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航运总医院武汉湖北430000)
【摘要】目的:地佐辛配伍异丙酚用于纤支镜检查的镇静、镇痛效果。方法:将120例拟行纤支镜检查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60例,对照组用异丙酚+芬太尼;地佐辛组用异丙酚+地佐辛。两组患者建立液体通道后提前5min分别静脉推注芬太尼1μg/kg,地佐辛10μg/kg,然后静脉推注异丙酚2~3mg/kg,呼唤患者无反应进行手术,分别记录手术开始后1min,5min时心率、脉搏氧饱和度和术中体动及呼吸暂停、呼吸抑制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地佐辛组患者术中心率波动范围小,氧饱和度下降范围少,出现呼吸暂停及呼吸抑制次数少(P<0.05)。结论:地佐辛配伍异丙酚可以安全用于无痛纤支镜检查术。
【中图分类号】R6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7)36-0133-01
纤支镜检查是一种侵入式诊断性检查技术,常会引起患者强烈不适,临床上部分患者因不能耐受其刺激而中断检查,延误病情。如何让患者在纤支镜检查中更加舒适,对于麻醉方式的选择很重要,选择对患者生命体征影响小、无或少有呼吸抑制并且能满足纤支镜检查的麻醉方式是首选。常规应用异丙酚加芬太尼的组合,虽然芬太尼镇痛效果好,但是运用芬太尼术中有可能会发生严重呼吸抑制、呼吸暂停及氧饱和度严重下降的风险。所以临床必需探讨呼吸、循环抑制程度轻,更加安全可行的麻醉药,从而替代芬太尼用于无痛纤支镜。而地佐辛是选择性作用于κ受体,在具有良好的镇痛效应的同时其呼吸、循环出现抑制的副作用少。本研究旨在利用地佐辛镇痛作用强,呼吸、循环抑制轻的特点,探讨其应用于无痛纤支镜检查的安全性和可行性。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选择ASAI-II级拟行无痛纤支镜检查的患120例,年龄33~69岁体重40~70kg。随机分为对照组用异丙酚+芬太尼;地佐辛组用丙泊酚+地佐辛。
1.2方法
患者进入手术室开放静脉通道,两组患者监护血压、呼吸、氧饱和度(SpO2)常规雾化吸入2%利多卡因5ml,取平卧位,常规鼻氧管给氧,4L/min,并常规放置口咽通气管。
地佐辛组先缓慢静推地佐辛10μg/kg,1min后,30s内匀速泵注异丙酚1~1.5mg/kg。
对照组先缓慢静推芬太尼0.5~1μg/kg,1min后,30s内匀速泵注异丙酚1~1.5mg/kg。
待患者意识消失即开始纤支镜检查。若术中患者有明显体动,则补注异丙酚20~30mg。麻醉由熟练的麻醉医师操作。
1.3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平均异丙酚用量、术中体动发生率、呼吸暂停和呼吸抑制情况。
1.4统计学处理
统计学处理数据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方差分析和卡方检验进行统计学处理,P<0.05为有统计学差异。
2.结果
地佐辛组患者异丙酚用量多于芬太尼组(P<0.05);手术时间和麻醉时间无差异(P>0.05),术后患者苏醒时间无差异(P>0.05);地佐辛组术中体动多于对照组,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对照组SpO2下降比较明显,低于地佐辛组(P<0.05)。对照组呼吸暂停明显大于地佐辛组(P<0.05),地佐辛组呼吸抑制低于对照组。SpO2在手术开始、手术1min和5min对照组和地佐辛组分别为100%、90%、95%和100%、96%、99%。手术1min时明显高于对照组。见表1、2。
3.讨论
纤支镜作为侵入性的一种诊疗手段,因其越来越操作简单,应用范围广,对于影藏于气管、支气管、肺内深部疾病的发现及病理学诊断及治疗,有着明显的优势,目前广泛被临床应用。但是会引起患者强烈不适,大多数患者不能耐受纤支镜的刺激,出现咽喉部不适,诱发剧烈呛咳、恶心、呕吐,甚至躁动,引起循环的剧烈波动,更甚者会诱发大咯血、心律失常等严重并发症。无痛纤支镜的镇静镇痛作用明显降低患者不适,有效避免上述过度反应引起的并发症,提高患者的舒适度。临床中多应用异丙酚符合阿片类,其在有效避免患者不适及相关并发症的同时较易出现过度的呼吸循环抑制。应用异丙酚复合地佐辛,即可减少药物用量、发挥药物的协同作用,又可降低药物不良反应,而且有良好的血流动力学稳定性,但地佐辛起效和维持时间比芬太尼略短。综上,地佐辛配伍异丙酚可为纤支镜检查术提供一个比较满意的镇痛、镇静效果和操作条件,对循环影响较小,苏醒较快,在严密监测下,地佐辛配伍异丙酚可以安全用于无痛纤支镜检查术。
【参考文献】
[1]ClotzMA,NahataMC.Clinicalusesoffentanyl,sufentanilandalfentanil.ClinPharm,1991,10(8):581-593.
[2]BrockmannC.RaasehW,BastianCEndocrinestressparame-tersduringTIVAwithremifentaniIorsufentanil.Anasthesi01IntensivmedNotfallmedSchmerzther。2000,35:685-6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