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晓岚[1]2013年在《论劳伦斯小说的情感表现》文中研究指明劳伦斯小说的情感表现坦诚而直白,他把人内在混乱不整的隐秘现实表现出来,把现实中人们避而不谈的性话题写入小说,作为艺术表现的核心。他笔下人物形象生动鲜活,人物的情感丰富多彩。他把人的内心世界作为人最根本的存在,把性作为回归本真状态的最高境界而着力描写。他对情感的不同寻常的表现使其同时代的人深感迷惑不解。他笔下的性与人的情感、与人的思维、与人生的哲理,以及与人类文明发展中潜在的危机等都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他小说蕴含丰富,具有深广的涵义和研究价值。然而,尽管情感表现是劳伦斯小说的最大亮点,但目前国内外对于他小说情感及情感表现方面的研究却是很少且不系统的。本论文采用以精神分析为主,以英美新批评、结构主义、符号学和读者反映批评为辅的研究方法,对劳伦斯小说的情感表现进行专门、系统、深层次的研究。全文共分为六章:第一章研究情感与情感表现,共分为叁个部分:1.情感及情感的来源;2.自然情感与艺术情感的界定及两者之间的关系;3.情感表现及表现的层次,即外部情感、内部情感和本能情感。第二章阐述了劳伦斯小说的情感表现特征。本章在研究劳伦斯书信、小说、随笔、论文和散文的基础上挖掘出其小说情感表现的特征,即回归自然的关系中的以本能为核心的情感体系。在众多关系中,人与宇宙之间的关系、两性之间的关系和肉体与精神之间的关系是最基本、最核心的关系。第叁章详细阐述了劳伦斯小说以本能为核心的情感叁层结构,本部分在对劳伦斯小说中呈现出的绚丽多姿的情感故事展现的同时,挖掘出其小说情感的基本结构层面,即情感表现层、思维方式层和本能冲动层。第四章研究劳伦斯小说以本能为核心的艺术表现。本章指出其小说情感的表现是基于他个人情感生活的丰厚积累。小说的情感表现分为叁个层次:即外在情感的表现——突出动感的外表显现;内在情感的表现——突出内在本质的外在显现;本能情感的表现——突出以本能为核心的艺术整体呈现。第五章考察了劳伦斯小说回归自然的情感观的形成。本章探讨劳伦斯小说中内在的重物质的观念、重情感的观念与重自然的观念叁者之间的关系,旨在剖析其小说回归自然的情感观形成的深层原因。第六章是劳伦斯小说情感的艺术阐释。本章通过劳伦斯小说引来的争议、劳伦斯本人的观念、小说的本质、对小说的评价、淫秽小说的界定和他小说情感的意义生成几个方面对其小说进行重新评价,并指出劳伦斯笔下的情感是经过艺术加工的情感表现,他突出本能情感是因为本能情感代表最强烈的情感体验,他通过本能情感旨在表现他对生命的强烈渴望,这两者之间存在异质同构的关系。结论部分指出,本能情感在劳伦斯这里代表的是一整套的情感表现体系。性本能代表的是生存本能中的主要力量,它是肯定性情感的来源,它具有引发出思维方式和其它情感表现的情感功能。本能情感是劳伦斯思想的高度抽象和浓缩,它之所以成为劳伦斯小说艺术表现的核心,是因为它可以辐射出多个意义,它是情感表达的最高境界,也是艺术表现的最高境界。劳伦斯独特的情感表现与他的出身、身体状况、所处的时代、生活经历和直率、坦诚、特立独行的个性密切相关。情感和文学都具有个性化的特点,需要通过对作家的生平、人生经历、历史和时代背景的考察,才能对所评论的作品做出更加客观、准确的评价。劳伦斯的小说让人产生分歧的关键原因是:他将人的性本能当作富有生命之活力的源泉,而世人往往把性本能仅仅当作社会道德范畴的东西来看待。劳伦斯的情感观是回归自然的情感观。他以本能为核心的情感表现的目的是对当时人们普遍的重物质的情感观的反拨。劳伦斯通过小说以本能为核心的情感表现告诉我们,要珍惜生命、珍惜机体的活力,因为生命是最宝贵的。人应该尊重自己作为生命体的最基本的需求,勇敢地经历人生、感受人生,让生命散发出灿烂的光彩。
杜燕[2]2006年在《D·H·劳伦斯在中国》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D·H·劳伦斯是英国二十世纪最重要的小说家之一,也是世界文坛上最富有争议的作家之一。劳伦斯在中国的译介经历了一个并不平坦的过程,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早期的译介刚刚起步就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叁十年代形成了一次早期的小高潮,四十年代之后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被迫终止,直至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才得以继续,并逐步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一股“劳伦斯热”。本文尝试对劳伦斯在中国译介的情况进行梳理,并在此基础上运用埃文—佐哈尔的多元系统理论分析隐藏在译介发展背后的诸多因素。 本论文主体共包括叁部分。第一章分为两节,把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起至今劳伦斯在中国译介之旅分为两个大的阶段:早期译介(20世纪20年代—20世纪40年代)和近期译介(20世纪80年代—2005年),尽可能详细地进行回顾与梳理;第二章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考察劳伦斯在中国的接受和影响,同样分为两节,即早期阶段(20世纪20年代—20世纪40年代)和近期阶段(20世纪80年代—2005年);第叁章主要从多元系统理论的角度,将劳伦斯在中国的译介看作一个完整的文学翻译过程,作为翻译文学的一部分,考察了劳伦斯的译介在整个多元体系中是如何从体系的边缘走向中心的;此外,将《查泰莱夫人的情人》一书在中国的遭遇作为一个典型的例子,进行一个个案的分析。
徐普平[3]2011年在《人性的回归与工业文明》文中认为英国现代主义小说的高度成就首先反映在劳伦斯的创作中,他继承了十九世纪英国小说的社会批判传统,同时又开拓了心理学探索的新领域。在劳伦斯的全部创作中,最有轰动效应的作品当属他后期最重要的小说《查泰莱夫人的情人》了。劳伦斯最被人熟知的就是他在小说中露骨的性场面的描写,而作家本人是想借此强调本能、直觉和肉体相对于理性以及思想的重要性。本文旨在通过劳伦斯作品文本及社会环境的研究,探讨劳伦斯的激进救世之道一即通过新的两性关系来拯救现代工业文明下的人类一这种方法的缘由及可能性。论文首先探讨《查特莱夫人的情人》所处的社会语境,随后分析劳伦斯的性爱哲学理论的渊源:柏格森的生命哲学、尼采的哲学思想,佛洛伊德主义。本文关注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自我的关系的异化现象。通过对人性回归与工业文明及其他方面的关注、解析,力图在整体性和创新性层面对《查特莱夫人的情人》作出了较为深刻的解析,思考如何实现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共进,以探寻化解工业文明和自然的冲突,消弭人类与自然的对立,使人与自然获得新生。
刘洪涛[4]2013年在《新中国60年劳伦斯学术史简论》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的劳伦斯研究从20世纪30年代开始起步,80年代走向繁荣。在80年代,劳伦斯笔下的性描写是学者关注的中心,也鼓舞和启发了中国作家对人性的深入探索。90年代之后,中国学者对劳伦斯研究的范围不断扩大,对其小说中的工业文明与大自然冲突主题、两性关系主题、死亡与再生主题、非理性心理描写、原始主义等问题都进行了深入探究,也对其现代主义小说手法进行了全面的分析。精神分析、生态批评、比较文学,以及原型批评、解构主义批评、叙事学、伦理学批评等研究方法,都应用于劳伦斯研究,取得了可观的成绩。另一方面,中国的劳伦斯研究缺乏自主性,研究的低水平重复,缺乏学术规范现象也十分严重,这是值得反思的。
罗爽[5]2007年在《论劳伦斯小说创作中的救赎意识》文中指出从宏观的思想来整体把握劳伦斯的小说创作是劳伦斯研究中十分匮乏的一个层面。笔者认为,劳伦斯是一位具有救赎思想的作家,他在其小说创作中试图建构出救赎策略来疗救病态的社会和人性。从救赎这个层面来看待劳伦斯,会获得对这位作家更深刻的读解。本文的立论基础是劳伦斯小说创作中所表现出来的道德倾向。劳伦斯将亟待救赎的各种问题看作是时代中伦理意识使然,而又以他个人的道德标准来拯救社会和人生。论文的研究对象为的《儿子与情人》、《虹》、《恋爱中的女人》、《查太莱夫人的情人》这四部具有代表性的长篇小说。笔者以作品研究为主,采用文本细读的方法,研究劳伦斯的救世情结并给予伦理道德评价。论文的结构体系以救世情结为研究核心,分为叁个方面辐射开去。第一层面以具体的作品分析为主,构架出劳伦斯小说所呈现出的亟待拯救的社会现实。笔者并将分散的文本现实分为家庭问题、两性问题、社会问题叁个方面,展现劳伦斯小说中这叁个方面遭到破坏的图景。承接文本分析,是论文的核心部分,将主要分析劳伦斯小说创作中蕴涵的救世思想。笔者将研究在各类问题出现后,劳伦斯在小说创作中提出的具体方针。这些方针分为几个层次,层次之间存在着怎样的系统联系,如何通过不同方式来进行联系是笔者试图解决的第二个层面的问题。论文的第叁个层面回到作品和救世思想本身,从创作论和美学的基点体察这两个方面。探索在表现救世问题时,隐匿于文本深层的审美因素是如何起到救世的作用,并且探讨在救世的过程中,真善美叁者在小说创作中的内在联系,以期在这个层面对劳伦斯的小说创作做出宏观的解读。除开系统地回答救赎什么和如何救赎的问题,本文力图在文本细读的基础上对劳伦斯的部分小说创作和小说中的部分人物作出全新的阐释,对某些以往劳伦斯研究中的问题做出由表及里,由现象到本质的全新阐释。以期在宏观和创新两个层面对劳伦斯作出更深刻的理解。
陆佳[6]2007年在《试论劳伦斯的“两性和谐”》文中指出戴维·赫伯特·劳伦斯是二十世纪英国最重要的小说家之一。他一生都致力于探讨现代工业文明对人性本能的戕害,特别是两性关系中被扭曲和遮蔽的诸多现代问题。究其根源是资本主义工业文明对人们内心自我意识的压抑,从而导致了对性的变态的憎恨,并使得两性关系丧失了应有的和谐与活力。面对这种境遇,劳伦斯举起了“两性和谐”的拯救大旗,希望以此来恢复人性的完整和独立,最终成为他所理想的“精神贵族”。本文旨在通过对劳伦斯几部重要长篇小说的分析,揭示出人物灵魂深处潜藏的自我意识,经由被自觉压抑,逐渐苏醒,到敢于正视的发展历程。进而论述劳伦斯倡导的“两性和谐”理想的内涵、本质以及对此进行的反思。
梁思静[7]2012年在《魔镜中的自我》文中研究指明作为一位20世纪的作家,劳伦斯比同时代的许多作家都具有真实的情感、深刻的思想和悲天悯人的情怀。在他短暂的一生中,他时刻关注和思考着资本主义工业文明进程中自己身边的变化,自己祖国的变化,甚至是整个世界的变化。资本主义工业文明对自然的破坏,对人性的压抑和扭曲,对两性关系的损伤和毁坏,以及他试图通过调整旧的两性关系或建立新的两性关系,甚至是通过人类的死亡或世界的毁灭来实现他的拉纳尼姆的梦想,这些从始至终都是劳伦斯各部小说所想表达的主题意义,而劳伦斯赋予了他的思想情感以一种抽象的形式,即运用象征意象来表达主题意义。所有满载隐喻作用的自然意象,就像是一面富有魔力的镜子,不仅显现出自身原本的美和遭遇破坏后的丑,更真实地反映和折射出人物复杂的思想、变化的情感、无意识的本能冲动,从而实现了意象与意义之间的完美契合。本文通过对劳伦斯10部长篇小说的研究,将研究重心放在劳伦斯的自然意象上,全文主要分为叁个部分,第一部分概括劳伦斯小说中的自然意象,其中包含对意象涵义的解释和意象的分类。第二部分主要阐释劳伦斯小说自然意象的象征意义,其中包含着叁方面的内容,一是“浪漫的诗人,希翼生命的跃动”,主要讲的是劳伦斯对自然的迷恋以及工业文明对自然和人的生命力的破坏;二是“复杂的情人,追求灵与肉的统一”,主要阐释的是劳伦斯的两性观,在灵肉统一的基础上保持“星式平衡”;叁是“孤独的旅人,寻找诗意的栖息”,讲的是劳伦斯及小说人物在资本主义社会中除了调整两性关系之外所找寻的出路,比如投身自然、皈依宗教,甚至是走向死亡。第叁部分主要是讲劳伦斯小说意象的承袭与创新,分别讲了劳伦斯对前人的传承及他的跨越式创新。这叁大部分的叙述都与自然意象紧密相关。
刘虹[8]2014年在《劳伦斯的原始主义文艺观及其创作实践》文中指出我们几乎在D H劳伦斯的所有作品中都能找到相应的原始主义因素,原始主义成为他拯救现实的强大精神工具。本文将重点探讨劳伦斯的原始主义文艺观及其在创作中的实践情况,深入研究他的生命哲学——“血性意识”,生命就是一切,强调恢复非理性的情感体验,唤醒感性生命本身。本文共分六部分展开论述:绪论部分主要介绍了劳伦斯的生平、创作及其国内外研究状况,并简要介绍整篇论文的基本框架。第1章旨在建立本篇论文的理论体系,对原始主义批评及其相关概念作必要解释,重点分析说明劳伦斯的生命哲学思想和原始主义文艺观,为后面的几章提供理论支撑。第2章主要论述劳伦斯创作中的原始主义主题,从生命崇拜、生殖与性崇拜、自然崇拜、非主流崇拜四个主题展开分析。第3章主要分析劳伦斯创作艺术层面的原始主义倾向,集中体现在作品中普遍存在的感觉化、人物潜意识、对比手法、神话因素等艺术技巧的运用。基于前几章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进行了细致且全面的探究,第4章将从相对宏观的角度分析劳伦斯原始主义的合理性与谬误性因素。结语部分总结全文,劳伦斯的原始主义拯救哲学的魅力是永恒,人们对原始这片净土的向往将永无止境。
黄淑慧[9]2015年在《性之生命力量—比较研究哈代与劳伦斯笔下的性灵人物》文中研究说明性包含灵与肉两个部分,是两性关系的核心。性一直以来都是文学作品重点表现的主题之一。在英国文学史上,有两位作家在人物性心理的描写和刻画上十分突出,他们就是哈代与劳伦斯。他们因为对人物性意识的探讨而备受争议和谴责,性心理和性场面描写的背后实则隐藏着哈代与劳伦斯对人物内心真实处境的关注,对异化的不和谐两性关系的批评,以及他们对灵肉和谐的渴望。哈代与劳伦斯通过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与精神生存困境,展现他们潜意识中对性的渴望,对原始力量的向往,对理想两性关系的诉求,表达对压抑人欲的传统伦理观念的否定。在哈代与劳伦斯的小说中,陈腐的社会道德、冷漠无情的机器文明成为了人物性观念异化的原因,它们侵蚀着两性间健康和谐的关系。这篇论文力图通过探讨哈代与劳伦斯性灵人物的性观念,分析这些游离于灵与肉之间的性灵人物,分析畸形性观念的表现,探寻性观念异化的原因,认识性观念异化对两性关系的影响;通过分析哈代与劳伦斯笔下追寻灵肉和谐的性爱的艰辛历程,揭示和谐之性是旺盛生命力的来源,从而促使现代人正确的看待灵与肉的冲突,构建和谐的两性关系。本文将采用文本细读法研读哈代与劳伦斯的代表性作品,全文从四个部分探讨哈代与劳伦斯笔下的性灵人物。第一章,分析劳伦斯与哈代的可比性。从劳伦斯对哈代的接受与研究及两人作品的相似性入手,分析把劳伦斯与哈代笔下人物进行对比的原因。第二章,深入探析哈代与劳伦斯作品中性的压抑者与困惑者,详细分析人物性观念异化的表现和对畸形性观念对两性关系的影响。第叁章,分析哈代与劳伦斯作品中执着追求灵肉和谐的人物形象,探索哈代与劳伦斯笔下人物追寻灵肉和谐的艰难历程。最后,总结评析哈代与劳伦斯对性的书写,指出在当下社会该研究的现实意义。
张英[10]2015年在《论《查特莱夫人的情人》中的伦理关系》文中研究说明劳伦斯是英国文学史上一位命运多舛的作家,一生坎坷,饱受非议,但最后以自身对理想持之以恒的追求赢得后人的认可和尊重。《查特莱夫人的情人》是他创作生涯中的最后一部小说,它以人为主要对象,描写了康妮与丈夫克利福德,情人梅勒士之间的伦理关系,各个阶层的人在工业社会中的挣扎,迷茫,以及工业社会和战争对自然带来的毁灭性破坏。本文以文学伦理学为理论基础,意在通过探讨《查特莱夫人的情人》中的伦理关系来反映小说中蕴含的伦理思想,本文将小说中抽象的伦理关系具体为人与社会,人与他人,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来分析。揭示资本主义工业文明和战争对人性的异化,对人际关系的扭曲,对自然无情的破坏,赞扬自然的美好和生命力,提倡回归自然才能重新获得拯救的思想。本论文共五章。第一章为介绍部分,包括作家劳伦斯的简介,小说《查特莱夫人的情人》的概述和文献综述,以及文学理论学理论。第二章,第叁章和第四章为论文的主题部分。第二章,从人与社会的关系的角度探讨社会如何影响人的思维和行动,这主要体现在克利福德和煤矿工人身上;以及通过分析康妮和梅勒斯的反叛精神,揭示出人对于推进社会的发展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第叁章从男女关系和友情两种关系考察小说中人与他人的关系,分析康妮与克利福德的婚姻,康妮与梅勒士的爱情以及康妮和梅勒士不同的友谊观,揭示出劳伦斯对于友好,温馨的人与他人之间关系的期待。第四章从人与自然的关系入手,探寻人与自然均衡和谐的关系,一方面人与自然是对立的,人的工业活动和其发动的战争破坏了自然,另一方面人与自然是和谐统一的,具有精神气质的自然感染能唤醒人的自然性。这要求人类在受到自然恩惠的同时要协调好两者的关系,保护自然的和谐状态。第五章总结全文,在前四章的分析基础上得出结论,揭示作品蕴含的丰富的伦理思想。作品中对叁种重要伦理关系进行了生动细致地描写,表达了劳伦斯对公平公正的社会和和谐的伦理关系的期待。当今社会各种关系的矛盾不断激化,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论文的揭示出的伦理思想给当今社会许多有益的思考,因此本论文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
参考文献:
[1]. 论劳伦斯小说的情感表现[D]. 李晓岚. 东北师范大学. 2013
[2]. D·H·劳伦斯在中国[D]. 杜燕. 暨南大学. 2006
[3]. 人性的回归与工业文明[D]. 徐普平. 浙江大学. 2011
[4]. 新中国60年劳伦斯学术史简论[J]. 刘洪涛.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2013
[5]. 论劳伦斯小说创作中的救赎意识[D]. 罗爽. 华中师范大学. 2007
[6]. 试论劳伦斯的“两性和谐”[D]. 陆佳. 上海师范大学. 2007
[7]. 魔镜中的自我[D]. 梁思静. 青岛大学. 2012
[8]. 劳伦斯的原始主义文艺观及其创作实践[D]. 刘虹. 南昌大学. 2014
[9]. 性之生命力量—比较研究哈代与劳伦斯笔下的性灵人物[D]. 黄淑慧. 上海师范大学. 2015
[10]. 论《查特莱夫人的情人》中的伦理关系[D]. 张英. 江西师范大学. 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