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下机械类课程教学方法的改革措施

互联网下机械类课程教学方法的改革措施

(宁海县高级职业技术中心学校,315609)

【摘要】伴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在当前这个互联网信息时代下,传统的机械制造技术已经逐渐发展成为现代化制造技术。在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积极开展高校高新技术的研发,以培养大批量掌握现代化制造技术的全能人才,尤其是那些生产一线具备完整的理论知识和动手实践能力极强的实际应用型人才,目前已经成为高校核心发展趋势。本文主要分析了在互联网下的机械类软件课程教学方法的改革,并提出相对应的改革措施,予以有关单位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互联网;机械类课程;教学方法;改革措施

近年来发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及《中国机械工程学科教程》都指出:教师要把教学作为首要任务,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加强实验室及实习基地等教学基本建设,并深化教学改革。因此,在现有教学条件下利用互联网技术加强机械类课程实践教学条件建设,改善实践教学效果的研究与实践,是非常必要的。

一、机械类课程融合互联网技术的优势

机械类课程的特点是实践性强,要求理论学习与工艺实践的关系非常紧密;但实施新培养方案后,导致课时少,内容多,理论学习与工艺实践常常脱节,造成教学内容抽象和不直观等弊端。机械类课程的教学中引入互联网技术,将有效辅助课堂教学和实验教学,从而增强教学效果并优化教学资源,从而提高机械类课程的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培养高层次的全面发展型人才。

目前在国外的一些课堂,尤其是提倡多样化与个性化的美国等发达国家,都非常注重互联网技术在机械类课程的应用,如一些教师在讲课时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手段,模拟现场加工场景和绘制三维模型,在多媒体课件上将文字、动画和声音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加大课堂教学的信息量,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了学生对于抽象知识的理解。

二、机械类课程教学改革内容与改革目标

首先对现代信息技术在机械类课程教学中的应用开展研究,了解学生对工程实际知识的认知障碍,确定现代信息技术应用的方案和具体实现方法,对机械类课程中涉及工程实际的感知认识且学生不容易深入理解的内容,如机床设计、机床夹具、金属切削过程以及机床运动、机器装配等,和重要的机械加工工艺的基本概念,进行选题和数字化建模与仿真技术应用设计,以开发出相关的三维模型、力学模型及控制模型等仿真结果和可视化课件,应用于机械类课程教学之中。

1.通过该改革的开发和研究,使学生能够真正感受、理解工程实际设备及装备的原理与工作过程,明确掌握机械制造工艺基本概念的真实含义,以提高学生学习专业课的兴趣,深刻正确地理解与掌握课程内容,并为课程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奠定基础。

2.通过该改革的开发和研究,教学中将常用的设计方法和工艺方法等演示得一目了然、真实生动,使学生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从而既较好地理解工艺方法,又了解实际生产过程,提高学生对机械行业及未来职业的认识,增加对机械专业课的兴趣,使学生早日做好生涯规划。

3.充分体现了虚拟与实验的紧密结合、教学与科研的紧密结合,使学生早日了解科研的手段和方法,初步了解科研过程,为国家培养高层次人才奠定基础。

三、互联网下机械类课程教学方法的改革措施分析

(一)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伴随着现代化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其所应用的范围也在不断扩大,尤其是在教育方面的应用覆盖面极为宽广。在机械类软件课程教学中充分运用互联网多样化教学方法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这样能够有效的提升软件课程教学质量。比如,清华大学推出的一款教学工具———雨课堂。我们可以很好的把它结合到《CAD/CAM技术应用》课程教学中,实现课堂教学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和多媒体化,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为学生建立开放、共享、交互、协作的学习环境。通过这个平台可以实现教学资源共享以及网络互动学习、交流。除这种教学平台的运用,当下还有很多互联网资源可以使用,比如“网盘+扫码”实现资源共享,精品课程的创建和使用等,都能灵活的实现教学资源的共享和更新,方便学生随时随地下载学习。

(二)开展第二课堂,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高校可以针对市场中CAD/CAM技术人才需求,对机械课程教学内容进行优化,充分运用《CAD/CAM技术应用》课程教学进行相应的改革,在产学结合教学方法等方面去进行实际优化,通过教学实践去提升学生的CAD/CAM技术实践动手能力。除此之外,还可以在课堂之外,组织学生参加机械设计创新大赛和相关的技能比赛等。在参加这些互动中能够让学生更深刻的去理解机械知识,让学生能够自觉的去发展和解决问题,这样可以为后续的学习打下基础。

(三)充分结合最新科研成果,更新机械教学内容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CAD/CAM技术也不断成熟,更多的新技术,新方法逐渐涌现,因此教学内容也需要不断的更新。机械教学老师还需要结合自身所承担的科研工作,把最新的研究成果加入到课程教学中,这样能够丰富课程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

四、机械类课程教学改革特色与创新

1.改革角度新颖、独特。结合挖掘机械类课程教学特色,利用互联网技术优化课程内容,注重个性化、情境化教学,推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逐步建构新时代背景下的工程技术类课程体系,让机械专业教学在最新的数字化建模与仿真技术辅助下取得更好的效果。

2.虚拟与实际融合、教学与科研结合。通过虚拟仿真方法与实际测量有效结合,增强了学生快速理解,留下深刻印象;另外,取得的科研成果与教材内容有效结合,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并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

3.教学系统中的相关产品和实验设备是由专业软件根据产品和设备的相关参数通过计算机三维建模形成的,这种虚拟产品或设备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学生在工程技术实践环节的认知程度,减少实际实验设备的通入与管理空间,节约资金,改善了实验条件。

4.虚拟的实验环境能向具体的实验者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实验要求,并可以满足不同类型的实验。在实践教学中,学生或教师可根据不同课程或不同章节的实验参数与实验要求,定制不同的虚拟实验产品或设备和实验场景,有助于学生加深对机械专业课实践环节的切实认知程度。

5.机械类课程三维建模与仿真平台可通过网络实现区域共享甚至可以全国共享,不同地域的学校中的学生可以进行相同的虚拟实验,彼此交流。

五、结语

综上所述,互联网下的机械课程教学方法需要结合学生和教师自身来进行教学方法的改革,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采用多种教学方法进行教学,运用网络平台、多媒体等新型技术对学生学习积极性进行挖掘,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让学生在机械课程学习中的综合素质有所提高。

【参考文献】

[1]赵煜,宋秋红,高丽.机械设计类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及新课程体系探讨[J].教育现代化,2019,6(16):47-49.

[2]刘志芳,陈世平,袁冬梅.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背景下的机械类课程体系改革探讨——以重庆理工大学为例[J].教育教学论坛,2019,(08):152-153.

[3]王增丽,王皓,李强,王君.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流体机械类课程实验教学改革与实践[J].高教学刊,2018,(20):35-37.

[4]崔立,蒋佳.基于创新人才培养的应用型高校机械设计课程群教学改革[J].高教论坛,2018,(05):41-44.

[5]魏永庚,陈红,王中鲜,曹立文,盛遵冰.基于CAD/CAM的“融入式”机械类课程的改革与探索[J].实验室科学,2014,17(05):134-138.

标签:;  ;  ;  

互联网下机械类课程教学方法的改革措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