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证辨证论文-高强,王军

方证辨证论文-高强,王军

导读:本文包含了方证辨证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方证辨证,方证内涵,伤寒论,经方

方证辨证论文文献综述

高强,王军[1](2019)在《《伤寒论》“方证辨证”思想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总结"方证辨证"思想的发展趋势以及存在问题。[方法]参考相关古代医籍及当代文献,分析"方证辨证"的历史沿革、内涵、研究方法、应用方法、意义等相关问题并得出结论。[结果]"方证辨证"思想源自仲景,历代医家均有不同程度的论述?"方证辨证"之方主要指经方,亦可指配伍精当、疗效确切的时方,证指方剂主治的较固定的一组症状和体征?研究"方证"有分经审证、以方类证和现代模型等方法?方证辨证应用时应注意不可对号入座、辨证准确、加减有据等问题。方证辨证作为辨证论治的思想具有普遍意义,可有效指导临床和教学。[结论]"方证辨证"思想发展至今,逐渐细化、系统化、理论化,但缺乏系统全面的总结和认识,缺乏准确的、广泛认可的定义和研究方法。(本文来源于《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11期)

叶丹丹,陈霞波,张业[2](2019)在《陈霞波运用方证辨证临床验案3则选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方证辨证是指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和体征来判断为某个方剂所对应的证,从而做出以方为名的证候诊断结论的辨证过程~([1])。东汉张仲景《伤寒杂病论》最早提出"汤证"概念,如"桂枝汤证""柴胡汤证",并提出"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的辨证论治法则。后世医家多有发挥,如唐代孙思邈在《千金翼方》中采用"方证同条,比类相附"的方法,发展了方证辨证理论。现代有医家~([2])分别从"证是症状""证是证据""证是病机"叁个方面简析方证辨证,认为需将叁者有机结合。陈霞波主任中医师系浙江省名中医,学验俱丰,临证擅用"方证辨证"之法,认为方证之"方"指组方严(本文来源于《中国乡村医药》期刊2019年15期)

陈星[3](2019)在《《伤寒论》六经方证及其辨证机理》一文中研究指出沿用分经审证的方法,将六经各自证型,按主证、经证、腑证(或脏证)、兼证、兼病等几个方面进行分类,并附以相应方剂。同时,探讨六经辨证机理,认为伤寒六经的形层说与西医组织胚胎学的叁胚层极为相似;六经之气的变化与物质的新陈代谢密不可分;伤寒六经的传足不传手之说,伤寒论重视脾、肾、肝的作用,重视精、气、神的调节与机体神经内分泌免疫调控密切相关。(本文来源于《现代中医药》期刊2019年03期)

张建生,陈志斌[4](2019)在《“六经方证辨证”在肺病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论述"六经方证辨证"在肺病中的应用。方法阅读《伤寒论》及经方大师胡希恕先生的相关经典着作,深入研究其学术思想理论,归纳总结"六经方证辨证"在肺病中的应用。结果阐述胡希恕的学术观点,归纳"六经病"辨证要点,论述"六经方证辨证"在外感发热、咽痛、鼻炎、哮病、肺痈、悬饮及咳嗽等肺病中的应用。结论运用胡希恕先生的"六经方证辨证"理论于肺病临床治疗,疗效肯定。(本文来源于《福建中医药》期刊2019年02期)

梁泳,李苗,周诗澜,黄古叶[5](2018)在《基于方证辨证之茵陈四逆汤治疗慢性乙型肝炎阴黄患者临床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评价茵陈四逆汤治疗慢性乙型肝炎(CHB)阴黄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60例CHB患者分为两组,给予30例对照组患者降酶、退黄、抗病毒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茵陈四逆汤治疗。结果在治疗8 w末,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6.7%,显着高于对照组的86.7%(P<0.05);观察组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和总胆红素(TBIL)水平分别为[(24.0±9.3) U/L、(21.4±8.3) U/L和(26.9±7.8)μmol/L],显着低于对照组[分别为(39.5±8.8) U/L、(33.3±8.5) U/L和(60.6±5.0)μmol/L,P<0.05]。结论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茵陈四逆汤治疗CHB阴黄证患者具有显着的临床疗效。(本文来源于《实用肝脏病杂志》期刊2018年06期)

史春贤[6](2018)在《“六经—方证辨证体系”在肿瘤疾病中的运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经方治疗肿瘤疾病不是辨病论治,也不是某一经验方,而是依据症状反应进行"六经—方证辨证",即据患者的症状特点,先辨六经,继辨方证,求得方证对应而达到治愈疾病之目的。肿瘤患者体质差异变化较大,呈现寒热错杂,本虚标实之发病机制,临证需辨清方证,辨明六经,结合病因、病机合方治疗,从而达到"阴平阳秘""以平为期"之目的。(本文来源于《现代中医药》期刊2018年05期)

赵进喜,张立山,刘宝利,刘宁,汪伯川[7](2018)在《叁阴叁阳辨证,实为辨方证;《伤寒论》论外感,更可治杂病》一文中研究指出叁阴叁阳辨证方法,俗称六经辨证,出自《伤寒论》,在中医辨证论治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叁阴叁阳辨证方法的内容丰富,实质上在叁阴叁阳各系统病病变基础上,参照患者的体质类型所进行的方剂辨证,即"辨方证",具有辨体质、辨病机的内涵。学习《伤寒论》叁阴叁阳辨证方法,需要在临床实践中逐渐体悟。既要掌握细节,探究叁阴叁阳辨证的具体方法;又要由博返约,以指导临床实践为目标。集思广益,才能加深对叁阴叁阳辨证临床普适性的认识,并有效指导现代临床。(本文来源于《环球中医药》期刊2018年09期)

卞庆来,邱文琪,宋美芳,孙雪彬,彭晨习[8](2018)在《从《伤寒论》探讨方证辨证的思路》一文中研究指出方证辨证继承和发扬了《伤寒论》中辨证论治的思维,丰富和完善了中医辨证方法理论体系。方证辨证的基础是对证候病机的准确把握。《伤寒论》条文中的病机可通过直接阐明、脉象、变证以及症状区别等方式表现出来。医者临证之时又要圆机活法,不拘经方,学伤寒之理而不固守其方。《伤寒论》中紧扣病机、灵活加减、大胆假设和合理试探等思维方法为方证辨证提供了思路,并对方证辨证的运用提供了参考。(本文来源于《中华中医药杂志》期刊2018年09期)

邢玉瑞[9](2018)在《中医方证辨证概念争鸣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方证辨证是近年来中医辨证论治方面讨论的热点之一。通过对相关研究的系统梳理,提出方证辨证当指以方剂的主治病症范畴及该方组方之"理法"为基础,通过对患者表现出来的主要病症(或病机)与"方证"相符与否的分析,选择合乎理法的方剂主治疾病的一种辨证施治方法。方证辨证作为辨证论治的早期或丰富经验基础上的简化形式,是临床医生经验积累基础上直觉思维的体现,是辨证论治的重要环节。(本文来源于《中华中医药杂志》期刊2018年07期)

刘淑芬[10](2018)在《帕金森病六经辨证及方证分布特点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通过临床观察、六经辨证及方证辨证,研究帕金森病六经证型及方证分布的特点,初步明确经方治疗帕金森病的方证辨证规律,旨在为临床应用经方治疗帕金森病提供可借鉴的路径。方法对符合纳入标准的181例帕金森病患者,采集一般情况、既往史、四诊信息等相关资料,采用先辨六经、再辨方证的辨证方法,得到各自的六经证型及相应的方证。运用SPSS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研究帕金森病六经证型及方证的分布特点,并探讨六经各经证型分布与性别、年龄的关系。结果1.研究共纳入的181例帕金森病患者共出现20个六经证型,包括4个单经病证型和16个合病证型。其中以少阳阳明合病所占比最多,共40例,占22.1%;其次为少阴太阴合病34例,占18.9%;太阳阳明太阴合病24例,占13.2%;太阳少阳阳明太阴合病22例,占12.2%;太阳太阴合病12例,占6.6%。所有六经证型中厥阴病、少阳阳明太阴合病、太阳少阳合病、太阳阳明少阴太阴合病出现频次较少,均仅出现1例。181例PD患者所得证型,按六经单经病及其合病进行归类得出:以太阴病及其合病(包括少阳少阴太阴合病、少阴太阴合病、太阳阳明太阴合病等)最为多见,共126例,占69.6%,其次为阳明病类证(98例,占54.1%)、少阳病类证(85例,占46.9%)、太阳病类证(80例,占44.2%)。2.本次研究的181例帕金森病患者共涉及73个方证,以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方证最为多见(39例),其次为真武汤方证(25例),其余方证多为1例。其中,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及其合方共43例,真武汤及其合方(真武汤合四逆散、真武汤合桔梗汤合桂枝加附子汤、'真武汤合桔梗汤等)41例,两者所占比例较大。柴胡剂(包括小柴胡汤、·大柴胡汤、四逆散、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柴胡桂枝干姜汤及其各自相应加减合方)共83 例,占 45.9%。3.经统计分析,在不同性别、年龄组的帕金森病患者中,六经各经证型分布无明显差异;帕金森病既往病史对六经各证型及方证分布亦无明显影响。结论1.帕金森病六经辨证以合病为主,并有主次之分,少阳阳明合病为最常见证型;单经病少,未见阳明病、少阴病,考虑为样本量少的缘故。2.帕金森病方证各异,以柴胡剂为主,其中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方证最为多见。3.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方证、真武汤方证、桂枝加附子汤合真武汤方证为治帕金森病的常见方证。(本文来源于《北京中医药大学》期刊2018-05-01)

方证辨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方证辨证是指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和体征来判断为某个方剂所对应的证,从而做出以方为名的证候诊断结论的辨证过程~([1])。东汉张仲景《伤寒杂病论》最早提出"汤证"概念,如"桂枝汤证""柴胡汤证",并提出"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的辨证论治法则。后世医家多有发挥,如唐代孙思邈在《千金翼方》中采用"方证同条,比类相附"的方法,发展了方证辨证理论。现代有医家~([2])分别从"证是症状""证是证据""证是病机"叁个方面简析方证辨证,认为需将叁者有机结合。陈霞波主任中医师系浙江省名中医,学验俱丰,临证擅用"方证辨证"之法,认为方证之"方"指组方严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方证辨证论文参考文献

[1].高强,王军.《伤寒论》“方证辨证”思想探讨[J].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19

[2].叶丹丹,陈霞波,张业.陈霞波运用方证辨证临床验案3则选析[J].中国乡村医药.2019

[3].陈星.《伤寒论》六经方证及其辨证机理[J].现代中医药.2019

[4].张建生,陈志斌.“六经方证辨证”在肺病中的应用[J].福建中医药.2019

[5].梁泳,李苗,周诗澜,黄古叶.基于方证辨证之茵陈四逆汤治疗慢性乙型肝炎阴黄患者临床观察[J].实用肝脏病杂志.2018

[6].史春贤.“六经—方证辨证体系”在肿瘤疾病中的运用[J].现代中医药.2018

[7].赵进喜,张立山,刘宝利,刘宁,汪伯川.叁阴叁阳辨证,实为辨方证;《伤寒论》论外感,更可治杂病[J].环球中医药.2018

[8].卞庆来,邱文琪,宋美芳,孙雪彬,彭晨习.从《伤寒论》探讨方证辨证的思路[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8

[9].邢玉瑞.中医方证辨证概念争鸣探讨[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8

[10].刘淑芬.帕金森病六经辨证及方证分布特点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8

标签:;  ;  ;  ;  

方证辨证论文-高强,王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