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汽液分离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干燥器,工质,波纹,热敏性,性能,硅酸钠,噪声污染。
汽液分离论文文献综述
胡伟强,宋本哲,王志强,李伟,张莹[1](2018)在《带汽液分离腔的树状微通道热管运行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设计了一种超薄的新型闭环热管(BLHP),该热管蒸发器部分采用树状仿生微通道代替吸液芯,并在冷端嵌入汽液分离腔。着重研究了30%~70%充液率下BLHP的运行特性和启动特性。试验结果表明:BLHP运行方向为逆时针单向循环;BLHP存在启动温度阀值,不存在启动功率阈值,最低启动温度为36.5℃;充液率70%时热阻最低(低至0.12 K/W),启动时间最短(43 s);汽液分离腔的"液池效应"具有稳定工质方向和加速启动的作用;热管中树状仿生微通道比并行通道具有更好的抗振荡特性。(本文来源于《流体机械》期刊2018年11期)
纪发达,王敬伟[2](2018)在《汽液分离装置在液体硅酸钠生产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物料反应后生成的高浓度液体硅酸钠,在泄压和放料时蒸汽中携带少量液滴状硅酸钠,造成管道、罐体、地面污染,并伴有较大声响,造成环境污染,危害职工健康,并存在安全隐患。针对这一问题,研发一种汽液分离装置,解决蒸汽排出时所产生的噪声污染、以及液体随蒸汽排出对设备和环境的污染和潜在的安全隐患问题。(本文来源于《第38届中国化工学会无机酸碱盐学术与技术交流大会暨2018年会论文汇编》期刊2018-11-04)
甄建,彭建福,常峰伟,张雅绮,卡德尔·阿布都拉[3](2016)在《超稠油缓冲罐汽液分离环保装置的研究与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风城油田超稠油开发过程中,100m~3缓冲罐蒸汽携带大量微小油滴造成罐体、管线、地面污染的问题,在不改变罐体结构的前提下,研制一种汽液分离环保装置,通过在缓冲罐顶部安装该环保装置,实现汽液完全分离,小液滴最终流入罐内,从而有效解决了蒸汽携带油滴从缓冲罐罐口飘散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显着。(本文来源于《油气田环境保护》期刊2016年04期)
高丽萍[4](2015)在《非共沸混合工质配比及汽液分离模拟仿真和实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非共沸混合工质自动复迭制冷系统是根据各工质间的沸点不同,通过内复迭逐级分离,来获取更大的制冷区间而得到较低温度。本文对自动复迭系统中混合工质的选择以及配比进行模拟优化,并实验研究了不同高温工质被冷凝的效果及不同工质的配比分布对系统分离效果的影响。首先,本文综合传统的非共沸自动复迭工质选择原则编写程序,得出不同工况下可行性的工质对列表;并根据传热平衡和汽液相平衡的原理,确定工质对的配比方法,从而为选择自复迭系统的工质对及其配比提供参考。为获取-110℃的低温,本文利用所确定的选择配比方法,理论上计算出-110℃自动复迭系统所用制冷工质对R410a/R23/R14和R22/R23/R14的配比(即R22/R23/R14的配比为8:6:6;R410a/R23/R14的配比为7:6:6),以保证R14的最佳分离效果,从而提高系统的制冷量和系统的COP。但对于R410a,其本身为近共沸工质,在冷凝不完全时,其组分发生变化,而导致系统不能到达预期效果,需实验验证其可行性。然后,本文运用不同的模拟方法,模拟自动复迭制冷系统蒸发温度为-110℃时,不同工质对及其配比的分离效果,筛选出最大分离率对应的工质对及其配比:先利用Fluent模拟相同质量流量情况下高温制冷剂R22和R410a的冷凝过程,选择出冷凝效果较好的高温制冷剂;再利用分子动力学模拟在高温制冷剂提供足够冷量情况下,中温制冷剂R23和低温制冷剂R14不同配比时的温度变化分布情况及分子运动规律,根据扩散原理结合R23和R14的密度变化最终计算得到分离率。最后,本文在对自动复迭制冷系统进行最小熵产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搭建了系统的实验装置,对模拟结果进行实验验证,以证明建立模拟模型的正确性。并根据实验验证的结果,对所搭建的实验系统进行了优化。即根据系统所达到的最低蒸发温度,来调整系统的润滑油种类、节流阀、过滤器等。(本文来源于《哈尔滨商业大学》期刊2015-06-01)
蔡振芳,赵金民,赵鹏,王烨[5](2014)在《新型高效汽液分离干燥器装置波纹板的制造》一文中研究指出介绍了新型高效汽液分离干燥器波纹板的制造过程,该研究成果已应用于国内现有核电蒸发器干燥器,满足设计和使用要求,该装置可用于核电、火电以及需要干蒸汽的其他工业领域。(本文来源于《化工机械》期刊2014年03期)
蔡振芳,赵金民,赵鹏,王烨[6](2014)在《新型高效汽液分离干燥器装置波纹板的制造》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介绍了经大量试验研究,研制成功的新型高效汽液分离干燥器波纹板的制造。该研究成果已应用于国内现有核电蒸汽发生器干燥器,能满足设计和使用要求,该装置的成功研制除了适用核电领域,也可应用于火电系统及需要干蒸汽的化工及其他工业领域。(本文来源于《中国核电》期刊2014年01期)
邓立生[7](2012)在《汽液分离式空冷冷凝器的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强化管内冷凝传热的技术很多,工业上通常采用强化管来提高冷凝传热系数。然而,强化管提高传热系数的同时,也造成了流动阻力的增大,从而导致冷凝强化传热的综合性能不太理想。汽液分离式空冷冷凝器是一种新型冷凝器,其冷凝区外形结构酷似平行流冷凝器,但在联箱内设置了特殊设计的能及时排出冷凝液的汽液分离隔板,提高进入下一个流程的工质干度,从而达到强化传热、降低流阻以及流量均匀分配的目的。本文研发出一款空冷式汽液分离式冷凝器,并以HFCl34a为工质对这种新型冷凝器进行了实验研究。在进口干度0.97和饱和温度45℃下,分别考察了质量流量364~644kg·m-2·s-1以及热流密度4.7~8.1kW·m-2对管内传热系数及压降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控制进口干度的情况下,汽液分离式冷凝器的冷凝传热系数和摩擦阻力压降均随着质量流速的增大而增大,随着热流密度的增加而减小。通过对实验数据回归分析,建立了汽液分离式冷凝器的传热与压降经验关联式。采用经典的传热及压降经验关联式,理论计算了与汽液分离式冷凝器相同管内换热面积的蛇形冷凝器和平行流冷凝器的管内换热系数和压降。与汽液分离式冷凝器的结果相比,在低质量流速下汽液分离式冷凝器的传热系数低于两者,但在高流速下高于两者。汽液分离式冷凝器的两端压降在所计算工况下都低于其他两个冷凝器。采用PF惩罚因子得到综合性能的评价结果:当热流密度4.7-6.4kW·m-2、质量流速为364~644kg·m-2·s-1时,汽液分离式冷凝器的PF值较蛇形降低了3.3%~31.2%。当热流密度4.7-6.4kW·m-2、质量流速420~644kg·m-2·s-1时,汽液分离式冷凝器的PF值较平行流降低了3%~43.6%。将上述叁种具有相同换热面积的冷凝器重新设计并放置于同一个HCFC22制冷系统中进行了系统实验研究。在标准焓差实验室中对其性能进行测试,在保持蒸发器侧工况(干湿球温度为27℃/19℃)不变的情况下,逐一改变冷凝器侧进口空气干球温度29-41℃。研究结果表明,汽液分离式冷凝器系统性能优于蛇形、平行流冷凝器系统。在实验研究的工况范围内,与使用蛇形冷凝器和平行流冷凝器相比,汽液分离式冷凝器使系统的能效比(COP)分别了提高5.47%~7.33%和5.87%~6.88%,使(?)效率也分别提高了6.89%~9.13%和6.89%~8.71%。通过汽液分离式冷凝器对工质适应性应用研究发现:一个热力性能优良的HCFC22汽液分离式冷凝器不适合HFC410A,其在气液分离与流量均匀分配方面均出现失效,导致换热系数降低和压降升高。故需要针对工质重新设计气液分离隔板、管程以及管长。(本文来源于《广东工业大学》期刊2012-06-05)
张晓晨,张铭,胡孔诚[8](2012)在《海水淡化用汽液分离元件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汽液分离元件是热法海水淡化装置中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它的主要作用是除去蒸汽中的盐雾液滴,保证淡化产品水水质。通过优化研究汽液分离元件的结构和操作工况可以提高其分离性能,达到提升装置效率、提高产水水质和节约生产成本的目的。本论文综述了应用于海水淡化装置的折流板式和丝网式汽液分离元件的性能特点,总结了国内外研究进展及部分工程案例,并对其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本文来源于《化学工业与工程》期刊2012年02期)
张晓晨,张铭,阮国岭,胡孔诚[9](2012)在《折板式汽液分离元件的性能》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空气-水体系,对折板式汽液分离元件进行冷态模拟实验,研究了气速、液滴粒径、折板形式、间距及安装方式等参数对折板分离效率和压降的影响.结果表明,气速控制在1~6m/s,液滴粒径控制在50~80μm,折板采用立式和卧式安装,形式采用V形和W形,间距为10~50mm,对分离性能均有一定的影响,折板间距为20mm的分离元件具有较高的分离效率.通过对冷态实验数据进行数学回归分析,获得描述折板性能的经验公式,与实验值误差在10%内,同时在海水淡化中试试验装置中验证了折板式汽液分离元件的分离性能.(本文来源于《过程工程学报》期刊2012年01期)
徐尧润,田玮[10](2000)在《蒸发器汽液分离室与热敏性食品物料品质保持》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了热敏性食品物料在蒸发器汽液分离室内的品质变化 ,阐述了分离室内的存液量对热敏性食品物料品质保持的重要性。(本文来源于《中国乳品工业》期刊2000年06期)
汽液分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物料反应后生成的高浓度液体硅酸钠,在泄压和放料时蒸汽中携带少量液滴状硅酸钠,造成管道、罐体、地面污染,并伴有较大声响,造成环境污染,危害职工健康,并存在安全隐患。针对这一问题,研发一种汽液分离装置,解决蒸汽排出时所产生的噪声污染、以及液体随蒸汽排出对设备和环境的污染和潜在的安全隐患问题。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汽液分离论文参考文献
[1].胡伟强,宋本哲,王志强,李伟,张莹.带汽液分离腔的树状微通道热管运行性能研究[J].流体机械.2018
[2].纪发达,王敬伟.汽液分离装置在液体硅酸钠生产中的应用[C].第38届中国化工学会无机酸碱盐学术与技术交流大会暨2018年会论文汇编.2018
[3].甄建,彭建福,常峰伟,张雅绮,卡德尔·阿布都拉.超稠油缓冲罐汽液分离环保装置的研究与应用[J].油气田环境保护.2016
[4].高丽萍.非共沸混合工质配比及汽液分离模拟仿真和实验研究[D].哈尔滨商业大学.2015
[5].蔡振芳,赵金民,赵鹏,王烨.新型高效汽液分离干燥器装置波纹板的制造[J].化工机械.2014
[6].蔡振芳,赵金民,赵鹏,王烨.新型高效汽液分离干燥器装置波纹板的制造[J].中国核电.2014
[7].邓立生.汽液分离式空冷冷凝器的性能研究[D].广东工业大学.2012
[8].张晓晨,张铭,胡孔诚.海水淡化用汽液分离元件研究进展[J].化学工业与工程.2012
[9].张晓晨,张铭,阮国岭,胡孔诚.折板式汽液分离元件的性能[J].过程工程学报.2012
[10].徐尧润,田玮.蒸发器汽液分离室与热敏性食品物料品质保持[J].中国乳品工业.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