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桩土参数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桩土作用,异型悬索桥,减震率,地震作用
桩土参数论文文献综述
师新虎,郑史雄,贾宏宇[1](2019)在《桩土模型及阻尼器参数对大跨度异型悬索桥地震响应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研究阻尼器参数和桩土相互作用对大跨非对称异型悬索桥地震响应的影响,基于Sap2000软件平台,建立考虑不同桩土作用模拟方法的非线性分析模型,利用人工合成的地震波,分析不同桩土作用参数和不同阻尼器参数对悬索桥的地震响应。研究结果表明:考虑土-桩相互作用后,结构的自振周期延长,主塔参与影响的振型增加;与桩土嵌固模型相比,考虑桩土相互作用后,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内力响应减小约52%,而主梁纵向位移响应增大约120%,桥塔位移响应减小约15%,并使桥塔内力响应的减震率增大约10倍,非线性阻尼器作用更明显,减震效果更显着;对于不同的地震响应指标,不同的阻尼参数下结构的地震响应减震率有明显的差异,减震率最大相差70%。(本文来源于《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期刊2019年08期)
张率宁[2](2019)在《关于抗滑桩土拱效应和参数优化设计的研究概况》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抗滑桩加固边坡的力学机理和参数优化问题,文章综述了国内外学者关于抗滑桩土拱效应和参数设计方面的研究成果。土拱效应反映了抗滑桩加固边坡力学机理,抗滑桩参数设计则主要包括抗滑桩的布设方式、桩间距和嵌固深度等方面,希望文章可为抗滑桩研究提供一定借鉴。(本文来源于《科技创新与应用》期刊2019年16期)
邱瑞成,艾健森[3](2019)在《基于FLAC3D的单桩静载模拟桩土接触面参数敏感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原位静载试验结果与数值模拟结果常出现较大偏差,原因是计算模拟中桩土接触面参数取值不准确,且不同参数对计算结果敏感性不同。为使模拟结果对实际工程具有更强的实践意义,应逐一研究桩土界面参数对计算结果的影响规律,针对性地提高桩土界面参数取值的准确性。基于FLAC3D,控制改变接触面单元黏聚力c、内摩擦角φ、接触面刚度K_n和K_s取值,获得每个参数对静载试验结果的敏感程度。结果表明:桩土界面黏聚力c取值对计算结果影响十分显着;接触面刚度K_n和K_s的影响有一定范围,内摩擦角φ对计算结果影响较小,实际模拟应当重点关注桩土界面黏聚力c的选取。(本文来源于《路基工程》期刊2019年02期)
刘述丽,易神州,张昆[4](2018)在《海上大直径钢管桩水平向桩土界面参数试桩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研究海上大直径钢管桩水平向承载机理与桩土作用关系,基于海上大直径钢管桩水平向静载试验成果数据,运用API规范建议的p-y曲线方法,结合有限差分解法,对海上大直径钢管桩水平承载特性及桩土界面参数分析计算方法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地基上部土层的性状是影响基桩水平承载性能的主要因素;采用土体参数范围值计算的基桩水平承载性能基本可以反映土体的真实性状。按照API规范给出的p-y曲线模式计算得到的桩身挠度和弯矩与试桩测试数据存在一定的拟合关系,拟合优度在0.891~0.932之间,其中黏性土的拟合优度整体上大于无黏性土,浅层黏性土的拟合优度大于深层黏性土。在0~20 mm水平位移下,桩侧土体处于线弹性状态,桩身挠度与弯矩的计算值均大于测试值,说明此时p-y曲线法低估了土体性能;在大于20 mm的水平位移下,桩侧土体处于非线性状态,桩身挠度与弯矩的计算值均小于测试值,表明此时p-y曲线法高估了土体性能。研究成果可为进一步深入分析海上大直径钢管桩水平向承载性状和桩土的相互作用机理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水利水电技术》期刊2018年05期)
马晨光,崔广芹[5](2018)在《利用现场单桩载荷试验结果识别桩土荷载传递模型参数》一文中研究指出首先建立了一种确定单桩刚度的解析算法,根据桩顶荷载的发展变化过程将桩土受力状态划分为五个阶段,基于桩身的整体平衡关系和边界条件推导了各阶段下桩顶荷载—沉降关系及单桩刚度的解析表达式,这些表达式同传递模型参数有关。然后将现场单桩静载荷试验的Q—s曲线划分为对应的五个阶段,建立实测曲线同理论解析解之间的对应关系,进而逐阶段识别出各模型参数。(本文来源于《山西建筑》期刊2018年03期)
蒲瑜[6](2015)在《基于桩土耦合作用的山坡薄壁管桩结构参数变化对力学性能影响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边坡上的建筑结构,由于山坡坡势的变化,基础一般承受水平荷载。运用桩基在水平荷载作用下的计算理论,对某建筑结构进行了在水平荷载下桩-土共同耦合作用的受力机理及工作性能研究,并建立山坡管桩在水平荷载作用下的有限元模型,通过改变管桩刚度、直径、壁厚、桩长等结构参数,对桩体在桩—土共同作用下的工作状态进行数值模拟,研究山坡薄壁管桩承受水平荷载时的受力、变形规律,结果表明:在横向荷载作用下,桩体的顶部出现的位移最大,且随着入土深度的增加水平位移不断减小,在桩体达到一定深度时,位移值出现了转折点,桩底出现嵌固作用;桩身弯矩随弹性模量、外径、桩长的增加而增大,随桩体壁厚的增加而减小;对桩身水平位移影响最大的为桩体弹性模量、外径、桩长,而壁厚对桩身水平位移基本没有影响;桩身的水平位移随桩体弹性模量、外径、桩长增加而减小。(本文来源于《公路工程》期刊2015年04期)
狄圣杰,龚晓南,李晓敏,蒋建平,麻鹏远[7](2014)在《软黏土地基桩土相互作用p-y曲线法参数敏感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依据API规范的计算方法,对影响p-y曲线法的软黏土及桩基计算参数进行了敏感性分析,得到不排水强度Cu为敏感性因素,应力应变曲线上最大主应力差一半时的应变e50为中等敏感性因素,有效容重γ为非敏感性因素,桩基抗弯刚度EI对桩基位移及转角影响显着,荷载对设计参数增量的影响可忽略不计。(本文来源于《水力发电》期刊2014年12期)
盛振国,任慧龙,甄春博,李淳芳[8](2014)在《桩土参数对海上风机基础结构动力特性的影响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风机基础结构的动力学响应模型,考虑桩土相互作用对海上风机桩基础结构力学特性的影响,进行了主要桩土参数对基础结构动力响应的敏感度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桩土参数对结构动力响应有显着影响,不同参数对于结构动力响应的敏感度不同,不同土壤的同一参数对于结构的动力响应敏感度亦不同。并给出了全粘土、全砂土、半粘土半砂土3种地基模型中参数敏感度大小排序,对海上风机基础结构的设计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本文来源于《武汉理工大学学报》期刊2014年04期)
刘云龙[9](2014)在《刚性长短桩复合地基桩土承载力发挥系数的参数影响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刚性长短桩复合地基是近年来出现的一种新型复合地基,这种新型复合地基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多高层建筑地基基础工程及高填方路基处理工程中,正式写入2012版《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在其竖向承载力特征值计算公式中,为确定刚性长桩、刚性短桩和桩间土对承载力的贡献,需要计算各单桩及桩间土承载力的发挥系数,规范仅给出由工程实际经验总结得出的大致取值范围,实际工程应用时需结合当地工程经验,使计算难度增加,大大限制了此类复合地基的工程应用。本文以刚性长短桩复合地基中长桩、短桩和桩间土的承载力发挥系数为研究对象,首先给出桩土承载力发挥系数的延伸定义,然后在该定义下应用叁维有限元数值模拟方法,基于根据基础允许沉降确定复合地基承载力的准则,分析了桩长、桩径、桩间距、垫层模量以及垫层厚度对于刚性长短桩复合地基桩土承载性状和承载力发挥系数的影响,最后在总结分析数值模拟结果的基础上,从理论上给出刚性长短桩复合地基桩土承载力发挥系数的计算方法。本文通过研究分析,得到以下成果:(1)长桩桩长保持不变时,短桩桩长变化对长桩、短桩承载力发挥系数的影响较小;增加桩径,垫层模量,减小垫层厚度都会提高单桩承载力发挥系数;随桩间距的增大,长桩承载力发挥系数提高,短桩的承载力发挥系数降低。(2)长桩桩长保持不变时,桩间土承载力发挥系数随着短桩桩长、桩间距、垫层厚度的增加而提高,随着垫层模量的增加而降低,不随桩径的变化发生明显改变。(3)在加载过程中,单桩承载力发挥系数随基础沉降增加而提高,桩间土承载力发挥系数则基本保持不变。(4)基于数值模拟结果,提出了桩侧摩阻力的简化分布形式和长短桩复合地基单桩计算单元,建立了计算复合地基桩土承载力发挥系数的联立方程组。(本文来源于《郑州大学》期刊2014-04-01)
吴薪柳[10](2012)在《桩—土—复杂结构振动台试验与数值模拟及桩—土相关参数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城市交通日益拥挤,促进了地下空间的开发和利用,与地下空间开发相关的大型交通枢纽工程大量兴建,这些工程的抗震性能及其安全性,越来越受到学术界与工程界的关注。论文以天津站交通枢纽工程为背景,开展了大型桩-土-复杂结构的振动台模型试验,揭示了复杂动力相互作用体系(SSI)的有关规律;在试验的基础上研究了桩-土动力P-Y曲线;探索了桩-土界面的合理接触刚度因子取值范围问题,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桩-土-复杂结构数值模拟计算,再现了振动台试验的过程,与试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完成的主要工作与结论如下:(1)选取天津站交通枢纽工程的典型七榀框架为研究对象,含地上与地下结构及群桩基础,进行了单向抗震性能试验研究。采用微粒混凝土制作车站结构模型;根据卓越周期相似比,设计并配置了模型土;在试验的刚性土箱中设计了叁种边界,并验证了各自的良好效果;选择Taft波、天津波及人工波进行了小震到大震的多工况加载。试验结果表明:桩与土体的加速度放大系数在小震时大于1(或小于-1),大震时的放大系数明显减小,桩基的存在对放大系数有减小的影响;桩基的相对位移峰、净应变幅值及桩-土动接触压力幅值均随震级的增加而增大,同时,相对位移峰值随桩身高度增加而增大;净应变沿桩身高度呈现中间大、两端较小的趋势;与桩端相比,桩中间部位的动接触压力增加的最快;地上及地下结构的最大层间位移角在大震后满足规范限值要求。(2)根据振动台试验的结果,应用弹性地基梁理论得到了正弦波作用下的桩-土动力P-Y曲线,进而求得桩-土相互作用动力Winkler模型的弹簧刚度与阻尼沿桩身高度的变化规律及其受振动时间的影响。结果表明:阻尼系数与弹簧刚度系数都随着桩埋深的增加而增大,桩下部增大的幅度更加明显,受地下结构底部筏板的影响,阻尼与土弹簧刚度沿桩身分布可近似的考虑成分段线性,分段点大约在桩身上部1/3范围处;随着地震动的持续,阻尼系数基本稳定,只在桩底处略有增大,而弹簧刚度随振动时间持续有所降低,并且随埋深增大,其降低的幅度也越大。(3)对桩-土相互作用的界面接触问题进行了研究。将天津站交通枢纽工程的原型(及模型)单桩与土体考虑成平面应变问题,探索了基于罚函数法的接触刚度因子合理取值范围。结果表明:土体采用线弹性本构模拟时,下层单元厚度的减小及土体刚度的增加会使接触刚度增大,合理的接触刚度因子(FKN)取值范围会减小,但FKN整体取值在程序建议的范围(0.01~10)的前1/3以内;土体采用弹塑性本构模拟时,若土体处于弹性阶段,合理的FKN范围是对应的土体弹性模型的100倍,土体进入塑性以后,合理的FKN取值范围随着荷载的增加而减小。(4)建立了考虑桩-土界面接触的二维有限元模型,对比了叁种地震波0.1g、0.3g及0.5g加载时的数值模拟与试验的加速度结果。结果表明:模拟与试验得出的测点加速度时程曲线波形相似,两者的测点加速度峰值随震级与高度的变化表现出了相同的规律,相对桩基而言,二维接触模型能更好地反应地下结构的加速度反应规律。论文还采用叁维有限元模型进行了计算,计算结果表明,天津波0.1g加载时,叁维有限元模型得到的测点加速度时程曲线与试验基本吻合,随着震级的增加,加速度峰值误差增大。(本文来源于《天津大学》期刊2012-12-01)
桩土参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针对抗滑桩加固边坡的力学机理和参数优化问题,文章综述了国内外学者关于抗滑桩土拱效应和参数设计方面的研究成果。土拱效应反映了抗滑桩加固边坡力学机理,抗滑桩参数设计则主要包括抗滑桩的布设方式、桩间距和嵌固深度等方面,希望文章可为抗滑桩研究提供一定借鉴。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桩土参数论文参考文献
[1].师新虎,郑史雄,贾宏宇.桩土模型及阻尼器参数对大跨度异型悬索桥地震响应的影响[J].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2019
[2].张率宁.关于抗滑桩土拱效应和参数优化设计的研究概况[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9
[3].邱瑞成,艾健森.基于FLAC3D的单桩静载模拟桩土接触面参数敏感性研究[J].路基工程.2019
[4].刘述丽,易神州,张昆.海上大直径钢管桩水平向桩土界面参数试桩分析[J].水利水电技术.2018
[5].马晨光,崔广芹.利用现场单桩载荷试验结果识别桩土荷载传递模型参数[J].山西建筑.2018
[6].蒲瑜.基于桩土耦合作用的山坡薄壁管桩结构参数变化对力学性能影响分析[J].公路工程.2015
[7].狄圣杰,龚晓南,李晓敏,蒋建平,麻鹏远.软黏土地基桩土相互作用p-y曲线法参数敏感性分析[J].水力发电.2014
[8].盛振国,任慧龙,甄春博,李淳芳.桩土参数对海上风机基础结构动力特性的影响分析[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14
[9].刘云龙.刚性长短桩复合地基桩土承载力发挥系数的参数影响分析[D].郑州大学.2014
[10].吴薪柳.桩—土—复杂结构振动台试验与数值模拟及桩—土相关参数研究[D].天津大学.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