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词缀论文_刁晏斌

导读:本文包含了发展词缀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词缀,语素,敦煌,构词法,汉语,代词,动因。

发展词缀论文文献综述

刁晏斌[1](2018)在《论旧有类词缀在当代的发展变化——以“一界”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旧有类词缀"一界"在当代的发展变化主要表现在旧类新例(具体包括后出新例、旧例复显、旧例变新例和新例新变化)和新类新例(包括由[+指人]到[-指人]、由[+高端]到[-高端]、由[+正当]到[-正当])两种情况,其背后有非常明确而又充分的内外动因,堪称现代汉语旧有形式在当代发展变化的代表,对它的全程考察、全面描写、深入剖析于当代汉语而言具有举一反叁的典型意义与价值。(本文来源于《励耘语言学刊》期刊2018年02期)

龙景科[2](2016)在《侗语词缀的现状与发展》一文中研究指出侗语词缀、类词缀分布不均衡;南北侗语差异明显,南侗没有词缀,类词缀处在发展过程。侗语词缀、类词缀有自源与他源两种状况,亦有自源与他源结合的现象。侗语词缀、类词缀受到汉语一定程度的影响,部分侗语词缀、类词缀源自汉语,或借自汉语,经过侗语语法作用成为汉源词缀、类词缀。(本文来源于《凯里学院学报》期刊2016年02期)

王丹[3](2015)在《元明清汉语词缀发展演变史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由单音节向复音节发展,是汉语词汇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双音词数量的增加及词缀的频繁使用是古代汉语词汇发展至近代汉语阶段表现出来的新特点。元明清时期是近代汉语的最后一个阶段,此时正值汉语由近代汉语向现代汉语过渡的关键期,汉语的各个语言要素都发生了一些改变。元明清时期复音词的广泛运用、附加式构词法的日益成熟,使这一时期词缀的数量及使用频率都呈现出与前代不同的面貌。目前关于元明清词缀的研究已取得不少成果,但这些研究多集中于单个词缀的考释及词缀专书研究,整个词缀系统的历时研究仍是空白。此外,在以往的研究中,元明清或明清时期的语言特点多被一概而论,这显然是不合理的。虽然元明清时期的语言特点有许多共性特征,但时代、社会、文化的差异毕竟会导致语言使用上的不同。本文以共时研究为基础,以历时研究为目的,力图呈现汉语词缀系统在元明清六百年间的发展演变情况,构建元明清词缀发展史。本文选取七本语料,分别代表元、明、清叁个朝代的语言情况,从共时、历时两方面对其中出现的词缀进行研究。在七本语料中,《古本老乞大》《老乞大谚解》《重刊老乞大谚解》是一组系列语料,是《老乞大》在元、明、清叁个时期的不同版本,通过对比这叁个版本中词缀的使用情况,便可以发现元代至清代词缀的发展演变规律,这是本文研究的“暗线”。在研究过程中,首先对“词缀”名称的选用、定义及界定标准等问题进行探讨,提出“结构能力及类化作用比语义虚化更能体现词缀特性”的观点,将“典型词缀”及“类词缀”均列入研究范围,并将元明清词缀研究史分为萌芽期、理论构建期、发展期及繁荣期。其次,根据词缀的特点及其最突出的作用将词缀分为功能型词缀、语体型词缀、色彩型词缀及衬音型词缀,并从共时、历时两个角度对元明清时期出现的7个前缀、4个中缀、22个单音节后缀及百余个双音节后缀进行研究。在共时研究中,充分运用数量统计方法,对每一个词缀在特定语料中的音节形式、内部结构、语义类型进行描写和分析,将其在特定时期、特定语料中的使用情况用数据进行说明。在此基础上,对每本语料中词缀的表现进行历时对比,上溯古代汉语,下至现代汉语,梳理每一个词缀在元明清六百年的发展轨迹。再次,本文总结了元明清词缀系统的总体规律,即跨类词缀数量多于单类词缀、跨类词缀逐渐向单类词缀过渡、元明清时期的多数词缀能产性弱等特点;并发现明代是汉语词缀系统演变的转折期。此外,根据词缀所构成合成词的词性,将词缀分为名词词缀、代词词缀、形容词词缀、动词词缀、副词词缀、数词词缀及量词词缀,对每一类词缀在元明清时期的发展演变情况进行说明。通过共时、历时两个层面的研究,我们对元明清时期单个词缀及词缀系统的发展演变情况有了一些新的发现。本文选用明、暗线交织的语料,在研究过程中广泛运用数量统计方法,将共时专书研究与历时演变研究相结合。希望所得结论可以为汉语词缀史的构建奠定基础。(本文来源于《苏州大学》期刊2015-05-01)

许舒宁,柳英绿[4](2014)在《汉语词缀在唐代文学作品中的新生与发展》一文中研究指出关于汉语的分期,在学术界一直是一个争论不休的问题。因为语言,尤其是汉语的发展变化是循序渐进的,在语法上很少甚至没有爆发式的发展,所以想把一个时期的汉语与上一个时期或者下一个时期的汉语从语法上截然分开几乎是不可能的。既然这样,为了方便人们对汉语进行历时的和断代的研究,就应该有一个相对合理的标准来帮助我们对汉语进行分期。我们要从历代文学作品中的语言现象来分析各个时期语言的面貌。吕叔湘先生在他的《近代汉语指代词·序》中说:"一种语言在某一个比较短的时间内发生比较大的变化,就可以把这以前和以后分为两个时期"。目前学术界认同度较高的汉语史分期是:西汉(包括西汉)以前为上古汉语时(本文来源于《文艺评论》期刊2014年12期)

翟勇[5](2014)在《浅析敦煌变文中词缀的发展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唐五代在汉语史中居于十分重要的地位,作为这一时期重要作品《敦煌变文集》和前代相比晓畅易懂、明白如话,体现出这一时代的语言特征,是古白话系统逐渐成熟的标志。通过对敦煌变文中词缀的分析,揭示出部分汉语词缀从魏晋六朝到唐五代这一时期的发展变化,证明了附加式构词能力逐步增强是近代汉语复音化趋势的原因之一。(本文来源于《榆林学院学报》期刊2014年05期)

赵明[6](2014)在《英语词缀发展概述及其与二语水平的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词缀知识是英语词汇学中一个至关重要的维度,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大量学者开始针对这一重要领域进行研究,本文着眼于英语词缀发展历史及其与二语水平的关系展开讨论,根据之前学者的研究,提出一些自己的观点。(本文来源于《青年文学家》期刊2014年02期)

李宁[7](2013)在《汉语新类词缀的兴起与社会发展的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语言与社会的关系犹如一个镜子的两面,一种语言中词汇的发展变化往往会折射出社会上新事物的出现和旧事物的消亡。新类词缀的兴起和发展是现代汉语词汇学中的一个重要现象,它反映了社会上新事物、新观念、新现象的兴起,既适应了语言发展的内在要求,又适应了社会交际的需要。本文将从社会环境对语言的影响及语言内在的发展演变两种视角对汉语新类词缀的兴起、发展的原因及其对社会的影响等问题进行探讨。(本文来源于《现代交际》期刊2013年07期)

崔龙昌,仓怀珍[8](2012)在《略论词缀“儿”的形成、发展及其演变规律》一文中研究指出我们要了解一种语言现象,不仅应该了解其现在的用法更应该从历时的角度,了解其产生的源头以及形成、发展、演变的过程,掌握影响其发展演变的因素,从而更好地把握其用法。本文简要分析了词缀"儿"的形成、发展、演变过程,及其在现代汉语之中的用法,影响"儿"词缀发展演变的因素。方言研究一直以来都作为语言研究的一个着重点展开,随着语言研究的不段深入、系统、具体,方言研究在汉语语言学术研究的过程中,地位就变得更加举足轻重。本文通过对耒阳方言语言事实的采集,对耒阳方言的方言背景、学术争议、系统研究等几个方面情况的分析,初步描摹出耒阳方言不同于其它方言的语言特色,尝试在整体角度上把握耒阳方言,并且加深对耒阳方言的进一步认识。(本文来源于《金田(励志)》期刊2012年12期)

韩倩[9](2012)在《当代汉语类词缀的历时发展与共时发展》一文中研究指出当代汉语类词缀在汉语构词中的作用不容小觑,它们十分活跃,构词能力强大。近几十年来,在构造新词方面,词缀构词法显示出了前所未有的勃勃生机,深刻地影响到了汉语词汇系统,因此探讨当代汉语类词缀的历时发展与共时发展,以及推进当代汉语类词缀蓬勃发展的动因,是非常有意义的。(本文来源于《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2年05期)

杨晓宇,逄洁冰[10](2012)在《词缀“老”的产生、发展及其演变规律》一文中研究指出词缀是汉语中的一种重要的语法现象,在古代就已经存在。汉语中流传至今的典型词缀主要有"老"、"阿"、"子"、"儿"、"头"、"第"等,我们虽然对这些词缀非常熟悉,但是对于它们何时形成的,如何发展的,及其发展演变的来龙去脉并不熟悉。本文从语言史的角度探讨了"老"字的演变和发展,使我们对词缀"老"有一个更清晰的认识和解读。(本文来源于《神州》期刊2012年17期)

发展词缀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侗语词缀、类词缀分布不均衡;南北侗语差异明显,南侗没有词缀,类词缀处在发展过程。侗语词缀、类词缀有自源与他源两种状况,亦有自源与他源结合的现象。侗语词缀、类词缀受到汉语一定程度的影响,部分侗语词缀、类词缀源自汉语,或借自汉语,经过侗语语法作用成为汉源词缀、类词缀。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发展词缀论文参考文献

[1].刁晏斌.论旧有类词缀在当代的发展变化——以“一界”为例[J].励耘语言学刊.2018

[2].龙景科.侗语词缀的现状与发展[J].凯里学院学报.2016

[3].王丹.元明清汉语词缀发展演变史研究[D].苏州大学.2015

[4].许舒宁,柳英绿.汉语词缀在唐代文学作品中的新生与发展[J].文艺评论.2014

[5].翟勇.浅析敦煌变文中词缀的发展变化[J].榆林学院学报.2014

[6].赵明.英语词缀发展概述及其与二语水平的关系[J].青年文学家.2014

[7].李宁.汉语新类词缀的兴起与社会发展的关系[J].现代交际.2013

[8].崔龙昌,仓怀珍.略论词缀“儿”的形成、发展及其演变规律[J].金田(励志).2012

[9].韩倩.当代汉语类词缀的历时发展与共时发展[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

[10].杨晓宇,逄洁冰.词缀“老”的产生、发展及其演变规律[J].神州.2012

论文知识图

类词缀“性”使用情况表

标签:;  ;  ;  ;  ;  ;  ;  

发展词缀论文_刁晏斌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