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硝基喜树碱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喜树碱,硝基,丙酸,内酯,动力学,脂质体,胶束。
硝基喜树碱论文文献综述
邵长敏[1](2017)在《9-硝基喜树碱-20-O-丙酸酯药代动力学和诱导肺癌细胞凋亡机制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喜树碱(camptothecin,CPT)是一种从喜树(Camptotheca acuminata)中分离得到的五环叁萜类生物碱,它广泛存在于喜树的树皮、树叶和种子中,由于具有较强的抗肿瘤活性,受到了广泛的关注。9-硝基喜树碱-20-0-丙酸酯(9-nitro-camptothecin-20-O-propionate,CZ112)和9-硝基喜树碱(9-nitro-camptothecin,9NC)均属于喜树碱类的衍生物,CZ112属于9NC的酯化产物,通过稳定内酯环结构而达到降低毒性的效果。本研究旨在探讨CZ112及其主要代谢产物9NC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研究及其诱导肺鳞癌细胞凋亡的机制。利用HPLC-PDA和LC-MS/MS方法确证了 9NC是CZ112的代谢产物。建立了一种LC-MS/MS的方法,可同时测定大鼠血浆、各组织及排泄物中CZ112和9NC的含量,并将这种方法应用到尾静脉和灌胃给药CZ112后的药代动力学研究中。大鼠尾静脉给药后,CZ112和9NC在大鼠血浆中的代谢较快,滞留时间较短;大鼠灌胃给药后,CZ112的半衰期T1/2和平均驻留时间MRT均短于9NC的,说明CZ112比9NC的代谢稍快,且9NC在血浆中的滞留时间更长。大鼠灌胃给药CZ112的口服生物利用度较低。本文研究了大鼠尾静脉和灌胃给药CZ112后,CZ112和9NC在大鼠体内组织分布情况。大鼠尾静脉给药后,在心脏、肺脏、肝脏、脾脏、肾脏和脑组织中均能够检测到CZ112,而9NC仅可在心脏、脾脏和肺脏组织中检测到。大鼠灌胃给药后,脑组织除外的其他组织均能够检测到CZ112,而9NC,仅在心脏和肺脏组织中能够检测到。无论是尾静脉还是灌胃给药,CZ112和9NC在大鼠肺组织中均表现出显着的蓄积,推测其具有肺部靶向性。本文研究了大鼠尾静脉和灌胃给药CZ112后,CZ112和9NC在大鼠胆汁、尿液和粪便中的排泄情况。大鼠尾静脉给药后,CZ112和9NC胆汁排泄占给药剂量的24.17%,尿液排泄占0.22%,粪便排泄占0.06%;大鼠灌胃给药后,CZ112和9NC胆汁排泄约占给药剂量的0.05%,尿液排泄占0.02%,粪便排泄占6.13%。在两种给药方式下,CZ112和9NC的排泄量均低于30%,说明药物主要以其他代谢产物的形式排出体外,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本研究以NCI-H520细胞为受试细胞系,研究了 CZ112和9NC诱导肺鳞癌细胞凋亡的相关机制。MTT结果表明,CZ112和9NC对NCI-H520细胞的生长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Annexin V-FITC和PI双染结果显示CZ112和9NC可诱导NCI-H520细胞凋亡。PI染色结果显示,CZ112和9NC处理组G0/G1期细胞比例明显增加,G2/M期细胞比例明显下降,且均具有浓度依赖性。Western blot结果表明,CZ112和9NC可不同程度下调 CDK2、CDK4、CDK6、Cyclin D1、PI3K(p110)、PI3K(p85)和 p-Akt 蛋白表达水平。因此CZ112和9NC诱导NCI-H520细胞凋亡的机制可能为:CZ112和9NC先激活PI3K/Akt信号通路,随后PI3K/Akt抑制其下游的细胞周期,进而诱导NCI-H520细胞发生G0/G1期阻滞,最终导致细胞凋亡。(本文来源于《东北林业大学》期刊2017-03-01)
黄银霞[2](2016)在《超临界溶析技术制备9-硝基喜树碱和吉非替尼新晶型》一文中研究指出水溶性差的药物其粒径与晶型对溶解度均有较大影响,即减小药物粒径和筛选合适的晶型可提高药物溶解度。同时,同一药物的不同种晶型往往导致药物稳定性、生物利用度及药物活性等理化、生化性质的不同。因此,制备药物的纳米、微米多晶型是改善水溶性差的药物疗效的有效途径,而超临界溶析技术(SAS)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制备药物纳微新晶型的有效方法。本文分别以水溶性差的抗癌药物9-硝基喜树碱和吉非替尼为模型药物,研究超临界溶析技术操作参数对所得颗粒性质的影响。本文以超临界二氧化碳为反溶剂,以多种有机溶剂及其混合溶剂为溶剂体系,分别设计正交实验和单因素实验,采用超临界溶析技术制备9-硝基喜树碱和吉非替尼的纳微新晶型。采用马尔文粒度分析、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分析、差示扫描量热分析、热重分析、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和气相色谱等分析手段对所制备微粒样品进行表征,并考察有机溶剂体系、溶液流速、溶质浓度、操作压力、操作温度等操作参数对药物颗粒粒径、形貌、晶型等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超临界溶析技术成功制备出9-硝基喜树碱和吉非替尼的纳微新晶型,有机溶剂体系对晶型转变有显着影响。正交实验结果表明,超临界溶析技术操作参数对9-硝基喜树碱颗粒粒径影响的主次因素按顺序分别是:9-硝基喜树碱溶液进样流速(F)>所选有机溶剂体系(S)>操作温度(T)>9-硝基喜树碱溶液浓度(C)>操作压力(P)。单因素实验结果表明,超临界溶析技术制备吉非替尼微粒过程中,颗粒粒径随溶液流速、吉非替尼浓度的增加而增大,随操作压力的增加而减小,随温度的升高先减小后增大。上述研究结果可用于指导9-硝基喜树碱和吉非替尼纳微晶型的可控制备。(本文来源于《华南理工大学》期刊2016-06-03)
杨希雄,陆姗姗,陈军,杨雪琴,熊泽云[3](2015)在《9-硝基喜树碱包合物脂质体的制备与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制备9-硝基喜树碱包合物脂质体以提高其抗肿瘤效果。方法:饱和水溶液法制备9-硝基喜树碱包合物,考查制备包合物脂质体的最佳方法和工艺,制备9-硝基喜树碱包合物隐形脂质体并评价其药剂学性质及抗肿瘤效果。结果:9-NC包合物脂质体最佳工艺为乙醇注入法以10 mg胆固醇,720 mg磷脂,1.0g包合物处方制备。所制备的9-NC包合物脂质体平均粒径为(112.10±0.81)nm,包封率为(60.11±1.08)%,且体外抗肿瘤效果显着提高。结论:包合物脂质体是喜树碱类药物的抗肿瘤应用的有效载体。(本文来源于《中国医院药学杂志》期刊2015年15期)
顾薇,陈军,彭佩,胡梦雅,陆姗姗[4](2015)在《NGR多肽修饰的9-硝基喜树碱隐形脂质体药剂学性质与抗肿瘤作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考察NGR修饰前后9-硝基喜树碱(9-nitrocamptothecin,9-NC)隐形脂质体的药剂学性质与抗肿瘤作用。方法采用薄膜-超声化法制备NGR修饰9-NC隐形脂质体,以未经NGR修饰的隐形脂质体作对照,考察包封率、体外释放度、内酯稳定性等药剂学性质;以HT1080为细胞模型,MTT法考察NGR修饰与未修饰9-NC隐形脂质体对细胞生长的影响,流式细胞实验比较NGR修饰与未修饰组的入胞效率。结果 NGR修饰对9-NC隐形脂质体的药剂学性质没有显着影响。修饰后的9-NC隐形脂质体对HT1080细胞的抑制率明显高于未修饰组(P<0.05),流式细胞实验显示修饰后的脂质体入胞效率显着提高。结论 NGR修饰能够显着提高9-NC隐形脂质体的抗肿瘤效果和入胞效率。(本文来源于《中国现代应用药学》期刊2015年05期)
陆姗姗,胡蓉蓉,顾薇,陈军,杨希雄[5](2015)在《不同内酯型比例9-硝基喜树碱对胆汁排泄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考察9-硝基喜树碱(9-nitrocamptothecin,9-NC)不同形式(内酯型或羧酸盐型)给药对胆汁排泄的影响。方法建立HPLC测定胆汁中9-NC浓度的方法,比较不同内酯型比例的9-NC溶液以4 mg·kg?1剂量静脉注射后大鼠胆汁中原形药物的排泄量。结果静脉注射100%,75%,50%,25%,0%内酯型比例的9-NC在8 h内的胆汁累积排泄百分数分别为(7.03±2.23)%,(13.36±0.83)%,(22.68±4.83)%,(28.01±6.71)%,(32.65±2.82)%。结论 9-NC羧酸盐型更易经胆汁途径排泄。(本文来源于《中国现代应用药学》期刊2015年04期)
陆姗姗,陈军,杨希雄,顾薇,李伟[6](2014)在《9-硝基喜树碱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物的研制及初步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提高9-硝基喜树碱(1)的溶解度,采用饱和水溶液法制备1的羟丙基-β-环糊精(HP-β-CD)包合物,并以正交设计优化了包合工艺。所得优化工艺为:1与HP-β-CD的投料比为1∶120(摩尔比),60℃包合2 h,HP-β-CD的浓度为507 mmol/L。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和X-射线衍射法分析结果证实1被HP-β-CD包合。包合后1的溶解度由0.01 mg/ml提高到3.85 mg/ml。并且,新鲜制备的包合物中内酯型1的比例为99%;与游离药物相比,包合物中内酯型1更稳定。(本文来源于《中国医药工业杂志》期刊2014年10期)
邵长敏[7](2014)在《9-硝基喜树碱-20-O-丙酸酯在大鼠血浆中的药代动力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喜树碱(camptothecin,CPT)是从喜树(Camptotheca acuminata)中分离得到的天然生物碱,由于具有较强的抗肿瘤活性,受到了广泛的关注。9-硝基喜树碱-20-0-丙酸酯(9-nitrocamptothecin-20-O-propionate)和 9-硝基喜树碱(9-nitro-camptothecin)均属于喜树碱类的衍生物,9-硝基喜树碱-20-0-丙酸酯属于9-硝基喜树碱的酯化产物,通过稳定内酯环结构而达到降低毒性的效果。本文对9-硝基喜树碱-20-0-丙酸酯和9-硝基喜树碱的体外抗肿瘤活性以及他们在大鼠血浆中的药物代谢动力学特性进行了初步研究,以期为其临床应用提供基础数据。本研究测定了 9-硝基喜树碱-20-0-丙酸酯和9-硝基喜树碱的体外抗肿瘤活性,以喜树碱做为阴性对照,研究了 9-硝基喜树碱-20-0-丙酸酯和9-硝基喜树碱对人卵巢癌细胞系2774、结肠癌细胞系HT29、人胃癌细胞系AGS和肺癌细胞系NCI-H520的体外抗肿瘤活性。结果表明,与喜树碱相比,原药9-硝基喜树碱-20-0-丙酸酯的抗肿瘤活性相对较低,但是9-硝基喜树碱表现出了良好的抗肿瘤活性,尤其是对于AGS,9-硝基喜树碱的抗肿瘤活性甚至高于喜树碱。同时还利用高效液相色谱-二极管阵列检测器(HPLC-PDA)和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UPLC-MS/MS)的方法确证了 9-硝基喜树碱为9-硝基喜树碱-20-0-丙酸酯的体内代谢产物,并建立了一种灵敏的、可靠的同时检测大鼠血浆中9-硝基喜树碱-20-0-丙酸酯和9-硝基喜树碱的LC-MS/MS的方法。9-硝基喜树碱-20-0-丙酸酯的定量及定性离子对分别是m/z 450.03 → 362.00和m/z 450.03 → 376.00;9-硝基喜树碱的定量及定性离子对分别是m/z 394.06 → 304.10和m/z 394.06 → 350.10。该方法简单、准确、灵敏度高,可成功应用于9-硝基喜树碱-20-0-丙酸酯及其代谢产物9-硝基喜树碱在大鼠体内药物代谢动力学的研究。考察了尾静脉给药10 mg·kg-1 9-硝基喜树碱-20-0-丙酸酯后,大鼠血浆中9-硝基喜树碱-20-0-丙酸酯及其代谢产物9-硝基喜树碱的药物代谢动力学特性。结果表明,给药后,大鼠血浆样品中可立即检测到9-硝基喜树碱-20-0-丙酸酯和9-硝基喜树碱,且9-硝基喜树碱-20-0-丙酸酯立即达到最大浓度;对于9-硝基喜树碱,在给药后30-40min之间达到最大浓度,随后缓慢下降,到6h之后基本检测不到。9-硝基喜树碱-20-0-丙酸酯和9-硝基喜树碱的AUC0-24h值分别1810.98 h·ng·mL-1和386.79 h·ng·L-1,据此我们可推测尾静脉给药后大鼠血浆中9-硝基喜树碱的含量仅约为9-硝基喜树碱-20-0-丙酸酯含量的20%。(本文来源于《东北林业大学》期刊2014-04-01)
顾薇,陈军,乔广军,张亚萍,张茜[8](2014)在《9-硝基喜树碱复合磷脂隐形脂质体的制备工艺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考察9-硝基喜树碱(9-nitrocamptothecin,9-NC)复合磷脂隐形脂质体的制备方法与工艺,并进一步比较了经隐形修饰对9-NC复合磷脂脂质体的药剂学性质的影响。方法建立了采用滤膜法测定9-NC脂质体包封率的方法,并以包封率为评价指标,考察了9-NC复合磷脂隐形脂质体的制备方法并优化了制备工艺参数。然后以未经隐形修饰的9-NC复合磷脂脂质体为对照,进一步考察了包封率、粒径、多分散系数、Zeta电位、内酯稳定性等药剂学性质。结果采用薄膜-超声法制备9-NC复合磷脂隐形脂质体包封率高于乙醇注入法,进一步考察得到其优化的工艺参数为复合磷脂摩尔比例HSPC∶SPC=1∶9(摩尔比),成膜时间与压力分别为100min与0.095MPa。隐形修饰对9-NC复合磷脂脂质体的包封率(80%以上)影响不大,同时也不会影响其表面电位,但经隐形修饰后粒径显着减小,内酯稳定性显着增加。结论采用最优方法与工艺制备的9-NC复合磷脂隐形脂质体包封率高,载药效果能够满足体内研究的需要;隐形修饰有利于提高9-NC复合磷脂脂质体的内酯稳定性。(本文来源于《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期刊2014年02期)
李文学,何菁宇,曹娣,宋粉云,范国荣[9](2013)在《NCP4及其结构类似物9-硝基喜树碱和10-羟基喜树碱的质谱裂解规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喜树碱类似物NCP4及其结构类似物9-硝基喜树碱和10-羟基喜树碱的质谱裂解规律。方法在正负离子检测模式下,分别对NCP4、9-硝基喜树碱和10-羟基喜树碱进行ESI-MS~n质谱分析,并用Mass Frontier 6.0软件辅助解析其中的主要特征碎片离子以及可能的裂解途径,对NCP4、9-硝基喜树碱和10-羟基喜树碱的电喷雾电离质谱裂解规律进行系统的研究。结果在正离子模式下,从NCP4获得m/z 516、472、416、350特征质谱峰,从9-硝基喜树碱获得m/z 394、365、350、304等特征质谱峰,从10-羟基喜树碱获得准分子离子峰m/z 365、321、293、265;在负离子模式下,从NCP4获得m/z 448、419、391、330特征质谱峰,从9-硝基喜树碱获得m/z 392、348、304等特征质谱峰,从10-羟基喜树碱获得准分子离子峰m/z363、319、291。结论从正负离子条件下裂解的碎片结果,推测NCP4主要通过丢失—NO_2、—CO_2和-C_4H_8而发生裂解;9-硝基喜树碱和10-羟基喜树碱主要通过丢失—CO_2而发生裂解。(本文来源于《广东药学院学报》期刊2013年03期)
黄蕊,龚涛,张志荣[10](2013)在《9-硝基喜树碱磷脂/胆盐混合胶束的制备及其性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制备9-硝基喜树碱磷脂/胆盐混合胶束(9-NC MMs),进行单因素处方筛选及初步性质研究。方法采用共沉淀法制备9-NC MMs;通过单因素考察,研究蛋黄卵磷脂(EPC)/脱氧胆酸钠(SDC)比例、辅料总浓度、水化介质离子强度对9-NC在混合胶束中溶解度的影响及抗氧剂叔丁基羟基茴香醚(BHA)用量筛选;拟定处方,考察9-NC MMs的粒径、形态、稀释稳定性和溶血性。结果 9-NC MMs优化处方为:EPC/(EPC+SDC)为0.4;辅料总浓度为2.5%;水化介质为0.9%NaCl溶液,BHA用量为0.005%。在此处方下,9-NC在水中的溶解度可提高到1 mg.mL-1;9-NC MMs具有良好的稀释稳定性,载药胶束平均粒径为7.04 nm,透射电镜说明胶束形态为均匀类圆形,无溶血作用。结论 9-NC EPC/SDC MMs的制备工艺简便,能有效提高9-NC溶解度,粒径分布理想、稳定性好、安全性好,便于临床静脉注射的应用。(本文来源于《华西药学杂志》期刊2013年02期)
硝基喜树碱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水溶性差的药物其粒径与晶型对溶解度均有较大影响,即减小药物粒径和筛选合适的晶型可提高药物溶解度。同时,同一药物的不同种晶型往往导致药物稳定性、生物利用度及药物活性等理化、生化性质的不同。因此,制备药物的纳米、微米多晶型是改善水溶性差的药物疗效的有效途径,而超临界溶析技术(SAS)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制备药物纳微新晶型的有效方法。本文分别以水溶性差的抗癌药物9-硝基喜树碱和吉非替尼为模型药物,研究超临界溶析技术操作参数对所得颗粒性质的影响。本文以超临界二氧化碳为反溶剂,以多种有机溶剂及其混合溶剂为溶剂体系,分别设计正交实验和单因素实验,采用超临界溶析技术制备9-硝基喜树碱和吉非替尼的纳微新晶型。采用马尔文粒度分析、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分析、差示扫描量热分析、热重分析、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和气相色谱等分析手段对所制备微粒样品进行表征,并考察有机溶剂体系、溶液流速、溶质浓度、操作压力、操作温度等操作参数对药物颗粒粒径、形貌、晶型等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超临界溶析技术成功制备出9-硝基喜树碱和吉非替尼的纳微新晶型,有机溶剂体系对晶型转变有显着影响。正交实验结果表明,超临界溶析技术操作参数对9-硝基喜树碱颗粒粒径影响的主次因素按顺序分别是:9-硝基喜树碱溶液进样流速(F)>所选有机溶剂体系(S)>操作温度(T)>9-硝基喜树碱溶液浓度(C)>操作压力(P)。单因素实验结果表明,超临界溶析技术制备吉非替尼微粒过程中,颗粒粒径随溶液流速、吉非替尼浓度的增加而增大,随操作压力的增加而减小,随温度的升高先减小后增大。上述研究结果可用于指导9-硝基喜树碱和吉非替尼纳微晶型的可控制备。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硝基喜树碱论文参考文献
[1].邵长敏.9-硝基喜树碱-20-O-丙酸酯药代动力学和诱导肺癌细胞凋亡机制的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7
[2].黄银霞.超临界溶析技术制备9-硝基喜树碱和吉非替尼新晶型[D].华南理工大学.2016
[3].杨希雄,陆姗姗,陈军,杨雪琴,熊泽云.9-硝基喜树碱包合物脂质体的制备与评价[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15
[4].顾薇,陈军,彭佩,胡梦雅,陆姗姗.NGR多肽修饰的9-硝基喜树碱隐形脂质体药剂学性质与抗肿瘤作用研究[J].中国现代应用药学.2015
[5].陆姗姗,胡蓉蓉,顾薇,陈军,杨希雄.不同内酯型比例9-硝基喜树碱对胆汁排泄的影响[J].中国现代应用药学.2015
[6].陆姗姗,陈军,杨希雄,顾薇,李伟.9-硝基喜树碱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物的研制及初步评价[J].中国医药工业杂志.2014
[7].邵长敏.9-硝基喜树碱-20-O-丙酸酯在大鼠血浆中的药代动力学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4
[8].顾薇,陈军,乔广军,张亚萍,张茜.9-硝基喜树碱复合磷脂隐形脂质体的制备工艺研究[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14
[9].李文学,何菁宇,曹娣,宋粉云,范国荣.NCP4及其结构类似物9-硝基喜树碱和10-羟基喜树碱的质谱裂解规律研究[J].广东药学院学报.2013
[10].黄蕊,龚涛,张志荣.9-硝基喜树碱磷脂/胆盐混合胶束的制备及其性质研究[J].华西药学杂志.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