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西部开发与西部电视——重庆电视台台长李晓枫访谈录(论文文献综述)
史松明[1](2015)在《二元体制下电视媒体人力资源管理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改革开放以来,电视传媒业因“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逐步形成行政体制与产业体制交叉混合的二元体制。二元体制对于电视媒体人力资源管理的运行机制、组织方式、管理结构与制度设计具有根本性的巨大影响,构成无法回避的基本现状与特定管理情境。深入开展二元体制下电视媒体人力资源管理的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价值。文章采用思辨研究、实证研究、文献研究方法,以战略人力资源管理为基本理论框架,运用了管理学、人力资源管理学、传播学理论及产业管理理论。通过对传媒产业化研究文献、中外人力资源管理研究文献、电视媒体人力资源管理研究文献的爬梳以及对电视传媒的案例分析,尝试构建二元体制下中国电视媒体人力资源管理的框架与体系。中国电视媒体“二元体制”凸显“三重矛盾”典型特征——事业与产业间的属性碰撞、行政机制与市场机制的博弈、官本位与职业化的冲突;二元体制对于电视媒体人力资源管理的影响带有根本性和全局性:制度设计上,行政导向与市场导向“两极”摇摆;运行机制上,路径依赖与管理创新此消彼长;管理方式上,行政调控与市场配置相互交织。因此,以“二元体制”及其衍生的矛盾特性为基本立足点,探索并建构符合中国国情、符合电视媒体行业特点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原则与路径,成为必然选择。研究发现,行政干预适度,对于电视媒体人力资源管理具有正面功能;媒体的政治属性,决定了行政行为的必然性;市场导向的前提是基于法规约束的传媒使命与职业精神。基于这一基本判断,本文分别运用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的匹配观、价值观、权变观、双层双元观,深入论述与尝试确立电视媒体人力资源管理的四项原则。即,塑造行政行为与市场导向共振管理模式;以价值创造作为二元体制下电视媒体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目标;摒弃行政行为绝对化路径依赖,塑造多元管理模式:构建匹配电视传媒人特征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研究表明,二元体制下电视媒体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应围绕以下四条优先路径展开:电视媒体主要负责人管理创新、电视媒体多通道岗位管理体系构建、电视媒体绩效量化考核机制构建和电视媒体多元化激励机制构建。通过大量实地调研和案例分析,文章对上述四条优先路径进行了深入探究与阐述,提出了塑造企业家政府管理模式、岗位动态调整的路径与机制构建、绩效量化指标的三重依据、植入产业体制激励方式等可资借鉴的方案与路径。
刘扬[2](2010)在《媒体融合环境下市级电视台发展对策研究》文中认为媒体融合是当前我国传媒业改革的一个重要课题,也是媒体发展的大势所趋。在媒体融合环境下,作为传统媒体的电视业正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市级电视台在同类媒介及新兴媒介的双重压力下,发展形势十分严峻。只有正视挑战,抓住机遇,才能为市级电视台在媒体融合时代找到一条新的发展之路。本文从媒体融合的内涵、动因及意义入手,从宏观上对媒体融合进行了概括性描述,分析了媒体融合环境下市级电视台的生存现状,并简要地进行了SWOT分析,明确了市级电视台当前的优势、劣势,面临的威胁与机遇。在此基础上,本文归纳了媒体融合环境下市级电视台在生产模式、经营战略、传播理念、传播方式和赢利模式等五个方面面临的转型,然后提出了面向媒体融合的市级电视台的发展思路,包括构建面向媒体融合的核心竞争力,搭建跨媒介整合传播平台,以及拓展上下游产业链等。文章最后对长沙电视台的媒体融合改革进行了案例分析,介绍了长沙电视台采取的措施,总结了其阶段性的成果,以期为市级电视台今后发展提供某些启发和借鉴。
卢迎安[3](2009)在《当代中国电视媒介的公共性研究(1978-2008) ——以央视和凤凰卫视为例》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以中央电视台与凤凰卫视为例,研究了1978至2008年间当代中国电视媒介公共性的发展、呈现与演变。研究发现,与西方不同的是,西方电视公共性是民主制度的产物,而中国电视媒介公共性的发展则是一个不断被建构的过程,1978年以来,不同的力量如政府、市场、新闻工作者、公众等都从自身立场出发来建构电视媒介公共性,电视媒介公共性在很大程度上是以上因素的合力。第一章对媒介公共性这一核心概念进行界定,本文认为对媒介公共性的研究有必要区分体制层面的公共性和实践层面的公共性。第二章以1978年到1992年间央视的发展为研究对象。这一时期电视媒介的公共性尚处于萌发和初步发展阶段,电视公共性主要局限在有限的节目制作层面,主要的体现是中央台和地方台的一些批评性报道、舆论监督类节目、以及文化精英介入电视的运作实践等。离开政府的推动作用,这些节目难以为继。今天看来,这些节目背后的公共性其实非常有限。这一时期,建构电视媒介公共性的最主要力量是政府,《新闻联播》的核心地位说明,政府对电视的强化管理意在加强对官方意识形态的传播。八十年代以来,文化精英在理想主义的召唤下,怀着改良中国社会的梦想,纷纷介入电视的运作与实践,他们也是建构电视公共性的一种力量。第三章和第四章研究了1992年到2008年之间央视的发展,这一时期中国电视媒介的公共性可以用“有限而尴尬”来概括。自1992到2008年间,央视作为国家电视台,唤醒了公民的自主意识,部分地推进了权力决策的透明合理,在某种程度上构成了对于中底层官员行政权力的制约,其公共性是不容忽视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东方时空》打破了官方声音“一言堂”的局面,代表非官方话语的公共话语开始进入电视媒体;《焦点访谈》引发的焦点现象以对基层政府的权力监督为特色,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公众利益、唤醒了公众的维权意识,但是,焦点现象所折射的媒介公共性是植根于中国社会特殊的语境中的;《新闻调查》的最大特质在于通过记者的理性、独立的调查来揭露事实真相和内幕,进而监督权力、启蒙公众,但是,由于选题的限制和播出时间的调整,《新闻调查》在央视处于边缘化态势;《实话实说》的热播引发了全国谈话节目热潮,从某种意义上说,谈话类电视节目是公共性与私人性的交汇,在一定程度上,谈话节目使公众实现了在电视上的个性化表达,激发了公众的说话意识,唤醒了公众的公民意识。但是,谈话类节目热潮对于私人性的过分关注,在一定程度上淡化了公众对公共议题的关注,是电视“去公共性”的表现,凸显了电视媒介公共性的危机。2003年央视在非典初期、前期的不作为凸显了媒介公共性的危机,后期央视和其他媒体开始介入报道,对非典疫情进行全方位报道,成为电视媒介公共性的一个转折点。2003年新闻频道的开播与实践,是中国电视媒介公共性发展的重要一步。但是,总体上说,这种公共性仍然是比较有限的,就媒介公共性的应然呈现而言,中国电视公共性还有漫长的路要走。1992年以来,中国电视公共性处在政府与市场之间,境遇比较尴尬。2003年以来,网络媒体异军突起,其公共性是不容忽视的,但是将中国媒介的公共性完全寄托于网络也是不现实的。2003年以来,传媒业的一个突出现象是,在重大事件的报道与评论方面,网络媒体与传统媒体,包括电视,越来越呈现出联手与合作的迹象。1992年以来,建构电视媒介公共性的主要力量是政府、市场与新闻工作者。政府是建构电视媒介公共性的主要力量,政府对媒介公共性的建构更多地是为了维护政府自身的权威。市场是建构电视媒介公共性的另一种力量,市场的力量使代表非官方话语的公共话语开始进入电视。但是,市场对电视公共性的侵蚀也是不争的事实。一个必须正视的现象是,收视率导向的市场逻辑正在损害我国电视体系的经济基础。同时,电视忽略了培养公众对国家、社会发展前途的关心与参与,诸如政治参与意识等,这成为市场逻辑与媒介公共性的悖论。作为新闻专业主义力量的新闻工作者,是电视媒介公共性的践行者,他们也是建构媒介公共性的力量之一。政府与市场、新闻工作者共同推动中国电视媒介的公共性,但是三者之间是不均衡的互动,政府是最主要的力量。第五章以凤凰卫视为对象考察商业电视台的公共性。凤凰卫视所体现的媒介公共性主要是由市场建构的,这一点与央视不同。凤凰卫视的一批优秀新闻工作者也促进了媒介公共性的建构。虽然凤凰卫视的公共性有限,但她对中国电视公共性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市场并不必然地导致媒介公共性的缺失。第六章针对当前中国电视公共性的现实困境,提出中国电视公共性亟需重建,有必要构建适合中国国情的公共服务广播制度。
唐俊[4](2008)在《电视新闻市场竞争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新闻信息需求是电视观众的第一需求,因而电视新闻节目是电视台的“立台之本”,社会影响力巨大。在处于转型期的中国,新闻节目得以健康地发育,充分发挥传播信息、引导舆论的功能,对于经济社会的发展,对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推进都有着重要的意义。然而近年来电视新闻节目的竞争力下降,收视率和市场份额持续下滑,电视市场的泛娱乐化现象十分明显,不少电视台都成了“电视剧台”。这种局面的形成,既有电视新闻业内部的原因,也有来自外部的影响。本文的研究对象是关于电视新闻传播的主要市场竞争关系,研究目的是探讨各类市场环境的改善途径以及相关的竞争策略、制度建设。本文的主要内容和观点如下:第一章展现了电视新闻竞争所处的社会环境、行业环境和市场环境,分析了新闻竞争的社会动因所在,以及行政化的电视行业体制对市场竞争的负面影响。此外,还初步分析了电视新闻的竞争格局和市场结构。本章的主要观点是:新闻竞争包括电视新闻竞争的社会动因涉及政治、经济、文化、技术等诸方面;中国电视的行业体制使得相关的市场带有很强的特殊性,形成了“一个中心,混合竞争”的格局;此外,新媒体的发展对现状形成了冲击。第二章和第三章的研究对象是全国电视新闻节目市场。第二章从媒介经济学的视角,对全国电视新闻节目市场的竞争状况进行了分析。在全国市场上,央视处于垄断地位,省级卫视的发展空间受到较大的限制。这种接近完全垄断的市场结构决定了相应的市场行为,对市场绩效(包括生产效率和节目创新)带来不利的影响,而且有损公平性。第三章则在参照西方发达国家电视新闻节目市场状况的基础上,对改善全国市场的竞争格局进行了探讨。本章认为,央视只应垄断中央时政新闻的报道,以保证中央政令传达的权威性。在此前提下,应减少省级卫视报道全国性新闻议题的准入障碍,对央视构成更有力的竞争,促进中国电视新闻改革及电视产业的发展。此外,本章借鉴迈克尔·波特的三种基本竞争战略理论,提出了省级卫视在现有体制环境下可实行的新闻竞争战略。第四章的研究对象是地方电视新闻节目市场,着重探讨城市市场。本章仍然采用媒介经济学的框架,经过分析认为,城市市场形成了寡头垄断的市场结构,相对全国市场而言,竞争更为充分,更有利于市场绩效的提高和公平性的保障。但地面频道的“民生新闻大战”产生了一些负外部性,需要政府管理部门进行规制。本章还对地方市场未来的竞争进行了展望。第五章研究的是电视新闻传播的对外竞争。在全球化时代,电视新闻的竞争必然是国际性的。本章认为,境外华语电视新闻媒体与内地电视业形成了既竞争又促进的关系,内地电视业的最佳防御之道是“本土化”。随着技术的进步,西方卫星电视新闻频道对内地的影响势必越来越大,而中国对外电视新闻媒体亟需适应国际电视商业化的潮流,以市场运作增强自身竞争力,并有针对性地实施市场竞争策略。第六章和第七章分别论述了对于电视新闻传播的两大替代性威胁——新媒体和娱乐节目的冲击。第六章的基本观点是:新媒体时代的电视新闻节目市场既延伸又分化,因此机遇与危机是并存的。传统电视新闻媒体应发挥比较优势,改革信息生产和传播方式,构建新媒体产业链,积极应对新的市场竞争环境。本章还对新媒体时代电视新闻节目市场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第七章分析了传媒娱乐化时代“新闻立台”的淡化、电视新闻节目所面临的市场困境,指出娱乐化是新闻节目发展的歧路,并探讨了电视新闻的改进方向。最后,结语对全文的内容和观点进一步进行了概括和总结。此外,指出了本文研究的不足之处。本文的主要理论创新点有:一、整体性创新:以媒介经济学的视角分析电视新闻节目市场(主要是第二、三、四章)。以经济学的视角分析电视产业、电视市场的论着并不少,但对于电视新闻节目市场的经济学分析却是很少见的,主要原因是电视新闻的意识形态性很强,相关市场的行政化色彩浓厚。尽管如此,电视新闻节目及其巨大的广告收入事实上构成了电视产业非常重要的部分,像中央电视台的广告收入就主要来自于新闻节目,不少地面频道也是靠民生新闻栏目的经济效益支撑。所以,以媒介经济学的视角分析电视新闻节目市场是一种很有新意的尝试,虽然难免有生硬之处,但具有较强的理论创新意义。此外,本文在分析相关市场的竞争策略时,注重引入战略管理理论,使研究更具理论色彩、更为规范。二、核心论点:强化竞争机制,是改善电视新闻传播的市场环境的必由之路。为此,应弱化新闻资源的层级配置性,形成三级电视的市场竞争格局,明确各自的发展道路。鉴于垄断的根本原因是准入障碍,本文提出,在现有体制环境下,只有减少省级卫视报道全国性新闻议题的准入障碍和跨区域经营的障碍,重新配置新闻资源,才能有效改变全国电视新闻节目市场“一家独大”、竞争性不足的状况,促进电视新闻改革和电视业的总体发展。本文借鉴竞争战略理论与核心竞争力理论,系统总结了省级卫视的三种基本新闻竞争战略:粗品化与低成本化、特色化与风格化、专业化与区域化。三、延伸论点:宣传管理部门的有效规制和自身改革,对建立良好的市场环境至关重要。全国市场缺乏竞争,就应放松对地方卫视的规制,建立一个更为公平的竞争环境。有的地方市场出现了低水平竞争、无序竞争的状况,就要通过行政、经济、法律等多方面的手段实行规制,消除“民生新闻大战”的负外部性。对于来自境外电视的竞争,规制思路也应当从完全封闭到适度开放。在新媒体时代,政府规制必然走向社会化、法制化、集中化;对于泛娱乐化现象,还须在制度、政策层面加强对新闻节目的扶持,有效调控电视节目生态。要发挥好规制和调控的作用,促进电视新闻节目市场的健康发展,宣传管理部门自身也必须深化以管办分离为目标的改革。
王楠楠[5](2007)在《2000-2005年西部电视理论研究综述》文中指出实施西部大开发是我国面向新世纪的一个大战略、大决策,也是21世纪实现我国现代化宏伟目标的必然选择。伴随西部地区经济开发热潮的到来,对西部地区文化及传播的关注也渐成热点。从2000年初开始,针对西部电视发展相关问题的研究文章,陆续在各类专业刊物上出现,到2002年底时,形成了西部电视理论研究的阶段性高潮。本文意欲对近年来我国西部电视理论研究成果做一番学科检讨。本文采用综述的方法对目前能够搜集到的,自西部电视理论研究议题出现以来,发表在各类专业刊物上的百余篇研究文章进行了比较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西部电视理论研究的特点及问题进行了相应总结与探索,尝试性地对西部电视名词的出现、西部电视发展的进程以及发展现状和方向做了梳理。文中所选择分析的对象是各类专业刊物上的百余篇研究文章,而作为对西部电视理论研究阶段性成果的集中呈现,它无疑是我们了解近期西部电视理论发展一般性面貌最便捷的途径。第一章的内容主要是从西部大开发入手来探讨西部电视理论研究热点出现的必然性及发展轨迹。第二章主要研究了近年来西部电视理论研究涉及的主要议题,分别总结了西部电视的主要研究对象,以及西部电视研究过程中出现的主要议题。第三章则分析了西部电视理论研究中呈现出的显着特点在从政治事件的热潮慢慢浮出水面的过程中,西部电视理论研究也开始了从名词的解读向学术话语转变的过程。第四章的内容从西部电视理论研究的实践发展要求和西部电视理论研究的理论建设要求两个方面探讨了西部电视研究可能的发展方向。
何晓燕[6](2007)在《重庆电视发展史述略(1981-1998)》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重庆电视发展(1981—1998)以重庆电视事业经过拓荒筹建至1981年10月1日正式成立为开端,结束于1998年10月1日将电视节目信号通过卫星覆盖全国的时刻。这段发展历程跨越近40年,有着完整的发展轨迹,同时对当前重庆电视整体风貌的形成起到了重要影响;但是这段历程在目前对重庆电视的研究中却呈现出稀疏薄弱的景象。本文力图在这方面做一些基础工作,廓清历史框架、还原历史事实、清理历史脉络,对整体认识重庆电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在引言部分,本文在肯定当前对重庆电视的研究成果的理论建设性的基础上,提出现有研究中的缺失环节,即1998年10月1日重庆电视台上星以前的发展历程,并明确指出这段历程与重庆电视的今天息息相关。根据重庆电视发展(1981—1998)不同历史阶段的具体状况,本文的主体结构分为五章:第一章为发轫(1981年10月1日以前)。这一章溯及重庆电视事业从20世纪50年代末开始的艰难起步,到1981年10月1日重庆电视台正式成立为止。在这段历史时期重庆电视经历了两次拓荒,成立电视台筹建领导小组及其开展实质性的六项筹建措施,经过艰辛筹建,重庆电视台终于宣告自己的诞生。第二章为初创(1981年10月—1984年2月)。这一时期重庆电视台开始了节目制作和播出的正常运转直至1984年2月正式设置“两室六部”的机构建制。本章首先总结电视节目“三大版块”的编排格局,并由此深入分析专题片和舞台艺术片成为两类主要自制节目的原因。接着呈现此时期重庆电视台电视剧创作的初步繁荣,归纳其现实主义的创作取向和戏剧性的创作风格;最后介绍重庆电视台参加两大协作组织。第三章为发展(1984年3月—1993年4月)。这一时期重庆电视台在各个方面全面起步,发展框架基本构建,稳定的电视格局日趋壮大至1993年4月。本章首先从四大节目类型入手全面呈现电视屏幕的丰富;继而在探寻中国电视剧创作整体提升原因的前提下展示重庆电视台电视剧创作的飞跃发展,在此部分特别提及青年摄制组,并通过两部代表作品《巴桑和她的弟妹们》和《希波克拉底誓言》透视其艺术追求和实践;再次介绍重庆电视二台成立的背景原因,重点论述其有创举意义的全新体制和偏重经济建设、服务生活的频道定位。第四章为革新(1993年5月—1997年2月)。中国电视领域在这一时期发生了巨大变革,重庆电视台在变革浪潮中不断推陈出新,以改革的姿态推进电视事业的发展至1997年2月。本章首先具体回溯中央电视台的改革措施,并表明这场改革引领着中国电视行业驶入发展的快车道。在此蓬勃发展的背景下,重庆电视台从增加节目播出时间、增办自制栏目、提升节目影响、电视剧创作的精品意识和成立经营性实业公司等方面共鸣于这场变革浪潮。在此部分本文重点论述了现为重庆电视台品牌栏目《雾都夜话》的产生背景及其独创的艺术风格;论述的第二个重点是方言喜剧《山城棒棒军》,点明其在重庆电视台方言喜剧创作中的艺术探索和节点意义。本章继而展示了重庆电视二台的改革举措及其新面貌。再次从有线电视从混乱复杂到统一规划管理的历程,勾勒重庆有线电视台从筹建到正式成立,以及专业化的频道定位和面向民生的自办栏目特质。第五章为蓄势(1997年3月—1998年10月1日)。1997年3月重庆成为直辖市为重庆电视事业实现华丽转身提供了历史条件,1998年10月1日,重庆电视台将节目信号传上太空,这是重庆电视台发展进程中最重要的时期。本章先从重庆直辖后摆在重庆电视人两个现实问题入手,再从三次不同重点的节目改版再现重庆电视台为实现“上星”而从新闻次数、节目语种、播出时间、自办节目数量等方面做出的调整和改革。最后从当时中国电视行业已进行产业化探索的背景入手概括重庆电视台创新性的以人力为突破、以质量为中心、以成本核算为基础的管理改革。这些改革措施为重庆电视发展注入强劲动力。在结语部分,本文跳出具体历史事实,理性总结对重庆电视(1981—1998)这段发展历程的清理对于重庆电视研究的重要作用。首先是丰满历史叙述,对发展进程中的主要历史事实进行了最大限度的清晰还原,并与现状进行勾连;其次是梳理一些对当前重庆电视现象特质有关的重要内容,促进对重庆电视的整体了解;第三是超越历史现象的芜杂,提出重庆电视本身的一种品格:不满足自身局限尝试更大可能性的创新精神。这种品格成为重庆电视不断发展上演精彩的内驱动力。
谭玲[7](2007)在《网络:电视批评立体生态构建者 ——中国网络电视批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篇论文特别关注网络电视批评(以网络为载体、以理性为内核、针对电视节目形态、电视理念、电视现象、电视人等电视媒介要素及其衍生物进行价值判断的活动)的发展概况、主要特点、独特价值,对其庞杂、多样的实践内容进行分类梳理,探讨这一新兴电视批评形式与传统电视批评的互动关系,总结其对电视批评的促进作用,并对其目前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并在此基础上对网络电视批评的发展走势做出前瞻。为了增强论文的现实针对性和论述深度,本篇论文还专设了两个个案研究。其一,以央视国际网络的《电视批判》栏目为例,集中展示目前国内网络电视批评领域高端品牌的建设和发展现状,并对网络电视批评的特点和独特价值作具体深入的说明和剖析。其二,围绕网上对韩剧热及相关话题的讨论作全面的、立体的投射,以事实说明网络这一新的电视批评手段在当下电视文化现象和本质的探讨方面不可替代的作用。两个个案都具有足够的典型性,并正好从研究角度的选取上形成互补。全篇论文由八部分组成。第一章“‘网络电视批评’及其学术史”从两个方面加以叙说。其一,对“网络电视批评”这一学术概念的定义、本质、内涵、外延进行界定和说明,并对这一电视批评的独特研究视角进行阐述。其二,按照资料来源类别和时间顺序对这一较新研究课题的学术史进行全面、细致的梳理,以探究其学术渊源、总结其既有成果、凸显其研究价值、揭示其有待进一步研究之处。第二章“网络电视批评的发展概况”从四个方面展开全方位论述。其一,从宏观视角入手,梳理网络电视批评这一新型电视批评形式的历史发展脉络。其二,结合实例,对目前国内网络电视批评的八种主要表现形式进行归纳总结。其三,结合实例,对网络电视批评的不同层次进行细致划分。其四,考察网络电视批评存在的几类不同网站。第三章“网络电视批评的特点和独特价值”从两个方面加以论述。其一,结合网络媒体的传播特点和丰富具体的网络电视批评实践,从批评主体、批评内容、批评观点、批评样式和风格等角度入手,对网络电视批评的特点进行全面研讨。其二,从多个角度探讨网络电视批评的独特价值。具体来讲,通过考察网络电视批评对受众、电视人、电视批评学者、电视批评本身的影响,强调它对于电视批评与电视文化健康发展的促进价值;揭示网络在作为电视批评新型载体的过程中“文化性发言工具”的性质,强调网络电视批评在展示网络的文化建设力量方面的重要价值;以哈贝马斯对“从文化批判的公众到文化消费的公众”观点的修正为论述的生发点,着力强调网络电视批评在塑造、展示受众(网民)文化批判意识,促进文化消费与文化批判交融与结合,构建和谐文化生态方面的突出价值。第四章“个案研究:《电视批判》”以央视国际网络的《电视批判》栏目为样本,对其展开全面深入的个案分析,以进一步说明网络电视批评的特点和独特价值。该部分从四个方面展开。其一,考察《电视批判》诞生、成长的背景与工作团队,从源头上探寻其成为网络电视批评优秀代表的现实依据——天时、地利、人和。其二,从“电视批判论坛”、“大学生谈电视”、“CCTV优秀电视栏目在线”等子栏目入手,对《电视批判》的发展概况进行详细梳理和认真剖析。其三,从议题设置、网络主持人运作、网友定位、策划者与嘉宾来源、论坛形式等方面对《电视批判》的特点进行条分缕析。其四,全方位探讨《电视批判》的意义和独特价值——对于电视批评学者的启示价值、对于其他网站的示范价值、对于中国电视批评的昭示价值、对于网友的教养价值、对于理性思考等文化建设力量的召唤价值、对于电视文化和电视批评的建设价值。第五章“个案研究:从网上对韩剧的评议看网络电视批评”以具体的网络电视批评话题为切口,通过考察该话题的两种主要表现方式——电子论坛和论文选登,解读网友们围绕同一电视批评话题进行的不同层次、不同形式的网络电视批评实践,突出其“百姓味道”和理性精神。第六章“网络电视批评实践”首先从文化“球土化”、社会转型、电视传媒产业化等方面剖析了这一新型电视批评实践的现实语境,然后按照批评对象的不同将网络电视批评分为四类——对电视节目形态的网络批评、对电视理念的网络批评、对电视现象的网络批评、对电视人的网络批评,并结合大量实例对其进行条分缕析,以厘清网络电视批评庞杂不清的面貌,让人们在有效把握其全貌的基础上对其有更加直观、深入的了解。第七章“网络电视批评与传统电视批评的互动”从两个方面加以论述。其一,从人力支持、理论支持等角度考察传统电视批评对网络电视批评的积极影响。其二,考察网络电视批评对于拓展传统电视批评领域、增强其实效性、现实针对性、通俗性和受众意识,纠正其以往轻视传播学、社会学、文化学、心理学批评的缺陷,促进其宏观批评与微观批评紧密结合等方面的重大影响。第八章“对网络电视批评的总结和前瞻”在前面论述的基础上对网络手段在电视批评领域的重大促进作用进行总结,全面深入地剖析目前网络电视批评在其板块的建设和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此外还对网络手段可能对电视批评产生的负面影响进行了分析。最后,论文从网络电视批评的硬件建设、软件建设、对电视媒介实践的影响、学术研究前景等方面对其进行了合理的前瞻。如果说第一章是从“纵”的方面理解和把握该课题的研究契机,并进一步强调本篇论文的选题意义,那么,第二、三、七、八章就是从“横”的方面全方位对网络电视批评进行论述,第四、五章的两个个案研究就是从“点”的角度展开。当然,在第一章中也包含“横”的角度,在第四章、第八章内部也包含“纵”的角度。如此一来,就形成了一个纵横交错、点面结合的论述结构。
邬光照[8](2006)在《当前地方电视台经营战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所言地方电视台包括省级电视台和城市电视台。我国地方电视台的发展虽历经曲折,但不少经营上的创新却始自地方电视台(如广告经营、资本经营、集团化)。当前,从国家政策到电视传媒实践,电视的经营属性越来越受到重视,产业化集团化已是大势所趋。而目前地方台的情况可以说是喜忧参半,一方面是地方电视台(集团)普遍缺乏科学的经营观和正确的战略,小而弱与大而弱并存的格局尚未根本改观;另一方面是一些地方电视台经营理念、战略观念的确立,不少电视台在经营创新上的实践具有案例价值和借鉴意义。 本文从经营战略的角度切入研究地方电视台。“战略”概念源自特劳特、里斯和波特的理论。战略不是运营效益,而是取决于需要作出取舍的独特定位;战略不是目标,而是一致性的经营方向,战略整合企业所有的资源和运营活动,以促成战术的实现,也即战略实施成功;战略的制定是自下而上的,即将特殊的战术推延为普遍的执行,将短期执行推延为长期的实施,从而使战略模型得以实现。 特劳特、里斯的定位理论和战略思想与波特的竞争战略、价值链理论具有良好相融和互补关系,且均为普适的、广义的经营、营销宝典。更重要的是,他们的理论与本论文的研究视角非常契合。因此,本文主要以三位学者的定位理论和战略理论为指导,尤其是对其中的“定位”、“重新定位”、“战术”、“战略”、“三种基本战略”、“价值链”等关键概念及其相互关系的理解和运用,将案例和理论紧密结合,在“纵”的历史发展和“横”的比较研究中,从经营战略的视角对地方电视台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
陈怡[9](2005)在《西部组合卫视 ——西部卫视发展出路探索》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电视行业竞争的加剧,西部卫视在同东部及中部卫视的竞争中整体处于劣势,更不要说与一家独大的央视抗衡。基于西部经济欠发达、体制落后等等因素,我们必须看到,西部卫视要突出重围,单纯依靠个体的力量,难以形成足够的传播优势和竞争力,必须以整体的优势来突出和强化自身特色。因此,跨省域联合,以资源整合为纽带建立西部卫视联合体,是西部卫视走出现实困境的一种具有可操作性的思路。本文将在关照现实的基础上提出西部卫视联合体的基本设想,对可行性进行探究并对可能的困难进行分析,提出解决方案。指出一条适合西部卫视走向繁荣的道路。 全文共分为九部分。 第一部分是研究背景、目的及方法。 第二部分主要对西部卫视的现状和所面临的发展威胁进行分析。近年来,电视行业的竞争日益激烈,西部卫视面临国外传媒、央视、中东部卫视以及迅速崛起的民营电视制作公司的重重挤压,再加上西部卫视固有的一些弊端,西部卫视渐渐在竞争中处于劣势。 第三部分主要分析了西部卫视为走出困境进行的诸多尝试,比如:1989年11月,由西部地区各省级电视台在西安成立的“中国西部电视协作集团”,西部卫视参与其中的“省级卫视整合传播”,这些都是在协作上面下工夫。单个卫视也进行了一系列改革,贵州卫视打造“西部黄金卫视”,重庆卫视、四川卫视、陕西卫视也对节目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但是仅就目前看来,这些改革和尝试的效果并不明显。西部卫视理应酝酿更大的动作。综合分析国内外媒介的发展趋势和经验,跨区域媒介战略联盟进入了笔者的视野。西部卫视可以借鉴这
李琦琳[10](2005)在《西部电视特区论 ——西部电视发展新思路》文中研究指明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来,西部电视有了长足进展,但是由于西部地区普遍存在经济基础薄弱、人口素质较低、自然环境恶劣等问题,基于这些条件而发展的西部电视,也就遭遇了种种困境。本文通过对西部电视发展之路的探寻,我们认为,不论从西部电视自身的发展,还是从国家发展文化产业的角度,建立“西部电视特区”,进行更加宏观的彻底的改革尝试,都不失为一条具有突破性与可行性的基本思路。 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和传媒改革的进一步深入,西部电视的发展必须在政府的协调下,西部电视业必须灵活地进行资本运营和加快数字化进程,发挥西部独特的内容产业优势。本文认为,我国业已实行的经济特区和行政特区可以为西部电视的发展提供新的思路,西部电视也可以走“特区”之路:设立“西部电视特区”。只要政府给出政策,先行发展某一地区文化电视事业,利用地区的资源、财力、管理、技术、人才、对外开放等方面的优势,加快发展速度,然后通过发展,对其它地区起到示范和鼓舞作用,是可以为中国的广播电视产业的发展探索一条新路,最终带动整个文化电视产业的发展进步的。西部电视特区的设立,不论是对于文化产品的贸易,还是对整个西部大开发的战略决策,都将发生重大的影响。 本文力求对我国西部电视业的发展在理论上做出一定的贡献。本着求实创新的精神,笔者在文中大胆地提出了“西部电视特区”论,观点新锐独到,为电视理论界的首创。尽管本论文作者已从多方面对这一重大理论课题展开论证,但它仍必须随时接受实践的检验。
二、西部开发与西部电视——重庆电视台台长李晓枫访谈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西部开发与西部电视——重庆电视台台长李晓枫访谈录(论文提纲范文)
(1)二元体制下电视媒体人力资源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三、理论、方法与结构 |
四、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二元体制:电视媒体人力资源管理现状 |
第一节 “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 |
第二节 “三重矛盾”凸显 |
第三节 人力资源管理呈现复杂局面 |
第二章 确立电视媒体人力资源管理的前提 |
第一节 行政行为与市场导向实现“共振” |
第二节 树立价值创造的核心目标 |
第三节 塑造多元管理体系 |
第四节 匹配电视传媒人特征 |
第三章 创新电视媒体主要负责人管理模式 |
第一节 管理创新的必然性和迫切性 |
第二节 实行传媒职业经理人制 |
第三节 管理创新路径的初步构想 |
第四章 岗位多通道:改进电视媒体人员职位管理体系 |
第一节 多通道岗位管理实施之可能性 |
第二节 多通道岗位管理的基本程序 |
第三节 岗位任职资格设置的“三个维度” |
第四节 岗位动态调整的路径与机制 |
第五章 量化考核:优化电视媒体绩效评价机制 |
第一节 绩效量化考核的价值凸显 |
第二节 绩效量化指标的设置方式 |
第三节 权重与分值设置的三重依据 |
第四节 构建绩效量化考核制度 |
第六章 多元激励模式并存:完善电视媒体“奖惩”制度 |
第一节 优化行政体制激励方式 |
第二节 产业体制激励方式的借鉴 |
第三节 搭建行政与市场共同作用激励体系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相关学术成果发表情况 |
致谢 |
(2)媒体融合环境下市级电视台发展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绪论 |
1.选题背景 |
2.国内外研究现状 |
3.论文逻辑结构 |
4.本文创新点与不足 |
第一章 媒体融合的内涵、动因及意义 |
1.1 媒体融合的内涵 |
1.1.1 媒体融合的定义 |
1.1.2 媒体融合的分类 |
1.1.3 媒体融合的赢利模式 |
1.2 媒体融合的动因 |
1.2.1 外因:数字技术的发展与新媒体的兴起 |
1.2.2 内因:传媒竞争的加剧与跨媒体成本的降低 |
1.3 媒体融合的意义 |
1.3.1 理论意义:媒体融合的传播学解读 |
1.3.2 现实意义:传统媒体生存空间的延伸 |
第二章 媒体融合环境下市级电视台的生存现状 |
2.1 我国市级电视台概况 |
2.1.1 市级电视台的概念界定 |
2.1.2 市级电视台的历史沿革 |
2.1.3 市级电视台的管理体制 |
2.1.4 市级电视台的发展规模 |
2.1.5 市级电视台的市场地位 |
2.2 媒体融合环境下市级电视台SWOT分析 |
2.2.1 市级电视台的竞争优势 |
2.2.2 市级电视台的竞争劣势 |
2.2.3 市级电视台面临的机遇 |
2.2.4 市级电视台面临的挑战 |
第三章 媒体融合环境下市级电视台的转型 |
3.1 生产模式的转型 |
3.1.1 生产管理对象的转变 |
3.1.2 人力资源结构的调整 |
3.1.3 生产制作流程的再造 |
3.2 经营战略的转型 |
3.2.1 专业化战略 |
3.2.2 本地化战略 |
3.2.3 多元化战略 |
3.3 传播理念的转型 |
3.3.1 单向传播:传统媒体的局限性 |
3.3.2 交互式传播:媒体融合的生命力所在 |
3.4 传播方式的转型 |
3.4.1 传播渠道多元化 |
3.4.2 传播内容碎片化 |
3.5 赢利模式的转型 |
3.5.1 销售广告时段的赢利模式 |
3.5.2 销售内容产品的赢利模式 |
3.5.3 媒体融合环境下的复合型赢利模式 |
第四章 媒体融合环境下市级电视台的发展对策 |
4.1 构建面向媒体融合的核心竞争力 |
4.1.1 市级电视台核心竞争力的定位 |
4.1.2 市级电视台核心竞争力的提升 |
4.1.3 区域性传媒品牌的打造 |
4.2 搭建跨媒体整合传播平台 |
4.2.1 频道网站模式 |
4.2.2 电视媒体+报纸媒体模式 |
4.2.3 手机电视模式 |
4.3 拓展上下游产业链 |
4.3.1 媒体融合环境下的内容资源获取 |
4.3.2 媒体融合环境下内容产品的二次销售 |
4.3.3 媒体融合环境下的线下活动 |
第五章 案例分析:长沙电视台在媒体融合中的生存之道 |
5.1 长沙电视台媒体融合三大着力点 |
5.1.1 媒体融合的基础:传媒理念的深化 |
5.1.2 媒体融合的保障:体制与机制的变革 |
5.1.3 媒体融合的关键:经营管理思路的创新 |
5.2 长沙电视台的媒体融合举措 |
5.2.1 经营管理改革 |
5.2.2 新媒体业务拓展 |
5.2.3 媒体融合取得的成效 |
5.3 长沙电视台媒体融合的方向 |
5.3.1 打造本土化的全媒体新闻资讯平台 |
5.3.2 打造区域性公共服务传媒品牌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
(3)当代中国电视媒介的公共性研究(1978-2008) ——以央视和凤凰卫视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言 为什么要研究媒介公共性问题 |
第一节 中国媒介公共性的现实困境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的历史与现状分析 |
一、理论阐释:法兰克福学派关于媒介公共性的研究 |
二、聚焦电视:西方学术界关于电视公共性的争论与研究 |
三、国内关于媒介公共性的研究分析 |
第三节 研究视角与研究方法 |
第四节 研究对象与研究问题 |
第五节 研究结构 |
本章注释 |
第一章 媒介公共性辨析 |
第一节 公共性的理论溯源 |
第二节 中国媒介有公共性吗 |
第三节 媒介公共性辨析 |
第四节 电视媒介与公共性 |
本章注释 |
第二章 被建构的公共性(1978-1992)——基于央视的考察 |
第一节 国家与社会关系演变背景下的中国电视(1978-1992) |
第二节 电视公共性的萌发与初步发展 |
一、早期的电视批评性报道与公共性 |
二、"四级办电视":为电视公共性发展奠定技术和物质基础 |
第三节 喉舌论、《新闻联播》与公共性 |
第四节 文化精英介入电视:八十年代思想启蒙与纪录片的热播 |
第五节 对这一时期电视公共性的评价 |
本章注释 |
第三章 在政府与市场之间:有限而尴尬的公共性(1992-2008)(上)——基于央视的考察 |
第一节 1992年后中国媒介的政治经济版图 |
一、电视媒介生产的"非常规实践":从制播合一到制播分离 |
二、在政府与市场之间:电视媒介的困局 |
第二节 横空出世:电视媒介公共性的三部曲——从《东方时空》、《焦点访谈》到《新闻调查》 |
一、《东方时空》:公共话语开始进入电视 |
二、中国语境中的媒介公共性:焦点现象审视 |
三、理性、启蒙与监督:《新闻调查》透析 |
第三节 公共性与私人性的交汇:《实话实说》引发的谈话节目热潮评析 |
第四节 电视媒介的媚俗化:市场逻辑与公共性的悖论 |
本章注释 |
第四章 在政府与市场之间:有限而尴尬的公共性(1992-2008)(下)——基于央视的考察 |
第一节 网络媒体的崛起与主流政治话语的转型 |
第二节 公共性的危机与转机:非典中的电视媒介 |
第三节 电视公共性的重要一步:央视新闻频道的开播与实践 |
第四节 公共性只能寄托于网络吗—兼评网络媒体的公共性 |
第五节 电视公共服务政策的出台与实施 |
第六节 对这一时期电视公共性的评价 |
本章注释 |
第五章 市场建构的媒介公共性——基于凤凰卫视的考察 |
第一节 凤凰卫视的公共性透视 |
第二节 知情权与能见度:《社会能见度》的个案研究 |
第三节 公共议题·公共话语·公共空间:《一虎一席谈》的个案研究 |
第四节 对凤凰卫视公共性的评价 |
本章注释 |
第六章 重建中国电视公共性的思考 |
本章注释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4)电视新闻市场竞争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的缘起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研究的理论意义和实际意义 |
第二节 相关研究背景 |
一、与选题有关的研究综述 |
二、相关研究的不足之处 |
第三节 基本概念、研究方法与框架 |
一、基本概念阐述 |
二、研究特色与方法 |
三、主要的理论框架 |
第一章 电视新闻竞争的宏观环境 |
第一节 新闻竞争的社会动因 |
一、民主政治需要新闻竞争 |
二、市场经济驱动新闻竞争 |
三、大众文化引领新闻竞争 |
四、技术进步促进新闻竞争 |
第二节 电视行业体制与市场竞争 |
一、公商不分的竞争主体 |
二、行政化体制对竞争的影响 |
三、新媒体对现状的冲击 |
第三节 竞争格局和市场结构 |
一、“一个中心,混合竞争”的格局 |
二、“四级电视”的核心竞争力分析 |
三、电视新闻节目市场的结构 |
第二章 全国电视新闻节目市场的竞争 |
第一节 全国电视新闻节目市场结构分析 |
一、接近完全垄断的市场结构 |
二、央视所垄断的新闻资源 |
第二节 全国电视新闻节目市场的行为 |
一、产品政策 |
二、价格政策 |
三、其他市场行为 |
四、案例:上海东方卫视的“新闻立台”及战略调整 |
第三节 市场绩效与公平性 |
一、市场绩效 |
二、公平性 |
三、案例:垄断的盛会——央视2008广告招标会 |
第三章 对改善全国电视新闻节目市场竞争格局的探讨 |
第一节 西方发达国家的电视新闻节目市场 |
一、放松管制 |
二、竞争态势 |
第二节 关于新格局的设想 |
一、调整市场结构的路径 |
二、公共和商业分离的路径 |
三、减少准入障碍的路径 |
第三节 省级卫视的三种基本新闻竞争战略 |
一、总成本领先战略:低成本化、粗品化 |
二、差异化战略:特色化、风格化 |
三、目标集聚战略:专业化、区域化 |
四、福建东南卫视的“台海”战略 |
第四章 地方电视新闻节目市场的竞争 |
第一节 地方电视新闻节目市场结构分析 |
一、省域市场:垄断下的分化态势 |
二、城市市场:接近寡头垄断的市场结构 |
三、原有格局 |
四、均衡的打破 |
第二节 城市电视新闻节目市场的行为 |
一、产品政策:省级台的“都市化”转型 |
二、价格政策等其他市场行为 |
三、案例:《新闻联播》收视走低与《东方时空》移师晚间 |
第三节 市场绩效、外部性与政府规制 |
一、市场绩效 |
二、外部性 |
三、政府的规制 |
第四节 地方电视新闻节目市场未来的竞争 |
一、城市市场与全国市场的区别 |
二、城市台的差异化优势 |
三、地面频道的“篮海战略” |
四、对“三级电视”体制的设想 |
第五章 电视新闻传播的对外竞争研究 |
第一节 境外华语电视新闻媒体的影响 |
一、在内地局部落地的境外华语电视新闻媒体 |
二、在竞争中促进内地电视新闻改革 |
三、案例:广东电视业以“本土化”应对香港电视的竞争 |
第二节 西方卫星电视新闻频道的冲击 |
一、向垄断竞争方向发展的国际电视新闻节目市场 |
二、西方卫星电视新闻频道的综合竞争力优势 |
三、在中国内地覆盖面和影响力的扩大 |
四、政府规制的变化趋势 |
第三节 中国对外电视报道的历程和成果 |
一、航空供片时期 |
二、卫星传播时期 |
第四节 以市场运作提升对外电视报道的竞争力 |
一、国际电视新闻媒体的市场化趋向 |
二、市场动作的必要性 |
三、基于市场的竞争策略 |
四、国际新闻市场与国内新闻市场的关联 |
第六章 新媒体时代的电视新闻节目市场 |
第一节 电视新闻节目市场的延伸与分化 |
一、在媒介融合中延伸市场边界 |
二、新媒体对传统市场的分化作用 |
三、案例: YOUTUBE对传统电视新闻媒体的冲击 |
四、市场变革中的传统电视新闻媒体 |
第二节 传统电视新闻媒体的竞争战略 |
一、发挥比较优势,稳固传统电视新闻收视市场 |
二、“嫁接”互联网,改革信息生产与传播方式 |
三、构建新媒体产业链,实现范围经济 |
第三节 新媒体时代电视新闻节目市场的发展趋势 |
一、竞争格局:复杂多元 |
二、市场行为:走向竞合 |
三、媒介层级:趋向淡化 |
四、政府规制:社会化、法制化 |
五、管理体制:集中化、统一化 |
第七章 传媒娱乐化冲击下的电视新闻 |
第一节 历史:立台之本的变迁 |
一、从娱乐媒体到新闻媒体 |
二、“新闻立台”的动摇 |
三、另一种“新闻立台” |
第二节 现状:娱乐挤压新闻 |
一、传媒娱乐化的兴起 |
二、电视新闻节目的相对弱势 |
三、新闻娱乐化现状 |
四、案例:《舞林大会》冲击下的《1/7》 |
第三节 未来:新闻节目的走向 |
一、对新闻的需求在上升 |
二、娱乐化:新闻节目发展的歧路 |
三、新闻节目的改进 |
四、加强对新闻节目的扶持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博士论文 |
主要浏览网站 |
后记 |
(5)2000-2005年西部电视理论研究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英文摘要 |
绪论 |
一 问题的缘起及本文研究的目的 |
二 相关资料准备情况 |
三 本文拟采用的相关研究方法 |
第一章 西部大开发——西部电视理论研究的直接推动力 |
第一节 西部电视在业界的形成——"西部电视集团" |
第二节 共谋——西部大开发与西部电视 |
第二章 近年来西部电视理论研究涉及的主要议题 |
第一节 西部电视理论研究的主要研究对象 |
一 西部大开发与西部电视事业的发展 |
二 区域传播与西部电视 |
三 西部电视文化传播 |
四 西部电视产业发展探索 |
五 西部题材电视节目及受众分析研究 |
六 西部电视传播的生态环境 |
七 西部频道研究 |
第二节 西部电视理论研究过程中出现的主要议题 |
一 西部电视传播的理论定位 |
二 区域传播中的西部电视 |
三 西部电视文化传播现状 |
四 西部电视产业发展探索 |
第三章 西部电视理论研究中呈现出的显着特点 |
第一节 西部电视理论研究的阶段性特征 |
一 起步阶段 |
二 高潮阶段 |
三 沉寂阶段 |
第二节 西部电视理论研究人员构成上的区域化 |
第四章 西部电视理论研究可能的发展方向 |
第一节 西部电视理论研究的实践发展要求 |
一 西部电视理论研究对西部电视实践发展的意义 |
二 实践的发展要求西部电视理论研究解决的问题 |
第二节 西部电视理论研究的理论建设要求 |
一 西部电视理论研究对电视理论建设的意义 |
二 理论建设要求西部电视理论研究填补加强的问题 |
第三节 西部电视理论研究面临的困难及可能的解决方向 |
一 西部电视传播应该上升到区域传播学的高度 |
二 西部电视与区域民族文化传播 |
三 东、西部媒体传播的比较分析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简介 |
致谢 |
(6)重庆电视发展史述略(1981-1998)(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发轫(1981年10月1日以前) |
一、两次拓荒 |
二、筹建工作 |
(一) 电视台筹建领导小组 |
(二) 六项筹建措施 |
三、正式成立 |
第二章 初创(1981年10月─1984年2月) |
一、电视节目 |
(一) 节目编排“三大版块” |
(二) 两类自制节目 |
二、电视剧的初步繁荣 |
(一) 《秀泉情思》 |
(二) 其它电视剧创作 |
三、参加两大协作组织 |
第三章 发展(1984年3月─1993年4月) |
一、电视节目 |
(一) 新闻类节目 |
(二) 文艺类节目 |
(三) 社教、服务类节目 |
(四) 重视节目规划和整体编排 |
二、电视剧的飞跃 |
(一) 电视剧部经济单列 |
(二) 创作的整体面貌 |
(三) 重庆电视台青年摄制组及其创作 |
三、成立重庆电视二台 |
(一) 全新体制 |
(二) 偏重经济、服务生活的定位 |
第四章 革新(1993年5月─1997年2月) |
一、中国电视变革新浪潮 |
二、重庆电视台的变革 |
(一) 增加播出时间 |
(二) 增办自制栏目 |
(三) 提升节目影响 |
(四) 电视剧创作的精品意识 |
(五) 成立经营性实业公司 |
三、重庆电视二台的改革 |
四、成立重庆有线电视台 |
(一) 频道专业化 |
(二) 面向民生 |
第五章 蓄势(1997年3月─1998年10月1日) |
一、重庆直辖 |
二、实现“上星” |
(一) 硬件建设 |
(二) 节目三步改版 |
三、管理改革 |
(一) 以人力管理为突破 |
(二) 以质量考评为中心 |
(三) 以成本核算为基础 |
结语 |
(一)对主要历史事实进行最大限度的清晰还原,并与现状进行勾连,这是本文的最大要旨 |
(二)梳理一些对当前重庆电视现象特质有关的重要内容,促进对重庆电视的整体了解 |
(三)超越历史现象的芜杂,提出重庆电视本身的一种品格:不满足自身的局限尝试更大可能性的创新精神 |
参考文献 |
注释 |
后记 |
(7)网络:电视批评立体生态构建者 ——中国网络电视批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网络电视批评及其学术史 |
1.1 "网络电视批评"辨义 |
1.1.1 批评与电视批评 |
1.1.2 电视批评与网络 |
1.1.3 网络电视批评的定义、本质、内涵和外延 |
1.2 网络电视批评学术史 |
1.2.1 学术专着 |
1.2.2 学术期刊中的单篇论文 |
1.2.3 学位论文 |
1.2.4 《电视批判》栏目 |
1.2.5 来自网络的其他文章 |
1.2.6 来自报纸的评论文章 |
第二章 网络电视批评发展概况 |
2.1 络电视批评的发展历史 |
2.2 网络电视批评的主要表现形式 |
2.2.1 电子论坛 |
2.2.1.1 新闻跟帖 |
2.2.1.2 非定时分类论坛 |
2.2.1.3 定时在线论坛 |
2.2.2 论文选登 |
2.2.3 网上调查 |
2.2.4 栏目信箱/台长信箱/观众信箱 |
2.2.5 博客 |
2.2.6 有针对性的自我批评板块 |
2.2.7 学术研讨会网上图文直播 |
2.2.8 视频播放文件 |
2.3 网络电视批评的层次 |
2.3.1 只言片语、个人体悟的层次 |
2.3.2 转载平面媒体论文的层次 |
2.3.3 开展网上电视批评论文征文活动、集中展示来稿的层次 |
2.3.4 在线讨论有一定深度的电视批评话题的层次 |
2.4 网络电视批评存在的几类网站 |
2.4.1 电视台网站 |
2.4.2 官方门户网站 |
2.4.3 商业门户网站 |
2.4.4 传媒界专业网站 |
第三章 网络电视批评的特点和价值 |
3.1 网络电视批评的特点 |
3.1.1 批评主体的多元性和大众性 |
3.1.2 批评内容的广泛性和针对性 |
3.1.3 批评观点的多元性和真实性 |
3.1.4 批评样式和风格的多元性和复合性 |
3.1.4.1 网民式批评的文本特点及风格 |
3.1.4.2 学院式批评的文本特点及风格 |
3.2 网络电视批评的价值 |
3.2.1 有力促进了电视批评与电视文化的健康发展 |
3.2.1.1 为受众提供了方便快捷的反馈平台 |
3.2.1.2 为电视人提供了海量而真实的反馈意见 |
3.2.1.3 促使电视批评学者更加重视对受众视角的研究 |
3.2.1.4 丰富了电视批评的形式,构建了电视批评的立体生态空间 |
3.2.1.5 促进了电视文化的健康发展 |
3.2.2 充分展示了网络的文化建设力量 |
3.2.3 清楚表明了受众既是文化消费的公众,又是文化批判的公众 |
3.2.3.1 哈贝马斯对"从文化批判的公众到文化消费的公众"观点的修正 |
3.2.3.2 文化消费的公众 |
3.2.3.3 文化批判的公众 |
3.2.3.4 殊途同归——指向和谐的文化生态 |
第四章 个案研究:《电视批判》 |
4.1 《电视批判》诞生、成长的背景与工作团队 |
4.1.1 天时——网络与电视媒体的巨大发展催生《电视批判》这一特殊的电视批评方式 |
4.1.1.1 网民群体的壮大及其年轻化、知识化特征正好适应《电视批判》的受众需求 |
4.1.1.2 CCTV.com的初步发展,为《电视批判》提供了必要的技术、人才支持 |
4.1.1.3 世纪之交,电视媒介现象纷繁复杂,受众意识迅速成长,网络电视批评初露头角,时代呼唤高端网络电视批评品牌 |
4.1.2 地利——《电视批判》的先天优势 |
4.1.2.1 《电视批判》的央视背景和首页位置为其赢得了大量关注的目光 |
4.1.2.2 《电视批判》身处高校、科研机构林立的北京,不但能够获得巨大的智力支持,还能有效节约运转成本 |
4.1.3 人和——《电视批判》:饱含学术理想和专业精神伟大创造 |
4.1.3.1 刘连喜——《电视批判》之父 |
4.1.3.2 栏目组:行走在学术与媒体之间 |
4.2 《电视批判》的发展概况及剖析 |
4.2.1 电视批判论坛 |
4.2.2 大学生谈电视论坛 |
4.2.3 CCTV优秀电视栏目在线 |
4.2.4 《电视批判》的"副产品" |
4.2.4.1 学术研讨会图文直播 |
4.2.4.2 视频播放文件 |
4.2.4.3 电视人实话实说 |
4.2.4.4 学者聊斋 |
4.2.4.5 网评脱口秀 |
4.2.4.6 特邀专家名录 |
4.2.4.7 《电视研究》 |
4.2.5 《电视批判》栏目的全面改版及其影响 |
4.3 《电视批判》的特点 |
4.3.1 有议题设置 |
4.3.2 有网络主持人 |
4.3.3 由资深电视人、电视研究学者策划、参与 |
4.3.4 面向广大对议题有兴趣的网民 |
4.3.5 充分利用网络在互动性、即时性方面的优势 |
4.3.6 "请进来"与"走出去"并重 |
4.3.7 重视后续的整理、总结工作 |
4.4 《电视批判》的意义和独特价值 |
4.4.1 启示价值 |
4.4.2 示范价值 |
4.4.3 昭示价值 |
4.4.4 教养价值 |
4.4.5 召唤价值 |
4.4.6 建设价值 |
4.4.6.1 构建了深入研讨电视文化的专业性开放式学术平台,营造了电视批评的立体生态 |
4.4.6.2 对电视文化的建设性批判 |
第五章 个案研究:从网上对韩剧的评议看网络电视批评 |
5.1 电子论坛中的热烈讨论 |
5.1.1 普通论坛 |
5.1.2 带有一定学术性质的论坛 |
5.2 论文选登的同步跟进 |
5.2.1 更全面 |
5.2.2 更深入 |
5.2.3 更系统 |
第六章 网络电视批评实践 |
6.1 网络电视批评实践的现实语境 |
6.1.1 文化"球土化" |
6.1.1.1 文化"球土化"释义 |
6.1.1.2 文化"球土化"与电视文化演变 |
6.1.2 社会转型 |
6.1.2.1 社会转型释义 |
6.1.2.2 社会转型与电视文化演变 |
6.1.3 电视传媒产业化 |
6.1.3.1 电视传媒产业化释义 |
6.1.3.2 电视传媒产业化与电视文化演变 |
6.2 对电视节目形态的网络批评 |
6.2.1 电视节目形态及其发展演变 |
6.2.2 电视节目形态的网络批评实践 |
6.2.2.1 文本批评 |
6.2.2.2 创作批评 |
6.3 对电视理念的网络批评 |
6.3.1 电视理念及其嬗变 |
6.3.2 电视理念的网络批评实践 |
6.3.2.1 电视传播理念批评 |
6.3.2.2 电视文化理念批评 |
6.3.2.3 电视产业理念批评 |
6.4 对电视现象的网络批评 |
6.4.1 电视现象及其流变 |
6.4.2 电视现象网络批评实践 |
6.4.2.1 "世俗化"现象批评 |
6.4.2.2 "娱乐化"现象批评 |
6.5 对电视人的网络批评 |
6.5.1 电视人及其面临的挑战 |
6.5.2 对电视人的网络批评实践 |
6.5.2.1 业务批评 |
6.5.2.2 职业道德批评 |
6.5.2.3 主持风格批评 |
第七章 网络电视批评与传统电视批评的互动 |
7.1 传统电视批评对网络电视批评的影响 |
7.1.1 传统电视批评中的批评主体直接或间接参与网络电视批评 |
7.1.1.1 在网上发表电视批评文章 |
7.1.1.2 直接作为网络论坛的嘉宾主持或特邀嘉宾策划、参与网上电视批评话题的在线讨论 |
7.1.2 传统电视批评的成果为网络电视批评建设者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参考 |
7.2 网络电视批评对传统电视批评的影响 |
7.2.1 部分网络电视批评内容直接成为了传统电视批评的一部分 |
7.2.2 使传统电视批评更有时效性、现实针对性 |
7.2.3 使传统电视批评的关注视域更多地与普通受众重合,电视批评的主体意识增强 |
7.2.4 网络电视批评使传统电视批评在很大程度上纠正了以往偏重文学批评、文艺学批评、美学批评,轻视从传播学、社会学、文化学、心理学等角度进行电视批评的缺点,使之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媒介批评 |
7.2.5 网络电视批评使宏观电视批评与微观电视批评结合地更加紧密 |
7.2.6 网络电视批评使传统电视批评在文字上更加通俗易懂、深入浅出 |
第八章 对网络电视批评的总结和前瞻 |
8.1 网络电视批评的成绩和不足 |
8.1.1 网络电视批评的现有成绩 |
8.1.1.1 整合电视批评言论 |
8.1.1.2 拓展电视批评领域 |
8.1.1.3 促进观点的多元展示和交锋 |
8.1.1.4 提升受众的媒介素养 |
8.1.2 网络电视批评发展中的不足 |
8.1.2.1 缺乏建设 |
8.1.2.2 疏于管理 |
8.1.2.3 定时在线论坛类的网络电视批评板块很少 |
8.1.2.4 大多数论坛缺乏定期归纳的总结意识和自我提升意识,也缺乏相应的品牌意识 |
8.1.2.5 网上的电视批评论文选登还缺乏独立地位,其时效性也有待增强 |
8.1.2.6 尚未充分利用网络的多媒体特点,主要是文字表达形式 |
8.2 对网络电视批评的前瞻 |
8.2.1 从硬件建设来看,网络电视批评将会有更大发展 |
8.2.1.1 网络电视批评将会更受重视,其板块建设和日常管理会大大加强 |
8.2.1.2 将有更多既懂网络管理又懂电视文化的人才从事网络电视批评板块的建设工作 |
8.2.1.3 网络电视批评的形式将更加多样,对网络多媒体的利用将更加充分 |
8.2.1.4 网络电视批评板块与专家学者、高校、研究机构的合作将更密切 |
8.2.1.5 对网络电视批评言论的总结、整理以及下游产品的开发(成果的出版)将更加重视 |
8.2.2 从软件建设来看,网络电视批评将会取得全面进步 |
8.2.2.1 网络电视批评的广度会进一步增加 |
8.2.2.2 从网络电视批评的深度上说,将会出现金字塔式的格局 |
8.2.2.3 网络电视批评的时效性会更强 |
8.2.2.4 在线讨论的互动性将进一步增强 |
8.2.2.5 网络电视批评的精品板块将不断增多 |
8.2.3 从对电视媒介实践的影响来说,网络电视批评将会发挥更大的积极作用 |
8.2.4 从学术研究前景上说,网络电视批评的研究者将会日益增多,研究也会日渐深入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简介 |
后记 |
(8)当前地方电视台经营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地方电视台的历史演进 |
一、二级办电视到三级办电视 |
二、行政性垄断到产业化集团化经营 |
第二节 当前地方台的处境及经营上的误区 |
一、当前地方台的生存环境 |
二、地方台经营上的误区 |
第三节 研究现状及本论文的切入角度 |
一、研究现状 |
二、论文的研究视角 |
第四节 论文的理论基础 |
一、特劳特、里斯的定位理论及战略思想 |
二、波特的竞争战略理论及定位思想 |
三、理论的相融与互补关系 |
第一章 本地化战略 |
第一节 贴近性中彰显歧异性 |
一、反映民生与观众空间求近 |
二、优化传播形式与观众心理求近 |
第二节 利用本地资源进行优势经营 |
一、利用人缘、地缘进行优势经营 |
二、纪录片、地方戏曲: 源于地域文化的魅力 |
第三节 改革生产方式:低成本运营 |
一、推行新闻线人制 |
二、加强区域性的合作 |
第四节 探索本地化的盈利模式 |
一、“适地适媒”:挖掘区域市场资源 |
二、以地方台之本土接近性吸纳外地广告源 |
三、整合传播:地方品牌的升级 |
第五节 中央台和地方台的差异性 |
一、社会变迁与信息、娱乐消费方式的变化 |
二、本地化与全国性结合的方式 |
第六节 本地化中应注意的问题 |
一、正确处理社区关系 |
二、防止片面的地区性 |
三、不要放松舆论监督 |
第二章 差异化战略 |
第一节 差异化战略立足于独特的定位 |
一、有所为有所不为:湖南卫视 |
二、“成为第一”:旅游卫视 |
三、第一个打入顾客心智:安徽卫视 |
第二节 差异化战略缘于有效的战术 |
一、战术导出战略:自下而上的思维 |
二、选择有效的战术:由外而内的思维 |
三、利用和张扬战术优势:战术优势转为战略优势 |
第三节 节目类型化与差异化的辨证关系 |
一、节目类型化及其合理性 |
二、寻求相对差异性竞争力 |
三、竞争的趋同性导致缺少战略 |
第四节 差异化编排 |
一、逆向安排节目 |
二、堆积战略 |
三、侧翼战 |
第五节 差异化定位与盈利模式的契合 |
一、频道定位与广告营销定位相契合 |
二、定位的独特与盈利模式的创新 |
第六节 省级电视台与城市电视台之间的差异化经营 |
一、省级台与城市台之间的差异性 |
二、省级台与城市台之间的差异化经营策略 |
第三章 品牌化战略 |
第一节 品牌概念和品牌价值 |
一、一般品牌的概念和特点 |
二、电视栏目品牌概念和品牌价值 |
第二节 建立持续盈利的价值链 |
一、针对特定目标区间打造价值链 |
二、做领导品牌 |
三、完善价值链 |
四、改扩版与品牌稳定性 |
第三节 整合营销传播与品牌建设 |
一、整合营销传播的概念 |
二、优化频道结构增强品牌歧异性 |
三、深度整合内部资源,以营销突出差异化定位 |
四、整合营销提升品牌的盈利能力 |
五、主持人的品牌价值 |
六、联播打造品牌形象 |
第四章 集团化战略 |
第一节 集团化经营的必要性 |
一、市场竞争的需要 |
二、电视产业化发展的内在要求 |
三、集团化有利于转换经营机制 |
四、新技术革命的必然要求 |
第二节 当前集团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
一、行政捏合 |
二、政策瓶颈 |
三、尚未形成战略性差异 |
第三节 地方广电集团的经营战略 |
一、规范化经营 |
二、结构化经营 |
三、集团化营销 |
四、机制创新 |
第四节 集团化中应注意的问题 |
一、集团化、产业化的制约因素 |
二、避免规模不经济 |
三、关于事业性广电集团“叫停”的辩证思考 |
结语: 运用战略应注意的几个关系 |
第一节 本土化与全球化的关系 |
第二节 区域化生存与差异化生存的关系 |
第三节 政治意义与经济意义的关系 |
第四节 价值链与价值系统的关系 |
参考文献 |
本人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简介 |
后记 |
(9)西部组合卫视 ——西部卫视发展出路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和目的 |
1.2 研究方法 |
2 对西部卫视的现状及环境威胁分析 |
2.1 西部卫视发展状况分析 |
2.1.1 功能单一 缺乏特色 |
2.1.2 节目同质化现象严重自办节目品牌缺乏 |
2.1.3 观众群薄弱 |
2.1.4 经济效益不如人意 |
2.1.5 用人机制僵化 |
2.2 西部卫视环境威胁分析 |
2.2.1 国外媒体虎视耽耽 |
2.2.2 央视——具强势背景的对手 |
2.2.3 中东部卫视积极西进 |
2.2.4 民营电视——来自内容供应商的强大冲击 |
3 西部卫视何以选择联合发展之路 |
3.1 走出困境的尝试难尽人意 |
3.1.1 中国西部电视协作集团——西部卫视发展探索之一 |
3.1.2 省级卫视整合传播——发展探索之二 |
3.1.3 单个卫视的艰难突围 |
3.2 跨区域媒介战略联盟—新竞合方式值得借鉴 |
4 “西部组合卫视”的基本设想 |
5 “西部组合卫视”可行性探究 |
5.1 政策的松动与支持 |
5.2 “西部”概念的文化、政治凝聚力 |
5.3 西部独特文化可联合开发潜力 |
5.4 西部卫视长期合作的良好基础 |
5.5 西部卫视内部实力的不平衡 |
5.6 四川国际电视节搭建的合作平台 |
5.7 “全国省级卫视广告整合传播”的经验 |
5.8 西北五省区省级都市报联合的启示 |
5.9 东部——以区域经济为基础的媒介联合 |
5.10 国内东部卫视整合西部卫视的失败教训 |
5.11 国外的经验:德广联(ARD)、德国第二电视台(ZDF) |
6 “西部组合卫视”的构建 |
6.1 初期——建立以几大核心卫视为基点的小联合体 |
6.2 中期——创建西部卫视的品牌,全面推进资源整合 |
6.2.1 统一标识、特色定位 |
6.2.2 音像资料的整合性产业开发 |
6.3 后期——巩固西部卫视联合体品牌,积极参与国际竞争 |
6.4 西部组合卫视建立的原则 |
7 “西部组合卫视”向着理想奔跑 |
7.1 西部强势卫视实力的巩固与扩展 |
7.2 弱势卫视借力起飞 |
7.3 打造西部卫视品牌 |
7.4 中国电视改革的春天 |
8 “西部组合卫视”——理想与现实的碰撞 |
8.1 电视产权与使用权分离 |
8.2 行政垄断 |
8.3 社会利益与经济利益如何平衡 |
8.4 市场的检验 |
8.5 资源、利益分配的难题 |
8.6 网台分离的现实格局 |
8.7 新思想、新观念、高素质人才的缺乏 |
8.8 法律以及相关政策的滞后 |
9 结语 |
参考文献 |
科研成果简介 |
声明 |
致谢 |
(10)西部电视特区论 ——西部电视发展新思路(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序言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现状 |
1.3 本论文的研究途径与思路 |
第二章 建立西部电视特区的构想 |
2.1 我国经济和政治特区的启示 |
2.2 西部电视特区的基本思路 |
2.3 建立西部电视特区要处理的两大关系 |
第三章 建立西部电视特区的基本推进策略 |
3.1 特区市场的资本运营 |
3.2 西部电视贸易分析 |
3.3 西部电视特区数字化进程 |
第四章 建立西部电视特区的意义 |
4.1 “西部电视特区”之于西部大开发 |
4.2 西部电视特区之于中国文化产业 |
结束语 |
参考书目 |
参考论文 |
成果简介 |
声明 |
后记 |
四、西部开发与西部电视——重庆电视台台长李晓枫访谈录(论文参考文献)
- [1]二元体制下电视媒体人力资源管理研究[D]. 史松明. 南京师范大学, 2015(02)
- [2]媒体融合环境下市级电视台发展对策研究[D]. 刘扬. 中南大学, 2010(02)
- [3]当代中国电视媒介的公共性研究(1978-2008) ——以央视和凤凰卫视为例[D]. 卢迎安. 复旦大学, 2009(12)
- [4]电视新闻市场竞争研究[D]. 唐俊. 复旦大学, 2008(03)
- [5]2000-2005年西部电视理论研究综述[D]. 王楠楠. 四川大学, 2007(05)
- [6]重庆电视发展史述略(1981-1998)[D]. 何晓燕. 西南大学, 2007(06)
- [7]网络:电视批评立体生态构建者 ——中国网络电视批评研究[D]. 谭玲. 四川大学, 2007(05)
- [8]当前地方电视台经营战略研究[D]. 邬光照. 四川大学, 2006(03)
- [9]西部组合卫视 ——西部卫视发展出路探索[D]. 陈怡. 四川大学, 2005(02)
- [10]西部电视特区论 ——西部电视发展新思路[D]. 李琦琳. 四川大学, 200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