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明武[1]2003年在《“2061计划”教材分析法的研究》文中指出建构主义理念和实践方式已经成为当今广受关注的科学教育改革的理论基础。传统的科学教材和教学方法是不适于建构主义科学教育的,因为它们强调学习现成的答案而不是对问题的探究;把主要的精力花费在记忆上却牺牲了批判性思维;强调记忆零碎的知识,而不是在背景中的理解,强调复述而不是论证、学而不做。为了鉴定目前学校所用的教材在多大程度上符合《科学素养的基准》和《国家科学教育标准》的要求,鼓励开发出符合建构主义教学的新教材,美国科学促进协会开发了一套教材的评价方法。现场试验表明,“2061计划”教材分析方法不仅可作为选择教材的目的之用,而且能帮助教师修订现有的教材,并指导开发人员研制新的教材。现在“2061计划”教材分析方法已经成为教师专业培训和指导教材开发的强有力的工具。本研究通过介绍和研究“206计划”教材分析法,旨在为国内在探索建构主义学习的教材及其评价方法提供参考。论文主体由四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从能课程的含义、教材功能的界定、2061计划”教材分析的维度、材分析的标准指标体系几方面介绍“2061计划”教材分析方法。第二部分对“2061计划”科学教材分析程序的理论基础进行了探析。2061计划的理念是提高全民的“科学素素养”,由此理念出发,2061计划确立其课程内容和教学的原则:科学课程内容方面强调最基本的科学基础知识,科学内部的学科界限要“软化”,科学与技术、社会之间的联系要加强。“学校应该选择和强调最重要的概念和技能,使学生能够把注意力集中在理解的质量上,而不是所教信息的数量上”。教学原则体现了建构主义的内在观念,如“学生学习受已有观念的影响”“学不一定是教的成果”“实际去做才能学好”“不要把求知和发现割裂开” “讲授科学应该反映科学的价值观”“讲授科学、数学和技术应该与科学探究的性质相吻合”“传授科学应扩展到校外”。这些原则成为“2061计划”教<WP=4>材分析法中的教学标准的基础。第叁部分选取一本能体现建构主义根本特性的,完全按学生概念变化过程来编写的教材——《物质与分子》,通过对其进行分析评价,从实践的层面来阐明“2061计划”教材分析法的操作性和有效性。最后部分是“2061计划”教材分析法对我国教材编制和课堂教学的启示。教材评价方法上的启示:内容和教材质量不能离开学习目标单独评价,质量可靠的教材必须体现能支持学生学习特定目标的有效教学策略。教材设计上的启示:建构主义科学教材强调内容的综合理解,在教学设计上关注学生已有概念、促进概念的转化。能促进概念的转化的有益策略:考虑先决知识和学生的错误概念;帮助学生理解课堂活动和所学内容的目的;运用图象表征抽象概念的含义:有效地运用现象证明概念的合理性:运用调查和讨论活动帮助学生理解概念;运用连续的评价和反馈来指导教学;加强学习环境,使每个学生都体验到成功。
柳叶青[2]2017年在《活动理论视角下教材评价标准构建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教材评价研究与实践中,教师主体性缺失问题尤为突出,教师作为评价主体的专业能力和意愿都未得到有效确立,这从当前教材评价"静态为主、去情境化、无主体"的问题中得以窥见。问题背后反映了深刻的实体研究思维,以及实体思维指导下的"元素分析法"。20世纪以来,人类思维(包括教育学思维)正发生深刻变革,从追问世界和事物的"本源"或"始基"的"传统实体思维"转变为强调"主体"及其实践在"关系"中的主导地位的"实践思维"。反思并自觉融入这一思维范式变革,对把握当前教材评价研究特点与走向来说,是一项基础性工作。本研究以小学数学教材作为具体实例,从活动理论视角分析教材评价的内涵意蕴,探索教师评价教材的实践活动型态,从情境活动中提取、构建教师立场的教材评价标准。在确定了活动理论的分析视角之后,第四章以领军人物、研究中心、重要期刊为主线索,系统梳理了活动理论的历史脉络特征、方法论转向、以及来自不同领域的批判反思,进一步揭示活动的意蕴、以及活动赋予教材评价的独特内涵,这构成了论文研究的理论基础。从活动系统模型来看,标准问题实质上是活动工具问题。教师通过"工具"接近目标和对象,达成活动结果。本研究从单位分析法出发,以列昂节夫的活动层级水平模型为基础,根据教材对象特性分别设计动作水平活动和操作水平活动。教材整体评价作为活动的典型动作,从整体上揭示教材评价标准的基本内容。分项评价作为动作执行过程中的一系列具体操作,进一步呈现条件限制下个人观点与社会语言的调和状况,利用个人声音来充实教材评价标准内涵。在理解、分析、提取教师立场的评价标准时,本研究采用Garvin的8维度质量标准作为评价话语意义编码的参照框架。参照框架是本研究的重要基础,它从根本上决定了研究品质。论文第五章以课程标准分析、教材评价典型案例分析、参照框架内涵分析等方式充分论证了参照框架对本土文化的适宜性、以及该框架与研究实践的一致性。确使本研究基于一个更为广泛、更具包容性的整体框架,将文本与应用整合、内容与教学整合、对象与主体整合,从教学实践角度来揭示教师评价认知与实践。论文第六章呈现了动作水平的整体评价活动分析过程和结论。整体评价活动以教材(章)节为分析单位,以教材评价日志为研究工具,上海市、重庆市、广州市、中山市四个地区的68名小学数学教师参与其中,生成103份教材评价日志。研究表明:(1)"耐久性"标准在日常教材评价话语中缺失;(2)"绩效"标准在教师评价话语中占有主导地位;(3)在教材评价话语中,"特征"标准内涵最为丰富;(4)教材"符合度"是"可靠度"的前提保障;(5)师生对教材"服务性"有着强烈诉求;(6)"美感"标准能进一步强化或削弱教材质量特征;(7)"感受的品质"是师生对教材质量的整体感知。论文第七章呈现了操作水平的分项评价活动分析过程和结论。操作水平的活动以教材的典型要素为分析单位,以问卷和访谈为研究工具,上海地区的32名教师参与其中,生成教材分项评价话语。研究表明:(1)在"绩效"标准上,容量是一个重要调节变量;(2)在"特征"标准上,教师基于课程标准构建评价认知;(3)在"可靠度"标准上,教师对规范性诉求最突出;(4)在"符合度"标准上,教师特别强调例题与习题的匹配度;(5)在"服务性"标准上,便捷性和适用性得到普遍关注;(6)在分项评价话语中,"美感"标准得到进一步充实;(7)趣味性是教师最关注的"感受的品质";(8)"耐久性"标准在分项评价话语中突显。论文第八章整合这两类活动结果,呈现了教师自评教材活动的内部符号工具及其内涵,并且从主体活动机制、工具中介作用角度提出以下结论:教师自评教材有其独特的活动机制、评价标准的侧重反映了教师在互动关系上的倾向性、评价标准可以作为促进活动转型性发展的起点。此外,本章讨论了评价话语的四项重要"矛盾"议题:第一,教师对教材版面设计之"留白"界定,以及"留白"背后揭示教材商品价值与教学价值的冲突;第二,教师对教材内容和资源编排之"配套"诉求,从中凸显教师对教材知识确定性与不确定性之辩;第叁,"教参"作为另一个标准在教材评价活动中展现的价值意蕴与使用限度;第四,在教材评价中,地区教育政策作为重要的"情境脉络"与主体活动之间的相互影响和相互制约。通过教材评价活动分析和标准构建研究,本章还提出促进主体与对象共建的发展建议,并从以下几方面提出研究反思与展望:理论代码应用澄清、参与者主体性反思、研究者身份反思、标准作为后续活动工具的可能性、进一步区分话语的活动角色、进一步突显矛盾的核心地位、从话语分析走向实践干预。
王亚芳[3]2010年在《高中数学新课标教材平面向量部分的比较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我国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由国家引导的自上而下实施的,伴随着改革的步伐我们已经度过了将近十个年头。2010年以前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将在全国全面实施。教材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来源和教师教学的主要依据。教材的编写和使用历来受到人们的重视。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数学课程改革最终通过“教师‘教什么’和‘如何教’,与“学生‘学什么’和‘如何学’”来实现的。因而,教材是实现课程目标、实施教学的重要资源,高中数学教材要建立合理的教材结构,提高教材的质量,为新课程的顺利实施提供保证。新课程提倡教材多样化,现今多种版本的教材已经通过了教育部的审核,2010年教育部将在全国推行新课标教材,选择那本教材是每个中学即将要面临的问题。本文通过对叁版教材平面向量部分的比较研究,指出个教材的共性和差异,优点和不足,为中学选择教材提供参考。本文以叁版本教材即人民教育出版社A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4》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分析法、内容分析法、比较分析等方法。主要从以下方面进行比较:一、教材体例的比较,主要包括引言(章前图、目录、文字叙述)比较、旁白比较、阅读材料比较、章小结比较等。二、教材内容比较,主要是教材章节结构、内容基本结构的比较、平面向量知识体系、正文内容、教材例题习题进行比较。叁、叁版本教材调研结果的讨论,主要从教材的自身特点、教材的实施以及教材的教学效果几方面进行。最后根据比较研究的结果对各版教材提出改进意见,以作为教师选择教材和教材修订的参考。
林存敬[4]2013年在《静态评价视角下幼儿数学文本读物现状的研究》文中指出近年来,幼儿数学文本读物无论是在数量还是质量上都发生了重大变化,呈现出了空前繁荣的景象。这一方面说明幼儿数学教育已经逐步成为幼儿教育的重要内容;另一方面也说明幼儿数学文本读物市场潜力巨大,已经引起了相关编辑人员和出版单位的重视。当前图书市场上幼儿数学文本读物的数量已经达到了相当可观的规模,但质量如何并无相关研究成果。本研究就是在已经形成相当规模的幼儿数学文本读物市场的前提下,对当前幼儿数学文本读物的现状做了初步探究。本研究在总结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梳理出了核心概念,采用调查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从微观和宏观两个不同层面对当前幼儿数学文本读物的现状进行了分析与评价。为保证研究结果的客观及科学性,研究者还采用了审核表评价法及层次分析法作为前两种研究方法的支撑。本研究原始数据是由两组评定者根据自编《幼儿数学文本读物静态评价量表》评定数据的平均分所得,并进行相关处理得到评价结果:首先利用SPSS17.0对读物现状进行了统计分析,以得出幼儿数学文本读物各因素及子因素的微观静态评价情况,而后又利用MATLAB2012b对幼儿数学文本读物各因素及读物总体数据进行了矩阵的模糊合成计算,以确定幼儿数学文本读物的宏观静态评价情况。本研究结论如下:(一)幼儿数学文本读物市场准入较松、监管不严,导致了读物种类繁多,质量良莠不齐。(二)幼儿数学文本读物缺乏相关法规及理论的指导,在设计上更多的考虑到了学科和图书的特点,对幼儿年龄特点的考虑尚显欠缺。(叁)当前幼儿数学文本读物达到了基本阅读质量。(四)幼儿数学文本读物内容注重知识性,存在小学化倾向。针对当前幼儿数学文本读物的情况,本研究对编写人员、研究机构、出版环境和出版机构分别提出了改进的建议。其中,编写人员方面主要包括降低难度、扩展学习内容、转变活动方式、增强趣味性和与其他学科知识的融合;出版环境方面主要包括健全相关法律、加强道德约束;出版机构方面主要包括注重内容创新、树立品牌意识。
许彤[5]2013年在《《普及科学—美国2061计划》中的科学教育思想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科技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中的地位不断增强,整个社会都在自觉关注科学教育。越来越多的国家清醒的意识到,培养大批优秀的科技人才,才是国家发展,民族富强的重要关键。美国作为一个教育强国,由于对科学教育的一贯重视和自身深刻的危机意识,其科学教育一直处于国际领先地位,成为各国效仿的对象。特别是1985年在民间组织美国促进科学协会(AAAS)的倡导下,组织了数百名科学家、教育工作者及各行各业许多的顾问和评论家,组成五个专家小组,经过叁年的潜心研究,终于推出的面向所有美国人的科学教育——《普及科学——美国2061计划》(以下简称“2061计划”),不仅引领了第二次科学教育改革,更掀起了世界范围内重视科学教育的新浪潮。该计划是美国启动的一项面向21世纪的人才培养计划,致力于中小学课程改革的跨世纪计划,代表着未来美国基础教育课程和教学改革的趋势。之所以称之为“2061计划”,是由于1985年,恰逢哈雷彗星临近地球,为了使美国当今的儿童,能适应2061年哈雷彗星再次临近地球时,科学技术和社会生活的变化,故而以此命名。“2061计划”至今仍在实行,具有极高的影响和地位。该计划认为:“美国的下一代必将面临巨大的变革,而科学、数学和技术位居变革的核心,它们导致变革,塑造变革,并且对变革做出反应,它们对今日的儿童适应明日的世界十分重要。”笔者试图通过对该计划中科学教育思想的研究,为我国的科学教育改革提供一些借鉴与思路。本文以“2061计划”中的科学教育思想为研究对象,共分为五个部分:引言部分对选题意义进行介绍并界定相关概念,论述目前国内外对“2061计划”的研究状况。第一部分回顾了“2061计划”出台的历史背景第二部分对“2061计划”中科学教育思想的内涵进行介绍第叁部分从“2061计划”中科学教育思想实施的叁个步骤展开论述第四部分为“2061计划”科学教育思想的特点及评价第五部分论述了我国科学教育现存的问题以及“2061计划”对我国的几点启示最后为结语
周勇[6]2003年在《综合理科课程设计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综合理科课程设计研究》旨在实现这样几个目的:一是研究我国新世纪义务教育综合理科课程设计的特点、经验及其存在的问题,并且揭示它较之建国后至20世纪末我国分科科学课程设计和地区性综合理科课程设计的优势和超越之处;二是研究国际综合理科课程设计的特点和经验;叁是从国际综合理科课程设计特点和经验中探寻促进我国新世纪义务教育综合理科课程设计进一步深化和发展的借鉴方略和启示意蕴。因此,本文由如下叁个基本部分构成: ● 第一部分“我国综合理科课程设计研究”是针对论文的第一个目的而展开的。它由叁章内容组成(第一章至第叁章),论题分别为:“我国科学课程设计的历史透视”、“我国地区性义务教育综合理科课程设计”和“我国新世纪义务教育综合理科课程设计”。 第一章重点揭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至20世纪末我国分科科学课程设计的特点和成败经验,并对建国前我国科学教育与科学课程设计状况进行了简要回顾。 第二章主要以上海市义务教育综合理科课程设计项目为例,分析了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我国地区性义务教育综合理科课程在课程理念、目标定位、内容选择、统整方式及课程实施与评价诸侧面的特点和课程设计的成败经验,并对综合理科课程设计领域密切关注的一些基本问题进行了探讨。 第叁章重点探讨了20世纪末以来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我国新世纪义务教育综合理科课程设计的特点、经验及存在的问题,并通过与建国后至20世纪末我国分科科学课程设计及地区性综合理科课程设计的比较分析,揭示了它的优势和超越之处。同时,为下文从国际综合理科课程设计特点和经验中探寻借鉴方略提供了视点。 ● 第二部分为“国际综合理科课程设计研究”;旨在分析探讨国际综合理科课程设计的特点和经验。该部分同样包括叁章内容(第四章至第六章),论题分别为:“国际综合理科课程设计概览”、“侧重科学统整要素的综合理科课程设计”和“侧重STS互动联系要素的综合理科课程设计”。 》第四章主要考察了二战之后人们关于科学课程设计的核心理念—公民科学素养概念的探究历程,以及叁次世界科学课程改革浪潮中国际科学课程设计领域在综合理科课程诸要素上所进行的种种探索,并对国际综合理科课程统整设计的基本原理作了简要梳理,以期把握国际综合理科课程设计的基本特点和发展趋势。 》以“2061计划”的实施为标志的美国新一轮科学课程改革运动中所出现的综合理科课程,是一种具有国际代表性的、“侧重科学统整要素”的综合理科课程设计范型。第五章重点探讨了这种综合理科课程设计范型在课程设计理念、内容选择与统整设计、课程实施与评价方略诸侧面的基本状况、特点与经验。 》第六章则重点以加拿大STS科学课程设计为范例,考察分析了“侧重科学一技术一社会互动联系要素”的国际综合理科课程设计范型在课程诸要素上所呈现出的基本特点和设计经验。 .“借鉴和启示”是论文的第叁个重要组成部分,它致力于实现本文的第叁个目的。该部分重点针对我国新世纪义务教育综合理科课程设计中所存在的一些问题,从国际综合理科课程设计特点和经验甲探寻解决这些问题和促进我国新世纪义务教育综合理科课程改革进一步深化和发展的借鉴方略和启示意蕴。
黄晓[7]2010年在《体现科学本质的科学教学》文中指出科学本质是科学素养的核心内涵之一,如何提升学生对科学本质的理解已成为国际科学教育改革关注的焦点话题之一。伴随着科学本质的提出与研究,HPS得以提出与引以关注,并彰显于提升科学本质研究过程中。但是,尽管科学本质与HPS的提出有将近百年的历史,国内(大陆)学界对其关注与研究较少,表现为对如何提升学生科学本质系统研究的缺失,表现为对如何基于HPS视角提升科学本质理解研究的漠然。因此,本论文将研究聚焦于如何提升学生的科学本质理解之问题,通过追溯国际关于科学本质研究的脉络与方法,梳理了以HPS视角提升学生科学本质理解的研究路径与方法论基础。厘清了科学哲学与科学本质、科学史与科学本质、科学社会学与科学本质及HPS、STS、SSI与科学本质的关系,考察了各国科学教育课程标准(纲要、指引)与科学教材中呈现的科学本质与HPS,为本研究开展的可能性提供证据。继而系统地阐述了科学本质目标的表述、科学教学内容的HPS架构、科学本质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等,科学教师利用其科学本质理解与科学本质学科教学知识实现科学本质概念的教学转换。本论文共分六章展开研究:第一章为引言部分,主要介绍了“体现科学本质的科学教学——基于HPS的视角”这一课题的背景、意义与论文框架。第二章追溯了国际科学本质研究的历史,梳理了科学本质研究的四大方面,即科学本质内涵的界定与研究;促进科学本质理解的教学策略之研究;HPS促进学生科学本质理解之研究;学生科学本质理解之评价与实证研究。阐释了HPS促进学生科学本质理解的研究状况,为当前国内(大陆)的相关研究提供启示与借鉴,从而明晰本研究的路径。第叁章从科学史的典型主题与科学本质的特定要义两个层面阐述了科学史有助于科学本质理解。以科学哲学的历史发展映射了科学本质内涵的演变与发展,概括了科学哲学的核心问题及科学本质教学寓意。从科学社会学的视角探析了科学本质的内涵(特别是科学与社会的关系),指出了科学大战的根源在于科学观的差异。基于科学史的发展进路及应用于科学教育改革之反思,在梳理HPS与STS教育、SSI的关系中明晰科学本质理解的多维视角。第四章通过分析各国科学教育文件中的HPS与科学本质,借以第叁届国际数学与科学教育调查分析结果与各学者对科学教材的HPS分析,阐述各国科学教材中的HPS与科学本质,为基于HPS视角的科学本质教学开展提供可能性支持。第五章主要涉及科学本质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基于对科学史与科学本质不同学段之需求分析,指出当前科学本质教学目标预设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具体的案例明确科学本质教学目标的显性表述与HPS分析。对于科学本质教学内容,提出从两方面进行HPS架构,可以是针对科学本质的特定要义(科学的相对性、科学定律与科学理论的区分),寻找教材中与其对应的主题内容提出架构;也可以是选择教材中某一主题(例如元素周期表与周期律),提出该主题的HPS架构,呈现科学本质要义。第六章主要涉及科学本质教学过程,分别从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两个层面阐述。结合具体实例,从理论基础、目标、实现条件、操作程序等提出了科学本质教学的“科学-探究”教学模式与基于实验辐射发展的教学模式。继而,提出了融入HPS开展科学本质教学的教学方法,包括历史个案研究方法(以单摆为例)、“历史-探究”方法(以卢瑟福原子核式结构与光的折射为例)、类比方法(以卢瑟福原子核式结构为例)。因而,第五章与第六章的论述构成了整个科学本质教学。有效科学本质教学的实现,离不开科学教师对科学本质概念的转化。科学教师的科学本质观与科学本质学科教学知识是完成这一转化的必要条件。因而,第七章基于学科教学知识(PCK)的几种典型观点,建构了科学本质学科教学知识,指出科学教师的科学本质观是关键部分之一,也是当前科学教师的专业知识与专业能力的缺失。继而基于HPS的方法,以“科学思想史”的教学与科学本质的明示进行了实践论证,一方面视为教师获取科学本质概念转化能力的有效途径,另一方面作为基于HPS视角促进科学本质理解的力证。结语基于对论文研究结果的总结,提出了研究过程中的不足,也是对本研究的反思与展望。
李佳[8]2011年在《高中物理教科书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文中指出在高中物理教育中,物理教科书所起的作用举足轻重。以教科书为中心的教材体系是教学内容的主要来源,制约着包括教师经验和学生经验参与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媒体等的选择,是影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因素,因此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国家教育部基教二司也成立了专项课题“普通高中新课程教科书使用情况调研”对高中教科书进行质量监控。影响教科书使用的主要因素是教科书的质量,而教科书的质量需要参照一定的评价标准做出科学、有效的判断,因此研究高中物理教科书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对推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促进我国高中物理教科书建设具有重要现实意义。物理是提高公众科学素养的最重要的自然学科之一,高中物理教科书质量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我国高中物理教育的质量,影响国民整体素质和综合国力的提高,本研究的理论价值在于:探索高中物理教科书评价的内涵、目标、评价指标体系,丰富中学物理课程理论,为进一步推进高中物理课程改革提供理论上的参考和借鉴。实践价值在于:建立和完善我国高中物理教科书评价系统是提升国民科学素养的重要手段,也是高中物理课程改革的迫切需要,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和针对性。如何站在前人已有研究的基础上,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纳入物理教育专家、教科书编写者、教科书使用者、教科书管理者的观点,综合教科书价值主体——高中物理教师和高中生的意见,建构一个有理论基础、评价目标明确、指标相对完善、具有一定可操作性、有效评价普通高中新课程物理教科书的评价指标体系?这是本研究的核心问题。研究具体由以下7个问题构成:(1)高中物理教科书评价的理论内涵;(2)已有的教科书评价指标体系可为高中物理教科书评价指标体系构建提供的经验:(3)由大学物理课程与教学论学者、高中物理教科书编写者、高中物理特级教师、高中物理教研员、高中教学校长、教务主任、物理备课组组长等构成的专家组,对研究者初步构建的高中物理教科书评价指标体系的评价及修正意见;(4)高中物理教师对高中物理教科书评价指标重要性的观点,不同背景变量高中物理教师对高中物理教科书评价指标重要性的观点差异;(5)高中生对高中物理教科书评价指标重要性的观点,不同背景变量高中生对高中物理教科书评价指标重要性的观点差异;(6)专家、高中物理教师、高中生对高中物理教科书评价指标重要性的观点差异;(7)高中物理教科书评价指标体系的权重体系。本研究有五个基本假设:假设一:本研究构建的高中物理教科书评价指标体系有良好的效度和信度。假设二:高中物理教科书评价指标体系各指标均具有重要性,且其重要性有显着差异。假设叁:不同背景变量的高中物理教师在高中物理教科书评价指标的重要性上有显着差异。假设四:不同背景变量的高中生在高中物理教科书评价指标的重要性上有显着差异。假设五:专家、高中物理教师、高中生叁类人群在高中物理教科书评价指标的重要性上显着差异。论文的主要框架结构包含六个部分。第一部分“绪论”,主要阐述高中物理教科书评价与础教育课程改革、物理教科书建设的关系,说明研究的意义、方法和思路,主要采用文献析法、专家咨询、问卷调查、模糊层次分析法等调查方法、教育统计分析法。第二部分“文综述”,主要述评国内外有关教科书评价研究、物理教科书评价研究的成果、趋势和发展动。第叁部分“高中物理教科书评价指标体系之指标初建”,主要从评价目的的确定、指标体;初步构想及内涵分析完成高中物理教科书评价指标体系的初步构建,第四部分“基于专家咨询的高中物理教科书评价指标体系构建”,通过咨询专家对初步构建的高中物理教科书评价指标体系的意见,以建立具有专家效度的高中物理教科书评价指标体系。第五部分“基于使(?)者视角的高中物理教科书评价指标体系构建”,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了解高中物理教师、高(?)生对高中物理教科书评价指标重要性的观点,比较不同背景变量的教师和学生的观点差异、(?)类人群的观点差异。通过问卷数据对高中物理教科书评价指标体系作信度分析,并采用探(?)性因素分析与验证性因素分析交互检验指标体系的效度。第六部分“高中物理教科书评价(?)标体系之指标权重构建”,采用群组构权法和模糊层次分析法探讨建立高中物理教科书评价指标体系的权重体系。第七部分“结论与建议”,阐述研究发现、研究结论及研究建议。研究结论:1.本研究构建的高中物理教科书评价指标体系包含叁项一级指标、八项二级指标、叁(?)叁项叁级指标、五十叁项评分标准,兼具时代性与本土化特色,经内部一致性、探索性及(?)证性因素分析交互检验,具有良好的信效度。2.高中物理教科书评价指标体系就整体、各级指标及评分标准均具有高度重要性,而‘内容属性”尤为重要(相对权重值为0.552),“教学属性”次之(相对权重值为0.324),最后是“表征属性”(相对权重值为0.124)。在“内容属性”中又以“1.1目标一致性”最(?)重要(相对权重值为0.263),“1.2内容选择”次之(相对权重值为0.192),最后是“1.3内容组织”(相对权重值为0.097);“教学属性”下,二级指标相对权重值分别为:“2.1教学设计”为0.173,“2.2学习评价”为0.077,“2.3教学资源”为0.074;“表征属性”下,二级指标相对权重值分别为:“3.1语言表达”为0.094,“3.2出版设计”为0.030。3.高中物理教师与专家在高中物理教科书评价指标重要性的观点上无显着差异,但显i高于高中生。4.女性高中物理教师、偏远地区高中物理教师、县级重点高中物理教师、任教6-10年(?)高中物理教师、在高中任教3-5年的物理教师、中学二级的高中物理教师、使用鲁科版(山(?)科技出版社)高中物理教科书的高中物理教师、已参加课改的高中物理教师对高中物理教(?)书评价指标的重视程度更高。5.省会、地市的高中生、使用人教版高中物理教科书的高中生对高中物理教科书评价指标的重视程度更高。以上结论使本研究的研究假设得到验证。据此,本研究从教科书管理、教科书编写与改进、物理教师专业化发展、后续研究等角度提出几项建议,以供相关行政单位、人员参考。
万延岚[9]2016年在《中学理科课程的适切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理科教育在社会的启蒙和文明化发展进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时,理科课程对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重要价值。然而,很多研究结论表明学校科学教育,尤其是物理和化学教育,并不受学生们的欢迎。科学教育研究表明,学生对科学学习没有足够的兴趣和动机,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学习者认为他们所接受的学校学习与其自身和所处社会是不适切的。随着全球化社会的迅猛发展,当今社会正面临着由于人口压力、自然资源短缺和环境恶化等所引起的一系列后果。这些社会发展挑战和学校教育现状促使我们重新审视理科教育,理科课程在全球化进程中肩负着重要使命,培养学生成为有责任心并且有能力解决社会危机问题的未来公民是全球化危机对理科教育和理科课程提出的重大挑战。基于此,从社会发展的视域,全面客观地审视和分析我国中学理科课程的适切性就具有重要研究意义。论文首先在第二章综述了当前国际理科课程适切性的发展动向和趋势,对课程适切性的内涵、适切对象、内容维度、基本特点、价值定位等相关理论内容进行了深入探索。继而在第叁章,论文从适切性的角度回顾了过去半个多世纪,国际范围内的理科课程经历的叁次课程改革浪潮——20世纪50年代末至60年代、20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初、20世纪80年代至今,从中总结出适切课程建立的一般过程以及理科课程与社会发展之间的相互作用,并探索出国际理科课程改革中课程适切性的发展动向和趋势,即未来适切的理科课程必是在社会发展的背景中通过学生对科学技术的学习和掌握而适切于其职业规划和自我发展,在这种人才培养理念下所诞生的公民也必将会是未来社会所需求和期许的。在上述文献综述的基础上,论文在第四章基于马克思关于“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的一致性”哲学判据,确定了从社会发展视域审视中学理科课程适切性这一具体的研究视角及其合理性和必要性,并对社会发展视域进行了相关界定。在研究视角确定后,论文从理论上深入阐释了社会发展视域下理科课程适切性分析的叁个视角——社会科学视角、社会文化视角、社会政治视角,并分析了叁个视角对理科课程提出的具体要求。之后,论文通过文献分析审视了当前和未来社会发展所存在的重大问题,以及社会发展对现代公民提出的发展要求。根据之前的理论分析,以及社会发展问题和公民发展需求对理科课程提出的挑战,论文总结出社会发展视域下适切的理科课程在理论上主要应包含叁个维度的内容:社会性科学主题维度、科学能力维度和价值观念维度,并提炼出其相关具体内容。基于上述文献分析和理论分析的结果,论文在第五章运用着名的未来预测法——德尔菲法(Delphi Method),对来自全国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的与科学相关的各个领域33名杰出专家共同体,就“社会发展视域下适切的中学理科课程应包含哪些重要内容”这一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实践探索。通过叁轮迭代的德尔菲法研究,专家共同体基于我国社会发展背景和学生全面发展需求做出了有效决策和权威共识。根据德尔菲研究研究结论,我们构建了社会发展视域下中学理科课程适切性的内容模型,主要包含7项一级社会性科学主题——环境问题、安全健康、资源能源、生态系统、生物技术、新型材料、科学本质;7项科学能力——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搜集、分析、综合、评价、交流信息的能力;创新能力/思维;实验探究能力;科学论证能力;运用科学术语进行表达的能力;社会参与和实践;6项价值观念——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批判性态度/思维;社会责任感;道德和伦理意识;团队参与、交流合作;规则意识。这些内容是适切的中学理科课程应该重点关注和强调的。在理科课程适切性内容模型的指导下,论文开展了两项实证研究。首先,论文在第六章,基于课程适切性的内容模型,深入详细地分析了高中物理、化学和生物课程标准。分析结果为理科课程改革和理科教学实践提供了如下建议和启示:理科课程标准应着眼于未来社会的发展,体现大局意识和全球视野;理科课程标准应加强对科学本质内容的显性呈现;创新不仅应是一种意识或精神,更应作为一种能力来培养和提升;理科课程标准中应加强学生道德和伦理意识、规则意识的培养;理科课程标准应加强科学能力和价值观念的阐述,力求更加深入、具体、全面;理科课程标准应加强学科之间的横向联系,统筹安排理科课程内容。论文在第七章对高中毕业生进行了《中学理科课程学习状况调查问卷》(A卷与B卷)的测查,通过学生的表现从整体上了解当前中学理科课程的适切性。研究结果表明,中学生对新型材料、科学本质等一些重要的社会性科学主题的了解程度较为薄弱;中学生认为他们的科学能力和价值观念发展水平较为良好;理科教科书和理科课堂教学是中学生了解社会性科学主题的主要途径。本研究的创新之处是:(1)论文从社会发展的视域审视当前理科课程的适切性,既突破了已有的较为关注学科和学生的分析视角,又与当前社会发展的需求和国际科学教育改革的动向紧密联系。(2)论文运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尤其是运用了德尔菲专家预测法对理论模型的构建,实现了研究方法的突破。(3)论文构建了社会发展视域下中学理科课程适切性的理论模型,并基于此模型对中学理科课程标准和中学生的理科课程学习现状进行了全面深入地分析和调查,研究结果对于我国中学理科课程改革具有重要价值。
雷航英[10]2007年在《新概念量子物理教材学生适应性的评价与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学生适应性是教材适应性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面向21世纪教材评价的一个重要方面。如何构建以学生为评价主体的教材学生适应性评价体系,是教材研究领域的一个崭新课题。教材学生适应性评价是对传统教材评价(以专家为评价主体)的必要补充,对这一问题的研究对于学校的教材选用具有重要意义。纵观国内外教材评价的研究来看,目前专门针对教材学生适应性的研究还非常少。以新概念量子物理教材为例,笔者对如何构建以学生为评价主体的教材学生适应性评价体系进行了比较深入的研究。主要工作包括评价指标层级框架与权重的确定,评价工具的制定,评价方法、评价结果的得出等。在访谈的基础上,笔者参考教育教材评价理论、高等物理教学理论及物理学习心理学理论,制定了新概念量子物理教材学生适应性的评价指标体系。该体系包括5个一级指标、20个末级指标。五个一级指标是:科学水平、认知规律、智能培养、非智力因素培养和编制水平。每个一级指标下又设若干二级指标,二级指标下根据具体情况设叁级指标。各级指标的权重根据在在层次分析法基础上演化而来的“两步法”(包括对比排序和对数加权平均两步)确定。根据上述评价体系设计了评价工具——调查问卷,并对华南师范大学物理教育专业04级的86名学生进行调查。利用excel,spss软件工具进行数据的处理与分析。得到的评价结论如下:1.学生对教材的总体适应性比较好(适应性分数为72.5);不同的末级指标学生的适应性不一样:其中适应性最好的是教材的物理学思想与方法教育(适应性分数80.5);适应性最差的是教材未提供习题答案(适应性分数46.2);适应性较好的指标较多(有11个,适应性分数界于78.3~70.2),包括教学理念、字体字号、先进性、实验基础、实际应用、教材体系、语言表达等;适应性一般的指标相对较少(有6个,适应性分数界于69.3~61.4),包括自学能力、激发学习兴趣、近代物理实验能力、数学起点、例题编写、运用数学能力。2.学优生、中等生、学困生对教材的总体适应性均较好(适应性分数分别为:75.0,71.7,74.3)且相互之间不存在显着差异;但学优生与学困生对个别末级指标(即渗透式教学方法)的适应性有差异,学优生比学困生更能适应渗透式教学方法(α=0.05)。表明渗透式教学方法尤其适合学优生。3.男、女生对教材的总体适应性较好(适应性分数分别为:73.1,72.1)且不存在显着差异;男、女生对教材的各个末级指标的适应性也不存在显着差异。经分析,本研究制定的评价工具具有良好的信度与效度。因此上述评价结果是比较可靠的,能比较好地反映华南师范大学物理教育专业学生对新概念量子物理教材的适应性情况。另外,本研究设计的教材学生适应性评价方案具有普适意义,对国内其它使用该教材的学校也是适用的,对于评价其它教材的学生适应性同样具有参考意义。在上述评价结果的基础上,笔者结合对往届学生学习情况的调查结果,分析总结得出学生眼中新概念量子物理教材六个方面的亮点:即物理学思想与方法教育、渗透式教学方法、关注学科最新进展、新颖的教材体系、注重联系实际、生动活泼的语言表达;同时指出该教材的两个缺陷:例题、习题“导学、导练”功能不强,不太适合自学;并提出对教师教学的一些启示,包括教学内容的现代化、教学手段的现代化、学习兴趣的激发、开发并用好课程网站、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最后分析了本研究存在的不足:主要是未能充分获取被试的信息、未能与国内其它使用该教材的学校进行一个比较等。
参考文献:
[1]. “2061计划”教材分析法的研究[D]. 罗明武. 广西师范大学. 2003
[2]. 活动理论视角下教材评价标准构建研究[D]. 柳叶青. 华东师范大学. 2017
[3]. 高中数学新课标教材平面向量部分的比较研究[D]. 王亚芳. 中央民族大学. 2010
[4]. 静态评价视角下幼儿数学文本读物现状的研究[D]. 林存敬. 沈阳师范大学. 2013
[5]. 《普及科学—美国2061计划》中的科学教育思想研究[D]. 许彤. 沈阳师范大学. 2013
[6]. 综合理科课程设计研究[D]. 周勇. 华东师范大学. 2003
[7]. 体现科学本质的科学教学[D]. 黄晓. 华东师范大学. 2010
[8]. 高中物理教科书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D]. 李佳. 西南大学. 2011
[9]. 中学理科课程的适切性研究[D]. 万延岚. 山东师范大学. 2016
[10]. 新概念量子物理教材学生适应性的评价与研究[D]. 雷航英. 华南师范大学. 2007
标签:中等教育论文; 高中物理论文; 科学教育论文; 课程评价论文; 教师评价论文; 教学评价论文; 综合分析法论文; 数学论文; 科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