈,砂砾岩发育,夹薄层泥岩,泥岩中有机质显微组分主要为惰质组,镜质组大部分遭受氧化;(3)远端叁角洲平原的沼泽沉积尽管受到洪水频繁冲刷,但仍发育多套薄煤层,泥岩中陆源有机质最为丰富,显微组分以镜质组为主;(4)叁角洲前缘和前叁角洲相带窄,沉积物中陆源有机质含量较低。远端叁角洲平原烃源岩有机质生烃潜力最大,除发育广泛的薄煤层外,暗色泥岩中平均TOC含量可达4.11%。上述沉积相带与陆源有机质分布规律体现了强季风洪水影响下大型辫状河叁角洲的沉积特点。(本文来源于《古地理学报》期刊2014年02期)
鲍红艳,吴莹,张经[6](2013)在《红树林间隙水溶解态陆源有机质的光降解和生物降解行为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红树林输送的溶解态陆源有机质是海洋中陆源有机质的主要来源之一,对其光降解和生物降解过程的研究有助于进一步了解红树林生态系统输出的有机质在近岸的归宿以及对近岸水体生物地球化学过程的影响,因此于2010年4月在海南省清澜港红树林采集间隙水,并进行了光降解和生物降解培养实验。分析了光培养(光降解)和暗培养过程(生物降解)中溶解态有机碳(DOC)、细菌以及溶解态木质素等的变化。结果显示经历128d的暗培养后,DOC由初始的2 216μmol/L下降至718μmol/L,表明红树林间隙水的生物可利用性约为70%左右;经历11d的自然光照后,DOC下降至800μmol/L。木质素在光降解过程中的移除速率(-0.132d-1)远高于生物降解过程(-0.008d-1)。光培养中,木质素的下降速率高于总体DOC。不同系列溶解态木质素的下降速率不同,随着培养的进行,紫丁香基酚类(S)与香草基酚类(V)的比值(S/V)呈下降趋势,而V系列的酸醛比值((Ad/Al)v)呈上升的趋势。对比光培养和暗培养过程中DOC和木质素的变化可以得出生物消耗是引起红树林间隙水DOC从水体中移除的主要因素;而光照则是陆源有机质从水体中移除的主要因素;光培养和暗培养过程中细菌变化的差异表明光照可以促进细菌对溶解态有机碳的利用。与其他地区比较发现,海南红树林间隙水的光降解速率与热带河流(刚果河)相近,高于温带密西西比河流,降解过程中各参数的变化[S/V和(Ad/Al)v]与其他区域接近。(本文来源于《海洋学报(中文版)》期刊2013年03期)
鲍红艳[7](2012)在《溶解态和颗粒态陆源有机质在典型河流和河口的来源、迁移和转化》一文中研究指出河流与河口是陆地碳库和海洋碳库的主要链接。陆源有机质是海洋生态系统中重要的物质来源,在生物地球化学过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在全球气候变化的背景下,极端的气候事件例如暴雨,台风等发生的频率可能增加,而同时人文活动对自然过程的干扰日益加剧,对河流-河口区域有机质的组成、来源和控制因素的研究有助于人们认识人文活动对生物地球化学过程的影响。由于人文活动特别是流域内筑坝的影响,在很多河流体系,溶解态有机质取代颗粒态有机质,成为陆地向海洋输送的有机碳的主要形式。虽然我国已经有不少的研究对河流颗粒态和溶解态有机质进行了研究,但系统的、分子水平上的定量分析却鲜见报道,特别是对溶解态有机质。本文以长江流域、海南热带小河口以及浙江河流为研究对象,利用有机质的总体性质(碳氮比值(C/N)、稳定同位素(δ13C)等)和生物标志物(木质素),并且结合野外观测和实验室模拟,对以上区域的颗粒态和溶解态有机质的组成、来源进行示踪,并探讨人文活动与自然过程是怎样共同的影响这些区域的有机质的组成、迁移和转化。长江流域的颗粒态有机质主要来源于土壤有机质、高等植物碎屑和现场生产。利用稳定同位素(613C)和木质素(1ignin)对颗粒态有机质做了定量估算,结果显示土壤有机质为长江流域有机质的主要来源,占50%-70%左右,并且季节变化不大。高等植物碎屑和浮游植物的贡献比例随采样站位和季节的变化而不同,现场生产所占的比例在枯季明显高于洪季,但现场生产不是有机质的主要贡献者。支流的有机质来源相对较丰富,不同的支流主要的贡献者不同,并且支流的洪枯季变化不同,特别需要注意的是洞庭湖和鄱阳湖有机质组成在洪枯季的差异:洪季两湖现场生产的贡献量高达80%,而在枯季则小于20%,与干流洪枯季有机质组成不同。汉江的洪枯季变化不如两湖明显,但在枯季浮游生物对汉江的POC的贡献量也接近50%。长江流域溶解态木质素浓度的变化范围为6.1μg/L-11.6gg/L,而2010年7月-8月洪水时期为10.8μg/L-19.2μg/L。2009年8月-10月,以溶解态木质素Vanillyl(V)系列对有机碳的贡献比例(mg/100mgOC)估算出植物碎屑对溶解态有机质的贡献比例为12%-36%(2009年8月-10月)和24%-32%(2010年7月-8月),并且上游(24.5±8.3%)高于中下游(15.4±2.4%),长江中下游洪水期间高于(27.0±4.0%)高于非洪水期间(15.44±2.4%)。长江流域季节性的悬浮颗粒物浓度(TSM)的变化、叁峡蓄水以及与此相关的长江中下游的冲刷、两湖调节等因素是影响长江入海颗粒态有机质组成和通量主要因素。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叁峡蓄水后,来自于上游泥沙的减少以及相对不变的水动力过程(除了每年9月中旬-10月中旬,叁峡的蓄水时期),使得中下游的两湖和冲刷过程成为枯季长江入海颗粒态有机质组成的主要因素。影响长江流域干流DOC的主要因素为流域地形地势、TSM的变化以及人文活动,而溶解态陆源有机质则主要受到光化学降解过程、有机质来源、季节变化、水体浊度、停留时间、叁峡蓄水、絮凝以及颗粒态和溶解态有机质之间的相互作用等因素,并且这些因素相互影响,例如絮凝、水体浊度等受到叁峡蓄水的影响;有机质来源则与季节变化有关。对不同体系有机质的暗降解培养和光降解培养实验表明有机质的来源是影响其生物可利用性和光降解特性的关键因素。海南红树林间隙水由于经历较少的光降解过程,因此其光降解速率(-0.132d-1)远高于已经经历长时间搬运和降解过程的长江叁峡库区的溶解态木质素(-0.033d-1)。不同系列的木质素由于其化学结构的不同,降解速率也不同,Syringyl (S)系列的降解速率高于V系列。木质素的酸醛比值((Ad/Al)v)的变化也与初始有机质组成有关,红树林间隙水的溶解态木质素(Ad/Al)v显着上升,但叁峡库区的则有一定的波动,并且上升的幅度不大。将长江叁峡库区的荧光结果与木质素比对,可以发现木质素的降解速率与UVC类腐殖质峰相近,与他人研究中得到的两者的显着相关相符,进一步表明长江叁峡库区的溶解态木质素在进入库区前已经经历了充分的降解过程,可能与长江是大河流体系,水体在流域内有较长的停留时间有关。对海南文昌河流-河口的悬浮颗粒物的δ13C和木质素对有机碳的贡献比例(人8)等参数不同季节的调查表明在文昌河流及河口,颗粒态有机质主要以现场生产为主,并且海草对河口区有机质没有添加作用;通过对溶解态有机质的V(mg/100mg OC)与植物V(mg/100mg OC)比较,可以粗略估算出维管植物对八门湾内DOC的贡献约为14%-40%,而在近岸约为7%-16%。河流内植物碎屑对DOC的贡献比例比长江蓄水时期高,与长江洪水时期相近。红树林对颗粒态和溶解态有机质的贡献不同,八门湾区域溶解态木质素浓度的升高以及(Ad/A1)v的几乎不变,表明红树林对溶解态有机质的显着添加;于此相对的,在红树林区域观察不到颗粒态有机质的显着添加。一些极端气候事件对河流的影响大于季节变化,例如台风期间河口的TSM的变化高于海南不同季节之间的差异;台风期间大量的陆源有机质从流域内冲刷出,并且可以被输送至近岸。河口区水动力过程、台风过程、光化学降解、季节变化、红树林及虾池对河口区颗粒态和溶解态有机质的组成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对浙江小河流洪枯季颗粒态和溶解态有机质的调查结果显示浙江河流颗粒态有机质的来源主要以土壤有机质为主,植物碎屑在有机质中所占比例较小;高等植物碎屑对溶解态有机质的贡献比例为10%-50%;与长江等大河流对污水排放的稀释作用不同,由于小河流系统的低流量以及流域内相对较高的人口密度,浙江河流的DOC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废水排放的影响。通过统计学(SPSS)的差异性分析得出,两个季节(洪季和枯季)的总体性质上没有显着差异,但∑8存在显着性差异,总体上,洪季悬浮颗粒物的陆源有机质含量更高。这也进一步表明相对于总体性质(POC%、δ13C等),木质素等生物标志物对物源变化更加敏感,可以反映出更细致的物源变化。通过对不同河流以及河口的研究表明人文因素以及自然过程对河流颗粒态和溶解态有机质向海输送的过程中扮演了不同的角色,但这些角色因河流流域大小、流域地形地貌不同。由于受到人文活动的干扰,一些自然过程变得更加重要,例如受到筑坝的影响,光化学降解、淡水絮凝等过程在河流中可能显着,这些都有待更多更深入的研究。(本文来源于《华东师范大学》期刊2012-09-01)
孙书文[8](2012)在《渤海及邻近海域表层沉积物中木质素的分布特征及其陆源有机质示踪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河口和陆架区是海洋有机质的巨大沉积区,埋藏了90%随河流入海的陆源有机物,因此该地区陆源有机碳的研究对理解海洋沉积记录、古海洋初级生产力、有机物的再矿化效率、海洋沉积物中营养盐循环及海洋碳循环都有重要意义,也是解释陆源有机物在海洋中归宿问题的关键。木质素具有较高的化学稳定性和抗降解能力,仅来源于陆生维管植物,不存在于海洋生物体中,是良好的陆源有机物生物标志物,在土壤、河流、湖泊和海洋环境中的地球化学研究中应用广泛。文本测试分析了渤海及邻近海域25个站位表层沉积物的木质素参数、δ13C和C/N,讨论了渤海及邻近海域表层沉积物中TOC、δ13C、C/N、木质素含量Σ8、Λ8的分布规律,初步探讨了不同参数、不同端元模型评估陆源有机碳在沉积物TOC贡献上的差异。根据木质素单体S/V、C/V、(Ad/Al)V和(Ad/Al)S等参数分析了陆源有机碳的植被来源和降解程度等。得到了如下主要结论:1.渤海及邻近海域表层沉积物样品的TOC%介于0.12%~1.13%,平均值为0.45%。最低值位于黄河口站位,这与黄河的大输沙量、低有机碳含量相吻合。黄河口与滦河口陆架区的TOC%分布规律相同,即向远岸方向先增大后减小。所有站位的TN%在0.01%~0.16%之间,平均值0.06%,且与TOC%显着相关(R2=0.95),无机氮对TN%影响较少。2.渤海及邻近海域表层沉积物中的C/N介于5.00~12.31,平均值为8.15,较小的平均值说明该海区表层沉积物的有机质多来源于海源有机物。测试站位的δ13C在-26.0‰~-22.1‰之间,平均值-23.1‰。根据δ13C的海源-陆源二端元模型估算的陆源有机物贡献为30.67%~85.69%,平均值为43.66%。黄河口站位的陆源有机物贡献最高,且明显呈现出离岸越远陆源有机物含量越少的趋势。滦河口站位的陆源有机物贡献与有机碳分布规律相同,呈现向远岸方向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渤海海峡南部站位陆源有机碳占比较高说明渤海海峡南部可能有大范围的陆源有机物沉积区,且埋藏在此区域的沉积物颗粒较细,易于陆源有机物的保存。而渤海近岸的富营养化、水深较浅、当地生产力较高等因素使渤海内部沿岸区域陆源有机物的比例相对较低。3.沉积物中的木质素含量Σ8介于0.08~0.35mg/10gds,平均值为0.19mg/10gds,黄河口和滦河口外站位沉积物中木质素的含量分布趋势相同,即向远岸方向先增大后减小。P系列单体与11种木质素酚类单体总量(TLP)的相关性较弱(R2P=0.57),表明渤海表层沉积物P系列单体来源不仅仅是木质素,还有其它来源。有机物中木质素含量Λ8值为0.10~2.52mg/100mgOC,平均值0.58mg/100mgOC,黄河口断面站位离河口越远其Λ8值越低。Σ8和Λ8均与TOC%无明显的线性相关,表明渤海表层沉积物的主要来源可能是海源。4. Λ8的二端元模型估算陆源有机碳的贡献为3.71%~93.33%,平均值为21.59%,与用δ13C二端元模型相比有较大差别,主要可能有以下原因:(1)在河流入海前,浮游生物类来源的有机物减少了木质素在陆源有机物中的比例,使Λ8推断陆源有机碳贡献时受到干扰;(2)端元值的合理选择对结论的影响很大,黄河口悬浮颗粒物的Λ8值并不能代表所有站位的陆源有机碳端元值;(3)渤海海区易受水动力因素影响,陆源有机物在海洋中的分布复杂。因此,单独利用Λ8值的二端元模型分析陆源有机碳含量,准确度不是很高。5.利用陆源维管植物、土壤有机质和海源有机物叁个端元,结合δ13C、C/N和Λ8叁个参数对黄河口附近站位有机碳来源和含量进行分析,发现在黄河口叁个站位的表层沉积物中,陆源有机物占36.54%~82.24%,土壤有机质占32.69%~70.09%,而陆源维管植物只占3.85%~12.15%,土壤有机质占陆源有机质来源的85.23%~93.48%,远高于陆源维管植物的贡献,二端元模型会低估远岸站位的陆源有机碳贡献。6.渤海及邻近海域表层沉积物中木质素的S/V处于0.55~2.19之间,C/V则介于0.27~1.01,平均值分别为1.35和0.51。S/V和C/V的总体关系表明渤海及邻近海域表层沉积物中木质素的主要来源是被子植物和裸子植物的草本组织。进一步综合LPVI值以及S/V和C/V的植被来源信息,可以推断渤海及邻近海域表层沉积物中陆源有机物的主要植被来源是被子植物的草本和木本组织以及裸子植物的草本组织,被子植物的草和叶是主要贡献者。7.所有站位的(Ad/Al)V为0.42~1.08,平均值0.67;(Ad/Al)S为0.52~5.35,平均值1.49。(Ad/Al)V和(Ad/Al)S均超过0.4,表明所有站位的木质素都经过较高程度的降解。(本文来源于《中国海洋大学》期刊2012-05-24)
尹红珍,姚鹏,于志刚[9](2012)在《边缘海环境中陆源有机质的化学生物标志物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边缘海是陆地和大洋的连接带,是陆源物质向开阔海输送的主要途径,在全球碳循环过程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示踪边缘海沉积有机碳的来源,可以为有机碳的分布、降解、迁移和转化等研究提供基础。本文从高等植物类脂化合物(如长链正构烷烃、正构烷醇、脂肪酸、甾醇等)、维管植物木质素和土壤有机质支链和类异戊二烯四醚(BIT)等几个方面,介绍了基于化学生物标志物示踪边缘海陆源有机质来源的研究进展。指出以包含木质素、BIT等指标在内的多重示踪方法和多端元模型是指示边缘海沉积有机质来源的良好方法,能够提供比单指标方法更为准确可靠的结果。(本文来源于《海洋环境科学》期刊2012年01期)
高文献[10](2011)在《黄海沉积物中Branched GDGTs的分布及陆源有机质BIT指标的比较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边缘海沉积有机质来源的区分研究对于全球碳循环的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目前区分沉积物中陆源和海源有机质的方法主要有总有机质法和生物标志物法两类。BIT( Branched and Isoprenoid Tetraether)指标作为一种定量指示陆源有机质输入的新指标,近年来被广泛用于判断河口及边缘海沉积物中陆源有机质的贡献,BIT值高代表陆源有机质贡献大。BIT指标对沉积有机质来源的指示是基于土壤细菌生物标志物(Branched GDGTs)与水生古菌生物标志物(Crenarchaeol)的比值,具有指示明确,成岩作用影响小等优点。本论文选取了南黄海54个表层沉积物样品,通过分析其总有机质C/N与δ(13)~C值、生物标志物Branched GDGTs含量以及BIT指标值,研究了黄海表层沉积物中有机质的来源和空间分布。应用二元和叁元混合模式对沉积有机质进行了比例估算,并初步探讨了利用Branched GDGTs的环化指标CBT和甲基化指标MBT估算土壤pH和区域的年平均大气气温(MAT)的潜力。研究的黄海表层沉积物TOC含量变化范围在0.08%~1.11%之间,高值区在黄海中部。C/N和δ(13)~C值变化范围分别为5.4~12.8和-22.8‰~-19.95‰,说明研究区域的沉积有机质既有海源也有陆源的有机质。δ(13)~C轻值(陆源有机质)区集中在山东水下叁角洲和苏北浅滩。老黄河口附近显示较高的BIT值,离岸逐渐降低,山东半岛东南部BIT值也较高;由于山东半岛南部高沉积速率的影响,Branched GDGTs在山东半岛南部的含量最高;Branched GDGTs/TOC比消除了沉积速率的影响,与BIT指标的分布相似。利用总有机质C/N、δ(13)~C值及生物标志物BIT指标的二元混合模式对海洋沉积有机质的来源进行了定量的估算,并首次应用叁端元模型将黄海沉积有机质区分为海源、土壤来源及植被来源。对于老黄河口海区和山东半岛南部海域陆源有机质的贡献,BIT指标端元结果显示的贡献小于δ(13)~C指标端元结果,这可能是由于δ(13)~C指标包括了陆源植被及土壤的共同来源、河流和粉尘的共同输入,而BIT指标仅代表了河流输送的土壤有机质的贡献,此外Crenarchaeol的来源也会有一定的影响。叁端元模型结果显示海源贡献的有机质占沉积总有机质的46%,植被和土壤贡献的陆源有机质占了沉积总有机质的一半左右,且以植被为主,贡献了总有机质的32%,土壤贡献了约13%。对黄海沉积物中Branched GDGTs的环化指标和甲基化指标研究结果显示pH值平均为8.59,表明黄海陆地来源的土壤是偏碱性的,老黄河以北的土壤碱性强于以南的土壤。估算的区域年平均大气气温(MAT)平均值为17.2℃,高于黄河下游平均大气温度,与黄海沿岸大气温度相似。(本文来源于《中国海洋大学》期刊2011-04-01)
陆源有机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近年来,由于人类各种活动的增加,使得湿地中陆源性溶解有机质(DOM)的含量在湿地总DOM中所占的比重不断增加,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木质素为陆地维管束植物细胞壁的特有组分,也是湿地陆源性DOM的特有组分,在湿地环境中具有较高的化学稳定性和抗微生物降解能力,因此成为湿地中一种良好的陆源性示踪剂。利用木质素的这种独特性和稳定性,对湿地中陆源性DOM进行辨识已经成为现代研究的一个方向。本文主要对木质素作为陆源性DOM示踪剂的指示原理以及木质素在湿地陆源性DOM辨识中的具体应用进行了综述。总结提出了木质素作为陆源性DOM的示踪剂在湿地陆源性DOM识别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其研究前景进行了展望,为木质素在湿地中陆源性DOM的辨识提供理论参考。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陆源有机质论文参考文献
[1].高寒凌,邹立,王凯,叶曦雯.黄、渤海沉积物中陆源脂类有机质的组成分布与转化特征[J].海洋学报.2017
[2].谢秀风,郗敏,孔范龙,李悦.木质素作为湿地陆源性溶解有机质(DOM)示踪剂的研究进展[J].海洋湖沼通报.2015
[3].季仲强,金海燕,白有成,庄燕培,张扬.北极楚科奇海-北白令海表层沉积物陆源有机质示踪与埋藏效应[C].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15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3).2015
[4].李中乔.不同典型体系中陆源有机质的分布及影响因素[D].华东师范大学.2015
[5].李丹,杨香华,常吟善,刘浩冉,许晓明.澳大利亚北卡那封盆地中上叁迭统Mungaroo叁角洲陆源有机质分布特征[J].古地理学报.2014
[6].鲍红艳,吴莹,张经.红树林间隙水溶解态陆源有机质的光降解和生物降解行为分析[J].海洋学报(中文版).2013
[7].鲍红艳.溶解态和颗粒态陆源有机质在典型河流和河口的来源、迁移和转化[D].华东师范大学.2012
[8].孙书文.渤海及邻近海域表层沉积物中木质素的分布特征及其陆源有机质示踪意义[D].中国海洋大学.2012
[9].尹红珍,姚鹏,于志刚.边缘海环境中陆源有机质的化学生物标志物研究进展[J].海洋环境科学.2012
[10].高文献.黄海沉积物中BranchedGDGTs的分布及陆源有机质BIT指标的比较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