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蒙古冰草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蒙古,基因,转录,干旱,载体,质体,根系。
蒙古冰草论文文献综述
迟恩惠,李俊,李鸿雁,黄帆,米福贵[1](2019)在《蒙古冰草SSR遗传完整性分析中适宜样本量及标记数量筛选》一文中研究指出以蒙古冰草2个自然群体为实验材料,通过对15对微卫星分子标记DNA扩增效果的比对分析,探讨遗传完整性分析研究中所需的最适宜样本量。实验设置9个样本量梯度,对不同样本量的等位基因数、杂合度等遗传参数的变化趋势分析。结果表明,样本量的大小与等位基因数(Na)、Nei's遗传多样性指数(H)呈显着相关。两份材料分别在样本量达到60和50时,各遗传参数变化较小,拟合曲线趋于平稳。综合分析表明,蒙古冰草自然群体的遗传完整性分析取样在60株以上。(本文来源于《中国草地学报》期刊2019年04期)
迟恩惠[2](2019)在《蒙古冰草EST-SSR引物开发及其在冰草属中通用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植物基因序列分析技术的日新月异的发展和测序成本的不断降低,NCBI-EST数据库容量每年都以成几何倍数增长,不断推动着包括EST-SSR在内的各种分子标记技术在诸多植物中得到批量开发并实施相关研究。蒙古冰草是一种极耐旱的禾本科牧草,作为具有优良抗性基因的牧草,目前分子水平上有关遗传信息等研究相对较少,少数一些相关的报道也只停留在小麦的基因组学内,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该种优良牧草的合理利用。本论文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尽可能多的获得蒙古冰草转录本序列信息,并对其进行系统注释,鉴定转录本中的SSR位点,并筛选具有多态性的SSR,以期为蒙古冰草种质资源的研究利用以及新品种选育提供依据。其主要结果如下:(1)利用Illumina H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在蒙古冰草叶片转录组中获得了24237250个高质量序列,将其拼装组成75367条非冗余基因片段,经系统评估结果显示,序列组装完整性较高,可满足后续分析。将全部Unigene与Nr、KEGG等8个数据库比对,其中得到37826(50.19%)个有注释信息的基因。(2)利用MISA工具,含有SSR位点的EST序列为3751条,共有4396个SSR位点,SSR发生频率为5.8%。在所有位点中,不考虑单核苷酸重复时,叁核苷酸重复率最高,占68.44%;其次为二核苷酸重复,占比26.34%。两者中最为丰富的基元分别为CCG/CGG与AG/CT,占总基元数的41.09%。转录组SSR基序重复数从5到12次不等,其中串联重复数为5的位点数量最多,占总数的48.59%。这表明蒙古冰草的EST-SSR主要以二碱基和叁碱基重复单元为主。(3)从筛选设计出的2396条EST-SSR引物中,随机挑选400对,对采集自不同地区的8个蒙古冰草材料进行PCR扩增,共有230对扩增出清晰条带的引物,扩增成功率为57.5%,其中扩增效果达到中度多态性的引物为57对。蒙古冰草遗传多样性较为丰富,PIC范围在0.262-0.657内,平均为0.441,且多态比率100%。(4)蒙古冰草单株材料的遗传一致度变幅水平居于0.5411-0.9415之间,均值为0.71。遗传一致度越接近1则亲缘关系越近,说明整体亲缘关系较近。(5)将筛选得到的多态性较好的57对引物,在冰草属的其他4个种中进行通用性分析。成功筛选出40对EST-SSR引物,在冰草属物种转移率为68.97%,这些引物可用于属内物种的遗传关系及其生态遗传学研究,具有较广泛的利用前景。(本文来源于《内蒙古农业大学》期刊2019-06-01)
张文静,融晓萍,田青松,李婷婷,武志娟[3](2019)在《利用CRISPR/Cas9技术对蒙古冰草落粒相关基因Sh1的编辑》一文中研究指出落粒性是禾本科植物在进化过程中为了抵御恶劣环境条件、繁衍后代,通过长期的生存竞争,逐渐形成的一种适应机制,是禾本科植物系统演化过程中的里程碑事件。本研究通过CRISPR/Cas9技术对蒙古冰草中的Sh1基因进行编辑,从而终止其对蒙古冰草的落粒性的调控。所构建的载体在原生质体水平靶向敲除蒙古冰草落粒相关基因Sh1,通过载体构建、验证、原生质体转化等方法,结果表明,3个靶位点的突变类型主要为点突变和小片段缺失(1 bp或5 bp缺失),说明CRISPR/Cas9系统在蒙古冰草原生质体水平发挥了作用,为后续进行蒙古冰草基因编缉提供实验依据。(本文来源于《分子植物育种》期刊2019年15期)
许爱云,刘金龙,米世明,朱宁宁,于双[4](2019)在《宁夏荒漠草原蒙古冰草(Agropyron mongolicum)种群小尺度空间分布及其关联性》一文中研究指出植物种群的空间分布格局及其关联性不仅反映种群的生态调控能力和环境可塑性机制,也是其在群落中地位与生存能力的外在表现。在宁夏盐池县,选择以蒙古冰草为优势种的荒漠草原为对象,按丛径将蒙古冰草个体划分Ⅰ级株丛(0—5 cm)、Ⅱ级株丛(5.1—10 cm)、Ⅲ级株丛(10.1—15 cm)、Ⅳ级株丛(15.1—20 cm)和Ⅴ级株丛(﹥20 cm)5个株丛级,采用点格局分析中的O-ring函数统计方法,分析了蒙古冰草种群的株丛结构、各级株丛的空间分布格局及关联性。结果表明:(1)蒙古冰草种群中Ⅰ、Ⅱ级株丛占比(79.24%)明显高于Ⅳ、Ⅴ级株丛占比(8.46%),种群中可供更新的幼苗充足,种群表现出良好的发展趋势。(2)在小尺度范围内,蒙古冰草Ⅰ、Ⅱ、Ⅲ级株丛主要表现为聚集分布,而且个体越小聚集程度越高,随尺度的增大,逐渐过渡到随机分布和均匀分布,Ⅳ、Ⅴ级株丛在所有尺度上均为随机分布。(3)蒙古冰草种群Ⅰ级株丛与Ⅱ、Ⅲ级株丛,Ⅱ级株丛与Ⅲ级株丛在小尺度内呈显着正关联,随研究尺度的增大趋于无关联,其余各级株丛在0—5 m尺度上主要呈无关联。(本文来源于《生态学报》期刊2019年12期)
马艳红,刘旭婷,张旭婷,高慧,张海霞[5](2019)在《蒙古冰草MYB转录因子基因的序列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MYB转录因子是一类与植物抗逆相关的蛋白家族,通过激活植物抗逆应答基因的表达而提高其抗逆性。为挖掘蒙古冰草(Agropyron mongolicum)抗旱相关的MYB基因,本研究在已有转录组测序数据的基础上,用Plant TFDB数据库中的Prediction和Blast对MYB基因筛选及保守结构域分析,通过生物学方法对筛选出的MYB转录因子进行分析,预测其分子量和等电点等理化性质、基序、二级结构和叁级结构;并用MEGA 7.0.21与已报道具有抗旱功能的29个MYB蛋白进行多序列比对分析并构建系统进化树。结果表明:蒙古冰草中筛选出9个MYB基因,蛋白大小在113~576 aa,分子量和等电点分别介于12.83~61.52 kD和4.68~9.80 kD之间,都为不稳定的亲水性蛋白;基序预测得到2个特征基序,最长的基序含50个氨基酸;α-螺旋和无规则卷曲是主要的二级结构,叁级结构中都含有螺旋-转角-螺旋结构;进化树分析中,38个基因很好的聚为两类,其中Unigene 25843、Unigene 42380、Unigene 52355、Unigene 54016分别于AtMYB33、AtMYB61、Os MYB48-1、AtMYB20在同一分支上,高度同源,推测从蒙古冰草中筛选得到的MYB基因参与干旱胁迫应答,该研究为下一步蒙古冰草MYB基因功能的研究提供帮助。(本文来源于《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期刊2019年05期)
张旭婷[6](2018)在《蒙古冰草抗旱相关microRNA挖掘与功能验证》一文中研究指出蒙古冰草(Agropyron mongolicum Keng)属小麦族的二倍体多年生牧草,抗旱性极强,在我国北方干旱草原及半荒漠地区天然草场补播改良和旱作人工草地建植中占有重要位置,且蕴含麦类作物遗传改良的宝贵基因资源。microRNA是植物体内普遍存在的非编码RNA,参与调控干旱、盐害、寒冷等多种逆境胁迫响应。针对蒙古冰草抗旱相关miRNA这一研究的空白,本试验构建干旱胁迫下蒙古冰草small RNA文库,通过Solexa高通量测序及生物信息学分析筛选与抗旱显着相关的miRNA;利用stem-loop real-time PCR技术对7个抗旱相关的miRNA进行定量验证,并利用Target Finder软件和psRNATarget数据库进行靶基因预测;构建miRNA的过表达载体,利用农杆菌介导法转入拟南芥,验证miRNA的抗旱功能,这为深入研究蒙古冰草miRNA抗旱分子机制及牧草分子育种奠定基础。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蒙古冰草中共筛选得到114个新miRNA,其中保守的53个、非保守的61个,差异表达的有17个。2、蒙古冰草中7个差异表达的miRNA在蒙古冰草中预测到17个靶基因,在拟南芥中预测到60个靶基因,大多参与干旱逆境胁迫响应。3、蒙古冰草7个miRNA在对照和干旱处理的情况下,amo-miR21、amo-miR62、amo-miR82、amo-miR5和amo-miR77的表达量随着干旱时间的延长均呈上调趋势,而amo-miR44与amo-miR17的表达量呈下调趋势,与测序结果一致。4、成功构建蒙古冰草7个miRNA的表达载体:pBI121-amo-miR21、pBI121-amo-miR5、pBI121-amo-miR62、pBI121-amo-miR44、pBI121-amo-miR82、pBI121-amo-miR17和pBI121-amo-miR7。5、得到了转基因拟南芥抗性植株,蒙古冰草3个抗旱相关miRNA(amo-miR21、amo-miR5、amo-miR62)可稳定遗传,且调控表达趋势与蒙古冰草中相同。(本文来源于《内蒙古农业大学》期刊2018-06-01)
田青松,高金玉,融晓萍,张瑞霞,韩冰[7](2018)在《蒙古冰草(Agropyron mongolicum)落粒相关基因Amsh1克隆及进化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蒙古冰草因籽粒脱落导致的种子减产现象非常严重。为了揭示蒙古冰草的落粒机制,本研究主要通过同源克隆的方法,扩增得到蒙古冰草落粒相关基因的cDNA全长序列,分别命名为Amsh1-1和Amsh1-2。对克隆到的基因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表明,Amsh1-1基因cDNA全长935 bp,开放阅读框561 bp,共编码氨基酸186个,蛋白质相关分子量为20 990.03,具有典型的YABBY结构域,是一个不稳定蛋白。Amsh1-2基因cDNA全长1 118 bp,开放阅读框624 bp,共编码氨基酸207个,蛋白质相关分子量为22 759.70,具有典型的YABBY结构域,是一个不稳定蛋白。系统进化树分析显示,Amsh1-1与大麦的Hvsh1同源性最高,Amsh1-2与毛竹的Pesh1同源性最高。本研究为进一步的探究落粒基因的作用机制提供理论依据。(本文来源于《分子植物育种》期刊2018年22期)
马艳红,刘旭婷,张旭婷,于肖夏,姜超[8](2017)在《干旱胁迫对蒙古冰草苗期根系特征及生理特性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解干旱胁迫下蒙古冰草的根系特征和耐旱特性,本试验采用盆栽断水的方式对蒙古冰草进行模拟土壤干旱胁迫处理,测定根系长度、表面积、根尖数和体积4个特征指标和叶片细胞膜透性、丙二醛和游离脯氨酸含量3个生理指标。结果表明,干旱胁迫下,蒙古冰草根系的长度、表面积、根尖数、体积有增加趋势,干旱胁迫10d时其均达到最大,且根长和根尖数较对照(ck)分别增长了33.55%和78.88%,之后各指标均逐渐下降;细胞膜相对透性、丙二醛和游离脯氨酸含量随着干旱胁迫时间的延长均有增加的趋势,干旱胁迫10d后丙二醛和游离脯氨酸含量积累则变缓。(本文来源于《种子》期刊2017年11期)
马艳红,张旭婷,于肖夏,刘旭婷,高慧[9](2017)在《蒙古冰草苗期抗旱相关microRNA的差异表达分析及靶基因预测》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明确蒙古冰草抗旱相关microRNA(miRNA)的表达特征及其靶基因,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对前期测序筛选到的4个miRNA(amo-miR21、amo-miR44、amo-miR62、amo-miR82)在干旱胁迫下的苗期差异表达情况进行了定量验证,用Target Finder软件和psRNATarget数据库在线预测其靶基因,并用MegAlign软件对预测的靶基因进行了同源性比对分析。结果表明,干旱胁迫下,蒙古冰草中amo-miR21、amo-miR82和amo-miR62的表达量呈上调趋势,而amo-miR44的表达呈下调趋势,与前期测序结果相符;4个miRNA共预测出32个靶基因,其中,amo-miR44在玉米、水稻和小麦数据库中未发现同源的靶基因,在拟南芥、大麦、蒺藜苜蓿中发现的靶基因相似性较低;而amo-miR21、amo-miR82和amo-miR62的靶基因均与小麦中预测的靶基因存在较高同源性(68.6%~95.6%),推测这3个靶基因是参与干旱逆境胁迫响应的基因。(本文来源于《麦类作物学报》期刊2017年09期)
张旭婷,刘旭婷,马艳红,于肖夏,于卓[10](2018)在《蒙古冰草抗旱相关amo-miR5靶基因预测及表达载体构建》一文中研究指出microRNA是植物体内普遍存在的非编码RNA,参与调控干旱、盐害、寒冷等多种逆境胁迫响应,是mRNA表达的关键调控因子之一。为研究蒙古冰草抗旱相关非保守amo-miR5的功能,本试验通过Target Finder软件和在线PMTED数据库进行靶基因预测,用DNAStar MegAlign软件对预测得到的靶基因进行同源性分析,并构建amo-miR5表达载体。分析研究表明,预测到amo-miR5靶基因21个,有一部分靶基因功能与植物干旱胁迫有关,但大多功能未知;蒙古冰草的2个amo-miR5靶基因与小麦(Triticum aestivum)、水稻(Oryza sativa)、玉米(Zea mays)中预测的靶基因间相似性指数在19.3%~53%之间,同源性较低,推测与amo-miR5的非保守特异性有关。利用双酶切手段,切除pBI121载体中GUS基因,连入amo-miR5前体,成功构建了以GaMV35S为启动子的表达载体pBI121-amo-miR5,为下一步遗传转化研究amo-miR5抗旱调控机理提供依据。(本文来源于《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期刊2018年03期)
蒙古冰草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随着植物基因序列分析技术的日新月异的发展和测序成本的不断降低,NCBI-EST数据库容量每年都以成几何倍数增长,不断推动着包括EST-SSR在内的各种分子标记技术在诸多植物中得到批量开发并实施相关研究。蒙古冰草是一种极耐旱的禾本科牧草,作为具有优良抗性基因的牧草,目前分子水平上有关遗传信息等研究相对较少,少数一些相关的报道也只停留在小麦的基因组学内,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该种优良牧草的合理利用。本论文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尽可能多的获得蒙古冰草转录本序列信息,并对其进行系统注释,鉴定转录本中的SSR位点,并筛选具有多态性的SSR,以期为蒙古冰草种质资源的研究利用以及新品种选育提供依据。其主要结果如下:(1)利用Illumina H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在蒙古冰草叶片转录组中获得了24237250个高质量序列,将其拼装组成75367条非冗余基因片段,经系统评估结果显示,序列组装完整性较高,可满足后续分析。将全部Unigene与Nr、KEGG等8个数据库比对,其中得到37826(50.19%)个有注释信息的基因。(2)利用MISA工具,含有SSR位点的EST序列为3751条,共有4396个SSR位点,SSR发生频率为5.8%。在所有位点中,不考虑单核苷酸重复时,叁核苷酸重复率最高,占68.44%;其次为二核苷酸重复,占比26.34%。两者中最为丰富的基元分别为CCG/CGG与AG/CT,占总基元数的41.09%。转录组SSR基序重复数从5到12次不等,其中串联重复数为5的位点数量最多,占总数的48.59%。这表明蒙古冰草的EST-SSR主要以二碱基和叁碱基重复单元为主。(3)从筛选设计出的2396条EST-SSR引物中,随机挑选400对,对采集自不同地区的8个蒙古冰草材料进行PCR扩增,共有230对扩增出清晰条带的引物,扩增成功率为57.5%,其中扩增效果达到中度多态性的引物为57对。蒙古冰草遗传多样性较为丰富,PIC范围在0.262-0.657内,平均为0.441,且多态比率100%。(4)蒙古冰草单株材料的遗传一致度变幅水平居于0.5411-0.9415之间,均值为0.71。遗传一致度越接近1则亲缘关系越近,说明整体亲缘关系较近。(5)将筛选得到的多态性较好的57对引物,在冰草属的其他4个种中进行通用性分析。成功筛选出40对EST-SSR引物,在冰草属物种转移率为68.97%,这些引物可用于属内物种的遗传关系及其生态遗传学研究,具有较广泛的利用前景。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蒙古冰草论文参考文献
[1].迟恩惠,李俊,李鸿雁,黄帆,米福贵.蒙古冰草SSR遗传完整性分析中适宜样本量及标记数量筛选[J].中国草地学报.2019
[2].迟恩惠.蒙古冰草EST-SSR引物开发及其在冰草属中通用性分析[D].内蒙古农业大学.2019
[3].张文静,融晓萍,田青松,李婷婷,武志娟.利用CRISPR/Cas9技术对蒙古冰草落粒相关基因Sh1的编辑[J].分子植物育种.2019
[4].许爱云,刘金龙,米世明,朱宁宁,于双.宁夏荒漠草原蒙古冰草(Agropyronmongolicum)种群小尺度空间分布及其关联性[J].生态学报.2019
[5].马艳红,刘旭婷,张旭婷,高慧,张海霞.蒙古冰草MYB转录因子基因的序列分析[J].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2019
[6].张旭婷.蒙古冰草抗旱相关microRNA挖掘与功能验证[D].内蒙古农业大学.2018
[7].田青松,高金玉,融晓萍,张瑞霞,韩冰.蒙古冰草(Agropyronmongolicum)落粒相关基因Amsh1克隆及进化分析[J].分子植物育种.2018
[8].马艳红,刘旭婷,张旭婷,于肖夏,姜超.干旱胁迫对蒙古冰草苗期根系特征及生理特性的影响[J].种子.2017
[9].马艳红,张旭婷,于肖夏,刘旭婷,高慧.蒙古冰草苗期抗旱相关microRNA的差异表达分析及靶基因预测[J].麦类作物学报.2017
[10].张旭婷,刘旭婷,马艳红,于肖夏,于卓.蒙古冰草抗旱相关amo-miR5靶基因预测及表达载体构建[J].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