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电相互作用论文_巩梦雪

导读:本文包含了静电相互作用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相互作用,静电,分子,库仑定律,蛋白,微管,共价键。

静电相互作用论文文献综述

巩梦雪[1](2018)在《利用分子静电势计算分子间静电相互作用能》一文中研究指出分子间相互作用能的计算是催化、材料、药物设计、生物过程等研究中的一个重要环节。静电相互作用能是其中的主要部分。当前生物大分子静电相互作用能的计算多是在经典的分子力学框架下进行,也就是利用库仑定律,依赖于参与作用的两个原子的点电荷。而原子电荷是电子云空间分布的近似表达,其中包含有很大的近似,因而会引入误差。为此,将原子电荷回归于空间分布的方法,在理论上被认为可以改进静电相互作用能的计算,诸如极化电荷方法等。本文以蛋白质的分子静电势代替原子电荷,比较两者的计算结果差别。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在HF方法与B3LYP方法下比较分子静电势及静电相互作用能。将静电主导的水二聚体、色散主导的苯二聚体以及混合型的乙炔二聚体作为研究对象,在两种方法下计算得到的结果差距很小。计算基组相同的前提下,两种方法计算得到的分子静电势局部和整体差异很小。因此,使用HF方法来计算蛋白质-配体复合物的静电势及静电能。(2)合理基组的选择。为了从6-311++G**系列、cc-pVnZ系列中选出合理基组来计算蛋白质静电势,选出一段肽链作为测试蛋白质,分别在HF/6-311G**、HF/6-311++G**、HF/6-311++G(2df,2pd)、HF/cc-pVDZ、HF/cc-pVTZ、HF/cc-pVQZ水平下计算测试蛋白质的静电势值并将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在HF/cc-pVTZ水平下,计算分子静电势及静电能较合理精确。(3)在HF/cc-pVTZ水平和库仑定律下比较分子静电势以及静电能。将水二聚体、苯二聚体以及乙炔二聚体作为研究对象,将两种方法下得到的二聚体分子的静电能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对于小分子而言,两种方法下得到的结果差异并不显着。(4)在HF/cc-pVTZ水平和库仑定律下比较蛋白质-配体复合物静电势以及静电能。选出10个合理的蛋白质-配体复合物作为研究对象,将两种方法下得到的二聚体分子静电能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两种方法下得到的结果差别显着。由此建议生物大分子静电能的计算需要从点电荷方法改进到静电势方法。(5)在HF/cc-pVTZ水平与库仑定律下,计算得到7?到10?范围内氨基酸与配体分子间的静电势及静电能。结果表明,计算方法相同的前提下,不同距离范围的氨基酸与配体间的静电能差别不大。本文所做工作为分子间静电相互作用能计算精度提高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本文来源于《大连理工大学》期刊2018-06-01)

王亚斌,王稳航[2](2018)在《基于静电相互作用的聚丙烯酸钠强化胶原纤维膜》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提高胶原纤维膜的性能,基于聚丙烯酸钠的负电性与酸膨胀的胶原纤维的正电性,利用其静电相互作用原理,采用质量分数为0.1%~1.0%的聚丙烯酸钠强化胶原纤维膜,评价了其对膜性能的影响。结果发现:随着聚丙烯酸钠质量分数的增加,成膜液的Zeta电位有显着变化(P<0.05),表明其静电相互作用增强。加入聚丙烯酸钠后,复合膜的拉伸强度逐渐增大,最高达到纯膜的1.50倍;断裂延伸率、透光率和水蒸气透过率下降,其中,水蒸气透过率最低为1.30×10~(-12)g/(cm·s·Pa);膜热稳定性分析表明,复合膜降解温度提高,膜厚无明显变化,扫描电子显微镜显示聚丙烯酸钠-胶原纤维复合膜更致密。当聚丙烯酸钠的质量分数为0.3%时,复合膜的综合性能较佳,拉伸强度为37.60 MPa,断裂延伸率为14.20%,透光率为48.70%,水蒸气透过率为1.30×~(-12)/(cm·s·Pa)。此外,红外分析也显示复合膜的构象发生了变化。静电相互作用导致了聚丙烯酸钠与胶原蛋白的作用增强及其膜性能的变化,适宜的添加量可有效地改良胶原纤维膜的性能。(本文来源于《食品科学》期刊2018年07期)

班宵逢[3](2017)在《静电相互作用对淀粉分支酶热稳定性影响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淀粉分支酶(1,4-α-glucan branching enzyme;GBE;EC 2.4.1.18)是属于糖苷水解酶家族13(GH 13)的一类糖基转移酶,能够催化淀粉分子α-1,4-糖苷键的断裂形成游离短链,并通过转糖苷作用将切割下的短链以α-1,6-糖苷键的形式连接于受体链上,在淀粉分子原主链上形成新的α-1,6-分支点。通过转糖基反应,GBE能够增加淀粉的分支度,提高淀粉的抗消化性和慢消化性,延缓淀粉的回生过程,增强淀粉的稳定性并改善淀粉的使用性能,可用于生产具有良好应用价值的淀粉衍生物。因此,该种酶在淀粉工业中具有广阔的应用潜力。目前,大部分来源的GBE热稳定性相对较差,限制了其在淀粉工业中的应用。为了克服这一弊端,着力于提高GBE的热稳定性成为了扩展GBE工业化应用的研究关键点和热点。本论文研究了来源于Geobacillus thermoglucosidans STB02的GBE的生化性质,深入探究了金属离子与酶蛋白分子表面之间静电相互作用和酶分子内部静电相互作用(即盐桥)两方面对GBE热稳定性的影响。结果显示,加强酶分子外部的静电相互作用(金属离子和酶分子表面氨基酸之间)显着提升GBE的热稳定性。依据此现象,通过序列比对、结构分析和基因删除策略构建具有更高热稳定性的GBE的C末端缺失型突变体,并进一步证实溶剂中金属离子与GBE分子表面氨基酸残基之间存在较强的静电相互作用;另一方面,以酶分子内部静电相互作用(即盐桥)的生物信息学分析为基础,通过在GBE内部构建盐桥,从而强化GBE内部静电相互作用,提高了GBE的热稳定性。与此同时,对GBE分子表面和内部的静电相互作用对GBE热稳定性影响的机理进行了系统研究。主要研究成果总结如下:(1)对重组GBE的生化性质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该酶的热稳定性较差,在65?C下的半衰期只有约6.9 min,不利于淀粉高温糊化过程中GBE的应用,因此,有必要着力改善GBE的热稳定性。研究显示,GBE的活力和稳定性受溶剂中金属离子影响较大,去除溶剂中金属离子(添加不同浓度EDTA)和在溶剂中额外添加不同类型金属离子对GBE的活力和稳定性产生显着影响。其中,钾离子和钠离子对GBE的活力具有激活作用,钙离子、钴离子、镍离子、铜离子和铁离子等不同程度地抑制GBE的活力。进一步研究发现,0.5 mM的钾离子和1.0 mM的钠离子能显着提升GBE的热稳定性。钾、钠离子能够提高GBE的热稳定性,可能是通过钾、钠离子结合于酶分子中金属离子结合位点或聚集于酶分子表面形成静电相互作用这两种机制,以此达到稳定酶分子空间构象的目的。然而,本研究所使用GBE结构中未发现有特定金属离子结合位点。钾离子和钠离子具有提高GBE热稳定性的作用,更可能是通过钾、钠离子聚集于GBE分子表面与其产生静电相互作用,并形成金属离子-酶分子的静电网络结构这种机制达到。甘油分子可以排除酶分子周围的水分子,减少水分子与酶分子表面的接触,强化金属离子与酶分子表面之间的静电相互作用。结果显示,甘油的加入进一步提高了GBE的稳定性,暗示加强GBE分子与溶剂中金属离子之间的静电相互作用可以提高GBE的稳定性。(2)GBE分子表面的静电相互作用可能形成于金属离子与酶分子表面带电荷氨基酸残基之间。对比、分析来源于G.thermoglucosidans STB02的GBE(GBE_(Gt))和Escherichia coli的GBE(GBE_(Ec))的一级序列和结构发现,相比于GBE_(Ec),GBE_(Gt)的C末端延伸出26个氨基酸残基,且该区域中约50%的氨基酸残基为带电荷氨基酸残基,可能与溶剂中金属离子形成静电相互作用。以这26个氨基酸残基为基因删除对象,构建删除这26个氨基酸残基的C端缺失型突变体GBE_(Gt)(35)C。对比研究GBE_(Gt)和GBE_(Gt)(35)C性质发现,这两种酶具有相似的催化特性,但GBE_(Gt)(35)C具有更强的热稳定性,其T_m比GBE_(Gt)高约5°C。另外,GBE_(Gt)(35)C具有比GBE_(Gt)更强的恢复性,在各自T_m下保温后,GBE_(Gt)(35)C的恢复溶解性能力约为GBE_(Gt)的2倍。研究还发现,GBE_(Gt)和GBE_(Gt)(35)C的活力对EDTA和金属离子的响应值不同,GBE_(Gt)(35)C不仅对EDTA具有更强的耐受性,还对金属离子有更低的响应值。GBE_(Gt)(35)C可以稳定地存在于不含金属离子的溶剂中,而GBE_(Gt)在同等条件下则呈现出聚集状态。机理分析显示,GBE_(Gt)和GBE_(Gt)(35)C对EDTA和金属离子响应值及其热稳定性的差异可能是由于删除GBE_(Gt)的C末端26个氨基酸残基所引起的GBE_(Gt)在溶剂中的分布状态发生变化,且这种变化导致两种酶嗜热机制的不同。具有完整序列的GBE_(Gt)与溶剂中金属离子之间存在静电相互作用,加强这种静电相互作用有利于具有完整序列GBE_(Gt)的稳定性。(3)先前的研究表明加强酶分子外部的静电相互作用可以提高GBE的热稳定性,而强化酶分子内部的静电相互作用(即盐桥)也可能对GBE的热稳定性产生一定影响。实验首先对蛋白分子内部盐桥在生物中分布的普遍规律进行了研究。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和统计学方法对盐桥的特性进行分析,总结出适用于蛋白分子内构建盐桥的基本规律。在此基础上,从生物进化学的角度发现,盐桥中一个氨基酸残基为保守时,该盐桥中所涉及的另一个氨基酸残基超过80%的几率是保守的;相反,盐桥中一个氨基酸残基为非保守时,该盐桥中所涉及的另一个氨基酸残基只有10-20%的几率是保守的。此外,盐桥对其所处区域的遗传稳定性有重要意义:当一对盐桥为保守时,该盐桥所处区域的氨基酸残基的遗传稳定性为61-100%;相反地,当一对盐桥为非保守时,该盐桥所处区域的氨基酸残基的遗传稳定性不高于45%。以上研究从遗传稳定性的角度,证明了盐桥对蛋白分子稳定性具有重要作用,并暗示对蛋白分子稳定性贡献较大的盐桥更可能出现于遗传稳定性较强的区域中。(4)依据蛋白分子内部盐桥生物信息学特征,在GBE分子中筛选出符合盐桥形成条件的氨基酸残基位点进行突变,构建了一系列旨在提高GBE热稳定性的盐桥突变体。构建于GBE?-螺旋结构中的盐桥H224E、H224D、Q231R、Q231K、T339E和T339D,强化了盐桥所处区域的稳定性并增强了GBE的耐热性,使GBE在60?C下的半衰期t_(1/2)(min,60°C)分别延长约40%、38%、21%、26%、16%和21%;构建于GBE的?-折迭结构中的盐桥V37E、V37D、G98E、G98D和I571D显着地提高了GBE的热稳定性,使GBE在60?C下的半衰期t_(1/2)(min,60°C)分别延长约80%、88%、95%、109%和52%;而构建于GBE无规卷曲中的I266E则对GBE的热稳定性贡献较小,表明在GBE中强化无规卷曲结构对GBE的热稳定性不产生显着影响。(5)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构建了在GBE的?-螺旋和?-折迭结构中涉及到叁个带电荷的氨基酸残基的盐桥,即网络盐桥。结果显示,构建于GBE?-螺旋结构中的网络盐桥Q231R-D227-D131H、Q231K-D227-D131H、T339E-K335-I291H和T339D-K335-I291H可以在原有盐桥的基础上进一步强化该盐桥所处区域的稳定性,进而提高GBE的热稳定性。而构建于GBE?-折迭中结构中的网络盐桥I571D-R569-R617H,虽然进一步加强了该区域的结构稳定性,但未在原有盐桥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GBE的热稳定性。具有较高热稳定性的C末端缺失型突变体GBE_(Gt)(35)C和盐桥突变体用于改性淀粉,使淀粉在获得同等效力的抗消化和慢消化性时,减少了改性过程中酶的添加量,提高了淀粉分支酶的使用性能。另外,在淀粉糊化后降温过程中,具有较高热稳定性的突变体GBE可以相对较早地添加到淀粉糊化乳中,缩短反应时间并减少反应过程中的能耗。此外,通过删除GBE的C末端氨基酸残基部分片段和在酶分子内部理性构建盐桥的手段,进一步丰富了淀粉酶热稳定性的改造策略。(本文来源于《江南大学》期刊2017-12-01)

丁永,于宗芝,姜宇,王翔,王佩佩[4](2017)在《基于静电相互作用设计与制备聚合物基纳米复合材料》一文中研究指出纳米粒子在聚合物基体中的分散状态是影响纳米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关键因素。本文选用甲基丙烯酰氧乙基叁甲基氯化铵(MTC)为阳离子单体,向聚合物分子链上引入正电荷基团,利用带正电的聚合物分子链与表面电离呈负电性的纳米粒子之间的静电相互作用,使二氧化硅、埃洛石纳米管、羧化碳纳米管均匀地分散于聚合物基体中,并显着地改善了纳米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本文进一步探究了阳离子单体的结构对纳米粒子在聚合物基体中的分散状况和纳米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同时具有双键、电荷和己基链的阳离子单体具有最佳分散纳米粒子的功能,同时显着提升了纳米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和弯曲强度。(本文来源于《中国化学会2017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摘要集——主题M:高分子共混与复合体系》期刊2017-10-10)

樊雪静,刘红玉,迟玉杰[5](2018)在《大豆分离蛋白与寡糖静电相互作用及复合物乳化性的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大豆分离蛋白(soybean protein isolate,SPI)和寡糖(棉子糖和水苏糖)为原料制备复合溶液,通过调节pH值(3.0~10.0)研究SPI-寡糖形成复合体系的相行为、微观结构,确定形成可溶性静电复合物的条件及其对蛋白质溶解性、乳化性的影响。Zeta电位、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测和浊度测定的结果显示,在酸性条件下,SPI与寡糖通过静电相互作用形成复合物,且等电点与SPI相比向酸性偏移;内源荧光光谱扫描发现SPI-寡糖复合物的荧光强度低于SPI,且静电相互作用越强荧光强度降低越明显。当pH 6.0时,SPI-寡糖较大程度形成可溶性静电复合物,此时复合物的功能性质较SPI有所改善,SPI-水苏糖和SPI-棉子糖的乳化性与SPI相比分别提高了50.66%和39.69%。(本文来源于《食品科学》期刊2018年12期)

朱强,阚子规,马晶[6](2017)在《外部电场下水分子间静电相互作用的分子动力学研究(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利用分子动力学模拟探讨了不同外电场下,液态水的分子间作用及分子排布的变化.在不同外电场下,O…O原子间的径向分布函数差别很小,但是单个水分子的偶极矩的取向变化却很大.当外电场为0时,单个水分子偶极取向的范围很宽(30~150度).与此同时,本文给出了局域诱导电场随着位置的变化关系图.当外加电场增强时,局域的诱导电场强度也随之增加.由于电场下偶极矩有序性的增加,局域诱导的静电相互作用能显着增加.计算结果表明,相对介电常数随着电场强度的增加而呈现指数衰减的变化形式.这一变化趋势可以用来理解不同电化学环境下,静电相互作用和局域诱导电场的变化.(本文来源于《电化学》期刊2017年04期)

孙德军,王增资,陈倩倩,任改焕[7](2017)在《基于静电相互作用和动态共价键制备智能响应胶体体系》一文中研究指出学术界对于刺激响应型胶体体系的兴趣已经持续了数十年,其中又以环境敏感型智能响应材料最受关注。利用静电相互作用和动态共价键可以得到一系列具有刺激响应性质的颗粒分散体系、乳液、泡沫及溶剂等。与常规的共价键相比,我们利用静电相互作用和动态共价键制备的胶体体系对CO_2或pH具有高度的响应性。相应地,在CO_2或pH刺激下这些体系会发生亲疏水性的变化,这种变化可用于制备具有开/关性质的颗粒分散体系、乳液、泡沫及溶剂等,从而避免了破乳剂、消泡剂等的使用,并且胶体体系的开/关性可以在CO_2或pH刺激下多次可逆发生。上述优势可以有效降低处理胶体体系的成本,符合绿色化学的理念。(本文来源于《中国化学会第十六届胶体与界面化学会议论文摘要集——第一分会:两亲分子有序组合体》期刊2017-07-24)

巩梦雪,钟世钧[8](2017)在《分子静电势计算以及对分子间静电相互作用能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在高通量分子筛选中,分子间静电相互作用能的计算通常利用库仑定律和原子分数电荷,这是为了快速计算的权宜之计。其中也包含有很大的近似,主要是把电子在空间中的运动近似地统计到了一个点即原子上。本文使用量子化学方法计算生物大分子静电势,并研究了分子静电势对其静电相互作用能的影响。在Hartree-Fock方法下检查了一系列基组对静电势计算的影响;并用HF/6-311G**得到的静电势计算了分子间静电相互作用能。与传统对接软件DOCK6所得的静电相互作用能进行比较,数值有明显差别。由此建议静电能计算需要从点电荷的方法改进到静电势的方法。(本文来源于《第十叁届全国量子化学会议论文集——第叁分会:量子、经典和统计反应动力学》期刊2017-06-08)

黄艳宾,郭海军,李洁,刘秀红,纪青[9](2017)在《静电相互作用对驱动蛋白马达运动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一种常见驱动蛋白(1BG2)和微管蛋白(1TUB)的结晶结构,通过静电计算得到了马达头部和微管蛋白表面的电势分布,并对比晶体结构分析了微管势场对马达头部正电势区域的作用.此外,利用解泊松方程的方法计算了驱动蛋白与微管间的静电相互作用,并发现马达沿微管轴向运动时所处的微管电势场具有周期性,其周期与马达步进周期有很好的一致性.最后,结合计算结果提出了驱动蛋白在静电作用下的运动机制.(本文来源于《河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7年03期)

贾伟[10](2017)在《基于静电相互作用的超分子组装及解组装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静电作用力作为超分子组装过程中一种重要的推动力,具有作用原理简单、应用范围广泛等特点,通过静电作用力可以简便快速、条件温和地完成超分子组装,形成超分子有序聚集体。将构筑基元尺度扩大至微米级别时,通过静电作用力实现宏观超分子组装的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对于非水凝胶体系的毫米尺度宏观构筑基元,表面粗糙度的增加降低了构筑基元表面官能团的自由度,从而很难实现宏观超分子组装。目前对于已经报道的基于静电作用力的毫米尺度水凝胶组装体系的研究,只实现了其组装过程并没有将组装体系推广到实际应用领域。我们通过模板法制备得到PDMS构筑基元,首先在PDMS构筑基元表面通过交替层积自组装技术以及戊二醛交联柔性间隔层的方法制备得到稳定化柔性间隔层,然后通过交替层积自组装技术引入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PDDA)/聚丙烯酸(PAA)聚电解质多层膜,最后通过摇床震荡的方式实现聚阳离子PDDA与聚阴离子PAA之间的静电作用力宏观超分子组装,通过加入强电解质NaCl溶液实现了对其解组装过程的调控。为了实现静电作用力宏观超分子组装体系的功能化响应,我们通过将制备的金纳米片引入到具有温度响应性的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PNIPAM)水凝胶基体材料上,通过静电作用力实现了在两种不同基底材料间的宏观超分子组装,同时实现了静电作用力组装体系的光热、温度双重刺激响应。为了使制备的组装体系实现响应性运动,我们通过光刻、压印技术制备了带有正负电性的微米尺度水凝胶,并且完成了其组装与解组装过程,扩展了静电作用力超分子组装体系的研究范围与潜在应用领域。(本文来源于《北京化工大学》期刊2017-05-16)

静电相互作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为了提高胶原纤维膜的性能,基于聚丙烯酸钠的负电性与酸膨胀的胶原纤维的正电性,利用其静电相互作用原理,采用质量分数为0.1%~1.0%的聚丙烯酸钠强化胶原纤维膜,评价了其对膜性能的影响。结果发现:随着聚丙烯酸钠质量分数的增加,成膜液的Zeta电位有显着变化(P<0.05),表明其静电相互作用增强。加入聚丙烯酸钠后,复合膜的拉伸强度逐渐增大,最高达到纯膜的1.50倍;断裂延伸率、透光率和水蒸气透过率下降,其中,水蒸气透过率最低为1.30×10~(-12)g/(cm·s·Pa);膜热稳定性分析表明,复合膜降解温度提高,膜厚无明显变化,扫描电子显微镜显示聚丙烯酸钠-胶原纤维复合膜更致密。当聚丙烯酸钠的质量分数为0.3%时,复合膜的综合性能较佳,拉伸强度为37.60 MPa,断裂延伸率为14.20%,透光率为48.70%,水蒸气透过率为1.30×~(-12)/(cm·s·Pa)。此外,红外分析也显示复合膜的构象发生了变化。静电相互作用导致了聚丙烯酸钠与胶原蛋白的作用增强及其膜性能的变化,适宜的添加量可有效地改良胶原纤维膜的性能。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静电相互作用论文参考文献

[1].巩梦雪.利用分子静电势计算分子间静电相互作用能[D].大连理工大学.2018

[2].王亚斌,王稳航.基于静电相互作用的聚丙烯酸钠强化胶原纤维膜[J].食品科学.2018

[3].班宵逢.静电相互作用对淀粉分支酶热稳定性影响的研究[D].江南大学.2017

[4].丁永,于宗芝,姜宇,王翔,王佩佩.基于静电相互作用设计与制备聚合物基纳米复合材料[C].中国化学会2017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摘要集——主题M:高分子共混与复合体系.2017

[5].樊雪静,刘红玉,迟玉杰.大豆分离蛋白与寡糖静电相互作用及复合物乳化性的分析[J].食品科学.2018

[6].朱强,阚子规,马晶.外部电场下水分子间静电相互作用的分子动力学研究(英文)[J].电化学.2017

[7].孙德军,王增资,陈倩倩,任改焕.基于静电相互作用和动态共价键制备智能响应胶体体系[C].中国化学会第十六届胶体与界面化学会议论文摘要集——第一分会:两亲分子有序组合体.2017

[8].巩梦雪,钟世钧.分子静电势计算以及对分子间静电相互作用能的影响[C].第十叁届全国量子化学会议论文集——第叁分会:量子、经典和统计反应动力学.2017

[9].黄艳宾,郭海军,李洁,刘秀红,纪青.静电相互作用对驱动蛋白马达运动的影响[J].河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

[10].贾伟.基于静电相互作用的超分子组装及解组装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17

论文知识图

(252-273)-SUMO-EGFP在硅藻土助滤剂...酸敏感的嵌段共聚物通过自组装形成的...响应性药物释放体系的“分子门”机...技术制备聚电解质微胶囊示意图复合膜(a)和PPy/Au复...一9花色昔的交互作用Fig.1一9Anhtoycan...

标签:;  ;  ;  ;  ;  ;  ;  

静电相互作用论文_巩梦雪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