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延安时期援华医疗队和外国医生的高尚医德(论文文献综述)
李静[1](2021)在《延安《解放日报》医务工作者形象建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史絮[2](2021)在《延安红色机场的历史考察(1936-1948)》文中研究表明延安机场是中国共产党自己管理和使用的第一个机场,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是革命的象征,是红色的机场。考察延安机场的历史,是研究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发挥抗日战争中流砥柱作用、领导解放战争建立新中国的微观视角。是理解中国共产党在延安时期由小变大、由弱变强、走向胜利的历史素材。是中国共产党在陕甘宁边区局部执政、创造辉煌的生动写照。研究延安红色机场,有助于更好、更生动地理解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等重大问题,是“四史”教育的具体内容,是党史育人的具体实践。本文站在中国共产党局部执政的高度,深入考察延安机场的修建及逐步完善,梳理在延安机场发生的主要历史事件及相关人物,总结延安机场发挥的历史作用,不仅仅是为了考证历史,更是从中探寻中国共产党在这一时期的革命理论和政治智慧。第一,延安红色机场是国共第二次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助推器。延安机场是当时西安与保安之间极其重要的枢纽,依托延安机场张学良用其“私人飞机”与陕北建立起一条秘密空中交通线,对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国共第二次合作的形成及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在时间和空间上,发挥了重要推动作用。第二,延安红色机场是陕甘宁边区建设的外援通道。延安机场的修建为中共与外界物资输送提供了新的途径,特别是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为边区急需物资的运输提供便利,是华侨和国际社会支援中共边区建设的主要运输通道。第三,延安红色机场是中国共产党领导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空中桥梁。延安机场搭起了延安与战争前线桥梁,在战争物资运输、将领奔赴前线、伤员救助等方面担负着特殊的历史使命。第四,延安红色机场是中国共产党对外交流的交通主道。延安机场承载了美军观察组、赫尔利、马歇尔等来陕甘宁边区重要任务,也是黄炎培等国内进步人士来延安的交通主道,对国内国际社会了解陕甘宁边区和中共政治主张,破除国民党的政治谎言、建塑中国共产党的形象等方面,在时效和空间上,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第五,延安红色机场是新中国航空事业的试验田。中央军委在安塞成立第十八集团军航空工程学校,是中国共产党独立创办航空教育的起点,延安机场是航校人才的实践基地,为中共培养航空人才、精细化管理机场提供了宝贵的历史经验。通过回望延安机场的红色历程追寻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破译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的密码,从中汲取营养、催生力量。这对于新时代红色机场如何突破发展困境,提升发展品质,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廖红雪[3](2021)在《陕甘宁边区卫生防疫中的群众动员研究》文中提出群众路线一直都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工作路线,坚持群众路线并深入动员群众,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群众勇往直前的重要法宝。抗日战争时期中共中央在陕甘宁边区积极开展卫生防疫工作,为边区的卫生防疫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为抗击边区严重的疫情,中共中央在开展卫生防疫工作的过程中,始终坚持群众路线,对陕甘宁边区的群众开展广泛而深入的动员工作。陕甘宁边区在卫生防疫领域开展的群众动员工作,是中国共产党在抗战的特殊时期,将群众路线融入卫生工作,短期内提升落后的卫生防疫事业的壮举。群众动员促进了陕甘宁边区卫生防疫事业的发展,有力地支援了抗战,进一步巩固了党的群众基础。研究中共中央领导下的陕甘宁边区卫生防疫工作中的群众动员,对我国当今卫生防疫事业的发展和有中国特色的卫生健康道路的建设不仅仅具有理论价值,而且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本文以陕甘宁边区卫生防疫工作中的群众动员问题为研究对象,阐述了陕甘宁边区卫生防疫工作中的群众动员的历史背景、发展过程,研究了陕甘宁边区卫生防疫工作中的群众动员的形式、内容,效果、特点、经验以及启示。本论文由六个部分构成:第一部分,本论文的研究起源。结合所收集的文献材料对本论文选题的研究意义和研究的现状以及研究的内容以及思路和创新点进行简要的概述。第二部分,陕甘宁边区卫生防疫工作中的群众动员的历史背景。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梳理指出陕甘宁边区面临的卫生防疫工作形势比较严峻,医疗卫生经济发展落后,医疗经费不足,医疗资源也非常紧缺。此外,边区封建迷信盛行,人民群众卫生意识薄弱。日本细菌战也加重了边区卫生防疫工作的负担。为了支援抗战以及实现陕甘宁边区的经济、卫生、社会等各个领域的发展就必须在卫生防疫领域大力展开群众动员工作。第三部分,卫生防疫工作中群众动员的主要内容。该部分主要紧紧围绕中国共产党在陕甘宁边区卫生防疫领域中的群众动员的成功实践展开论述,对边区卫生防疫工作中群众动员的动员内容进行分析。陕甘宁边区卫生防疫中的群众动员的内容比较丰富,既包含了卫生防疫知识、牲畜疾病知识以及科学饲养方法的普及,也包括对封建迷信的批判,对边区人民群众参与卫生公约的制定和疫苗的接种以及医疗卫生合作社的动员。第四部分,卫生防疫工作中群众动员的主要形式。该部分分析并归纳了群众动员的主要方式:将宣传动员、以教育群众的形式开展动员、以激励群众的形式开展动员这三种动员方式相结合。宣传动员是边区采取的主要动员方式,一方面是通过以报纸、小画册为代表的文字媒介进行宣传,另一方面是将宣传内容融入具有陕北特色的民俗活动文化中。以教育群众的形式开展动员、以激励群众的形式开展动员是边区开展全面动员的重要补充方式。以教育群众的形式开展动员主要是把卫生常识课融入新文字冬学、夜校教育、中学教育的课程内容当中。以激励群众的形式开展动员主要包括设立卫生模范、举办卫生竞赛以及举办运动会这三种动员方式,有效地调动了人民群众的积极性。第五部分,卫生防疫工作中群众动员的成效以及特点。该动员工作成效显着:推动了陕甘宁边区卫生防疫事业的发展;为抗战胜利打下坚实的人力基础;巩固了中国共产党的群众基础。在开展动员的过程中,陕甘宁边区卫生防疫工作中的群众动员工作也呈现出了四个特点,即:动员方式具有针对性,动员工作的开展具有导向性,卫生医疗制度建设的系统性,宣传动员贯穿群众动员的始终。第六部分,卫生防疫工作中群众动员的经验和启示。边区的卫生防疫群众动员工作取得了丰厚的硕果,给我们留下可资借鉴的实践经验:在开展卫生防疫中重视党在卫生防疫工作中的领导;重视人民群众主体地位;重视卫生防疫组织机构建设;动员方式因地制宜。为今天中国共产党带领广大人民群众建设健康中国提供了参考,也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启示:坚持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进行群众动员是预防传染性疾病的必要手段;建立健全卫生宣传体系,必须坚持群众路线,建立和完善卫生防疫组织机构。
王欢[4](2021)在《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对外交往战略研究》文中认为延安时期是中国共产党由小到大、由弱到强,从幼年走向成熟、从低谷走向高峰的时期,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各个领域都取得长足发展,对外交往更是在这幅精彩纷呈的历史画卷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对外交往彰显了党高超的政治智慧,审时度势处理国际国内关系的能力,为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胜利,直至新中国的建立,起到重大推动作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今天,国际形势更加严峻复杂,竞争与合作同在,挑战与机遇并存,梳理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对外交往战略,总结历史经验,阐释当代启示,会对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大有裨益。论文以此为核心,首先从日本侵华导致中国外部民族矛盾激化、内部阶级矛盾尖锐的时代大背景,以及封闭落后的社会背景出发,阐明了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对外交往对实现抗日救亡,建立新中国这一历史使命的重要意义。继而通过梳理,明确了马列主义的外交思想是对外交往战略形成的理论渊源,近代西方和中国传统外交思想是文化渊源,与共产国际和苏联的交往则是对外交往的实践基础。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高举抗日民主旗帜,反映了中华民族和人民革命的利益与要求。为实现争取外援,为抗日战争胜利创造有利国际环境;反对外来干涉,为建立新中国提供外部保障这两大战略目标,中国共产党在延安十三年认识和探索外部世界,处理对外关系的过程中,形成了三大指导原则:一是独立自主。独立自主的对外交往原则是中国共产党在同党内教条主义和大国沙文主义作斗争的实践中形成并逐渐完善的。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对外交往中始终坚持独立自主,以维护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为最高准则,推动新民主主义革命走向胜利。二是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争取外援。中国革命不能孤立于世界之外,需要国际力量的援助。在处理中国革命与外部世界的关系时,中国共产党奉行“以自力更生为主,以争取外援为辅”的原则。任何事物的变化发展都是内因和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自力更生是内因,争取外援是外因,只有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才能赢得更多的外援;而更多的外援反过来又会促进自力更生。三是利用矛盾,为我所用。这项原则的提出和逐步贯彻到中共中央处理对内对外关系的过程中,充分表明中国共产党逐渐摆脱教条主义束缚,走向成熟。以上对外交往的指导原则形成了三位一体,缺一不可的有机整体。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根据国内外形势的变化,根据中国革命的实际需要,与时俱进地制定了对外交往的战略方针。论文将其概括为三点,分别是:既联苏又联美的国际统一战线战略;反美的“中间地带[1]”战略;联苏反美的“两大阵营[2]”战略。首先,既联苏又联美的国际统一战线战略。苏联对外政策和共产国际七大策略路线的转变,契合了中国共产党转变对外政策的自身需求。1935年12月瓦窑堡会议的召开,使中国共产党突破了一直以来“反对一切帝国主义”的思想桎梏,决定通过联合英美、建立国际统一战线,来克服民族危机,解决国共问题。建立国际统一战线的构想虽已提出,实施起来却是一波三折。英美策划“远东慕尼黑”阴谋,对日绥靖;《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签订;国共关系紧张等一系列事件的发生,使中国共产党一度抛弃联美的国际统一战线战略,重回“反对一切帝国主义”。苏德战争爆发后,英美迅速与苏联结成反法西斯同盟。太平洋战争爆发后,英美对日宣战。美国此时已成为对中国政局影响力最大的国家,鉴于此,中国共产党重提建立国际统一战线战略。国际统一战线战略的实质就是联合美国,其实施也主要是围绕对美政策所展开,但中国共产党始终视苏联为中国革命最可靠的盟友这一立场从未改变。其次,反美的“中间地带”战略。战后人民渴望和平,苏美寻求妥协,国民党内战准备不足等诸多因素的合力作用下,中国经历了短暂的和平民主新阶段。但只要蒋介石国民党武力灭共的阶级本性不改变;美国扶蒋反共,变中国为其殖民地和附庸的对华政策的本质不改变,内战爆发就不可避免。全面内战爆发后,毛泽东提出反美的“中间地带”战略。他指出:“美国和苏联之间隔着极其辽阔的地带,这里有欧、非、亚三洲的许多资本主义国家和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美国反动派在没有压服这些国家以前,是谈不到进攻苏联的[3]”。毛泽东认为当时世界的主要矛盾应是“中间地带”的国家与美帝国主义及其附庸之间的矛盾,具体到中国就是中国人民与美蒋反动派之间的矛盾。据此,毛泽东提出“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的着名论断。“中间地带”战略将斗争矛头直指美帝国主义,也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在战后欲突破美苏两个大国对于世界政治格局的垄断,走独立自主道路的诉求。再次,联苏反美的“两大阵营”战略。冷战爆发并加剧后,中国共产党支持欧洲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的成立,暂时放弃“中间地带”理论,提出联苏反美的“两大阵营”战略,表明了在美苏冷战中,中国共产党支持苏联的坚定立场。在以上对外交往原则和战略方针的指导下,中国共产党砥砺前行,进行了既合作又斗争的对外交往实践。中国共产党通过揭露和反对“远东慕尼黑”阴谋,采取坚持抗战的长期战略方针援助苏联卫国战争,反对美国干涉中国内政等行动践行了独立自主原则。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努力从美、英、苏等国寻求外援。通过利用美日、美蒋矛盾,处理“皖南事变”;利用美苏与国民党矛盾,化解第三次国共危机;利用美苏与苏蒋矛盾,争夺东北,践行了利用矛盾,为我所用原则。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通过接待埃德加·斯诺等国际友人和国际团体、组织,教育日本士兵成为反战勇士的“民间外交”,以及接待美军观察组派驻延安的“半官方外交”践行了国际统一战线战略。全面内战爆发后,中国共产党突破“中间地带”,与美蒋反动派进行了坚决斗争。冷战加剧后,中国共产党旗帜鲜明地支持苏联。通过总结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对外交往所取得的成就,把对外交往的历史经验归纳为四条:一是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二是坚持以民为本,壮大自身力量;三是坚持开放包容的胸襟,高瞻远瞩的国际视野;四是求同存异,原则坚定性与策略灵活性的有机统一。抚今追昔,鉴往知来。全面总结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对外交往的成就和经验,对继承发扬对外工作的优良传统,更好地厘清新形势下做好外交工作的思路,具有重要的现实和启示意义。论文最后探讨了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对外交往的当代启示,即要继续坚持独立自主的立场不动摇;重视开展民间外交;加强对外宣传工作,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努力开创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新局面。
李全平[5](2020)在《集体化时代山西的医疗场域与乡村社会》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医疗社会史是史学界的一个新型领域和分支学科,国内外已有不少成果。本研究主要关注的是我国集体化时代的农村医疗卫生。目前医疗社会史对这一时期的医疗卫生给予的关注不够。事实上,集体化时代的医疗史既承续着几千年中国传统医疗史的积淀以及近代中国医疗多元型变的复杂头绪,又是新中国大规模开启医疗卫生整体改造工程的奠基段落,亦与当代健康中国建设的现实状况紧密相连。在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深入乡村社会内部从医疗卫生的方方面面实施了一系列变革,不仅迅速建立了县、乡、村三级卫生保健网和独具特色的集体保健医疗制度,同时有力地发动了遍布城乡的爱国卫生运动,使得乡村卫生面貌有了较大改观,民众整体健康水平大幅跃升。那么,医疗史应该对这一社会历史现象作出自己的阐释和理解。山西地区在整个集体化进程中有着重要的历史地位和影响,熔铸了鲜明的时代表征。集体化时期的山西不仅有西沟和大寨这样的模范村,而且在医疗卫生方面也不乏全国典型。1955年成立的高平县“米山乡联合保健站”,以全国第一个农村卫生保健站的记录,成为我国农村集体保健医疗制度的发祥地;稷山县董家庄乡太阳村是集体化时代爱国卫生运动闻名全国的红旗单位。由于这两个地方的医疗卫生经验当时在山西和全国多个地区推广,因而其医疗史价值和历史经验颇值得挖掘。山西集体化时代医疗史的这种独特性又同山西在近代中国的独特历程紧密相连。本文选取山西在集体化时代医疗卫生方面的历史实践,尝试以医疗社会史的视野开展区域性专题研究,努力通过区域认识整体,通过医疗观察集体化时代的中国乡村社会。为克服当前大量相关研究成果惯于将集体化时代的医疗框定在卫生系统和制度史范畴内,以及由宏大叙事治史路径造成的空疏之弊,本研究尝试引入“场域”概念构建长时段、立体性和多元化的理论分析框架,依此把集体化时代医疗史的相关问题回置到历史现场,突破过去研究偏重合作医疗的制度和卫生政策的梳理之单一维度,通过医疗场域的总体呈现,解读和阐发集体化时代医疗实践生发与展开的具体机制,把握国家话语与乡村社会融入医疗场域的内在理路,挖掘集体化时代医疗实践的历史语境和底层逻辑,弥合“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研究路径的分野,从而展示历史图景的丰富复杂性。传统农村医疗场域扎根于以家族、父系、亲属和熟人互惠规则为特征的乡村社会之中,与传统乡村社会有机糅合并镶嵌一体。近代以来,伴随着西医的传入,医学、教会与商品相结合很快挤占和打破了传统医疗的结构分布,传统医疗中固有的生产和再生产机制之维续迎来较大挑战。在医疗多元型变的时代,医场中的医学、技术和医者围绕不同的政治、文化和社会资本等竞相角逐。逮至全面抗战爆发后,中共领导的军队进驻山西农村,大面积开辟抗战根据地,通过革命的底层深进直接触及乡村传统医疗,新政权努力对传统乡村医疗进行再塑,开了农村医疗集体化的先声。新中国成立后,农业合作化的整体形势推动了乡村整个社会场域的急骤变化,这既为农村集体保健医疗制度的诞生创造了条件,也使得医疗卫生的相当部分与传统医疗形成脱嵌后而被归纳到新的国家政治社会情势之中。场域更变使得医学技艺习得、行医方式和医药空间均被重新改塑,中西医关系的历史意涵在激烈变动时代不断被拉扯和重构。面对强大的传统医疗的惯性、特别是传统医疗所依附的传统社会结构以及无数个经过传统社会浸润过的医者与乡民,负载着新的社会文化意义的医疗卫生改造充满艰辛,于是国家诉诸于社会运动力量来推动医疗卫生的变革。社会史视野使我们更清晰地关照到不同医者、干部、医务人员和普通乡民等面对医疗场域发生更变时的抉择和向背以及新旧观念的冲突,也展示了国家如何通过各种符号、话语、组织网络、资源动员等策略将广大民众组织参与到医疗卫生改造中的丰富实践面相。在集体化时代,广大民众以高涨的热情参与医疗卫生运动的同时,也参与了国家新的意识形态之内化学习和行为实践、参与了国家新的政策主张以及新的道德评价规则的认知和运用之中,并从中获得了新的身份和体验。传统医疗场域与乡村社会的关系纽带被新的负载着国家话语、民族主义以及新型意识形态的社会运动反复动员、感召、冲击和改造,最终不仅改变了农村缺医少药和卫生观念薄弱的落后状况,同时实现了国家新政权建设、意识形态重塑和整个医疗社会的改造,这是一个紧密交糅的动态过程。另一方面,传统乡村社会在变革中既有适应也有变迁。在国家努力重构医疗卫生与乡村社会的过程中,传统乡村社会发挥作用的机制由显性而变为隐性,但传统医疗场域的机制和惯习始终潜藏背后并在极为细腻的环节里隐现出来,而合作医疗最终的解体在某种程度上说也是新旧体制的交冲和妥协,折现出医疗演变的复杂性所在。
张小雅[6](2020)在《抗战时期国际友人援助中共研究述评》文中提出抗战时期国际友人援助中共研究主要集中在中共主动争取援助、援助中共内容和援助作用意义这三个方面。但同时缺乏一些不足,如对国际友人援助中共原因、对延安工合运动研究。完善国际友人援助中共的各个方面内容,有利于我们更加客观准确地理解这一历史事件。
李晨阳[7](2020)在《中共抗日根据地英模的宣传教育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抗日根据地的英模是顺应抗日战争的历史大势、得益于中共的塑造培养而大规模涌现的时代典型,他们具有着无私忘我、不辞艰险的精神品质,坚持为人民利益而斗争的价值导向,是令人敬佩的最可爱的人。抗日英模的出现,对于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新中国的成立以及当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着重要的意义。对他们进行宣传教育,一方面可以展现人民英雄的丰功伟绩、积淀典型人物宣教的重要经验、坚定文化自信和民族自信,另一方面更加有利于英模文化史以及抗日战争史的丰富研究,丰富抗日胜利的影响动因,提供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史研究的新视角,以及拓宽中华人民共合国史的研究新思路。抗日战争的爆发是抗日英模诞生的直接动因,面对这场日本帝国主义蓄谋已久的战争,中国人民在领土不断沦丧、悲观情绪蔓延的情形下通过不断建立敌后抗日根据地成功的开辟了敌后战场,英模人物的出现可以起到稳定人心、增加斗志的重要作用。伴随着抗日战争的进一步发展,更深层次的社会变革带来了政治、经济、文化的变革,客观上促进了民族国家意识的觉醒,成为抗日英模诞生的根本动因。为了更好的宣传教育抗日英模,中共在学习借鉴苏联革命英雄主义、功勋奖章制度及自身土地革命经验的基础上形成了自身的宣教模式,并进一步体现出伴随抗日战争而不断发展的初始阶段、发展阶段、丰富阶段为主要特征的阶段特征。在对于抗日英模进行宣教的过程中,中共通过不断积累经验,塑造出完备的英模宣教的制度体系。首先,中共适应抗日战争的需要塑造出符合时代条件的战斗英模、劳动英模、国际友人、爱国华侨的人物谱系,并具有特殊的类别和等级划分,进而体现出贫苦的家庭出身、鲜明的党员角色、多重的身份特征、平民英模比例的鲜明特征。其次,为了服务于抗日战争的主要目标,中共划分出针对根据地、国统区、敌占区三个地区的不同宣教对象,构成了以缅怀与悼念、表彰英勇斗志、宣传劳动事迹和工作成绩的宣教内容。此外,在具体形式上,中共结合中国古代经验、苏联经验、土地革命时期的经验创造出以表彰优抚、新闻报刊、文学艺术、题词标语、会议运动为主要特征的宣教形式,并进而构造出以党政宣传教育机构、文艺机构、报刊机构、党校及培训机构为主的组织基础,以评选制度和奖励制度为基础为主的制度基础。抗日战争是一场事关中华儿女的全民战争,抗日英模在其中发挥着重要的建设性作用,对于抗日英模的大规模宣传教育,其重要性体现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以及新中国改革与建设过程的方方面面。此外,其现实作用体现在英模人物的榜样示范作用、革命英雄主义精神的历史传承、党的领导的鲜明导向、人民群众的伟大力量。因此,对于抗日根据英模宣教的研究既有着历史意义也有着现实意义,既存在学理价值也存在政治价值,既是一项广大青年的思想洗礼又是一项爱国主义的政治教化,回顾和重温那艰苦的抗日岁月,缅怀用鲜血和生命铸就胜利的英雄是包括我们在内的每一代人始终努力的方向。
王楠[8](2019)在《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疫病防治工作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抗日战争期间,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引起和加剧了各种传染病在中国各地的流行,造成大量人员死亡和生产力下降。人多是中国坚持长期抗战的基础,而病灾成为这个基础的严重威胁之一。在八路军控制的各根据地,起初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主要关注于军队和党政机关的医疗卫生工作,而对群众医疗卫生工作重视程度不高。1943年以后各根据地普遍强调群众医疗卫生工作的重要性,初步建立了各级医疗卫生机构,提倡中西医合作,组织中医,建立医疗合作社,开展清洁卫生运动,在疫病流行时组织医疗队进行救治,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同时也加强了八路军与群众的联系,一定程度上普及了新的卫生知识,改变了乡村旧的医疗卫生习惯,并促进了乡村社会的政治动员。亦成为抗战时期乡村社会变迁的一个侧面,并为解放以后中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积累了一定的经验.抗战时期的陕甘宁边区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民抗战的中心、战略总后方和革命大本营,是中国共产党局部执政的试验场。由于在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开展了规模性的群众疫病防治工作并取得了疫病防治工作的显着成绩,对其他抗日根据地的疫病防治工作有着引领示范作用。因此,研究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疫病防治工作,不仅有助于深入了解抗战时期党和政府在疫病防治工作上采取的相关措施,保证广大军民的身体健康,支援抗日战争取得胜利,而且有利于我们进一步分析陕甘宁边区疫病防治工作在新中国成立后乃至改革开放的今天具有的现实价值。本文将紧围绕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疫病防治工作题目展开论述,通过剖析边区疫病流行的现状及原因,还原了陕甘宁边区落后的社会、经济、文化、医疗史实;通过边区党和政府发动人民群众制定的疫病防治工作防治政策和措施,展现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具有特色的行之有效的一整套医疗卫生防疫体系;通过对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疫病防治的总体评价,总结了边区党和政府在疫病防治工作上取得的显着效果,以及防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揭示当年边区疫病防治工作留给我们的那些宝贵的历史经验教训和借鉴启示。第一,先对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疫病防治工作研究的背景进行了阐述,对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疫病防治工作研究的选题依据、研究意义进行叙述,对该研究现状进行了详细具体的分析,在对现有文献进行了整理、相关史料进行综述之后,拟采取历史分析、系统分析、多学科交叉等方法对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疫病防治工作进行深入研究,同时指出论文的创新之处及不足之处。第二,主要是对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疫病流行的现状及原因进行分析。从居高的妇幼死亡率和频发的疫病传染率论述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疫病流行的现状;从自然灾荒发生频发、医疗基础设施缺乏、封建迷信思想盛行、群众卫生意识薄弱、人口流动迁徙增加五个方面来论述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疫病流行的原因。第三,概括归纳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疫病防治的方针政策和措施。从确立了卫生工作的基本方针和制定了切实可行的政策法规阐述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疫病防治的方针政策;从成立相关防疫工作领导机构、建立完善疫病防控预警机制、开展群众性的防疫宣传教育、加大破除迷信改造巫神运动、促进中西医互相结合的防治、完善医务人员的培训和管理、加强药品设备的研发和供应、注意牲畜的科学化饲养管理八个方面尽可能完整地概括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疫病防治的措施。第四,主要是对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疫病防治的总体评价。从遏制了流行性传染病的肆虐蔓延、健全了边区防疫系统的医疗机构、增强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卫生意识三个方面论述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疫病防治取得的成效;从封建迷信思想并未根生剔除、不讲卫生的坏习惯仍然存在、防疫人员医学理论知识有限三个方面指出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疫病防治存在的不足之处;从群众性、战时性、阶段性描述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疫病防治的特点;从增强了边区民众对党在局部执政合法性的认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为抗战胜利提供了重要保障、建立了初步较为完善的医疗卫生保障体系制度三个方面论述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疫病防治发挥的具体作用。第五,挖掘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疫病防治工作的历史经验及其对当代社会的历史启示。从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疫病防治的方针政策和措施中,高度提炼概括出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疫病防治工作五个方面的历史经验,即政治动员宣传是前提、广大群众参与是基础、建立规章制度是保障、优待医务人员是关键、政府部门重视是根本;面对当前医疗卫生事业改革面临的处境,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疫病防治工作给我们的历史启示:坚持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坚持把卫生防疫与群众运动相结合的思想、坚定不移地贯彻预防为主的疫病防治方针、坚持中西医相互补充协调发展的方向道路、坚持以人为本扎扎实实抓好医德医风建设。抗日根据地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也是中国人民抗日救亡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全面抗战爆发后,不仅人民群众对于医疗卫生的需求更加迫切,而且医疗卫生也是中国坚持长期抗战的条件之一,意义更加突出。全面开展防疫、清洁卫生和治疗工作,推广新法接生,反对迷信巫神。这些努力也促进医药卫生知识在乡村社会的普及,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乡村社会的医疗条件和卫生习惯。抗战时期各根据地医疗卫生工作形成的强调医疗卫生为乡村人民群众服务的思路,提倡中西医合作的方针,重视开展群众性清洁卫生运动的防疫方式和成立医药合作社的组织形式,都对解放后新中国的医疗卫生工作有深远的影响。
王鑫[9](2019)在《世界视域中的延安文艺》文中研究表明世界视域中的延安文艺在文艺交流和创作实践中开启了一个新阶段。延安时期戏剧、电影、美术、音乐领域所孕育的艺术作品,在开拓了延安文艺形式、承载着延安文化精神的同时,形成了多元化本土艺术资源向世界传播的新方向;在文学实体的双向译介行为之外,延安时期扩展出了“文学旅行”或“观察笔记”等表现形式的“域外作家的延安书写”新路径;1940年代中期以来,丁玲、赵树理、周立波等延安作家的文学作品,在域外学界收获了广泛传播与可观成果,进入了对外输出与域外研究的新高潮。故此,我们可以说,延安时期首次启开了中国文学与世界文学之间双向、多元、平等的文学交流与对话的新历程。如今,对于世界文学范围的延安文艺形态的研究进行适当清理、重新反思与有效回应,是十分必要的。在文化文学的互动与交汇中,是时候重启对于延安文艺的跨时空与跨文化研究,以期对中国当代文学的话语资源有所助益。本文呈“导言”,正文六个章节,“结语”等,分别讨论了“延安文艺在世界的传播与研究成果”、“延安艺术作品在世界的传播与研究”、“域外作家在延安”、“从延安走向世界的丁玲”、“延安重要作家的域外研究”以及“域外延安文艺研究引发的反思与回应”。第一章,将延安时期取得的丰厚的文学成就放置在世界传播与研究的视野中作一概览,从总体上廓清延安文艺的世界传播进程、特征及其所集中的问题。域外学界涉及译介传播与评论研究两大方面,结合时间维度与空间维度,以详实的文献材料为基础,对延安文艺在世界的传播与研究情况,进行体系化的整理、归纳与简述。第二章,关于延安时期取得的多元的艺术成就,以戏剧、电影、美术、音乐四大领域在世界的传播与研究情况为讨论对象,追溯现代以来各艺术领域的发展沿革,以及延安艺术作品在域外引发的反响。择取延安各艺术门类的典型成果作为域外研究的核心内容,诸如歌剧与电影形式的《白毛女》、延安木刻、《黄河大合唱》,力图挖掘延安艺术为世界所带来的新资源。第三章,以20世纪三四十年代前来延安的大批域外作家所创作的延安文本,及其触及并自觉传播的延安精神为主要研究对象,从时空的基本线索论述这批域外的延安文学作品,研讨其中蕴含的叙述主题与审美意味。通过域外观察者的延安叙述,映现出延安精神对其文学观与世界观的深层影响,以此折射出中国共产党的文化认同与文化自信。第四章,由于域外学界的丁玲研究成果最为丰富,故而将丁玲的域外研究作为再研究的典型个案,分别论述域外丁玲研究中的“真实性问题”、“两极断裂论”与“情感研究问题”;着重讨论梅仪慈的丁玲研究,在意识形态话语与隐喻书写等方面的新发现;此外,以女性文学研究、作家传记研究与人文心理学研究为视角,力图开掘域外丁玲研究中的新可能。第五章,围绕域外学界对于延安重要作家赵树理与周立波的研究成果展开讨论。分析日本“人民文学”视野下的赵树理,以及日本延安文艺研究的复杂境遇;并在“声音媒介”的传播方式与“文化自信”的执着守护中透视赵树理的文学态度。域外学界的周立波研究呈现出不同的评价趋向,针对农民语言与农民意识之间复杂关系的探讨,强化了作家在创作中的主体性延伸。第六章,进一步从理论的层面对域外延安文艺研究进行反思与回应,讨论了“回心型”文学传统与文学“抒情传统”为延安文艺研究所带来的理论资源;进而从“艺术生产同物质生产的不平衡”和延安文艺的“现代性”问题,分析域外延安文艺研究所面临的困境;最后,以“政治与文学二元论”的典型论调为反思对象,从关于文学创作与作者形象意义上的“崇高”概念,揭示出献身革命的延安作家在其自我崇高化历程中的复杂性,并以此重构延安文艺所带来的积极的精神重生与文化重建价值。总之,对于域外延安文艺研究的再研究,需要以关系研究为前提,辩证理解域外研究者的理论尝试与思维局限,反思学界为延安文艺与“政治话语”之间建立的必然关系,将延安文艺从“政治话语”的唯一背景中解脱出来,进而发现延安文艺为二十世纪中国文学所提供的革命文化资源与现代性张力。
王帅[10](2019)在《全面抗战时期延安与中国红十字运动》文中指出中国红十字会自创立以来,一直将“博爱恤兵”作为其行动准则,在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中国红十字会适时地调整组织机构,由林可胜博士主持设立救护总队部,并编遣灵活的救护队遍遣全国各战区进行战地救护。而全面抗战爆发之初的延安,缺医少药卫生条件落后的现实,使得争取外来的医疗援助变得极为迫切,在中共的争取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要求下,救护总队先后派出了多支医疗队、医护队和防疫队前往延安,这些专业医护人员的到来,为改善战争初期延安落后的医疗条件作出了巨大贡献。同时,在人道主义和国际主义的强烈感召下,诸如白求恩、印度援华医疗队等外籍医生和医疗团体也在来华后,经救护总队的引导前往延安工作;与中国红十字会密切相关的史沫特莱和宋庆龄等人,也利用自身的影响力为延安提供尽可能多的人道援助。全面抗战时期延安与中国红十字运动的联系,正突出体现在包括中国红十字会本身和与之相关联的人或团体对延安进行的人道援助。研究全面抗战时期延安与中国红十字运动,一方面能在一定程度上弥补红十字运动在敌后战场的空白;同时也能丰富对抗日战争研究的成果,并对弘扬延安当地红十字文化的传播也有启发意义。
二、延安时期援华医疗队和外国医生的高尚医德(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延安时期援华医疗队和外国医生的高尚医德(论文提纲范文)
(2)延安红色机场的历史考察(1936-1948)(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四)创新之处 |
一、国共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助推器 |
(一)国共合作前纷繁复杂的国内外局势 |
(二)助力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 |
1.红色航空港的创建 |
2.西延间空中交通线 |
二、陕甘宁边区建设的外援通道 |
(一)共产国际和苏联支援中国革命的交通线 |
(二)海外华侨和国际社会支援边区建设的空中走廊 |
(三)举办重大活动的实体平台 |
三、中国共产党领导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空中桥梁 |
(一)战时专用军事机场 |
(二)抗战伤员救助及物资输送的空中枢纽 |
(三)抗战胜利前后中共领导人奔波延安与外界的空中通道 |
(四)为实现解放战争胜利作出一定贡献 |
四、中国共产党对外交流的交通主道 |
(一)中共与美方关系破冰的重要途径 |
(二)中共与海外友好人士及国内爱国进步人士交流的基础条件 |
五、新中国航空事业的试验田 |
(一)航空人才培养的孵化器 |
(二)为新中国航空事业奠定了基础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3)陕甘宁边区卫生防疫中的群众动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意义 |
1.现实意义 |
2.理论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1.国内研究现状 |
2.国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内容和研究思路 |
1.研究内容 |
2.基本思路 |
(四)核心概念界定 |
(五)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
1.研究方法 |
2.创新之处 |
一、卫生防疫工作进行群众动员的历史背景 |
(一)边区疫情严重 |
(二)医疗资源紧缺 |
(三)防疫经费不足 |
(四)群众卫生意识淡薄 |
(五)支持抗战的需要 |
(六)日本细菌战的影响 |
二、卫生防疫工作中群众动员的主要内容 |
(一)向群众普及基本卫生防疫常识和营养常识 |
1.通过宣传向群众普及卫生防疫常识 |
2.通过宣传向人民群众普及营养常识 |
(二)教育群众向封建迷信作斗争 |
1.从思想上教育群众向封建迷信作斗争 |
2.从行动上教育群众与封建迷信作斗争 |
3.以医疗成效教育群众向封建迷信作斗争 |
(三)鼓励群众参与合作医疗 |
1.鼓励群众入股医药合作社 |
2.鼓励群众参与卫生合作社 |
(四)动员群众制定卫生公约 |
1.制定以卫生清洁为主题的卫生公约 |
2.制定以反巫神为主题的卫生公约 |
(五)向群众宣传牲畜基本防疫知识和科学饲养方法 |
1.宣传牲畜疾病防治的相关知识 |
2.推广科学的饲养方法以预防牲畜疫病 |
三、卫生防疫工作中群众动员的主要形式 |
(一)以宣传的形式开展动员 |
1.通过文字媒介进行卫生防疫宣传 |
2.通过卫生展览会进行卫生防疫宣传 |
3.开展民俗文化活动进行卫生防疫宣传 |
4.通过医疗队下乡进行卫生防疫宣传 |
(二)以激励群众的形式开展动员 |
1.树立卫生模范激励群众参与卫生防疫 |
2.开展卫生竞赛激励群众重视卫生防疫 |
3.以体育运动会的形式激励群众锻炼身体 |
(三)以教育群众的形式开展动员 |
1.在夜校教学中融入卫生防疫课程 |
2.在新文字冬学扫盲教学中融入卫生防疫课程 |
3.在中小学教育中融入卫生防疫知识 |
四、卫生防疫工作中群众动员的成效与特点 |
(一)卫生防疫工作中群众动员的成效 |
1.边区疫情得到有效控制 |
2.边区群众的卫生观念增强 |
3.密切党与人民群众的关系 |
4.为抗战的胜利提供重要的人力保障 |
(二)卫生防疫工作中群众动员的主要特点 |
1.动员工作的开展以问题为导向 |
2.动员方式的针对性 |
3.卫生医疗制度建设的系统性 |
4.宣传动员贯穿动员工作的始终 |
五、卫生防疫工作中的群众动员的经验与启示 |
(一)卫生防疫工作中的群众动员的经验 |
1.在开展卫生防疫中重视人民群众主体地位 |
2.重视卫生防疫组织机构建设 |
3.重视党在卫生防疫工作中的领导 |
4.动员方式因地制宜 |
(二)卫生防疫工作中群众动员启示 |
1.坚持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
2.进行群众动员是预防传染性疾病的必要手段 |
3.建立健全卫生宣传体系 |
4.加强群众卫生健康教育 |
5.开展群众动员必须坚持群众路线 |
6.建立和完善卫生防疫组织机构 |
结语 |
注释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4)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对外交往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起及研究意义 |
一、选题缘起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相关概念界定 |
一、延安时期 |
二、对外交往 |
三、战略 |
四、对外交往战略 |
第三节 研究综述 |
一、研究现状 |
二、研究现状评析 |
第四节 研究思路及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硏究方法 |
第五节 重难点与创新点、不足 |
一、重难点 |
二、创新点和不足 |
第二章 延安时期中共对外交往战略形成的缘起 |
第一节 延安时期中共对外交往战略形成的历史背景 |
一、内忧外患的时代背景 |
二、封闭落后的社会背景 |
三、抗日建国的必然要求 |
第二节 延安时期中共对外交往战略形成的理论和文化渊源 |
一、理论渊源——马列主义外交思想 |
二、文化渊源——近代西方与中国传统外交思想 |
第三节 延安时期中共对外交往战略形成的实践基础 |
一、与共产国际的交往 |
二、与苏联的交往 |
第三章 延安时期中共对外交往的目标、原则与战略方针 |
第一节 延安时期中共对外交往的目标 |
一、争取外援,为抗战胜利创造有利国际环境 |
二、反对外来干涉,为建立新中国提供外部保障 |
第二节 延安时期中共对外交往的原则 |
一、独立自主 |
二、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争取外援 |
三、利用矛盾,为我所用 |
第三节 延安时期中共对外交往的战略方针 |
一、既联苏又联美的国际统一战线战略方针 |
二、反美的“中间地带”战略方针 |
三、联苏反美的“两大阵营”战略方针 |
第四章 延安时期中共对外交往的实践 |
第一节 延安时期中共对外交往原则的践行 |
一、独立自主原则在对外交往中的践行 |
二、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争取外援原则在对外交往中的践行 |
三、利用矛盾,为我所用原则在对外交往中的践行 |
第二节 延安时期中共对外交往战略方针的实践 |
一、既联苏又联美的国际统一战线战略方针的实践 |
二、突破“中间地带”的革命实践 |
三、联苏反美的“两大阵营”战略方针的实践 |
第五章 延安时期中共对外交往战略的成就、历史经验及当代启示 |
第一节 延安时期中共对外交往战略的成就 |
一、促进了抗日战争的胜利 |
二、奠定了解放战争胜利的基础 |
三、扩大了国际影响,树立了党的正面形象 |
四、确立了新中国外交战略的构架 |
五、提出了对外经济交往思想 |
第二节 延安时期中共对外交往战略的历史经验 |
一、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 |
二、坚持以民为本,壮大自身力量 |
三、坚持开放包容的胸襟,高瞻远瞩的国际视野 |
四、坚持求同存异,原则坚定性与策略灵活性的有机统一 |
第三节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对外交往战略的当代启示 |
一、坚持独立自主的立场不动摇 |
二、重视开展民间外交 |
三、加强对外宣传工作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5)集体化时代山西的医疗场域与乡村社会(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 |
二、相关学术史回顾 |
三、研究对象及理论方法 |
第一章 传统医疗与乡村社会 |
第一节 中国传统医疗场域诸题 |
第二节 山西医疗场域的近代因素 |
第三节 卫生防疫与近代山西医疗 |
第二章 革命深进与医疗型变 |
第一节 空间融入:医政机构直接驻地乡村 |
第二节 资源登册:在地资源的调鉴与整合 |
第三节 关注苦痛:疾疫、伤亡与情感政治 |
第三章 集体生产与集体保健 |
第一节 农业合作化的整体形势 |
第二节 全国首家联合保健站成立 |
第三节 集体医疗体系的全面构建 |
第四章 医疗系统的全面改造 |
第一节 医学技艺的习得 |
第二节 行医方式的改变 |
第三节 医药空间的改塑 |
第五章 医学转型与政治建构 |
第一节 结合与冲突:中西医学 |
第二节 “祖国医学”的历史意涵 |
第三节 “新医学”与后殖民抵抗 |
第六章 医疗卫生与国家想象 |
第一节 卫生动员的策略与机制 |
第二节 米山医疗的典型化之路 |
第三节 新中国典型治理的机制特征 |
第七章 透过医疗场域看乡村社会 |
第一节 医疗场变的多面效应 |
第二节 场域更变与合作医疗的终结 |
第三节 乡村社会的适应与变迁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6)抗战时期国际友人援助中共研究述评(论文提纲范文)
一、研究的主要观点 |
(一)关于抗战时期中共主动争取援助研究 |
(二)关于国际友人援助中共内容研究 |
1.政治舆论宣传援助 |
2.医疗援助 |
3.经济援助 |
4.技术援助 |
(三)抗日战争时期国际友人对中共援助作用研究 |
二、研究的不足之处 |
(一)缺乏对国际友人援助中共原因研究 |
(二)进一步挖掘工合运动对当下职业教育的启示 |
(7)中共抗日根据地英模的宣传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目的及意义 |
二、选题论证 |
(一)现实意义 |
(二)理论价值 |
三、学术史综述 |
(一)对抗日根据地宣传教育的研究现状 |
(二)对于抗日根据地英模的研究现状 |
四、相关界定 |
(一)时间界定 |
(二)空间界定 |
(三)概念界定 |
五、学术要点 |
(一)选题切入点 |
(二)学术探讨难点 |
(三)学术创新点 |
第一章 抗日战争的爆发与抗日英模的诞生 |
一、中共对英模宣传教育的渊源探析 |
(一)中国古代的旌表制度 |
(二)苏联英模宣传教育的借鉴作用 |
(三)土地革命时期对英模宣传教育的历史经验 |
二、抗日战争对根据地英模人物的呼唤 |
三、社会变革与抗日英模的涌现 |
四、抗日根据地英模宣教的阶段划分 |
(一)初始阶段(1931—1937) |
(二)发展阶段(1937—1942) |
(三)丰富阶段(1942—1945) |
第二章 抗日根据地英模宣传教育的人物特征 |
一、类别概览 |
(一)战斗英模 |
(二)劳动英模 |
(三)国际友人 |
(四)爱国华侨 |
二、称号概览 |
(一)类别划分 |
(二)等级划分 |
三、特征概览 |
(一)贫苦的家庭出身 |
(二)鲜明的党员角色 |
(三)多重的身份特征 |
(四)平民英模比例 |
第三章 抗日根据地英模宣传教育的内容及对象 |
一、英模宣传教育的内容 |
(一)缅怀与悼念 |
(二)表彰英模的英勇斗志 |
(三)宣传英模的劳动生产事迹 |
(四)宣传英模的工作成绩 |
二、英模宣传教育的对象 |
(一)面向根据地的党政军民 |
(二)面向国统区的党政军民及海外华侨、爱好和平者 |
(三)面向敌占区的敌伪军和广大群众 |
第四章 抗日根据地英模宣传教育的形式 |
一、抗日根据地对英模的表彰优抚 |
(一)对英模的表彰奖励 |
(二)对于英模的优待抚恤 |
二、抗日报刊对英模的宣传教育 |
(一)抗日根据地报刊对英模的宣传教育 |
(二)国统区报刊对英模的宣传教育 |
三、抗日根据地文学艺术对英模的宣传教育 |
(一)小说诗歌及报告文学 |
(二)戏剧美术 |
(三)影视作品 |
四、抗日根据地题词标语对英模的宣传教育 |
(一)纪念题词 |
(二)标语口号 |
五、抗日根据地会议运动对英模的宣传教育 |
(一)会议宣传 |
(二)运动宣传 |
第五章 抗日根据地英模宣传教育的机制 |
一、机构沿革 |
(一)党政宣传教育机构 |
(二)文艺机构 |
(三)报刊机构 |
(四)党校及培训机构 |
二、制度类别 |
(一)英模评选制度 |
(二)英模奖励制度 |
第六章 抗日根据地英模宣传教育的典型案例分析 |
一、陕甘宁劳动英模吴满有 |
二、晋察冀爆炸英雄李勇 |
三、模范党员张初元 |
四、归国华侨民族英雄李林 |
五、国际友人白求恩 |
六、英雄主义的刘老庄连 |
第七章 抗日根据地英模宣传教育的历史与现实 |
一、历史作用 |
(一)促进抗日战争的早日胜利 |
(二)积淀解放战争的雄伟力量 |
(三)积累新中国英模宣教的丰富经验 |
二、经验启示 |
(一)充分发挥英模人物的榜样作用 |
(二)推进革命英雄主义精神的现实融入 |
(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
(四)发挥人民群众蕴含伟大力量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着 |
致谢 |
(8)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疫病防治工作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依据及其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三、选题思路及其方法 |
四、研究的创新及其不足 |
第二章 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疫病流行的现状及原因 |
2.1 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疫病流行的现状 |
2.1.1 居高的妇幼死亡率 |
2.1.2 偏高的疫病传染率 |
2.2 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疫病流行的原因 |
2.2.1 自然灾荒发生频繁 |
2.2.2 医疗机构药品缺乏 |
2.2.3 封建迷信思想盛行 |
2.2.4 群众卫生意识薄弱 |
2.2.5 人口流动迁徙增加 |
2.2.6 历史遗留问题严重 |
第三章 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疫病防治的方针政策和措施 |
3.1 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疫病防治的方针政策 |
3.1.1 确立了卫生工作的基本方针 |
3.1.2 制定了切实可行的政策法规 |
3.2 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疫病防治的措施 |
3.2.1 成立相关防疫工作领导机构 |
3.2.2 建立基本疫病防控预警机制 |
3.2.3 开展群众性的防疫宣传教育 |
3.2.4 加大破除迷信改造巫神运动 |
3.2.5 促进中西医互相结合的防治 |
3.2.6 完善医务人员的培训和管理 |
3.2.7 加强药品设备的研发和供应 |
第四章 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疫病防治的总体评价 |
4.1 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疫病防治的成效 |
4.1.1 遏制了流行性传染病的肆虐蔓延 |
4.1.2 建立了边区防疫系统的医疗体系 |
4.1.3 增强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卫生意识 |
4.2 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疫病防治的不足 |
4.2.1 封建迷信思想并未根本剔除 |
4.2.2 不讲卫生的习惯仍然存在 |
4.2.3 防疫人员医学理论知识有限 |
4.3 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疫病防治的特点 |
4.3.1 群众性 |
4.3.2 战时性 |
4.3.3 阶段性 |
4.4 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疫病防治的作用 |
4.4.1 增强了边区民众对党在局部执政合法性的认同 |
4.4.2 扩大党的群众基础为抗战胜利提供了重要保障 |
4.4.3 建立了初步较为完善的医疗卫生保障体系制度 |
第五章 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疫病防治工作的历史经验及启示 |
5.1 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疫病防治工作的历史经验 |
5.1.1 政治动员宣传是前提 |
5.1.2 广大群众参与是基础 |
5.1.3 建立规章制度是保障 |
5.1.4 优待医务人员是关键 |
5.1.5 党对疫病工作的重视是根本 |
5.2 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疫病防治工作的历史启示 |
5.2.1 坚持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
5.2.2 坚持把卫生防疫与群众路线相结合的思想 |
5.2.3 坚定不移地贯彻预防为主的疫病防治方针 |
5.2.4 坚持中西医相互补充协调发展的方向道路 |
5.2.5 坚持以人为本扎扎实实抓好医德医风建设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9)世界视域中的延安文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言 |
第一节 选题的价值与意义 |
第二节 研究方法与概念界定 |
第一章 延安文艺在世界的传播与研究成果 |
第一节 延安文艺的世界译介与交流概观 |
一、延安文艺作品在世界的译介情况 |
二、本土作家与延安文艺的世界传播 |
第二节 延安文艺在世界的研究概况 |
一、延安作家作品在世界的研究成果 |
二、海外的中国文学史出版情况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延安艺术在世界的传播与研究 |
第一节 延安戏剧在世界 |
一、30-40年代中国戏剧的发展与变革 |
二、域外作家笔下的延安戏剧 |
三、杰克·贝尔登笔下的《白毛女》 |
四、德克·博迪笔下的歌剧《白毛女》 |
五、歌剧《白毛女》在世界 |
第二节 延安电影在世界 |
一、30-40年代中国电影的沿革与变迁 |
二、抗战电影的域外传播 |
三、域外电影人在延安 |
四、延安电影的发展 |
五、《白毛女》的域外传播与接受 |
第三节 延安美术在世界 |
一、中国共产党美术事业发展 |
二、中国美术作品的早期域外传播 |
三、抗战木刻在世界 |
四、中国革命木刻对日本的影响 |
第四节 延安音乐艺术在世界 |
一、中国共产党音乐事业的发展 |
二、《黄河大合唱》的域外传播与接受 |
三、延安革命歌曲在世界 |
四、延安音乐思潮对日本的影响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域外作家在延安 |
第一节 书写延安的域外视点与研究现状 |
一、书写延安的三个维度 |
二、域外延安书写的研究现状 |
第二节 美国作家的延安书写 |
一、第一阶段:1936-1939 |
二、第二阶段:1939-1949 |
第三节 其他域外作家的延安文本 |
一、其他域外记者的延安文本 |
二、其他国际友人的延安文本 |
第四节 不同时空下的域外延安书写 |
一、各民主根据地与解放区的域外书写 |
二、延安时期前后的域外书写 |
第五节 域外延安文本的文化意蕴 |
一、域外延安文本的创作背景与文化缘起 |
二、域外延安文本的文学与文化价值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从延安走向世界的丁玲 |
第一节 丁玲作品研究与译介述评 |
一、丁玲的创作与本土研究述评 |
二、丁玲作品的域外译介与研究概况 |
第二节 域外丁玲研究涉及的主要问题 |
一、真实性问题:作者与人物 |
二、两极断裂论:文学创作“转向” |
三、情感研究:政治追求与爱情追求 |
第三节 梅仪慈的丁玲研究 |
一、“意识形态”再认识及其局限 |
二、“冲击—反应”论的移植和再造 |
三、“隐喻”书写:疾病与空间 |
第四节 域外丁玲研究的其他可能 |
一、女性文学研究与丁玲小说研究 |
二、作家传记研究与丁玲的政治生涯 |
三、人文心理学研究视角下的丁玲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重要延安作家的域外研究 |
第一节 赵树理研究在世界 |
一、赵树理作品的域外译介与研究概况 |
二、海外赵树理研究的主要话题 |
三、日本“人民文学”视野中的赵树理 |
四、“听觉”与“声音”媒介视野下的文学传播 |
五、作为“文化自信”守护者的赵树理 |
第二节 周立波研究在世界 |
一、周立波作品的域外译介与研究概况 |
二、域外周立波研究的不同趋向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域外延安文艺研究引发的反思与回应 |
第一节 域外延安文艺研究的价值与意义 |
一、“回心型”文化与延安文学 |
二、“情本体”与“抒情”传统 |
第二节 域外延安文艺研究的“损耗”与局限 |
一、艺术生产同物质生产的不平衡 |
二、“现代性”复杂而单一的面孔 |
三、文化差异与接受误区 |
第三节 域外延安文艺研究的思考与回应 |
一、“政治与文学二元论”与“冲击—反应”论 |
二、“想象的共同体”与“崇高” |
三、“崇高”与崇高化自我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10)全面抗战时期延安与中国红十字运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价值 |
二、学术史回顾 |
三、研究方法与基本框架 |
四、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中国红十字会救护总队对延安的医疗援助 |
第一节 抗战初期中国红十字会的战地救护及救护总队部的组建 |
一、全面抗战爆发前红十字运动在中国的发展 |
二、全面抗战初期中国红十字会的战地救护行动 |
三、中国红十字会救护总队部的组建 |
第二节 救护总队派往延安地区的救护队 |
一、各支救护队概况 |
二、各救护队在延安所开展的工作 |
三、救死扶伤践行红十字精神——第23医疗队在延安的光辉岁月 |
第三节 中共对救护总队医疗援助的争取 |
一、中共在红会救护总队建立秘密党支部 |
二、中共红十字会总支委员会的成立及其活动 |
三、红会总支委员会挫折与解散时期 |
小结 |
第二章 活跃在延安的外籍医生和医疗团体 |
第一节 “中印友谊的桥梁”——印度援华医疗队 |
一、促成印度医疗队援华的多方面动因 |
二、参与扩建延安八路军军医院 |
三、承担救死扶伤的医疗任务 |
第二节 “医林乔木,友好飞鸿”——美国医生马海德 |
一、马海德前往延安的多方面动因 |
二、中央红军卫生总顾问 |
三、延安的“万能博士” |
第三节 “不死鸟”——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白求恩 |
一、白求恩在红会救护总队的引导下前往延安 |
二、白求恩为完善延安医疗体系所做的努力 |
小结 |
第三章 争取人道援助的路径和方式 |
第一节 艾格尼丝·史沫特莱对延安的人道援助 |
一、史沫特莱与中国红十字会 |
二、史沫特莱在延安 |
第二节 宋庆龄与“保盟”对延安的医疗援助 |
一、全面抗战爆发前创办“国民伤兵医院”的实践 |
二、“保盟”的成立及其对延安的医疗援助 |
第三节 战争时期延安人道主义的坚守 |
一、人道主义和国际人道法 |
二、中国共产党一贯遵循人道的战俘政策 |
三、延安日本工农学校 |
小结 |
余论: 延安精神与红十字精神 |
一、延安精神与红十字精神的紧密结合 |
二、延安精神与红十字精神的当代价值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本人公开发表的论文 |
后记 |
四、延安时期援华医疗队和外国医生的高尚医德(论文参考文献)
- [1]延安《解放日报》医务工作者形象建构研究[D]. 李静. 西华师范大学, 2021
- [2]延安红色机场的历史考察(1936-1948)[D]. 史絮. 延安大学, 2021(12)
- [3]陕甘宁边区卫生防疫中的群众动员研究[D]. 廖红雪. 广西师范大学, 2021(12)
- [4]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对外交往战略研究[D]. 王欢. 西北大学, 2021(10)
- [5]集体化时代山西的医疗场域与乡村社会[D]. 李全平. 山西大学, 2020(03)
- [6]抗战时期国际友人援助中共研究述评[J]. 张小雅. 山西青年, 2020(11)
- [7]中共抗日根据地英模的宣传教育研究[D]. 李晨阳. 山东师范大学, 2020(09)
- [8]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疫病防治工作的研究[D]. 王楠. 吉林大学, 2019(02)
- [9]世界视域中的延安文艺[D]. 王鑫. 陕西师范大学, 2019(08)
- [10]全面抗战时期延安与中国红十字运动[D]. 王帅. 苏州大学, 2019(04)