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西北干旱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干旱,西北地区,生态,指数,时空,环流,地区。
西北干旱论文文献综述
王宁[1](2019)在《西北半干旱地区小流域土地利用现状分析——以甘肃省和政县小南岔河区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以甘肃省和政县小南岔河区2015年土地利用数据及1∶50000土地利用现状图为基础,利用GIS空间分析技术和计量地理模型方法,对研究区周边14个村土地利用现状进行定量分析。研究表明:小南岔河区土地利用多样化指数较低,区域内各村的土地利用多样化指数差异较大,整体从北向南降低,多样化分析与集中化分析成反比关系,且土地利用整体功能较差,利用程度较低。(本文来源于《贵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9年06期)
张学渊,魏伟,颉斌斌,郭泽呈,周俊菊[2](2019)在《西北干旱区生态承载力监测及安全格局构建》一文中研究指出以西北干旱区为研究区,通过引入生态环境弹性力、资源环境供容力、社会经济压力叁个准则层,建立了生态承载力综合评价体系。在此基础上运用空间主成分分析法(SPCA)对西北干旱区2000年、2007年、2012年、2016年四期生态承载力时空变化进行监测评估,进而构建生态安全格局。研究结果表明:西北干旱区生态承载力以弱承载为主,且在研究时段弱承载区面积不断下降,而强承载区面积有上升趋势;从空间分布看,河西地区、北疆地区、内蒙古西部地区生态承载力呈上升趋势,而南疆地区则有所下降;利用MCR模型提取道路型廊道、河流型廊道、绿色廊道共51条,总长度7285.43 km;提取重要斑块区节点、河流湿地区节点、生态脆弱区节点等共71个。根据计算结果将西北干旱区划分为16个生态安全格局,并结合生态承载力变化情况,对现有的安全格局进行布局优化,以期为西北干旱区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恢复治理提供科学参考。(本文来源于《自然资源学报》期刊2019年11期)
齐乐秦,粟晓玲,冯凯[3](2020)在《西北地区多尺度气象干旱对环流因子的响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西北地区118个气象站1980-2015年的逐月气象数据计算气象干旱指数SPEI,结合70项逐月环流指数资料,采用REOF、EEMD、随机森林等方法分析西北地区近36年各分区干旱年际、年代际特征及对不同环流指数的时空响应。结果表明:(1)依据干旱特征的变化,西北地区可划分为北疆区、南疆区、中部区、高原区、东部北端区和东部南端区六个区;(2)北疆和东部南端区由干旱转向湿润,中部区和南疆干旱情况明显加剧,高原区和东部北端干旱变化幅度较低。西北地区整体干旱周期以年际为主,北疆和高原区表现出明显的年代际周期特征,趋势贡献较高的为东部南端和南疆,中部和东部北端干旱的年代际和趋势的贡献相对平衡,区别为前者均较高,后者均较低。(3)在月、年际和年代际尺度上中部区与PDO关系最强,南疆区干旱与太阳黑子活动关系最大。月尺度干旱上,北极涛动AO的影响覆盖大部分西北地区,年际和年代际尺度上,对西北的主要影响因子分别为ENSO和太阳黑子。结果可为西北地区气象干旱的预报提供依据。(本文来源于《干旱区资源与环境》期刊2020年01期)
王伟军,赵雪雁,张明军,李花,兰海霞[4](2019)在《西北干旱区内陆河流域公众的水资源感知及节水意向——以甘肃省河西走廊地区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缺水已成为困扰干旱区农业转型发展和乡村振兴的主要障碍之一,理解公众的水资源感知、唤起公众的节水意识对缓解干旱区水资源危机和制定科学有效的节水政策至关重要。文章基于保护动机理论,构建了微观视角下公众节水行为的理论模型,利用河西走廊地区的公众调查数据,分析了公众对水资源变化及其影响的感知,并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探讨了影响公众节水意向的关键因素及其交互效应。研究结果表明:①干旱区内陆河流域公众对水资源量变化的感知较为强烈,超过80%的公众已感知到水资源量有所减少,而对水资源变化影响的感知和水资源紧缺程度的感知则相对较弱。②叁大流域公众的水资源感知存在差异,其中石羊河流域公众对水资源变化影响的感知显着高于疏勒河流域和黑河流域。③叁大流域公众的节水意向普遍较弱,仅有约10%的公众表现出强烈的节水意向。④公众的节水意向除了受家庭年收入、文化程度、跨流域调水和水资源统一管理必要性认知等因子的影响外,还受受访者性别、年龄、家庭年收入等因子与水资源紧缺度感知、水资源变化影响感知等因子和节水政策满意度、跨流域调水必要性认知、水价政策满意度等因子间交互作用的显着影响。鉴于此,本文提出通过加大节水、用水政策宣传力度,普及水资源及生态环境变化相关知识,积极推广农业节水灌溉技术,提高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继续实行阶梯式水价政策,科学分配和合理规划内陆河上、中、下游水资源配额及"叁生"用水比例等措施来激发公众节水意向,从而实现当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本文来源于《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期刊2019年11期)
孙青林,康凯,李铭[5](2019)在《西北干旱绿洲城市开发边界划定的实践探索——以甘肃省张掖市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甘肃省张掖市城镇开发边界划定工作从战略指引和问题导向出发,落实发展目标与战略,解决城镇空间拓展面临的主要问题,优化城市空间结构和形态,初步划定了全域市级开发边界。本文从以上实践经验出发,预判甘肃省河西地区城镇开发边界划定工作可能面临的五类难点,并从国土空间规划编制的层级框架与技术体系入手,在省市联动、科学支撑和政策设计等方面提出有针对性的工作思路。(本文来源于《小城镇建设》期刊2019年11期)
金红梅,乔梁,颜鹏程,张伟,高士禹[6](2019)在《基于近似熵的中国西北地区干旱的非线性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从气候系统的复杂性角度出发,基于经验正交函数和近似熵方法,采用SPEI干旱指数,探讨1962—2017年中国西北地区干旱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其非线性特征。结果表明:(1)1962—2017年中国西北地区SPEI的EOF第一模态空间分布呈"全区一致"型,第二模态空间分布呈"东正西负"型,结合第二模态时间系数,说明西北地区西部较年代际转折之前变得湿润,而东部较年代际转折之前有变干趋势,转折点约在1980年,且干旱存在2~3 a的周期特征;(2)中国西北地区20世纪80年代初转折后的干旱复杂度整体比转折前有所增大,可预测性降低,秋、冬季的复杂度大于春、夏季,其中冬季最大,夏季最小。(本文来源于《干旱气象》期刊2019年05期)
柏庆顺,颜鹏程,蔡迪花,金红梅,封国林[7](2019)在《近56 a中国西北地区不同强度干旱的年代际变化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1962—2017年中国西北地区227个气象站逐日气象观测资料,以标准化降水蒸发指数为干旱指标,研究不同强度(轻旱、中旱、重旱、特旱)干旱频次的年代际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近56 a中国西北地区不同强度干旱频次在1980年代前后呈现由多到少的年代际转折,转折之前干旱主要发生在西北地区西部,转折之后主要发生在西北地区东部;(2)轻旱和中旱频次显着高于重旱和特旱,其中轻旱和中旱在1980年之后呈现反位相变化;(3)不同强度干旱频次的空间差异明显,轻旱和中旱主要在新疆东部、青海南部等地区,重旱主要在西北地区西部,特旱主要在西北地区东部。(本文来源于《干旱气象》期刊2019年05期)
李建苗[8](2019)在《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柠条营造林技术与病虫害防治措施》一文中研究指出西北干旱、半干旱等地区,尤其是立地条件恶劣的"叁北"地区,通过大面积营造柠条林,不仅可以有效减少土地退化、沙化,防风固沙,保持水土流失,涵养水源,而且能快速扩大灌木林地面积,加快沙区、荒山荒坡等立地条件差区域的绿化进程。加强柠条林分的管理和病虫害防治,在确保林木健康生长的同时,可以为后期的林分质量的提升与改良打下基础,保证国土森林覆盖率稳步提高。(本文来源于《农业开发与装备》期刊2019年10期)
马振华,李才文[9](2019)在《西北干旱地区人工造林保存和成林状况影响因素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依据2018年西北监测区人工造林综合核查结果,对西北干旱区2008—2012年人工造林保存和成林率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总结了西北干旱区人工造林保存和成林率主要特点,并从干旱等自然灾害、适宜造林地、幼树生长状况、后续管理、林分结构等方面深入剖析了区域内影响人工造林保存和成林的主要原因。提出了提高中央投资标准,加强造林后续管理,科学合理布局造林,宜乔则乔、宜灌则灌、宜封则封等建议。(本文来源于《林业资源管理》期刊2019年04期)
陈亚宁,陈亚鹏,朱成刚,李卫红[10](2019)在《西北干旱荒漠区生态系统可持续管理理念与模式》一文中研究指出结合对西北干旱区水资源短缺、资源开发中的生态与经济矛盾突出、气候变暖可能加剧干旱区荒漠化以及生态水权与长效保障机制缺失等问题的分析诊断,探讨了荒漠区生态系统可持续管理面临的问题与难点,分析提出了荒漠生态系统植被保育的生态水位与生态阈值,阐述了荒漠-绿洲过渡带生态融合以及绿洲生态系统安全的生态防护梯度等干旱区生态系统管理理念;结合干旱区极端环境自然条件,在多年现场试验基础上,研发集成了退化群落改造与生态多样性构建技术、植物群落结构优化配置、组装与生态融合技术、生态系统恢复水分利用与生态自维持技术以及胡杨萌蘖更新技术等多种适宜荒漠植被恢复与重建的技术模式,并进行了成功实践和试验示范,为干旱荒漠区生态系统可持续管理提供了重要科技支撑。(本文来源于《生态学报》期刊2019年20期)
西北干旱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以西北干旱区为研究区,通过引入生态环境弹性力、资源环境供容力、社会经济压力叁个准则层,建立了生态承载力综合评价体系。在此基础上运用空间主成分分析法(SPCA)对西北干旱区2000年、2007年、2012年、2016年四期生态承载力时空变化进行监测评估,进而构建生态安全格局。研究结果表明:西北干旱区生态承载力以弱承载为主,且在研究时段弱承载区面积不断下降,而强承载区面积有上升趋势;从空间分布看,河西地区、北疆地区、内蒙古西部地区生态承载力呈上升趋势,而南疆地区则有所下降;利用MCR模型提取道路型廊道、河流型廊道、绿色廊道共51条,总长度7285.43 km;提取重要斑块区节点、河流湿地区节点、生态脆弱区节点等共71个。根据计算结果将西北干旱区划分为16个生态安全格局,并结合生态承载力变化情况,对现有的安全格局进行布局优化,以期为西北干旱区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恢复治理提供科学参考。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西北干旱论文参考文献
[1].王宁.西北半干旱地区小流域土地利用现状分析——以甘肃省和政县小南岔河区为例[J].贵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
[2].张学渊,魏伟,颉斌斌,郭泽呈,周俊菊.西北干旱区生态承载力监测及安全格局构建[J].自然资源学报.2019
[3].齐乐秦,粟晓玲,冯凯.西北地区多尺度气象干旱对环流因子的响应研究[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20
[4].王伟军,赵雪雁,张明军,李花,兰海霞.西北干旱区内陆河流域公众的水资源感知及节水意向——以甘肃省河西走廊地区为例[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9
[5].孙青林,康凯,李铭.西北干旱绿洲城市开发边界划定的实践探索——以甘肃省张掖市为例[J].小城镇建设.2019
[6].金红梅,乔梁,颜鹏程,张伟,高士禹.基于近似熵的中国西北地区干旱的非线性特征[J].干旱气象.2019
[7].柏庆顺,颜鹏程,蔡迪花,金红梅,封国林.近56a中国西北地区不同强度干旱的年代际变化特征[J].干旱气象.2019
[8].李建苗.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柠条营造林技术与病虫害防治措施[J].农业开发与装备.2019
[9].马振华,李才文.西北干旱地区人工造林保存和成林状况影响因素分析[J].林业资源管理.2019
[10].陈亚宁,陈亚鹏,朱成刚,李卫红.西北干旱荒漠区生态系统可持续管理理念与模式[J].生态学报.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