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动力加压钢板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钢板,股骨,动力,固定器,创伤,肱骨,功能。
动力加压钢板论文文献综述
于清波[1](2019)在《切开复位动力加压钢板术与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骨折的效果比较》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切开复位动力加压钢板术与锁定加压钢板(LCP)内固定在胫骨骨折患者中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0月至2018年5月92例胫骨骨折患者病例资料,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每组46例。对照组予以切开复位动力加压钢板术治疗,观察组实施LCP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情况及患肢膝、踝关节功能恢复效果。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术后消肿时间等均较少,同时观察组患者膝、踝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切开复位动力加压钢板术比较,LCP内固定治疗能够更好地促进胫骨骨折患者膝、踝关节功能恢复,缩短术后消肿时间,临床疗效确切。(本文来源于《临床医学》期刊2019年10期)
郑仕强,陆向飞,叶树强[2](2019)在《对比带锁髓内钉和动力加压钢板治疗股骨骨折后骨不连的比较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比较带锁髓内钉和动力加压钢板治疗股骨骨折后骨不连的临床效果。方法:以2011年8月至2018年8月广东省广宁县中医院股骨骨折后骨不连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带锁髓内钉内固定术治疗组(带锁髓内钉组,n=30)和动力加压钢板内固定术治疗组(动力加压钢板组,n=30),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相关指标、Lysholm评分、IKDC评分、临床疗效、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带锁髓内钉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均明显短于动力加压钢板组(P均<0.05),术中输血量、术后引流量均明显少于动力加压钢板组(P均<0.05),邻近关节功能恢复的优良率明显高于动力加压钢板组(93.3%vs 83.3%,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动力加压钢板组(6.7%vs 23.3%,P<0.05)。结论:带锁髓内钉内固定术治疗股骨骨折后骨不连的效果较动力加压钢板内固定术好,建议临床推广应用。(本文来源于《岭南急诊医学杂志》期刊2019年04期)
桂鹏,叶茂,邹毅,冷华伟,周跃海[3](2019)在《切开复位交锁髓内钉内固定与动力加压钢板固定治疗股骨干骨折后骨不连患者效果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切开复位交锁髓内钉内固定与动力加压钢板固定治疗股骨干骨折后骨不连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8年5月收治的86例股骨干骨折后骨不连患者,随机分为髓内钉组和钢板组两组,髓内钉组患者采用切开复位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钢板组患者采用动力加压钢板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指标,术前、术后1年IKDC评分和Lysholm评分,骨折愈合时间及术后感染发生率,术后3个月临床疗效,术后1年膝关节功能评价。结果:髓内钉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分别为(370.90±25.22)mL、(415.84±24.89)mL,较钢板组患者的(85.96±10.01)mL、(110.24±10.12)mL减少(P<0.05);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患者的IKDC、Lysholm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两组患者的IKDC、Lysholm评分均提高,髓内钉组患者的IKDC、Lysholm评分提高幅度更大(P<0.05),髓内钉组患者的骨折愈合时间为(22.19±4.20)周,较钢板组患者的(34.05±4.18)周缩短;髓内钉组患者感染发生率为2.33%,较钢板组患者的18.60%降低(P<0.05);术后3个月髓内钉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95.35%,较钢板组患者的79.07%提高(P<0.05);术后1年髓内钉组患者的膝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为93.02%,较钢板组患者的72.09%高(P<0.05)。结论:与动力加压钢板内固定相比,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股骨干骨折后骨不连效果更优,术中出血量和术后引流量减少,促进膝关节功能的恢复,值得在临床上推广。(本文来源于《包头医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8期)
乔小路,戴强强,李军[4](2019)在《锁定加压钢板与动力髋螺钉内固定术应用于中老年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临床疗效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与其他年龄段人群相比,老年人普遍存在钙质流失、骨质疏松等问题,在遭受外力撞击或跌倒时极易合并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临床治疗以手术为主,术式繁多,包括锁定加压钢板(locking compression plate,LCP)、动力髋螺钉(dynamic hip screw,DHS)及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等类型~([1])。但关于老年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式如何选择,一直是临床热点研究课题之一。本研究旨在评估LCP内固定术临床价值。现将详细情况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选取我院2015年1月至2017年1(本文来源于《山西医药杂志》期刊2019年15期)
黄东博[5](2019)在《有限接触动力加压钢板与锁定加压钢板植入治疗四肢创伤骨折骨不连的效果及安全性比较》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有限接触动力加压钢板(LC-DCP材料)与锁定加压钢板(LCP材料)植入治疗四肢创伤骨折骨不连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1月我院收治的72例四肢创伤骨折后骨不连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36例)和B组(36例)。A组采用LC-DCP材料进行植入治疗,B组采用LCP材料植入治疗。比较两组的手术情况、骨痂生长情况和并发症总发生率。结果两组的手术时间、手术切口和骨折愈合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骨痂生长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LC-DCP材料与LCP材料植入治疗四肢创伤骨折后骨不连均有显着效果,在临床治疗中需要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合理选择使用的植入材料。(本文来源于《中国当代医药》期刊2019年19期)
邢孟超[6](2019)在《上肢骨折后骨不连患者进行动力加压钢板内固定术与带锁髓内钉内固定术的效果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对比观察动力加压钢板和带锁髓内钉内固定术用于上肢骨折后骨不连患者中的治疗效果。方法:对本院收治的73例上肢骨折后骨不连患者分组研究,1组行带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2组行动力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对两组手术结果进行比较。结果:1组手术时长、切口长度与2组相比,相对更短,1组术中失血量、术后引流量与2组相比,相对更少(P<0.05);1组骨折愈合时间为(19.53±1.85)d,与2组(31.56±3.47)d相比,相对更短(P<0.05);1组术后感染率为2.70%,与2组16.67%相比,相对更低(P<0.05)。结论:实施带锁髓内钉内固定术治疗上肢骨折后骨不连临床效果比动力加压钢板内固定术更理想,可缩短手术时长,减少术中失血量,降低术后感染率,促进骨折快速愈合,提升患者生活质量。(本文来源于《中国医疗器械信息》期刊2019年09期)
王显志[7](2019)在《有限接触动力加压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肱骨骨折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使用有限接触动力加压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肱骨骨折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2016年5月至2018年5月期间解放军5701厂医院收治的80例肱骨骨折患者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参照组。为参照组患者使用动力加压钢板内固定术进行治疗,为试验组患者使用有限接触动力加压钢板内固定术进行治疗。然后观察两组患者治疗的效果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治疗后,试验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生理健康评分、社会功能评分、活力评分及活动能力评分均高于参照组患者,P <0.05。结论:使用有限接触动力加压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肱骨骨折的效果显着,可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本文来源于《当代医药论丛》期刊2019年10期)
冯栋梁[8](2019)在《动力加压钢板与带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四肢骨折后骨不连患者的效果对比》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患有创伤性四肢骨折的患者,对比研究动力加压钢板和带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对骨不连病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在笔者所在医院骨科2016年1月-2018年6月收治的40例骨不连患者,经过CT检查符合骨不连的标准,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试验组20例,实施带锁髓内钉方法治疗;对照组20例,实施动力加压钢板方法治疗。观察两组手术用时、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引流量、出血量及疗效等,统计并对比数据。结果:治疗后,试验组平均出血量、手术时间、引流量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休克、术后感染、静脉血栓等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骨不连患者的医治,采取带锁髓内钉术可以使手术时间、出血量、引流量及并发症发生率降低,手术治疗效果得到提高,应广泛应用到临床。(本文来源于《中外医学研究》期刊2019年12期)
王太生[9](2019)在《有限接触动力加压钢板与锁定加压钢板结合植骨对四肢创伤骨折骨不连疗效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四肢骨折为临床多见疾病,伴随临床固定器械和医疗手段的不断改进,多数四肢骨折患者一般行复位后外固定或者内固定治疗,患者骨折部位复位较好,且能够前期行功能锻炼以降低骨折相关并发症的出现[1,2]。但有研究显示,患者行内固定植入后仍有5%~10%患者会出现骨不连现象,同时常伴随内固定断裂,对其肢体功能恢复造成了影响,需二次行内固定植入,不但给患者身体与精神带来了创伤,也给患者家庭经济带来了损失[3]。因此,本研究经过分析锁定加压钢板(本文来源于《中国药物与临床》期刊2019年06期)
黄伟彦,彭杰威,万明,郑晓明,王康振[10](2019)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锁定加压钢板、动力髋螺钉、Gamma钉4种内固定方式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一文中研究指出背景:股骨转子间骨折不同手术方式引起的并发症类型及恢复情况各不相同,临床常用的内固定方法缺少系统全面的总结。目的:探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股骨近端锁定加压钢板、动力髋螺钉和Gamma钉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3月至2017年3月中山市中医院收治的178例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按内固定方式分为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组(n=41)、股骨近端锁定加压钢板组(n=44)、动力髋螺钉组(n=48)和Gamma钉组(n=45)。收集整理每组患者临床资料,记录术中及术后情况,观察髋关节功能恢复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并对术后疗效优良率进行比较。结果与结论:(1)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组手术时间明显短于其他3组(F=87.741,P=0.000),切口长度明显小于其他3组(F=650.796,P=0.000),术中出血量与输血量均明显少于其他3组(F=1890.363,P=0.000;F=452.550,P=0.000),骨折愈合时间早于其他3组(F=24.731,P=0.000);(2)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股骨近端锁定加压钢板组(χ~2=4.571,P=0.033)、动力髋螺钉组(χ~2=3.928,P=0.047)和Gamma钉组(χ~2=4.398,P=0.036);(3)术后3个月,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组Harris评分高于其他3组(F=24.842,P=0.000),疗效优良率高于其他3组(χ~2=12.363,P=0.006);(4)结果表明,4种内固定方式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均较满意,其中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愈合快的优点,且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方面优于股骨近端锁定加压钢板、动力髋螺钉、Gamma钉等内固定方式。(本文来源于《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期刊2019年12期)
动力加压钢板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比较带锁髓内钉和动力加压钢板治疗股骨骨折后骨不连的临床效果。方法:以2011年8月至2018年8月广东省广宁县中医院股骨骨折后骨不连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带锁髓内钉内固定术治疗组(带锁髓内钉组,n=30)和动力加压钢板内固定术治疗组(动力加压钢板组,n=30),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相关指标、Lysholm评分、IKDC评分、临床疗效、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带锁髓内钉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均明显短于动力加压钢板组(P均<0.05),术中输血量、术后引流量均明显少于动力加压钢板组(P均<0.05),邻近关节功能恢复的优良率明显高于动力加压钢板组(93.3%vs 83.3%,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动力加压钢板组(6.7%vs 23.3%,P<0.05)。结论:带锁髓内钉内固定术治疗股骨骨折后骨不连的效果较动力加压钢板内固定术好,建议临床推广应用。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动力加压钢板论文参考文献
[1].于清波.切开复位动力加压钢板术与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骨折的效果比较[J].临床医学.2019
[2].郑仕强,陆向飞,叶树强.对比带锁髓内钉和动力加压钢板治疗股骨骨折后骨不连的比较研究[J].岭南急诊医学杂志.2019
[3].桂鹏,叶茂,邹毅,冷华伟,周跃海.切开复位交锁髓内钉内固定与动力加压钢板固定治疗股骨干骨折后骨不连患者效果观察[J].包头医学院学报.2019
[4].乔小路,戴强强,李军.锁定加压钢板与动力髋螺钉内固定术应用于中老年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临床疗效分析[J].山西医药杂志.2019
[5].黄东博.有限接触动力加压钢板与锁定加压钢板植入治疗四肢创伤骨折骨不连的效果及安全性比较[J].中国当代医药.2019
[6].邢孟超.上肢骨折后骨不连患者进行动力加压钢板内固定术与带锁髓内钉内固定术的效果分析[J].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19
[7].王显志.有限接触动力加压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肱骨骨折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当代医药论丛.2019
[8].冯栋梁.动力加压钢板与带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四肢骨折后骨不连患者的效果对比[J].中外医学研究.2019
[9].王太生.有限接触动力加压钢板与锁定加压钢板结合植骨对四肢创伤骨折骨不连疗效分析[J].中国药物与临床.2019
[10].黄伟彦,彭杰威,万明,郑晓明,王康振.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锁定加压钢板、动力髋螺钉、Gamma钉4种内固定方式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