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诗歌与僧文化的几个问题

唐代诗歌与僧文化的几个问题

一、唐代诗僧文化的几个问题(论文文献综述)

李思家[1](2021)在《敦煌三卷本《王梵志诗集》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作为白话诗代表,敦煌藏经洞所存的王梵志诗一直是学术研究热点。以往学界多从文献、文学、语言词汇、社会学等方面进行研究,对王梵志诗写本文献的整理、结集等方面的相关研究不足。通过搜集整理三卷本《王梵志诗集》的14个写本,并从写本的角度对其进行细致全面地关照,重点分析写本的抄写者、抄写情景和应用情景,注重从写本的抄写状况归纳出其包含的社会文化活动信息。同时结合传播学和文学视角,探究三卷本《王梵志诗集》的卷“上中别”版本和卷第三版本情况及其成书过程,并在整理研究王梵志诗写本文献的基础上,继续探究王梵志诗的思想内容和文学史意义。在上述研究思路之下,第一章论述王梵志的生平及敦煌文献中存王梵志诗的不同写本,论及学界对王梵志和王梵志诗的研究现状。第二章论述三卷本《王梵志诗集》写本特征,首先从写本的题记、装帧形制入手探讨三卷本《王梵志诗集》的抄写人、使用人及抄写和流传等问题。重点分析三卷本《王梵志诗集》写本的抄写及应用情况,写本与当时社会生活之间的密切关系。第三章梳理三卷本《王梵志诗集》的结集情况,通过对14个写本叙录的整理和叙录工作,结合相关史料和研究成果,论证了三卷本《王梵志诗集》的结集过程,同时分析了诗集中存在的诸多矛盾,深入探究了写本时代的诗歌传播问题。论证三卷本《王梵志诗集》的结集及唐代结集之风对诗歌传播的推动作用。梳理三卷本《王梵志诗集》不同结集的受传者及传播范围差异,结合时代特征探究其成书过程。第四章论述三卷本《王梵志诗集》的思想内容和文学价值,结合其创作背景分析三卷本《王梵志诗集》具有强烈的自觉意识和现实批判精神,其“生不如死好”的现世观与“有钱多造福”的转世观体现了佛教传播的“世俗化”和“庶民化”过程。最后重点探究了三卷本《王梵志诗集》对后世白话诗和僧人宗教诗的继承和影响。

郭鹏飞[2](2021)在《唐代禅宗“心性论”的生态审美智慧研究》文中认为心性论是中国古代哲学中重要的理论问题之一。中国心性思想的核心是人的主体存在与本体存在之间的关系,以及由此延伸出的人与自然的关系。唐代禅宗心性论继承发展了印度佛教心性思想、儒道玄三家心性思想以及中土佛教初传时期对心性问题的探讨,将主体之心性与本体之心性统一起来,标志着佛教心性论的成熟,具有无情有心、体用不二以及心性自然三大思想内涵。唐代禅宗心性论认为人与自然是平等、对话、圆融的。人与自然具有共同的生命本源,人们在亲近自然的过程中能够了悟生命的智慧。从今天来看,这一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是生态的,蕴含着十分丰富的生态智慧,与深层生态学思想有着共通性。当这种智慧进入文学艺术等审美领域中,影响到人们的审美活动时,则转变为一种极具生态智慧的审美方式。禅宗心性论对唐代审美活动的开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唐代审美活动关注人的存在,强调审美主客体间的交融状态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这种生态审美智慧具体表现为三个方面,即等齐如一的审美境界、圆融无碍的审美方式、空灵淡泊的审美观照。禅宗心性美学与生态美学之间既存在着联系也存在着区别。从整合的角度来看,两者的相通性在于都强调审美与道德、此在与世界、理论与实践的统一,但禅宗心性美学也存在有纵欲主义和神秘主义的非生态因素。西方生态思潮也对禅宗思想予以了关注,禅宗心性美学的境界与交融美学的审美场在审美主客体交融方面存在着相通性,以禅宗心性美学反观肯定美学,我们也能更好地认识到卡尔松的科学认知主义立场对审美直观的忽略。总结而论,将人的本体存在与主体存在、自我与“大我”相统一的唐代禅宗心性论正是一种超越艺术与宗教的生生之思。禅宗心性美学亦是一种强调审美主客体的圆融与审美境界的创造,具有丰富生态审美智慧的生生美学。

施磊[3](2019)在《唐代秋怀诗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系统论述了唐代秋怀诗的兴起原因、发展分期、意象特点、喜秋与悲喜交加内涵,以及文化意蕴等。第一章《唐代秋怀诗概况》从以下时代特征、漫游风气、科举经历、气候因素、唐诗特质等几方面讨论了唐代秋怀诗兴起的原因;本章还论述了唐代秋怀诗所历经的萌芽、初兴、繁荣、衰落四个阶段。第二章《唐代秋怀诗中的“喜秋”与“悲喜交加”》从美景、游宴、闲居、友情四个方面分析了喜秋的诱因,论述了其审美内涵。本章将喜秋诱因背后表现出的诗人人生态度和思想精神归纳为:逍遥恣肆和乐观豁达、看重功名和淡泊名利。悲喜交加的内涵则从人生选择冲突、无限时间与有限生命的矛盾、优美秋景引发思乡恋土情结三个方面,阐述了唐代秋怀诗中悲喜交加两种情感并存的原因及内涵。第三章《唐代秋怀诗的意象》从天气意象、植物意象、动物意象,以及意象色彩等方面阐述了这些意象在秋怀诗中的具体表现、作用、规律以及艺术特征。第四章《唐代秋怀诗的文化意蕴》从景物、题材、气温等方面,阐述了唐代秋怀诗中的地域文化差异;从中秋节和重阳节两个方面阐述了唐代节令文化的具体表现;本章还探讨了佛道文化的唐代秋怀诗中的丰富内涵。

陈方[4](2019)在《晋唐庐山佛教文学研究》文中认为庐山自东晋慧远法师起,就成为南方的佛教中心之一,其中蕴含的佛教文学作品在整个中国佛教文学史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从僧人群体的文学创作来看慧远的文学作品不仅在外部层次上具有佛经科文三分结构的特点,还运用了汉译佛典的“格义”之法进行诗文创作,并在诗文的意境上展现出“象境—神境—化境”的三个阶段。教团成员的佛教文学作品,也在导师的影响下呈现出对“象”“神”的重视、对三教的融通。除慧远外,东晋南朝时期的庐山僧人,以竺道生最有代表性,他的佛性理论使文学创作加深了对心性的思考、促进了南朝文学灵感理论的进一步完善,其语言观也促使文学理论对语言的讨论主题从工具论转变至本体论。至隋唐五代,庐山僧人数量激增,庐山佛教凭借着独特的地理与文化优势,与文学的关系更加紧密,文人的加入也使庐山的文学活动兴盛起来。中唐至五代的庐山出现了大量诗僧,他们在作品中运用了黯然衰残的景物意象,表达孤独飘零的情思意绪,同时也对当时流行的禅宗思想有深刻的阐说。从教外文人的佛教文学创作来看。陶渊明、谢灵运与白居易是晋唐庐山佛教文学中最具代表性的三位诗人。陶渊明作为在佛教传入中国前期的深受儒道思想浸染的文人,他对佛教的运用主要是在词汇层面,对佛教的接纳主要还是在佛教与儒道的相通之处。谢灵运倾心佛教,他的山水诗具有与佛经近似的体制模式;其佛学思想深受慧远、竺道生影响,他不仅将庐山净土文学中的净土图景搬入诗中,还将竺道生的佛学理念运用于文学创作。白居易与庐山的因缘从他被贬江州开始,洪州禅成为对白居易影响最大的禅学思想之一。洪州禅不仅使白居易在文学创作上注重心性的阐发、在创作上形成平俗浅近之美,也在生活心态上使其形成了体宁心恬的审美境界。在僧传、传说等文献建构起庐山的神圣空间后,诗僧与文人对其展开了热情的歌颂:僧人通过运用显圣意象,延展了神圣空间的书写范围,并在其中表达了自己对圣哲先贤的崇敬之情与招隐世俗的希冀之情;世俗文人赞叹佛法的神秘灵异,向往清幽静谧的方外世界,心念世俗却高喊归隐,将神圣空间作为洗涤心灵的净化场所,于其间参悟真谛。总体来看,晋唐阶段的庐山佛教文学,其审美主体的总体创作水平呈普遍上升的趋势;佛教文学作品具有佛学思想与时俱进、写作内容日益丰富、创作手法逐渐精进三个方面的特点。

刘怡君[5](2019)在《船子《拨棹歌》研究》文中提出唐代是属于诗歌的时代,也是属于禅僧的时代,二者互相吸引、融合。诗歌以情动人,禅思以理直入,看似不同,本质却都是以“心”动人。在相互契合的某一点下,诗与禅产生了碰撞交融,诗人以禅入诗,禅僧以诗写禅。在这广阔的时代背景下,船子德诚在朱泾的钓船上点燃了渔火。船子德诚既是禅僧也是诗人,在佛道禅理、文学创作上都留下了自己的足迹。他本人行为高蹈洒脱,笔下的《拨棹歌》又是诗与禅交融的典范着作,在诗禅研究中有着重要的价值与地位。论文主要围绕船子及其《拨棹歌》展开,从佛典古籍中的记载推断船子的生平,在考证船子派系传承系统后,结合船子悟道、传法夹山以及夹山继承禅法等多方面分析、总结船子的禅法宗风。在明确船子禅法的前提下,从唐代禅宗、唐词等角度梳理、分析《拨棹歌》的内容、体式,从主题、视角方面对作品进行分类,同时从体式上指出《拨棹歌》是一部应当被肯定的唐代词集。立足于唐代诗禅大背景与《拨棹歌》文本,从作品的语言运用、意象的选择以及诗歌意境的呈现方面对作品的审美特征作深入分析与论述,从而点明《拨棹歌》中完美的诗禅交融。最后梳理文献资料,从黄庭坚、苏轼等后世文人创作以及禅林对船子的接受等方面分析船子及其《拨棹歌》产生的影响,同时广泛涉及其他诸如戏曲、绘画等艺术门类,从其中寻到船子的踪影,体现船子及《拨棹歌》问世后对禅林、士林等艺术创作方面的重要意义及深远影响。简要来说,就是分析论述船子在《拨棹歌》中诗味与禅味的相互融合及影响,始终贯穿“诗禅融合”,同时解决船子的生平与禅法、《拨棹歌》内容与体式、语言风格及意境等审美特征这几个问题。

鲍赫[6](2017)在《晋唐庐山禅诗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佛教在中国的传播有着极为明显的地域性差异。朝政中心的佛教,如长安佛教、洛阳佛教,则更多参与政治生活,僧侣文人有着更多的政治理想。庐山佛教是典型的远离朝政的佛教代表,自慧远沙门不敬王者以来,就有着深厚的在野传统,庐山佛教在中国佛教发展的进程中,亦扮演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慧远时代的庐山佛教更是佛教中国化的转折点。故此,庐山佛教文学的研究,带有着极为明显的地域性和阶段性特性。本文将晋唐庐山禅诗作为研究对象,对诗僧和文人禅诗一并收录研究,旨在研究佛子和文人在庐山特有的宗教氛围之下,其诗歌创作的特点。又将庐山禅诗置于东晋至晚唐五代,注重把握佛教的中国化及发展历程对文人以及诗歌的影响。笔者在对庐山禅诗的整理过程中,为更好的对庐山禅诗进行分析解构,力求更全面的把握佛教文学的整体风貌,将庐山禅诗大致分为六种不同的类型,分六章分述。此六类分别是佛理诗、追慕诗、清修诗、唱和赠酬诗、慕佛文人诗和咏庐山诗,这是根据庐山禅诗特有的创作基础进行分类整理研究的,其中有一个内在逻辑,即:一般的禅诗研究大致有两个部分,佛理和禅境。佛理诗是指在诗歌中阐释佛教义理的诗歌,其重点在于说理,阐述玄妙的佛教理论。魏晋南北朝的佛教诗歌由于清谈玄学的盛行,诗歌便多以说理为主,慧远时诗歌本体开始有了变化,慧远注重在山水中修行的感悟,并将对山水引入诗歌,但此阶段对山水的描写仍是对禅悟佛法的辅助,故仍将其归类为佛理诗。追慕诗是庐山佛教特有的诗歌创作,是对慧远及庐山典故的追慕所作,其规模之大,范围之广,影响之深是其他佛教人物无法企及的。清修诗、唱和赠酬诗和慕佛文人诗的分类,是将僧人在佛门中修行生活的诗歌创作归在清修诗类,慕佛文人在佛门中生活、感悟的诗作归为慕佛文人诗,二者创作主体不同,分而述之,而唱和赠酬诗是僧人与文人之间往来赠答之作,是上述二类之间的过渡,诗僧与文人的交往促进了佛教诗歌的繁荣和发展。最后一类是一般文人因各种机缘往来庐山游山、游寺,在佛教氛围之下,对佛教有所感悟之作。此六类中的后四类皆属禅境之范畴。

林媛媛[7](2016)在《中晚唐僧诗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中晚唐僧诗既是佛禅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亦是唐代诗歌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诗僧以群体之力,让僧诗占据了唐诗的重要一席,极大丰富和拓展了唐诗的创作领域,在唐诗发展史上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中晚唐是诗僧辈出的时代,作为佛教文化与传统文化共同影响下的时代产物,诗僧在中晚唐特定的历史背景下,扮演了沟通禅俗的特殊角色,他们以禅法入诗、以禅理入诗、以禅趣入诗,营造了诗禅合一的禅境与诗境,并以独特的文学品格影响了当时和后世的文学创作。本文以中晚唐僧诗一百三十多年的发展演变为主线,力求对中晚唐僧诗进行全面深入的论述,重点考论中晚唐僧诗的时代特质,深度挖掘中晚唐僧诗的文化内涵,进而揭示中晚唐僧诗的重要文学史意义。本文由绪论和五章内容组成。绪论部分对论文的研究时段进行了设定,对中晚唐僧诗的研究现状给予了整体分析,对论文的选题意义及期望达到的研究效果作了相关说明。结合了当前学界的部分研究成果,以中晚唐时期佛教的发展情况及当时的政治、社会大环境为研究背景,全面分析了佛教发展,尤其是南宗禅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对诗僧创作理念、僧诗创作风格的影响,以从总体上把握中晚唐僧诗发展的轨迹和特征。第一章至第三章,以中唐大的历史环境为背景,首先梳理了禅宗的历史发展状况,以及禅宗思想、偈颂对诗歌、音乐的影响,以揭示禅宗对中唐文化乃至整个唐代文化的特殊贡献。其次,结合历史文献和研究成果,深入考证了中唐诗僧,特别是以寒山、拾得为代表的“通俗派”,以及以皎然等为代表的“清境派”诗僧的生平事迹和文化内涵等。最后,以僧诗创作风貌为切入点,全面分析了中唐僧诗在沟通禅俗、融禅入诗等方面体现出来的种种特征,以从整体上把握中唐僧诗的时代特质。第四章至第五章,以晚唐乃至五代时期的政治社会情况为切入点,首先分析了晚唐政局及政治措施对佛教的重大影响,论述了南宗禅以及禅宗五家的发展脉络、兴盛原因,其次论述了晚唐的禅宗实践、不同宗派的禅法对诗歌创作的影响,从整体上把握了晚唐佛禅的发展情况。通过对晚唐诸多诗僧生平、交游、创作等的考证,对晚唐诗僧群体进行了总体的把握和分析。多角度的分析研究,全面理清了晚唐僧诗的题材内容、风格特征以及诗歌体式的特点,为整体上把握晚唐僧诗创作风貌提供了翔实的资料。结语部分归纳总结了论文的创新点,提出了论文尚未解决的相关问题,以及可为后来研究者提供研究思路的地方。

张鹏飞[8](2016)在《南京明代作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于南京的文学发展来看,明代的界标性意义显着。明以前,南京文人大体上秉持着六朝的文化传统,文学成就不甚高,着名作家也屈指可数;入明后,作为南方的文化与政治中心,南京人才辈出、创作频繁、文学活动空前昌盛,在明代的地域文学中占有着重要的地位。本文以南京明代作家为主要研究对象,在搜集第一手资料的基础上,以考论结合的方式,对南京明代作家的生平、着述、文论思想、文学作品进行全面的考察,期许描绘出明代近300年南京文学发展的总体面貌和地域特色。通过对各种文献资料,包括通志,方志、诗文集的搜寻,本文共搜罗到有诗文集或诗、文作品存世的明代南京籍作家共865人,现存诗文别集近30余种,并将其编辑成《南京明代作家小传》和《南京明代作家诗文别集叙录》附在文后。正文前有绪论,主要介绍“地域文学的研究现状与意义”、“研究方法及几个问题的说明”、“南京地理文化概况”。正文按时代先后顺序考察了明代各个时期南京的作家,具体而言:第一章介绍了南京明前期作家(洪武-宣德)。此一阶段是南京文学的低迷期。开国之初,作为帝都的南京,恐怖的政治氛围、无休止的战乱、频发的自然灾害都让南京作家们的艺术生命被无情遏制。直至永乐迁都后,文学创作才稍稍振起,出现了杨翮、李时勉、张益等稍有成就的作家。第二章主要介绍了明中叶前作家(正统-弘治)。此一阶段是南京文学的初盛期。文人们的写作视野开始由国家转向个人生活,审美情趣也从典雅平和转向自然平淡。倪岳、倪谦父子承袭台阁文风而有所新变,“景泰十才子”中也出现了两位南京籍作家,“道学诗人”庄昶横空出世,他崇尚自然、反对模仿、悟道于心。这些新变都为南京明代文学打开了新的局面,也为即将到来的文学鼎盛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第三章主要介绍了明中叶后作家(正德-万历前)。此一阶段是南京文学的再盛期。经历了较长时间的积累,南京文学开始了全面的发展,呈现出彬彬而盛之势。这主要体现在创作群体的快速增长、各体文学的兼备、文学结社活动的兴盛、百花齐放的文学观念这四个方面。涌现了影响江南乃至全国的大家,诗文上如金陵三俊、刘麟、谢承举、徐霖,散曲上如陈铎、金銮、陈所闻,众多大家的崛起将南京文学推向了一个较为鼎盛的时期。第四章主要介绍了明后期作家(万历后-晚明)。此一阶段是南京文学的极盛期。产生了胡汝嘉、俞彦、易震吉、焦竑、顾起元、许仲琳、纪振伦等诗、文、词、曲、小说等各体作家;另外,文人结社的现象在这一段时间也较为普遍,像白门社、金陵大社、冶城大社等都是这一时期的代表。第五章对南京明代的方外、女性与遗民作家择重加以研究。南京自古以来就有重视佛学的传统,有明一代出现了众多的诗僧,这其中以果斌、宽悦和洪恩为代表;其次,作为秦淮风月之地,南京也培养了以秦淮四姬、杨宛、顾媚等为代表的妓女作家;最后,南都的政治地位也为南京孕育了繁多的遗民作家,像刑昉、顾梦游、黄周星之辈皆是遗民作家群中之佼佼者。

李芳[9](2016)在《晚唐五代诗僧群体的诗禅观研究 ——以齐己为中心的考察》文中研究说明本文结合齐己及晚唐五代诗僧群体的诗歌作品和诗学理论着作,论析以齐己为代表的晚唐五代诗僧的诗学思想和禅学观念,进而考察诗禅观作为一种文学观念在文学批评史上的作用。本文主体部分共分为六章。另有三个附录附于文后。第一章考察“诗禅观”作为一种文学观念的产生与发展历史,确认诗禅观的历史概念,阐述晚唐五代诗僧群体在诗禅观观念史发展中起到的特殊作用。第二章结合具体史实分析晚唐五代诗僧的文化生态,分析其产生诗歌观念的文化与宗教背景。晚唐五代重僧弘法的社会环境为禅宗的兴盛提供了条件,同时,诗歌作为僧人进身的工具成了他们日常文化生活的一部分,地域文化圈的形成又为诗僧间的诗艺切磋和思想交流提供了方便。以上背景共同构成了齐己及同时代诗僧所处的文化环境,即他们诗禅观产生的文化环境。第三章考论齐己诗禅观。本章以齐己具体诗歌创作为基础,分析齐己文学思想的整体形态,提炼其诗学思想的内在理路与核心观念。以齐己为代表的晚唐五代诗僧普遍酷爱作诗,但与此同时又觉得诗魔往往会搅扰禅境,因此在诗与禅中不断挣扎,通过不断创作找到了解决这对矛盾的最佳途径,实现了诗禅交融的理想。第四章探讨齐己诗禅观中的诗学思想,分析齐己诗禅观念中诗学思想的内核,并追溯其思想源流。齐己在《风骚旨格》中建构了一个包括诗律、技巧、风雅传统等在内的诗学理论框架,并通过创作将以上诗学追求一一实现。与那些想以诗扬名的僧人不同,齐己始终将诗看作是一门独立而庄严的艺术,并用孜孜不倦的创作让人们看到诗禅合一的最高境界。第五章剖视齐己诗禅观中的禅学思想。齐己所处的晚唐五代是南宗禅极度繁荣的时代,他一生都在践行南宗禅的理念。此外,东晋慧远结社白莲的佳话也成了他不断参禅作诗的动力和指引。在与禅友的频繁往来中,形成了较为强烈的思想认同和文化共鸣。第六章探讨诗禅观的文学批评史意义。诗禅观成为广受接纳的一种文学观念后,以齐己为代表的诗僧诗禅观对佛教文学、佛教与文学关系以及后世文学批评的建构具有重大意义。

郑晓蕾[10](2015)在《唐五代僧诗文学批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佛教中国化进程的发展,僧诗的创作于有唐一代大兴,随之而来的就是唐人对僧诗的文学接受与文学批评。本文以唐五代僧诗文学批评为研究对象,对唐五代僧诗文学批评文本进行梳理,对其中的文学思想加以提炼和总结,并详细考察批评主体的思想及批评心态等,力求呈现出唐五代僧诗在有唐一代及五代的接受情况及僧诗文学批评的整体面貌,希望可以丰富唐五代诗僧及僧诗研究领域。全文由引言与正文两大部分组成。引言部分,首先,对当今学界唐五代诗僧及僧诗、唐五代僧诗批评与接受两方面的研究成果进行综述;其次,阐述本文的研究重点及思路,并对文章中涉及到的,学界仍存有争议的概念加以界定。正文部分共分为三章。第一章,简要介绍、评述唐五代僧诗创作的概况,并对唐五代僧诗整体上的美学特征进行简要的探析,以凸显唐五代僧诗于当时文坛中的特殊意义与价值;第二章,对唐五代僧诗文学批评进行研究,对僧诗文学批评的文本材料进行梳理,提炼并总结批评文本中的僧诗批评文学思想。本章按僧诗文学批评主体的身份,对唐五代文人的僧诗批评及僧人的僧诗批评分别加以考察,唐五代文人与僧人以诗文为媒介的密切往来,为文人接触并接受僧诗创造了契机,文人逐渐接受僧诗及其作者,并以多种表达方式对僧诗进行文学批评。唐五代的文人重视僧诗作者的道德以及才学修养;赞赏僧诗的“清”之美,并对僧诗之所以具有“清”的特质加以探讨;此外,文人对僧诗的功用也较为关注,一方面认可僧诗“以诗语佛”,为宣扬佛教所用,另一方面也较为重视僧诗美刺的社会功用。僧人的僧诗批评文本数量虽不大,但从中可以发掘出唐五代诗僧群体作诗的自我要求,他们作诗以传统诗道为宗,力求与文人的诗作拉近距离,又自觉的追求僧诗的独特之处,即为对“清”的追求。第三章,对唐五代僧诗文学批评主体的批评心态进行考察,身份或思想主张存在差异的批评主体,在进行僧诗文学批评时所持的批评心态亦不尽相同,不同的批评心态对批评标准也有一定的影响。

二、唐代诗僧文化的几个问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唐代诗僧文化的几个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1)敦煌三卷本《王梵志诗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王梵志与王梵志诗
    第一节 王梵志其人
    第二节 敦煌文献中的王梵志诗写本
    第三节 王梵志诗的相关研究
第二章 三卷本《王梵志诗集》写本特征
    第一节 三卷本《王梵志诗集》写本的题记与装帧
    第二节 三卷本《王梵志诗集》的抄写与应用分析
    第三节 两组三卷本《王梵志诗集》写本的缀合与研究
第三章 三卷本《王梵志诗集》之结集研究
    第一节 三卷本《王梵志诗集》写本叙录
    第二节 三卷本《王梵志诗集》的结集与传播
    第三节 三卷本《王梵志诗集》诗歌编选的矛盾处
第四章 三卷本《王梵志诗集》的思想内容及其文学史意义
    第一节 三卷本《王梵志诗集》的自觉意识和现实批判精神
    第二节 三卷本《王梵志诗集》的现世观与转世观
    第三节 三卷本《王梵志诗集》的文学史意义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一、发表论文
    二、获奖情况
    三、参与的科研工作

(2)唐代禅宗“心性论”的生态审美智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研究综述
        (一) 禅宗心性论的相关研究
        (二) 禅宗生态审美智慧的相关研究
        (三) 存在的问题与拓展空间
    二、选题的意义与研究价值
    三、研究的主要问题与论文思路
        (一) 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二) 研究方法与途径
第一章 唐代禅宗心性论的形成与内涵
    第一节 唐代禅宗心性论的思想渊源
        一、印度佛教心性论的形成与发展
        二、汉魏佛教对心性问题的思考
        三、禅宗心性论与儒、道、玄
    第二节 唐代禅宗心性论的思想内涵
        一、无情有心
        二、体用不二
        三、心性自然
    第三节 唐代禅宗心性论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
        一、人与自然的平等
        二、人与自然的对话
        三、人与自然的圆融
第二章 禅宗心性论与唐代生态审美智慧
    第一节 等齐如一的审美境界
        一、皎然的境界论与诗本体论
        二、书法、书道的本源
        三、绘画与自然关系
    第二节 圆融无碍的审美方式
        一、诗僧的通俗化诗作
        二、“触目即真”的禅意诗
        三、悠然闲适的别墅生活
    第三节 空灵淡泊的审美观照
        一、王维的引空入诗
        二、皎然的以空论诗
        三、司空图的“四外论”
第三章 唐代禅宗心性论的生态美学阐释
    第一节 禅宗心性美学与生态美学的整合
        一、禅宗心性美学与生态美学的相通性
        二、禅宗心性美学与生态美学的差异性
    第二节 禅宗心性美学与当代西方生态美学思想
        一、境界与审美场:禅宗心性美学与交融美学
        二、直观与认知:禅宗心性美学与肯定美学
结语:“生生”之思一唐代禅宗心性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3)唐代秋怀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唐代秋怀诗概况
    第一节 唐代秋怀诗兴起的原因
    第二节 唐代秋怀诗分期研究
第二章 唐代秋怀诗中的“喜秋”与“悲喜交加”
    第一节 喜秋的诱因
    第二节 “喜秋”与诗人的人生态度
    第三节 悲喜交加的内涵
第三章 唐代秋怀诗的意象
    第一节 天气意象
    第二节 植物意象
    第三节 动物意象
    第四节 秋怀诗意象色彩分析
第四章 唐代秋怀诗的文化意蕴
    第一节 地域文化
    第二节 节令文化
    第三节 佛道文化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4)晋唐庐山佛教文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概念界定
    二、研究成果综述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上编
    第一章 慧远教团研究
        第一节 庐山慧远教团及作品疏证
        一、“教团”界定与研究现状
        二、慧远教团成员考证
        三、作品考证
        第二节 慧远的佛教文学创作
        一、科文特色的三分结构
        二、融会贯通的“格义”之法
        三、净土像化与境界三阶
        第三节 教团其它成员的文学创作
        一、宗炳:味象观道
        二、刘遗民:观照具“象”
        三、王齐之:舍象重神
        四、周续之、雷次宗、王谧:格义融通
    第二章 南朝庐山僧人与佛教文学
        第一节 众僧疏证
        一、刘宋僧人
        二、齐僧人
        三、梁僧人
        四、陈僧人
        第二节 南朝庐山佛学
        一、南朝庐山佛学的特点
        二、竺道生的佛学主张
        第三节 南朝庐山佛学对文学的启发
        一、涅盘学的兴起与心性思想在文学中的体现
        二、顿悟成佛与灵感的生发
        三、对语言功能的重视——言意鱼筌的内在思路
    第三章 隋唐五代庐山僧人与文学
        第一节 隋唐五代庐山僧人考辨
        一、隋代僧人
        二、唐代僧人
        三、五代僧人
        第二节 隋唐五代庐山佛教
        一、以庐山的地理与文化优势为背景
        二、与世俗关系密切
        三、佛学思想有继承有邅转
        四、结社活动兴盛
        第三节 唐五代庐山诗僧与僧诗
        一、唐五代庐山诗僧
        二、唐五代庐山僧诗
    第四章 庐山神圣空间的文学书写
        第一节 神圣空间
        一、神圣空间的形态
        二、庐山神圣空间的建构
        第二节 文学书写
        一、从山林圣像到生命的圣化——神圣空间的扩展
        二、显圣意象的灵活运用——神圣空间的塑造方式
        三、神圣空间中的情思意绪
下编
    第五章 陶渊明诗文的佛学意蕴辨析
        第一节 陶渊明与佛教的渊源
        一、家族渊源
        二、陶渊明的佛教交游
        第二节 陶渊明诗文中的佛理
        一、佛教语汇的引用与演绎
        二、与佛教哲学思想的矛盾之处
        第三节 佛理外衣下的儒道内核
        一、顺其自然的生命情调和宇宙意识
        二、追求自由的道德理想与人生态度
    第六章 谢灵运的佛教文学创作
        第一节 谢灵运的佛教因缘
        一、家族因素
        二、谢灵运与佛教的交集
        三、情系庐山
        第二节 谢灵运诗文的佛学色彩
        一、佛经体制与谢灵运诗歌的写作程式
        二、净土思想与文学创作
        三、《与诸道人辨宗论》与谢灵运的创作观念
    第七章 洪州禅与白居易的生活美学
        第一节 白居易与庐山的因缘
        一、匡庐便是逃名地
        二、忧喜心忘便是禅——白居易的禅学思想
        第二节 “平常心是道”的生活美学
        一、文学创作:诗意地栖息
        二、生活心态:体宁心恬的审美境界
    第八章 世俗与神圣
        第一节 世俗笔下的庐山神圣空间
        一、神秘灵异的神圣空间
        二、清幽静谧的方外世界
        三、洗涤心灵的净化场所
        四、行禅持律的指引明灯
        第二节 心系世俗与向往神圣
        一、身处神圣心系俗
        二、归隐皈依常流露
        三、热衷入社崇先圣
        四、了悟佛法心亦无
结语
附录1 唐五代庐山禅宗僧人宗系传承表
附录2 晋唐诗词中的庐山佛教文化意象
附录3 东西林寺诗文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5)船子《拨棹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
    二、研究现状
        (一)船子生平研究
        (二)船子禅法研究
        (三)《拨棹歌》研究
    三、研究方法
    四、创新点
第一章 船子生平与思想
    第一节 船子生平考证
        一、生卒年考
        二、籍贯考证
    第二节 派系传承及禅学思想
        一、唐代禅宗概况
        二、派系承嗣系统
        三、船子的禅法家风
第二章 《拨棹歌》的内容与体式
    第一节 着述版本流传
    第二节 《拨棹歌》的分类
        一、按诗歌内容分类
        二、按诗歌视角分类
    第三节 《拨棹歌》的体式
        一、七言绝句
        二、“七七三三七”式
第三章 《拨棹歌》的审美特征
    第一节 文学性与佛禅性共存的语言
        一、文学语言的运用
        二、佛禅语言的运用
        三、文学语言与佛禅语言的统一
    第二节 高远清寂的意象
        一、《拨棹歌》意象的选择
        二、独特的意象色调
    第三节 圆融、自由、清净的意境
        一、圆融
        二、自由
        三、清静自然
第四章 船子及《拨棹歌》对后世的影响
    第一节 《拨棹歌》的文学影响
    第二节 对禅林的影响
        一、禅宗渔父词的创作
        二、作为颂古的对象
    第三节 其他影响
        一、戏曲艺术
        二、绘画艺术
        三、瓷器
结语:船子及《拨棹歌》在禅学与诗学史上的地位
参考文献
后记

(6)晋唐庐山禅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相关概念之界定
    二、研究综述
    三、研究意义与思路
第一章 佛理诗
    第一节 佛理诗的玄言背景
        一、文人世族创作佛理诗
        二、僧人所作佛理诗
    第二节 慧远及其庐山教团
        一、庐山的净土信仰
        二、庐山群体的佛理诗
    第三节 谢灵运
        一、谢灵运与慧远
        二、谢灵运对慧远诗歌的继承与发展
    第四节 陶渊明
    结语
第二章 追慕诗
    第一节 慧远对晋唐佛教文学之影响
        一、慧远的沙门不敬王者论
        二、慧远的法性本体论
        三、“白莲结社”与净土信仰
    第二节 僧俗对慧远的追慕诗
        一、诗僧所为追慕慧远诗
        二、文人所为追慕慧远诗
    第三节 僧俗对庐山典故的追慕诗
    附录
第三章 清修诗
    第一节 后慧远时代庐山佛学概述
        一、道生之学
        二、庐山天台宗
        三、庐山律宗
        四、庐山禅宗
    第二节 诗僧所作佛门清修诗
        一、庐山诗僧群体
        二、贯休的清修诗
    第三节 白居易的清修诗
        一、被贬江州,遁入庐山佛门
        二、离开江州复仕,怀恋庐山清修
第四章 僧仕唱和、赠酬诗
    第一节 与庐山大德的唱和、赠酬诗
        一、贯休与庐山大愿法师
        二、云皋法师
        三、左偃、李中与白上人、鉴上人
        四、其他庐山高僧
    第二节 与庐山诗僧的唱和、赠酬诗
        一、与灵一、灵澈交往的文人诗
        二、与贯休交往的文人诗
        三、李咸用、齐己与修睦的赠酬诗
        四、无可与贾岛的赠酬诗
    第三节 庐山慕佛文人之间的唱和、赠酬诗
    附表
第五章 慕佛文人诗
    第一节 文人崇佛儒佛相通心态
        一、庐山儒释道相通传统与唐代三教合流
        二、心性之契合
        三、文字之因缘
    第二节 慕佛文人诗的几种类型
        一、有感生死病苦而心向佛门的文人诗
        二、被谪而心向佛门的文人诗
    第三节 慕佛文人诗的净土情节
        一、对净土世界的向往
        二、对净土意象的运用
第六章 咏庐山诗
    第一节 游山诗
        一、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游山诗
        二、隋唐五代游山诗
    第二节游寺诗
        一、题寺诗
        二、宿寺诗
    第三节 山水因缘与禅之意境
        一、山水禅境诗肇始于晋
        二、山水禅趣诗繁荣于唐
参考文献
附录:庐山禅诗整理汇编
后记

(7)中晚唐僧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概念界定
    二、研究现状
    三、选题意义
    四、中晚唐佛教与僧诗发展流变
第一章:中唐禅宗之发展
    第一节:南宗禅的勃兴
        1. 禅宗释义
        2. 南宗源流
        3. 洪州宗之崛起
    第二节:禅宗思想对诗歌创作的影响
        1. 禅宗语录与唐朝诗歌意境的塑造
        2. 机缘问答对盛唐诗歌结构的影响
    第三节:禅宗呗诵与诗歌体式、音乐关系论
        1. 禅宗偈颂与诗歌体式之关系
        2. 赞、偈、咒、文与音乐之关系
第二章:中唐诗僧考论
    第一节:寒山、拾得生平分析
    第二节:中唐诗僧群体考
    第三节:诗僧法振——一个不应该被忽略的诗人
第三章:中唐僧诗创作风貌
    第一节:悠游乾坤,沟通禅俗
        1. 僧诗中的世俗世界
        2. 僧诗中的唱酬赠答
    第二节:融禅入诗,体气清妙
        1. 禅思氤氲中的僧诗
        2. 空灵清秀意在言外
第四章:晚唐佛禅文化与诗歌的发展
    第一节:晚唐政局与佛禅关系
        1. 武宗灭佛与禅宗独盛
        2. 五大禅宗联镳并辔
    第二节:晚唐佛禅对诗歌创作之影响
        1. 禅宗实践与苦吟成癖
        2. 不同宗派的禅法对诗歌创作之影响
    第三节:晚唐诗僧考论
        1. 晚唐诗僧群体考
        2. 释贯休——一个尚待发微的诗人
第五章:晚唐僧诗创作风貌
    第一节:僧诗创作多元化
        1. 晚唐僧诗创作的总体风貌
        2. 儒禅互补下的僧诗创作
    第二节:僧诗体式的多样化
        1. 偈颂体占主导地位
        2. 歌行体诗勃然而起
        3. 古体长诗渐成规模
        4. 近体律诗犹为望族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8)南京明代作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地域文学研究现状与意义
        一、地域文学研究
        二、南京地域文学研究概况
    第二节 研究方法及几个问题的说明
        一、“南京”的概念
        二、作家的占籍问题
        三、文学的分期
        四、遗民问题
        五、作家的概念与研究侧重
    第三节 南京地理文化概况
        一、从“虎踞龙盘”说起——南京的地理概貌
        二、此水从来不见长——南京的历史沿革
        三、秦淮一曲竞风华——明代留都的文化状况
第一章 明前期作家(洪武——宣德)
    第一节 元末遗音——杨翮
        一、诗歌创作——复古宗唐
        二、散文——严而有法
    第二节 耿介之士——李懋
        一、生平述略
        二、文学思想:文以载道
        三、诗文特色:平易通达
    第三节 其他作家
        一、张益
        二、马琬
        三、王良、倪德
第二章 明中叶前作家(正统——弘治)
    第一节 景泰十才子中的南京作家
        一、汤胤积
        二、王贞庆
    第二节 中朝使者——倪谦
        一、生平述略
        二、出使朝鲜
        三、文学创作:自成一家
    第三节 茶陵羽翼——倪岳
        一、生平述略
        二、思想渊源
        三、诗文特色:北宋遗风
    第四节 道学诗人——庄昶
        一、文学思想:天机自得
        二、理学诗初探
第三章 明中叶后作家(正德——万历前)
    第一节 曲坛祭酒
        一、南曲乐王——陈铎
        二、“执骚坛牛耳者”——金銮
        三、本色工雅——陈所闻
        四、其他曲作家
    第二节 金陵二才子
        一、徐霖与《绣襦记》
        二、清新刚健——谢承举
    第三节 金陵三俊
        一、复古力将——顾璘
        二、深远郁然——陈沂
        三、江左风流——王韦
    第四节 江东才子——刘麟
        一、生平述略
        二、交友活动
        三、诗文创作:盎然天趣
    第五节 青溪河畔竞风流
        一、南京明代文人的结社
        二、青溪社发微
第四章 明后期作家(万历后——晚明)
    第一节 词林冠冕
        一、胡汝嘉、俞彦
        二、取径稼轩之易震吉
    第二节 巨儒宿学——焦竑
        一、生平述略
        二、文学思想:中庸之道
        三、诗文创作:典正训雅
    第三节 博雅君子——顾起元
        一、文学思想
        二、诗文创作:博采众长
    第四节 晚霞余晖——晚明南京传奇、杂剧、小说作家
        一、陆华甫《双凤记》
        二、张四维《双烈记》
        三、清啸生《喜逢春》
        四、黄方胤《陌花轩》
        五、许仲琳《封神演义》
        六、纪振伦《杨家府演义》
    第五节 其他作家
        一、奉朝使者——朱之蕃
        二、铮铮负气——何栋如
        三、张可大、余大成、顾起凤
第五章 方外、女性、遗民作家
    第一节 方外作家
        一、果斌:寄托遥深
        二、宽悦:晚唐遗风
        三、洪恩:烟霞之气
    第二节 女性作家
        一、秦淮四姬
        二、杨宛——真挚率直
        三、顾媚及其他女作家
    第三节 遗民作家
        一、第一布衣——刑昉
        二、任侠好义——顾梦游
        三、笑苍道人——黄周星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南京明代作家小传
附录二:南京明代作家别集叙录
致谢

(9)晚唐五代诗僧群体的诗禅观研究 ——以齐己为中心的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概念梳理
    二 研究综述
        (一) 齐己研究
        (二) 晚唐五代诗僧群体研究
        (三) 诗禅观研究
    三 研究方法与意义
        (一) 学界相关研究领域的研究现状与思考
        (二) 本文个案分析以及观念史研究的考察方法与视角
        (三) 研究意义
第一章 诗禅观的发生与流变论略
    第一节 佛教东来与诗禅文学的产生契机
    第二节 六朝文学中诗禅观的萌发
    第三节 唐代禅学的兴起与以禅喻诗的风行
    第四节 晚唐五代诗僧群落对诗禅观的重构
    第五节 北宋诗僧与士大夫文学对诗禅观的继承与发展
    第六节 诗禅的余音:明清时期诗禅观的嬗变
第二章 诗僧与诗禅
    第一节 重僧弘法:晚唐诗僧群落兴起的政治背景
    第二节 以诗进身:诗歌对僧人人生的现实意义
    第三节 长安与江南:地域文化对诗僧群落的塑造
    第四节 雪月禅机:晚唐诗僧的文化生活取向
    第五节 湘楚诗僧:齐己诗禅观产生的文化背景
第三章 齐己诗禅观考索
    第一节 齐己诗法论对禅学理论的借鉴
        (一) “势”
        (二) “时”
        (三) “门”
    第二节 诗式与禅境:“齐己体”所展现的诗禅互补
    第三节 齐己诗歌中展露的诗禅矛盾与艰难抉择
    第四节 化元与归一:诗禅熔铸的最高诗学理想
第四章 此岸是诗——齐己诗学思想试析
    第一节 六朝以来声律论对齐己诗学思想的影响
    第二节 “苦吟之风”与齐己对诗歌创作技巧的重视
    第三节 《风骚旨格》构建的诗法思想体系
    第四节 齐己生平交游中所展示的诗歌理想与文学认同
        (一) 苦吟
        (二) 风雅传统
        (三) 引禅境入诗境
        小结
    第五节 “诗魔”非魔——诗与齐己的人生价值观
第五章 彼岸为禅——齐己禅学思想试析
    第一节 南宗禅广泛兴起的禅学背景
    第二节 齐己对“白莲社”的追慕与模仿
    第三节 沩仰宗禅学的具体影响
        (一) “无心是道,日用是道”
        (二) 顿悟与渐修相结合
        (三) 浓厚的道家和道教色彩
    第四节 齐己交游中所展示的宗教认同
    第五节 禅味之余——齐己与晚唐诗僧创作中的“玄禅互释”
        (一) 引老庄思想入诗
        (二) 引玄学因子入诗
        (三) 对生命本体的超越
第六章 诗禅观的文学批评史意义
    第一节 诗禅观与“以禅入诗”的融通和区别
    第二节 诗禅观对后世“禅诗”和僧诗所起的作用
    第三节 由诗律入诗法:诗禅观在诗歌创作技巧史中的转折作用
    第四节 诗禅观:推动象喻式批评的发展
    第五节 诗禅观对“立文字”元命题的深化探讨
    第六节 对齐己的“偏见”——后世文人对齐己诗禅观的遮蔽与取舍
结语
附录
    附录一:晚唐五代艺僧成就探微
    附录二 晚唐五代诗格中“门”目辑略
    附录三 齐己赠答、送别诗数量统计表
参考文献
致谢

(10)唐五代僧诗文学批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文献综述
        (一)唐五代诗僧及僧诗研究综述
        (二)唐五代僧诗文学批评与接受研究综述
    二、研究思路及概念界定
        (一)研究重点与思路
        (二)概念界定
第一章 唐五代僧诗创作探析
    第一节 唐五代僧诗创作概况及析评
        一、唐五代僧诗的作者分类
        二、唐五代僧诗的分类
        三、唐五代僧诗创作发展的阶段
    第二节 唐五代僧诗美学特征
        一、残破、清冷、孤傲的生命之美
        二、品格“高”“逸”的自然流露
        三、情感的内敛
        四、大乘渡人的慈悲情怀
第二章 唐五代的僧诗文学批评
    第一节 文人的僧诗批评
        一、文人对僧诗文学接受的过程及动因
        二、文人对僧诗批评的表达方式
        三、文人僧诗批评的文学思想探析
    第二节 僧人的僧诗批评
        一、强调诗歌创作师法古人
        二、追求诗歌风格的“清”
        三、对创作主体的要求
第三章 唐五代僧诗批评主体心态析评
    第一节 文人僧诗批评心态探析
        一、排佛文人的心态
        二、近佛文人的心态
        三、习佛文人的心态
    第二节 僧人僧诗批评心态探析
结语
注释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清单
致谢

四、唐代诗僧文化的几个问题(论文参考文献)

  • [1]敦煌三卷本《王梵志诗集》研究[D]. 李思家. 贵州师范大学, 2021(11)
  • [2]唐代禅宗“心性论”的生态审美智慧研究[D]. 郭鹏飞. 山东大学, 2021(02)
  • [3]唐代秋怀诗研究[D]. 施磊. 湖南师范大学, 2019(04)
  • [4]晋唐庐山佛教文学研究[D]. 陈方. 福建师范大学, 2019(12)
  • [5]船子《拨棹歌》研究[D]. 刘怡君. 安徽师范大学, 2019(01)
  • [6]晋唐庐山禅诗研究[D]. 鲍赫. 吉林大学, 2017(03)
  • [7]中晚唐僧诗研究[D]. 林媛媛. 吉林大学, 2016(08)
  • [8]南京明代作家研究[D]. 张鹏飞. 上海师范大学, 2016(02)
  • [9]晚唐五代诗僧群体的诗禅观研究 ——以齐己为中心的考察[D]. 李芳. 华中师范大学, 2016(02)
  • [10]唐五代僧诗文学批评研究[D]. 郑晓蕾. 新疆大学, 2015(04)

标签:;  ;  ;  ;  ;  

唐代诗歌与僧文化的几个问题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