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电阻型湿度传感器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湿度,传感器,电阻,钠盐,高分子,马来,构型。
电阻型湿度传感器论文文献综述
杨希,张雪娇[1](2019)在《电阻型湿度传感器的电路设计与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对氯化锂湿度传感器进行了研究,首先介绍了湿度传感器的原理,用氯化锂湿度传感器作为测量湿度的介质,用DHT11湿度模块为主板设计的电路图。本系统通过测量当前环境的绝对湿度,及时、精确地了解空气湿度的变化,并将当时绝对湿度值与预设的上下限值进行比较,测量值不在合适的空气湿度范围内时,系统会自动发出报警。(本文来源于《数码世界》期刊2019年01期)
周培迪,林建平,陈鲁倬[2](2018)在《基于碳纳米管-纸纤维的电阻型湿度传感器》一文中研究指出提出一种基于碳纳米管和纸纤维的电阻型湿度传感器.该湿度传感器具有制备材料易获取,制备方法安全便捷,对湿度变化响应快,并能对光照产生响应.使用3种不同的多壁碳纳米管制备湿度传感器,发现长度短的碳纳米管制得的湿度传感器的电阻变化率最大(11. 3%).该湿度传感器在工业生产、生物生态、航空航天等领域都有很好的发展前景.(本文来源于《福建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8年06期)
夏岩[3](2014)在《基于几种低维有序介孔材料的电阻型湿度传感器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继计算机和互联网之后,信息技术的第叁次浪潮——物联网正向着人类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袭来。根据信息生成、传输、处理和应用的原则,物联网由下到上可以被分为感知识别层、网络构建层、管理服务层以及综合应用层这四个层面其中,感知识别层是物联网最基础最核心的技术所在,也是将信息世界与物质世界连接在一起的纽带。而传感器作为感知识别层重要的组成部分,又支撑着整个层面的正常运行。随着近年来信息技术的发展,传感器已经渗透到了人类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例如工农业生产、医疗、军事国防和环境保护等方面。在如今信息化的过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并且与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并称为信息技术的叁大支柱。湿度传感器作为测量环境湿度变化的一种装置,是传感器大家族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成员。湿度传感器的种类很多,其中基于电学测量方法的电阻式和电容式两种湿度传感器,由于其较高的灵敏度和使用方便易集成等特点受到业界的广泛关注。影响湿度传感器性能的因素有很多,对湿度敏感材料的选择应该是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因素。一维纳米材料和有序介孔材料是材料家族中两个非常重要的成员,这两种材料由于其一些独特的性质如超高比表面积、高长径比、轴向电子传输及径向量子限域等,受到了化学传感及催化领域的广泛关注。在本论文中,我们将一维纳米结构和有序介孔结构有机地结合起来,采用静电纺丝与软模板结合法以及胶体静电纺丝法制备了几种不同形式的一维有序介孔材料,并研究了其湿度敏感性能。第二章中,采用软模板法制备了具有叁维有序介孔结构的二氧化硅KIT-6材料,并在其中引入了具有较强亲水性的强电解质LiCl,制备出了性能优良的LiCl/KIT-6复合湿度敏感材料。具体讨论了当有序介孔存在时,强电解质的引入与否所造成的湿敏特性的差异,以及不同LiCl担载量对复合材料湿敏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有序KIT-6骨架中适量引入LiCl等强电解质可以有效地改善本征态KIT-6材料对低相对湿度响应小,湿度测量范围小等湿度敏感性能。第叁章中,采用F127和CTAB两种表面活性剂作为模板,通过静电纺丝、软模板结合法制备了具有二维六方有序孔道结构的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纤维,并研究了其湿度敏感性能。具体讨论了在一维二氧化硅材料中,有序介孔结构的引入与否对材料湿度敏感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有序介孔结构的引入可以有效地提高本征态二氧化硅纳米纤维材料的湿度敏感特性。第四章中,首先采用软模板法制备了具有叁维有序孔道结构的MCM-48纳米颗粒材料,之后采用胶体静电纺丝的方法制备了MCM-48纳米纤维材料,并研究了其湿度敏感性能。具体讨论了在有序介孔材料的基础上,一维结构的引入与否对材料湿度敏感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先构造有序介孔结构,后通过胶体静电纺丝法制备的MCM-48纳米纤维在响应恢复,湿度测量范围,湿滞等特性上较MCM-48纳米颗粒有很大程度的提高。第五章中,将第叁章中的静电纺丝、软模板结合的方法进行了拓展,成功制备了Ba0.77Sr0.23TiO3金属氧化物有序介孔纳米纤维材料,并研究了其湿度敏感性能。具体讨论了在一维Ba0.77Sr0.23TiO3材料中,有序介孔结构引入与否对材料湿度敏感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一维Ba0.77Sr0.23TiO3纳米材料中引入有序介孔结构,可以有效地提高材料的响应恢复、湿度测量范围等系能。本论文围绕有序介孔结构和一维纳米结构展开,通过不同的材料制备方法,将这两种结构整合到一起,制备出几种不同结构和材料体系的一维有序介孔材料,并分别研究讨论了它们的湿度敏感性能及感湿机理。结果表明,有序介孔结构和一维纳米结构的有机结合可以显着提高材料的湿度敏感性能。(本文来源于《吉林大学》期刊2014-06-01)
刘若望[4](2011)在《电极结构对高分子电阻型湿度传感器性能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以聚苯乙烯磺酸钠为湿敏材料,制备了以金叉指电极为基底的高分子电阻型湿度传感器。研究了电极基片材料和叉指电极构型对传感器湿敏响应特性的影响。研究表明,采用多孔结构的基片材料可降低传感器电阻,增强湿敏膜与基片的结合能力从而提高传感器的稳定性;叉指电极构型对传感器的电阻大小有一定影响,增加电极中心线间距离使传感器的稳定性提高。(本文来源于《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期刊2011年03期)
王蕊[5](2010)在《基于几种介孔结构材料的电阻型湿度传感器的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主要以几种介孔材料为基础,研究了基于这几种材料的电阻型湿度传感器的湿度敏感性能,将新型的介孔材料引入到化学传感领域。在绪论部分,简要介绍了湿度传感器的发展历程、应用领域及国内外研究、发展现状,并对近年来新兴发展的介孔材料做了简要的介绍;第二章中以传统的LiCl为湿度活性物质,将其分别组装到介孔二氧化硅SBA-15和SBA-16的孔道中,并制备了电阻型湿度传感器,研究该材料体系的湿度敏感性能。经测试表明:介孔复合材料湿敏性能优越,基于该材料体系的湿敏元件全湿度量程内均表现出良好的湿敏特性;在此基础上,第叁章主要介绍了基于一步合成法制备的介孔SBA-15担载传统氧化物(MgO、ZnO)材料的湿度敏感性能。通过适当比例金属氧化物的担载,虽然介孔的有序度有所下降,但是大大改善了该材料所制备元件的湿敏性能(灵敏度)。提高了元件的响应恢复时间,减小了湿滞。在第四章中,在总结前面实验的基础上,作者利用硬模板法制备了介孔金属氧化物In2O3和WO3,通过使传统的金属氧化物半导体材料介孔化的方法,增加材料的表面积及内部缺陷,由于比表面积的增大,大大提高了传统材料的化学敏感活性。基于介孔金属氧化物In2O3和WO3所制备的湿度传感器不但响应恢复迅速,而且湿滞很小,稳定性好。通过对传统化学敏感材料的介孔化改进,获得了性能优良的新型湿度敏感元件。在第五章中,作者主要研究了有机高分子聚合物PPY材料,PPY与SBA-15复合材料及K掺杂LaCo0.3Fe0.7O3材料的湿度敏感性能。通过延长聚合时间的方法,改善了PPY的湿敏特性;通过有机聚合物PPY与介孔SBA-15的复合,提高了湿度敏感元件的灵敏度;通过对传统陶瓷LaCo0.3Fe0.7O3材料湿敏性能的研究,发现适量碱金属盐的掺杂可以提高元件的敏感性能。在本部分,作者还以LaCo0.3Fe0.7O3材料体系为例,利用瞬时极性直流反转测试、直流、交流复阻抗分析法及介电损耗法探究了湿敏元件的感知机理,获得了研究湿度感知(湿)机理的一般性方法。(本文来源于《吉林大学》期刊2010-05-01)
李朋,李扬,杨慕杰[6](2008)在《静电纺丝法制备纳米结构复合电阻型湿度传感器》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静电纺丝法制备了具有纳米纤维结构的含硅聚电解质/聚苯胺/PEO复合湿敏元件。研究发现:元件具有快的响应速度(吸湿7s,脱湿19s)。在22-95%RH的湿度范围内,电阻变化3个数量级,具有较高的灵敏度,较好的响应线性度(R2=0.966)和小的湿滞(2%RH)。通过聚二烯丙基二甲基氯化铵预先对电极表面进行修饰,可以有效改善纳米纤维膜与电极基体的接触,降低电阻。(本文来源于《陶瓷学报》期刊2008年03期)
刘若望,邰玉蕾[7](2005)在《一种高分子电阻型湿度传感器的制备及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钠盐(Na-SMA)为湿敏材料,采用浸涂的方法,在小型叉指金电极上成膜,制备了高分子电阻型湿度传感器.研究了浸涂液组成对传感器响应特性的影响.研究表明,随着浸涂液中Na-SMA浓度的提高,元件的电阻、湿滞降低;而随着浸涂液中聚乙烯醇(PVA)浓度的提高,元件的电阻降低,湿滞增加.(本文来源于《温州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05年02期)
郭学全,刘志红,苏为国[8](2003)在《电阻型高分子湿度传感器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介绍了一种新型电阻式高分子湿度传感器的原理、结构、性能和应用 .该传感器采用 PCB作为衬底 ,高分子聚合物作为敏感膜 ,测量范围 1 0~ 95 %RH,湿滞小于 2 %RH,精度± 3 %RH.该传感器结构简单 ,成本低 ,便于大量使用 .(本文来源于《佳木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03年03期)
佘勇[9](2003)在《聚电解质电阻型湿敏材料及薄膜湿度传感器》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采用自由基共聚的方法,制备了4-乙烯吡啶(4-vinylpyddine,4VP)和疏水性单体甲基丙烯酸丁酯(nbutyl methacrylate,nBuMA)的共I聚物(4VP-co-nBuMA),及溴代正丁烷季胺化甲基丙烯酸二甲氨基乙酯与活性硅氧烷单体共聚物(MEBA-co-Si),并采用红外光谱(IR)、元素分析等分析手段对合成的共聚物进行了表征。 以季胺化4VP-co-nBuMA为湿敏材料,制备了电阻型湿敏元件,研究了共聚物组成、季胺化时间、电极结构、制备工艺(浸涂时间、湿敏液浓度等)对湿敏元件响应的影响。发现:疏水性单元的引入,提高了湿敏元件的响应线性度和灵敏度;季胺化时间的延长,使聚合物季胺化程度提高,湿敏元件阻抗减小;电极叉指间距增大,阻抗增大。 以溴代正辛烷季胺化4VP-co-nBuMA为湿敏材料,制备湿敏元件,其具有响应线性度好、灵敏度高、响应快、高湿稳定性好等优点。以溴代正辛烷季胺化4VP-co-nBuMA(2/1)共聚物制得的湿敏元件在33%RH~97%RH内阻抗随湿度呈对数线性变化达4个数量级(10~7-10~3Ω),湿滞小(<2%RH),灵敏度高,响应快(响应时间小于7秒),高湿稳定性好:在高温(38℃)、高湿(87%RH~93%RH)环境下、通电(1KHz,200mV)72小时,元件响应变化较小。 采用1,4-二溴丁烷交联季胺化4VP-co-nBuMA共聚物,制备了交联型电阻湿敏元件。元件具有响应线性度好,灵敏度高,湿滞小、高温高湿稳定性好、耐无水乙醇有机溶剂性能好等优点。其中,交联季胺化17小时配料比为1/1共聚物湿敏元件,在33%RH~95%RH湿度范围内,阻抗变化达3个数量级(10~7-10~4Ω),响应灵敏度高,几乎无湿滞。 以MEBA-co-Si共聚物为湿敏材料,制备了电阻型湿敏元件。其具有响应线性度好、灵敏度高、响应快等优点。通过与纳米ZnO无水乙醇胶体溶液共混,制备了有机无机纳米复合湿敏材料,并采用透射电镜(TEM)对复合湿敏膜进行了表征。复合后湿敏元件阻抗减小,响应线性度好,湿滞小(<2%RH),响应快,耐水性好:浸水(30min)前后响应几乎不变。 用静电吸引自组装法制备了聚苯乙烯磺酸钠(NaPSS)/聚二烯丙基二甲基氯化铵(PDDA)、NaPSS/溴代正丁烷季胺化聚4-乙烯吡啶(nBuBrP4VP)、聚苯乙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摘要烯磷酸钠则aPSS们化锌面OX聚丙烯酸钠p句/ZnO四个体系的自组装纳米复合湿敏膜及湿敏元件。采用紫外一可见光谱wV-VIS)、接触角测试、原子力显微镜(MM)等分析技术对纳米复合湿敏膜进行了表征,发现四个纳米自组装复合膜体系都是层层交替结构,ZnO纳米粒子均匀分散于有机/无机自组装膜中。 测试了不同体系湿敏膜的感湿特性,探讨了电极结构、感湿液浓度、离子强度/除闩电翻动复合膜层数、最外层材料、最内层材料等因素对湿敏元件响应特性的影响。发现:NaPSSrpDDA体系具有阻抗低、响应线性度好、湿滞小、响应快、灵敏度高等优点,其中双层数为25的湿敏元件在20%RH95%RH湿度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响应,阻抗变化近4个数量级*’l’Q卜灵敏度高。另外,发现将ZnO引入自组装体系可以加快湿敏元件的响应。 采用复阻抗谱分析法,利用Nyquist曲线和Bode模图初步探讨了交联4VPCO-nBOMA共聚物湿敏元件和自组装湿敏元件的感湿行为。(本文来源于《浙江大学》期刊2003-01-01)
洪汉德,刘宇光,李晓冰,侯静,万志伟[10](2002)在《高分子电阻型湿度传感器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60 Co -γ射线引发聚合的方法制造高分子电阻型湿度传感器。对于感湿膜组份含量对电阻值和测量精度的影响进行初步探讨。优化了加工制造工艺条件。试产品现场应用效果良好(本文来源于《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02年05期)
电阻型湿度传感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提出一种基于碳纳米管和纸纤维的电阻型湿度传感器.该湿度传感器具有制备材料易获取,制备方法安全便捷,对湿度变化响应快,并能对光照产生响应.使用3种不同的多壁碳纳米管制备湿度传感器,发现长度短的碳纳米管制得的湿度传感器的电阻变化率最大(11. 3%).该湿度传感器在工业生产、生物生态、航空航天等领域都有很好的发展前景.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电阻型湿度传感器论文参考文献
[1].杨希,张雪娇.电阻型湿度传感器的电路设计与分析[J].数码世界.2019
[2].周培迪,林建平,陈鲁倬.基于碳纳米管-纸纤维的电阻型湿度传感器[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
[3].夏岩.基于几种低维有序介孔材料的电阻型湿度传感器的研究[D].吉林大学.2014
[4].刘若望.电极结构对高分子电阻型湿度传感器性能的影响[J].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2011
[5].王蕊.基于几种介孔结构材料的电阻型湿度传感器的性能研究[D].吉林大学.2010
[6].李朋,李扬,杨慕杰.静电纺丝法制备纳米结构复合电阻型湿度传感器[J].陶瓷学报.2008
[7].刘若望,邰玉蕾.一种高分子电阻型湿度传感器的制备及研究[J].温州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
[8].郭学全,刘志红,苏为国.电阻型高分子湿度传感器设计[J].佳木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
[9].佘勇.聚电解质电阻型湿敏材料及薄膜湿度传感器[D].浙江大学.2003
[10].洪汉德,刘宇光,李晓冰,侯静,万志伟.高分子电阻型湿度传感器的研究[J].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